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信息技术 第4课《动物的力量—认识高效运算的函数》导学案2

合集下载

七年级信息技术第4课动物的力量—认识高效运算的函数教案

七年级信息技术第4课动物的力量—认识高效运算的函数教案

新疆石河子市第十中学七年级信息技术第4课《动物的力量—认识高效运算的函数》教案【教学目标】1.会在公式编辑栏编写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公式。

2.会使用求和、求算术平均数、求最大值等函数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

3.巩固填充柄的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使用公式和函数进行数据的统计。

【教学难点】函数的使用。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由一段视频《后天》预告片引出话题。

提问:这段电影片段描述的是一个什么场景?教师提出:哥本哈根世界气候会议——全球变暖。

提倡拯救地球是你我的责任,是全人类的责任。

提问:生活中有哪些是碳排放?“你制造了多少CO2”总结: CO2 无处不在排放。

本节课我们在excel中来计算CO2 排放量。

(看视频后思考问题,活跃气氛,为下面的学习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 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以一段视频作为导入,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讲授新课任务1:使用Exce l 公式计算碳排放量展示十户家庭的自来水、电、天然气和汽车的使用情况,分析表格学生观察表格让学生对表格有个认识教师演示操作公式计算法操作技巧,强调Excel公式计算操作四步骤:实践操作,掌握公式的使用方法,完成其余各项的碳排放量在操作中熟悉公式法计算,以及填充柄的用法。

第1步:选定要存放的单元格第2步:输入“=”第3步:输入算式(单元格地址或数值)第4步:按“回车键”让一学生完成其余9户家庭自来水的碳排放量(填充柄)教师巡视辅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任务2自主探究小组合作SUM函数和AVERAGE函数完成相应计算展示几个常用的函数演示函数计算方法分组完成平均值的计算第一组:计算水第二组:计算电第三组:计算气第四组:计算油教师巡视辅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请同学演示自来水所对应的碳排放量平均值函数计算的方法分组完成平均值的计算第一组:计算水第二组:计算电第三组:计算气第四组:计算油培养善于观察、乐于尝试、独立思考的自学品质。

《第4课 动物的力量——认识高效运算的函数》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第4课 动物的力量——认识高效运算的函数》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动物的力量——认识高效运算的函数》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函数的基本观点和作用;2. 掌握高效运算的函数应用方法;3. 培养运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各种常用函数的用法和特点;2.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函数解决问题。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含各种函数的图片和说明;2. 准备若干实际案例,用于演示函数的运用;3. 准备计算机和相关软件,用于实际操作;4. 安排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交流学习心得。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是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动物的力量——认识高效运算的函数》教学设计的第一课时。

以下是具体的教学过程:1. 导入:起首,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引入函数的观点,让学生了解函数的基本含义和用途。

通过这个例子,让学生感受到函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接下来,详细讲解函数的定义、种类、应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通过举例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函数的原理和应用。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函数,以及如何根据函数的输出结果进行分析和诠释。

3. 实践: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函数,需要提供一些实践机缘。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实际背景的问题,让学生尝试应用函数进行求解。

在实践中,引导学生注意函数参数的选择和调整,以及结果的解读和分析。

4. 讨论:在学生实践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各自的经验和效果。

通过讨论,帮助学生加深对函数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发现和解决问题。

5. 总结:最后,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概括,强调重点和难点。

同时,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学习函数的相关知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6. 作业:安置一些与函数相关的作业,帮助学生稳固所学知识,并引导他们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函数的相关知识。

《第4课 动物的力量——认识高效运算的函数》作业设计方案-初中信息技术清华大学版12七年级下册自编模

《第4课 动物的力量——认识高效运算的函数》作业设计方案-初中信息技术清华大学版12七年级下册自编模

《动物的力量——认识高效运算的函数》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应掌握函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用,理解函数在高效运算中的重要性,提高运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1. 课堂练习:要求学生针对具体问题,运用函数进行高效运算,例如求一组数据的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等。

题目应包含不同难度等级,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 课后作业:学生需自行选择一个与动物力量相关的实际问题,利用函数设计算法,解决该问题。

