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储概论

合集下载

石油地质勘探概论——第5章 油气储集与运移

石油地质勘探概论——第5章 油气储集与运移

根据岩石中孔隙的大小:(1)(2)有效孔隙度(率)——岩石中相互连通的、在一定压差下1)绝对渗透率:K当岩石被某单相流体饱和时,流体不与岩石起任何物理和化学反应,在一定压差作用下流体呈水平线性稳定流动状态,所测得的岩石对流体的渗透能力称为该岩石的绝对渗透率。

2)有效渗透率(相渗透率)岩石孔隙中多相流体共存时,岩石对其中每相流体的渗透率,称相渗透率。

分别用Ko、Kg、Kw表示。

3)相对渗透率:Ko/K、Kg/K、Kw/K有效渗透率与绝对渗透率的比值即相对渗透率,变化值在0~1之间。

孔隙(Pore):空隙中的粗大部分,既影响储存流体的数量,也影响岩石渗滤能力;喉道(Throat)——沟通孔隙的通道,主要影响岩石渗滤流体能力。

Pore Throat Pore3、岩石的孔隙结构孔隙结构通的关系。

没有严格的函数关系,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4、孔隙度与渗透率的关系砂岩有效孔隙度与气体渗透率的关系图粉砂岩细砂岩粗-中粒砂岩(2)碎屑颗粒的粒度及分选性a.颗粒不等时,大孔隙会被小颗粒充填,降低物性;b.粒度一定时,分选越好,物性越好。

(4)胶结物性质、含量和胶结方式泥质、泥-钙质胶结的岩石较疏松,储性好;纯钙质、铁质、硅质―较差。

胶结物数量:较少:好;多:差。

(5)成岩后生作用压实作用:——岩层由松散→致密、储性变差。

溶解作用碎屑颗粒或胶结物溶解→次生溶蚀孔隙,储性→好。

(二)碳酸盐岩储集层(1)原生孔隙——发育主要受沉积条件的控制(2)次生孔隙:——溶孔以溶蚀孔隙和溶洞最发育。

溶蚀孔隙:碳酸盐矿物或伴生的其它易溶矿物被地下水、地表水溶解后形成的孔隙。

(3)裂缝(A.碳酸盐岩本身溶解度:(商417商4-67商4-167商4-137东营组沙一段185019001950200020502100深度()m1.按岩性分类区域性盖层:指遍布在含油气盆地或凹陷中的大部分地区,厚度大,面积大,分布广而稳定的盖层。

局部性盖层:指分布在局部构造上某些部位的盖层,厚度小,面积小2.按分布范围大小分:二、盖层的类型生储盖组合类型示意图初次运移:油气从源岩层向储集层的运移二次运移:油气进入储集层以后的一切运移1.压实作用压实导致孔隙水排出,孔隙度减少,岩石体密度增加。

油气储运概论知识1~3章(选修课复习必备)

油气储运概论知识1~3章(选修课复习必备)
油气储运工程简介
• 油气储运就是油和气的储存与运输。在石油工业内部,它是连 接油气生产、加工、分配、销售诸环节的纽带。
油 气 储 运 工 程 主 要 内 容
1 2 3
矿场油气集输及处理 油气的长距离运输
各转运枢纽的储存和装卸
4
终点分配油库(或配气站)的营销
5
炼油厂和石化厂的油气储运
油气储运工程的任务
(二)分离器的类型和工作要求
1、分离器类型 (1)重力分离型:常用的为卧式和立式重 力分离器。 (2)碰撞聚结型:丝网聚结、波纹板聚结 分离器。 (3)旋流分离型:反向流、轴向流旋流分 离器、紧凑型气液分离器。 (4)旋转膨胀型。
2.油气分离器的基本原理
(1)重力沉降原理 主要靠气液密度不同实现分离。但它只能除去100微米以 上的液滴,保证不了分离效果,必须与其它分离方法配合。它 主要适用于沉降段。
电聚集
重力沉降
4.原油脱水
典型的脱水流程
原油乳状液
• “油包水型乳状液W/O”:水以极微小颗粒分 散在原油中,水是分散相(内相),油是 连续相(外相) 。 • “水包油型乳状液O/W”:油以极小颗粒分 散在水中,油是内相、水是外相。 • 形成条件为:剧烈混合、乳化剂(天然乳 化剂)存在。
• 把油井、气井产物高效、节能地处理成合 格的天然气、原油、水和固体排放物。 • 调节油气田的生产。 • 把原油和天然气安全、经济地输送到各个 炼油企业和用户。 • 实现国家的战略石油储备。 • 国家成品油和天然气销售系统的安全、高 效运行。
油气储运系统 • 油气集输系统 • 管道输送系统 • 油气储存与销售系统
井口 采油树 出口
1 油 气 计 量 2 集 油 、 集 气 3 油 气 水 分 离 4 原 油 脱 水

