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工业类环评技术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最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环保验收情况简介

最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环保验收情况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环保验收情况简介------------------------------------------作者xxxx------------------------------------------日期xxxx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竣工环保验收管理情况简介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篇 (1)1.1.环境影响评价定义及法律支持 (1)1.2.建设项目的分类管理 (1)1.3.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管理办法 (2)1。

4.环评机构资质申请办法 (3)1.5.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流程 (7)2.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篇 (11)2.1.竣工环保验收定义和范围 (11)2.2.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分类 (11)2。

3.竣工环保验收主管部门职责划分 (12)2.4.竣工环保验收流程 (12)★参考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4)《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5)《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篇1。

1.环境影响评价定义及法律支持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

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一九八九年十二月二十六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第十三条要求:“建设污染环境项目,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确规定。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作出评价,规定防治措施,经项目主管部门预审并依照规定的程序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环境影响报告书经批准后,计划部门方可批准建设项目设计书。

”1。

2.建设项目的分类管理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按照下列规定对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实行分类管理:(一)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全面、详细的评价;(二)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三)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辐射类环评五个要点帮你入门

辐射类环评五个要点帮你入门

辐射类环评五个要点帮你⼊门⽣态环境管理部门中涉及环评审批的不仅有环评科,还有辐射科。

⼀般环评就是污染类环评或者⽣态类环评,那么辐射类环评是什么?怎么判定⼀个项⽬是否属于辐射类环评那?⼀、辐射类环评的依据1、《中华⼈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了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都需要环评。

2、《中华⼈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2003年6⽉通过)第⼆⼗九条:“⽣产、销售、使⽤放射性同位素和加速器、中⼦发⽣器以及含放射源的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在申请领取许可证前编制环境影响评价⽂件,报省、⾃治区、直辖市⼈民政府环境保护⾏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未经批准,有关部门不得颁发许可证。

”3、《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环保局令第18号)第七条省、⾃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省级”)环境保护⾏政主管部门负责除第六条规定所列项⽬外,豁免⽔平以上的电磁辐射建设项⽬和设备的环境保护申报等级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

4、《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环保部令第18号)第⼗四条依法实施退役的⽣产、使⽤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在实施退役前编制环境影响评价⽂件,报原辐射安全许可证发证机关审查批准;未经批准的,不得实施退役。

⼆、怎么判定项⽬是否需要做辐射类环评?⾸先要分析项⽬中涉及的设备和原辅材料是不是涉及了射线装置、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源和电磁辐射装置。

具体来说就是对照《放射源分类办法》、《射线装置分类办法》和《电磁环境控制限制》(GB8702-2014),核实项⽬所⽤设备和原辅材料是否有射线装置、放射源,是否产⽣电磁辐射等。

