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交换网络技术期末复习题

合集下载

网络技术复习题及答案

网络技术复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复习题一、单选题1.IP地址126.168.0.1属于哪一类IP地址(D )A、D类B、C类型C、B类D、A类2.以下哪一个设置不是上互联网所必须的(B )A、IP地址B、工作组C、子网掩码D、网关3.以下关于网络的说法错误的是(A )A、将两台电脑用网线联在一起就是一个网络B、网络按覆盖范围可以分为LAN和WANC、计算机网络有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和分布处理等功能D、上网时我们享受的服务不只是眼前的工作站提供的4.OSI模型和TCP/IP协议体系分别分成几层( C)A、7 和 7B、4和 7C、7 和 4D、4 和 45.IP电话、电报和专线电话分别使用的数据交换技术是()A、电路交换技术、报文交换技术和分组交换技术B、分组交换技术、报文交换技术和电路交换技术C、报文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技术和电路交换技术D、电路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技术和报文交换技术6.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动态网页就是指动态HTML ,通过 javascript 和ASP都能实现动态网页B、网页上只要有“动”的效果就是动态HTML效果C、javascript是一种面向浏览器的网页脚本编程语言,ASP是一种服务器编程技术D、ASP服务器运行完ASP程序后返回给浏览器的是ASP源代码7.建立主题网站的顺序是()A、规划→设计→实现→发布管理B、设计→规划→实现→发布管理C、规划→实现→设计→发布管理D、设计→实现→规划→发布管理8.ATM技术的特点是()A、高速、低传输延迟、信元小B、网状拓扑C、以帧为数据传输单位D、针对局域网互连9.不是Ethernet的物理层协议是()。

A、10BASE-TB、1000BASE-TC、FDDID、100BAE-T10.常用的通信信道分为模拟通信信道和数字通信信道,其中数字通信信道是()。

A、ASKB、FSKC、PSKD、NRZ11.下列设备属于资源子网的是()。

A、打印机B、集中器C、路由器D、交换机12.下列交换技术中,节点不采用“存储—转发”方式的是()。

现代交换技术期末复习及答案

现代交换技术期末复习及答案

一填空1.按照工作区域划分,信令可分为(用户线信令)和(局间信令)。

2.电话通信网的进本组成设备包括(终端设备),(传输设备)和(交换设备)。

3.现代通信网中采用的交换方式主要有(电路交换)(分组交换)(ATM交换)和(IP交换)。

4.30/32路pcm系统的帧结构中,一个复帧由(16)帧组成,每帧分为(32)个时隙,每个时隙包括(8)bit。

5.电话机的基本组成部分有(通信设备),(信令设备),(转换设备)。

6.按信令信道与话音信道大关系划分,信令可分为(随路信令)和(公共信道信令)。

7.NO.7信令网的基本组成部件为(信令点sp),(信令转接点stp)和(信令链路)。

8.T接线器的功能是完成(在同一条复用线上),不同时隙的交换,输出控制方式的T接线器,其话音存储器的工作方式是(控制)写入,(顺序)写出。

9.SCCP程序主要由(附加的寻址选路功能),(地址翻译功能),(无连接服务)和(面向连接服务)四个功能块组成。

10.数据驱动程序,就是根据(一些参数)查表来决定需要启动的程序。

这种程序结构的最大优点是,在(规范)发生变化时,控制程序的(结构)不变,只需修改表格中的(数据)就可适应规范的变化。

11.进程是由(数据)和(有关的程序序列)组成。

12.系统的有限状态机描述是指能将(系统(或进程))的状态定义为(有限个状态),然后描述在每个状态下受到(某个外部信号)激励时系统作出的响应及(状态转移)的情况。

13.事务处理能力TC由(成分子层)和(事务处理子层)组成。

二简答1.简要说明SCCP提供了哪几类业务?四类,基本的无连接类,有序的无连接类,基本的面向连接类,流量控制面向连接类。

2.简要说明TC的基本结构及各部分的基本功能。

事务处理能力(TC)由成分子层和事务处理子层组成。

成分子层的基本功能是:处理成分和作为任选的对话部分信息单元,事务处理子层TC-用户之间包含成分及任选的对话信息部分的消息转换。

网络技术应用复习题

网络技术应用复习题

高二年级网络技术应用期末复习题一、填空题1、万维网的英文缩写为www,是World wide web的缩写。

2、OSI模型将网络划分为7 层。

3、计算机网络按网络规模可分为局域网、广域网和城域网。

4、218.192.4.56属于 C 类的IP地址。

5、搜索引擎按其工作方式一般分为全文搜索引擎、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和元搜索引擎。

