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50在跨断层水平位移(短程)测量中的应用
深层水平位移观测检测报告

深层水平位移观测检测报告xx-20xx-00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公司二〇一三年x月声明ii第页共页深层水平位移试验检测报告ii目录第1章工程概况 (1)第2章检测目的 (1)第3章检测依据 (1)第4章检测设备 (2)4.1主要仪器设备 (2)4.2主要仪器设备 (2)第5章检测等级 (2)第6章仪器工作原理及方法 (3)6.1仪器工作原理 (3)6.2仪器使用方法 (4)第7章检测数据处理 (5)第8章检测结论及建议 (11)iv第1章工程概况受xxxxxxxxxxxxxxx的委托,xxxxxxxxxx承担了深层水平位移参数的检测任务。
由于深层水平位移属于长期观测项目,在征得xxxx的情况下,采用现场模拟的方式进行。
2013年9月5日选择公司xxxx旁一处空地来模拟滑坡体的深层水平位移,该滑坡体命名为A滑坡体,在A滑坡进行深层水平位移检测。
第2章检测目的1、使试验检测人员了解地表沉降的测试过程。
2、通过地表沉降观测参数检测,评定公司检测人员是否具备检测深层水平位移的数的检测能力。
第3章检测依据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3、《大坝观测仪器测斜仪》(SL362-2006)。
第1页共11页第4章检测设备4.1主要仪器设备本次观测采用的仪器设备见表4.1,表4.1检测主要仪器、设备表4.2主要仪器设备桥梁检测时气温:xxxxxxxxxx,天气:晴。
在整个外业工作期间,检测设备均在检定有效期内,运行正常。
第5章检测等级由于本次模拟的A滑坡体模拟为普通滑坡体,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第10.1.3之规定,本项目为四等变形监测等级进行观测。
四等变形监测的等级划分及精度指标和其适用范围见表5.1。
表5.1四级变形测量的级别、精度指标及其适用范围第2页共11页第 6 章仪器工作原理及方法6.1 仪器工作原理滑动式测斜仪及其导轮是沿着测斜导管的导槽沉降或提升。
徕卡TM50 三角高程测量替代二等水准测量的可行性研究

46
L 国土资源 AND&RESOURCES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数字自然
源 资
SHUZIZIRANZIYUAN
国土资源
LAND & RESOURCES
徕卡 TM50 三角高程测量替代二等 水准测量的可行性研究
□□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陈咪霞
水 准测量是一种传统的高 程测量方法,精度较高, 在理论研究、数据处理等方面也都 趋于完善,在实际操作等方面已经 形成了完善的操作规范。但是在地 形复杂及坡度较大区域进行水准测 量 时, 因 测 站 增 多, 则 精 度 降 低、 外业工作量和测量成本增大、施测 速度较慢。 三角高程测量是高程测量的基 本 方 法 之 一, 简 单、 灵 活、 受 地 形 限制较小,但是由于受到仪器精度、 地球曲率、大气折光等因素的限制, 一直没有得到突破性的提高,在很 多时候只能应用于低等级的水准测 量中。 近年来,随着测绘技术的发展, 测量仪器精度的提高,尤其是高精 度测量机器人的出现,给三角高程 测量精度的提高带来了新的突破。 本 单 位 在 对 某 市 CORS 基 准 站进行二等水准观测时发现,由于 CORS 基准站布设位置都是在较高的 屋顶上,使用传统的的精密水准连 测方法传递高程时设站较困难,且 需要工作人员爬到屋顶上进行设站、 立 尺, 比 较 危 险, 所 以 开 展 了 高 精 度测量机器人 TM50 进行三角高程 中间观测法代替二等水准测量的研
0.268 0.390
0.364 0.530
0.449 0.653
光栅尺高速高精度跨尺度位移测量方法解读

