2013年山东省针灸推拿学专业(必备资料)
推拿学最全资料

推拿学重点资料(含重点病常用手法)考试必备整理:机密下载穴位上,防止疾病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容包括:推拿学基础、推拿手法学、推拿治疗学、小儿推拿学和推拿功法学。
推拿:是用手法作用于患者体表的特定部位和穴位来治病的一种疗法。
特点:无副作用、无痛苦、无损伤,但疗效又好。
、《小儿推拿秘诀》。
1、“按摩”法相对较多,临床治疗的病种亦多,范围涉及临床各科的疾病。
2、按摩改称推拿是从明代开始的,明代之前均称按摩,明代开始称推拿。
二、从一般意义上来说,按摩就是推拿,推拿就是按摩。
和“针灸”一样,“按摩”、“推拿”都是指临床上一种治疗的方法。
像人的名字一样,只是一个符号或代号,叫这个也行,称那个也可以。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按摩”等于“推拿”。
节囊等结构。
肌肉充分拉长,从而解除其紧张痉挛,以消除疼痛。
收;三是对软组织有粘连者,则可帮助松解粘连。
在治疗中抓住原发性压痛点~。
感来作为分界线的。
1、温法(适用于虚寒症;摆动2、通法(适用于病邪壅滞;摩擦类、挤压类、运动关节类;刚柔兼施)3、补法(适用于各种虚症;摆动类、摩擦类、挤压类;轻柔缓慢,作用时间稍长)4、泻法(适用于结滞实证;摆动、摩擦、挤压类;力量稍重,手法频率要由慢逐渐加快)5、汗法(适用于外感表证;摩擦、挤压、叩击类;风热—柔和轻快,风寒—先轻后重)6、和法(适用于病在半表半里;摆动、摩擦、震动类;平稳而柔和,频率要稍慢)7、散法(适用于无形的积聚和有形的积聚;摆动、摩擦、挤压类;轻快柔和)8、清法(适用于热性病的治疗;摩擦类;柔中有刚)。
或粉末统称为推拿介质,也称推拿递质、润滑剂。
、爽身粉(润滑皮肤、吸水)、葱姜、凉水(清凉肌肤、退热)、红花油(消肿止痛)。
根据治疗部位需要折成方形或长条形敷于患部3、待毛巾不太热时,即用另一块毛巾换上4、为加强治疗效果,可先在患部用擦法,随即将热毛巾敷上,并施以轻拍法,这样热量更易透入皮肤。
1、必须暴露患部,室内要保持温暖无风,以免病人感受风3、热敷时隔着毛巾可使用拍法,切勿按揉,被热敷部位不可再用其他手法,热敷均应在手法后1、治疗范围较广,部位较深或者肌肉较丰满的部位则可选择2、治疗范围较小,部位较浅或者肌肉较薄弱的部位应选用柔和而又深透作用强的手法,如一指禅推法、揉法等3、筋腱部的治疗可选用拿法,弹拨法,拇指按揉法等4、穴位或压痛点上可选择点、按、掐法等5、对有关节功能障碍者则需要摇法、扳法、脊柱旋转复位法等。
针灸推拿基础知识点

针灸推拿基础知识点
针灸推拿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针灸推拿的基础知识点:
针灸:
1、针灸是将细针插入特定的穴位来调整身体的功能,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2、针灸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刺激针灸穴位,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和功能状态,以恢复健康。
3、针灸可以用于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消化、增强免疫力等。
4、针灸穴位是人体表面上特定位置的一些点位,每个穴位有各自独特的功能。
推拿:
1、推拿是通过手法按摩和推压来调整身体的结构和功能,以促进健康和治疗疾病。
2、推拿可以刺激和调整经络,改善气血运行和身体的能量平衡。
3、推拿可以缓解肌肉疼痛、改善关节灵活性、调整脊椎姿势等。
4、推拿手法包括揉、捏、推、拿、按等,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法。
安全注意事项:
1、针灸推拿应由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医生或针灸师进行操作,不建议自行操作。
2、在使用针灸推拿前,应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病史和药物过敏情况,并告知医生或针灸师。
3、注意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或针灸推拿中心,确保设备、环境和人员的卫生与安全。
需要注意的是,个人对针灸推拿的反应因素较多,建议在接受针灸推拿疗法时,一定要选择合格的医生或针灸师,并将个人情况告知他们,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针灸推拿复习

针灸推拿学复习提纲题型:单选题36题,每题1分;判断题10题,每题1分;名词解释6题,每题4分;问答题3题,每题10分绪言:1、针灸医学的起源: 是我过劳动人民及医学家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2、现存最早的针灸和推拿的专著:《皇帝岐伯按摩》十卷是推拿学的第一部专著(已佚);《针灸甲经》是现存最早的针灸专著。
⏹3、最早设立按摩科的年代:唐代设太医署,针灸、推拿各成一科。
⏹4、《针灸大成》的作家:杨继洲⏹5、灸法发明的时间:在火的发现与使用之后。
⏹6、最早的针具:砭石(石针)⏹7、最早的针灸模型:宋代王惟一撰写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并设计铸造两具铜人,是我国最早的针灸模型。