国内油气储运工程概论

国内油气储运工程概论

七、中国管道发展情况

根据资源状况和市场需求,我国已处于天然气管道建设高 潮期。 预计未来5年中国石油还将投入1000亿元资金建设多 条油气管道,新建管道总长度将达到15000公里。其 中,天然气管线将达到8000公里,原油和成品油管线 将分别达到3000公里和4000公里。


关于天然气管道

年的 42% ,给我国经济的安全运行施加了新的压力。

成品油

中国成品油的主要生产商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和中国石 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占中国原油加工总能力的 90% 以上。

汽油 :2004 年汽油总体消费达到 4709.09 万吨,同比增 长 17.26% 。从长期来看,车用燃油消耗还有较大的上升 空间。


重质稠油和油砂:加拿大的油砂占世界石油资源的
三分之一 深水油气资源勘探


如何解决这一矛盾?

一个可靠而巨大的油气储运系统来联系产地和销售 中心 可靠与否不仅影响国家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而 且制约区域经济平衡发展


发生战争,优良保障是成败的关键

因此国家投入巨资建设油气储运设施

由中亚三国、俄罗斯的东西伯利亚每年向中国供气300亿立方米的输气管 线将投产 中国海洋石油、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以及中化分别在沿海城市建立了LNG


俄气东西两线挺进

中俄签署了《关于从俄罗斯向中国供应天然气的谅解备忘 录》,从2011年开始,世界头号天然气出口国俄罗斯向
中国市场供应天然气,每年进口量将达600亿至800亿立
方米。俄输华天然气将有两个战略方向:西线管道将从俄 西西伯利亚经阿尔泰边疆区进入中国新疆,最终与“西气 东输”管道连接,向中国沿海地区供气;东线管道可能运 输科维克塔的天然气,也可能运输萨哈林和位于雅库特的 恰扬金油气田的天然气。

油气储运概论

油气储运概论

用户引入管
车间燃气管道
室内燃气管道
炉前燃气管道
(1)分类
环状 按管网形状分类 枝状 环枝状 地下 按敷设方式分类
架空
(2)室外燃气管道输送压力级别的制定
压力级别 高压燃气管道
次高压燃气管道 中压燃气管道
低压燃气管道
A B A B A B
压力单位(Mpa) 2.5<P≤4.0 1.6<P≤2.5 0.8<P≤1.6 0.4<P≤0.8 0.2<P≤0.4 0.01<P≤0.2 P≤0.01
CNG和LNG对比
CNG LNG
含义
压力
压缩天然气
10-25 MPa
液化天然气
-162°C 600
标准大气压(0.1MPa)
温度 常温 体积缩小倍数 300
特性 用途
高压 充装到气瓶,送至CNG 汽车加气站或CNG供应 站,供车用或生产生活 用
低温 储存、运输天然气、 车用
地下储气库规划布局图
首 站
中 间 站
末 站
储存设施或 用户管网
① 增压 Boost pressure heat ② 加热 add modifier ③ 添加改性剂 ④ 防腐、控制系统等辅助设施 Corrosion prevention
(1)长距离输油管道输送特点 运输量大 运费低,能耗少 输油管道一般埋在地下,安全可靠,油品损 耗低 建设投资少,占地面积少 不如车船运输多样:主要适用于单向、定点 运输 对一定直径的管道,有一经济合理的输送量 范围
旁接油罐输送方式
密闭输送方式
(5)输油站主要作业区
长距离输油管道施工现场
中国原油、天然气、成品油、煤气管道分布图
(4)天然气管道加压输送 用户 输气 干线 分输 管道 城市 管网

