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浅淡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浅淡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是国家重点推广的一项新技术,是根据土壤养分状况,作物需肥规律,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确定N、P、K微的适宜配方和用量,并采取科学的施肥方法。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农民增收的需要,是农产品数量安全的需要,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需要,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是提高耕地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保障人民生活安全的需要,是保障农村和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1.肥料重要性化肥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粮食安全、可持续发展问题,因为使用肥料不仅关系到农业生产的投入成本,粮食的增产增收,还影响到资源、环保等方面,据世界联合国粮油组织调查表明,化肥对农业生产的作用和影响有四个50%:第一,化肥在整个农业生产投入成本上占50%以上,第二,化肥在粮食增产的作用上占50%左右,第三,化肥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上占50%左右,第四,化肥对环境的污染也占50%左右。
这四个50%说明了肥料在粮食生产中的作用和影响,但目前在施肥上仍存地很多问题,严重限制了肥效的发挥。
2.目前施肥存在的问题(1)施肥结构不合理,没有做到N、P、K、微肥配合施用,没有做到因土施肥,因作物施肥,有些农户、有些地块N、P、K比例严重不合理。
如底肥买2代尿素、2代三元素、2代二铵,追肥又追10代尿素,很明显钾肥不足,氮肥严重超标,还有很多地块很少施用微肥或根本就没施过微肥。
(2)施肥量没有达到标准,根据对梨树500个典型农户调查发现,有近20%农户施肥量偏低,有近40%农户施肥量严重超标,个别乡镇玉米底肥施50(30-10-10)免追1000斤,口肥二铵200斤,追尿素500斤;个别村屯玉米公顷施高氮免追55%(27-15-13)1600-1700斤。
(3)施肥方法不科学,其中氮肥没有做到深施,磷肥没有做到分层施,追肥垄面撒大犁盖的粗放方法仍有存在,另外砂土地漏水漏肥地块也采用一次性施肥等。
这些不合理的施肥,导致化肥利用率低,化肥浪费严重,这不仅增加了农民生产投入成本,还浪费了资源,污染了环境,造成江河湖泊水质富营养化。
浅谈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思考

浅谈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思考作者:张悦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20年第25期我国作为玉米种植大国,玉米年产量稳居世界第二,是保障我国农业基础发展的重要作物之一。
基于此,采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可以保障土壤的养分,为玉米的种植提供充足的微量元素,提升玉米产量的同时,为更新更高产的作物品种和种植技术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主要研究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玉米种植中的应用。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玉米种植中的有效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化肥的利用效率,在稳产的同时还能在特定的环境中催生出新的作物品种,继而为提升玉米种植效率提供坚实的保障。