放射源分类表和射线装置分类表如下所⽰。

放射源分类表核素名称I类源II类源III类源IV类源V类源(贝可)(贝可)(贝可)(贝可)(贝可)Am-241≥6×1013≥6×1011≥6×1010≥6×108≥1×104 Am-241/Be≥6×1013≥6×1011≥6×1010≥6×108≥1×104 Au-198≥2×1014≥2×1012≥2×1011≥2×109≥1×106 Ba-133≥2×1014≥2×1012≥2×1011≥2×109≥1×106 C-14≥5×1016≥5×1014≥5×1013≥5×1011≥1×107 Cd-109≥2×1016≥2×1014≥2×1013≥2×1011≥1×106 Ce-141≥1×1015≥1×1013≥1×1012≥1×1010≥1×107 Ce-144≥9×1014≥9×1012≥9×1011≥9×109≥1×105 Cf-252≥2×1013≥2×1011≥2×1010≥2×108≥1×104 Cl-36≥2×1016≥2×1014≥2×1013≥2×1011≥1×106 Cm-242≥4×1013≥4×1011≥4×1010≥4×108≥1×105 Cm-244≥5×1013≥5×1011≥5×1010≥5×108≥1×104 Co-57≥7×1014≥7×1012≥7×1011≥7×109≥1×106 Co-60≥3×1013≥3×1011≥3×1010≥3×108≥1×105 Cr-51≥2×1015≥2×1013≥2×1012≥2×1010≥1×107 Cs-134≥4×1013≥4×1011≥4×1010≥4×108≥1×104 Cs-137≥1×1014≥1×1012≥1×1011≥1×109≥1×104 Eu-152≥6×1013≥6×1011≥6×1010≥6×108≥1×106 Eu-154≥6×1013≥6×1011≥6×1010≥6×108≥1×106 Fe-55≥8×1017≥8×1015≥8×1014≥8×1012≥1×106 Gd-153≥1×1015≥1×1013≥1×1012≥1×1010≥1×107 Ge-68≥7×1014≥7×1012≥7×1011≥7×109≥1×105 H-3≥2×1018≥2×1016≥2×1015≥2×1013≥1×109 Hg-203≥3×1014≥3×1012≥3×1011≥3×109≥1×105 I-125≥2×1014≥2×1012≥2×1011≥2×109≥1×106I-125≥2×1014≥2×1012≥2×1011≥2×109≥1×106I-131≥2×1014≥2×1012≥2×1011≥2×109≥1×106Ir-192≥8×1013≥8×1011≥8×1010≥8×108≥1×104Kr-85≥3×1016≥3×1014≥3×1013≥3×1011≥1×104Mo-99≥3×1014≥3×1012≥3×1011≥3×109≥1×106Nb-95≥9×1013≥9×1011≥9×1010≥9×108≥1×106Ni-63≥6×1016≥6×1014≥6×1013≥6×1011≥1×108Np-237(Pa-≥7×1013≥7×1011≥7×1010≥7×108≥1×103233)P-32≥1×1016≥1×1014≥1×1013≥1×1011≥1×105Pd-103≥9×1016≥9×1014≥9×1013≥9×1011≥1×108Pm-147≥4×1016≥4×1014≥4×1013≥4×1011≥1×107Po-210≥6×1013≥6×1011≥6×1010≥6×108≥1×104Pu-238≥6×1013≥6×1011≥6×1010≥6×108≥1×104Pu-13≥6×1011≥6×1010≥6×108≥1×104239/Be≥6×10Pu-239≥6×1013≥6×1011≥6×1010≥6×108≥1×104Pu-240≥6×1013≥6×1011≥6×1010≥6×108≥1×103Pu-242≥7×1013≥7×1011≥7×1010≥7×108≥1×104Ra-226≥4×1013≥4×1011≥4×1010≥4×108≥1×104Re-188≥1×1015≥1×1013≥1×1012≥1×1010≥1×105Ru-103(Rh-≥1×1014≥1×1012≥1×1011≥1×109≥1×106103m)Ru-106(Rh-≥3×1014≥3×1012≥3×1011≥3×109≥1×105106)S-35≥6×1016≥6×1014≥6×1013≥6×1011≥1×108Se-75≥2×1014≥2×1012≥2×1011≥2×109≥1×106Sr-89≥2×1016≥2×1014≥2×1013≥2×1011≥1×106Sr-90≥1×1015≥1×1013≥1×1012≥1×1010≥1×104(Y-90)Tc-99m≥7×1014≥7×1012≥7×1011≥7×109≥1×107Te-13213≥3×1011≥3×1010≥3×108≥1×107(I-132)≥3×10Th-230≥7×1013≥7×1011≥7×1010≥7×108≥1×104Tl-204≥2×1016≥2×1014≥2×1013≥2×1011≥1×104Tm-170≥2×1016≥2×1014≥2×1013≥2×1011≥1×106Y-90≥5×1015≥5×1013≥5×1012≥5×1010≥1×105Y-91≥8×1015≥8×1013≥8×1012≥8×1010≥1×106Yb-169≥3×1014≥3×1012≥3×1011≥3×109≥1×107Zn-65≥1×1014≥1×1012≥1×1011≥1×109≥1×106Zr-95 ≥4×1013≥4×1011≥4×1010≥4×108≥1×106射线装置分类表电磁辐射豁免范围⼀个粗略的判定⽅法就是询问建设单位,项⽬是否使⽤放射源,是否有x光机,是否有放射科,是否使⽤加速器,是否有输变电装置、是否有基站类装置?然后再具体对应放射源分类表、射线装置分类表和《电磁环境控制限制》(GB8702-2014),确认是否包含或属于豁免范围。

