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设备制造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合集下载

自动化可行性分析报告

自动化可行性分析报告

自动化可行性分析报告一、引言自动化技术是现代工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范围广泛,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改善产品质量等。

本报告旨在对某企业进行自动化可行性分析,评估自动化技术在该企业中的可行性和效益,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背景介绍该企业是一家生产电子产品的制造企业,产品种类繁多,生产线较长,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质量检测等环节。

目前,该企业的生产线主要依靠人工操作,存在一些问题,如人力成本高、生产效率低、质量控制难以保证等。

因此,引入自动化技术成为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的重要途径。

三、自动化可行性分析1. 技术可行性分析通过对该企业的生产流程进行分析,发现存在一些可以引入自动化技术的环节,如物料搬运、生产加工、质量检测等。

目前市场上已经存在多种成熟的自动化设备和系统,可以满足该企业的需求。

因此,从技术上来说,引入自动化技术是可行的。

2. 经济可行性分析(1)成本分析:引入自动化技术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包括设备购置费用、系统集成费用、培训费用等。

根据初步估算,总投资约为X万元。

(2)效益分析:引入自动化技术可以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减少废品率和返工率。

据统计数据显示,自动化生产线可以提高生产效率30%,降低废品率20%。

假设该企业年产值为Y万元,人力成本占比为Z%,则引入自动化技术后,预计可以节省人力成本X万元,提高年产值Y万元,降低废品率20%,从而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3)投资回收期分析:根据以上的成本和效益分析,可以计算出引入自动化技术的投资回收期。

假设每年可实现的经济效益为W万元,则投资回收期为X年。

综合以上分析,从经济上来说,引入自动化技术是可行的。

3. 管理可行性分析引入自动化技术需要进行相应的管理和维护。

该企业需要建立自动化设备的运行管理制度,培训员工操作和维护自动化设备,制定相应的维护计划和预防性维护措施,确保自动化设备的正常运行。

此外,还需要建立相应的数据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生产线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智能自动化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智能自动化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智能自动化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和目标在当今工业生产中,智能自动化技术成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本报告旨在研究智能自动化生产线项目的可行性,包括项目背景、目标、技术方案、投资估算、风险评估和市场前景等方面的内容。

二、项目背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快速推进,对产品质量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智能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项目的背景是基于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的基础之上。

三、项目目标1.提高生产效率:通过智能自动化技术的引入,实现生产线的高效率运行,降低人工成本,减少生产时间。

2.降低生产成本:自动化生产线可以减少人为因素带来的错误和损耗,降低生产成本。

3.提升产品质量:智能自动化技术可以减少工艺环节中的错误和失误,保证产品的质量可控、一致。

四、技术方案1.自动化设备选择:根据生产线所需的产品特性和生产效率要求,选择相应的自动化设备,如机械臂、传送带、激光切割装置等。

2.控制系统设计:设计合理的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化设备的协调工作,实时监测和控制各个环节,保证生产线的稳定运行。

3.数据分析与优化: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生产线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找出潜在的问题和优化空间,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五、投资估算1.设备投资:根据项目需求,估算所需自动化设备的投资金额。

2.设备维护与人员培训成本:考虑设备的日常维护成本和员工的培训成本。

3.项目实施和运营费用:包括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费用、人力资源成本等。

4.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成本核算,制定可行的资金筹措计划。

六、风险评估1.技术风险:智能自动化技术的成熟度和稳定性要进行评估,避免技术无法满足项目需求的风险。

2.市场风险:需评估项目的市场前景和竞争情况,以降低市场风险。

3.经济风险:物价波动、劳动力成本等要素的变化会对项目运行产生影响,需要进行经济风险评估。

4.运营风险:设备故障、人员流动等因素可能导致项目运营中断或延迟,需要进行风险准备。

自动化可行性分析报告

自动化可行性分析报告

自动化可行性分析报告一、引言自动化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它能够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减少人为错误等。

因此,对于企业来说,进行自动化可行性分析是十分重要的。

本报告将对自动化可行性进行详细分析,包括需求分析、技术可行性分析、经济可行性分析和风险评估。

二、需求分析根据公司的需求调研,我们发现以下需求:1. 提高生产效率:当前生产线存在人工操作繁琐、效率低下的问题,需要引入自动化设备来提高生产效率。

2. 降低生产成本:自动化设备可以减少人工操作,降低人力成本,并且减少人为错误导致的损失。

3. 提高产品质量:自动化设备可以提高生产精度,减少产品次品率,提高产品质量。

4. 优化生产流程:引入自动化设备可以优化生产流程,减少生产环节,提高生产效率。

三、技术可行性分析在技术可行性分析中,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自动化设备的可用性:市场上已经有多种成熟的自动化设备,可以满足公司的需求。

