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读】林业局2009年报告
【已读】林业局2009年报告范文

【已读】林业局2009年报告.txt偶尔要回头看看,否则永远都在追寻,而不知道自己失去了什么。
男人掏钱是恋人关系,女人掏钱是夫妻关系,男女抢着掏钱是朋友关系。
男人爱用眼睛看女人,最易受美貌迷惑;女人爱用心看男人,最易受伤心折磨。
市林业局2009年工作总结发布日期:2010-3-12 浏览次数:182009年,市林业局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以发展“三大林业”为中心目标,以深化林业改革为动力,全面推进林业生态体系、产业体系和文化体系建设,团结拼搏,真抓实干,全市林业生产取得了可喜成绩,现总结如下:一、生态林业蓬勃发展全市共完成人工造林10.3万亩,占计划的103%,完成林业育苗2000亩,四旁植树490万株,义务植树450万株,均占计划的100%。
在秋冬农业开发中抢抓时间,制订方案,突出发展油茶产业,将任务分解到乡镇,现已完成整地3万亩,经济林改造1.7万亩,低产林改造1.3万亩。
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7.2%,道路、河堤、农田林网化率超过95%,城镇绿化覆盖率超过35%,为争创全国绿化模范县市提供了有力保障。
1.依托项目建设,构筑生态体系全市正在实施的项目主要有德援项目、退耕还林项目和低产林改造项目。
其中德援项目完成新造林4.3万亩,经济林改造5.2万亩,封山育林31万亩,11月份经国际专家检查验收,综合评定合格率100%,预计可报回资金350万元。
低产林改造项目完成改造面积2万亩,可报回资金200万元。
退耕还林工程完成了自查自纠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专项规划,2004年营造的经济林顺利通过国家退耕还林阶段性验收;完成麻城市2009年农业综合开发油茶示范基地建设项目4700亩,争取投资160万元。
几大生态工程的实施,直接扩大我市森林面积34万亩,改善了18个乡镇40多处重点地段的生态状况,以德援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长防林工程等生态工程和全民义务植树为依托,造封并举,每年完成人工造林10万亩以上,加速了国土绿化的进程。
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印发《国家林业局2009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的通知

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印发《国家林业局2009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林业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0.07.02•【文号】办发字[2010]48号•【施行日期】2010.07.0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森林资源正文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印发《国家林业局2009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的通知(办发字〔2010〕48号)国家林业局各司局、各直属单位:现将《国家林业局2009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印发给你们,请严格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国家林业局<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办法》有关要求,进一步做好此项工作,促进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再上新台阶。
附件:国家林业局2009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二〇一〇年七月二日附件:国家林业局2009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有关要求,结合我局工作实际,现将我局2009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公布如下:一、基本情况一年来,我局认真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央国家机关政务公开工作座谈会和中央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增强做好政务公开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采取措施,加大力度,确保政务公开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促进我局政务公开工作再上新台阶。
具体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积极推进行政决策过程的政务公开。
中央国家机关作为国家重要政策、措施的制定者,其决策行为直接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我局通过建立健全林业行政决策机制,逐步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健全重大事项决策规则和程序,防止决策的随意性、主观性。
完善专家咨询和评估制度,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林业重大事项进行必要性、可行性和合法性论证,确保决策更加科学合理。