环评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环评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环评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这些年随着我国环境的不断恶化使得人们生存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目前我国经济在工业化的大力发展下持续稳定增长,但由于工业废气物的排放使得环境污染越发严重。

环评工作事关我国环境的污染与防治,必须引起重视。

本文就当前环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解决措施进行了思考,旨在论述环评工作的重要性。

标签:环评工作;环境治理;预防措施0 前言这些年,由于我国环境污染的越来越严重导致其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

目前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于工矿及化工企业的任意排放所致及工厂选址不合理所致。

因此加大对工矿及化工企业的建设前的环评工作至关重要,其一方面可有利于规划部门的决策,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企业对环保设施的设计与维护,一定程度上可降低企业生产运行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及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1 当前环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1.1 环评企业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及相关的经验背景目前我国对企业管理实行资质准入制度的情况下,部分企业的综合实力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提升。

对于环评行业,拥有经过国家考试合格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使其企业参与环评工作的主要技术人员。

由于这种限制及该类考试的专业性,使得取得该类资格证书的技术人员并非正真从事环评工作的人员。

故当前所常见的挂靠现象在这类企业里面较为常见。

可以说当前环评单位普遍缺乏专业从事的环评工作的技术人员,经常导致污染源核算偏差。

由于环境影响评价是政策性和技术性极强的工作,需要多种专业知识背景的人配合才能完成。

尤其对高污染行业项目污染源分析和污染防治措施评述,若非行业专家很难搞清项目工艺流程和污染物产生环节,更不明白应采取哪类措施防治污染,容易导致工程污染源排放种类和数量出现偏差,进而导致项目的污染防治措施效果不佳。

1.2 污染物达标排放量控制不能满足要求项目工程进行环评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环评审批及措施治理做到污染物浓度达标排放,污染物排放量满足控制指标。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从业情况管理规定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从业情况管理规定

附件6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从业情况管理规定第一条为保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质量,提高环境影响评价行业专业化水平,掌握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基本从业情况,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是指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以下简称职业资格证书)且在一个环评机构或者申请资质机构中全日制专职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三条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的专业类别分为11类(附1)。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可根据自身专业能力和特长,选择确定其中一个类别作为本人的专业类别。

第四条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应当申报从业情况,主要包括本人全日制专职工作的机构(以下简称从业机构)名称和专业类别。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从业机构和专业类别发生变更的,应当及时申报相应变更情况。

第五条环境保护部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从业情况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信息管理系统),记录环评机构中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申报信息,为其核发登记编号,并及时向社会公开。

登记编号包括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从业的环评机构和专业类别等信息,按统一格式编排(附2)。

第六条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首次申报从业情况时,应当提交以下材料:(一)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从业情况申报表(附3);(二)身份证件和职业资格证书复印件;(三)从业机构出具的符合本公告附件4要求的劳动关系证明。

取得职业资格证书3年后首次申报从业情况的,还应当提交近3年接受继续教育的证明。

第七条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申报满三年后仍需在环评机构全日制专职工作的,应当于有效期届满30个工作日前再次申报从业情况。

申报时,应当提交本规定第六1 / 6条第(一)、(三)项所列材料和3年内接受继续教育的证明。

第八条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专业类别申报累计满三年可进行变更。

专业类别变更申报时,应当提交本规定第六条第(一)项所列材料。

第九条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从业的环评机构发生变更的,应当自变更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申报相关变更情况。

环评报告有哪些内容和要求

环评报告有哪些内容和要求

环评报告有哪些内容和要求引言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及有效引导和规范各类项目的建设与运营,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EIA)制度应运而生。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port,EIAR)是环评工作的重要成果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环评报告的内容和要求。

环评报告的基本要求一份合格的环评报告应具备以下基本要求:1. 完整性环评报告应当全面评估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包括但不限于气候、水、土壤、生态系统、噪声、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2. 可读性和易懂性环评报告应采用简明扼要的语言,避免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以保证各类受众能够轻松理解其内容。

3. 准确性和科学性环评报告应基于充分的数据、合理的方法和科学的分析,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4. 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环评报告不仅要对项目的影响进行全面评估,还应提供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和改善建议,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可操作的依据。

5. 可持续发展导向环评报告应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契合,通过评估和预测项目对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为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和指导。

