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作文:又是艾粄飘香时作文700字
又到艾叶飘香时

又到艾叶飘香时。
在所有节日里,我最喜欢端午节。
先是气候原因,白天尽管艳阳高照,但从傍晚开始,晚风习习,凉爽舒服。
晚上很晚才回来,第一次看到,楼下的那家小饭菜馆的女主人,收起了每天都支着麻辣烫摊位,在门口,那块不太大的地方,一家人围在一起包粽子。
她家九岁的儿子,今天也没有象平常一样,在外面的一张偶尔不会有客人来吃饭的桌子上写作业。
女主人一直跟我说她孩子上的和平里四小,后来我是通过看校服背后的汉语拼音,知道了是专为外地务工人员办的宏志小学。
没去纠正。
甚至不认为她这叫虚荣。
依然象往常一样,女儿做完功课,她喜欢去跟小哥哥玩儿。
就让她去。
一盆枣,一盆糯米,还有一摞粽子叶,忙活的身影在灯光下,形成了一幅生动的剪影画面,轮廓清晰。
只在瞬间,感觉到了什么,我找到了我最喜欢端午节的原因。
就是这样的场景,一家人在一起忙,聊着天一起说笑着。
每颗粽子,都带着幸福的味道。
试想,现在除了饺子之外,还可以有兴致一家人在一起劳作的,就是包粽子了吧。
生活在快节奏的年代里,有谁还有兴致去做元宵吗?还去打月饼吗?我想就算有,也少了。
想起了小时候,在院子里,树荫下,我和奶奶一起包粽子,我打叶,奶奶包,喜欢吃豆沙和小枣的。
豆沙是一定要自己做的才好吃。
可豆沙的制作过程复杂,先要把红豆泡上几个小时,然后用水熬,要把红豆皮时不时的捞出。
这样出来的才是真正的豆沙。
要时常搅拌,否则容易糊。
味道就不好了。
熬好之后,要用事先准备好一个大盆,上面放着一个细细的筛子,把红豆浆全部都倒下去,这样,筛子上留下的是豆皮,流入盆里的就是纯的豆沙浆了。
工序到这里还没结束,要再把这些豆沙浆再倒入一个大大的的豆包布口袋里,挂起,空干。
当豆包布口袋,再没有水份出来的时候,打开一看,那里全是细细腻腻的豆沙。
以为这样结束了吗?不,还没有,现在开始,起火,还要把豆沙加上糖,在锅里翻炒几下。
再加上些小颗的核桃仁。
这才算完工。
我喜欢跑前跑后的当着小伙计,因为这样就可以时不时的偷吃。
艾叶又飘香五年级作文

艾叶又飘香五年级作文
每每看见那盘旋向上的艾叶,看见那如无瑕翡翠的艾叶糍粑,闻到那沁人肺腑的清香,时空的大门便会突然敞开。
穿过时空隧道,到达那个既陌生又熟悉的一天,熟悉的田野,熟悉的人物,熟悉的草地,熟悉的事情……
那天,阳光明媚,正是个大好天气,正适合去田垠、路边,门前屋后采摘艾叶来做艾叶糍粑。
我和爸爸背着小篮子,到处采摘艾叶。
当然,你不用怕找不到它,只要跟随着它的清香,必能找到。
太阳看见我们采的艾叶飞进篮子里,把柔柔的阳光,撒在我们身上。
采完艾叶,便到了最重要的部分——做艾叶糍粑。
把艾叶洗净,再用热水焯一遍。
浸泡过后,捣烂艾叶,顿时香气四溢,让人沉醉。
捣烂后,把糯米粉和艾叶混合,做成艾叶粉团。
再把艾叶粉扯一团放在手上,挤压变成薄片,再包进一些馅料,包合,便可下锅。
不过几十分钟,便可开吃。
抓一个糍粑放进嘴里,馅汁流出来,赶快伸出舌头*干净。
当然,它那清香便也伴随着馅吞了下去,回味无穷。
待到今日,艾叶又飘香。
又是一年艾叶飘香端午节作文

又是一年艾叶飘香端午节作文
又是一年艾叶飘香端午节作文
又是一年五月五,又是一个端午节。
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在门前插一束艾叶,他淡淡的清香弥漫在空气中,使人闻着,感觉神清气爽,淡淡的清香把我的思绪回到了从前。
1 0年前,我才4岁,外婆在五月五这一天在房门上插上那么一束叶子很长的叶子。