2. 自动化设备的适应性:自动化设备需要适应公司的生产环境和生产流程,需要进行相应的定制和调整。

3. 技术实施难度:自动化设备的引入需要进行相应的技术改造和培训,需要考虑技术实施的难度和成本。

经过技术可行性分析,我们认为自动化设备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可以满足公司的需求。

四、经济可行性分析在经济可行性分析中,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自动化设备的投资成本:引入自动化设备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包括设备购置费用、技术改造费用等。

2. 自动化设备的运营成本:自动化设备需要进行维护和保养,需要考虑设备的运营成本。

3. 预期收益:引入自动化设备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根据我们的经济可行性分析,我们认为引入自动化设备是经济可行的,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五、风险评估在引入自动化设备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我们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1. 技术风险:自动化设备的技术实施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进行技术评估和风险控制。

自动化可行性分析报告

自动化可行性分析报告

自动化可行性分析报告一、引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工业生产的趋势,通过引入自动化系统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等。

本报告旨在对公司引入自动化系统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为决策者提供参考。

二、背景公司是一家制造业企业,主要生产汽车零部件。

目前,公司的生产线主要依赖人工操作,存在生产效率低下、人员成本高等问题。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公司考虑引入自动化系统。

三、可行性分析1. 技术可行性自动化技术已经在许多行业得到广泛应用,相关的技术和设备已经相对成熟。

通过引入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经济可行性引入自动化系统需要一定的投资成本,包括设备购置、系统集成、培训等费用。

然而,通过自动化可以降低人员成本、减少废品率、提高生产效率等,从长远来看,可以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

3. 社会可行性引入自动化系统可以减少人工操作,降低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从而减少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工作风险。

此外,自动化系统还可以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4. 管理可行性引入自动化系统需要对现有生产流程进行重新设计和优化,需要对员工进行培训和技能提升。

同时,还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确保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五、推荐方案综合考虑技术、经济、社会和管理等方面的可行性,我们推荐公司引入自动化系统。

具体方案如下:1. 设备选择:根据公司的生产需求和预算,选择适合的自动化设备和系统供应商。

2. 系统集成:与设备供应商合作,进行系统集成和调试,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3. 培训与转型: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其对自动化系统的操作和维护能力。

同时,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转型,适应自动化生产的需求。

4. 监控与管理:建立自动化系统的监控和管理机制,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六、预期效果通过引入自动化系统,我们预期可以实现以下效果:1. 提高生产效率: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连续化和高效化,提高生产效率。

自动化设备项目立项报告

自动化设备项目立项报告

自动化设备项目立项报告一、项目背景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和工业发展的推动,自动化设备逐渐成为各行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动化设备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劳动力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等,因此受到了众多企业的青睐。

本项目立足于满足市场需求,开发一款多功能的自动化设备,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二、项目目标1.开发一款具有多功能的自动化设备,能够适应不同行业和生产过程的需求。

2.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3.提高产品质量,减少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4.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满足市场需求。

三、项目内容1.确定自动化设备的功能需求,并进行详细的技术规划。

2.开发并测试自动化设备的硬件和软件系统。

3.进行产品的设计和制造。

4.进行实地测试和性能优化。

5.对自动化设备进行市场推广和销售。

四、项目计划1.第一阶段:需求分析和技术规划(1个月)确定自动化设备的功能需求,明确技术规划,制定开发计划。

2.第二阶段:硬件和软件开发(3个月)根据需求和技术规划,开发并测试自动化设备的硬件和软件系统。

3.第三阶段:产品设计和制造(2个月)根据硬件和软件系统,进行产品的设计和制造。

4.第四阶段:实地测试和性能优化(1个月)对制造好的自动化设备进行实地测试和性能优化。

5.第五阶段:市场推广和销售(3个月)对自动化设备进行市场推广和销售。

五、项目预算1.研发费用:50万元包括技术人员的工资、设备购置、软件开发等费用。

2.制造费用:30万元包括材料采购、设备维护等费用。

3.推广费用:20万元包括市场调研、广告宣传等费用。

总计预算为100万元。

六、项目风险分析1.技术风险:由于自动化设备需要涉及到多个领域的知识,可能会存在技术难题和不可预见的问题。

2.市场风险:由于市场需求的变化,可能会导致产品销售不畅或竞争激烈。

3.人力风险:项目需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开发和制造,如果人员流失或技术不稳定,可能会对项目进展产生影响。