光栅尺高速高精度跨尺度位移测量方法随着集成电路(IC)封装工艺、超精密加工、精密仪器及生物医学工程等众多领域的不断发展,与之相关的设备对运动速度、定位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高速高精度定位技术在现代科学技术中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
光栅尺具有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寿命长等优点,成为纳米位移测量的主要工具,但由于受光路结构及信号检测电路扫描频率等因素的限制,光栅尺测量的最大允许移动速度与其测量步距成反比。
针对高速高精度定位系统的运动特性及光栅尺测量高速位移时难以实现高分辨力的问题,本文提出了适合高速且实现系统末端点高分辨力位移测量的新方法——基于单光栅尺的跨尺度位移测量方法。
首先,在分析光栅线性位移测量原理、光栅测量系统误差尤其是计数值切换合成误差的基础上,本文重点研究了光栅尺切换合成原理,分析了光栅尺跨尺度测量方法的可行性,设计了实现计数值切换合成的硬件电路,完成了基于可编程芯片FPGA的光栅信号处理模块设计。
其次,对光栅测量系统的误差源进行了分析,根据误差特性使用三种建模方法:多项式曲线拟合方法、分段线性插值方法和三次样条插值方法,对以上三种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MATLAB语言及其工具箱环境进行了计算机仿真计算,通过比较三者的精度,分段线性插值的精度最高,且稳定性好,所以使用分段线性插值方法对光栅测量系统的末端定位点进行了测量误差补偿实验。
最后,搭建了硬件实验系统,对本测量原理与方法进行实验验证。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验证了光栅尺跨尺度测量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在实验中总结了一些经验,为本方法的进一步研究及应用打下了良好基础。
同主题文章[1].薛儒. 新型高速高精度加工中心' [J]. 制造技术与机床. 2000.(09)[2].王桂芳. 现代数控机床的测量系统——光栅尺的测量原理和选择标准' [J]. 现代制造. 2002.(19)[3].陈义丁. 巧用多路高速高精度F/D芯片FDC9201' [J]. 测控技术. 1993.(05)[4].孟建新. 光栅尺污染故障的处理' [J].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00.(03)[5].吴玉斌,朱勤. 基于虚拟仪器的光栅尺误差动态检测' [J]. 光电技术应用. 2005.(04)[6].张百海,柴森春,贾媛媛,江泽民,彭光正. 数据采集系统中光栅尺信号处理方法的研究' [J]. 机床与液压. 2003.(02)[7].斯德谊,张凤言. 高速高精度组合运放应用技术' [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1995.(02)[8].王世刚,陈集,谢晓梅. 基于PC机的在线循环检测系统的研究' [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2004.(04)[9].游传金430010,方日国430010. 解析测图仪光栅尺接收头的故障判断与处理' [J]. 测绘信息与工程. 2000.(04)[10].赵宏伟. 三菱电动机MELDAS与模具加工技术' [J]. 机械工人.冷加工. 2005.(07)【关键词相关文档搜索】:机械电子工程; 光栅尺; 高速高精度; 跨尺度测量; 误差标定【作者相关信息搜索】: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荣伟彬;刘竞航;。
水平位移观测法垂直位移观测法的种类特点和适用条件

水平位移观测法垂直位移观测法的种类特点和适用条件1.全站仪观测法:全站仪是一种高精度、全自动的测量仪器,可以通过测量目标点到水平方向上的相对位移来计算出水平位移。
