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爱的力量
师爱的力量

师爱的力量
师爱是一种强大而又温暖的力量。
它源于师生之间的深深情感和互相尊重,是师生关系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师爱是一种引导和激励的力量。
老师是学生的引路人,他们的爱可以激励学生勇于追求梦想,相信自己的能力。
当学生面临挫折与困难时,老师的关爱和鼓励能够给予他们力量,使他们坚持下去。
我曾经有一位老师,她用耐心和关心来指导我学习,让我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力量,激发了我对知识的热爱,帮助我克服了学习上的困难。
师爱还是一种关怀和呵护的力量。
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而老师是学生的第二个父母。
老师对学生言传身教,让他们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感受到安全和快乐。
当学生遭遇困难和痛苦时,老师的关爱会给他们带来安慰和支持,使他们能够从困境中走出来。
记得有一次我生病住院,老师不仅来看望我,还帮我补习课程,为我排忧解难。
在老师的关心下,我迅速康复,感受到了真挚的师爱。
师爱的力量是巨大而无垠的。
它可以激励学生奋发向前,关怀学生的成长,教育学生面对困难。
师爱不仅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更是一种对学生的深情厚意。
没有师爱的指引和养育,学生的成长之路将会如行船无舵,迷失方向。
我们要珍惜师爱,努力回报老师,将来成为一个有师爱的人。
师爱的力量

师爱的力量
教育是一项神圣的事业,而师爱则是这项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师爱是指老师在
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爱和关注。
正是因为有了师爱的存在,教育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
师爱是一种信任。
当学生与老师之间建立了信任关系,学生将更愿意和老师交流和分
享各自的想法和疑虑。
在这种关系中,学生不会因为自己的不足而感到羞愧,也不会因为
害怕被批评而防范心理。
学生会愿意去尝试某些新事物,因为他们相信老师的引导和支持。
当老师赢得学生的信任时,他们将能够获得更好的理解和支持。
师爱是一种教育方式。
老师能够通过师爱的方式来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学习。
在师爱的
基础上,老师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并发现他们所学习的知识的深层次内涵。
在教授某一知识
点时,老师可以因材施教,通过观察和听取学生的反应和问题,对知识点进行更具针对性
的教学。
师爱是一种精神激励。
学生在遇到挫折和瓶颈时,老师的关注和激励将会成为一种动力。
当学生遇到问题时,他们往往会感到沮丧和无助。
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应该通过耐心
地解释和指导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同时,老师也需要表现出对学生的理解,传递一种鼓
励的信号,鼓励学生不要放弃,相信他们可以克服困难。
总之,师爱是一种无私的关怀和支持,是教育事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果老师能够
将师爱贯穿于教学过程中,那么学生一定会在理解和成长的道路上更加迅速。
师爱的力量

德育广场 师道·教研 2019年第5期文州市梅江区江南育才小学 欧阳雪春师爱的力量 师爱是教师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关心、尊重、信任、期待以及尽责的美好情感。
教育既是专业性的工作,也是艺术性的工作,就后者而言,师爱必不可少。
师爱有没有力量?能不能达到教育效果?如果有,师爱的力量有多大?能达到多大的教育效果?以下我结合教育实践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师爱能产生教育智慧对于那些活泼可爱、成绩优秀的学生来说,师爱是很自然的事。
有了师爱,学生犹如沐浴着阳光雨露的花朵,开放得更加鲜艳。
对于那些学困生,他们更渴望师爱,师爱犹如雪中送碳,倦中浓茶,如禾苗久旱逢甘霖,价值不菲。
我班里有个叫小强的孩子,黑黑的,脏脏的,上课一会儿站起来,一会儿钻到桌底下。
在开学那天,他就给我留下了“问题学生”的印象,果然,没几天就有同学反映他拿了别人的课本、铅笔、橡皮擦等。
我知道,面对这样的孩子,只有以浓浓的师爱,再加上特别的教育方式,才有可能改变他。
我没有去翻小强的口袋、书包,只是在班上说:“老师听说有同学找不到自己的课本了,还有同学找不到自己的铅笔了,我猜,是哪个爱学习的小朋友借去用了。
老师表扬这位学生爱学习的态度,同时,也提醒一下,借别人的东西是要经过其本人同意的,并且,用了后要记得归还。
”那一次小强并没有把东西还给同学。
我不动声色地继续观察他,发现班上的许多同学会欺负小强,一方面是因为他成绩较差,一方面偶尔还会偷同学的东西。
在下一周的班会课上,我把小强支开。
跟其他孩子讲小强家庭的特殊,孩子们听了很是同情。
我让孩子们关心他,爱护他,给他信心,并请全班同学找出小强的优点,写下来,并亲自送给他。
然后,我请小强一张一张地读。
我分明看到,他读着读着,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我趁热打铁,给小强的家长打电话、发信息,让家长了解小强有拿同学东西的不良习惯,家庭教育也是有原因的,建议家长要与孩子建立平等的关系,多和孩子沟通,跟孩子讲道理,定期给孩子零花钱并引导他使用等。
师爱的力量

