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仪使用方法
全站仪使用方法步骤

全站仪使用方法步骤全站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地面上各种点位的仪器,它可以帮助工程师和测量员进行精确的测量工作。
使用全站仪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操作,下面将详细介绍全站仪的使用方法步骤。
1. 设置全站仪。
首先,需要选择一个平稳的地面作为全站仪的基准点,然后将全站仪放置在基准点上,并通过调节三脚架使其稳固。
接下来,使用水平仪来调整全站仪的水平度,确保其水平仪显示在中心位置。
最后,使用调节螺丝来微调全站仪的水平度,直到水平仪完全处于中心位置。
2. 设置测量参数。
在全站仪上设置需要测量的参数,包括测量单位、测量精度等。
根据实际测量需求,设置全站仪的测量参数,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瞄准目标点。
使用全站仪的望远镜瞄准目标点,确保目标点完全位于望远镜的十字线中心。
在瞄准目标点时,需要通过调节全站仪的水平度和垂直度来确保准确瞄准目标点。
4. 记录测量数据。
在完成瞄准目标点后,全站仪会自动记录测量数据,包括水平角、垂直角、斜距等信息。
测量员需要及时记录这些数据,并确保其准确无误。
5. 移动全站仪。
在完成对一个目标点的测量后,需要移动全站仪到下一个目标点进行测量。
在移动全站仪时,需要重新进行基准点的设置和测量参数的设置,然后重复上述步骤进行测量。
6. 处理测量数据。
在完成所有目标点的测量后,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数据的整理、分析和计算。
根据实际需求,可以使用专业的测量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进一步处理和分析。
7. 撤离全站仪。
在完成所有测量工作后,需要撤离全站仪。
首先,将全站仪从基准点上取下,并进行清洁和保养。
然后,将全站仪放回专用的箱子中,妥善保管起来。
总结。
全站仪的使用方法步骤包括设置全站仪、设置测量参数、瞄准目标点、记录测量数据、移动全站仪、处理测量数据和撤离全站仪。
通过严格按照这些步骤进行操作,可以确保全站仪的测量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并获得准确可靠的测量结果。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全站仪的使用方法,提高测量工作的效率和精度。
全站仪的使用方法及按键说明

全站仪的使用方法及按键说明介绍全站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和记录建筑工程、土地勘测和测绘等领域的仪器。
它集成了全方位的测量功能,能够高精度地测量水平角、垂直角和斜距,广泛应用于各种测量工作中。
本文档将介绍全站仪的使用方法及详细说明按键功能。
使用方法1.准备工作在使用全站仪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 确保全站仪已经充好电,并连接到计算机或移动设备上(如有需要)。
- 检查全站仪上是否装载了正确的软件和固件版本,确保其功能正常。
- 根据测量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模式和参数设置。
2.设置目标点在开始测量之前,需要设置目标点。
目标点是测量仪器将要测量或测绘的位置。
•在测量区域的目标点上设置反光棱镜或反射器。
•确定全站仪的放置位置,保证其能够够清晰地观测到目标点。
3.进行测量根据测量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测量模式和参数设置。
全站仪通常具有以下几种测量模式: - 利用全站仪拍照并记录点位的快速测量模式。
- 连续测量模式,在此模式下可以连续测量多个点位,并在计算机或移动设备上显示结果。
- 角度测量模式,该模式用于测量水平角和垂直角。
当选择了合适的模式后,按下仪器上的测量键开始测量。
4.数据处理与导出在测量结束后,全站仪通常具备将数据导出的功能,用于进一步处理和分析测量结果。
•连接全站仪到计算机或移动设备上,通过USB或蓝牙等接口传输数据。