油藏工程第一章油气藏概述N

油藏工程第一章油气藏概述N
油藏工程是石油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 课程, 它的主要任务是为准确地认识油气藏,能动 地改造油气藏,高效地开发油气藏提供可靠 的准确的信息。它对油气藏开发和提高油气 采收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关课程: 《石油地质》、《油层物理》、《渗流力学》
2020/12/27
《油藏工程原理》讲义 3
主要参考书
1、林平一,《油藏工程学》 2、秦同洛,《实用油藏工程方法》 3、黄炳光,《实用油藏工程与动态分析方法》 4、陈元千,《油气藏工程实用方法》 5、郎兆新,《油藏工程基础》 6、F.W.科尔,《油藏工程方法》 7、L.P.Dake,《油藏工程原理》
油藏工程基本原理
主讲:王怒涛 联系:13980431010
2020/12/27
《油藏工程原理》讲义 1
调课通知
从第2周—11周星期五8,9节 改在星期四1,2节,前10周 地点在明德楼B302,第11周 在明辨楼C402
2020/12/27
《油藏工程原理》讲义 2
油藏工程基本原理
<<油藏工程>>学习目的
2020/12/27
《油藏工程原理》讲义 4
用户
采油工程 油藏工程
储运工程
Gas
GOC
Oil
WOC
对整个油气藏的认识
WOC
Water
2020/12/27
《油藏工程原理》讲义 5
绪论
作为一个合格的油藏工程师,您需要具备哪些基本知识。
1、能够进行 油藏描述
油藏描述的发 展趋势是什么?
现代油藏描述 技术状况及发 展趋势
原生孔隙 孔隙(粒间孔隙)
次生孔隙
(3)、孔隙类型 裂缝
溶洞
单一介质:岩石中只有一种类型的孔隙存在

石油工程概论第五章油气储运工程1

石油工程概论第五章油气储运工程1

•油
• 分离出来。
•中
•的 •水 •分 油水乳状液,
•很难用沉降法分离。 “水包油”型乳状液
•4. •原油的脱水过程 •原
•破乳
•沉降
•油 •脱 •水 •脱 •
•水 •2 •处 •理 • •的
1 •加热
•化学破乳 3•电聚集
•一段脱水 •重力沉降脱水
•热化学脱水
•二段脱水
•• 从井口出来的井液主要是水和烃类混合物。 •• 在油藏的高温、高压条件下,天然气溶解在 • 原油中。在井液从地下沿井筒向上流动和沿 • 集输管道流动过程中,随着压力的降低,溶 • 解在液相中的气体不断析出,形成了气液混 ••• 合为物了。满足产品计量、处理、储存、运输和使 • 用的需要必须将它们分开,这就是油气分离。
•原油和天然气物性、自然条件、建设条 •件等制定的。
•按油气集输系统布站级数
•2.油气集输工艺流程
•= •三级布站
• 计量站、接转站、联合站
• = • 二级布站
•计量站(或计量接转站)、联合站
• = •一级半布站
• 计量阀组、联合站
•2.油气集输工艺流程
•5.1 矿场油气集输与储存
•“一级半”流程
•油气 •集输
•10 •9
•输 •液
•油、 •烃 •输 •储 •气 •存
•8 •7 •6 •天 •天 •原 •然 •然 •油 •气 •气 •储 •液 •脱 •存 ••烃 回 •水 •收
•原油和 •天然气 • 外输

