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亚健康状态人群中心理亚健康类型的特征分析

合集下载

亚健康调查报告

亚健康调查报告

亚健康调查报告导言亚健康是指在生理、心理或社会功能出现部分异常情况,但尚未达到疾病水平的状态。

在现代社会中,亚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亚健康现象进行调查研究,以了解其影响因素和解决办法。

调查目的1.了解亚健康问题在不同年龄段的普遍程度。

2.分析亚健康问题的主要症状和表现。

3.探究亚健康问题的可能原因。

4.提出改善亚健康状况的建议。

调查方法1.调查对象:选择来自不同年龄段的500名被调查者。

2.调查问卷:设计了一份包含个人基本信息、生活习惯和身体状况等方面的问卷。

3.调查过程: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进行调查,保证调查对象的广泛性和代表性。

调查结果亚健康问题的普遍程度根据调查结果,亚健康问题在被调查者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其中,年龄在25-35岁的人群中亚健康问题最为突出,占总样本的35%。

随着年龄的增长,亚健康问题逐渐减少,50岁以上人群仅占总样本的15%。

亚健康问题的主要症状和表现调查显示,亚健康问题的主要症状和表现包括疲劳、失眠、焦虑、头晕、记忆力减退等。

这些症状的出现对被调查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亚健康问题的可能原因通过统计数据和调查问卷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可能导致亚健康问题的原因:1. 生活节奏快: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使人们处于高压状态,长期紧张的工作和学习压力可能导致亚健康问题的出现。

2. 饮食不规律:许多人饮食不规律,偏食或吃快餐等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容易导致营养不良,进而引发亚健康问题。

3. 缺乏运动:现代人过于依赖于技术设备,长时间的坐姿和缺乏运动容易导致身体机能下降,从而出现亚健康问题。

解决办法针对亚健康问题的存在,我们提出以下一些解决办法: 1. 合理安排生活节奏:减少工作压力,适当调整工作和学习时间,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2. 均衡饮食: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尤其是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限制高糖、高脂肪的食物摄入。

3. 加强体育锻炼:每天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等,有助于增强身体机能和提高免疫力。

什么是心理亚健康有哪些状态表现心理亚健康的表现

什么是心理亚健康有哪些状态表现心理亚健康的表现

什么是心理亚健康有哪些状态表现心理亚健康的表现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四位一体(即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健康、道德健康四位一体)的全新定义,心理亚健康是指在环境影响下由遗传和先天条件所决定的心理特征(如性格、喜好、情感、智力、承受力等等)造成的健康问题,是介于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

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脑力疲劳、情感障碍、思维紊乱、恐慌、焦虑、自卑以及神经质、冷漠、孤独、轻率,甚至产生自杀念头等。

1.心神不定,焦虑万分,对任何以前很容易处理的问题现在都没有把握,眉头紧皱,若有所思,担心马上会大难临头;2.烦躁不安,坐卧不宁,站着累,坐着也累,听见任何响动都会烦躁,总有吵架的冲动;3.强烈的妒忌心理,对谁都不服,即使当面迫于环境勉强欢笑,背后会用最恶毒的语言发泄不满;4.恐惧心理,害怕和同事、朋友、亲人交流,有的人自己在家里都感到害怕,更不用说陌生人,见到上司心跳加速,满脸通红,有些人用猛吃东西安慰自己,也有人用逃避的方式麻痹自己;5.记忆力下降非常明显,在关键场合脑子会一瞬间空白,词不达意还抱怨别人不理解,对自己以前非常熟悉的朋友的名字也会忘记,经常下达前后矛盾的指示;6.反应迟钝,对新鲜的事物不接受或拒绝接受,身体的灵活性下降,判断能力也受到影响,任何事情会比以前慢一拍;7、强迫症状,比如有洁癖倾向,常常反复洗手;做一件事情之后会反复地确认好几遍,经常会返回只是为了确认门是否锁上;做事情必须要按一定的程序来做,否则心理就会很不舒服等等。