•使用全站仪软件或第三方软件导入数据,并进行处理和分析。
按键说明全站仪上的按键通常具有以下几种功能:•开关机键:用于打开和关闭仪器,长按可进行系统恢复和校准。
•菜单键:用于进入仪器的菜单操作界面,选择不同的测量模式和参数设置。
•测量键:用于触发测量操作,开始记录测量数据。
•确认键:用于在菜单操作界面中确认选择的参数或选项。
•方向键:用于在菜单操作界面中选择不同的菜单项或测量选项。
•清除键:用于清除菜单操作界面中的数据或取消选择的参数或选项。
需要根据具体全站仪的型号和品牌来了解按键的具体功能和操作方法。
全站仪使用方法与步骤

全站仪使用方法与步骤全站仪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建筑工程、道路工程等领域中。
它可以进行水平角、垂直角和距离等多种测量,并能实时显示测量结果。
下面是全站仪的使用方法与步骤。
一、准备工作1.首先确认全站仪的电池是否充电充足,并检查仪器的所有部件是否完好无损。
2.打开全站仪的电源开关,待仪器启动完成后,进行初始化操作。
二、选择水平仪全站仪上配有两个水平仪,一个是电子水平仪,一个是气泡水平仪。
根据需要选择使用哪个水平仪进行测量。
三、设置测量模式1.在全站仪上选择需要的测量模式,例如水平角、垂直角、坐标等。
2.进入相应的测量模式设置页面,进行参数设置,如测量单位、测量精度等。
四、放置三脚架1.打开三脚架,将其放置在测量点上,确保三脚架稳固平整。
2.使用水平仪或调节螺旋脚,调整三脚架的水平度,直至达到要求。
五、安装全站仪1.取下全站仪的保护外壳,并将其放置在三脚架上的平台上。
2.固定全站仪,确保其稳定固定在三脚架上,不会晃动或倾斜。
六、测量准备1.按照需求,使用全站仪所配的反射棱镜或目标板,将其放置在需要测量的位置上,并进行精确定位。
2.并确保全站仪与目标板之间有良好的通信,保证反射信号的传输质量。
七、进行测量1.首先使用全站仪的目标功能,找到目标并锁定。
2.进行角度测量:对准目标后,按下测量键,全站仪会自动测量水平角和垂直角,并显示测量结果。
3.进行距离测量:在全站仪显示屏上操作,启动测距功能,全站仪会发出激光,接收目标板反射的激光,并通过计算得出测量距离。
八、记录和保存测量数据1.在进行每次测量之前,应先设定好数据记录的格式和要求。
2.测量完成后,全站仪会自动记录测量结果,包括角度和距离。
3.可以将测量数据通过连接电脑或存储卡的方式进行保存和导出。
九、结束测量1.测量结束后,关闭全站仪的电源开关。
2.拆卸全站仪,并进行清洁和保养。
以上就是全站仪的使用方法与步骤。
在实际使用时,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进行调整和使用,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全站仪的使用方法

全站仪的使用方法全站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建筑物、道路、桥梁等工程项目的测量设备,具有高精度、高效率的特点。
下面将介绍全站仪的使用方法,包括仪器的设置、测量操作和测量资料的处理。
一、仪器设置1.选择测量点:根据需要测量的对象选择适当的测量点,可以根据工程图纸或现场情况确定。
2.设置基准点:选择一个固定的点作为基准点,一般选择现场的固定结构物或标志物。
3.安装全站仪:将全站仪放在固定的三脚架上,并使用水平仪调整仪器水平。
4.夹紧调节杆:用正确的方式夹紧调节杆,确保仪器的稳定性。
5.联机操作:将全站仪与计算机或数据采集器等设备进行联机操作,确保数据的准确传输。
二、测量操作1.灵敏度调整:根据测量要求调整全站仪的灵敏度,灵敏度越高,测量精度越高。
2.定位:使用全站仪的望远镜观察测量点,并使用准星准确对准目标点。
3.测量:根据具体的测量要求选择测量方式,如无棱镜测距、基线测量等。
4.读数记录:根据仪器的指示,使用键盘或触摸屏输入测量结果,包括距离、角度等。
5.复测校验:对关键测量点进行复测和校验,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6.参数调整:根据现场情况和测量需要,调整仪器的参数,如高差补正、边站补正等。
7.多方位测量:根据需要进行多方位测量,以获取更全面的测量数据。
8.水平调整:使用水平仪进行水平调整,确保仪器的测量结果准确。
三、测量资料处理2.数据处理:使用专业测量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如坐标计算、图形绘制等。
