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建筑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图书馆整体布局和建筑规划设计方案

图书馆整体布局和建筑规划设计方案

图书馆整体布局和建筑规划设计方案一、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图书馆作为知识、文化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场所,其整体布局和建筑规划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图书馆的整体布局和建筑规划设计方案进行详细讨论。

二、整体布局1.功能分区图书馆的整体布局应考虑到不同功能需求的合理划分,包括但不限于阅览区、参考资料区、借阅区、多媒体区、电子资源区等。

在布局设计中,需考虑到每个区域的功能需求并合理安排位置,以便读者能够方便地利用各功能区域,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

2.空间分配在整体布局中,需要合理分配不同功能区域的空间,确保每个功能区域都能够满足读者的需求。

例如,阅览区应具有舒适的座椅和充足的自然采光,参考资料区应设置专门的桌椅和电源插座以供读者学习和研究使用。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行走通道和紧急疏散通道的合理设置,以确保读者在图书馆内部的移动和安全。

3.环境氛围图书馆的整体布局应考虑到环境氛围的营造,给读者带来宁静、温馨的学习氛围。

布局中可以采用适当的绿化设计,例如设置室内盆栽或室外花坛,以增加自然元素的感受。

同时,在照明和装饰上也需精心设计,创造出舒适、宁静的氛围,促进读者的学习和思考。

三、建筑规划设计方案1.建筑外观设计图书馆建筑的外观设计应符合功能需求,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外观设计可融入现代建筑元素,同时也要考虑到保护环境和节能减排的要求。

例如,可以采用玻璃幕墙设计,增加建筑的透明度,并提供更好的自然采光条件。

2.室内设计在室内设计中,需要结合图书馆的功能需求,注重空间的利用和灵活性。

借阅区的设计要便于读者查找书籍,同时也需要考虑到书籍的保护和防火要求。

多媒体区的设计要注重设备的摆放和使用舒适性,提供便捷的学习和交流环境。

3.环保设计在建筑规划设计方案中,环保设计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可以采用节能灯具、太阳能发电系统等技术手段来降低能耗,同时也要注重室内环境的通风和空气质量。

并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考虑到环保性,避免使用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材料。

图书馆设计说明

图书馆设计说明

===========================================================================图书馆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二、场地现状分析三、设计构思四、建筑技术说明五、技术经济指标一、工程概况项目建设用地位于图书馆旧址上,总建筑面积约2平方米,可用地东西长51米,南北长54米。

拟建的建筑是一座数字化的现代图书馆。

二、场地现状分析图书馆位于校园的东南部,西北方向面临学生生活区,坐落着学生公寓和食堂。

东边面正对着行政楼和广场,是学校建筑群的主要轴线。

轴线上的建筑都是学校里的重要建筑物,布局沿中轴线对称布置,建筑之间围绕形成了一个喷泉广场。

三、设计构思拟建的图书馆作为一幢校园建筑,需要具备简洁,理性,稳重的性格。

同时,主要使用者为当代大学生群体,还应具备年轻,向上,与时俱进的特点。

这也正是===========================================================================我们在设计这座建筑物时所秉承的基础理念。

在设计中,我们尽量减小占地面积,优化布局,以此来获得更加丰富,活泼的造型。

建筑由三部分体块构成,一高一低逐层递减,形成高低错落的感觉,避免了整体造型的单调。

首层空间主要由休闲区、行政区、借阅区三部分组成,门厅中间设置了供借阅查询的服务台,还附有简单的目录厅,在门厅后方,是基本书库,并在书库内设了楼梯。

在东南方向,设置了供人们休闲交流的咖啡厅,在南向设计了大的落地窗,使得室内有着充足的采光。

东北方向安置了行政区,分别是办公室、小型会议室、馆长室,另外,在馆长室内设计了独立的卫生间。

西北角放置了公共卫生间,供来往人群使用,并在隔壁放置了开水间,为大家提供饮用水。

二层空间,主要是书库跟阅览区,还单独设置了一个电子阅览室。

东北角方向,安置了公共卫生间。

在东边,是一个大的室外阅览场地,并可以通过外挂楼梯直接到达。

现代图书馆建筑的设计理念

现代图书馆建筑的设计理念

现代图书馆建筑的设计理念现代图书馆作为知识传播与学术交流的中心,其建筑设计理念需要满足人们对于学习、阅读、研究的需求。

在如今数字化时代,图书馆不仅要提供传统的藏书功能,还应当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为读者创造一个舒适、便利的学习环境。