智能自动化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智能自动化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智能自动化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背景
当前,我国工业技术水平急需发展和更新,智能化的生产线具有自动
操控,节约原材料,降低污染,提高效率,缩短交货期等特点,是企业进
行优化制造、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种重要手段。

本项目拟安装智能自动化
生产线,以实现实时监控、智能控制、动态决策、在线改进等,实现精细
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企业综合经济指标。

二、项目内容
1.技术方案改造:实施智能自动化生产线,实现设备的智能化管理,
实现信息共享;
2.信息化管理:在设备现场进行实时监测,利用现代化信息化手段精
确进行协调控制;
3.智能决策:实现精确控制,实时故障监测,异型程序控制,智能定位,运动规划,自动调整;
4.质量管理:实现产品质量的实时监控,实现实时反馈,实现精细化
分析;
5.产能提升: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实现节约原材料,减少人工操作,提升产量;
6.安全加固:确保设备安全可靠,利用现代化安全技术加固现场装备;
7.维护保养:实现智能预约维护,实现定时自检,实现必要时的预防
性维护,实现现场无限追踪,提升维护质量;。

自动化可行性分析报告

自动化可行性分析报告

自动化可行性分析报告一、引言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企业提供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改善产品质量和增强竞争力的机会。

本报告旨在对自动化可行性进行分析,评估其在企业中的应用潜力,并提供相应的建议。

二、背景(在此部分,可以介绍企业的背景信息,例如企业的规模、行业、产品特点等)三、自动化概述自动化是指利用计算机、机器人和其他先进技术,将生产过程中的人工操作转变为自动化操作的过程。

它可以通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成本、减少人为错误、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带来诸多好处。

四、可行性分析1. 技术可行性(在此部分,可以介绍自动化技术的可行性,例如现有的自动化技术是否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是否能够与现有的生产设备和系统进行集成等)2. 经济可行性(在此部分,可以进行经济分析,例如自动化投资的成本、预期的收益、回报周期等)3. 组织可行性(在此部分,可以分析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和文化是否适合引入自动化技术,是否需要进行人员培训和变革管理等)4. 法律可行性(在此部分,可以分析自动化技术的合规性,例如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是否需要进行专利申请等)5. 环境可行性(在此部分,可以分析自动化技术对环境的影响,例如是否会增加能源消耗、是否会产生污染物等)五、建议基于以上可行性分析的结果,我们对企业提出以下建议:1. 推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2. 进行经济评估,确保自动化投资的合理性。

3. 加强组织管理,为自动化技术的引入做好准备。

4.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自动化技术的合规性。

5. 关注环境保护,减少自动化技术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六、结论自动化技术在企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合理的可行性分析和相应的措施,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自动化技术的优势,提升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七、参考文献(在此部分,可以列举所使用的参考文献,例如相关的研究报告、期刊论文等)以上是对自动化可行性分析的详细报告,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可行性研究报告--设备方案

可行性研究报告--设备方案

可行性研究报告--设备方案一、引言设备方案是指为实现项工程或项目的目标,在设计和选择设备方面所做的一系列决策和计划。

设备方案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工程的执行进程、效率和质量,因此对其进行可行性研究和评估是至关重要的。

本报告旨在对项目的设备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包括设备需求、选择依据、方案优劣分析等内容,以提供决策参考和指导。

二、项目背景该项目是一个生产线改造项目,旨在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项目包括对现有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同时引进新设备以满足市场需求。

因此,设备方案的选型和配置非常关键。

三、设备需求根据项目需求和要求,对设备需求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产能力:需确认新设备的生产能力是否满足项目目标和产品需求。

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产量、质量和提升潜力等。

2.技术要求:需要对设备的技术要求进行明确,包括设备的功能、性能指标和操作要求等。

3.成本控制:需要从成本的角度来考虑设备的选择和配置,包括设备的购买成本、运行维护成本和未来的升级费用等。

4.安全要求:需要考虑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设备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四、设备选择依据基于以上设备需求,我们进行了对比和分析,最终确定以下设备选择依据:1.技术先进性:选择技术先进、功能齐全的设备,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可靠性和稳定性:选择稳定可靠的设备,减少设备故障和维修的可能性,确保生产线的稳定运行。