3.结果输出:将处理后的结果输出为表格、图像或图纸等形式,用于工程计算和设计。
4.数据存档:将测量数据进行归档,并进行备份,以便后续的数据查询和使用。
5.报告编制:根据测量结果编制测量报告,包括项目背景、测量目的、方法和结果等。
全站仪的使用需要熟悉测量原理和操作规程,以及具备一定的测量经验和计算机应用技能。
在实际操作中,还应注意保护仪器的安全,避免碰撞和水浸等情况发生。
总之,合理使用全站仪可以提高工程测量的精度和效率,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测量数据。
全站仪使用方法及使用步骤(详细)

全站仪使用方法及使用步骤(详细)概述全站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地面上点之间的水平角度、垂直角度和斜距的仪器。
它在土木工程、建筑测量和地理测量等领域被广泛使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全站仪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步骤。
设备准备在开始使用全站仪之前,确保你已经准备好了以下设备:全站仪:确保全站仪电池已充电并安装到位。
支撑三脚架:确保三脚架稳固且平放在地面上。
测量棒:确保测量棒是干净的,没有损坏。
开机和初始化1. 将全站仪放在三脚架上并确保它稳固。
2. 按下电源按钮打开全站仪,等待其初始化完成。
3. 在全站仪的显示屏上设置正确的工作单位和自动跟踪模式。
测量操作1. 使用水平调节器调整全站仪,使其水平放置。
2. 全站仪上的观测按钮,选择需要测量的目标点。
3. 将测量棒放置在目标点上,并观察全站仪显示屏上的读数。
4. 如果需要连续测量多个点,移动测量棒到下一个目标点,并等待全站仪自动锁定目标。
5. 在测量完成后,记录测量数据,包括水平角度、垂直角度和斜距。
6. 如果需要重新测量或测量其他区域,重复上述步骤。
数据处理和分析1. 将测量数据导出到计算机或其他设备中。
2. 使用专业的测量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3. 对数据进行校正和校验,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根据需要测量报告或绘制测量图纸。
关机和存储1. 测量完成后,关闭全站仪。
2. 将全站仪和其他设备进行清洁,并存放在干燥和安全的地方。
注意事项在使用全站仪时,务必注意安全。
避免在危险区域或不稳定的地面上操作。
确保全站仪和相关设备的定期维护和校准,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在室外使用全站仪时,注意天气条件,如强风、雨雪等,可能会影响测量精度。
根据测量需求选择合适的全站仪型号和测量方法。
以上就是全站仪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步骤的详细介绍。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祝测量工作顺利!。
全站仪使用方法

全站仪使用方法全站仪使用方法全站仪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广泛应用于建筑、土木工程和测绘等领域。
它能够实现对水平角、垂直角和距离的测量,大大提高了测量的效率和精度。
本文将介绍全站仪的基本使用方法,帮助您快速上手并正确操作全站仪。
1. 准备工作在开始使用全站仪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确保仪器处于稳定的水平状态,可以通过调整三脚架来达到水平。
- 确保仪器电池电量充足,以免在测量过程中电量不足导致中断。
- 确保仪器的测量棒或反射镜干净无尘,以确保测量精度。
2. 开机与校准接下来是全站仪的开机与校准步骤:- 按下电源按钮,等待全站仪启动完成。
- 根据仪器型号选择合适的校准方式,通常有水平校准和垂直校准两种方式。
- 按照仪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校准,保证全站仪的测量准确性。
3. 基本测量操作全站仪的基本测量操作包括测量角度和测量距离两个方面。
3.1 测量角度- 对准目标点,通过调整全站仪的望远镜确保目标点位于准星上。