尤其在农业自动化技术不断更新的背景下,农户通过采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不仅减轻了繁重的劳作负担,而且还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对于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来讲具有积极的影响。
一、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的理论依据1、根据以往研究作物增产曲线可以发现,肥料在逐年施用的过程中其报酬率会逐渐下降。
也就是说,任何一类作物品种其肥料的投入比例都是有一定限制的,不能过少但是也不能毫无节制。
由此可见,科学配比经济适用肥,是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关键核心。
2、玉米以及其他作物种植,在生长期间所需要的营养元素都是有一定的比例和规定的,需要种植人员要有针对性地解决肥料施用和养分均衡之间的关系,改正以往单一施肥的标准,合理配置氮磷钾以及其他微量元素的配合施用,以此來达到稳产的目的。
3、依照养分归还学说的说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有效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土壤供给以及作物需肥之间的关系。
因为玉米等作物在生长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消耗土壤中的养分资源,而且还要耗费一定的有机质。
只有正确地处理好养地与用地、作物产出和投入之间的配比关系,才能在保障稳产的情况下进一步维持土壤长久的肥力效率,以此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1、取土化验在正式开始施肥之前,需要先进行取土化验的环节,也就是将采样区划分成多个采样地块,然后根据不同采样地块的基本特征进行合理施肥,保障产量水平和作物长相、近期耕作施肥措施等相一致,以此来实现稳产的目标。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精选5篇)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精选5篇)第一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知识小问答1、什么是测土配方施肥?答: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
通俗地讲,就是在农业科技人员指导下科学施用配方肥。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核心是调节和解决作物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
同时有针对性的补充作物所需要的营养元素,作物缺什么元素就补充什么元素,需要多少补多少,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满足作物的需要;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用量,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节省劳力,节支增收的目的。
2、什么叫做农作物营养缺素症?答: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需要吸收各种必需的营养元素,如果缺乏任何一种营养元素,其生理代谢就会发生障碍,作物不能正常生长发育,使根、茎、叶、花或果实在外形上表现出一定的症状,将会引起农作物减产,通常称为农作物的缺素症。
3、小麦需肥特性是什么?答:小麦每形成100千克籽粒,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素2.5~3千克、磷素(P2O5)1~1.7千克、钾素(K2O)1.5~3.3千克,氮、磷、钾比例为1:0.44:0.93。
由于各地气候、土壤、栽培措施、品种特性等条件不同,小麦产量也不同,因而对氮、磷、钾的吸收总量和每形成100千克籽粒所需养分的数量、比例也不相同。
小麦在不同的生育期吸收氮、磷、钾养分的规律基本相似。
一般氮的吸收有两个高峰:一是从出苗到拔节阶段,吸收氮量占总吸收量的40%左右;二是拔节到孕穗开花阶段,吸收氮量占总量的30%—40%。
根据小麦不同生育期吸收氮、磷、钾养分的特点,通过施肥措施,协调和满足小麦对养分的需要,是争取小麦高产的一项关键措施。