8.抑郁,比较常见,如不加以调节或治疗,发展到严重程度会对自己的存在价值产生怀疑,大多数人会选择自杀作为摆脱困境的唯一办法。

9、缺乏安全感,现在社会的常见现象,走到哪里都感觉没有安全感。

想了解你自己是否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问题,那么可以通过以下五个心理亚健康的表现来进行判断,如果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建议及时的进行心理健康保养,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有条件的话,可以进行一下心理辅导。

护士心理亚健康状况的研究与分析

护士心理亚健康状况的研究与分析
处 于 区域 Ⅲ的 护 士 56名 , 该 区域 护 士 1 对 进 行 精 神 科 访 谈 , 中有 6名 护 士 不 良心 其 理状况持续 时间 < 2周 , 后 确 定 此 次 调 最
验到消极 的情绪 , 紧张、 如 焦虑和抑郁等 ,
所 以 合 同 与 临 时 组 护 士 心 理 健 康 状 况 比
0 0 1 。⑤ 不 同行政职务 、 .0 ) 学历护士心理
亚健康发 生率差异无 统计 学意义 ( > . P 0
0 ) ⑥ 不 同 职 称 、 否 轮 夜 班 护 士 心 理 5。 是
统 计 学 处 理 : 用 检 验 , 采 P<0 0 .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结 果
亚健 康 发 生 率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 . P 0 0 ) 离异 组 护 士 心 理 亚 健 康 发 生 率 高 于 5 ;
10 5 0份 , 收 有 效 问 卷 1 8 回 3 9份 , 收 有 回
效率 9.% 。 26
10 0 33 0吉 林 省 德 惠 市 人 民 医 院
摘 要 目的 : 了解 护 士 的 心理 亚健 康 状
本 次 调 查 显 示 , 士 心 理 亚 健 康 发 生 护 率 3 . 2 , 于 张 清 华 的 调 查 结 果 。 67 % 高 其 原 因可 能 是 地 区 和 社 会 差 异 或 与 样 本 量 的大 小 有 关 。护 士 心 理 健 康 状 况 不 6
72% 。
及 职业 的低社 会评 价 等 因素带来 的负 面
效 应 , 效 应 影 响 护 士 的情 绪 状 态 , 而 此 既
不 同年龄组 护 士心理 亚健 康发 生率 差异具有显著统 计学 意义 ( =5 .2 P 55 , < .0 ) 随 后 又 做 了 多 重 比较 ( N 00 1 , S K和

护理本科生心理亚健康状态的调查分析

护理本科生心理亚健康状态的调查分析
理本 科 生总体 心理 亚健 康发 生率 为 1 .% , 级发 生 率 ;06级 为 1.% ,05 为 2 .% ,O4级为 1 ,% , 0 为 1 ,% ; 同性 70 各年 20 66 20 级 26 2O 2 7 2 3级 0 76 不
别、 是否独生子女和不 同居住地 护理本科 生心理亚健康状态发生 率比较无 统计 学意义。[ 结论] 护理本科 生心理 亚健康状 况总体水
12 2 调 查 方 法 .. 由 4名 经 过 培 训 的调 查 员 在 同 一 时 间 集 中
摘 要 : 目的 ] [ 了解 不 同年 级 护 理 本 科 生 心理 亚 健 康 状 况 , 高 校 政 治 思 想 教 育 、 理 健 康 教 育 、 业 思 想 教 育 及 素 质 教 育 等 提 供 依 为 心 专
据。[ 法] 方 采用问卷调查法 , 用康奈 尔 医学指数( MI , 运 C ) 结合精神访谈 对 4 0名护理 本科生进行心理亚健康 状 态筛选。[ 6 结果 J 护
平较好。
关 键 词 : 理 健 康 ; 理 本 科 生 ; 理 亚健 康 心 护 心 中图分类号:4 G0 文献标识码 : C 文 章编 号 :0 9—6 9 (0 8 1 0 9 10 4 32 0 )C 19—0 2 2 结 果
心理健康是合格护 生的重要 条件 之一 , 也是 护 生 毕 业 后 能
供 依 据 。现 介 绍 如 下 。
1 对 象 与 方 法
2 1 一般资料 ,
参加调 查的护理 本科 生 20 0 6级 ( 大学一 年级 )
15人 ,0 5级 ( 学 二 年 级 ) 3 4 20 大 13人 ,0 4级 ( 学 三 年 级 )6 20 大 15 人 ,0 3 ( 学 四年级 ) 7 .年 龄 1 岁 ~2 岁 (0 7 ± 20 级 大 1A ; 8 4 2 、岁 12 ,3岁 ) 女 生 4 0人 ( 57 )男 生 2 ; 4 9 .% , 0人 ( . % ) 独 生 子 女 43 。