- 按下测量按钮进行角度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
- 如果需要连续测量多个点的角度,可以选择仪器上的自动测量功能。
3.2 测量距离- 对准目标点,通过调整全站仪的望远镜确保目标点位于测距杆或反射镜上。
- 按下测量按钮进行距离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
- 如果需要连续测量多个点的距离,可以选择仪器上的连续测量功能。
3.3 数据处理与导出全站仪通常配备了数据处理与导出功能,方便用户将测量数据传输到电脑或其他设备上进行进一步分析和处理。
- 通过连接数据线或蓝牙等方式将测量数据传输到电脑上。
- 使用相应的数据处理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 根据实际需求将处理后的数据导出为常见的数据格式,如Excel、CSV等。
4. 注意事项在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时,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避免在强风、雨雪等恶劣天气条件下进行测量,以免影响测量精度。
- 在进行长距离测量时,应考虑大地曲率和大地方位角的影响,选择合适的校正方式。
-全站仪使用方法

全 站 仪 使 用
距离测量
1.距离测量(斜距模式)
确认在角度测量模式下。 ①按[DISP](切换)键,进入斜距测量模式界面。 ②照准棱镜中心。 ③按[F1](测距)键。显示测量结果。 ④按[ESC] 键,测距值被清空。 1)当电子测距正在进行时,“*”号会出现在显示屏上。 2)测量结果显示时伴随着蜂鸣声。 3)测量结果根据测量模式设置的不同而改变,当模式设置为单次的时候,测 量结果显示为当次测量结果;当模式设置为连续的时候,仪器最后显示为所有测 量次数结果的平均值;当模式设置为跟踪的时候,仪器显示的测量结果只精确到 小数点后两位(cm)。 4)按[DISP](切换) 键,测距结果改为平距、高差显示。 5)若目标被树枝等物体挡住,可能导致信号弱,仪器显示“E02”。因此, 请保证测距时仪器与棱镜间无遮挡。
角度测量
1.水平角(右角)和垂直角测量
确认在角度测量模式下。 ①照准第一个目标(A)。 ②设置目标A的水平角读数为0°00′00″。按[F1](置零)键和[F3](是)键。 ③照准第二个目标(B) 。仪器显示目标 A 与 B 的水平夹角和B的垂直角。
照准目标的方法(供参考) ①将望远镜对准明亮的地方,旋转目镜调焦环使十字丝清晰。 ②利用粗瞄准器内的十字标志瞄准目标。照准时眼睛与瞄准器之间应留有适 当距离。 ③利用望远镜调焦螺旋使目标成像清晰。 ※当眼睛在目镜端上下或左右移动发现有视差时,说明调焦或目镜屈光度未 调好,这会影响测量精度,应仔细进行物镜调焦和目镜调焦消除视差。
5.开机
①确认仪器已经对中整平。 ②按红色开机键开机。 ③按提示转动仪器测距头一周。听到“嘀”的一声响表示仪器初始化成功, 可以正常使用。确认显示窗中有足够的电池电量,当显示“电池电量不足”( 电 池用完) 时,应及时更换电池并对电池进行充电。 确认棱镜常数值(PSM)和大气改正值(PPM) 。
全站仪使用方法

全站仪使用方法
全站仪是一种用于进行测量和定位的精密仪器,它广泛应用于测绘、建筑和土木工程等领域。
下面将介绍全站仪的使用方法,帮助用户正确操作该仪器。
1. 准备工作:
- 确保全站仪的电池已充电,并安装在仪器上。
- 打开仪器,等待其进行自检并进入工作模式。
- 在所需的测量区域内设置至少两个测量点,以便仪器进行
定位校准。
2. 定位:
- 将全站仪放置在一个平稳的平台上,并使用相机准星对准
待测点。
- 使用粗调手轮将仪器水平调整,直到准星完全静止在待测
点上。
- 使用细调手轮进行调整,直到准星仅有微小的移动。
3. 测量:
- 使用全站仪的触摸屏或按钮选择测量功能。
- 选择所需的测量模式,如距离、角度或坐标测量。
- 对准待测点,观察并记录所需的测量结果。
- 移动到下一个测点,并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完成所有测量
任务。
4. 数据处理:
- 将全站仪连接到计算机或移动设备,并将测量数据传输至
相应的软件中。
- 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生成测量报告和图表。