师爱的力量单位:宝坻区黑狼口中学姓名:刘会英师爱的力量作为一名教师,能用自己的爱心唤醒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生活的信心,就是最大的成功,教师之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师爱,就不会有成功的教育。
正如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所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由此可见,师爱在教育工作中的极端重要性。
一、为人师表,师爱的前提为人师表是师爱的基本前提,一位高素质的教师,必然是一个具有良好修养和高尚情操的人。
教师只有以高尚的师德、超人的才情、浓厚的学养给学生树立公正、博爱、厚学的人格形象,才能教育、引导、感染好学生,教师树立自身的美好形象,用美的形象、美的人格去感染学生,这是一种无声的爱。
在学校里,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种情况:让学生做同一件事情,有的教师以身垂范,学生乐于接受,尽力效仿,而且完成得很好;有的教师反复强调,学生却无动于衷,懒于接受,即使被迫做了,也是马虎了事。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令而不行”吧。
学生的可塑性强,他们的模仿性也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影响每一位学生,我们尤其应该注意教师自身的形象塑造。
人格魅力是教书育人必备的本领和才能,是为人师表必备的修养和精神,更是班主任管好一个班级的通行证。
因此,教师必须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给学生以楷模。
二、博才多学,师爱的要求马卡连柯曾经说过:“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
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会赢得学生更大的依赖和尊敬。
现时代的学生身处信息社会中,他们爱好广泛,接受能力强,许多科技新知识很快就在他们中流传,如果教师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就很难与学生的话题接上茬,从而造成师生思想脱钩,使教师威信下降。
如果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多才多艺的素养,学生就会觉得你“很行”或“了不起”,这样就自然会成为学生崇拜、钦佩的对象,也为自己的教育工作提供了信手拈来、如鱼得水的优势,其教育的效果必然会使学生信服。
师爱的力量

师爱的力量教师是一个国家的栋梁之材,是培养下一代的重要力量。
每个学子背后,都有一位默默奉献的老师,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努力和无私奉献,让学生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实现自己的梦想。
师爱,是教师最为珍贵的品质。
师爱是一种深沉而无私的情感,是教师对学生的真心关怀和包容。
无论是在教学中还是平时,教师都会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来对待,希望他们能够茁壮成长。
当学生面临困惑和困难时,老师会给予耐心的倾听和积极的帮助,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为学生指引方向。
而当学生取得进步和成绩时,老师会感到由衷的喜悦和骄傲,就像自己亲生子女一样。
这种师爱,是不分时间和地点的,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中,教师都会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去影响学生。
师爱是一种温暖而慈祥的氛围,是教师在教学中营造的一种桥梁。
教师充满爱心和耐心地对待学生,让他们感到被尊重和被关心。
在教师的呵护下,学生们会感到一种安全感和归属感,愿意向老师敞开心扉,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疑虑。
教师也会给予学生一种鼓励和支持,让他们相信自己的实力和潜能,勇敢地追求梦想。
师爱如阳光一样照耀着学生们的成长之路,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师爱是一种正能量的传播,是教师用行动和言语激励学生的动力。
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和榜样,他们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职业素养来影响学生。
在教学中,教师会鼓励学生们勇于探索和创新,不怕犯错误,勇往直前。
他们会用生动有趣的讲解和案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激情,引导他们热爱学习。
在生活中,教师也会给予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他们做一个具有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的新时代人。
这种师爱的力量,不仅能够激励学生,也能够感染和启发他们的周围人。
师爱是一种感恩和回报的精神,是教师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
教师是社会的栋梁,他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汗水培养出无数的优秀人才。
他们不仅是学生的老师,更是他们的朋友和知己。
当学生们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之时,他们会对教师深深地怀念和感激,对教育事业充满敬意和热爱。
师爱的力量

