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学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推拿学》

一、绪论:

1、针灸理论(简述《内经》《甲乙经》《针灸大成》成书年代、作者及学术观点)

2、对外传播。公元6世纪,已经传到朝鲜、日本、印度;14世纪,越南;针灸传入欧洲是从公元17世纪开始的。

二、经络总论(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

(一)经络总论

1、十二经脉

(1)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2、奇经八脉(名词解释)

3、经络作用:联系脏腑、沟通内外(通讯);运行气血、营养全身(运输、营养);抗御病邪、保卫机体(免疫)。

4、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说明,见书P19)

(1)说明病理变化(2)指导辩证归经(3)指导针灸治疗

5、小结:

(1)手三阴经从胸走手,行上肢阴面,上中下,太厥少,肺包心,在手交手三阳经;

(2)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行上肢阳面,上中下,阳少太,大焦小,在头交足三阳经;(3)足三阳经从头走足,阳明胃经在前,少阳胆经在侧,太阳膀胱在后,在足交足三阴经。(4)足三阴经从足走胸(腹),内踝上、八寸一下,前中后,厥太少,肝脾肾;

八寸以上,前中后,太厥少,脾肝肾,在胸(腹)交手三阴经。

(5)任脉行体前,督脉行体后。

(6)当两手上举时,阴经脉气从下往上,阳经脉气从上往下;

(7)阴经与阳经在手交接,阳经与阳经在头交接,阳经与阴经在足交接,阴经与阴经在胸(腹)交接。

三、腧穴总论P22(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

1、腧穴的治疗作用有哪些?(/主治特点)

(1)近治作用;(2)远治作用;(3)特殊作用(双向良性调整作用、相对的特异性)

2、腧穴的主治规律

(1)分经主治(四肢部经穴);(2)分部主治(头身部经穴)

3、特定穴(P25)

(1)五输穴;(2)原穴、络穴;(3)郄穴(急性出血、疼痛);(4)背俞穴、募穴(五脏六腑器质性疾病);(5)下合穴;(6)八会穴;(7)八脉交会穴;(8)交会穴等.

4、腧穴的定位方法(核心)

(1)标准解剖学体位:身体直立,两眼平视前方,两足并拢,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掌心向前。

(2)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固定标志活动标志(书P27)

(3)骨度折量定位法(速记编码):985,21椎;912,129;1813,1919;前8后6;3123 (4)指寸定位法(患者手指找穴):

1寸:①中指同身寸:以被取穴者的中指中节桡侧两端纹头(拇指、中指屈曲成环形)之间的距离作为1寸;

②拇指同身寸:以被取穴者拇指的指间关节的宽度作为1寸。

3寸:横指同身寸:被取穴者四指并拢,以其中中指中节横纹为准,其四指的宽度作为3寸。

四、经络腧穴总论P31

(一)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再返回沿胃上口,穿过横膈,入属于肺。1、主治概要:(1)肺系病证: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咯血、胸痛等;

(2)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肩背痛、肘臂挛痛、手腕痛等。

2、本经腧穴(11穴,口诀)

(1)中府(肺之募穴):在胸部,横平第1肋间隙,锁骨下窝外侧,前正中线旁开6寸。主治:①咳嗽、气喘、胸满痛等胸肺病证;②肩背痛

(2)尺泽:在肘区,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缘凹陷中。

主治:①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咯血等肺系实热性病证(肺的炎症疾病);②肘臂挛痛;

③急性吐泻(刮痧皮下出血)、中暑(藿香正气液)、小儿惊风等急症。

(3)列缺(络穴;八经脉交会穴,通于任脉):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主治:①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②偏正头痛、齿痛、项强痛、口眼歪斜等头面部疾患;③手腕痛

(4)鱼际(荥穴):在手外侧,第1掌骨桡侧中点赤白肉际处。

主治:①咳嗽、咽干、咽喉肿痛、咯血、失音等肺系热性病证;②掌中热;③小儿疳积(炎症充血水肿、渗出阶段痰黄、稠。舌红)

(5)少商(井穴)

主治:①咽喉肿痛(刺、挤压出血、擦干,共10次;口服复方穿心莲)、鼻?、高热、昏迷等肺系实热性病证;②癫狂

(二)手阳明大肠经:起于食指之尖端(桡侧),沿食指桡侧,经过1、2掌骨之间……肩部……返回到口角到上口唇。

1、主治概要:(1)头面五官病:齿痛、咽喉肿痛、鼻?口眼歪斜、耳聋等;

(2)热病、神志病:热病昏迷、眩晕、癫狂等;

(3)肠胃病:腹胀、腹痛、肠鸣、泄泻等;

(4)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手臂酸痛、半身不遂、手臂麻木等。

2、本经腧穴(20穴)

(1)商阳(井穴):在手指,食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指寸)。

主治:①齿痛、咽喉肿痛等五官病;②热病、昏迷等热证、急症。

(2)合谷(大肠之原穴):在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以一手的拇指指间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主治:①头痛、齿痛、目赤肿痛、鼻?、口眼歪斜等头面五官热毒病;②发热恶寒等外感病症;③热病无汗或多汗;④经闭、滞产、痛经、人流麻醉等妇产科病症;⑤牙拔除术、甲状腺手术等口面五官及颈部手术针麻常用穴。(孕妇禁针!!)

(3)阳溪(经穴):在腕区,腕背侧远端横纹桡侧,桡骨茎突远端,“鼻烟窝”凹陷处。

主治:①咽喉肿痛、头痛、耳聋等头面五官病;②手腕痛

(4)手三里:在前臂,肘横纹下2寸,阳溪与曲池的连线上。

主治:①手臂无力、上肢不遂等上肢病症;②腹痛、腹泻;③齿痛、颊肿

(5)曲池(合穴):在肘区,在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凹陷处。

主治:①手臂痹痛、上肢不遂等上肢病症;②热病;③眩晕;④腹痛、吐泻等肠胃病症;⑤咽喉肿痛、齿痛、目赤肿痛等五官热性病症;⑥瘾疹、湿疹、?(P38)等皮外科疾病;⑦癫狂

(6)肩髃:在三角肌区,肩峰外侧缘前端与肱骨大结节两骨间凹陷中。(屈臂外展,肩峰外侧缘呈现前后两个凹陷,前下方的凹陷即是本穴。

主治:①肩臂挛痛、上肢不遂等肩、上肢病症;②瘾疹

(7)迎香:在面部,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

主治:①鼻塞、鼻?等鼻病;②口歪、面痒等面部病症;③胆道蛔虫症

(三)足阳明胃经:起于鼻旁,上行鼻根,与足太阳经脉想汇合……

1、主治概要:

(1)胃肠病:食欲不振、胃痛、呕吐、噎嗝、腹胀、泄泻、痢疾、便秘等。

(2)头面五官病:目赤痛痒、目翳、眼睑?动。

(3)神志病:癫狂

(4)热病

(5)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下肢痿痹、转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