同时,作决策、办事情严格依法公开,引导群众有序参与,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对于林业重大决策事项,我局均通过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及时向全社会公开,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回顾09年林业局工作总结报告

回顾09年林业局工作总结报告尊敬的,代表、委员、们:鹰字〔XX〕30号文件要求,我谨代表中共**市林业局党组述职,请予审议考评。
一、服从、服务、支持的工作理念,、市重大决策XX年5月,局党组“服从、服务,局部支持”的工作理念,,、市的重大决策,为“四大一新”发展战略、独具**经济“小巨人”尽职尽责。
调解矛盾纠纷,林区社会稳定。
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林区稳定工作重中之重,“”负总责、分管负全责的工作责任制,一岗双责,局长信访接待日制度,“林业牵头、县乡主导、利益双方、多少裁决”的跨县山林纠纷调处新机制,XX年5月调处了跨县、热点、难点山林权属纠纷5起,了林区社会稳定。
工作职责,龙虎山申遗工作。
为、市决策,制定了《关于龙虎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3名班子任副组长的工作机构。
了与省厅的对接,了4个林业观测站的选址、设计,投入16万元启动了站房建设;了省厅仪器设备;督促、、了龙虎山大道、206国道、鹰东连接线公路沿线山体植被恢复和景观绿化工作。
,工作正在有条不紊。
合力抓点示范,乡镇和新农村建设。
协助市挂点督导乡镇“7+2”工作,为基层解决问题,了挂点乡经济社会发展。
派出了副局长为组长的工作组进驻滨江乡里童村和罗家村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工作,安排帮扶资金7万余元,造林绿化项目1个。
工作组常年蹲里,理思路、搞规划、筹资金、抓项目、做实事,出色地了工作任务。
XX年度被授予新农村建设先进帮扶。
林地计划,支持“四大一新”建设。
“林地定额管理”的新情况,制定了“,,责任,服务,限时办结”的工作机制,了工程用地“月调度”制度,了龙岗新城、夏埠新区、龙虎山大道延伸工程用地。
XX年5月,省林业厅追加计划外林地指标1950亩,共审核审批征占用林地项目41个,地支持了“四大一新”工程项目建设。
服务窗口建设,优化林业政务环境。
把窗口服务、服务客商的平台,优化办事程序,服务,办事,“窗口对外,一站式服务”,启动办证,受到社会各界人士和服务的好评,XX年被市授予行政服务中心最佳服务窗口,并荣获省林业厅授予的全省林业系统办证先进。
2009年林业工作总结

2009年林业工作总结一、基本情况2009年,在国家林业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我们林业部门紧紧围绕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两大主题,积极开展各项工作。
全年共完成造林面积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林业总产值达到亿元,同比增长%。
二、主要工作1. 生态建设- 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保护天然林面积万公顷。
- 开展退耕还林工程,退耕还林面积万公顷,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
2. 林业产业发展- 推动林下经济,发展林下种植、养殖等产业,增加林业产值。
- 加强林业科技创新,推广高效林业种植技术,提高林业生产效率。
3. 林业资源管理- 加强森林资源监测,确保森林资源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 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控制森林资源消耗。
4. 林业法制建设- 加强林业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行力度,提高林业管理法制化水平。
- 严厉打击非法采伐、盗伐林木等违法行为。
5. 林业科研与教育- 支持林业科研工作,鼓励创新,促进林业科技进步。
- 加强林业教育和培训,提高林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三、存在问题- 部分地区森林资源保护意识不强,存在非法采伐现象。
- 林业产业结构单一,高附加值产品开发不足。
- 林业科研和技术创新能力有待加强。
四、改进措施- 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宣传力度,提高公众保护意识。
- 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发展多样化林业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
- 增加科研投入,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促进林业科技创新。
五、未来展望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林业改革,加强生态建设,推动林业产业转型升级,为实现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六、结语2009年,我们的林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不少挑战。
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而不懈努力。
2009年全国林业经济运行状况报告.doc