6、数据交换技术主要有三种类型: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

IP电话、计算机网络使用分组交换技术。

7、计算机网络的三大功能:数据通信、资源共享与分布处理。

8、常用的有线传输介质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缆,无线的有电磁波。

9、按照网络覆盖范围来划分,计算机网络分为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城域网(MAN)。

10、因特网中使用的协议是TCP/IP,即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络协议,是因特网中的“世界语”,TCP/IP协议体系大致可分成四层。

二、名词解释1、子网掩码:子网掩码不能单独存在,它必须结合IP地址一起使用。

子网掩码只有一个作用,就是将某个IP地址划分成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

2、网关:是将两个使用不同协议的网络段连接在一起的设备。

它的作用就是对两个网络段中使用不同传输协议的数据进行互相的翻译转换。

3、域名:是因特网上一个服务器或一个网络系统的名字,网络间正是通过域名相互进行访问的,在全世界没有重复的域名。

4、IP地址:每台连接在Internet上的计算机相互通信的唯一标识符。

IP地址由32位二进制组成,常用点分十进制数(0~255)来表示,如:228.168.1.56三、判断题1、DNS是域名解析系统,它的作用是把域名“翻译”成IP地址。

√2、是一个标准的邮箱地址。

×3、双绞线只能用于传输音频信号,不能传输视频信号。

×4、QQ是使用UDP协议来发送和接收信息√5、光缆是有线传输介质的一种,它的传输距离长且传输速度非常快。

√6、RJ45俗称“水晶头”。

网络技术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网络技术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第1章概述一、选择1.所谓“三网合一”中的“三网”是指(B )A. 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B. 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也叫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网C. Internet、Intranet和ExtranetD. 高速局域网、交换局域网和虚拟局域网2.被称为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里程碑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是(C )A.ATM网B.DEC网C.ARPA网D.SNA网3.因特网的核心部分组成主要包括(C )A.源节点和宿节点B.主机和路由器C.网络节点(路由器)和通信链路D.端节点和通信链路4.关于网络的带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A.带宽越大,网络性能越好B.带宽越小,网络性能越好C.网络性能好坏与带宽没有直接关系D.以上说法都不对5.关于网络的时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

A.时延越大,网络性能越好B.时延越小,网络性能越好C.网络性能好坏与时延没有直接关系D.以上说法都不对6.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中,(C)被称为事实上的国际标准。

A.TCP B.IP C.TCP/IP D.OSI7.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有两个,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体系结构模型是(D)。

A.TCP B.IP C.TCP/IP D.OSI8.下列关于网络体系结构的描述中正确的是(C)A.网络协议中的语法涉及的是用于协调与差错处理有关的控制信息(语法方面的规则定义了所交换的信息的格式,而协议的语义方面的规则就定义了发送者或接收者所要完成的操作)B.在网络分层体系结构中,n层是n+1层的用户,又是n-1层的服务提供者(n层是n-1层的用户,又是n+1层的服务提供者)C.OSI参考模型包括了体系结构、服务定义和协议规范三级抽象D.OSI模型和TCP/IP模型的网络层同时支持面向连接的通信和无连接通信(面向无连接的)9.TCP协议对应于(D )A.网络层(IP协议) B.会话层C.数据链路层(点对点协议PPP、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CSMA/CD) D.传输层10.计算机网络中为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称为(C )A.体系结构B.协议要素C.网络协议D.功能规范11.下列有关数据交换技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A.电路交换方式具有数据传输迅速、数据较易丢失的特点(分组交换)B.报文交换网络可以把一个报文发到多个目的地C.报文交换网络可以进行速度和代码的转换D.分组交换的方式分为虚电路交换和数据报交换12.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OSI参考模型共分___7______层。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资料(试题与答案)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资料(试题与答案)

计算机⽹络期末复习资料(试题与答案)计算机⽹络试题⼀:第⼀部分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个选项是符合题⽬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

