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小松鼠分蛋糕》教案模板范文
大班数学小松鼠分蛋糕教案

大班数学小松鼠分蛋糕教案标题:松鼠分蛋糕教案——让大班学生用数学思维分析工作一、课前准备1. 准备6个彩色不同尺寸的蛋糕;2. 预先做好教学计划;3. 准备材料:小纸片、黑板笔、海报纸等。
二、上课环节1. 教师布置任务:将6个彩色不同尺寸的蛋糕分给6个学生,每个学生只能拿回家一个蛋糕。
2. 教师解释任务:说明每个学生如何才能得到最佳的蛋糕,并结合实际情况对任务进行解释。
3. 教师引导学生使用合理的数学思维来分析,讨论每个学生分得哪个蛋糕才能使自己最大化收益,也就是获得最大的收益函数。
4. 让学生分组讨论,在黑板上用符号、文字和图形来描述每个人的收益函数。
5.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分析每个人的最佳选择,最终达成共识。
6. 教师对学生的分析进行总结,引导学生用其他方法来解决类似的问题。
三、课堂结束1. 教师总结本次课的学习内容:教会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步骤和方法;2. 教师提出其他数学应用场景,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数学思维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3. 教师安排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四、作业安排1. 学生根据今天讨论的内容,把讨论的方法小结总结一下,写成100字的小结;2. 学生根据今天的讨论方法,自行设计一个相似的问题,并写出解决方法;3. 教师安排下一课时学习内容,家长督促学生认真完成课堂内容。
小结:上述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利用数学思维来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在本次课中,通过分析每个学生的收益函数和最佳选择来完成松鼠分蛋糕的任务。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数学思维如何应用在实际问题中,从而掌握一门实用的技能。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本次课程小结和作业布置,重新整合在课堂上学习到的内容,让学生更加系统、深入地理解、掌握数学思维的方法,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这样,学生才能在未来的学习中独立解决问题,达到快速学习的效果。
综上所述,松鼠分蛋糕教案让学生在实际中使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提升他们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小松鼠分蛋糕》及教学反思5篇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小松鼠分蛋糕》及教学反思5篇第一篇:幼儿园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小松鼠分蛋糕》及教学反思《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小松鼠分蛋糕》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数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活动目标】1、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感知许多物体(图形)可以分成相同的二分,并知道整体大于部分。
2、尝试用目测,把实物分成一样多的两份,并在活动中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提高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及动手操作能力。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1、教师示范用的蛋糕一只及幼儿操作材料图形一套。
2、人手一分不同颜色的各种图形。
3、操作材料:红枣、豆子、橡皮泥。
【活动过程】1、以两只“小松鼠分蛋糕”的故事,激发幼儿学习二等份的兴趣。
师:“六一”这一天,是小松鼠花花和圆圆的生日,小伙伴们送了他俩一个蛋糕,两只小松鼠很开心,(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看了一会儿,花花说:“我们来分蛋糕吃吧,我们两人吃一样多好不好”圆圆说:“好”!可是两之小松鼠的数学学的不好,不知道怎么分才能分得均匀,小朋友说说看,两只小松鼠应该怎样分才能吃到一样大的蛋糕?2、老师这里也有一只蛋糕,想把它分成相同的两份,请小朋友帮老师想一想,应该怎样分?3、幼儿演示分法,教师帮忙。