问题可以包括动物种群数量变化、动物迁徙路径规划等。

学生需将解题过程记录在作业本上,并提交电子版作业。

3. 拓展任务:鼓励学生自行搜集更多与动物力量相关的实际问题,尝试利用函数进行建模和求解。

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作业要求1. 按时完成作业,确保提交的电子版作业格式规范、清晰;2. 认真分析实际问题,利用函数设计合理的算法;3. 提交作业时应注明问题来源和意义,以便教师评估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4. 鼓励创新,尝试解决不同类型的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作业评价1. 批改: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和分析;2. 评价: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解题思路、创新性等方面进行评价,给出相应的分数和反馈;3. 反馈: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同时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学习效果。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应认真听取教师的评价和建议,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2. 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学习,分享经验和技巧,共同提高;3. 家长应积极配合教师的工作,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给予支持和鼓励。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函数,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教师也应该不断总结经验,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加深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掌握函数的基本运算方法。

《第4课动物的力量——认识高效运算的函数》作业设计方案-初中信息技术清华大学版12七年级下册自编模拟

《第4课动物的力量——认识高效运算的函数》作业设计方案-初中信息技术清华大学版12七年级下册自编模拟

《动物的力量——认识高效运算的函数》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的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理解函数的基本概念和高效运算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函数运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作业内容(一)知识理解1. 让学生通过自学或课堂讲解,了解函数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在计算机编程中的应用。

2. 引导学生掌握常见函数运算的规则和方法,如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基本运算。

(二)实践操作1. 结合实际案例,设计一些简单的函数运算任务,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

如,设计一个计算器小程序,能够实现两个数字之间的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

2. 通过画图工具(如Scratch、Scratch Jr.等),以图解方式呈现函数运算过程,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函数运算的原理。

(三)拓展延伸1. 引导学生阅读相关课外资料,了解函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数学建模、数据分析等。

2. 鼓励学生尝试编写简单的函数程序,如使用Python或Scratch等编程工具,实现一些简单的函数功能。

三、作业要求1. 学生需认真完成知识理解部分,掌握函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2. 在实践操作部分,学生需按照指导完成任务,并保证程序的正确性和可运行性。

3. 拓展延伸部分为选做内容,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和能力进行选择和尝试。

4. 作业完成后需提交电子版和/或纸质版的作业成果,并注明完成时间和个人签名。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成果,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实践能力进行评价。

2. 对于正确性高的同学将给予鼓励和表扬;对于存在问题或错误的同学将给出相应的指导建议和改正方向。

3. 教师将对每位学生的拓展延伸部分进行点评,鼓励其继续深入学习和探索。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及时批改作业并给出反馈意见,帮助学生了解自身在知识掌握和实践操作中存在的不足。

2. 学生可根据教师的反馈意见进行反思和调整,以提高自身的学习效果和编程能力。

3. 教师将定期汇总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和指导。

新疆石河子市第十中学七年级信息技术 第4课《动物的力量—认识高效运算的函数》导学案

新疆石河子市第十中学七年级信息技术 第4课《动物的力量—认识高效运算的函数》导学案

《动物的力量—认识高效运算的函数》导学案【学习目标】1会在公式编辑栏编写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公式。

2会使用求和、求算术平均数、求最大值等函数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

3培养学生运用数据分析问题,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

【学习重点】使用公式和函数进行数据的统计。

【学习难点】函数的使用。

【课时安排】1课时【学习过程】准备工作:盘姓名文件夹。

2打开第4课导学案。

3打开“”。

一、温故知新3min问题:的基本存储单元是单元格的名称2用什么可快速向单元格输入有规律的数据或相同的数据二、自主学习完成任务15min任务1:使用Ece公式计算碳排放量要求:第1,2组计算户1-户10用油的碳排放量第3,4组计算户1-户10用气的碳排放量第5,6组计算户1-户10用水的碳排放量第7,8组计算户1-户10用电的碳排放量油、气、水、电的计算公式如下:耗油的碳排放=升数*用气的碳排放=立方数*用水的碳排放=吨数*用电的碳排放=度数*EXCEL公式以“=”开始,步骤如下:也可参考视频“”第一步:输入“=”;第二步:输入计算公式;第三步:按“Enter”键确定;第四步:用填充柄将公式复制到其他单元格。

提示:先计算户1的碳的排放量,户2-户10用填充柄完成。

三、自主学习、小组协作学习完成任务27min任务2:利用求和函数求碳的总排放量,求平均值函数求碳的平均排放量要求:第1-4小组利用求和函数求碳的总排放量第5-8小组利用求平均值函数求碳的平均排放量求和函数的方法及步骤:也可参考视频“”1单击存放总和的单元格;2依次选择“开始”选项卡“编辑”组∑自动求和求和函数;3选择求和的单元格区域;键确认;5用填充柄将求和函数复制到其他单元格。