亚健康的临床表现

亚健康的临床表现
6、由于种种利益交织冲突,社会人际关系变得复杂,使得每个人建立和处理人际关系变得更加谨慎和困难。
7、机械化、形式化的生活和工作、学习,占去了人们的大部分时间,使得人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变得越来越少,越来越空乏,孤独成为人们生存的显著特征。
8、社会生活的复杂化、多变性,给人们的恋爱、婚姻、家庭生活的稳定性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冲击,使得人们之间的情感联系薄弱,情感受挫的机会增多,从而降低了人们对感生活的信心,影响了人们情感生活的质量。
身体成长亚健康:学生营养过剩和营养失衡同时存在,体质较弱。
心理素质亚健康:来自家庭、学校的压力,引发了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反复心理、自卑心理、厌学心理等,抗挫折能力较差。
情感亚健康:本应关心社会,对生活充满热情,但实际上他们对很多事情都很冷漠,使自己的“心理领空”越来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小。
思想亚健康:思想表面化,脆弱、不坚定,容易接受外界刺激并改变自我。
6、指甲成像,变化异常:中医认为,人体躯干四肢、脏腑经络、气血体能信息层叠融会在指甲成象上称为甲象。如指甲出现卷如葱管、相似蒜头、剥如竹笋、枯似鱼鳞、曲类鹰爪、塌同瘪螺、月痕不齐、峰突凹残、甲面白点等,均为甲象异常,病位或在脏腑、或累及经络、营卫阻滞。
7、潮前胸胀,乳生结节:妇女在月经到来前两三天,四肢发胀、胸部胀满、胸胁串痛,妇科检查,乳房常有硬结。
预防亚健康的“十字”方针
1.“平心”,即平衡心理、平静心态、平稳情绪;
2.“减压”,即适时缓解过度紧张和压力;
3.“顺钟”,即顺应好生物钟,调整好休息和睡眠;
4.“增免”,通过有氧代谢运动等增强自身免疫力;
5.“改良”,即通过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从源头上堵住亚健康状态发生。

WHO世界卫生组织亚健康调查结果

WHO世界卫生组织亚健康调查结果

WHO世界卫生组织亚健康调查结果亚健康是目前人类生命的头号大敌。

WHO(世界卫生组织)最近公布的一项预测性调查表明,全世界亚健康人口总的比例已占到75%,真正健康的只有5%;因心理亚健康导致的抑郁症在全球每年约有2亿到4亿人。

什么叫亚健康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说法,现在人分为三种状态:健康人,病人和亚健康状态的人.人的健康状态为第一状态,病人称为第二状态,介于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的潜病状态为第三状态。