我问外婆:“外婆,这是什么?”“这是艾叶。
”外婆一边说一边插艾叶。
“为什么要插艾叶?”我打破砂锅问到底。
“这是为了避邪。
”外婆边说边从凳子上下来,走进厨房去了。
我也跟在外婆的后面,走了进去。
只见桌子上有几片比刚才插的艾叶还大很多的叶子。
只见外婆从众多叶子中抽出三片,迅速折成了一个三角体,把像米的.东西倒进去一些,但这种米比较小,然后外婆抓几个板栗和拿一些切好的肉放进去,然后再把剩下的叶子绕着这个三角体转。
从旁边的绳子抽出一根,把三角体绑起来。
按照这个步骤做了十几个,放到蒸笼里,开始蒸这个东西。
“外婆,这是什么?”“这是粽子,很好吃的。
”“为什么要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
”“这个爱国诗人是什么?”“孩子,你还小,等长大了,你就知道了。
”
过了一段时间,外婆叫我去吃粽子,外婆为我掰开叶子,里面是个三角体,还有板栗、肉……我咬了一口,好香啊。
吃完了粽子,该去看龙舟了。
外婆把我带到了河边,只见河边站了很多人,大家都在大声助威,只见河里有几条龙船,几个人在使劲地划着。
又是一年艾叶飘香。
艾叶又飘香作文

艾叶又飘香作文《嘿,艾叶那股香哟》哎呀,你可不知道,每年一到那个时候啊,艾叶就开始飘香了。
记得有一年端午节前夕,我跟着奶奶去采艾叶。
我们来到一片小山坡上,那里长满了绿油油的艾草。
奶奶说:“这艾叶啊,可好啦。
端午节的时候,挂在门上可以驱邪呢。
”我看着那些艾草,长得高高的,叶子有点像羽毛,上面还有一层细细的白毛。
奶奶弯下腰,开始采艾叶。
我也学着奶奶的样子,小心翼翼地把艾叶摘下来。
艾叶散发着一股淡淡的清香,闻起来特别舒服。
我一边采一边问奶奶:“奶奶,这艾叶除了挂在门上,还能干嘛呀?”奶奶笑着说:“这艾叶啊,还可以用来洗澡,能驱蚊子呢。
还可以做成艾叶粑粑,可好吃啦。
”我们采了满满一篮子艾叶,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回到家,奶奶把艾叶分成了几部分。
一部分挂在了门上,一部分用来洗澡,还有一部分准备做艾叶粑粑。
奶奶先把艾叶洗干净,然后放在锅里煮。
煮好后,把艾叶捞出来,放在盆里,加上糯米粉和白糖,揉成一个面团。
接着,奶奶把面团分成一个个小团子,再把小团子压扁,做成艾叶粑粑的形状。
最后,把艾叶粑粑放在锅里蒸。
不一会儿,厨房里就飘来了一股浓浓的艾叶香。
我迫不及待地等着艾叶粑粑出锅。
终于,奶奶把艾叶粑粑端了出来。
我拿起一个艾叶粑粑,咬了一口。
哇,甜甜的,软软的,还有一股艾叶的清香。
我吃得可开心了。
从那以后,每年端午节,我都会想起那股艾叶的香味。
艾叶飘香的时候,也是我最开心的时候。
嘿,这艾叶啊,真是让人难忘。
以后每年,我都要和奶奶一起去采艾叶,做艾叶粑粑,感受那浓浓的人间烟火味。
嘿嘿。
正是艾草飘香时作文-关于草的作文.doc

正是艾草飘香时作文-关于草的作文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门前的小巷充满了苦艾的香味。
难怪端午节也被称为“艾节”。
我妈妈也遵守端午节的习俗,一大早就拉着我去买苦艾。
我一走进巷子,就和艾香面对面了。
抬头望去,这条小巷已经变成了一片苦艾的海洋,到处都是一捆捆的苦艾,汽车,一捆捆的。
绿茵仍然散发着泥土的芳香,有些还沾有晶莹的晨露。
从远处看,我以为它是一只张开翅膀的孔雀。
我发呆。
我突然想起了我的母亲。
她在和一个卖苦艾的乡下阿姨说话。
那位黑脸膛的阿姨看起来很强壮。
母亲悄悄地对她说:“今天是端午节,每个家庭都需要艾草。
一束50美分太便宜了!