1.
•油
•气 •集
•输
•系 •统
•5.1 矿场油气集输与储存
•1. •油 •气 •集 •输 •系 •统
•图8-1 集输工作过程示意图

《油气储运第六》课件

《油气储运第六》课件

发展趋势:智能化 、环保化、便捷化
油气管道
油气管道是油气储运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油气管道主要用于输送石油、天然气等能源 油气管道分为陆地管道和海底管道两种类型 油气管道的建设和维护需要严格的技术和安全标准
储罐
储罐类型:包括固定顶储罐、浮顶储罐、内浮顶储罐等 储罐容量:根据储油量、储气量等需求选择合适的储罐容量 储罐材料:包括钢制储罐、混凝土储罐、玻璃钢储罐等 储罐安全:包括防火、防爆、防泄漏等安全措施
作用:保障油气供应, 满足市场需求;提高油 气利用效率,降低成本; 促进能源安全,保障国 家能源安全。
油气储运系统的组成
油气田: 油气资源 的主要来 源
油气管道: 输送油气 的主要通 道
油气储罐: 储存油气 的主要设 施
油气处理 厂:对油 气进行净 化、分离、 计量等处 理的场所
油气运输 工具:如 油轮、油 罐车等, 用于运输 油气的工 具
安全培训:定期进 行安全培训,提高 员工安全意识和技 能
风险评估:定期进 行风险评估,及时 发现和消除安全隐 患
应急管理:制定应 急预案,提高应急 处置能力
感谢您的耐心观看
汇报人:
目的:去除油气中的杂质和 水分
应用领域:石油、天然气、煤 层气等油气资源的开采、运输
和储存
油气压缩工艺
压缩原理:利用压 缩机将油气压缩至 高压状态
压缩目的:提高油 气的输送效率和稳 定性
压缩设备:包括压 缩机、冷却器、过 滤器等
压缩过程:油气经过 压缩机压缩,冷却器 冷却,过滤器过滤后 输送至目的地
油气储运设施
油库
油库功能:储存、运输、分 配、销售石油产品
油库设施:储油罐、输油管 道、泵站、计量设备等

油气储运概论第六章油气储存工艺

油气储运概论第六章油气储存工艺

油品的水路装卸作业
四、油品的公路装卸作业
1、公路装卸油方法 泵送灌装 直接自流灌装 高架罐自流灌装
M
油品的公路装卸作业
2、公路作业区布置要求 装卸作业有序 作业安全
油品的公路装卸作业
3、公路装卸油设施 汽车油罐车 鹤管 灌装罐 汽车装油台(亭) 通过式 倒车式 圆亭式
油品的公路装卸作业
根据经济流速确定管线管径
费用
①+②
②管线投资
①运营费用
d0(经济管径)
d
选管径步骤:
确定管路所输油品在计算温度下的粘度 查表3-2查出相应的经济流速 计算管径
式中:
d 4Q
v
d :管内径 Q:业务流量
选择标准管径
v :经济流速
七、油库泵房工艺设计
泵房的类型 泵房工艺流程 泵房工艺计算
净载重量 标记载重自重
冷却系数
冷却系数
油罐表面积 净载重量
容量(计)表
泵房
铁路作业线的布置要求
装卸作业线要布置成尽头式 作业线应严格保持平坡直线
作业线最好布置在油库的最低或最高处, 便于利用高差进行自流作业
合理选择作业线股数
轻、粘油作业线宜分开布置。若轻、粘 油布置在同一条作业线上时,相邻轻、 粘油两鹤管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24米, 而且在布置时应轻油在前,粘油在后
4、高架罐容量的确定 一、二级油库不宜大于日灌装量的一半 三、四级油库不宜大于日灌装量
五、桶装(整装)作业
油桶的灌装方法 泵送灌装 自流灌装
油桶的称量方法 重量法 容量法
桶装(整装)作业
桶装仓库面积的确定
F — 桶装仓库面积,m2 ;Q — 桶装仓库设计存放量,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他海域 5%
陆地 18%
我国近80%的 石油进口要经 过马六甲
马六甲 77%
2、世界石油储备的建立




1973年的石油危机使得依赖进口石油的国家 出现了经济大混乱。 1974年11月15日成立的国际能源机构(IEA) ,要求其成员国建立战略石油储备。 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美国启用 112 万桶的 战略石油储备 , 不但确保了战争期间的石油 供应 , 而且对平抑当时的高油价起到至关重 要的作用。 截至2001年12月,各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已达 到 12.93 亿桶,占世界石油和油品总储备量 (不含俄罗斯和中国)的22.3%,相当于世 界近20天的供应量。