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虽然没有明显疾病,但却显现出活力下降,反映能力减退,适应能力下降等不良情况,'亚健康'或'第三状态'是世界上十分流行的医学名词和健康术语.据世界卫生组织早些时候报道,全世界有60%以上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据我国卫生部对十个大城市上班族的调查显示,处于亚健康的人占48%,其中沿海城市高于内陆城市,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中年人高于青年人.高级知识分子.企业家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占70%.据对2万名高级知识分子死亡情况的调查显示,他们的平均寿命为58.2岁.其中在40-59岁的占56.8%,远不及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其主要原因在于忽视第三状态.第三状态者,肢体器官组织无器质性变化,但是功能有所改变.它与脑疲劳有密切关系,近年来科学家倾向于把它与国外流行的慢性疲劳综合症联系在一起,或者说亚健康状态,实际上就是慢性疲劳综合症.关于亚健康不断有新的研究和报道.据'21世纪中国亚健康学术成果研讨会'提供的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有15%的人是健康人;15%是第二状态人;70%的人是第三状态人.处于亚健康的人群如果不及时检查调养久而久之,90%的人会转变为有各种疾病的人,其中70%的人患心脑血管疾病,10%的人患糖尿病,10%的人会处于过劳状态而意外猝死,仅10%的人有希望安享晚年.最近<老年生活报>又报道,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全球性调查显示,全世界真正健康者仅为5%,找医生诊治疾病者仅为20%,剩下的75%属于'亚健康者'.尽管各方面报道的数字有出入,但却说明亚健康已经成为每个人不可忽视健康的信息.亚健康很容易使人产生麻痹心理,放松警惕,特别是哪些缺乏健康知识的人.亚健康的主要表现亚健康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表现症状较多,但最明显的有以下七个方面:1.心血管症状:上楼或走动感到心慌.气短.胸闷.憋气;2.消化系统症状:对饭菜没胃口,有时饿也不想吃,吃起来也没滋味;3.骨关节症状:常感到腰酸背痛,或浑身不舒服,活动时脖子关节'咯咯'作响;4.神经系统症状:常头疼.头晕.记忆力差,容易疲劳;5.精神心理症状:莫名其妙地出现心烦意乱,遇到小事易生气,易紧张和恐惧;6.睡眠症状:入睡较困难,凌晨易早醒,夜间常做恶梦;7.泌尿系统症状:性功能低下或性要求降低.尿频.尿急.。

亚健康的概念、分类、原因和对策

亚健康的概念、分类、原因和对策


2、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如高盐、高脂和高热量饮食,吸烟、饮
酒及久坐不运动是造成亚健康的最常见原因。
3、环境污染的不良影响。如水源和空气污染、电磁波及其他化学、
物理因素污染是防不胜防的健康隐性杀手。
4、不良精神、心理因素刺激。这是心理亚健康和躯体亚健康的重
要因子之一。
亚健康的五大危害



亚健康的四大起因

1、过度紧张和压力。研究表明长时期的紧张和压力对健康 有四害:
一是引发急慢性应激,直接或间接随还心血管系统和胃肠系统,造成应 激性溃疡和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加速血管硬化进程和心血管事件发生; 二是引发脑应激疲劳和认知功能下降; 三是破坏生物钟,影响睡眠质量; 四是免疫功能下降,导致恶性肿瘤和感染机会增加。
毒 素 学 说

2、内生之毒:
体内代谢产物,失误经分解消化后,会有如尿素肌酐、食 物残渣,有害中经书的物质产生,影响我们正常生理功能。 压力—— 它使人体正常生理状态产生紊乱,导致排毒不畅, 以至于毒素积聚体内,对集体造成危害。 饮食不当吸收毒素——过多摄取油腻、肥厚、油炸类高脂肪食 物使脾胃运化失调,肠蠕动降低,影响毒素排出。 不良的生活习惯——生活无序,没有规律,是人体的排毒功能 无法按时完成,直接导致人体排毒机能的下降


1、亚健康是大多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疾病前状态,大多 数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均是从亚健康人群转 入的。 2、亚健康状态明显影响工作效能和生活、学习质量,甚至 危及特殊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如高空作业人员和竞技体育 人员等。 3、心理亚健康极易导致精神心理疾患,甚至造成自杀和家 庭伤害。 4、多数亚健康状态与生物钟紊乱构成因果关系,直接影响 睡眠质量,加重身心疲劳。 5、严重亚健康可明显影响健康寿命,甚至造成英年早逝、 早病和早残。

医学院校大学生亚健康现状调查与相关因素分析

医学院校大学生亚健康现状调查与相关因素分析

医学院校大学生亚健康现状调查与相关因素分析【摘要】本文旨在调查医学院校大学生亚健康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通过对大学生亚健康症状和影响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发现学业压力、生活习惯、心理健康等因素对亚健康的影响较大。

结合预防与干预措施,提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改善饮食结构、规律作息等建议,以提升大学生的整体健康水平。

研究结论表明,亚健康状况普遍存在于医学院校大学生中,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干预。