本文探讨现代图书馆建筑设计理念,并分析其核心要素。

1. 空间布局与组织现代图书馆的建筑设计注重空间的布局与组织,以实现最佳的学习效果。

首先,图书馆应该具备舒适的阅读和研究区域,包括安静的阅览室和研究空间。

这些区域应当设计得宽敞、明亮,以提供读者良好的学习环境。

其次,图书馆还应当设置创意空间,为读者提供沟通和交流的机会,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

通过合理的空间划分和布置,现代图书馆能够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2. 环境氛围创造现代图书馆建筑设计注重创造舒适的环境氛围,以吸引读者并提高学习的效果。

首先,采用自然光和良好的通风系统,充分利用自然的优势,使读者感到舒适和愉悦。

其次,合理选择室内材料,注重室内空气质量,避免对读者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此外,通过音效设计和照明设置,创造宁静且专注的学习环境。

一个舒适的环境氛围将有效提升学习效果,吸引更多读者前来图书馆。

3. 技术与数字化元素应用现代图书馆建筑设计需要融入最新的技术和数字化元素,以满足读者对信息获取和交流的需求。

首先,图书馆应当配备高速互联网和多媒体设备,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网络接入服务和多媒体资源。

其次,应用智能化系统,提供自助借还书服务、自动检索系统等,提高图书馆的效率和读者的体验。

此外,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和数字展示手段,创造出更多交互式的学习体验。

技术和数字化元素的应用将使图书馆具备更强大的信息传播和学习功能。

4. 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环保现代图书馆建筑设计应当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环保原则。

采用可再生能源、节能设备和环保材料,降低能源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设计合理的雨水收集系统和废物处理系统,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图书馆建筑设计说明

图书馆建筑设计说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西院图书馆改扩建建筑设计说明第一章设计总说明1.1 设计依据1.1.1. 业主提供的工程基地的地形图和规划设计条件1.1.2. 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与规定:《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之——房屋建筑部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1.2 工程概况◆ 1.2.1. 本方案位于位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校园之内(长沙校区西园),北侧与玉兰路相望,东侧为教学楼,南侧规划中的综合实验楼,西侧为办公楼。

西园图书馆改扩建建设项目,是在旧址上将原有建筑进行改造,并拆除毗邻的办公楼建筑用以扩建部分场馆,新老建筑需有机结合,拟新建图书馆为一座9层的高层建筑,总建筑面积为17492.8㎡,其中新建面积11120㎡,保留面积6372.8㎡。

◆ 1.2.2. 设计宗旨:◆通过对工程自身因素和周边环境的分析,我们确定了以下的设计目标:◆通过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创造出合理方便的功能流线,形成丰富而有序的空间感和良好的形体视觉效果,使本工程成为校园内具有鲜明特色的智能化学习阅览大楼。

◆我们希望通过本次设计,使图书馆成为校园内一个具有良好景观视野且宜人的学习、阅览场所。

摆脱图书馆惯有的单调沉闷的氛围。

另外新老建筑的有效结合也是本次设计要主要思考的问题之一。

◆我们希望能通过本次设计,对校园和城市空间形态的构成作出应有的贡献。

同时使图书馆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超前性,其造型新颖别致,个性开朗而温馨,大气却又不失雅致。

◆在满足国家及当地有关规范和法规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考虑到社会效益和经济适用双收益。

第二章总平面及建筑设计一、概述本项目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建设项目,其鲜明的地域环境在城市规划、校园规划中具有的重要位置,决定了本项目将成为校区乃至周边地区的又一标志性建筑。

二、区位分析●位置重要随着高校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图书馆将成为具有多功能空间、优良景观空间和交往空间的校园建筑新名片,将进一步推动校园建设和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

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

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

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图书馆建筑作为文化和知识的载体,起到了存储和传播知识的重要作用。

为了确保图书馆建筑的高效性和安全性,需要遵循一定的设计规范。

本文将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来探讨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