4、蛋糕可以分成相同的两份,那么如果我们用图形,可不可以也把它们分成相同的两份?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好多各种各样的图形,而且,每种图形有两张,请你们把相同图形中的一张先用折的方法,折成相同的两份,然后,用剪刀剪开,看看剪下来的图形和原来的图形有什么不同?在折、剪的时候,你想一想一种图形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方法,都可以把它分成相同的两份?5、幼儿动手操作,老师巡回指导,引导小朋友们相互讨论。
师:小朋友在操作的时候。
可以相互讨论一下,应该怎样分?6、幼儿反馈尝试的结果。
提问内刚才小朋友都动手把各种图形分成了相同的两份,请小朋友说说,你是怎样分?(1)请几个有不同分法的小朋友讲述,并用老师的操作卡演示给小朋友们看。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小松鼠分蛋糕》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小松鼠分蛋糕》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认识数字1-10。
2.培养观察能力,能看到一堆物品后快速估算数量。
3.掌握分组分配的基本思路,培养分配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故事图书《小松鼠分蛋糕》。
2.纸板、糖果、小树枝等小道具。
3.数学卡片,用于数字认知。
4.教学PPT。
三、教学活动1.学习数字首先询问学生是否都会数数字1-10,让他们自己在黑板上写出来。
然后介绍教学卡片,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认识。
随后,让学生观察数字卡片上的数量图案,数一数有几个。
老师可以设定一些游戏,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认识数字。
2.阅读故事引导学生观察故事图书《小松鼠分蛋糕》,这个故事主要讲述小松鼠从借来的蛋糕面前,视不到如何分配的问题开始,学习了如何把带来的小食品平均分组后,懂得分享食物,谈到了分享的重要。
3.糖果分组老师分配糖果,4个人分成几组才能分得平均。
分好以后逐个点名领取糖果,感受分组分配的公平性。
4.小树枝分配用小树枝等道具进行分配比较,看看每堆的大小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怎样分配可以保证每组大小一样的情况。
5.反思总结教师可以总结分配的方法,让孩子们理解平分的含义,如何用有限的材料分配得公平。
同时,反思懂得分享,可以让每个人获得更多的快乐。
四、教学反思1.故事的引入使得孩子们更能入门,很快就可以掌握分配的方法,感受到从全局出发做出决策的必要性。
2.学生在练习中可以更好地掌握“平分”的意义,在使用道具进行比较之后,可以更好地理解课程的主要内容。
3.教师可以用简单而有趣的游戏来引发学生对数字的兴趣和关注,帮助他们更快地掌握知识。
4.反思环节使孩子们能够深刻理解“懂得分享”对每个人的价值,也可以让他们从事情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小松鼠分蛋糕》教案设计附教学反思

师:小朋友在操作的时候。可以相互讨论一下,应该怎样分?
6、幼儿反馈尝试的结果。提问内刚才小朋友都动手把各种图形分成了相同的两份,请小朋友说说,你是怎样分?
(1)请几个有不同分法的小朋友讲述,并用老师的操作卡演示给小朋友们看。手动演示后教师用课件演示。
大班数学教案:Biblioteka 松鼠分蛋糕【活动目标】1、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感知许多物体(图形)可以分成相同的二分,并知道整体大于部分。
2、尝试用目测,把实物分成一样多的两份,并在活动中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提高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师示范用的蛋糕一只及幼儿操作材料图形一套。
2、人手一分不同颜色的各种图形。
3、操作材料:红枣、豆子、橡皮泥。
【活动过程】
1、以两只"小松鼠分蛋糕"的故事,激发幼儿学习二等份的兴趣。
师:"六一"这一天,是小松鼠花花和圆圆的生日,小伙伴们送了他俩一个蛋糕,两只小松鼠很开心,看了一会儿,花花说:"我们来分蛋糕吃吧,我们两人吃一样多好不好"圆圆说:"好"!可是两之小松鼠的数学学的不好,不知道怎么分才能分得均匀,小朋友说说看,两只小松鼠应该怎样分才能吃到一样大的蛋糕?
(2)请其他小朋友说说其它图形的不同分法,并用老师的操作卡演示给小朋友们看。幼儿没说出来的那种方法,教师讲解并演示。
师:小朋友真聪明,能把各种图形分成相同的两份,而且方法很多,请你们说说看,分出来的图形原来的图形有什么不同?
7、探素实践今天,老师还给小朋友带来了其他的东西,请同桌的两个小伙伴为一组,把纸包里的东西分成两份。你们可以利用老师给你们的工具来分,动手的时候,可以互相商量、讨论,应该怎样?