川气东送

川气东送
我国的成品油输送管道: 我国的成品油输送管道干线主要有格拉、兰成渝和西南输 油管道等。
中国LNG接收站规划分布图
已建管线 地下储气库 在建LNG接收站
数据来源:规划总院 立项LNG接收站
待批LNG接收站 规划LNG接收站


我国的海底油气输送管道 我国的海底油气输送管道主要分布在渤海、南海、东海平 湖等油气田。 我国进口原油的四大运输通道
2012年原油表观消费量4.76亿吨,预测 2020年6.5亿吨,2030年8.5亿吨。 2012年成品油表观消费量2.77亿吨,预测 2020年3.7亿吨,2030年4.7亿吨。 2012年天然气表观消费量1471亿方, 2005年来年增长21%,预计2030年5000 亿方。

1、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的紧迫性
西宁
靖边
西南地区: 2010: 45 2015: 23
兰州
西安 合肥 南京
上海
拉萨 成都
武汉
杭州
重庆
长沙
南昌 台北
白色数字:盈余量
红色数字:缺口量
中南地区: 昆明 2010: -74 南宁 2015: -135
海口
贵阳
广州
2005年全国天然气供需基本平衡,预计全国 2010年缺口222亿方,2015年缺口484亿方

1、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的紧迫性
高峰原油产量1.8~2.2亿吨,常规天然气 产量2600亿方。 煤制油:目前158万吨/年,2020年1334万 吨/年。 煤制气:2015年151亿方,规划1200亿方。

合计:油产量1.8~2.33亿吨,气产量2751~3800亿方。
1、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的紧迫性

四、油气储存与销售系统
Service station Refuelling station 汽车
炼油厂
火车
各级储备 与分配库
加油站 码头
refinery 轮船 油井 油田原油库
汽车 火车 飞机 轮船
炼厂原油库
用户
炼厂成品油库
炼油装置
库区平面布置举例
桶装
油罐区 作业 区 辅助 消防区 铁路装卸作业区 行政管理区
全国天然气供需平衡 (亿方/年)
东北地区: 2010: -124 2015: -184
大庆 哈尔滨
西部地区: 2010: 193 2015: 199
中部地区: 2010: 114 2015: 100
北京
银川
长春
沈阳
环渤海: 2010: -171 2015: -257 长江三角洲: 2010: -115 2015: -195
3、国家战略石油储备规划
我国对海上石油运输通道控制薄弱,过分
依赖中东和非洲地区的石油和单一的海上运 输路线,将使我国石油进口的脆弱性凸现; 没有国际公认的石油战略储备及商业储备; 军事渗透构成威胁。 基于以上原因,我国于2003年正式启动建立 石油储备体系。
缺乏健全完善的能源安全预警应急体系, 地缘政治形势复杂,美日等国在我国周边
东南沿海: 2010: -75 2015: -118
全 国 天 然 气 总 体 流 向Βιβλιοθήκη 乌鲁木齐涩北 兰州
西安
上海
拉萨
西气东输 北气南下 海气登陆 就近外供
台北
靖榆线 靖西线 (分输) 陕银线 陕呼线
西气东输二线线路图
西气东输



西一线:起于新疆轮南,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 西、山西、河南、浙江、安徽、上海等10省66个县, 全长约4000公里 。 西二线:工程为1干1支,总长度为4661千米,干线长 4595千米,与西二线并行约3000千米;支线为荆门— —段云应,长度为66千米;主干线设计输气能力300亿 立方米/年,压力10~12兆帕,管径1219毫米,与西气 东输一线综合参数相同 西三线:干线管道西起新疆霍尔果斯首站,东达广东 省韶关末站。从霍尔果斯——西安段沿西气东输二线 路由东行,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河南、湖 北、湖南、广东共8个省、自治区
压气站
输气管 道系统
用户
Compressed natural gas station