一、空间规划1. 功能分区图书馆空间应根据不同功能需求进行合理的分区。

主要分区包括借阅区、阅览区、自习区、多媒体区、会议室等。

不同区域应有明确的划分,并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2. 空间布局在空间布局上,应考虑连通性和便利性。

借阅区应位于进入图书馆后的显眼位置,方便读者查阅书籍。

阅览区应采取开敞式布局,确保舒适的阅读环境。

同时,要合理安排通道和楼梯,方便读者的行动和交流。

3. 自然光利用图书馆应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

在设计中应尽量增加天窗和大窗户,使光线能够渗透到室内。

这不仅能提供良好的照明效果,还能减少能源的消耗。

二、建筑安全1. 疏散通道设计为了确保读者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应设置合适的疏散通道。

疏散通道应直达出口,并有明显的标识,方便读者迅速撤离。

通道宽度应符合消防安全规定,以确保安全疏散。

2. 防火设计图书馆建筑应设置防火门和防火墙,以隔离火势蔓延。

同时,应安装灭火设备,并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应优先选择防火性能良好的材料,减少火灾的风险。

3. 安全监控系统为了保障读者和图书的安全,应在图书馆建筑内安装安全监控系统。

包括视频监控设备和入侵报警系统,确保对图书馆内的行为进行监控和记录。

三、环境友好1. 节能设计在图书馆建筑设计中,应采用节能措施,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利用太阳能进行供暖和照明,采用高效的绝缘材料和节能设备,减少能源的消耗。

2. 可持续建筑材料在图书馆建筑的选择上,应优先考虑可持续使用的建筑材料。

例如,使用可再生材料和回收材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同时,应选择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建筑材料,如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3. 绿色空间设计图书馆建筑周围的绿色空间设计应注重生态保护和环境美化。

《图书馆建筑设计》课件

《图书馆建筑设计》课件

休闲区设计
休闲区是供读者休息 、交流和放松的场所 ,应提供多样化的设 施和服务。
休闲区应营造轻松、 愉悦的氛围,满足不 同读者的需求。
设计时应考虑咖啡厅 、休息室、阅读角等 设施的布局和适度 。
其他功能区设计
其他功能区包括行政管理区、技术服务区、报告厅等,根据图书馆的具体需求进行 设计。
设计时应考虑各功能区的独立性和相互联系,以及空间利用的合理性和高效性。
窗户设计
窗户的大小、位置和形状 应与立面整体设计相协调 ,同时考虑采光和通风的 需求。
立面材料
选择与外观材料相协调的 立面材料,保持整体统一 性。
建筑风格与文化元素
地域特色
考虑当地的文化、气候、历史背景等元素,使图书馆建筑融入当 地环境。
文化元素
将图书馆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体现在建筑设计中,如采用具有象征意 义的符号或图案。
现代与传统元素的结合
在保持传统元素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建筑设计理念和技术,打造具 有时代感的图书馆建筑。
PART 05
图书馆建筑的可持续性与 绿色设计
可持续性设计理念
尊重自然
在图书馆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尊 重自然环境,合理利用土地、水 等资源,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
染。
节约资源
通过优化设计,减少建筑材料和 能源的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降低建筑运行成本。
适应气候变化
图书馆建筑应具备适应气候变化 的能力,采取适当的节能、隔热 、通风等措施,提高建筑的舒适
度和节能效果。
绿色建筑材料与技术
使用可再生材料
优先选择可再生、可回收 利用的建筑材料,如木质 、竹质等,减少对有限木 材的依赖。
高效节能技术
采用高效隔热、保温材料 ,以及节能型空调、照明 等设备,降低建筑能耗。