在小麦苗期,初生根细小,吸收养分能力较弱,应有适量的氮素营养和一定的磷、钾肥,促使麦苗早分蘖、早发根,形成壮苗。
小麦拔节至孕穗、抽穗期,植株从营养生长过渡到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的阶段,是小麦吸收养分最多的时期,也是决定麦穗大小和穗粒数多少的关键时期。
浅谈烟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的要求 , 按化 验室常规分析方法 进行磨碎 过筛 处 理 ,分别 制备 通 过孔 径 为 l m、 . m m 0 5 m和 2 0 5 m的 1 号 、0 .m 1 8 6 号和 10 筛 的分析 土样 , 0号 装瓶保存供分析用 。 l 2土壤肥力指标与施肥量 的确定 根据 土壤化学原 理选取标 准 的测定方 法和 测定项 目。 了准确 地反映土壤肥力 , 为 植烟土壤 取样后要及 时送往有 质量 认证的专业部 门进行 测试分 析 ,烟草科学研究所 分析测试 中心就是 专 门从 事植 烟土 壤 与烟 叶测 试 分 析 的科研 机 构, 分析结果可 靠 。测试方法要 选用 国家标准 , 分析项 目主要包括土壤酸 碱 I (H) 生 p 、有机 质 、 氮、 、 磷 钾和微量养 分含量 。通过 测定 土壤养分 含量 的高低 , 确定植烟 土壤 的肥力等 级 , 把土壤 肥力按 不同养 分含量分 为“ 、中”“ ” 高”“ 、低 等级 别 。总 的指 导思想是 : 土壤肥 力低者 多施肥 , 土 壤肥力高者少施肥 。 11 . 土壤氮肥力指标 的确定 2 21 .烟草施肥原 则 正确 的烟 草施 肥 , 根据 烟草 的类 型 、 种 要 品 在多数 晴况下 ,土壤 有机质含 量低 于 1 % . 5 土壤肥 力条件 、 肥料 性质 、 草生育 期 烟 或速 效氮小 于 6 m / g属低氮 肥力土壤 ; 0g , K 土壤 的特 性 、
1 土壤肥力与施肥量 的确定 土壤肥力 与施肥 量 的确定是 配 方施 肥的基 础。土壤肥 力是水 、 、 、 肥 气 热的综合 表现 , 是确 定施肥 量多少 的依据 。 1 土壤样 品采集 . 1 土壤样 品一般只取耕作层 土壤 , 取样 深度一 般 为 2c 0 m。耕层 土壤 样 品的 田间取样 , 应根据 具体取 样地块 的形状 和大小 ,确定适 当的取样 路线 和方法 。长方形 地块用 “” s形取样法 , 而近 似 矩形 田块 则用对 角线形 或棋 盘形 等取样 法 , 要求保 证样 点分布均匀 , 取样 地点应避免 选在 田边 、 路边 、 和特殊地形 的部 位 以及 堆过肥 沟边 料 的地方 。 取样 应严格掌握小样点 的点数 ( 不少 于5 ) 点 及其分 布的均匀性 , 出的小样 点土壤 取 在 田间均匀 混合后 , “ 用 四分 法” 弃去 多余 部分 , 最后保 留 n 装入取样袋 , 5 写上标 签即可。 每一取样地块 都要建立地块 档案 , 在 田 通过 间访 问烟农 及时填写 ,这对 掌握每一块 地的养 分状 况 、 产量状 况 , 导施 肥 , 累 系统资料 都 指 积 有重要 意义。主要项 目 应包 括 : 地块 编号 、 地块 名称 、 面积 f 、 土壤类型 、 地形 、 灌排条件 、 土地 等级 、 作物 、 产量( / 、 k 亩) g 轮作制 、 施肥水平 隋 机 肥、 氮肥 、 磷肥 、 钾 、 生产问题等 。从 田间采 回 来 的土样应 及时进行登记 、整理和风 干 ,以免 错、 、 漏 丢失和引起样品发霉 , 质改变 。 性 风干应 在清 洁、 阴凉 、 的房 内将土样 摊成薄层铺 在 通风 干净 的纸上进行 , 并经常翻动 、 捏碎 , 促进干燥 。 在进行大批量 的土壤养分 化验时 , 可将土 也 样盛入特制 的塑料土盒 中 , 在不超 过 5 。 的干 O c 燥箱 中烘 干 ,以加速干燥过 程并防止土 样在较 长时 间的 自然风干过程 中 ,土壤 养分可 能产 生 的变化 。风 干或烘干后 的土样应根据化 验项 目 有 机 质 含 量 在 1 3 %或 速 效 氮 在 6 _ D 5— O 10 g g 间 , 中等 氮肥 力 土壤 ; 2m / 之 K 属 土壤 有机 质含量 高于 3 %或速效氮高 于 1 0 g g属 高 . O 2m / , K 氮肥力 土壤 。 经多年多点试 验 , 在精耕细作 的条 件下 , 中等肥力 土壤上种植烤 烟 K 2 、 烟 8 、 36云 5 V、 2云烟 8 等需肥 量较 大的 品种 , 7 适宜 的施氮