你为什么不利用端午节来赚更多的钱?每捆上涨50美分。
城里人不在乎!而且,一元一束,不用找零,也方便!“好吧,我上去。
”阿姨笑了。
下午,我和妈妈去买咸蛋,我们听到阿姨喊:“50美分一双,50美分一双!”母亲急忙跑过去,惊讶地问:“为什么还没涨呢?”阿姨笑着说:“我只需要一点点努力就能切好这种苦艾。
这是野生的,不太贵!”母亲的脸上露出尴尬的微笑。
我不禁在心里羡慕她:多么单纯的阿姨啊!绿色无污染的艾草就像这位阿姨纯洁无瑕的心!在回来的路上,我妈妈总是叹息道:“要是所有的商人都像这个阿姨那样该多好啊!”房价不会那么糟糕。
绿豆不会那么贵。
我看着窗外和门前的蒿草,闻到了药的清香,想起了阿姨!。
初二叙事作文:又逢艾叶飘香时

又逢艾叶飘香时本文是初中关于初二叙事作文的又逢艾叶飘香时,欢迎阅读。
端午时节,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淡淡的中药香,微带点点苦涩,却并不刺鼻,那是一股让人神清气爽的味道。
细细一闻,哦,那是家家户户煮艾叶时飘出的香气,丝丝缕缕,轻轻勾起记忆深处那股淡淡艾香,让我烦躁和疲惫的心情渐渐平静,在难得的宁静之中,思绪随艾香渐渐飘向远方。
空闲之余,便想去山间转转。
独自沿着山间小路行走,看见路边艾草应运而生,临风而长,一丛丛、一簇簇,生机盎然、馨香扑鼻。
每年艾草都如此长势喜人、蔚然成风,奶奶便采来艾叶为嘴馋的我做上美味的艾叶粑。
凉风习习,艾香扑面而来,令我想起刚出蒸笼热气萦绕、温润如玉的艾叶糍粑,不禁陷入那清甜的回忆之中-每逢端午,奶奶无论再忙也会空下手头的功夫,提着竹篮到菜园边、田埂上或草垛旁,摘上一篮子的艾叶,然后背来一捆稻草烧成灰,准备做艾叶粑儿。
每每这时,我便搬来小板凳坐在边上看着那艾草在奶奶粗糙却又十分灵巧的手中变成一个个软糯的艾叶粑。
只见奶奶把稻草灰放在开水里过滤,把过滤后的稻草灰水倒进大铁锅里,再次烧开后把洗干净的艾叶倒进锅里,翻转几次后,见奶奶用锅铲捞上一两片艾叶用手指捏捏,奶奶总慈祥地笑着说当手指能把艾叶捏碎就恰好了,懵懂的我便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这时,奶奶用滤罩把艾叶捞出来漂在准备好的清水里,这时的艾叶更绿了,绿得逼你的眼,漂在水中如无瑕的翡翠一般。
看奶奶用手捞起艾叶,搓了漂,漂了搓,反复搓漂几遍后再把艾叶上的水拧干放在砧板上剁碎,并在上面撒上稍许盐拌均匀后备用。
糍粉是现成磨好的米粉,但包糍粑的馅可是一道复杂的工序,看奶奶把自己种的花生剥去硬壳,用文火焙炒后在石臼里捣成粉,然后在香喷喷的花生粉上拌上白砂糖、白芝麻和新鲜的膏油。
一切准备就绪,接下来就是揉糍团、包糍粑了。
待包好了一糍篮子后,就放到大铁锅里去蒸,十多分钟后出锅。
刚刚出锅的艾叶粑儿如乒乓球那么大小,晶莹剔透、葱绿如玉,清香诱人,小小的我总是在艾叶粑儿刚出炉时就迫不及待地抓上一个塞在嘴里,尽管烫得龇牙咧嘴,也满心欢喜。
艾叶飘香六年级写作文800字

艾叶飘香六年级写作文800字艾叶飘香六年级写作文800字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即将来临了,在这个古香古色的传统节日来临之际,我仿佛又闻到了那飘香四溢的粽香,似乎又看到那相互追逐的龙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六年级作文:艾叶飘香,希望你们可以喜欢哦。