环评报告的内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相关规定,一份完备的环评报告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 项目背景与目标介绍项目的背景、建设目标、建设规模和内容,明确项目的依据和目标。

2. 项目概况对项目所涉及的区域、用地、工艺、工程设施,以及可能产生的主要环境影响进行概括性的描述。

3.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过程详细阐述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和过程,包括数据收集、定性定量评估方法、模型运行情况等信息。

4. 环境基线调查和环境影响预测系统描述项目所处环境的基础情况,对项目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估。

包括对环境特征、敏感性等方面的论述。

5. 环境影响评价结果和分析对环境影响评价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包括对影响的概述、主要风险和可行性等方面的阐述。

辐射项目环评

辐射项目环评

辐射项目环评
辐射项目环评是指对辐射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

辐射项目可能会产生各种辐射,如电磁辐射、核辐射等,这些辐射可能对周围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在进行辐射项目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以评估项目可能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

辐射项目环评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 项目可行性研究:评估项目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行性,确定是否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2. 环境基线调查:对项目周边的环境进行详细调查,包括土壤、水体、空气质量、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数据收集。

3. 环境影响评估:根据项目的具体特点和调查结果,评估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包括辐射对空气、水体、土壤、生物多样性等的影响,以及对人类健康的潜在风险。

4. 风险评估和防护措施确定: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的结果,对项目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评估,并确定相应的防护措施,以减少风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5. 环境管理计划编制:编制环境管理计划,明确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环境监测和管理措施,确保项目在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情况下进行。

6. 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将环境影响评价的结果整理成报告书,提交给环境保护部门进行审批和监督。

辐射项目环评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减少辐射项目可能带来的风险。

通过环评的实施,可以促使项目方采取必要的防护和管理措施,以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安全。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内容和格式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内容和格式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内容和格式一、前言报告书的前言部分主要介绍编写该报告的目的、依据、范围和组织编写人员等基本信息。

二、报告摘要报告摘要是对整个报告内容的简洁描述,包括项目的概况、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分析、环境管理计划等。

三、项目概述项目概述部分要包括项目的名称、建设单位、地理位置、项目规模等基本信息。

四、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质量评价部分对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质量进行详细评价,包括空气质量、水土质量、噪声影响等方面的评估。

五、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部分是整个报告的核心内容,主要对核技术应用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估。

1.基础数据收集和分析首先,收集项目周边区域的环境基础数据,包括现有的环境质量数据、生态系统状况等。

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评估现状环境的优劣势和脆弱性等特点。

2.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使用科学的方法对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包括环境风险评估、环境生态评价等。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

3.环境影响分析对核技术应用项目的各项活动和工程过程进行详细分析,评估其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对周边土壤、水源、空气质量、生态系统的影响等。

4.环境影响预测根据现有数据和分析结果,预测未来核技术应用项目的环境影响情况,包括施工期、运营期和退役期等不同阶段的环境影响预测。

5.环境风险评估如果项目存在环境风险,需要对其进行评估,分析风险对环境的潜在影响和所需应对措施。

6.环境管理计划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环境管理计划,包括环境保护设施建设、环境监测和监管、环境培训等措施。

六、环境管理与监测本部分主要介绍项目在环境管理和监测方面的计划和对策,包括环境监测方案、监测指标、监测频率、监测方法等。

七、环境应急预案对于可能发生的环境突发事件,项目需要制定相应的环境应急预案,包括突发事件的定义、应急措施、责任和处置流程等。

八、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写人员名单该部分列出报告书的主要编写人员和参与人员的名单,并注明其专业背景和职务。