师爱的力量师爱是一种神圣而伟大的力量,是老师们对学生的深深关爱和无私奉献的体现。
师爱的力量是如此地伟大,它可以改变学生的一生,塑造他们的人格和品质。
师爱的力量来源于老师的关怀和呵护。
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学生们经常感到焦虑和孤独。
而老师们能提供给他们安慰和支持,给予他们精神上的依靠。
老师们以他们宽厚的胸怀与关心呵护孩子们,使他们感到被尊重和珍视。
这种关怀和呵护正是师爱的力量的核心所在,它温暖着学生的心灵,使他们感到被理解和被爱。
师爱的力量显现于老师们对学生的教育和指导。
老师是学生的引路人,他们不仅能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老师们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教育学生们努力追求卓越、关心他人、积极进取。
他们用自己的行为言词鼓励和引导学生,使学生们拥有正确的人生导航仪,走向光明的未来。
师爱的力量需要老师们为学生付出更多。
老师们的工作并不仅仅是在教室里传授知识,他们需要耐心倾听学生的困惑和烦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与此老师还应该在学生们的生活中给予他们关怀和帮助,让他们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温暖和支持。
老师们时常加班批改作业,与学生交流沟通,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们的需求和困惑。
他们的付出不仅是对学生的负责,更是对自己职业的热爱和追求。
师爱的力量体现在老师们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激励。
老师们对学生的要求不仅仅是学业上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成为有道德、有担当、有责任感的公民。
伟大的老师们用他们鞭策的眼神和助推的手指,让学生能把握住正确的方向,提高他们的能力和水平。
他们激励学生挑战自我,勇敢追求梦想,成为未来社会的中流砥柱。
师爱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也是永恒的。
正是这种师爱的力量鼓舞了每一位学生,在他们困难时给予了支持,在他们迷茫时给予了方向。
师爱的力量不仅使学生受益终身,更是传递给下一代的沃土。
尊敬的老师们,您是学生们心中的导师和偶像,您的师爱之光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
让我们珍惜师爱的力量,感恩每一位老师的付出和教诲,用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回报老师们的爱和期望。
师爱的力量

师爱的力量
师爱是一种无私的爱,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感,也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师爱渗透在教
育桥梁上,让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
其次,师爱激励着学生的成长。
学生是教育工作者的主要服务对象。
在学业的道路上,教育工作者不断地鼓励、支持和帮助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收获到师爱的陪伴和指引。
它
们用自己的言语和行动告诉学生们,在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中要做到积极向上,努力进取,发扬人类理想和人类本质。
因此,那些在讲台之下激励学生的辅导员和老师,就是在
温暖的阳光下,将师爱的小草播撒进学生的思想中!
最后,师爱可以改变学生的命运。
在学生的人生道路上,师爱为他们指引了方向,展
现了未来,树立了信心。
教育工作者的关爱和激励,让学生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调整自
己的人生目标,不断跨越自己的生命界限。
正是师爱的橡树环抱,让学生从自闭到开朗,
从贫瘠到富裕,从无知到知识,从懦弱到勇敢,从辽阔到宽容,从平庸到卓越。
总之,师爱是教育的灵魂和力量源泉。
它展现在教育工作者言传身教中,贯穿学生的
成长历程,改变了学生的命运。
师爱的力量,可以感染到每一个人,成为我们向美好未来
奋进的动力!。
教师爱的力量总结