- 如有需要,可以将测量数据导出为常用的文件格式,如Excel或CAD文件。
5. 管理和维护:
- 定期清洁全站仪的镜头、触摸屏和其他部件,确保其正常工作。
- 避免将全站仪暴露在极端的温度、湿度或震动环境中。
- 在使用前和使用后检查电池电量,并及时更换电池。
通过以上步骤,用户可以正确地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和定位任务。
请根据具体的使用说明书和操作指南,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竖盘指标差超标可以自己测量下,没有检校台的话,将仪器架设好,对准一个十字目标,盘左盘右然后水平锁定,转动望远镜30°,标记一个十字丝目标,盘左盘右再测量一下,得到的2C值相加,不超过30为正常。
2.如果1正常可以参考楼上的误差说法,比如:仪高、武汉全站仪镜高、棱棱杆是否垂直,照准,尺垫等等,这里面还有个问题,就是你控制点的选取,是否可以合理控制你所采集的点的区域。
3如果你要精确的等级水准网还是用水准仪吧,全站仪和GPS都不能取代的。
仪器本身的误差(系统误差)。
这种误差一般可采用适当的观测方法来消除或减低其影响,但在全站仪测图中对角度的观测都是半测回,因此,这里还是要考虑其对测角精度的影响。
分析仪器本身误差的主要依据是其厂家对仪器的标称精度,即野外一测回方向中误差M标,由误差传播定律知,野外一测回测角中误差M1测=M标,野外半测回测角中误差M半测=M1测=2M标。
②仪器对中误差对水平角精度的影响,仪器对中误差对水平角精度的影响在《测量学》教材中有很详细的分析其公式为M中=ρe/×SAB/S1S2其中e为偏心距,熟练的仪器操作人员在工作中的对中偏心距一般不会超过3mm,这里取e=3mm。
S1在这里取全站仪测图时的设站点(图根点)至后视方向是(另一通视图根点)之间的距离,S 2取全站仪设站点至待测地面点之间的规范限制的最大距离。
由公式知,对中误差对水平角精度的影响与两目标之间的距离SAB成正比,即水平角在180时影响最大,在本文讨论中只考虑其最大影响。
③目标偏心误差对水平角测角的影响,《测量学》教材推导出的化式为m 偏=ρ/2×√(e1/S1)2+(e2/S2)2,S1、S2的取法与对中误差中的取法相同,e1取仪器设站时照准后视方向的误差,此项误差一般不会超过5mm,取e1=5mm,e2取全站仪在测图中的照准待测点的偏差。
因为常规测图中棱镜中心往往不可能与地面点位重合,偏差为棱镜的半径R=50mm,固取e2=50mm因为对中误差与目标偏心误差均为“对中”性质的误差,就对中本身而言,它是偶然性的误差,而仪器一旦安置完毕,测它们就会同仪器本身误差一样同时对测站上的所有测角发生影响,根据误差传播定律,则测角中误差Mβ=。
后方交会时需要注意仪器测站点位的选择,选择时距离不要过大,角度尤为重要,测站点与已知两点的夹角最好在60~120度之间,切忌不能在180度左右。
引起误差的原因很多,仪器的性能、操作等等也会影响,如果仪器操作及仪器性能都没问题,就是两个已知点存在误差。
后方交会时,(假设已知点为A和B)先照准A点再照准B点和先照准B点再照准A点时,得出的结果不一样,说明AB两个已知点存在着误差。
如果你用先照准A点再照准B点得出的结果作为测站点坐标,可以用该坐标检测A和B,你会发现,用该成果检测A点,误差很小,而检测B点,误差很大。
如果你用先照准B点再照准A点得出的结果作为测站点坐标,检测AB两点,会发现检测B点时,误差很小,检测A点时,误差很大。
这就是AB两个已知点存在误差。
建意,上述两个结果平均一下,再使用。
全站仪观测点时棱镜偏移的影响
1. 前言
利用全站仪测定观测点的坐标已是坐标解析测量的主要方法,全站仪测量误差小、效率高、灵活方便,利用其存储功能既可实现数字化作业、计算机成图,又能避免记录数据时可能出现的错误,在测量中具有极大的优越性。
用全站仪测量时,测角和量距是同时进行的,也就是说仪器只能*,所以当棱镜点放置时,仪器并没有真正瞄准观测点,这又分两种情况:一是棱镜左右偏移,二是棱镜前后偏移;第二种情况对观测点精度影响较小。
2. 误差分析
误差来源全站仪用极坐标法测量观测点的误差来源主要有:
(1)控制点的误差影响m0;
(2)测量仪器本身的误差影响m1。
此项误差影响又分为测角误差和测距误差的影响;
(3)对中误差的影响m2。
在具体作业过程中,精确对中,其影响可减小到忽略不计;
(4)棱镜偏移误差的影响m3。