艾叶飘香作文1又到了飘满棕子香味的端午节了,让我想起了我们家乡端午节的习俗。
我五岁那年,在湖南老家过了一个端午节。
那天上午,爸爸领着我去看划龙舟比赛。
还没到江边,远远地就听到了锣鼓喧天,非常热闹。
走近一看,江边插着许多彩旗,岸上人山人海,五条龙舟在江里一字排开,划船手摩拳擦掌在准备着。
正式比赛开始了,只听一声炮响,五条龙舟像五支离弦的箭一样向前驶去,你追我赶,争先恐后。
加油声、锣鼓声、欢呼声……异常热闹。
这时天空下起了绵绵细雨,但是人们一点也不在乎,完全沉浸在这欢乐的海洋里。
在人们的欢呼声中,有一条龙舟划到了终点,笑声、欢呼声更响亮了。
我看见岸上看热闹的人往江里扔粽子和鸡蛋,我非常奇怪地问:“爸爸,他们在做什么,为什么要把好端端的粽子扔进水里呢?”爸爸说:“赛龙舟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追到洞庭湖时不见踪迹。
以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纪念他。
借划龙舟赶走江中之鱼,同时丢粽子等食物喂给鱼吃,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我爱家乡的端午节。
我们家乡的爱国诗人屈原值得我们永远怀念。
艾叶飘香作文2飘香的粽子如皋市江安镇黄岱小学黄丽萍又是一年端午节,又是一年粽子飘香的时节。
春天,一看到那大片的芦苇叶,肥嘟嘟,绿油油的,长满了河边,俨然是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我们小孩子就指望着它快快长大,好尝一尝那一年一遇的粽子了。
端午节这天,我们一大早就会跟着大人去割艾叶,收菖蒲,摘苇叶,回来后把它插在门的两边,听奶奶说,这些东西能辟邪驱鬼,保四季平安。
而这一切做好后,就是包那让人垂涎欲滴的粽子了。
包粽子的过程其实很简单。
先要选好上等的糯米,然后放到清水里泡上半天,等到米被泡得白白胖胖的,再用煮过的苇叶包成三角形或四方形的粽子。
有关艾粄的作文

有关艾粄的作文在我的记忆深处,有一种独特的美食,它散发着田野的清香,带着家乡的温暖,那就是艾粄。
艾粄,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是个陌生的名字。
但在我的家乡,它可是家喻户晓的传统美味。
每年春天,当艾草嫩绿嫩绿的,在田间地头肆意生长的时候,家里的长辈们就开始忙碌起来,准备制作这道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
我还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回到了乡下的老家。
刚进家门,就闻到了一股熟悉的、淡淡的艾草香。
我心里一喜,知道奶奶又在做艾粄了。
我循着香味,一溜烟跑到了厨房。
厨房里,奶奶正围着围裙,站在灶台前,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只见她面前的案板上,放着一大盆新鲜的艾草,那艾草绿得发亮,还带着清晨的露珠。
奶奶熟练地将艾草洗净,然后放入锅中焯水。
这时候,艾草的香气更加浓郁了,整个厨房都弥漫着这种清新的味道。
焯水后的艾草被捞出来,奶奶用手挤干水分,然后把它们切碎。
