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期中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七年级生物期中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期中知识点

一、细胞和组织部分1.细胞的定义和基本特征:细胞是生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具有天然的限制,衍生自已有细胞。

2.细胞的类别: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3.真核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等。

4.组织的基本概念和种类:动植物组织和人体组织。

5.常见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结缔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肌肉组织等。

二、生物的多样性和分类部分1.生物的多样性:细菌、真菌、植物、动物等的种类和特征。

2.物种和分类:物种的定义和特征,分类的目的和方法。

3.五界分类法:动物界、植物界、菌界、原生生物界、细菌界。

4.动植物的分类特征和分类方法:动物的体对称性和进化程度,植物的种子和无种子的区别等。

三、发育与繁殖部分1.有性和无性生殖:两者的定义、特征和区别。

2.有性生殖:雌雄配子、受精和胚胎发育等基本概念和过程。

3.无性生殖:分裂、萌发、产孢等基本概念和过程。

4.幼体和成体的概念和区别:昆虫和两栖动物生命周期的例子。

四、基因和遗传部分1.遗传:遗传的概念、基本规律和意义。

2.基因的概念:DNA、染色体、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等。

3.遗传的机制: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4.基因的变异和突变:基因突变的原因和影响。

五、进化与适应部分1.进化论:达尔文的进化论和自然选择理论。

2.演化和分类:物种演化和分类的关系和意义。

3.生物适应:生物适应环境变化的机制和形式。

六、生物与环境部分1.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生物种群:种群的定义和特征,种群变动的原因和规律。

3.生物和环境的关系: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对环境的影响。

七、人体健康部分1.健康与疾病:健康的定义和特征,疾病的定义和分类。

2.传染病和非传染病:两者的区别和防治方法。

3.常见疾病:感冒、糖尿病、癌症等的病因和预防措施。

综上所述,七年级生物的期中知识点主要包括细胞和组织、生物的多样性和分类、发育与繁殖、基因和遗传、进化与适应、生物与环境以及人体健康等方面的知识。

七年级期中生物必考知识点

七年级期中生物必考知识点

七年级期中生物必考知识点作为七年级生物课程的重要阶段之一,期中考试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了解期中考试中必考知识点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在本文中,将为大家梳理出七年级期中考试中必考的生物知识点,并逐一进行解析和说明。

一、生命的定义生命是指具有组织结构、代谢活动以及对环境有适应能力的物质系统。

生命由细胞组成,生物种类多样,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等多种类型。

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细胞结构细胞主要由细胞膜、细胞质、核和细胞壁(植物细胞唯一具有的结构)等组成。

其中,细胞膜是细胞最外层的保护膜,细胞质是细胞的主要体积部分,核是控制细胞活动的中心,细胞壁则是细胞的支持和保护结构。

2.细胞功能细胞具有多种功能,其中包括:物质运输、能量转化、蛋白质合成、DNA复制等。

细胞具有协同作用,组成不同的组织器官,共同完成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三、叶绿体和光合作用1.叶绿体的结构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特有的器官,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它们呈现出扁平的结构,含有绿色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色素,可以吸收阳光中的光能,将其转化为化学能,以供植物细胞进行代谢活动。

2.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是由叶绿体中的叶绿素颜色体和周围的质体体系,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将阳光光能转化为植物能量的过程。

光合作用分为光能捕获、电子传递、光化学反应、暗反应等多个阶段,其中每一个阶段都是非常关键的,必须精准按照顺序完成。

四、人体器官和功能人体是由许多器官组成的,每一个器官都有特定的功能。

器官之间通过神经、血液和淋巴等多种途径协同工作,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五、生物群落和生态环境生物群落是指特定地区内,不同生物种群以及它们的生活和迁徙方式的总和。

生态环境是指周围自然界的各种要素和因素,它们直接或间接地支持着生物群落的生存和繁殖。

具体而言,生态环境包括水、土壤、大气、温度、湿度、光照等要素,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等。