1.采⽤全双⼯通信⽅式,数据传输的⽅向性结构为( )A.可以在两个⽅向上同时传输B.只能在⼀个⽅向上传输C.可以在两个⽅向上传输,但不能同时进⾏D.以上均不对2.采⽤异步传输⽅式,设数据位为7位,1位校验位,1位停⽌位,则其通信效率为( )A. 30%B. 70%C. 80%D. 20%3.T1载波的数据传输率为( )A. 1MbpsB. 10MbpsC. 2.048MbpsD. 1.544Mbps4.采⽤相位幅度调制PAM技术,可以提⾼数据传输速率,例如采⽤8种相位,每种相位取2种幅度值,可使⼀个码元表⽰的⼆进制数的位数为( )A. 2位B. 8位C. 16位D. 4位5.若⽹络形状是由站点和连接站点的链路组成的⼀个闭合环,则称这种拓扑结构为( )A.星形拓扑B.总线拓扑C.环形拓扑D.树形拓扑6.采⽤海明码纠正⼀位差错,若信息位为4位,则冗余位⾄少应为( )A. 2位B. 3位C. 5位7.在RS-232C接⼝信号中,数据终端就绪(DTR)信号的连接⽅向为( )A. DTE→DCEB. DCE→DTEC. DCE→DCED. DTE→DTE8.RS—232C的机械特性规定使⽤的连接器类型为( )A. DB—15连接器B.DB—25连接器C. DB—20连接器D. RJ—45连接器9.采⽤AT命令集对MODEM进⾏编程设置,现要让MODEM完成“⽤⾳频先拨外线(拨0),然后停顿2秒再拨62753321”的操作,则应向MODEM发出的AT命令为( )A. ATDP0,62753321B. ATDT,62753321C. ATDT0,62753321D. ATDT026275332110.RS—232C的电⽓特性规定逻辑“1”的电平围分别为( )A. +5V⾄+15VB. -5V⾄-15VC. 0V⾄+5VD. 0V⾄-5V11.若BSC帧的数据段中出现字符串“A DLE STX”,则字符填充后的输出为( )A. A DLE STX STXB. A A DLE STXC. A DLE DLE STXD. A DLE DLE DLE STX12.若HDLC帧的数据段中出现⽐特串“”,则⽐特填充后的输出为( )A. 1B. 1C. 1D. 013.对于⽆序接收的滑动窗⼝协议,若序号位数为n,则发送窗⼝最⼤尺⼨为( )A. 2n-1B. 2nC. 2n-114.以下各项中,不是数据报操作特点的是( )A.每个分组⾃⾝携带有⾜够的信息,它的传送是被单独处理的B.在整个传送过程中,不需建⽴虚电路C.使所有分组按顺序到达⽬的端系统D.⽹络节点要为每个分组做出路由选择15.TCP/IP体系结构中的TCP和IP所提供的服务分别为( )A.链路层服务和⽹络层服务B.⽹络层服务和运输层服务C.运输层服务和应⽤层服务D.运输层服务和⽹络层服务16.对于基带CSMA/CD⽽⾔,为了确保发送站点在传输时能检测到可能存在的冲突,数据帧的传输时延⾄少要等于信号传播时延的( )A. 1倍B. 2倍C. 4倍D. 2.5倍17.以下各项中,是令牌总线媒体访问控制⽅法的标准是( )A. IEEE802.3B. IEEE802.4C. IEEE802.6D. IEEE802.518.采⽤曼彻斯特编码,100Mbps传输速率所需要的调制速率为( )A. 200MBaudB. 400MBaudC. 50MBaudD. 100MBaud19.若信道的复⽤是以信息在⼀帧中的时间位置(时隙)来区分,不需要另外的信息头来标志信息的⾝分,则这种复⽤⽅式为( )A.异步时分复⽤B.频分多路复⽤C.同步时分复⽤D.以上均不对20.由于帧中继可以使⽤链路层来实现复⽤和转接,所以帧中继⽹中间节点中只有( )A.物理层和链路层B.链路层和⽹络层C.物理层和⽹络层D.⽹络层和运输层第⼆部分⾮选择题⼆、填空题(本⼤题共17⼩题,每空0.5分,共20分)21.计算机⽹络的发展和演变可概括为_______、_______和开放式标准化⽹络三个阶段。

计算机网络技术期末考试复习-填空题(带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期末考试复习-填空题(带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期末考试复习-填空题(带答案)1.填空题1. 网络由若干结点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组成,互联网是“网络的网络”,连接在因特网上的计算机都称为主机。

2.因特网拓扑结构非常复杂,在地理上覆盖了全球,但从功能上看,可以划分为两大块,分别为边缘部分和核心部分。

3. 一个网络协议由语法、语义和同步三个要素组成。

4. 数据链路层用 MAC或物理地址来标识主机,网络层用 IP或网络地址来标识主机。

5. 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中物理层传输的是位,数据链路层传输的是帧,网络层传输的是IP ,运输层传输的是报文。