⏹上篇经络与腧穴⏹第一章:⏹1、经络学说:是阐述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
⏹2、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系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3、经脉:是主干,分布较深,呈上下纵行走行(带脉除外),有一定的数目、名称和循行径路。
⏹4、络脉:是经脉的分支,分布浅表,数目较多(较大、有名称者共15条),从络脉再分出的细小的分支叫孙络,数目无法计算,分布于周身,构成网络。
⏹5、经络学说的形成:经络学说是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不断观察总结而逐步形成的。
⏹6、经络系统的组成:是由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十五络脉和难以计数的孙络、浮络组成的。
7、十二经脉的命名: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8、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9、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规律: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10、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阴经和阳经多在四肢交接,同名阳经在头交接,手三阴和足三阴在胸部交接。
针灸推拿学专业考试题

针灸推拿学专业《推拿学》考试题(7)专业年级学号姓名成绩分)10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导引:1、推拿:2、推拿意外:3、手法:4、捏脊疗法:51.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1、推拿专著《黄帝歧伯按摩》十卷成书于:()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金元时期D、明清时期2、临床最早应用体外心脏按摩抢救的是()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金元时期D、明清时期3、最早的捏脊疗法记载于()A、晋代的《肘后救卒方》B、唐代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宋代的《圣济总录》D 、隋代的《诸病源候论》 C) 4、我国现存最早的推拿专著是(拿秘旨》《小儿推 B、 A、《小儿按摩经》拿秘诀》《小儿推D、、《小儿推拿方脉全书》 C) 5、下列哪一项不能归为推拿作用原理(、调整脏腑功能B 、疏通经络、行气活血 A、理筋整复,滑利关节 D、调息练功、增强体质 C6、穴有孔隙之意,在历代文献中在各种不同名称,下列哪一项除外()、窍C、骨孔 D A、节 B、会)、挺腹试验阳性(引起腰骶痛)示:( 7、骶髂关节病变B A、腰部神经根受压、以上都不是 D C、髋关节病变) 8、直腿抬高试验与足背屈试验阳性(、髋关节病变 B A、腰是盘突出症、骨盆骨折 D 、骶髂关节病变C) 9、三角肌下滑囊炎在肩关节外展试验时呈现(、外展到上举过程中皆痛 A、肩关节剧痛 B、外展开始不痛,越近水平时越痛C2.D、外展过程中均痛,上举时反而不痛10、肩关节内旋试验阳性示()A、肩峰下滑囊炎B、冈上肌肌腱炎C、肱二头肌长头腱腱鞘炎D、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11、屈膝屈髋分腿试验阳性示()A、髋关节病变B、骶髂关节病变C、膝关节病变D、股内收肌综合征12、滚法操作时哪些(哪个)部位作主动推旋运动()A、手背部B、腕部C、前臂D、肘部13、一指禅推法练习时讲究()A、手法操作形似为主B、内功、内劲为基础C、以力度为主D、经久多练14、振法可运用于()A、头部B、胸腹部C、背腰部D、全身各部15、摇法时,关节或半关节运动特点是()A、摩擦运动B、无规则运动C、主动运动D、被动运动16、扩胸牵引扳法时患者的呼吸方式以()A、呼吸自然B、浅呼吸C、深呼吸D、暂时屏气17、小儿推拿手法和成人推拿手法在名称上一样,如下哪种操作要求完全不同()A、推法B、揉法C、按法D、摩法18、腰椎侧屈活动度为()0000060、D 50C 45B 20A、-30 、、3.19、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主要症状是()、手臂麻木,疼痛A、起床时或转动头时,头晕即作B、胸前憋闷,心悸怔仲C、双下肢麻木,运动障碍D、有慢性头痛E20、病人有头晕,头痛,视觉障碍,为确定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最合适的措施是()A、利用以前的病情记录B、询问家人以获得真实的诱发因素C、脑超(TCD)检测D、作颈椎X-Ray照片检查E、颈椎MRI检查21、30岁,男,患者右侧腰痛,渐牵涉下肢疼痛,伴有酸困,寒冷感,否认扭伤史。
推拿行业考试资料书有哪些

推拿行业考试资料书有哪些推拿行业考试资料书有哪些简介推拿是一门古老而受欢迎的中医疗法,通过按摩、推拿、按压等手法来调理人体的脏腑经络,促进气血运行和排除体内不良物质,以达到治疗疾病、保健身体的目的。
推拿行业考试是对推拿从业者的能力和知识水平的评估,为了备考推拿行业考试,有一系列的资料书可以提供参考。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推拿行业考试资料书。