核工业类环评技术要求及重点注意事项

核工业类环评技术要求及重点注意事项

电离辐射
中子射线不带电,不会由于库仑力损失能量,其
能量损失以非弹性碰撞损失为主,其次为俘获。 中子与原子核的作用,根据中子能量,可以产生 各种作用过程,包括弹性散射、非弹性散射和辐 射俘获。 中子由于质量相对较大,(γ光子无静止质量、电 子质量为中子的约1/1840),同时中子不带电,不 易防护,对人体伤害相对较大。根据GB188712002附录J,中子对人体产生的剂量值根据能量 不同要乘5-20的权重因子。
报告结论所含内容
报告书(表)的结论是对整个报告书(表)的一个总结,
应该可以作为一个独立部分拿出来阅读。审批部 门的领导时间比较紧,可能只看结论部分,如果 结论过于复杂或过于简单,都不利于报告的审批。 核技术应用项目结论部分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内 容:项目概况、现状调查、辐射防护措施简介、 辐射防护三原则符合情况(辐射实践正当化、辐射 防护最优化、个人剂量当量限值(剂量控制))。 后面部分写报告时都有注意,但项目概况反而容 易遗漏,希望大家以后注意。
电离辐射
β射线还有一个特殊的类别,称β+射线,其实质是正电子,
F-18、O-15等都可能发射β+射线。正电子是普通电子的反 物质,正电子进入物质后会与普通电子发生湮灭反应,就 是电量中和,变成一对能量相同、方向相反的光子,能量 为0.511MeV。 电子流经加速到一定能量后,经过靶物质时会发生轫致辐 射,产生X射线,称轫致X射线,X射线能量从0到电子最 大能量(Eβmax)都有,平均能量大约为电子能量的1/3左右。 这就在大多数日常所用X射线来源。 X射线在物理上性质相同,微观都是光了、宏观都是电磁 波。不同点就在于产生地方不同,γ射线产生自原子核能 量跃迁、X射线来自电子能量跃迁。
非电离辐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报告结论所含内容
报告书(表)的结论是对整个报告书(表)的一个总结,
应该可以作为一个独立部分拿出来阅读。审批部 门的领导时间比较紧,可能只看结论部分,如果 结论过于复杂或过于简单,都不利于报告的审批。 核技术应用项目结论部分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内 容:项目概况、现状调查、辐射防护措施简介、 辐射防护三原则符合情况(辐射实践正当化、辐射 防护最优化、个人剂量当量限值(剂量控制))。 后面部分写报告时都有注意,但项目概况反而容 易遗漏,希望大家以后注意。
如果遇到稀土厂之类的与核相关的项目,计算就更复杂了,
不但要计算氡、粉尘导致的吸入剂量,还要计算通过流出 途径(随污水外排)进入食物链导致的内照射,这些要考虑 当地饮食习惯等内容。就是前面所提到的关键途径及受影 响的关键人群组。
有针对性的提出辐射防护
辐射防护措施的提出,应该有针对性,X射线机、
现状调查注意事项
根据项目特征进行现状调查 ③X射线相关项目的现状调查 X射线项目,包括X射线探伤机、荧光分析仪、医用X射线
机、电子直线加速器等。现状调查较密封源还简单,检测 防护装置外的X射线空气吸收剂量率就可以了。
影响预测技术要求与注意事项
核技术应用类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预测的最
电离辐射
β射线,β射线实质是电子流。在某些不稳定的原子核中,
某个中子发射一个电子,自身转化成一个质子,发射出来 的电子就是β射线。也有部分原子核中质子发射一个正电 子后转化成中子,这种衰变称β+衰变。 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质量大概相当于质子质量的1/1840。 β射线带一个单位负电,穿越物质时受其他原子核库仑引 力作用,易发生方向改变而失去部分能量,具体能量损失 与β射线能量及被穿越物质相关。粒子的比电离值比相同 能量的α粒子小很多,带电粒子通过物质时,在径迹上将 产生很多离子对,射线在单位路程上产生的离子对数目被 称为比电离或电离密度。对于单能快速电子,在空气中的 比电离值与电子的速度有关,速度越大,比电离值越小, 穿透本领也越强。