浅谈永胜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对策及成效

浅谈永胜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对策及成效一、实施对策1. 项目宣传在项目实施之初,应加强对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宣传工作。
通过政府、媒体、农业合作社等途径,向农民宣传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重要意义、施肥方法和效益,增强农民的认知与参与度。
2. 土壤检测在项目实施初期,需要广泛开展土壤检测工作,全面掌握永胜县不同地区土壤的养分含量和酸碱度。
通过这些数据,才能科学合理地进行施肥方案的制定,确保施肥效果的最大化。
3. 施肥技术培训针对永胜县的实际情况,开展农民施肥技术培训,提升他们的施肥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让农民了解何时、如何进行施肥,以及如何调整施肥方案,以适应不同生长期作物的需求。
4. 科学监测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建立科学的监测体系,对施肥效果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
以实际数据为依据,不断优化施肥方案,确保施肥效果的稳定和提升。
二、项目成效1. 提高土壤肥力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实施,有力地提高了永胜县土壤的肥力。
通过科学施肥,合理补充土壤中的养分,有效改善了土壤的酸碱度和结构,促进了土壤微生物活性,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环境。
2. 节约施肥成本通过测土配方施肥,能够根据作物对养分的实际需求,精确施加肥料,减少肥料的浪费和过量施肥所带来的环境污染。
也避免了农民在施肥过程中产生的盲目跟风和浪费现象,真正实现了节约施肥成本的目的。
3. 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实施,显著提高了永胜县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科学施肥使得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养分充足,生长势头强劲,最终表现为较高的产量和良好的产品品质,让农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4. 保护生态环境通过科学施肥,避免了传统施肥方法中因过量施肥、滥用化肥所带来的土壤贫化和环境污染。
保护了土壤和水资源的良性循环,有力地保护了永胜县的生态环境,为可持续农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实施带来了显著的成效,为永胜县的农业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今后的实施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深化科技培训、强化监测评估,不断完善施肥管理体系,促进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持续稳定发展。
浅谈测土配方施肥的技术要点

护监 测工作 。
2 4
低, 后过筛的土壤结构好养分含量也较高。
2 “ 配方 ” 是测 土配方 施肥 的关键 环节
即根 据 土壤 养分 测 试 和肥 料 试验 结 果 , 制定 出 某种 作物一 定水平 下 的各种肥 料 的用量 和 比例 。提 供肥料 配方 时 , 先要 了解 种植 作物种 类和计 划产量 、
样人等 , 同时做好采样记 录。在取样时要注意采样 深 度要 一致 , 能忽 深忽浅 , 不 也不 能 图省 事用 铁锹取 土, 要用特制的不锈钢取土钻 , 以防金属制品影响微 量元 素 的准确性 。
12 . 化验
对所 采集 的 土壤 样 品进 行 有 机 质 、 、 、 及 氮 磷 钾 中、 微量 元素 的测 试 。测 试结 果 是 制定 养 分 配 方 的 重要依据 , 为取 土和化验 两个 步骤 。 分
一
是土样不得 日晒, 必须 自然风干, 以防养分损失。三 是土样 风干过 程 中防止 酸 、 及 灰 尘 的污 染 。 四是 碱 要 拣 除土壤 以外 的植 物 根 系 、 瓦 、 砖 石块 等 杂 物 , 以