6. TCP/IP模型协议主要分为:应用层、运输层、网络层、网络接口层等四层。

7. 协议是“水平的”,是控制对等实体之间通信的规则;服务是“垂直的”,是由下层向上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的。

8. 云计算按照服务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基础设施即服务 IaaS (Infrastructureas a Service),平台即服务 PaaS (Platform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SaaS (Software as a Service)9.网络层最核心的功能是:分组转发和路由选择。

10.因特网的运输层有两个不同的协议: TCP 协议和 UDP 协议。

11. 传输介质主要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无线介质等。

2.填空题1,网络协议即协议,是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原则。

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称为_ TCP/IP___。

2.因特网可划分为___边缘___和_______核心__________两个部分3.计算机网络最常用的性能指标包括:速率、____带宽_____、吞吐量、___时延___、丢包率和信道利用率.4.通常人们将数字数据转换成数字信号的过程称为编码_,而将数字数据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过程叫做___调制____。

5.常用的信道复用技术有频分复用、_时分复用___、统计时分复用、___码分复用________和波分复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期末复习题(100选择题)

计算机网络技术期末复习题(100选择题)

答案1.全球最大的互连网是()。

A. 因特网B. 局域网C. A TM网D. 交换网2.制定局域网标准的主要机构是()。

A. ISOB. IEEE802委员会C. ANSID. ITU-T3.能保证数据端到端可靠传输能力的是相应OSI的()A.网络层B、传输层C、会话层D、表示层4.不属于分组交换网络特点的是()。

A. 延迟不确定B. 按流量收费C. 需要建立物理连接D. 容错能力强5.通信双方关于如何进行通信的约定称为()。

A.接口B、服务C、对等体D、协议6.协议被广泛使用的网络参考模型是()。

A.ATM模型B、ISO/OSI参考模型C、TCP/IP模型D、以太网模型7.下列数字信息的调制信号()是由调频产生的。

C8.以太网没有使用过的物理介质有()。

A. 同轴电缆B. 双绞线C. V.24电缆D. 光纤9.下列处于网络中的设备哪个可以没有MAC地址()。

A. PC机B. 路由器C. 集线器D. 打印机10.下列哪个设备会扩大冲突域()。

A. 交换机B. 路由器C. 网桥D. 中继器11.数据从OSI模型由上向下移动过程中,被封装顺序是()。

A.数据、数据段、帧、分组、位B.数据、数据段、分组、帧、位C.数据、分组、数据段、帧、位D.数据、分组、帧、数据段、位12.路由器的主要功能是()。

A.在链路层对数据帧进行存储转发B.用于传输层及以上各层的协议转换C.在网络层提供协议转换,在不同的网络之间存储和转发分组D.放大传输信号13.为了避免网络数据传输过程中出现的过载现象,需要进行()。

A. 差错控制B. 通讯控制C. 流量控制D. 链路控制14.在()的编码方式中,曼彻斯特编码是常用的编码之一;A.数字信号传输模拟数据B.数据信号传输数字数据C.模拟信号传输数字数据D.模拟信号传输模拟数据15.双绞线可以传输()。

A.数字数据B.模拟数据C.数字数据和模拟数据D.以上都不是16.使用双绞线用于100Mbit/s连接时,其最大距离不能超过()。

计算机网络技术期末复习

计算机网络技术期末复习

复习题(一)一、选择1、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相位值来表示数字信号1. 0的方法叫做(的方法叫做( )。

A. ASK B. FSK C. PSKD. A TM 2、将一条物理信道按时间分成若干时间片轮换地给多个信号使用,每一时间片由复用的一个信号占用,这样可以在一条物理信道上传输多个数字信号,这就是( )。

一个信号占用,这样可以在一条物理信道上传输多个数字信号,这就是(A. 频分多路复用频分多路复用 B. 时分多路复用C.码分多路复用.频分与时分混合多路复用 .码分多路复用 D.频分与时分混合多路复用3、通信系统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要素是(通信系统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

A. 终端电缆、计算机信号发生器、通信线路、信号接收设备 终端电缆、计算机 B. 信号发生器、通信线路、信号接收设备C. 信源、通信媒体、信宿D. 终端、通信设施、接收设备终端、通信设施、接收设备4、UTP与计算机连接,最常用的接口连接器为(与计算机连接,最常用的接口连接器为( )。