现状调查注意事项
根据项目特征进行现状调查 ①对于非密封源,特征核素调查:接触较多的主要是核技
术应用的核医学科,包括99mTc、32P、18F等,调查内容应 包括核素储存、分装、注射、废物收集等环节是否会产生 泄漏,导致污染等情况。分装是其中最难掌握的环节,很 容易出现污染操作台面。 表面污染检测很容易混淆,所谓表面污染,是指检测被污 染的部分,台面本身的射线要排除在外,如花岗岩台面, β射线本身就存在,检测是否被污染,就要在确认没被污 染的台面检测到一个本底值,检测结果要扣除本底值。 工业非密封源场所现状调查更复杂,生产放射源项目我们 接触的主要是烟雾报警器的源片生产厂家,做此类环评时 现状调查包括员工洗手盆、车间地面、车间外土壤等,车 间外土壤应作241Am核素分析。
有针对性的提出辐射防护
β射线的防护 β射线,易产生轫致辐射,轫致辐射的能量与靶材
料有关,靶材料原子量越大产生的X射线能量越 大。如果采用铅之类的重金属进行防护,射线衰 减较快,但产生的β射线能量相对较高,有些书上 也叫射线较硬。铅对β射线进行了有效的防护,却 漏掉了轫致辐射的屏蔽。 对即产生β射线也产生γ射线的核辐射进行防护时, 先采用原子量相对较小的如铝之类的进行防护, 再用铅进行屏蔽,这样β射线与γ射线都进行了有 效的防护。
电离辐射
中子射线不带电,不会由于库仑力损失能量,其
能量损失以非弹性碰撞损失为主,其次为俘获。 中子与原子核的作用,根据中子能量,可以产生 各种作用过程,包括弹性散射、非弹性散射和辐 射俘获。 中子由于质量相对较大,(γ光子无静止质量、电 子质量为中子的约1/1840),同时中子不带电,不 易防护,对人体伤害相对较大。根据GB188712002附录J,中子对人体产生的剂量值根据能量 不同要乘5-20的权重因子。
电离辐射
α射线其实质是核原子核,以粒子计α粒子中包含
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是重核(如U-238、Th-232、 Ra-226等)分裂时产生子核之一。由于α粒子带2 个单位正电荷、4个质量单位,所以物质中飞行时 容易受到其他原子电荷的库仑力作用,飞行方向 极易被改变、能量损失较快。所以α射线射程很短, 就算在空气中的射程也仅以cm为单位。但由于其 质量大,比较低的速度也含有很大的能量,所以α 射线电离能力很强。
为电离辐射。一般而言,电离是指电子被电离辐 射从电子壳层中击出,使原子带正电。由于细胞 由原子组成,电离作用可以引致癌症。一个细胞 大约由数万亿个原子组成。电离辐射引致癌症的 几率取决于辐射剂量率及接受辐射生物之感应性。 α、β、γ辐射及中子辐射均可以加速至足够高能 量电离原子。另外,X射线也可在足够能量使原 子电离。
现状调查注意事项
根据项目特征进行现状调查 ②密封源项目现状调查。 密封源相对非密封源简单很多,密封源现在应用主要是利
用β射线或γ辐射进行工业或医学应用。密封源正常情况下 是不会泄漏的,现状调查以外照射为主,如果涉及到β射 线的还应调查β射线剂量率。 如遇到60Co辐照之类项目,由于其使用的放射源都是Ⅰ类 源,装源活度以十万Ci(1015Bq)为单位,而且放射源比较 多,发生泄漏的风险就要考虑在内了,现状调查时要调查 周围环境土壤中60Co含量。
这是本人针对我中心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一
些未注意的细节问题进行一些补充,难免 挂一漏万,希望大家多指导。
直加等这些都比较熟悉,不作重点叙述,但切忌 照搬其他项目的,医院提供的资料最好也做一些 修改,医院提供的资料也是互相抄的或辐射防护 设计单位提供的,有些还真与实际情况不相符。 四二一医院施工的辐射防护措施就与设计时的资 料不一致,聘请的专家中有一位曾经参与该项目 的辐射防护设计。 如果有时间,对辐射防护重新分类整理,时间再 紧也要对建设单位提交的资料进行核实。
有针对性的提出辐射防护
中子射线的防护 中子不带电,能量损失方式主要靠非弹性碰撞与
原子吸收。 根据物理学知识,发碰撞时,能量损失最大情况 是发生在两个质量基本一致的物体之间的碰撞。 中子的质量与质子的质量基本一致,用含H较多 的材料可以有效屏蔽中子。含中子较多的材料, 一般采用聚乙烯之类的材料,这些材料可有效防 护中子射线。设计中注意到了中子,而且采取了 相应的防护措施,中子的防护就比较简单了。