1.《推拿技法与手法》该书是一本详细介绍推拿技法和手法的专业教材。
书中包含了推拿的基本理论、常用手法和技法,对于推拿行业考试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备考有很大帮助。
同时,该书还有大量的示意图和插图,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推拿技巧。
2.《推拿按摩治疗学》该书是一本系统介绍推拿按摩治疗学的教材。
书中包含了推拿按摩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对于推拿行业考试的按摩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备考有很大帮助。
此外,该书还涵盖了推拿按摩在各种常见病和常见症的治疗中的具体应用,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参考书。
3.《常用推拿按摩手法》该书是一本介绍常用推拿按摩手法的实用手册。
书中详细介绍了常见的推拿按摩手法和技巧,并结合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解析。
此外,该书还对各种手法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案例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推拿按摩技巧。
4.《推拿经络学》该书是一本介绍推拿经络学的专业教材。
书中详细讲解了人体经络的概念、分类、走行及按摩位置等内容,并结合推拿经络的理论进行解析。
该书适用于对推拿经络学有一定了解的推拿从业者,是备考推拿行业考试经络知识的重要参考资料。
5.《推拿诊断学》该书是一本介绍推拿诊断学的教材。
书中包含了推拿诊断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对于推拿行业考试的诊断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备考有很大帮助。
同时,该书还以常见病症为例,结合推拿诊断的具体方法进行详细分析和讲解,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掌握推拿的诊断技巧。
总结以上列举了一些推拿行业考试备考常用的资料书,这些书籍涵盖了推拿的基本理论、技法、经络学、按摩治疗学和诊断学等方面的知识。
针灸推拿参考资料

针灸推拿学针灸推拿治疗疾病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经络、腧穴为核心,采用各种针刺、艾灸方法和推拿手法来防治疾病的学科。
推拿古称按摩。
据《灵枢·九针十二原》记载,九针中的“圆针”、“针”就是用作按摩的工具。
可见,针灸和按摩的关系较为密切,常常结合使用。
针灸主要是通过辨证取穴来达到调和阴阳、疏通经络、扶正祛邪的目的。
而推拿主要通达各类手法,来疏经通络达到治疗目的。
临床实践证实了针灸推拿对内、外、妇、儿、骨伤、五官等科多种病证的治疗均有较好的效果。
一、针灸学针灸学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传统与现代科学技术来研究经络、腧穴、操用技能、治疗法则、作用机制及防治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
因其具有适应证广、疗效明显、操作方便、经济安全等优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经络腧穴、刺灸法、针灸治疗学。
1、络腧穴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串上下的径路。
经脉在内部各属于五脏六腑,并且表里相合;在外部标联络皮、肉、筋、骨,从而使脏腑器官与四肢百骸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借以行气血,营阴阳,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得发保持协调和相对的平衡。
经络在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有重要的意义,对中医临各科均有指导作用。
针灸推拿治疗是以腧穴为经络为刺激点,凡辨证分经,循经取穴,针刺补泻等,无不以经络为依据。
针刺推拿腧穴或一定的部位时,患者会产生酸、麻、胀、重等感应,以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组成,其中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和难以计数的浮络、孙络等。
十二经脉即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阳经、足三阴经的总称,它们是经络系统的主体。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是人们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现,逐步积累起来的。
人体腧穴很多,大体上可归纳为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3类。