大班数学教案小松鼠分蛋糕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教案:小松鼠分蛋糕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掌握小学数学的基本概念,如分数、相加、相减等;2.能够使用小数点、分数线等符号表示分数;3.能够解决集体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公平分配、成本计算等;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观察力。
二、教学内容该教案是一堂基础数学课程,包括以下内容:1.分数的概念和运算;2.对分数的应用,如公平分配。
三、教具准备•黑板、笔;•小松鼠分蛋糕教具。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知识教师介绍今天课程主题,让学生们猜测今天要学习什么内容。
详细解释分数的概念,并通过黑板上的图表和具体实物帮助学生理解。
第二步:小组互动把同学分成小组并发给每组一份小松鼠分蛋糕教具,让他们自行探索、分析并解决这个问题:如果小松鼠有4块蛋糕,要分给6只小鸟,请问每只小鸟可以分到几分之几块的蛋糕?第三步:回顾讨论教师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提出一些问题,例如:•每块蛋糕应该怎么切割?•根据小组情况,每只小鸟分到的蛋糕应该是几分之几?第四步:小组展示让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到黑板前面展示他们的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可以提问、质疑和评价。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教案,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概念,并学习如何将分数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合作意识。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小组互动和共同探索来解决问题,这样可以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同时,每个小组还需要在黑板前展示他们的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可以通过听取别人的方案、提出问题和交流来加深对分数概念的理解。
总之,通过这个教案,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概念,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同时,教学过程中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小松鼠分蛋糕》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小松鼠分蛋糕》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通过故事情境,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引导幼儿学会分享,体验分享的快乐。
二、教学内容1.教学故事《小松鼠分蛋糕》2.数学活动:分蛋糕、平均分配三、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1.带领幼儿做《小松鼠分蛋糕》手指游戏,激发幼儿兴趣。
(二)教学故事《小松鼠分蛋糕》1.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数学元素。
2.讨论故事中松鼠妈妈为什么要分蛋糕,怎样分蛋糕。
(三)数学活动:分蛋糕、平均分配1.教师出示一个模拟蛋糕,引导幼儿观察蛋糕的形状、颜色等特征。
2.教师示范如何将蛋糕平均分成几份,引导幼儿理解平均分配的概念。
3.分组进行操作活动:a.每组分一个蛋糕,幼儿尝试将蛋糕平均分成几份。
b.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c.分享成果,讨论各组分配蛋糕的方法。
2.教师提问:你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需要平均分配的情况?你是怎么解决的?3.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五)拓展活动1.教师出示一个水果,让幼儿尝试将水果平均分给每组幼儿。
2.各组幼儿品尝水果,分享分水果的乐趣。
四、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在操作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平均分配概念的理解程度。
2.关注幼儿在分享环节的表现,了解幼儿的分享意识和合作精神。
3.收集幼儿在生活中的数学应用案例,评估教学效果。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故事情境,让幼儿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2.操作活动的设计,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提高了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分享环节,让幼儿体验分享的快乐,培养了幼儿的合作精神。
4.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数学元素,提高幼儿的数学素养。
六、教学建议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鼓励为主,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幼儿充分的参与机会。
2.加强家园合作,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数学学习情况,鼓励家长在生活中引导幼儿发现数学元素,提高幼儿的数学素养。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小松鼠分蛋糕》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小松鼠分蛋糕》课题名称:小松鼠分蛋糕适用对象:幼儿园大班教学目标:1. 认识数字1-5,并能在实际情境中应用;2. 培养幼儿的分组和分享观念;3. 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和观察力。
教学准备:1. 教具:蛋糕模型、小松鼠模型、数字卡片(1-5);2. PPT或图片素材。