防对 土壤 养分 的影 响 。五是 土 样 磨 碎要 全 部 过筛 , 不 能将 不易磨 碎 的筛 上 土样 扔 掉 , 逐 次磨 碎 逐 次 要 过筛 , 至所有 土 样 全部 过 筛 。六 是 过筛 后 的 土样 直 要 充分混 匀 , 般初 过筛 的土壤 结构差 , 一 养分 含量较
3 “ 配肥 ” 供 肥” 和“ 是测 土 配方施 肥的重 要环节
即根据 确定 的肥料 配方 , 以各 种单 质化肥 和 ( 复合( ) 或) 混 肥为原料 , 采用掺混或制粒工艺制成 ( 或农户 按方 抓 药 , 现用 现 配 ) 用 于 特定 区域 、 适 特 定 作物需 求 的配方 肥料 ’ 由农 业技 术推广 部 门 、 , 并 肥 料生产企业或农业生产资料公 司直接供应 给 的技 术 要 点
浅谈测土配方施肥的意义及技术措施

测土配施肥技术

测土配施肥技术1、什么是测土配施肥测土发展方向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
通俗地讲,就是在农业科技人员指导下科学施用配方肥。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核心是调节和解决作物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
同时有针对性地补充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作物缺什么元素就补充什么元素,需要多少补多少,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满足作物的需要;达到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用量,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节省劳力,节支增收的目的。
2.测土西方施肥技术的原理是什么测土配施肥是以养分归还(补偿)学说、最小养分律、同等重要律、不可代替律、肥料效应报酬递减律和因了综合作用律等为理论依据,以确定不同养分的施肥总量和配比为主要内容。
为了充分发挥肥料的最大增产效益,施肥必须与选用良种、肥水管理、种植密度、耕作制度和气候变化等影响肥效的诸因素结合,形成一套完整的施肥技术体系。
(1)养分归还(补偿)学说:作物产量的形成有40%——80%的养分来土壤,但不能把土壤看作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养分库”。
为保证土壤有足够的养分供应容量和强度,保持土壤养分的携出与输入间的平衡,必须通过施肥这一措施来实现。
依靠施肥,可以把被作物吸收的养分“归还”土壤,确保土壤肥力。
(2)最小养分律:作物生长发育需要吸收各种养分,但严重影响作物生长,限制作物产量的是土壤中那种相对含量最小的养分因素,也就是最缺的那种养分(最小养分)。
如果忽视这个最小养分,即使继续增加其他养分,作物产量也难以再提高。
只有增加最小养分的量,产量才能相应提高。
经济合施肥方案,是将作物所缺的各种养分同时按作物所需比例相应提高,作物才会高产。
(3)同等重要律:对农作物来讲,不论大量元素或微量元素,都是同样重要缺一不可的,即使缺少某一种微量元素,尽管它的需要量很少,仍会影响某种重量功能而导致减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 城县 自 2 0 0 7年实 施测 土配 方施 肥 项 目以来 深受 广大 农 民的好评 。因为长期 以来 的过 量施肥 和盲 目施 肥给 我县人 民带 来了很大 的伤害 , 所 以实施 测土配方 施肥 为我县农 民增 收农业 增产奠 定了 良好 的基础 。下面我就 具体介 绍一下 这项 技术 , 测土 配方施肥 的基础是在 田间对肥 料试验 来测施 土壤 。 根据 测试 的结 果如植 物的需肥规 律 ,土 壤的供肥 能 力和 肥料 效应 等来建立 作物与 土壤之 间合 理的配 方 ,根 据土壤 测试结 果 和相关条件 , 把配方 的科学 系数和农机 专家 的经验相 结合 ,
再 加之 地方种 植方式 的特 性 ,找 出适合 当地特 性的配方 肥料 和 其使 用 的方 法 。 然后 由培 肥站 以质 量优 、 配 方准 的标 准来 生 产肥 料 。 技 术人 员要 在农 民使 用配方 肥时进行 田间指导 。 让农 民科 学合理 的用肥 。 解决作 物需要和 土壤供肥 之间的矛 盾 。 它 的措施 是 “ 测 一方土一 配一种 方一配 合理肥一 供优质 肥一施