图书馆建筑设计与风格

图书馆建筑设计与风格

VS
通风设计
合理设置通风口和排风扇,确保室内空气 流通,为读者提供舒适的阅读环境。
色彩与材料设计
色彩选择
根据图书馆的定位和风格,选择合适的色彩 搭配,营造宁静、温馨或现代的氛围。
材料选择
选用环保、耐用、易于清洁的材料,确保图 书馆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家具与陈列设计
家具设计
根据功能需求和人体工学原理,设计舒适的 阅读桌椅、书架等家具,提高读者的阅读体 验。
现代主义风格图书馆案例分析
总结词:简洁明快
详细描述:现代主义风格图书馆以简洁的几何形体、纯净的体块关系、抽象的符号语言等为特征,强 调功能性和空间流动性,给人以简洁明快的感觉。
后现代主义风格图书馆案例分析
总结词:折衷多元
详细描述:后现代主义风格图书馆注 重历史元素的运用,通过拼贴、混搭 等手法将传统与现代元素融合在一起 ,形成折衷多元的风格,强调空间的 文化内涵和艺术性。
BIM技术
利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进行设计,提 高设计效率和准确性。
高性能材料
采用耐久性强、维护成本低的高性能建筑材料 ,延长建筑使用寿命。
智能化系统
集成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图书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运营。
人性化设计在图书馆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空间布局
合理规划阅览区、借阅区、休息区等功能区 域,提高空间使用效率。
新古典主义风格
总结词
新古典主义风格图书馆建筑是对古典风格的复兴和发展,强调建筑的秩序、平衡和和谐。
详细描述
新古典主义风格图书馆建筑采用古典的建筑元素,如柱式、山花、檐口等,但同时融入了现代的建筑 材料和技术。外观上追求秩序、平衡和和谐,给人以清新、典雅的感觉。内部空间也常采用古典装饰 ,但同时也注重实用性和舒适性。

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

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

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GBJ 38—99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的通知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一九九七年工程建设城建、建工行业标准制订、修订(第一批)项目计划的通知》(建标[1997]71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主编的《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经审查,批准为强制性行业标准,编号JGJ38-99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

原部标准《图书建筑设计规范》JGJ38-87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建设部建筑设计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负责管理,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解释,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1999年6月14日l 总则1.0.1 为适应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使图书馆建筑设计符合使用功能、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公共图书馆、高等学校图书馆、科学研究图书馆及各类专门图书馆等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的建筑设计。

1.0.3 图书馆建筑必须满足文献资料信息的采集、加工、利用和安全防护等功能要求,并为读者、工作人员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工作条件。

1.0.4 图书馆建筑设计应结合图书馆的性质、特点及发展趋势,采用先进的管理方式,适应现代化服务的要求,并力求造型美观,与环境协调。

1.0.5 图书馆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公共图书馆Public Library具备收藏、管理、流通等一整套使用空间和技术设备用房,面向社会大众服务的各级图书馆,如省、直辖市、自治区、市、地区、县图书馆,其特点是收藏学科广泛,读者成份多样。

2.0.2 高等学校图书馆College Library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具有服务性和学术性强的大专院校和专科学校,以及成人高等学校的图书馆,简称高校图书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商学院图书馆大楼建筑设计说明
一、设计理念:
“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
1、暨南大学是一所闻名海内外的侨校,暨大图书馆作为学校的信息中
心、教育中心和学习中心,应充分体现出暨大的历史传统,显现出它所承载的暨大精神和文化品质特征。

创造出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西方进步与东方文明,个性化与开放性相结合的侨校图书馆形象。

2、暨大图书馆作为暨大校园中轴线上的标志性建筑,应能充分体现校
区总体规划的意图,结合环境使其成为校区中轴线上的亮点,带动周边的建筑群,互成为一个整体,使校园中轴线得以加强和延续。

3、图书馆的内部空间应符合现代图书馆的先进模式,通过人性化的布
局,体现出开放平面下的共享与交流、高效与便捷;通过具有适应性和互换性的布局,体现出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信息化、智能化为基础,体现出藏书、借阅和网络一体化的现代管理模式。

4、通过对阳光、空气、景观等自然要素的导入,同时结合通风、采光、
防晒等节能的措施,在生态的层面上创造出适宜于阅读的空间环境。

5、在设计中重视环境保护,对基地内的珍贵树种予以保护,尽量减少
对树种的砍伐。

积极采取措施做到节能,并避免环境污染。

二、总平面设计:
1、图书馆用地位于暨大校园的南北中轴线上,并处于校园的中心位置,
北面、东面和西面是一组组学校教学办公建筑群,周边环境优美宁静,能充分显现出图书馆的静谥和恢宏的气势。