以十四经穴为腧穴的主要部分,共有360个。
2、刺灸法刺灸法包括各种刺法和灸法,现在所称的刺法,是指使用不同的针具,又可包括非针具,通过一定的手法刺激机体的一不定期部位,或浅或深,激发经络气血,以调节整体功能。
2013年山东省针灸推拿学专业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1、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的穴位是A.会阴 B.中极 C.长强 D.腰俞 E.曲骨2、位于小指末节桡侧,指甲角旁0.1寸处的穴位是A.少海 B.小海 C.少泽 D.少列 E.中冲3、下列腧穴中不具有补虚功能的是A.上巨虚 B.三阴交 C.中冲 D.关元 E.太冲4、隔姜灸不能用于治疗A.未溃疮疡 B.呕吐 C.泄泻 D.遗精 E.风寒湿痹5、手少阳三焦经的起始穴位是A.丝竹空 B.中冲 C.关冲 D.侠溪 E.中渚6、任脉起于A.会阴 B.小腹内 C.神阙 D.承泣穴 E.目眶下7、八会穴中的脏会在A.足厥阴肝经上 B.足太阴脾经上 C.足阳胆胃经上 D.任脉上E.手太阳小肠经上8、位于脐上4寸的穴位是A.下脘 B.水分 C.建里 D.中脘 E.上脘9、手厥阴经的络穴是A.列缺 B.通里 C.内关 D.支沟 E.偏历10、在胸部,任脉旁开2寸的经脉是A.足太阴脾经 B.手太阴肺经 C.足阳明胃经 D.足少阳胆经 E.足少阴肾经11、下列情况中除哪一点外均属于不宜拔罐的情况A.皮肤过敏、溃疡 B.皮肤上有疮疡化脓C.大血管部位D.高热抽搐者 E.孕妇的腹部、腰骶12、髓海位于A.项部 B.胸部 C.头部 D.背部 E.腹部13、在胸部,任脉旁开4寸的经脉是A.足太阴脾经 B.足少阴肾经 C.足阳明胃经 D.足厥阴肝经 E.足太阳膀胱经14、两眉头的中间是A.攒竹 B.印堂 C.鱼腰 D.太冲 E.球后15、拔罐时若需留罐,其留罐的时间一般为A.5~10min B.10~15min C.15~20min D.20~25min E.25~30min 16、两眉头的中间是A.攒竹 B.印堂 C.鱼腰 D.太冲 E.球后17、下列腧穴,不属络穴的是EA.丰隆 B.光明 C.飞扬D.大钟 E.商丘18、百会穴前后左右各l寸的穴位是A.四满 B.四渎 C.四缝 D.四神聪 E.四关19、两眉头的中间是A.攒竹 B.印堂 C.鱼腰 D.太冲 E.球后20、不与足少阳胆经相联系的脏腑或器官是A.肝 B.耳 C.胆 D.胃 E.胁21、在胸部,任脉旁开2寸的经脉是A.足太阴脾经 B.手太阴肺经 C.足阳明胃经 D.足少阳胆经 E.足少阴肾经22、任脉起于A.会阴 B.小腹内 C.神阙 D.承泣穴 E.目眶下23、三焦的下合穴在A.足阳明胃经上 B.足少阳胆经上 C.足太阳膀胱经上 D.手少阳三焦经上 E.手阳明大肠经上。
针灸推拿学--考试重点

针灸学: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研究经络、腧穴、针灸方法和技术,并运用针灸方法和技术防治疾病的一门学科。
经络:经络系统是由经脉与络脉相互联系,彼此衔接而构成的体系,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
经脉是粗大的直行主干;络脉是经脉的细小分支。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
督脉:调节全身阳经经气,又称“阳脉之海”任脉:调节全身阴经经气,又称“阴脉之海”冲脉:涵蓄十二经脉气血,又称“十二经脉之海”和“血海”五腧穴: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5个特定穴,称为井、荥、输、经、合。
原络配穴法:本经原穴与其表里经的络穴相互配合应用时称为原络配穴法。
俞穴:又称“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与背腰部的腧穴。
募穴:又称“腹募穴”,是脏腑之气汇聚于熊腹部的腧穴。
郄穴:是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阴蹺脉、阳蹺脉、阴维脉、阳维脉各经经气深聚的部位。
八会穴:是脏、腑、气、血、经、脉、骨、髓之气所聚会的8个腧穴。
横指同身寸:又称“一夫法”,当患者示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时,以中指近侧指间关节横纹水平为标准,四指宽度为3寸。
闪罐法:操作者一手持夹有燃着有乙醇棉球的止血钳,另一手持罐,利用闪火法将罐拔上后,利用持罐收的腕力外扳罐体,使罐迅速离开皮肤,此时可听到清脆的“嘣”的一声,立即取下,如此反复吸拔多次,至皮肤潮红为度。
推拿:在汉代以前称“按蹻”“蹻摩”,汉代至明代多称“按摩”。
推法:以指、掌或肘部着力于体表一定部位或经络穴位上,做单方向的直线或弧形推动,称为推法。
针灸起源与我国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制度时期。
最早的针刺工具是砭石。
灸法起源于人类对火的利用。
《黄帝内经》的诞生,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基本形成。
《难经》除了论述中医理论,在对奇经八脉、五输腧穴等的认识上还补充了《内经》的不足。
《针灸甲乙经》是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
唐太医署负责掌管医药教育,内设有针灸医学专业。