该方法具有测量范围广、仪器精度高的特点,适用于长期观测和大范围水平位移变化的研究。
2.GPS观测法:GPS(全球定位系统)依靠卫星发射的信号测量地面目标点的位置和速度,可以通过对时间、速度和距离的测量来计算出地壳水平位移。
GPS观测法具有测量精度高、覆盖范围广、实时性好的特点,适用于对地壳水平位移的长期监测和研究。
3.激光测距仪观测法:激光测距仪通过测量光束的往返时间和速度来计算出目标点的距离和位移。
该方法具有高精度、测量速度快的特点,适用于小范围内地壳水平位移的观测和研究。
垂直位移观测法是指通过测量地面特定点相对于参考点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移来研究地壳运动的一种方法。
根据测量的原理和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垂直位移观测法:1.水准测量法:水准测量法是一种传统的测量方法,通过测量地面上不同点的高程差来计算出垂直位移。
该方法具有简单、便捷的特点,适用于小范围内地壳垂直位移的观测和研究。
2.GPS观测法:GPS观测法不仅可以用来测量水平位移,也可以用来测量垂直位移。
通过对卫星信号的测量和计算,可以得到目标点的高程信息,从而计算出地壳的垂直位移。
该方法具有测量精度高、覆盖范围广的特点,适用于全球范围内地壳垂直位移的观测和研究。
3.高程测量仪观测法:高程测量仪是一种专门用于测量高程的仪器,可以通过测量目标点的高程差来计算出地壳的垂直位移。
该方法具有高精度、测量速度快的特点,适用于小范围内地壳垂直位移的观测和研究。
以上水平位移观测法和垂直位移观测法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研究目标和测量条件来确定。
水平位移观测法适用于对地壳的水平位移变化进行长期监测和研究,而垂直位移观测法适用于对地壳的垂直位移变化进行长期监测和研究。
同时,不同观测法的特点和适用条件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观测和研究。
(整理)水平位移观测法、垂直位移观测法的种类特点和适用条件仅供参考版

水平位移观测法、垂直位移观测法的种类,特点和适用条件水平位移监测:对水工建筑物的顺水流方向或顺轴线方向的水平位移变化进行监测常用观测方法分两大类。
一类是基准线法,基准线法是通过一条固定的基准线来测定监测点的位移,常见的有视准线法、引张线法、激光准直法、垂线法。
另一类是大地测量方法,大地测量方法主要是以外部变形监测控制网点为基准,以大地测量方法测定被监测点的大地坐标,进而计算被监测点的水平位移,常见的有交会法、精密导线法、三角测量法、GPS观测法等。
一、视准线法:通过视准线或经纬仪建立一个平行或通过坝轴线的铅直平面作为基准面,定期观测坝上测点与基准面之间偏离值的大小即为该点的水平位移。
适用于直线形混凝土闸坝顶部和土石坝坝面的水平位移观测。
当采用这一方法时,主要的是要求它们的端点稳定,所以必须要作适当的布置,只能是定期地测定端点的位移值,而将观测值加以改正。
视准线观测方法特点是速度快,精度较高,原理简单、方法实用、实施简便、投资较少的特点, 在水平位移观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不足是对较长的视准线而言, 由于视线长, 使照准误差增大, 甚至可能造成照困难。
当即准线太长时,目标模糊,照准精度太差且后视点与测点距离相差太远,望远镜调焦误差较大,无疑对观测成果有较大影响。
小角法:是水平位移监测中常用的方法,该方法最早应用于水库大坝的变形监测,其基本原理是一通过大坝轴线的固定不变的铅直平面为基准面,通过测定基准线方向之间的微小角度从而计算观测点相对予基准线的偏离值,根据偏离值在各观测周期中的变化确定位移量。
由于所需测定的位移通常很细微,因此对位移的观测精度要求很高,需要采取各种提高观测精度的措施,观测过程中需要对各作业环节严格把握,哪怕仅仅是一个小环节的失误,都可能导致最终监测精度不能满足要求。
二、引张线法:利用张紧在两工作基点之间的不锈钢丝作为基准线,测量沿线测点和钢丝之间的相对位移,以确定该点的水平位移。