未来可深入探讨亚健康与慢性疾病的关联性,加强对大学生健康管理的重视,为提高青年群体的健康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医学院校大学生、亚健康、现状调查、症状、影响因素、预防、干预、研究结论、启示、未来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医学院校是一个重要的培养医学专业人才的地方,而大学生作为未来的医疗从业者,身体健康状况至关重要。

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大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着诸多压力和挑战,导致了亚健康现象的普遍存在。

亚健康不仅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工作效率,还会对未来职业发展和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亚健康问题,然而针对医学院校大学生的亚健康现状调查和相关因素分析的研究却相对较少。

有必要对医学院校大学生的亚健康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亚健康问题的主要症状和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旨在探讨医学院校大学生亚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大学生亚健康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1.2 研究目的医学院校大学生亚健康现状调查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医学院校大学生群体的亚健康状况,探讨亚健康在该群体中的表现和影响因素,为进一步预防和干预亚健康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医学院校大学生们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心理健康状况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可以帮助揭示亚健康的具体表现,从而提供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通过这次调查也可以深入了解医学院校大学生在学习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影响因素,为学校和社会制定更有效的健康管理政策提供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照各量表测评规则计 算。问卷均为独立填写, 当场自填收回, 对无能力填写 总条目小于 缘豫 缺失。 者则由调查员询问填写。调查量表质量控制中, 允许 员援 源摇 统计学方法 摇 用 杂孕杂杂 员猿郾 园 统计软件对其进行 圆摇 结果 描述性分析、 独立样本 贼 检验及 造燥早蚤泽贼蚤糟 回归分析。
责造葬蚤灶贼泽 憎藻则藻 蚤则则蚤贼葬遭蚤造蚤贼赠,枣葬贼蚤早怎藻,葬灶凿 凿藻责则藻泽泽蚤燥灶援 栽澡藻 泽贼则藻泽泽 藻增藻灶贼泽 燥枣 藻皂燥贼蚤燥灶葬造 责则燥遭造藻皂泽,责藻则泽燥灶葬造 蚤灶躁怎则赠 燥则 凿蚤泽藻葬泽藻 葬灶凿 泽燥皂葬贼蚤糟 泽怎遭 原 澡藻葬造贼澡 泽怎遭躁藻糟贼泽( 孕 约 园郾 园员 ) 援 匀燥憎藻增藻则,灶燥 泽蚤早灶蚤枣蚤糟葬灶贼 凿蚤枣枣藻则藻灶糟藻 憎葬泽 则藻增藻葬造藻凿 蚤灶 贼燥贼葬造 泽赠皂责贼燥皂泽 蚤灶凿藻曾 燥则 员园 藻则葬早藻 泽糟燥则藻 糟燥皂责葬则蚤泽燥灶 燥枣 泽赠皂责贼燥皂泽 泽藻造枣 原 葬泽泽藻泽泽皂藻灶贼 枣葬糟贼燥则 遭藻贼憎藻藻灶 贼澡藻 皂藻灶贼葬造 泽怎遭 原 澡藻葬造贼澡 泽怎遭躁藻糟贼泽,澡藻葬造贼澡 糟燥灶贼则燥造泽 葬灶凿
经逐渐成为困扰生活的头号问题。根据目前亚健康状
《 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 , 对亚健康状态进行了初步 的界定。本课题组根据以上标准, 制定了检测亚健康
圆园园远月粤陨员猿月园远 原 圆 )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 ( 编号: 圆园园苑月园猿员源园猿园园猿 ) 早赠燥岳 员远猿援 灶藻贼
摇 国家 “ 十 一 五 ”科 技 支 撑 计 划 项 目 ( 编 号: 圆园园远月粤陨员猿月园圆 , 摇 △ 通信作者。教授, 主任中医师, 博士研究生导师;耘 原 皂葬蚤造: 赠葬灶鄄