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在其著作《备急千金要方》中绘制了最早的彩色经络腧穴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下列情况中除哪一点外均属于不宜拔罐的情况
A.皮肤过敏、溃疡 B.皮肤上有疮疡化脓C.大血管部位
D.高热抽搐者 E.孕妇的腹部、腰骶
2、手三里位于
A.肘横纹下3寸 B.肘横纹下4寸 C.肘横纹上3寸
D.肘横纹上4寸 E.肘横纹下2寸
3、下列腧穴中不具有补虚功能的是
A.上巨虚 B.三阴交 C.中冲 D.关元 E.太冲
4、使用电针时,当电针器的输出电压在40V以上时,其最大输出电流应控制在B
A.0.5mA以上 B.1mA以内 C.1.5mA以内 D.2mA以内 E.10mA以内
5、手厥阴经的络穴是
A.列缺 B.通里 C.内关 D.支沟 E.偏历
6、足阳明胃经的起始穴位是
A.大包 B.睛明 C.承泣 D.四白 E.厉兑
7、位于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的穴位是
A.尺泽 B.孔最 C.列缺 D.经渠 E.太渊
8、既是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的是
A.内关 B.少列 C.通里 D.神门 E.足临泣
9、经气的所起与所归是指
A.气街 B.标本 C.根结 D.交会穴 E.四海
10、拔罐时若需留罐,其留罐的时间一般为
A.5~10min B.10~15min C.15~20min D.20~25min E.25~30min
11、耳穴在耳郭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其中与上肢、与内脏相应的穴位分别在B
A.耳垂、耳甲 B.耳舟、耳甲 A.耳垂、对耳轮体 D.三角窝、耳甲 E.三角窝、耳垂
12、不与足厥阴肝经相联系的经脉是
A.肝经 B.肺经 C.胆经 D.脾经 E.胃经
13、在下列穴位中,治疗胎位不正的是
A.至阳 B.至阴C.会阳 D.肩井 E.昆仑
14、下列情况中除哪一点外均属于不宜拔罐的情况
A.皮肤过敏、溃疡 B.皮肤上有疮疡化脓C.大血管部位
D.高热抽搐者 E.孕妇的腹部、腰骶
15、在胸部,任脉旁开2寸的经脉是
A.足太阴脾经 B.手太阴肺经 C.足阳明胃经 D.足少阳胆经 E.足少阴肾经16、八会穴中的脏会在
A.足厥阴肝经上 B.足太阴脾经上 C.足阳胆胃经上 D.任脉上
E.手太阳小肠经上
17、十二经脉中,循行至心的经脉有
A.2条 B.3条 C.4条 D.5条 E.6条
18、位于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的穴位是
A.尺泽 B.孔最 C.列缺 D.经渠 E.太渊
19、既是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的是
A.内关 B.少列 C.通里 D.神门 E.足临泣
20、直接入耳中的经脉有
A.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 B.任脉、督脉
C.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少阴肾经
D.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
E.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
21、百会穴前后左右各l寸的穴位是
A.四满 B.四渎 C.四缝 D.四神聪 E.四关
22、天灸又称为
A.化脓灸 B.发泡灸 C.直接灸 D.实按灸 E.间隔灸
23、手三阳经下合穴是C
A.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 B.委中、足三里、阳陵泉 C.上巨虚、下巨虚、委阳
D.委阳、委中、阳陵泉 E.足三里、上巨虚、阳陵泉
24、在胸部,任脉旁开4寸的经脉是
A.足太阴脾经 B.足少阴肾经 C.足阳明胃经 D.足厥阴肝经 E.足太阳膀胱经25、经气的所起与所归是指
A.气街 B.标本 C.根结 D.交会穴 E.四海
26、手三里位于
A.肘横纹下3寸 B.肘横纹下4寸 C.肘横纹上3寸
D.肘横纹上4寸 E.肘横纹下2寸
27、肘横纹至腕横纹的骨度分寸是
A.14寸 B.15寸 C.12寸 D.9寸 E.13寸
28、直接入耳中的经脉有
A.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 B.任脉、督脉
C.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少阴肾经
D.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
E.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
29、肌肉薄浅部位腧穴进针法应用
A.夹持进针法 B.指切进针法 C.双手进针法 D.提捏进针法 E.舒张进针法30、拔罐时若需留罐,其留罐的时间一般为
A.5~10min B.10~15min C.15~20min D.20~25min E.25~30min 31、既是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的是
A.中府 B.云门 C.孔最 D.列缺 E.少商
32、手太阳小肠经联系的脏腑,除心和小肠外,还有
A.胃 B.胆 C.脾 D.肝 E.大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