3.维护和保养便利性:选择易于维护和保养的设备,避免因为维修和保养工作导致的生产中断和成本增加。

4.成本效益:综合考虑设备购买成本、运行成本和未来升级费用等,选择性价比最高的设备。

五、设备方案优劣分析我们根据设备选择依据,对几种可能的设备方案进行了优劣分析,结果如下:1.方案一:购买国内知名品牌设备优势:具备较高的技术先进性和可靠性,维护和保养便利,相对较低的购买成本。

劣势:可能需要较高的运行维护成本,升级费用较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动化设备制造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xxx有限公司自动化设备制造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随着科技的快速进步,许多国家对自动化设备制造业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认识,并陆续提出制造业的发展战略,如美国的《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德国的“工业4.0计划”和日本的《制造业白皮书》等。

我国也将智能制造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如《中国制造2025》将“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作为战略任务和重点之一,提出“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

在重点领域试点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加快人机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管理、增材制造等技术和装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

该自动化设备项目计划总投资14167.7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0590.8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4.75%;流动资金3576.8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5.25%。

达产年营业收入24741.00万元,总成本费用18674.22万元,税金及附加269.43万元,利润总额6066.78万元,利税总额7173.01万元,税后净利润4550.09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622.92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2.82%,投资利税率50.63%,投资回报率32.12%,全部投资回收期4.61年,提供就业职位351个。

报告目的是对项目进行技术可靠性、经济合理性及实施可能性的方案分析和论证,在此基础上选用科学合理、技术先进、投资费用省、运行成本低的建设方案,最终使得项目承办单位建设项目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协调、和谐统一。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自动化行业规模快速扩张,数据显示,2004年至2017年,我国自动化行业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达7.43%。

自动化设备制造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目录第一章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一、项目申报单位概况二、项目概况第二章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一、发展规划分析二、产业政策分析三、行业准入分析第三章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一、资源开发方案。

二、资源利用方案三、资源节约措施第四章节能方案分析一、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二、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三、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第五章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分析一、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二、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三、征地拆迁和移民安置规划方案第六章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一、环境和生态现状二、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三、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四、地质灾害影响分析五、特殊环境影响第七章经济影响分析一、经济费用效益或费用效果分析二、行业影响分析三、区域经济影响分析四、宏观经济影响分析第八章社会影响分析一、社会影响效果分析二、社会适应性分析三、社会风险及对策分析附表1: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附表2:土建工程投资一览表附表3:节能分析一览表附表4:项目建设进度一览表附表5:人力资源配置一览表附表6: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附表7:流动资金投资估算表附表8:总投资构成估算表附表9: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附表10:折旧及摊销一览表附表11:总成本费用估算一览表附表12:利润及利润分配表附表13:盈利能力分析一览表第一章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一、项目申报单位概况(一)项目单位名称xxx集团(二)法定代表人任xx(三)项目单位简介未来,在保持健康、稳定、快速、持续发展的同时,公司以“和谐发展”为目标,践行社会责任,秉承“责任、公平、开放、求实”的企业责任,服务全国。

经过多年的发展与积累,公司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治理结构,形成了完整的内控制度。

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已经形成一个成熟的核心管理团队,团队具有丰富的从业经验,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企业的定位都有着较深刻的认识,形成了科学合理的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理念,有利于公司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权。

(四)项目单位经营情况上一年度,xxx投资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480.91万元,同比增长27.03%(2655.69万元)。

其中,主营业业务自动化设备生产及销售收入为11850.00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94.95%。

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3544.20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582.77万元,增长率19.68%;实现净利润2658.15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41.14万元,增长率14.72%。

上年度营收情况一览表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二、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项目名称:自动化设备制造建设项目2、承办单位:xxx集团(二)项目建设地点xxx临港经济开发区(三)项目提出的理由我国自动化设备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从销量看,目前中国以27%的市场份额成为全球的工业机器人市场。

IFR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范围内工业机器人销售量达到253,748台,全年较2014年增长10.68%;中国工业机器销量为68556台,同比增长20.07%。

工业自动化是指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在不需要人工直接干预的情况下,按预期的目标实现测量、操纵等信息处理和过程控制的统称。

企业通过引进自动化技术,可实现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节省人力成本和确保安全等目的。

(四)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项目主要产品为自动化设备,根据市场情况,预计年产值24741.00万元。