适用于大型直线形混凝土的廊道内测点的水平位移观测。
深层水平位移监测记录表

11.5Biblioteka 12.012.012.0
12.0
12.5
12.5
12.5
12.5
13.0
13.0
13.0
13.0
13.5
13.5
13.5
13.5
14.0
14.0
14.0
14.0
14.5
14.5
14.5
14.5
15.0
15.0
15.0
15.0
备注:附加声明区可用于:a)对检验检测的依据、方法、条件等偏离情况的声明;b)其他见证方签认;c)其他需要补充说明的事项。
深度(m)
监测值(mV)
深度(m)
监测值(mV)
深度(m)
监测值(mV)
深度(m)
监测值(mV)
正向1
负向1
正向2
负向2
正向
负向
正向
负向
正向
负向
6.5
6.5
6.5
6.5
7.0
7.0
7.0
7.0
7.5
7.5
7.5
7.5
8.0
8.0
8.0
8.0
8.5
8.5
8.5
8.5
9.0
9.0
9.0
9.0
9.5
9.5
试验: 复核: 日期: 年 月 日
深层水平位移监测记录表(续表二)
试验室名称:四川振通公路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记录编号:
第期
第期
第期
第期
监测时间
监测时间
监测时间
监测时间
天气及气温
天气及气温
跨断层流动形变监测环境及监测技术探讨

跨 断 层 流 动 形 变 监 测 环 境 及 监 测 技 术 探 讨
陆 明 勇 刘 天 海 黄 宝森 李 民 寇建 新 房 宗 绯 张金 城 于 海 生
( 中国 地 震 应 急 搜 救 中心 , 京 北 104 ) 0 0 9
摘 要 对首都圈地区跨断层流动形变监测环境的考察发现, 某些监测场地中( 2%) 近 0 存在一定的非地震因素
线尺 。
关键 词 首都圈地区; 跨断层 ; 流动形变; 监测环境 ; 监测技术 中图分 类号 :3 5 7 6 P 1 .2 文献标 识码 : A
DI SCUSS ON I OF ENVI RONM ENT AND ONI M TORI NG TECHNO LO GY Fo R CRoSS. FAULT o BI M LE DEFo RM ATI oN oNI M ToRI NG
ta tecut e r t nmoi r gtcnq e(nt m ns n ecos a l dfr ai uvyn n y h th rs l f ma o nt i h iu s is e t)adt rs— ut e m t nsreigl el - ad o i on e u r h f o o i a
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技术分析

城
市
勘
测
朋 斜 =, 2斜仪器 +, 转 + 2量 n 测 n m测
留 1 i左 右 , 0mn 仪器 读 数 稳定 后 才 开 始 测试 ¨ 。测 试 J
过 程 中应缓 慢地 将 探 头 下 放 至 测 斜 管底 部 , 忌让 电 切 缆从 手 中滑 过而 使 探 头 自由下 落 , 以免使 探 头 急速 碰
验 证 , 同确保 监 测 对 象 的安 全 。基 于 上海 岩 土工 程 共
勘 察设 计研 究 院 有 限公 司 ( 称 上 海 勘 察 院 ) 测 工 简 监 程 经验 , 文采 用 文 献 研 究 法对 测 斜 技 术 进行 了误 差 本
原 基 准
线
和精度 分 析 , 究 了典 型工程 的测 斜 曲线及 变形 规律 。 研
2 测 斜 原 理
测斜 是通过 在 被测 试 的对 象 内部 安装 或 埋设 测 斜 管, 测量测斜管轴线与铅垂 线之间夹角变化量 , 来监测 土 、
图 1 测 斜原 理 图
岩石或 围护结构 内部各深度处 水平位 移 的方 法。测 斜仪 包括 活动式测斜仪和 固定式测 斜仪 。活动式 测斜仪 利用 探头在测斜管 内移 动 , 逐段观测 各点倾斜 度 , 过 累 连续 通
21 0 1年 1 2月 第 6期
文 章 编 号 :6 2 86 ( 0 1 0 — 6 — 4 17 — 2 2 2 1 ) 6 17 0
城
市
勘
测
De . 011 c2 No 6 .