本工程根据基地的特征,为了强调出其标志性的地位,把建筑总平面沿校园轴线呈工字形对称布局,东面和西面的平面根据基地内保留树种的位置作出局部退让。

将主立面朝向南面的中心绿化广场展开。

2、建筑物沿南北向总长约117.10米,沿东西向总长约60米,总平面
呈工字形,主要功能用房沿南北向布置,公共交通部分和中庭位于工字形的中部,东西两侧形成两个开口天井。

整个布局既能增大自然采光和通风面,又能避免过多的东西晒,并且有效地能尽可能多地保留基地内原有的珍贵树种。

3、本方案结合周围的环境特征,以及图书馆的功能要求,以平面分流
和立体分流的方式,综合安排各使用功能的流线和出入口。

图书馆后勤服务流线和工作人员流线布置在图书馆北面首层入口,图书馆主入口设在二层的南面,读者由南面的大台阶拾级而上,部分读者人流可由大台阶旁的首层次入口进出。

4、以场地内东西两面两棵保留的树木为环境构成中心,以场地内现有
的树种为基础,结合铺地、草坪、小广场及水池,形成多层次的整体绿化空间,成为图书馆与校园中心绿化广场之间的延续和过渡。

同时将二层东西两侧的屋顶平台进行绿化,将绿化带入空中。

三、平面设计:
1、本工程建筑功能为高校图书馆,建筑由地面土0.000计至屋顶高度
33.3米,楼高7层,局部设地下室1层。

2、本工程为整体式平面布局,将图书馆的各种功能集中布置。

各功能
分区明确,又联系便捷,除首层内部业务层以外,在二至七层各层平面将各服务区内的藏书和阅览作开放式设计,将每一层作为一个统一服务区设计,形成连续、开敞的大空间,做到藏、借、阅一体化,满足现代图书馆管理模式的需要。

平面柱网以7.5米×7.5米为基本模数,既满足结构体系的经济合理性,又能充分符合图书馆无论是开架或闭架管理的使用要求。

3、地下室为设备用房,避开首层书库的位置。

4、首层功能为二线密集书库,三线书库,采编业务用房和180平方米
的文献演示厅。

在首层东南面角设计了一个供读者使用的小型咖啡厅,西北角是架空层,可停放一些机动车和非机动车。

图书馆后勤服务和工作人员入口布置在首层北面。

5、二层功能包括主入口门厅,中庭大厅,计算机检索区,展览厅,阅
览区和多媒体阅览区等部分。

6、三至六层平面功能主要包括各专题阅览区:中外文期刊区、中外文
图书区、社科类图书区、中外文工具书和港台图书以及自然科学类图书区。

7、七层平面功能为古籍书库,珍本古籍书库和华侨华人信息中心以及
图书馆内部办公用房和配套服务设备用房。

8、整座大楼设计藏书量为260万册,容纳读者固定座位数为2600座。

四、立面造型:
1、本工程用雕塑般的建筑语汇表达出现代侨校的象征意义:运用较大
的造型尺度,将建筑物外形塑造成一个抽象的大门,校区中轴线正对门框并穿越而过,成为校园空间的延续和暨大文脉传承的象征,同时也暗示了治学的至高境界——“学无止境”。

用轻钢网架所建构的“门洞”,呈现出恢弘的气势和震撼力。

2、大门框下弧形内凹的体量,构成建筑物南向的主入口空间,在体现
包容和内聚的暨大精神时,形如展开阅读的鸿篇巨册,又像一双张开的双臂欢迎着莘莘学子进入这学术殿堂,图书馆南面主入口位于二层,读者通过巨大的室外大台阶拾级而上,步入书城,象征“书山有路勤为径”的意境。

3、入口空间左右对称的巨型弧形墙面,一条条立柱和一幅幅巨大的落
地玻璃整齐排列,贯通六层,并倾斜向上,富丽堂皇,气势磅礴,象征一排排摆满书籍的书架,体现出高等学府的神圣和典雅。

4、本工程外墙虚实结合,实墙面主要用棕红色的面砖,延续了暨大校
园建筑的主色调,同时配以轻盈的玻璃和金属条,在庄重中显现出高雅清新,表达出融合西方的“雅”和中国的“和”的诗化意境。

五、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用地总面积:14150平方米
2、地上总建筑面积:37967平方米
3、地上总建筑面积:36607平方米
4、地下室建筑面积:1360平方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