当观测点位于拐角时,棱镜只能靠在观测点上,而全站仪又只*,这种偏移误差在近距离内对观测点精度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以日本TOPCON601全站仪为例,其棱镜中心距框边缘约 cm,若距离远,瞄准边缘也能回光,但是若距离很近,则只能*中心,其误差可想而知。
由以上分析可知,观测点的精度主要受控制点的误差,测量仪器的误差和棱镜偏移误差的影响。
即:
测点精度与棱镜偏移误差的关系下面就以TOPCON601型全站仪为例来分析所测观测点的精度与棱镜偏移的关系。
TOPCON601其测角精度为2秒,则半测回测角中误差:< SPAN lang=EN-US>mβ=±4″测距精度为:m s=3mm+根据施工控制测量规范要求,控制点的点位误差:m0≤±1cm一般取m0=±若观测点精度取m=±1cm则当s≤100m时, m3≈也就是说当观测点离测站距离在100米以内时,棱镜准许偏移误差约恒等于
3. 棱镜偏心对观测点测量精度的影响
棱镜左右放置时,其偏心对观测点测量精度的影响
棱镜本身具有一定的体积,且其反光中心位置较难确定。
所以,当把棱镜紧靠观测点放置时,在全站仪一次性瞄准的作业模式下,会产生左右和前后偏心,如图1。
其中:在司镜员工作态度认真的情况下,前后偏心较小(一般小于1cm),故偏心以左右偏心为主,偏移量为棱镜中心至棱镜边框的距离d。
以TOPCON601型全站仪为例,d=。
因此在观测中如果只以棱镜为准,则观测点的测量精度肯定满足不了规范要求。
所以实际工作中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
站的距离较远(一般大于50m,但不超出规范要求)
图1 棱镜左右放置时产生的偏心
当观测点距离测站较远(具体数值视全站仪的型号和规范要求而定),由于测距光斑有一定的直径,瞄准界址点也能回光,此时棱镜左右偏移误差对观测点精度的影响非常小,可以忽略不记,因此只存在棱镜前后偏心误差。
即:m3=±若观测点的精度取m=±1cm,则在1km 以内的观测点,用全站仪测量完全能达到精度要求。
观测点离测站的距离适中(30~100m)
当观测点离测站的距离位于该区间时,直接瞄准观测点无回光;若向棱镜方向稍微偏移即可回光,偏移量的大小随距离的减少而增加,但一般最大不超过,一般前后偏心差,则:
观测点精度为:m=±1cm
因此在9~30m的距离段观测时,在能回光的前提下尽量瞄准靠近观测点的地方,同样能满足精度要求。
观测点离测站的距离较近(<10m)
在此距离段用全站仪观测点很难达到1cm的精度要求,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1)对于小于10>m的观测点最好换站观测,即在距离较远的测站上观测。
(2)用棱镜偏心坐标改正模型进行改正
(3)式中:棱镜右偏取上号,左偏取下号,(x′,y′)—观测点坐标,(x,y)—棱镜中心坐标,(x0,y0)—测站坐标,α—棱镜偏移量对测站的张角。
棱镜前后放置时,其偏心对观测点测量精度的影响
如图2,当棱镜前后放置时,不论距离远近,直接瞄准观测点就能回光,所以只存在前后偏心问题。
如图2中的(a),棱镜贴在观测点上,棱镜前后偏移量为棱镜的反光中心到底面的厚度,一般不超过2cm,因此在正常距离内全站仪测量完全能满足观测点的精度要求。
,由于棱镜有一定直径。
若取外框直径为10cm,则镜心到观测点的距离为5cm,因此不论距离远近必须加入改正。
图2 棱镜前后放置时产生的偏心
4. 结论:结论过以上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仪器误差和观测方法误差在一定距离内对观测点的影响较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2)影响观测点精度的主要误差是起算数据误差和棱镜偏心误差,且呈现出系统性。
(3)提高观测点精度的主要措施应从提高立镜的准确性,改变棱镜的形状及加入改正3个方面考虑。
(4)全站仪测量点仍具有局限性。
全站仪的电子气泡怎么总是不能整平在整平好一个方向后,旋转了180方向发现气泡偏离很多,经常这样,不知道怎么解决
应该是先使其水准管与任意两个脚螺旋的连线平行,调整这两个脚螺旋使气泡居中,然后将照准部旋转90°,调整第三个脚螺旋使气泡居中.然后再旋转到任意位置,若气泡仍然居中,则说明条件满足.否则再旋转到其他两条线上,整平方法如上,再旋转90°,调第三个脚螺旋使气泡居中.再放置到任意位置不平的话就是仪器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