教师爱的力量总结引言教师是社会的栋梁,是祖国的未来。
在教育事业中,教师爱的力量是推动教育进步的重要驱动力。
本文将就教师爱的力量进行总结,探讨其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塑造优秀品格等方面的影响与作用。
教师爱的力量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的作用教师爱的力量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教师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兴趣。
当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与关怀时,他们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教师爱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鼓励与肯定,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敢于展示自己的才华与潜力。
此外,教师爱还能启发学生发展综合素质。
通过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与关注,教师可以更好地发现学生的优点与潜力,并针对性地进行培养与引导。
教师爱的力量在塑造优秀品格中的影响教师爱的力量对塑造学生优秀品格也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教师爱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
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传递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情感。
教师的关心与关爱,能够让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关爱他人,提高学生的情感共鸣能力。
其次,教师爱可以塑造学生的道德品质。
教师在言传身教中传递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对学生的道德行为具有深远的影响。
最后,教师爱可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师爱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社会的关怀与期望,激发他们从小就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观念,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如何发挥教师爱的力量发挥教师爱的力量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素质和能力。
首先,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并关心每一个学生的特点与需求。
其次,教师要倾听与理解学生的心声。
教师应该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学生的声音,与学生共同参与课程规划与教育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重视与尊重。
此外,教师要用心教育,关爱学生。
教师应该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通过与学生的接触与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与信任,建立与学生之间的深厚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爱的力量
安庆市怀宁县三桥镇中心学校何承洲
师生之间的故事
骨折以后
那天正好轮到我值日,一早便在校门口值勤,远远地看见我们班的王磊小朋友由他父亲背着朝学校走来。
等走近,只见王磊的爸爸满头大汗,苦笑着对我说:“何老师,这下可要给您添麻烦了,这孩子太顽皮,在家把脚给弄骨折了,这不,怕把学习给拉下,还得送他来上课……”我接过王磊,把他抱进了教室。
安排他独坐一张课桌,还找来小凳让他搁脚,并询问他还需要些什么。
第一节课下课,我抱他上了厕所,等我把他送回教室时,发现平时课间空无一人的教室,现在几乎都坐满了学生,有的还围在一起议论着什么。
第三节课下课后,我想着要让王磊上厕所,朝教室走去,突然眼前出现我班的学生叽叽喳喳围作一团,王磊在当中被抬了起来,原来,同学们在帮王磊去上厕所。
只见班里两个个头最大的男生扶着王磊,搀着王磊进了厕所……在这以后的三个月中,几乎每个人都在能为王磊做点儿事而感到高兴和自豪。
同学·亲情
“老师,今后你和同学们再也不要去看我爸爸了,因为……”孩子哽咽着,说不下去了。
“别哭,别哭”,除了说别哭外,我也不知道该对他说些什么。
小超低着头,转身走了,望着他的背影,我有一股发自内心地对他的深深的同情,不知他的同学们知道了会怎么样?小超是我刚接的二年级(1)班的学生。
当时,他的父亲已被确诊是癌症晚期,所以从一开始,我便对他
特别偏爱,在他与其他同学之间有小摩擦时,我的偏袒是较为明显的,以至于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我听到同学们中有“小超好像是何老师的亲戚”这种说法。
在反省自己的同时,我也感叹7岁孩子的敏感,作为一次爱的教育的契机,我将这事告诉了全班同学,令我欣慰的是,孩子们的反应相当强烈,虽然他们尚不能完全理解即将失去父亲对孩子真正意味着什么,但每个人都认为:要对小超好。
于是,自己买的新文具,总会给他一份,有了新玩具,也要和他一起玩,班队干们总会主动地和他一起做功课,教他,帮他……我把小超父亲去世的消息告诉了同学们,然后仔细地看着他们——至今我仍然无法准确无误地描绘出他们的神情和他们当时的那种心情——呆呆的,微张着嘴,睁大眼睛,有的眼眶中还是湿湿的,我惊异于他们所流露的那种自尊至纯的情感……。
现在,小超依然快乐地学习、生活在我们班集体当中,同学们也仍然“对小超好”,我知道,那绝不仅仅是同情。
点评:
在人与人的各种感情当中,唯有“爱”是永恒的主题,在校园里,在老师和学生之间,同样应当充满爱。
可以这样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从事着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因此,更感受到师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起到的重大作用。
当我用诚挚的爱去感化自己班级的学生时,他们会产生强烈的共鸣和互动,在这种情况下教与学都将更加轻松和深刻,这就是爱带来的无穷力量。
作者简介:
何承洲男1964年9月出生,现任怀宁县三桥镇中心学校副校长,分管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共党员,小学高级教师,任“怀宁县小学数学学科骨干教师”(任期:2010年9月至2013年8月),被评为“怀宁县小学
数学学科教研先进个人”。
在安庆市电化教育协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上,被被评选为协会理事,任期四年(2010年至2013年),安庆市电教馆、电化教育协会颁发了聘任证书。
(一)教育教学方面
2010年10月教师下水文“假如我是一只小鸟”获县级一等奖。
指导学生陈庆安写的“永远跟党走”征文,荣获省级二等奖。
2008年参与指导学生陈金金在读书活动中荣获省级一等奖。
2010年参与指导学生叶昕航在读书活动中荣获省级特等奖,三桥中心学校获组织优秀奖。
2010年1月指导学生王柳庆参加“曙光杯”道路交通安全知识网络竞赛,获市级二等奖。
(二)教研活动方面
2004年10月,参加上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讨会;2006年6月,参加安庆市首届小学教师论坛;2008年10月,担任怀宁县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能手”评委;2009年10月,参加安庆市中小学校长论坛(地点:桐城市)。
参与指导学校教师“三新”课赛语、数选手,获得县级课赛一等奖。
(三)教育科研方面
电教论文《多媒体技术应用与课堂教学创新》在怀宁县第七届电化教育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论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进行发现交流”发表在《新课程》(小学)2008年第10期第34版。
市级立项课题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论文“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如何转化‘学困生’的研究”,发表在《南方教育》2008年第8期第106版。
)部分转化学困生的论文已在镇内交流。
论文“浅谈科技活动中兴趣教育的实践”在《安庆教育》2008年第1期第56版发表;论文“师爱的力量”在《安庆师训》2008年第5期第10版发表,并在安庆师训网、怀宁电大网上发表。
论文《构建和谐课堂,深化素质教育》在“安庆市首届小学教师论坛”活动中,荣获市级二等奖。
论文《让小学数学课堂绽放精彩》在《安庆师训》2012年第1期上发表、论文《让小学生成为数学课堂教学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在《怀宁教育》2012年第3期上发表、《小学数学教师如何读懂学生》在《怀宁教育》2013年第1期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