Ur a oe h c lI v siain & S r e i b n Ge tc nia n e tg t o u v yng
加得 出测斜管切 向位移变化 。固定 式测斜仪 固定在 测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8卷第6期2016年12月地震工程学报C H I N A E A R T H Q U A K E E N G IN E E R IN G J O U R N A LVol. 38 No.6Dec.,201 6技术交流f________,长TM50在跨断层水平位移(短程)测量中的应用①易天阳,王伟力,温军军,卓如峰(四川省地震局测绘工程院,四川雅安625000)摘要:对于短程跨断层水平位移测量,采用高精度光电测距仪是较好的选择,就目前的测量技术与作业方法而言,徕卡测量机器人T M50无论在测量精度还是作业速度上都具有很好的表现。
通过两个跨断层场地的实例展现了T M50在跨断层水平位移测量中的应用,并对多周期实例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
关键词:断层;位移测量;气象修正;周期误差修正;仪器常数修正中图分类号:T D7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 — 0841(2016)06—1010 — 07D O I10.3969/j.iss n.l 000 — 0844.201 6.06.1010Application of Leica TM50 in Horizontal Displacement(Short Distance) Measurements across FaultsYI Tian-yang,WAMG W ci-li,WENJun-jun,ZHUO Ru-fcng(Surveying and Engineering Institute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of Sichuan Province , Ya'an62^000 , Sichuan , 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Lcica TM50 robotic total station to s hort-distance measureme fault displacements,the aim of t his study is to show the feasibility of an intelligent measuring robot with nom inal precision in short-distance measurement.T'his paper compar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traditional invar-wire baseline method,GPS,and measuring robots in relation to aspects such as measurement precision,operational mode,and personnel dem and,tt finds that the use of a high-precision clcctro-optical distance meter (EDM)isthe best choice at present for relatively short (<3 km)cross-fautt displacement measurements.T'he study then cla--ifics the operational basis a nd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an EDM and the operational hazards in data collection.Inorder to ensure repeatable and comparable measurement data,the observational field data need to b e corrected withdata processing.Meteorological modifications,periodic error correction,an d instrumental correction are all discussed.Results a re presented from an application example,com pared graphically,and briefly analyzed in relation tofautt displacements that are contained therein.Key words:fault;displacement measurement;mctcorologic modification;periodic error correction;instrument constant correction0引言跨断层微量位移测量的目的在于了解断层活动的方式,以便探索断层活动与地震的关系对于跨断层位移测量,通常使用测量学的方法长期连续地精密测量断层两侧的垂 直位移和水平位移,以确定断层的活动情况。
由于观测技术 条件的局限,多年以来水平位移观测常采用因瓦基线尺进行 数据获取。