2009年全国林业经济运行状况报告国家林业局/ 2010年01月14日2009年,是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的关键之年,也是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实施的关键时期,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林业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国家大局,狠抓中央扩大内需及各项林业政策落实,林业经济整体企稳向好。
总的看,生态建设进一步加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展开,林业产业发展保持稳定,生态文化建设形式多样,林业政策取得重大进展,主要林产品进出口出现回暖迹象,但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形势依然严峻,林业基础建设仍需加强,林业经济好转的基础尚需巩固,林产品进出口前景不容乐观,林业经济运行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仍较多。
一、生态建设进一步加强2009年,全国共安排造林计划8220万亩(其中包括2008年四季度新增投资中安排的造林任务3820万亩),比2008年增长13.99%。
据电快报统计,全年完成造林面积8827.35万亩,比2008年增长9.92%。
其中,人工造林5838.28万亩、飞播造林343. 51万亩、新封山育林2645.56万亩,分别占全年计划任务的121.0%、102.4%和86.5%。
林业重点工程完成造林6708.20万亩,占全部造林面积的75.99%。
另外,还完成中幼龄林抚育面积11970万亩。
2009年,全国参加义务植树共计5.9亿人次,植树24.8亿株。
其中,有4.1亿人次直接参加义务植树劳动,栽植树木18.1亿株;另有1.8亿人次通过间接方式履行植树义务,折合栽植树木6.7亿株。
义务植树尽责率为63%,较2008年提高4个百分点。
截至2009年底,全国林业系统已建立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5种类型自然保护区2011处,面积18.42亿亩,约占国土面积的12.79%,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46处,面积11.55亿亩,构成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的主体。
这些自然保护区有效保护着我国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85%的野生动物种群和65%的高等植物群落,涵盖了20%的原生林、47%的自然湿地和30%的典型荒漠地区,对维护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促进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9年中国林业发展报告

2009年中国林业发展报告摘要2008年,是林业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大决策,颁发了《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为林业改革和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2008年,也是林业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使森林资源、生态环境和林区基础设施遭受重创;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国林业产业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面对灾难与危机,全国林业行业紧紧围绕国家大局和林业中心工作,有效应对,攻坚克难,调整政策,科学发展,总体上保持了林业平稳发展态势,林业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
1. 造林步伐继续加快,国土绿化取得新进展2008年,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及第四季度中央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下,我国造林面积增长较快。
全年共完成造林面积535.37万公顷,比2007年增长37.00%,其中,人工造林368.43万公顷,增长34.53%,飞播造林15.41万公顷,增长29.83%,无林地和疏林地新封山育林面积151.54万公顷,增长44.25%;年末实有封山(沙)育林面积2152.63万公顷。
义务植树尽责率不断提高,管理工作逐步加强。
截至2008年底,全国有115.2亿人次参加义务植树,植树538.5亿株。
全国义务植树尽责率达59%。
2. 全国防沙治沙建设扎实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效2008年国家在荒漠生态系统治理方面强化了地方政府责任,沙区全面实施“三禁”制度,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
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全国共完成沙化土地治理面积99.76万公顷,甘肃、宁夏、内蒙古等省区沙化土地治理面积大于扩展面积。
濒危物种拯救保护取得了新成效,朱鹮、扬子鳄、麋鹿、野马、赛加羚羊等人工繁育种群继续扩大,华南虎野化训练及放归自然前期准备项目进展顺利,濒危物种基因收集与保存得到强化。
截至2008年底,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已达2006个,保护区总面积1.23亿公顷,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2.78%。