六、生态环保和生物资源保护生态环保和生物资源保护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大问题。

七年级生物上册期中考试背诵清单整理高频考点提分必记

七年级生物上册期中考试背诵清单整理高频考点提分必记

七年级生物上册期中考试背诵清单整理高频考点提分必记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一、生物的特征(8个):(1)生物生活需要营养。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得到,动物与人则通过取食来得到。

(2)生物能进行呼吸。

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都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如:人排汗、排尿等;植物的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

如:含羞草叶片受刺激会合拢;草履虫趋利避害。

(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

(6)除了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现象。

如:长的像父母为遗传;长的与父母不同为变异。

(8)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二、生物归类方法:1、按形态结构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2、按生活环境分为: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3、按用途分为:作物、家禽(如:鸡、鸭、鹅)、家畜(马、牛、羊、猪等)、宠物等。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1、生物圈概念: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总称。

2、生物圈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3、为生物提供的生存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大气圈的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组成。

其中主要是能飞的昆虫和鸟及细菌等生物5、水圈包括全部的海洋和江河湖泊。

但大多数生物生活在水中150米以内的范围。

6、岩石圈的表面大多有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人类可利用器具到达任何圈层。

二、影响生物非生物因素:如光、温度、水、空气等生活的环境因素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物间的关系有:捕食、竞争、合作等1、科学探究的6步①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制定计划④实施计划⑤得出结论⑥表达和交流2、对照实验中只有1个不同的变量,其他的变量如温度、时间、土壤的多少等都应相同。

如在探究光线对鼠妇的影响时,变量是光线。

而在探究水对鼠妇的影响时,除干燥和潮湿环境不同外,其它条件都应相同。

三、生态系统1、生物部分: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真菌)2、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土壤等3、食物链:由生产者→各级消费者组成,没有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既:植物→草食动物→肉食动物)4、伴随食物链:由于能量↓所以养活的生物数量↓;但由于生物富集的原因使物质浓度↑5、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它依赖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知识点

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知识点

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知识点二、生物科学的新成就:1、试管婴儿;2、杂交水稻;3、克隆技术;4、基因工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生物技术强国之一。

三、环境问题:1、森林正在减少,乱砍滥伐。

森林火灾的此起彼伏,大面积毁林。

2、工厂排放的废水,海洋、河流、湖泊受到污染。

3、沙尘暴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维持生存。

2、生物能进行呼吸。

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还具有其他特征。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判断下列哪些是生物,哪些不是生物?机器人钟乳石珊瑚珊瑚虫太阳水树人动物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1、调查的普通方法:1、明确调查目的。

2、选择材料用具。

3、方法步骤:1)选择调查范围。

(2)分组。

(3)设计调查路线。

(4)调查记录。

(5)归类整理分析。

二、生物的分类。

1、按形态结构分:动物、动物、其他生物;2、按生活情况分: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3、按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第一节生物圈一、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有生命活动的领域及其居住环境的整体,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一个家。

二、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外表。

三、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影响生物生活的情况因素分两类:1、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

2、生物因素。

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所有生物的生活都会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当环境中一个或几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中考试复习知识点及生物学习方法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中考试复习知识点及生物学习方法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中考试复习学问点及生物学习方法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生疏生物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养分 2.生物能进展呼吸〔生物都要吸取氧气,包括植物〕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动物排尿,排汗,呼吸,可排出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

植物可通过落叶,呼吸〕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响5.生物能生长和生殖(1)生长:指生物体体积由小到大,也就是细胞数目增多〔分裂〕和体积增大〔生长〕的结果。

(2)发育:指生物体中各种器官渐渐到达成熟,并具有生殖力量。

(3)生殖:指生物体产生下一代的现象,通过生殖保持种族的连续。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留意区分遗传和变异〕7.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除外〕病毒不具有细胞构造,它是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构成的。