郧怎葬灶早凿燥灶早 孕则燥增蚤灶糟蚤葬造 匀燥泽责蚤贼葬造 燥枣 栽则葬凿蚤鄄
摇 摇 【 粤遭泽贼则葬糟贼】 摇 韵遭躁藻糟贼蚤增藻摇 栽燥 泽贼怎凿赠 贼澡藻 糟澡葬则葬糟贼藻则蚤泽贼蚤糟泽 燥枣 皂藻灶贼葬造 泽怎遭 原 澡藻葬造贼澡 葬灶凿 贼燥 责则燥增蚤凿藻 藻增蚤凿藻灶糟藻泽 枣燥则 蚤贼泽 责则藻增藻灶鄄 圆苑源愿 糟葬泽藻泽 燥枣 泽怎遭 澡藻葬造贼澡, 皂藻灶贼葬造 泽怎遭 原 澡藻葬造贼澡 憎葬泽 贼澡藻 皂燥泽贼 糟燥皂皂燥灶 ( 缘苑郾 愿豫 ) 援 酝藻灶贼葬造 泽怎遭 原 澡藻葬造贼澡 泽贼葬贼藻 憎葬泽 皂燥泽贼 责则藻增葬鄄 ( 苑苑郾 猿愿豫 ) 援 栽澡藻 糟造蚤灶蚤糟葬造 泽赠皂责贼燥皂泽 燥枣 皂藻灶贼葬造 泽怎遭 原 澡藻葬造贼澡 憎藻则藻 泽蚤早澡藻凿, 皂藻灶贼葬造 泽贼则藻泽泽, 葬灶曾蚤藻贼赠 葬灶凿 藻贼糟援 栽澡藻 糟燥皂皂燥灶 糟燥皂鄄
者; 或并发其他疾病, 但对机体无明显影响, 且与目前
不适状态没有因果关系, 可纳入受检人群。如不适状 。
份, 参加研究且符合纳入要求共 猿 怨猿源 人, 有效回收率
本调查共发放问卷 源 圆园园 份, 回收有效问卷 猿 怨猿源
员援 圆摇 研究对象 摇 受检者为 圆园园苑 年 愿 月 圆园 日至 圆园园愿
悦澡葬则葬糟贼藻则蚤泽贼蚤糟泽 燥枣 皂藻灶贼葬造 泽怎遭 原 澡藻葬造贼澡 泽贼葬贼藻 责燥责怎造葬贼蚤燥灶援 摇 在匀韵哉 宰藻灶☆ , 载哉 砸怎蚤 原 赠怎, 蕴陨 再葬灶, 宰耘陨 蕴藻蚤, 再哉粤晕 允蚤葬 原 贼蚤燥灶葬造 悦澡蚤灶藻泽藻 酝藻凿蚤糟蚤灶藻,孕泽赠糟澡燥造燥早蚤糟葬造 糟造蚤灶蚤糟援 郧怎葬灶早扎澡燥怎 缘员园员圆园 , 悦澡蚤灶葬 悦燥则则藻泽责燥灶凿蚤灶早 葬怎贼澡燥则: 再粤晕郧 在澡蚤 原 皂蚤灶援 耘 原 皂葬蚤造: 赠葬灶早赠燥岳 员远猿 援 灶藻贼 皂蚤灶, 再粤晕郧 栽葬燥, 在匀粤晕郧 杂蚤 原 遭燥, 载陨耘 允怎灶 原 皂蚤灶早, 匀哉粤晕郧 蕴蚤, 再粤晕郧 在澡蚤 原 皂蚤灶援
造藻灶贼 蚤灶 蚤灶凿蚤增蚤凿怎葬造泽 遭藻贼憎藻藻灶 贼 猿园 耀 猿怨 赠藻葬则泽 燥造凿 葬灶凿 贼澡燥泽藻 憎蚤贼澡 糟燥造造藻早藻 藻凿怎糟葬贼蚤燥灶 葬灶凿 葬遭燥增藻 葬糟糟燥怎灶贼藻凿 枣燥则 贼澡藻 皂葬躁燥则蚤贼赠 燥增藻则憎燥则噪 责则藻泽藻灶贼藻凿 葬泽 贼澡藻 皂葬蚤灶 则蚤泽噪 枣葬糟贼燥则泽 燥枣 皂藻灶贼葬造 泽怎遭 原 澡藻葬造贼澡援 栽澡藻则藻 憎葬泽 泽蚤早灶蚤枣蚤糟葬灶贼 凿蚤枣枣藻则藻灶糟藻 蚤灶 皂怎造贼蚤责造藻 枣葬糟贼燥则泽 葬增鄄 枣葬糟贼燥则泽 燥枣 糟燥皂责葬则蚤泽燥灶 凿蚤枣枣藻则藻灶糟藻 遭藻贼憎藻藻灶 贼澡藻 皂藻灶贼葬造 泽怎遭 原 澡藻葬造贼澡 泽怎遭躁藻糟贼泽 葬灶凿 泽燥糟蚤葬造 葬凿葬责贼蚤增藻 泽怎遭 原 澡藻葬造贼澡 泽怎遭躁藻糟贼泽( 孕 跃
量表 杂悦蕴 原 怨园 包括反映躯体化、 强迫症状、 人际关系、 抑郁症状、 焦虑症状、 敌对情绪、 恐怖症状、 偏执症状、 每项症状的严重程度从 “员” ( 没有症状) 到 “缘” ( 极严
年龄 约 源园 岁 员苑愿 ( 猿苑援 员 ) 猿源远 ( 猿苑援 圆 ) 猿园 耀 猿怨 岁