教学环节:1. 导入(5分钟)用图片或故事简单介绍小松鼠喜欢吃蛋糕,并提问:小松鼠要怎么样才能让每个小朋友都有蛋糕吃呢?2. 观察和描述(10分钟)出示蛋糕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蛋糕的大小、形状、颜色等特征。
然后告诉幼儿,小朋友们要将蛋糕平均分给每个人。
3. 数字认识(10分钟)出示数字卡片(1-5),引导幼儿认识数字,并与蛋糕个数进行匹配。
4. 分组游戏(15分钟)让每个幼儿模拟成小松鼠,拿起相应个数的蛋糕模型,然后按照数字卡片上的数字,将蛋糕分给相应的小朋友。
观察幼儿的分组情况,鼓励幼儿互相帮助,并及时纠正错误。
5. 分享和反思(5分钟)让每个小朋友分享自己分到的蛋糕,并讨论是否分得公平。
引导幼儿思考如何让每个人都能分到蛋糕。
6. 巩固练习(10分钟)出示蛋糕模型,让幼儿用数字卡片上的数字,分出相应个数的蛋糕给小朋友。
7. 温故知新(5分钟)复习数字1-5,并让幼儿找出幼儿园中具有相同数量的物品。
8. 课堂总结(5分钟)回顾课程内容,让幼儿总结学到的知识和经验。
课后延伸活动:1. 让幼儿在家中模拟分蛋糕的游戏,巩固数字认识和分组能力;2. 给幼儿提供一些分组的实际情境,让他们运用数字知识进行分组练习;3. 通过买蛋糕的过程,让幼儿体验货币的使用和数的实际应用。
《小松鼠分蛋糕》大班数学教案

《小松鼠分蛋糕》大班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能够理解分数的意义,学会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并用分数表示。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故事情境和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合作意识,以及热爱生活、珍惜食物的积极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分数的意义及表示方法。
2. 学会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并用分数表示。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学会用分数表示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
2. 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将分数运用到实际情境中,如分蛋糕、分水果等。
四、教学准备:1. 教具:蛋糕模型、水果图片、分数卡片等。
2. 环境:安静、舒适的学习氛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述《小松鼠分蛋糕》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数学问题。
2. 讲解:展示蛋糕模型,向幼儿讲解分数的意义及表示方法,如将一个蛋糕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四分之一。
3. 实践操作:让幼儿动手操作蛋糕模型,将蛋糕平均分成2份、3份、4份等,并用分数表示。
4. 小组讨论:分组进行讨论,让幼儿互相交流分享心得,巩固分数的概念。
5. 游戏环节:设计“分蛋糕”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运用分数知识,提高分享和合作意识。
7. 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分数的家庭作业,让幼儿与家长共同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分数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通过小组讨论和游戏环节,评估幼儿的分享意识、合作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3.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环境中对分数知识的应用情况。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实地考察活动,如参观蛋糕店,让幼儿观察和了解蛋糕的制作过程,进一步巩固分数知识。
2. 开展一次主题班会,邀请家长参与,共同探讨如何在生活中运用分数知识,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数学《小松鼠分蛋糕》教案模板范文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感知许多物体(图形)可以分成相同的二分,并知道整体大于部分。
2、尝试用目测,把实物分成一样多的两份,并在活动中用自己的方法来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提高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师示范用的蛋糕一只及幼儿操作材料图形一套。
2、人手一分不同颜色的各种图形。
3、操作材料:红枣、豆子、橡皮泥。
【活动过程】
1、以两只"小松鼠分蛋糕"的故事,激发幼儿学习二等份的兴趣。
师:"六一"这一天,是小松鼠花花和圆圆的生日,小伙伴们送了他俩一个
蛋糕,两只小松鼠很开心,看了一会儿,花花说:"我们来分蛋糕吃吧,我们两
人吃一样多好不好"圆圆说:"好"!可是两之小松鼠的数学学的不好,不知道怎
么分才能分得均匀,小朋友说说看,两只小松鼠应该怎样分才能吃到一样大的
蛋糕?
2、老师这里也有一只蛋糕,想把它分成相同的两份,请小朋友帮老师想
一想,应该怎样分?
3、幼儿演示分法,教师帮忙。
4、蛋糕可以分成相同的两份,那么如果我们用图形,可不可以也把它们
分成相同的两份?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好多各种各样的图形,而且,每种图形有两张,请你们把相同图形中的一张先用折的方法,折成相同的两份,然后,用剪刀剪开,看看剪下来的图形和原来的图形有什么不同?在折、剪的时候,你想一想一种图形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方法,都可以把它分成相同的两份?
5、幼儿动手操作,老师巡回指导,引导小朋友们相互讨论。
师:小朋友在操作的时候。
可以相互讨论一下,应该怎样分?
6、幼儿反馈尝试的结果。
提问内刚才小朋友都动手把各种图形分成了相
同的两份,请小朋友说说,你是怎样分?
(1)请几个有不同分法的小朋友讲述,并用老师的操作卡演示给小朋友们看。
手动演示后教师用课件演示。
(2)请其他小朋友说说其它图形的不同分法,并用老师的操作卡演示给小朋友们看。
幼儿没说出来的那种方法,教师讲解并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