平均值函数的方法及步骤:也可参考视频“”1单击存放总和的单元格;2依次选择“开始”选项卡“编辑”组∑自动求和平均值函数;3选择求和的单元格区域;键确认;5用填充柄将平均值函数复制到其他单元格。

四、自主学习、小组协作学习完成任务35min任务3:利用公式法、求和函数求每户家庭每天的碳排放量要求:第1-4小组利用公式法求每户家庭每天的碳排放量第5-8小组利用求和函数求每户家庭每天的碳排放量方法及步骤参考任务1和任务2五、完善表格1min任务4:将表格中数据保留2位小数。

《第4课动物的力量——认识高效运算的函数》作业设计方案-初中信息技术清华大学版12七年级下册自编模拟

《第4课动物的力量——认识高效运算的函数》作业设计方案-初中信息技术清华大学版12七年级下册自编模拟

《动物的力量——认识高效运算的函数》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第一课时所学知识,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高效运算函数的理解,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后续的函数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作业内容(一)基础练习1. 回顾课堂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制作一张思维导图,重点包括函数的概念、函数式和函数图象。

2. 完成一系列关于函数定义域、值域和性质的练习题,旨在检验学生对函数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编程实践1. 运用所学函数知识,编写简单的程序(如利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等)。

要求学生至少完成一个具有实用价值的编程实例,例如使用循环结构提高数学运算效率。

2. 学生可通过图形化编程软件,尝试利用不同的函数绘制不同的图象,比如用三角函数制作动态图案。

(三)团队合作与分享1.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至少探讨一个实际生活中应用函数的例子,并准备简短的汇报。

2. 每组选择一名代表,将本组讨论的案例和心得体会以PPT 形式进行展示,并分享给全班同学。

三、作业要求1. 作业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按时提交至班级信息平台。

2. 作业应包含全部三个部分的完整内容。

对于基础练习部分,学生应尽量在答题时写出解题过程。

编程实践部分需要包含程序的源代码及执行截图。

在团队合作与分享部分,每组需要明确体现每位成员的贡献及分享的完整过程。

3. 书写工整,格式规范,符合信息技术作业的基本要求。

4. 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作业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内容、格式、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价。

2. 结合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小组讨论的活跃度、分享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

3. 评价结果将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并给予相应的反馈和指导。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

2.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其学习积极性。

《第4课动物的力量——认识高效运算的函数》作业设计方案-初中信息技术清华大学版12七年级下册自编模拟

《第4课动物的力量——认识高效运算的函数》作业设计方案-初中信息技术清华大学版12七年级下册自编模拟

《动物的力量——认识高效运算的函数》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旨在帮助学生:1. 初步了解函数在高效运算中的应用;2. 掌握基本函数的概念及其使用方法;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信息技术实践能力。

二、作业内容1. 函数基础知识学习:(1)通过PPT、视频等形式,介绍函数的基本概念,如输入、输出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让学生理解函数的数学表达方式,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3)介绍不同类型函数的应用场景,以及其在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性。

2. 函数认识实践:(1)提供常见函数的图像及数学表达式,让学生自行对照理解;(2)设计互动练习题,让学生通过输入不同数值观察函数输出变化,加深对函数的理解;(3)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分析,如计算面积、体积等,理解函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三、作业要求1. 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不得抄袭他人成果;2. 认真阅读教材及教师提供的资料,理解并掌握函数的基础知识;3. 完成互动练习题,并记录下自己的理解过程和结果;4. 结合实际生活,尝试寻找并分析一个与函数相关的实际问题,如通过函数计算路程、费用等;5. 作业需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并附上自己的思考过程和心得体会。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内容、完成度及准确性进行评分;2. 评价将注重学生的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鼓励创新思维和独特见解;3.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教师将给予表扬和鼓励;4. 对于存在问题或不足的学生,教师将给予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改进。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指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2. 对于共性问题,教师将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示范;3. 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共同进步;4. 定期组织小组讨论或课堂展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和经验。

通过以上作业设计方案,旨在通过系统性的学习和实践,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函数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信息技术实践能力。