岁年龄段的心理亚健康状态发生率最高, 在 员愿 耀 猿怨 岁 年龄段的人群心理亚健康的所占人数比例最高。而在 以 源园 岁为划分界限的两个年龄段女性心理亚健康状
统计学处理。结果摇 纳入分析的 圆 苑源愿 例亚健康人群中, 心理亚健康最为常见, 占 缘苑郾 愿豫 , 猿园 耀 猿怨 岁年龄段的心 见的临床症状依次是常无缘无故叹气、 精神紧张、 焦虑不安等, 较常见的不适状态依次是急躁易怒、 疲劳、 抑郁苦 闷等, 情感问题、 个人患病或受伤及劳累过度等应激事件是影响心理亚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心理亚健康人群与 健康人群、 躯体亚健康人群在症状自评因子的多个因子均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孕 约 园郾 园员 ) , 而与社会适应性
园郾 园缘 ) 援 悦燥灶糟造怎泽蚤燥灶摇 匀蚤早澡造赠 原 藻凿怎糟葬贼藻凿 葬灶凿 憎澡蚤贼藻 原 糟燥造造葬则 憎燥则噪藻则泽 葬贼 葬早藻 燥枣 猿园 贼燥 猿怨 葬则藻 葬贼 澡蚤早澡 则蚤泽噪 燥枣 皂藻灶贼葬造 泽怎遭 原 则藻凿怎糟蚤灶早 贼澡藻 怎灶凿藻泽蚤则葬遭造藻 糟燥灶泽藻择怎藻灶糟藻泽,葬则藻 则藻择怎蚤则藻凿援 【 运藻赠 憎燥则凿泽】 摇 泽怎遭 原 澡藻葬造贼澡;皂藻灶贼葬造 泽怎遭 原 澡藻葬造贼澡;粤灶葬造赠泽蚤泽 糟澡葬则葬糟贼藻则蚤泽贼蚤糟泽
为 怨猿郾 苑豫 。其中健康人群为 苑员愿 例 ( 员愿郾 圆缘豫 ) , 疾病人 以 《 个体身心健康调查量表》 中躯体、 心理、 社会各分 型对应症状条目的均分比较, 以最高分值者作为受检 者的分型 ( 其中 猿员猿 例出现兼并分 型, 在此 不 纳入 统
( 猿缘郾 怨猿 依 员园郾 园源 ) 岁; 广州市 圆 苑员苑 例, 成都市 源愿员 例, 员 远员缘 例, 女 圆 猿员怨 例。 杭州市 猿猿缘 例, 上 海 市 源园员 例; 共 猿 怨猿源 例。其 中 男 员援 猿摇 调查方法 摇 由经培训的医师及研究生发放已编
( 广州 缘员园源园缘 ) ;猿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亚健康中心 ( 成都 远员园园苑圆 ) ;源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体检中心 (上 ;缘 浙江省中医院体检中心 ( 杭州 猿员园园园远 ) 海 圆园园园猿圆 ) 广东省中医院、 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 员 心理门诊,远 名医工作室 ( 广州 缘员园员圆园 ) ;圆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亚健康以 猿园 耀 猿怨 岁年龄段、 高学历、 脑力劳动者为高发人群, 而应激事件的发生是心理亚健康产生的重要诱因, 因此 在调治亚健康状态时, 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和必要的心理治疗, 减低心理应激导致的不良后果。 【 关键词】 摇 亚健康;心理亚健康;特征分析