三、管道输送系统
Delivery terminal
首站
Initial station
中间站
末站
intermediate station
储存设施或 用户管网
(一)油气管道输送的产生
1865年10月美国修建了世界上的第一条输油管道, 用以把原油从油田输送到火车站。该管道直径为 50mm,长9756m,输送能力为2.8m3/h(约2万吨/ 年),动力设备为蒸汽驱动的往复泵。 我国于1958年建设了第一条原油输送管道。该管 道从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到独山子炼油厂,全长 147Km,管径150mm. 1963年建设了第一条天然 气输送管道。该 管道从重庆巴县石油沟气田至重 庆孙家湾,简称巴渝线。
公路装卸 作业区

五、城市燃配气系统
城市燃 气管网 调压 站 建筑物供 气系统
长距离输气管末 站(储配站)
用户
本课程内容





矿场油气集输系统 长距离输油管道系统 长距离输气管道系统 城市输配气工程 海上油气田的油气储运 油气储存工艺 油气储运系统安全
中缅海上原油运输通道、中哈陆路原油运输通道、中俄陆路原油运输 通道、马六甲海峡通道。


世界著名油气输送管道介绍
目前世界上距离最长的原油管道——前苏联的“友谊”输油管道 世界上第一条进入北极圈的输油管道 ——美国阿拉斯加原油管道 目前规模最大的成品油输送系统——美国科洛尼尔成品油管道系统 目前世界上最长的低温天然气管道——美国阿拉斯加输气管道 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天然气管道输送系统——俄罗斯输气管道
第一章



oil

natural gas

storage

油气储运工程的任务
把油井、气井产物高效、节能地处理成合 格的天然气、原油、水和固体排放物 调节油气田的生产 把原油和天然气安全、经济地输送到各个 炼油企业和用户 国家成品油和天然气销售系统的安全、高 效运行 实现国家的战略石油储备和商业石油储备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油气储运概论
Introduction to Storage & Transport Engineering
教材和参考书



1 、《油气储运工程》,严大凡编,中国石化 出版社,2003年; 2 、《油气集输》,冯叔初等,石油大学出版 社,1992年; 3 、《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杨筱蘅、张国忠 编著,石油大学出版社,1996; 4、《油库设计与管理》,郭光臣等编,石油 大学出版社,1991年。 5、《输气管设计与管理》,姚光镇编,石油 大学出版社
总体规模

根据国际能源组织的建议,石油输入国应 保有90天石油进口量的储备,按此计算 2015年我国应保有5000万吨以上的石油储
备量,至少需建设约7200万m3储备库。
3、国家战略石油储备规划 国家规划

一期1600万吨;共四个基地,分别在沿海
的浙江镇海、舟山、辽宁大连、山东黄岛。

第二期2800万吨,均为地下水封洞库。 第三期2800万吨。
250 200 150 100 50 0 2003 2006 2015 90
36.1 47.3 51
进口量/Mt 依存度/%
200 160
1、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的紧迫性
原油进口地域分布
中亚 9% 拉丁美洲 其他 俄罗斯 3% 2% 9%
非洲 22%
中东 55%
1、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的紧迫性
原油进口海上通道
二、油气处理 油气集输系统
Central treating station Central gatherting station
合格原油 合格天然气 达到排放或回注 标准的水或砂
油井 Oil well 气井 Natural gas well
计量站 Well-testing centre
联合站
气体处理 设施

一、石油储备 1、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的紧迫性
2012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已达到36.2亿吨 标煤,2011年34.8亿吨标煤。 中国能源消费中,油气消费占24%,其 中石油占19%,天然气占5%。 可采资源(不含南海南部)石油233亿吨、 天然气32万亿方。 非常规石油可采资源210~250亿吨,非常 规天然气可采资源量80~120万亿方,为 常规资源的2~3倍。
2012年,中国原油表观消费量4.76亿吨, 对外依存度56%,预计2030年可能上升 到75%以上。 2012年,中国天然气消费1471亿方,对 外依存度29%。2030年天然气消费量达 到5000亿方,国产气量3000亿方,对外 依存度40%。

1、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的紧迫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