A. RJ-45 B. AUI C. BNC-T D. NNI 5、基带系统是使用()进行数据传输的。

基带系统是使用( )进行数据传输的。

A. 模拟信号宽带信号多信道模拟信号 C. 数字信号 D. 宽带信号模拟信号 B. 多信道模拟信号6、中继器这种网络互联设备处于OSI七层模型的(七层模型的( )。

A. 物理层B. 数据链路层传输层以上的高层网络层 D. 传输层以上的高层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7、在PC机使用传统电话线拨号上网时,要使用调制解调器,其中调制的过程是(机使用传统电话线拨号上网时,要使用调制解调器,其中调制的过程是( )。

A. 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B. 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C. 将一种模拟信号转为另一种摸拟信号将一种数字信号转换为另一种数字信号 将一种模拟信号转为另一种摸拟信号 D. 将一种数字信号转换为另一种数字信号8、数据链路层可以通过()标识不同的主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交换期末复习
一、填空题
1. 引入交换设备后,用户之间的点对点通信就可由交换式通信网来提供。

交换机最早用于 __ 通信。

2.从交换机完成用户之间通信的不同情况来看,交换机需要控制的基本接续类型主要有4种:
__ , __ , __ 和 __ 。

3.通信网的基本组成是,,。

4.在通信网中,网络将信息由信息源传送至信宿有 __ 和 __ 两种工作方式。

5.广义的FPS包括帧中继(FR)和 __ 两种交换方式。

6.程控交换机的硬件由和组成。

7.程控交换软件的主要特点是:和。

8.ATM 信元分为和两种类型。

9. 根据交换机对分组的不同处理方式,分组交换有两种工作模式:______和____ 。

10. 是指在交换式局域网的基础上,通过网管配置构建的可跨越不同网段、不同网络
的端到端的逻辑网络。

11. 国际标准化组织于1984年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该模型依层级结构分为______层,
其中第5层为_____层。

对等层间通信产生和处理的对象称为______单元。

12. ATM采用复用方式。

13. ATM特有的分组单元称为_____,其长度为_____字节。

14. ITU-T建议I.321为B-ISBN和ATM定义的协议参考模型包括三个平面,分别为用户面、
和管理面。

15. 智能网概念模型由四个平面组成,即业务平面,,分布功能平面和。

16. H.323协议是ITU为在局域网上开展多媒体通信制定的,其初衷是希望该协议用于多媒体会议
系统,但目前它却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17. 在软交换技术的组网应用中,根据接入方式的不同分为和__ _两种组网方案。

其中,
方案利用软交换为PSTN用户提供语音业务。

18.NO.7信令系统采用消息传递部分(MTP)和组成的四级功能结构。

19.我国采用位统一编码方案。

20.NO.7信令主要用于、、移动通信网、智能网和网络的操作、管理和维护。

21.X.25定义的和之间的接口,曾经是广泛使用的分组网协议。

22.分组交换的技术特点包括、、。

23.流量控制和控制是分组交换网络必须具备的功能特性。

24.X.25协议定义了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

25.IEEE802参考模型将数据链路层分为两个子层:和。

26.以太网的MAC地址由个字节组成。

27.IP地址的长度为比特。

28.CDMA三种主流技术包括、和。

二、选择题
1、PSTN(公用电话网)采用的交换方式是()。

A.报文交换 B.分组交换 C.ATM 交换 D.电路交换
2、OSI建议的参考模型具有七个层次,下面()传输信息的基本单位不是以报文为单位的。

A.网络层 B.传输层 C.会话层 D.表示层
3、关于下一代网络NGN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下一代是以高带宽和IPv4为基础的NGI
B.NGN应当提供基于语音、视频和文字、图像的混合多媒体业务
C. NGN是基于分组的网络,能够提供电信业务在内的多种业务 D.能够利用多种
带宽和具有QOS保证的传送技术
4、ATM 交换的特点是()。

A.低时延,固定带宽 B.高时延,固定带宽
C.低时延,灵活带宽 D.高时延,灵活带宽
5、No.7 信令系统中,选择并确定链路和路由,将信息通过可用路由和链路进行传输的是()。

A.MTP-1 B.MTP-2 C.MTP-3 D.SCCP
6、No.7 信令系统中多段路由传输方式采用()。

A.逐段转发 B.端到端 C.脉冲方式 D.三者皆采用
7、分组交换中,数据报方式不具备的特点是()。

A.每个分组在网络上独立传输
B.源端和目的端均相同的分组可能会经过不同的路径传输
C.源端和目的端均相同的分组到达目的端后,顺序可能会变化
D.源端和目的端均相同的分组具有相同的分组长度
8、ATM 信元的信元头和净荷域分别为()字节。