2009年林业局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重点年终工作总结.doc

2009年林业局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重点_年终工作总结一、009年工作回顾总结(一)林业改革成效明显一是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基本完成。
我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年多来,截至009年月底,全县共完成村小组确权个,完成率达9.。
已确权林地面积0.9万亩,确权宗数9宗。
发证宗地数9宗,制发林权凭证0本(林权证、股权证),共投入林改资金万元。
县委于009年0月日对全县林改整改落实工作又进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要求在月日前要完成集体林地均山到户率要达到0以上,集体商品林均山到户率不得低于0的目标任务。
目前,全县以明晰所有权为核心的主体改革整改完善工作正全面开展中,县林业局抽调名技术人员做好技术指导工作,并从大姚借用了名技术人员,部jps(卫星定为仪)参与到林改一线的工作,按要求预计于月日完成整理改完善工作,并开展县级验收工作。
二是配套改革按计划推进。
为实现集体林经营权放活、处置权得到落实、群众收益权得到保障,建立健全林农增收的长效机制,全县在抓好主体改革的同时,积极开展配套改革准备工作。
目前配套改革工作正在积极筹备中,已草拟完成《配套改革三是有害生物防治取得成效。
对全县经济林果重点种植乡镇进行越冬虫情调查监测,进行产地检疫苗圃地.亩,涉及膏桐、青枣、小枣、速生桉累计共0万株;检疫调运木材0立方米,复检木材.立方米,有效防止和杜绝了林业有害生物传入我县,维护了我县森林资源和林业生产安全。
四是加强森林公安队伍建设,全力维护林区社会治安稳定。
截至月底,共查处森林案件件,查处了全县家砖厂未批先建,非法改变林地用途案件,目前已进行了责令限期恢复林地原状,并处罚款90元,现已结案。
(五)项目资金争取和管理取得新进展编制上报了××县国有林场棚户区改造项目、用水安全及供电保障专项规划。
至月底,已基本完成009年固定资产00万元投资的投资任务,预计年内可争取上级资金.万元。
对农村能源建设项目及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配合县审计、财政部门对天保工程到期公益林建设项目和膏桐、林产业项目、非税收入资金进行了督察、检查和审计。
2009年林业工作总结

高台县林业局2009年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打算2009年工作总结2009年,全县林业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林业局的全力支持下,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中央、省、市、县“两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目标,以项目建设为中心,突出生态建设、产业建设、湿地保护、城市绿化、科技推广等工作重点,精心组织安排,强化领导责任,采取有效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林业生产任务全面完成据验收统计,全县共完成三北防护林人工造林16000亩,占计划的100%。
其中完成农田林网新建及改造2569亩,占计划2500亩的103%,完成退耕还林补植重造9692亩,占任务9000亩的107%;完成反季节日光温室红地球葡萄栽培364亩(座),占计划300亩的121%,平均成活率89.3 %;完成各类育苗1752亩,其中新育463亩。
全县共完成义务植树64.53万株,占计划46万株的140%,平均成活率86.4 %,义务植树共参加人数7.89万人,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3.5%。
二、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今年,实施的林业建设项目有三项。
为确保建设项目顺利实施,我们在强化领导责任、明确领导分工的同时,狠抓规划设计、苗木筹措、组织协调等工作,从而保证了各项工程建设的进度和质量。
三北防护林工程:根据项目建设批复,今年工程总投资20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60万元,自筹40万元,计划完成人工造林16000亩。
完成投资220万元、造林16000亩,成活率达86.4%。
其中:防风固沙林10570.4亩,农田防护林1786.6亩,护岸林1611.4亩,经济林2031.6亩。
共栽植各类苗木309.8万株。
重点完成了一区(工业园区)二库(大湖湾水库、天城湖水库)三场(三益渠林场、碱泉子林场、博峰牛场)四滩(胭脂堡滩、八坝滩、骆驼城滩、许三湾滩)绿化和3662亩沙棘造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林业局2009年工作总结发布日期:2010-3-12 浏览次数:182009年,市林业局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以发展“三大林业”为中心目标,以深化林业改革为动力,全面推进林业生态体系、产业体系和文化体系建设,团结拼搏,真抓实干,全市林业生产取得了可喜成绩,现总结如下:一、生态林业蓬勃发展全市共完成人工造林10.3万亩,占计划的103%,完成林业育苗2000亩,四旁植树490万株,义务植树450万株,均占计划的100%。
在秋冬农业开发中抢抓时间,制订方案,突出发展油茶产业,将任务分解到乡镇,现已完成整地3万亩,经济林改造1.7万亩,低产林改造1.3万亩。