该方法测量精度高、受环境温度和气压的影响 小,但往、返测交换基线尺的方向有时会受到场地的限制而导致操作难度大、测量距离短、作业人员需求多、劳动强度 大、场地跨越公路的情况存在安全隐患以及跨沟壑的断层场 地难以进行数据采集等缺点。
随着观测技术的进步,GPS、光电测距成为目前跨断层水平位移测量的主要观测技术_21,其中高精度GPS技术由于其自身特点主要用来监测火山地 震、构造地震、全球板块运动,尤其是板块边界地区的重要手 段。
文献[3]提到了基于GPS技术等大地形变监测获取的 现今地壳运动的微动态定量信息对地震预测是十分重要的。
①收稿日期:2015-10-27基金项目: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2014IE S010201,2014IE S010201)作者简介:易天阳(1976—),男(汉族),四川遂宁人,工程师,硕士,从事地震监测工作。
E-m a il:u is k y-y i@163c m u第38卷第6期易天阳,等:T M50在跨断层水平位移(短程)测量中的应用1011而对于短程距离(3 k m以内)的跨断层场地,采用高精度光以采用自由设站的方式进行数据采集,但观测限差和成果精电测距仪是目前跨断层位移测量的较好选择(表对于度需满足规范的指标要求,对于新建场地应考虑点间采用对既有跨断层的短程测距观测场地,当点间通视存在困难时,向观测的测量方式进行点位的选埋。
为了能将多年累积下来的观测资料予以利用和比较分析,可表1测距方式比较表Table 1 C om parison o f d iffe re n t ranging methods测距方式优点缺点因瓦基线尺GPS测量机器人精度高,受气象因素影响小长距离,高精度,全天候,快速、实时,自动化程度高,点间无须通视中短程测量精度高且较稳定,角度、距离及坐标一站式完成,快速,自动化程度高测程短,劳动强度大,人员需求多,操作难度大,受场地条件限制等仪器固定误差有待提高、重复测量的稳定性较差成对点须通视,受雨雾天气、强烈阳光、空气粉尘的影响大1技术要求依据《中、短程光电测距规范》及《地震地壳形变观测方法 跨断层位移测量》规范,仪器设备主要技术要求列于表2。
表2仪器设备技术指标Table 2 Technical indexes o f the instrum ent^2,4]当采用三角高差(天顶距)进行斜距改平时,垂直角的观 测限差应满足表5的要求。
表5垂直角观测技术要求(单位:)Table 5 Technical requirem ents fo r v e rtica l angle measurement^5] (U n it:s)仪器等级测距标准标准偏差/m m棱镜重复安置/m m干湿温度表/C气压表Z h P a等级垂直度盘测微器两次读数差同一方向垂直角互差指标差互差I级m r i<(丄-D)<0.20.20.5I210丄52数据采集测量过程采用机载程序软件进行测回数、正倒镜、自动照准、观测限差等的自动控制。
为了保证测回间的测距较差限差,要求一次设站(可能会有多个观测目标)的所有测回应在短时间内完成,从而保证在一次设站的观测时间段内气象要素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因此一次设站的测回数(规范要求不少于4个测回)和方向数都不宜太多,同时对仪器的观测精度和观测速度提出了较为苛刻的要求。
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徕卡测量机器人T M50能够自动精确照准目标并快速完成测量,而且其观测精度能够满足规范的要求。
仪器测量时采用标准气象条件下的气象值进行数据采集,以辅助观测的方式读取并记录相应站点观测过程的仪器高、镜高和气象元素,内业数据处理时匹配其实际观测时的气象信息来进行观测斜距的气象改正,并辅以观测标志间的高差、仪器高、棱镜高进行斜距改正(或采用天顶距改平)。
数据采集技术指标如表3、4。
表3 距离观测技术要求[2,]Table 3 Technical requirem ents fo r distance measurement^2'4^等级使用测距仪每边测回数fe、、精度等级往测返测二等I44往返测也可采用不同时段观测代替表4距离测量较差限值[24](单位:m m)Table 4 L im it values o f a ltitu d e d ifference in distancem easurem ent2,4]测距仪一测回读数测回间较往返测或时间等级间较差限值差限值段内较差限值I232A-BXDX丄0-6)3数据处理仪器获取数据为标准气象条件下的斜距、天顶距、水平 角,为了使周期间获取的数据具有可比性,需要对标准气象条件下获得的数据进行各项修正计算。
3.1气象修正这是电磁波测距的重要改正,因为电磁波在大气中传输时受气象条件的影响很大。
此项改正的实质是大气折射率对距离的改正,因折射率与气压、温度、湿度有关,所以习惯上称为气象改正_6]。
在作业时实际气象条件下的群折射率n的计算公式为+ng -1^P_5,5X10-8 X g7601+a X z()式中:a =9 7 _^,为空气膨胀系数“(C)为实际大气干温;P 2/3.16(m m H g)为实际气压;<?( m m H g)为实际水汽压;n g为标准 气象条件G= 0°C、P=760m im H g、g = 0m m H g)下调制光的折射率,其计算公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