但病毒作为一种生物,具有生物的共同特征。

二、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1.调查的步骤:①明确调查目的;②确定调查对象;③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④调查记录;⑤对调查结果进展整理;⑥撰写调查报告。

〔调查校园内的生物不能按自己喜好,要记录全面,也要记录生活环境〕2.生物的分类〔1〕依据形态构造特点,将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

〔2〕依据生活环境不同,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

〔3〕依据用途不同,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鸟〕、家畜〔猪,牛等〕、宠物等其次章了解生物圈一、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影响生物生活的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两类。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高山上,海拔越高,温度越低,影响植物的分布。

南橘北枳,也是温度。

沙漠里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光影响海带的颜色。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藻类与真菌的共生,根瘤与固氮菌的共生、蛔虫与人的寄生〕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如:沙漠中的骆驼刺对缺水环境的适应、海豹对严寒环境的适应、旗形树对大风环境的适应〕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如:植物的蒸腾作用调整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整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进土壤、蚯蚓松土〕答题时不能写生物转变环境,只能写影响!3.生物适应环境的同时,又会对环境造成影响;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七年级生物期中考试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期中考试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期中考试知识点七年级生物期中考试知识点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二、调查的一般方法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三、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探究的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5、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6、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7、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8、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9、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10、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七年级生物期中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生物期中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生物期中知识点总结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

举例: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提供能量和物质。

举例:狮子捕食羚羊获取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举例:人类通过呼吸系统进行气体交换。

举例:鱼通过鳃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动物和人通过多种方式排出废物,植物通过落叶等方式排出废物。

举例:人体通过排尿、排汗和呼出气体排出废物。

举例:秋天树叶凋零是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够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

举例:含羞草受到触碰时叶片合拢。

举例:猎豹发现猎物后迅速追击。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开始繁殖下一代。

举例:种子萌发长成幼苗,幼苗逐渐长大。

举例:鸡通过产卵繁殖后代。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子代与亲代之间有相似的特征,也有不同的特征。

举例:子女的外貌特征往往与父母相似,但也存在差异。

举例:同一株植物上的叶子也会有细微的差别。

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举例: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共同完成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二、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1、调查的一般方法明确调查目的和对象。

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调查过程要如实记录。

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2、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

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

按照用途,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三、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包括阳光、温度、水、空气等。

举例:沙漠中仙人掌的叶变成刺状以适应缺水的环境。

举例:大雁南飞是对温度变化的适应。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包括同种生物和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生物期中七年级上册知识点

生物期中七年级上册知识点

生物期中七年级上册知识点生物期中知识点生物是研究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自然科学和生命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主要研究生物体的结构、功能、进化及其生态作用等方面。

在七年级上册的学习中,我们基本掌握了细胞、遗传、生态等方面的知识,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进行的梳理和总结。

一、细胞1. 细胞的基本结构所有的生物体都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包含了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组成部分。

2. 细胞的种类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种。

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其他复杂的细胞器;真核细胞由细胞核和其他许多复杂的细胞器组成。

3. 细胞的生命活动细胞需要进行基本的代谢活动,包括物质的吸收、消化、排泄和能量的合成、分解等过程。

二、遗传1. 遗传基础遗传是指父母向子女传递特定基因的过程。

遗传基础是DNA 分子,DNA分子由四种不同的核酸碱基组成,这些碱基的不同排列组合构成了不同的基因。

2. 遗传方式遗传方式包括常染色体遗传和性染色体遗传两种,其中常染色体遗传包括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而性染色体遗传包括X连锁和Y连锁遗传。

3. 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的序列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了基因的表达和功能。

基因突变主要由自然突变和诱变剂引起。

三、生态1. 生态学的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和关系的一门学科,包括生物群体、生态系统、环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

2. 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生态系统由有机体、非活性物质、能量和信息四个方面组成。