、
按 划 定 分 区 施 肥
按 土壤肥 力高低和 自然条件 的差异 分为若 干不 同的等级 区。在一个 配方施肥 区要做 到土壤肥 力高低和 自然 条件 的差 异 以及种植 作物的特 点基本 一样 。 然后收集 有关土壤 资料 , 种 植 的农作物 的特性 、 以及 自然 灾害等 等的阻碍 因素的资 料。
科 研 ◎农 业 科 掌
2 0 1 3 年第 9 期( 下半月)
浅谈测土 配方施肥技术
宫奇 华
( 河北省临城 县农业局 土肥站 ,河北临城
[ 中 图分 类 号 】 S 1 4 7 . 2 【 文献 标识码】 B
0 5 4 3 0 0)
[ 文章编号】 1 0 0 3 — 1 6 5 0( 2 0 1 3 ) 0 9 — 0 0 6 2 — 0 1
作物需 要肥量和种 类的参 数和肥料 利用率 等 ,建 立起植 物合 理施肥 的配方和 方案 , 使 其区域 的施 肥情况 、 肥料 的配方 。吸 收和利 用率提供科 学有用 的依据 。
四、 配 方 设 计
测土配 方施肥 的核心是对 肥料 配方科 学合理 的完成 。据 测土和 肥料试验 结果 ,配 方选定 由农业专 家和专 业农业 科技 人 员来完成 根 , 组织 专家会 商 , 提 出不同地 区 、 不 同作物 的施 肥配方 。通过 田间试验 的数据 、 土壤养分 的资料 、 农户提 供地 块种植 的作物 和规划的产 量指标 等等 ,根 据 以上 的信息 来科 学的 划分不 同施 肥的分 区 。 然后, 把 以上的数 据信 息与 当地的 自然 条件 、耕作 习惯和种 植的作物 的特点 等条件 的相似 性和 差异性 在结合科 技人员 的经验 ,提 出不 同农作物 的种植 不 同 地 区与 自然条 件的不 同配方施肥 的方案
五、 配肥 的 加 工
配方 落实到 户 ,这是最关 键环 节对于 提高和 普及测 土配 方施肥 技术 。配方肥料 的生产要 做到有严 格的要 求有 系统的 服务体 系 。 要用 高质 量 的、 价格合理 的的原料 肥进过科 学的配 方, 保证肥 的质 量和配 方科学合理 。 为了达到 发挥配方肥 的最 大增产 效益 的 目标 , 不 但主要 确定不 同养 分的施肥 总量 , 更要 施肥 与实际 自然条件相 结合 。如选 用 良种 、肥 量和水 量的管 理、 耕作 的特 点 , 气候 变化等 自然因素也要 考虑在 内。配 方肥 料生产 以质量 优 、 配方 准的标准 来生产肥 料 , 要有 系统化 的领 导和 技术指导 。形成一套 完整 的、 优质 的 、 高效 的施肥技 术体 系 。在我国农 村农 民存在 科技素 质低 、 土地 经营规模 小 、 技物 分离 的现状 , 所 以要在 各地不 同的模式 中选适合 的模 式 。 六、 施 肥 指 导 首 先是 按方 购肥基 本上 做到按 着不 同土壤肥 力 条件 , 确 定若 干适应不 同作物 的施 肥配方 。在用肥 时要对 农户进 行技 术培 训还要 印发测土配肥 通知单 。 要做 到对农 户负责 的态度 , 技术 人员面对 农民 、 村 干部进行 技术培训 讲座 , 以提高 广大农 民对 测土配方 施肥技术 的认识 。配方肥料 主要 的是作 为一次 性施 用的底肥 。 再用的 时候 要听从科 技人 员的指导如 , 施 肥深 度, 肥料 与种子 的距 离 , 农作 物苗期 和生 长发育 中、 后期 对肥 料 的需要等 等的标准 。 告诉 农民施肥 时应注 意以下原 则 : 一是 氮、 磷、 钾 以及 中微 量元素化肥 配合施 用。二是化 肥与 有机肥 配合施 用 。三是用地养 地相结合 , 投入与 产出相 平衡 。
情况、 地形 情况 、 自然条件 情况还有 种植情况 等等情 况稍微 均 匀 一致 。在 土壤的 采集时不 同的植物和 环境 的采集 时间也 有 所 不同 。 如, 有 的农作物 在一般 时候在秋 后或在收 获后或播 种
二、 土 壤 样 品 采 集 和 进 行 分 析
土 壤样 品的采样分 : 采样单 元 、 采样 时间 、 采样周期 、 采 样 定位、 采 样深 度 、 采样 点数 量 、 采 样路 线 、 采样 方 法 、 样 品量 、 样 品标记过 程 。了解 采样地 区土壤的 类型和肥 力 、 地形 、 土质 等 等的情 况 , 还有本地 的耕作 特点 、 产 量水平 等等 因素。来 划 分 采样 的单 元 区 。采样 单元 区 的面 积要 用要 用 GP S精 确 到 0 . 1而 且要记录 其经纬度 , 面积 为 1 ~ l O亩 。 采样单 元是 田问示 范 田的跟 踪调研和施 肥分 区的基础 ,所 以要做 到其 中的土 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