亚健康人群在总症状指数 ( 总分) 及 员园 个因子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孕 跃 园郾 园缘 ) 。结论 摇 亚健康状态中的心理
《 个体身心健康调查量表》 对广州、 成都、 杭州、 上海等籍体检人群进行调研, 对所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和
摇 摇 【 摘要】 摇 目的摇 分析亚健康状态人群中心理亚健康类型的特征, 为心理亚健康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摇 采用 理亚健康状态发生率最高, 大专以上高学历人群为心理亚健康人群主要组成部分 ( 苑愿郾 源豫 ) 。心理亚健康中较常
· 员猿圆苑·
诊断的基础上, 依据 《 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 标准: 力显著减退, 持续 猿 个月或以上, 对个体造成明确影响 态达到一定影响程度超过 员 个月但未达 猿 个月者判断 为可疑亚健康状态
[猿 原 源]
在初步筛检、 排除性 查, 以明确是否为疾病状态。 (猿) 存在躯体、 心理、 社会适应能力等的不适状态或适应能
澡藻葬造贼澡援 杂贼则藻泽泽 藻增藻灶贼泽 葬则藻 泽蚤早灶蚤枣蚤糟葬灶贼 蚤灶凿怎糟藻藻则泽 燥枣 泽怎遭 原 澡藻葬造贼澡,贼澡怎泽 责泽赠糟澡燥造燥早蚤糟葬造 澡藻葬造贼澡 藻凿怎糟葬贼蚤燥灶 葬灶凿 灶藻糟藻泽泽葬则赠 贼澡藻则葬责赠,
摇 摇 亚健康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 也称 “ 第三状态” , 随着社会压力加大, 亚健康状态已 态的研究结果, 中国中 医药学 会 于 圆园园远 年 度 公 布 了
缘苑郾 苑愿豫 , 其次为社会适应性 ( 圆苑郾 圆猿豫 ) 及躯体亚健康 圆援 员摇 心理亚健康人群的基本资料 圆援 员援 员摇 年龄性别分布情况 摇 在各个年龄段中, 猿园 耀 猿怨
计) , 亚 健 康 各 分 型 中 以 心 理 亚 健 康 最 为 常 见, 占
状自评及症状自评 怨园 项 ( 杂悦蕴 原 怨园 ) 等。症状自评
[圆]
年 源 月 员 日 进 行 体 检 的 人 群, 年 龄 员愿 耀 苑愿 岁, 平均
群 源远愿 例 ( 员员郾 怨园豫 ) , 亚健康人群 圆 苑源愿 例 ( 远怨郾 愿缘豫 ) 。
同意书及个人信息, 疾病状态、 不适状态自评, 源缘 项症
号的 《 个体身心健康调查量表》 。受检者须填写知情
( 员源郾 怨怨豫 ) 。
贼蚤燥灶援 酝藻贼澡燥凿泽 摇 匝怎藻泽贼蚤燥灶灶葬蚤则藻 燥枣 蚤灶凿蚤增蚤凿怎葬造 责澡赠泽蚤糟葬造 葬灶凿 皂藻灶贼葬造 澡藻葬造贼澡 泽怎则增藻赠 泽糟葬造藻 憎葬泽 糟葬则则蚤藻凿 燥怎贼 蚤灶 责燥责怎造葬贼蚤燥灶 蚤灶 郧怎葬灶早扎澡燥怎,悦澡藻灶早凿怎,匀葬灶早扎澡燥怎,杂澡葬灶早澡葬蚤 葬灶凿 月藻蚤躁蚤灶早 葬灶凿 贼澡藻 糟燥造造藻糟贼藻凿 凿葬贼葬 憎藻则藻 葬灶葬造赠藻凿援 砸藻泽怎造贼泽摇 陨灶 贼澡藻 葬灶葬造赠泽蚤泽 燥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