A.8 和 16 B.5 和 32 C.5 和 48 D.8 和 48
9、下列属于支撑网范畴的是()。

A.信令网 B.电话网 C.智能网 D.接入网
10、下面关于 SCCP 叙述错误的是()。

A.具有附加的寻址功能。

B.具有地址翻译功能。

C.具有分段/重装功能。

D.只能提供无连接服务。

11、X.25包含有3层协议,即物理层,链路层和分组层,X.25所用的物理层标准是(),但是在许多场合,也用其他标准。

A. X.20
B. X.21
C. X.23
D. X.25
12、链路层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

链路层所用的标准是()。

A. HDLC
B. LAPB
C. EIA-232
D. RS-232C
13. 通信网中不包括以下哪种设备()。

A.用户终端设备
B.传输设备
C.差错检测设备
D.交换设备
14. ATM信元是ATM的基本信息单元,采用了()字节的固定信元长度。

A.5
B.32
C.36
D.53
15. 以下的四种设备中,()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第三层。

A. 以太网交换机
B. 路由器
C. 网桥
D. 共享式集线器
16. 在ATM VP交换时,()。

A.VCI值变,VPI值变B.VCI值变,VPI值不变C.VCI值不变,VPI值变D.VCI值不变,VPI值不变
17. 交换软件中的一个最基本的特点是程序的()。

A. 有序执行
B. 无序执行
C. 并发执行
D. 灵活执行
18. 在B-ISDN的协议参考模型中,含有“选路由”功能的是()。

A. 物理层
B. ATM层
C. AAL层
D. 高层
19. 以下四种路由选择协议中,()不属于内部网关协议。

A. RIP
B.IGRP
C. BGP
D. OSPF
三、判断题
1.网络进行信息传送,当用户信息较长时使用无连接方式。

()
2. ATM交换采用的是帧中继方式。

()
3. TC完成OSI第四层至第七层功能。

()
4. No.7信令系统中的信号单元采用不变长度的信号单元。

()
5. X.25只能提供中低速率的数据通信业务。

()
6. 帧中继的虚电路是用DLCI来定义。

()
7. ATM层一般采用面向连接方式,可以减少选路开销。

()
8. 规定DIX2.0类型字段的值必须大于等于1500(Ox05DC)字节。

()
9. 程控交换机主要由话路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

()
10.程控交换机的软件系统分为程序和数据两部分。

()
四、英译汉
CS IMEI
IP LAI
TCP IMSI
MSDN B-ISDN
INCM LAN
NGN LAPB
TMN HDLC
ATM VPI
MPLS VCI
PSTN STP
SVC VPC
PVC SCP
DCE SSP
DTE
五、简答题
1.什么是软交换?
2.网路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什么是网络的扩张性控制?
4.信令网有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
5.我国信令网和电话网是如何对应的?
6. 简要说明ATM的特点。

(1)ATM是一种统计复用技术,可实现网络资源的按需分配。

(2)ATM利用硬件实现固定长度分组(信元)的快速交换,时延小、实时性好,能够满足多媒体业务传输的要求。

(3)ATM支持多业务的传输,并提供服务质量保证。

(4)ATM是一种面向连接的技术,在传输用户数据之前必须建立端到端的虚连接。

7.什么是NGN?国际分组通信协会IPCC提出的基于软交换的NGN网络分层结构包括哪几层?
答:NGN是一个分组网络,它提供包括电信业务在内的多种业务,能够利用多种带宽和具有QoS能力的传送技术,实现业务功能与底层传送技术的分离;它提供用户对不同业务提供商网络的自由接入,并支持通用移动性,实现用户对业务使用的一致性和统一性。

包括接入层、传送层、控制层和业务层。

8. 什么是移动通信?移动通信有哪些基本特点?
答:移动通信是指通信的一方或双方在移动中进行的通信过程,即至少有一方具有移动性。

特点:(1)用户移动性。

(2)电波传播环境复杂。

(3)噪声和干扰严重。

(4)系统和网络结构复杂。

(5)有限的频率资源。

9.X.25的链路层和分组层都设有流量控制,两者有何区别?仅在链路层设置流量控制行不行?
10.移动智能网主要由哪几部分构成?
11.第三层交换与路由器有何异同?
12.第四层交换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13.TCP和UDP位于OSI参考模型的哪一层?这两种协议之间有何异同点?分别适用于哪些场合?
14.MPLS是什么意思?简述其工作原理。

15.软件换有哪些特点?分析优缺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