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7.2%,道路、河堤、农田林网化率超过95%,城镇绿化覆盖率超过35%,为争创全国绿化模范县市提供了有力保障。
1.依托项目建设,构筑生态体系全市正在实施的项目主要有德援项目、退耕还林项目和低产林改造项目。
其中德援项目完成新造林4.3万亩,经济林改造5.2万亩,封山育林31万亩,11月份经国际专家检查验收,综合评定合格率100%,预计可报回资金350万元。
低产林改造项目完成改造面积2万亩,可报回资金200万元。
退耕还林工程完成了自查自纠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专项规划,2004年营造的经济林顺利通过国家退耕还林阶段性验收;完成麻城市2009年农业综合开发油茶示范基地建设项目4700亩,争取投资160万元。
几大生态工程的实施,直接扩大我市森林面积34万亩,改善了18个乡镇40多处重点地段的生态状况,以德援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长防林工程等生态工程和全民义务植树为依托,造封并举,每年完成人工造林10万亩以上,加速了国土绿化的进程。
几年间,我市森林面积达到了255万亩,森林蓄积量达到47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7.2%,比2000年上升了2.6个百分点;城镇绿化率35%以上,义务植树和四旁植树800多万株;农田林网和道路绿化率达到95.3%;生态旅游快速发展,形成了“龟峰山杜鹃”、“五脑山生态休闲游”、等系列旅游品牌。
2.依托森林旅游,拉动生态产业2009年我市森林旅游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
以龟峰山杜鹃为首的麻城旅游品牌已叫响全国。
“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已成为麻城对外形象的经典广告词。
龟峰山森林旅游的成功开发带动我市其它林区如五脑山、狮子峰的旅游开发热潮。
今年四月,麻城龟峰山杜鹃经市林业局聘请国际知名杜鹃花学术权威,中科院云南植物研究所管开云教授鉴定为国内连片面积最大的古杜鹃映山红群落,并获得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授牌认证。
龟峰山古杜鹃自然保护区和杜鹃花博览园经市林业局积极争取、组织专家考察、评估,已向省林业局提交申报材料。
五脑山森林公园创AAA级旅游景区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公园建设总投资2000多万元,已建成游客中心,游步道、厕所、标志、安全设施等,各项工作都已到位,项目验收,顺利通过市旅游局初检。
森林旅游业已成为我市一项新兴的朝阳产业,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旅游产业的形成带动了景区周边的宾馆、餐饮、娱乐、交通等一系列配套产业的发展,给景区所在地农民带来了直接的收入,也带动地方林副特产的销售。
据统计,2009年我市旅游业总收入达2亿元,山野菜、野笋、野地藕、野猪肉、野茶成为游客的抢手货,龟峰山村人均办旅馆、开餐饮、卖土特产的收入就达3100多元。
3.依托资源管护,保障生态成果1)林政资源管理。
加强林木资源管护力度,严打毁林案件、乱捕滥猎野生动物行为,今年以来,共办理林业行政案件873起,林业刑事案件33起,从严从重从快打击违法征占用林地、毁林开荒、毁坏林木,盗伐、滥伐林木,非法收购、运输、加工木材的违法犯罪行为。
我们在全市封山40万亩以上,做到“人畜不上山,青黄不下山”,落实封山措施,解决群众因封山造成的困难,保证封得住,封得死,有成效;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从严控制林木采伐,扭转了毁林烧炭的历史习惯。
开展专项行动,实行联合执法,一举端掉了4个借采四旁树之机,大肆滥伐、盗伐林木和强采、强卖的涉恶涉黑团伙。
打击和取缔了54个小型、粗放、木材利用率低的非法经营加工企业,保护和支持了木材流向“中林木业”等技术含量高、木材利用率高的经营加工单位。
2)林木病虫害防治。
进一步加强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预防和除治工作,认真做好苗木、林特产品等产地和调运检疫,加大防治森林病虫害投入力度,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严格控制“四率”目标,实施林木病虫害工程治理项目。
截止目前,成灾率控制在2‰,无公害防治率达到90%左右,灾害测报准确率达到80%左右,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95%以上。
3)森林防火。
森林防火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在全市500个重点村配备了700多名森林防火专职护林员,由市财政统一拨付报酬,解决了森林防火长期无人监管的问题;重点森林防火期,由局领导带班、24小时值班制,森警、扑火队员到岗到位,处于一级戒备状态,随时准备扑救森林火灾和查处火灾案件。
近两年,查处各类破坏森林资源案件824起,没收非法木材432立方米,拘捕26人,判刑11人,森林火灾的发生率和受害率都控制在0.3‰以内,有力地保护了全市生态建设成果。
4)古树名木保护。
已完成古树登记建档工作,正着手进行古树挂牌,已经完成380多棵一、二级古树的挂牌保护工作。
建立了完善的古树保护机制,将责任分解落实。
号召群众参与古树保护,举报破坏、盗挖贩卖古树的行为。
2009年以来,我局共接报古树案件线索126起,处理破坏和贩卖古树案件52件,收缴处理盗运古树19棵。
有效地打击了各类破坏古树的行为,为境内古树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二、经济林业成果丰硕2009年我市林业产业建设获得了跨越式发展,板栗和油茶作为麻城林业的两大支柱产业,已被列入麻城市重点打造的“三乡三业”,在我市农村家庭收入中占据着越来越大的比重,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经济来源。