接着,奶奶拿出了早就准备好的糯米粉和粘米粉,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
她把切碎的艾草放进粉里,加入适量的热水,开始揉面。
奶奶的双手有力而又温柔,面团在她的手下逐渐变得光滑有弹性。
接下来就是准备馅料了。
奶奶做的艾粄,馅料通常有两种,一种是甜的,用花生、芝麻、白糖混合而成;另一种是咸的,用猪肉、香菇、虾仁、竹笋等食材炒制而成。
我最喜欢的是甜馅的艾粄,那香甜的味道总是让我欲罢不能。
奶奶把揉好的面团分成一个个小剂子,然后用擀面杖擀成薄饼状。
她拿起一张面饼,放入一勺馅料,像包包子一样把口捏紧,然后轻轻压扁,一个艾粄就做好了。
做好的艾粄整整齐齐地排列在案板上,就像一个个绿色的小枕头,可爱极了。
终于,艾粄上锅蒸了。
不一会儿,锅里就冒出了腾腾的热气,艾草和糯米的香气混合在一起,从锅盖的缝隙里钻出来,弥漫在整个屋子里。
我站在灶台前,眼睛紧紧地盯着锅,不停地咽着口水,心里盼着艾粄能快点蒸熟。
“叮”的一声,奶奶说艾粄蒸好了。
她打开锅盖,一阵热气扑面而来,我的眼前顿时一片朦胧。
等热气散去,我看到锅里的艾粄变得更加翠绿,晶莹剔透,仿佛一颗颗碧绿的宝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又是艾粄飘香时
每当清明前后,我走在家乡的大街小巷时,总会闻到一种熟悉的植物的清香,这种味道让我垂延欲滴。
想知道是什么吗?没错,这就是我们家乡的一种风味美食——艾粄。
什么是艾粄呢?顾名思义,就是用艾叶和糯米粉做成的一种糕点。
艾叶是春天常见的一种野草,大多长在田野里或山坡上,它们散发着一种独特的清香。
客家人能想到用艾叶和糯米粉制作成美食,我真佩服他们的智慧。
我们客家人地区流行着:“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这样的一句俗语。
而艾粄是怎么来的呢?这儿还有一个民间故事:相传在清明前后时,龙宫里逃出了一条孽龙,专门在岭南一带祸害百姓,百姓们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观音娘娘见了,很想帮助他们。
可这个地方不归她管辖,怎么办呢?她知道孽龙害怕闻艾的味道,于是想了个办法。
她变成了一个老太太来到了人间,让人们去山上采集艾草。
然后摘回来与糯米粉一块儿做成一种糕点,这种糕点做好后,到处都飘散着艾草的香味。
孽龙闻了这种味道,难受极了,就赶紧回到大海深处的龙宫里,再也没有出来了。
从那以后,每当清明前后,家家户户都会做艾粄了。
做一个艾粄并不容易。
首先要将采到的艾草放到水中清洗,去掉里面的沙石,接着把艾草煮开,并过滤出汁水。
然后,把绿得像翡翠一样艾草叶水倒入糯米粉中搅拌。
这时的糯米粉成了一种明亮的绿色,非常可爱。
再把它揉成粉团,分成一个个小剂子,然后把这些小剂子
压成一块块面皮,在往面皮里裹入花生、芝麻和白糖等馅料。
放入锅里中蒸30分钟,香喷喷的艾粄就出炉了。
艾粄吃起来非常可口,面皮很有嚼劲,艾草的清香和馅料的甜蜜融合在一起,吃完且齿颊留香,吃完一个还想再吃一个,真让人欲罢不能。
艾粄是我们客家地区一种传统的美食,凝聚了客家人的智慧与勤劳,我为我是个客家人而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