电离辐射
物质原子电离(内层电子电离后外层电子补空位)后发射
特征X射线:快速电子将壳层电子击出原子之外,该壳层 就产生了空位,当外层电子向内层跃迁时,将两壳层间的 能量差以X射线的形式发射出来,这种X射线具有确定的 能量(称原子的特征X射线)。 物质原子激发(内层电子受激跃迁后退激)后发出可见光 和紫外线:快速电子与物质相互作用时,还会将物质中的 原子的价电子激发至更高的能级,而他们返回基态时,会 发出可见光和紫外线,这些次级辐射总称为荧光。 当电子经过原子核附近时受库伦场的加速会辐射电磁波, 称为轫致辐射。辐射损失率与原子序数的平方成正比,即 电子打到重元素中,容易发生轫致辐射。重带电粒子穿透 介质时也有类似的辐射能量损失,只是因为质量较大而被 忽略。
影响预测技术要求与注意事项
不同省份剂量管理目标值也可以要求不一样,安徽省工作
人员剂量管理目标值可以放宽到15mSv,因为安徽省立医 院工作人员工作负荷确实很大,做125I粒子源的医生,需 要近距离操作放射源,受照剂量肯定大。
对于非密封源,除计算外照射还要计算内照射。内照射要
以使用核素为主பைடு நூலகம்主要计算吸入途径。
电离辐射
中子射线 中子存在于除氢以外的所有原子核中,是构成原
子核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中子是不稳定的,一 个自由中子会自发转变成一个质子、一个电子(氢 原子)和一个中微子,并释放出0.782MeV的能量。 自由中子的半衰期为10.61min。 自然界中单独的中子源较少,人工核素一般采取 Cf-252,用得较多的中子源为241Am-Be中子源, 利用241Am所发射的α粒子轰击Be产生一个中子。 9Be + α → 12C + n + 5.70MeV 还有239Pu-Be中子源等,产生原理基本一致。
非电离辐射
太阳辐射波长主要为0.15-4微米,其中最大辐射
波长平均为0.5微米;地面和大气辐射波长主要为 3-120微米,其中最大辐射波长平均为10微米。 习惯上称前者为短波辐射,后者为长波辐射。 通讯用电磁波波长1mm——10km,对应频率为 3kHz——300GHz。
电离辐射
拥有足够高能量的辐射可以把原子电离的辐射称
终落脚点是剂量,就是对工作人员与公众的剂量。 其他内容都是为剂量预测服务的。 早期的核技术应用类报告书,影响预测中有“三 关键”:关键核素、关键途径、关键人群组。 关键核素就是指核技术应用所涉及的核素,关键 途径是指该核素对人体影响的关键途径,而非使 用过程的关键途径,关键人群组,在普通环评中 称为环境敏感点。其最终落脚点也是对关键人群 组的剂量预测结果,包括个人剂量与集体剂量。 现在一般不提集体剂量。
电离辐射
β粒子与靶物质原子核库仑场作用时,只改变运动方向,
而不改变辐射能量,这种过程称为弹性散射。由于电子的 质量小,因而散射角度可以很大(与α粒子相比,β粒子的 散射要大得多),而且会发生多次散射,最后偏离原来的 运动方向。同时,入射电子能量越低,及靶物质的原子序 数越大,散射也就越厉害。β粒子在物质中经过多次散射 其最后的散射角可以大于90°,这种散射成为反散射。 粒子在一些束缚能比较大的靶材上穿过时,由于能量有限, 当能量耗尽时还未穿出,就有可能被靶材原子所束缚,从 而被吸收,成为介质原子核外电子的一员。其穿透距离与 入射粒子能量大小有关。
电离辐射
β射线还有一个特殊的类别,称β+射线,其实质是正电子,
F-18、O-15等都可能发射β+射线。正电子是普通电子的反 物质,正电子进入物质后会与普通电子发生湮灭反应,就 是电量中和,变成一对能量相同、方向相反的光子,能量 为0.511MeV。 电子流经加速到一定能量后,经过靶物质时会发生轫致辐 射,产生X射线,称轫致X射线,X射线能量从0到电子最 大能量(Eβmax)都有,平均能量大约为电子能量的1/3左右。 这就在大多数日常所用X射线来源。 X射线在物理上性质相同,微观都是光了、宏观都是电磁 波。不同点就在于产生地方不同,γ射线产生自原子核能 量跃迁、X射线来自电子能量跃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