特别是油茶产业,因国家重视,群众积极性高,在全市兴起了“油茶热”。
1.油茶产业突飞猛进2009年4月,全省油茶芽苗嫁接培训会在我市国营五脑山林场召开,全省有五十多个县市派技术人员来麻城参观学习,今年年初,占地面积700亩的湖北省油茶良种示范麻城基地落户麻城,该基地建立了油茶优良种质资源圃200亩,建立油茶优良品种采穗圃300亩,建立油茶良种规模快繁示范苗圃200亩,已全部落实到位;今年5月,全市开展油茶油芽苗砧嫁接,共嫁接油茶良种嫁接苗500万株,为我市油茶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种苗保证;为进一步提高油茶老林产量,改低产林为优质高产林,全市共完成油茶老林抚育改造4.4万亩,为进一步壮大油茶产业规模,新造油茶林3万亩,分别在福田河镇、顺河镇两地办了老林抚育示范点和新发展示范点。
2009年9月经中国经济林协会实地考察、评审,麻城市正式被中国经济林协会授予“中国油茶之乡”称号。
2.板栗产业效益稳步提高继续大力发展板栗产业,使全市板栗种植面积稳定在80万亩;在盐田河、龟山、夫子河分别办了3个1000亩以上的修剪、垦复综合示范点;完成板栗嫁接520万株,抚育改造15000亩;抓住德援项目建设机遇对1.7万亩板栗采取整形修剪、施肥等五项技术措施,使单位面积产量进一步提升。
2009年全市板产量7000万斤,较去年增产20%左右,可为农民增加直接经济收入2500万元。
3.林业招商有了突破性发展一是引进油茶深加工龙头企业——景田山茶油有限公司。
总投资3亿元,其中2.1亿用于建设20万亩油茶基地,9000万用于建设加工生产线。
已实现投资3000万元,建成厂房,安装设备,计划在12月份投产。
该龙头企业的引进标志着我市油茶发展从基地到加工的产业链基本形成。
二是湖北省木本粮油科技示范园经省林业局集中评审,已获批准,即将在我市黄金桥经济开发区内挂牌成立。
该园区目前入园企业有四家,分别是:景田山茶油有限公司、四季春茶油有限公司、邦宇药业有限公司和中林木业有限公司。
示范园的成立对于促进我市林农产业发展,创造更优裕的招商条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形象林业大放异彩形象林业的建设就是要通过加强林业内部的改革和发展,带动林业生产力的解放,强化林业建设的社会认同感,来提升林业的地位和形象,最终实现林业的和谐发展。
由于林业一直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因此加强形象林业的建设尤其必要而且任务非常繁重。
我们提出打造形象林业就是要通过加大基础建设力度,加强队伍建设,加快改革步伐,强化内部管理,来提升林业形象,宣扬生态文化,唤醒市民的生态意识,提高人们的自觉性,最终实现林业和谐发展的局面。
1.开展创牌活动,打造林业新形象今年以来,市林业局按照市政府创牌工作的要求和部署,齐心协力打造林业品牌,分别夺取了:省级绿化模范县市、中国油茶之乡、档案目标管理省一级、黄冈市级文明单位、麻城龟峰山杜鹃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等重量级的奖牌。
这些荣誉和奖牌的获得使麻城市林业局的整体形象大为改观,越来越得到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重视,整个林业系统呈现出一派兴旺发达的精神风貌。
2.加强干部教育,提升林业软实力市林业局委坚持按照抓好党务工作为行政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思想保证这一总体工作思路,以思想政治工作先导,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一是加强了党的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培训;二是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以落实责任追究制为抓手,重点对系统内党员干部以权谋私等不正之风进行了监督检查,并开展警示教育,提升了机关正气;三是开展三项活动。
以“作风严管年”、“班子建设年”、“党员进步年”活动为契机,建立健全四项制度,转变工作作风,提升党员素质,班子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在技术培训方面,举办了20余期板栗(油茶)嫁接、整形修剪、低产林改造培训班,让近2万群众掌握了嫁接和低产林改造适用技术,在板栗增产中的贡献率为26%,在油茶增产中的贡献率达到58%;在全市推广和使用德国专家的造林理念,尊重群众意愿,使用乡土树种,使用专业队造林,使造林保存率达到90%以上;我们对森林病虫害进行长期的监测和不间断的防治,采用物理和生物措施防治马尾松毛虫,改变了两到三年大发生一次的规律,用毒签、药物注射方法防治意杨天牛,有效率达到92%;我们宣传和推广食用菌栽培技术,催生了三河、龟山等乡镇的黑木耳、灵芝等食用菌产业,提高了木材利用率,又促进了林农增收;我们组织林学会会员开展送科技下乡、适用技术研究、撰写学术论文和调研文章等活动,活跃学术气氛,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促进了林业产业的科学发展。
3.深化林业改革,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上,我们共完成52万宗、231.8万亩林地的登记确权和51万宗、227万亩林地的发证工作,分别占应登记确权面积和应发证面积的96.6%和94.6%,实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调动了林农的生产积极性,做到了“把山当田种,把树当粮管”,促进了43万亩林地的合理流转,增加社会力量投入林业资金20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