相关行业是一个产业关联度高、涉及范围广、对相关产业带动力较大的产业,根据国内统计数据显示,相关行业的发展影响到原材料、能源、商业、金融、交通运输和人力资源配置等行业,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采取灵活的定价办法,项目承办单位应当依据原辅材料的价格、加工内容、需求对象和市场动态原则,以盈利为目标,经过科学测算,确定项目产品销售价格,为了迅速进入市场并保持竞争能力,项目产品一上市,可以采取灵活的价格策略,迅速提升项目承办单位的知名度和项目产品的美誉度。

(五)项目投资估算项目预计总投资14167.7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0590.8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4.75%;流动资金3576.8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5.25%。

(六)工艺技术所需原料应经济易得,就不同原料的投资、成本、生产效率进行比较,选择最为适合、最经济的原料。

对于项目产品生产技术方案的选用,遵循“技术上先进可行,经济上合理有利,综合利用资源”的进步原则,采用先进的集散型控制系统,由计算机统一控制整个生产线的各工艺参数,使产品质量稳定在高水平上,同时可降低物料的消耗。

对于项目产品生产技术方案的选用,遵循“技术上先进可行,经济上合理有利,综合利用资源”的进步原则,采用先进的集散型控制系统,由计算机统一控制整个生产线的各工艺参数,使产品质量稳定在高水平上,同时可降低物料的消耗。

在项目建设和实施过程中,认真贯彻执行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的“三同时”原则,注重环境保护、职业安全卫生、消防及节能等法律法规和各项措施的贯彻落实。

(七)项目建设期限和进度项目建设周期12个月。

该项目采取分期建设,目前项目实际完成投资7524.33万元,占计划投资的53.11%。

其中: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912.59万元,占总投资的65.29%;完成流动资金投资2611.74,占总投资的34.71%。

项目建设进度一览表(八)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该项目总征地面积42254.45平方米(折合约63.35亩),其中:净用地面积42254.45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63.35亩)。

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71410.02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47817.76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71410.02平方米;预计建筑工程投资5214.60万元。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106台(套),设备购置费3429.55万元。

(九)设备方案项目承办单位根据项目产品生产工艺的要求,对比考察了多个生产设备制造企业,优选了项目产品生产专用设备和检测设备等国内先进的环境保护节能型设备,确保投资项目生产及产品质量检验的需要。

项目拟选购国内先进的关键工艺设备和国内外先进的检测设备,预计购置安装主要设备共计106台(套),设备购置费3429.55万元。

第二章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一、发展规划分析(一)建设背景随着科技的快速进步,许多国家对自动化设备制造业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认识,并陆续提出制造业的发展战略,如美国的《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德国的“工业4.0计划”和日本的《制造业白皮书》等。

我国也将智能制造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如《中国制造2025》将“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作为战略任务和重点之一,提出“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

在重点领域试点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加快人机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管理、增材制造等技术和装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

虽然西门子(SiemensLtd)、ABB(AseaBrownBoveriLtd)等国际知名自动化厂商凭借先进的技术水平、丰富的项目经验以及雄厚的资本实力,在我国自动化设备市场占据了较高的份额,但随着经验的积累和产业政策的支持,我国自动化设备制造业的发展深度和广度逐步提升,以自动化成套生产线、智能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新型传感器为代表的智能装备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智能装备实现突破。

目前,我国国内企业已经能生产大部分中低端自动化设备,基本满足电子、汽车、工程机械、物流仓储等领域对中低端自动化设备的需求。

同时,国内还涌现了少数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自动化设备制造企业,它们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动化设备制造能力,能够独立研发自动化设备高端产品,产品性能和技术水平与国外同类产品相近,部分产品的核心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凭借廉价劳动力优势逐渐发展成为制造业大国。

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劳动力规模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2010年以来,我国15-64岁劳动力人口增长趋缓,从2011年开始,我国15-64岁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出现持续下降。

我国劳动力数量及比重的下降可能成为长期趋势,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将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

与人工相比,自动化生产线可以帮助企业节省人力成本、缩短生产周期、改进生产工艺及提高产品良率,进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因此,加速培育和发展自动化设备制造业,既是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掌握发展主动权的迫切需要,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要求。

(二)行业分析经过多年发展,我国自动化行业规模快速扩张,数据显示,2004年至2017年,我国自动化行业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达7.43%。

在适龄劳动力数量减少、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自动化设备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国家产业升级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自动化行业的市场需求快速增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