七年级信息技术 第4课《动物的力量—认识高效运算的函数》导学案2

七年级信息技术 第4课《动物的力量—认识高效运算的函数》导学案2

新疆石河子市第十中学七年级信息技术第4课《动物的力量—认识高效运算的函数》导学案2一、学习目标:1.会在编写简单的运算公式进行计算;2.会运用求和函数SUM、平均数函数AVERAGE进行数据的统计。

3.能运用公式或者函数解决学习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二、重点1.编辑公式进行计算2.运用sum、average函数进行计算三、难点运用函数计算的步骤四、学习新知在电子表格Excel软件中,进行数据的运算主要用公式和函数两种方法。

1.公式含义:表示某种关系的表达式。

组成:公式由“=”、运算符号(+、-、*、/)、单元格名称、数字、函数等组成。

例如:=F4/2,=A5*3+B2 , =(B1+B2+B3)/3 ,=C4*B4-5 ……使用方法:以“水牛拉力统计”表为例,计算公牛的“拉力总数”,公式应为“=D3+D4+D5+D6+D7”。

第1步:用鼠标选中存放结果的单元格D8;第2步:在D8“第3步:点击编辑栏左边的“”来确定,得出结果。

2.函数含义:函数是具有某种特定计算功能的表达式符号。

例如,求和函数SUM、平均数函数AVERAGE使用方法:仍以“水牛拉力统计”表为例,用求和函数SUM计算公牛的“拉力总数”。

第1步:用鼠标选中存放结果的单元格D10;点击确定,也可以按键盘上的Enter键确定。

第2第3第4步:按Enter 键确定。

刚刚找到了求和函数SUM ,那么你能找到求平均值AVERAGE 函数么? 找找看什么?没找到?五、小试身手 打开“上机任务.xls ”文档,根据上面介绍的公式和函数使用步骤,将 “水牛拉力统计”表中几个空格处的结果计算出来,请看清楚要求是用公式还是函数!六、应用实践 请看“上机任务.xls ”文档中的“我是统计员”工作表,根据要求完成相应的统计工作。

七、学习收获1.公式公式表示的方法:嘿嘿,我藏在这儿呢。

2.函数求和函数是:平均值函数是:在运用公式和函数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八、课堂检测完成“上机任务.xls”文档中的“课堂检测”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信息技术第4课《动物的力量—认识高效运算的函数》导学
案2
一、学习目标:
1.会在编写简单的运算公式进行计算;
2.会运用求和函数SUM、平均数函数AVERAGE进行数据的统计。

3.能运用公式或者函数解决学习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二、重点
1.编辑公式进行计算
2.运用sum、average函数进行计算
三、难点
运用函数计算的步骤
四、学习新知
在电子表格Excel软件中,进行数据的运算主要用公式和函数两种方法。

1.公式
含义:表示某种关系的表达式。

组成:公式由“=”、运算符号(+、-、*、/)、单元格名称、数字、函数等组成。

例如:=F4/2,=A5*3+B2 , =(B1+B2+B3)/3 ,=C4*B4-5 ……
使用方法:
以“水牛拉力统计”表为例,计算公牛的“拉力总数”,公式应为“=D3+D4+D5+D6+D7”。

第1步:用鼠标选中存放结果的单元格D8;
第2步:在D8“
第3”来确定,得出结果。

2.函数
含义:函数是具有某种特定计算功能的表达式符号。

例如,求和函数SUM、平均数函数AVERAGE
使用方法:
仍以“水牛拉力统计”表为例,用求和函数SUM计算公牛的“拉力总数”。

第1步:用鼠标选中存放结果的单元格D10;
第2
第3
第4步:按Enter 键确定。

刚刚找到了求和函数SUM ,那么你能找到求平均值AVERAGE 函数么? 找找看
什么?没找到?
五、小试身手 打开“上机任务.xls ”文档,根据上面介绍的公式和函数使用步骤,将 “水牛拉力统
计”表中几个空格处的结果计算出来,请看清楚要求是用公式还是函数!
六、应用实践 请看“上机任务.xls ”文档中的“我是统计员”工作表,根据要求完成相应的统计工
作。

嘿嘿,我藏在这儿呢。

七、学习收获
1.公式
公式表示的方法:
2.函数
求和函数是:
平均值函数是:
在运用公式和函数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八、课堂检测
完成“上机任务.xls”文档中的“课堂检测”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