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和生物多样性维持等。

3. 生态问题生态问题包括全球气候变暖、资源储量枯竭、生物多样性丧失、环境污染等,这些问题是与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密切相关的,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综上所述,细胞、遗传、生态是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命现象和生态问题,进而推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复习与巩固
一、生物的特征
【考点】1.区分生物和非生物: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生物,可以看它是不是具有生命现象,即看它是否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

2.生命现象;
3.生物的基本特征
二、调查
1.按形态结构特点: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
生物的归类 2.按生活环境: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
3.按用途: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考点】生物的分类
三、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环境的概念: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概念: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概念: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捕食:如七星瓢虫捕食蚜虫
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同时也会影响环境
4.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5.对照实验
概念: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
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设计对照实验的原则:控制单一变量(除实验变量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
【考点】1.环境中的生态因素;2.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给出一种生物的现
象,要会判断是哪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3.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要
会判断生物之间关系的类型);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给出一种现象,要
会正确区分生物对环境是适应还是影响)。

四、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生物因素
分类
生物之间关系
的类型
竞争:如杂草与水稻争夺阳光
合作:如蜜蜂组成大家庭
寄生:如菟丝子(寄生植物)寄生在大
豆、柑橘等植物体上
2.生态因素
1.食物链的正确书写:(1)食物链起始于生产者;(2)箭头向右,且指向捕食者;(3)终止于最后一个不被吃的消费者;(4)食物链中不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2.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后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在最后一个消费者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

3.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两个重要功能。

【考点】1.生态系统的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是指生物与其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2.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的正确书写;有毒物质的富集;物质和能量的传递);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五、 生物圈
【考点】1.生物圈的范围;2.理解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
生 态 系

概念: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做生物圈 2.组成
分解者—腐生的细菌和真菌(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利用) 生物部分 生产者—
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
消费者—主要是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土壤等。

3.食物链和 食物网 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
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 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是生态系统中能量和物质流
动的通道 4.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是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生物圈 1.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范围 大气圈的底部 岩石圈的表面 水圈的大部 以海平面为准,上下各约10千米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 海洋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肺”、“绿色水库”之称 淡水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 特点: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
的家园
态系统。

第二单元(第一章)复习与巩固
一、显微镜
1.构造
(1)显微镜最主要的结构是目镜和物镜,它们的作用是放大物像,其上标有的数字代表放大倍数;
(2)调节镜筒升降的结构是粗准焦螺旋(升降幅度大)和细准焦螺旋(升降幅度小,此外还有调节物像清晰度的作用);
(3)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遮光器(上面有光圈)和反光镜(一面是平面镜,一面是凹面镜)。

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和小光圈,光线暗时用凹面镜和大光圈。

(4)光线进入我们眼睛的途径是:反光镜→光圈→通光孔→玻片标本→物镜→
镜筒→目镜→眼睛
2.显微镜的使用
(1)取镜和安放: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
边缘大约7厘米处,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1.光学显微镜只能观察薄而透明的物体
2.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

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和实物是上下颠倒、左右相反的,如字母b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q 3.物像的移动方向与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即物像偏向哪个方向就把玻片标本向哪个方向移动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5.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物体的像越大,数目越少,视野越暗;放大倍数越小,观察到的物体的像越小,数目越多,视野越亮
【考点】1.显微镜的构造以及各个结构的功能;2.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注意操作步骤的顺序)3.前面补充的知识点一定要理解并记忆。

二、动植物细胞结构
1.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名称和作用
(2)对光
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②转动遮光器,使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③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直到通过目镜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的视野 (3)观察 ① 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对准通光孔的中心 ②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
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注视物镜
③ 一只眼睛看目镜,同时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上
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叶绿体:植物的绿色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线粒体: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
2.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点
【考点】1.动植物细胞的结构以及每个结构的功能;2.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点(重点)3.制作洋葱鳞片叶上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比较不同点)
三、细胞的生活
1.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1)细胞中的物质(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2)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2.细胞核是控制中心—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中,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是DNA 【考点】1.细胞膜的功能;2.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3.遗传物质
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