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毒素与大骨节病发病关系研究进展与展望
真菌流行病学现状、趋势及其临床价值课件

真菌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预防措施
控制措施
预防真菌感染的主要措施包括加强个人卫生、 避免接触传染源、增强免疫力等。对于易感 人群和高危人群,可以进行预防性抗真菌治 疗或接种疫苗。
控制真菌感染的传播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包括隔离患者、消毒和清洁环境、加强个人 防护等。医疗机构需要建立完善的感染控制 体系,加强监测和防控工作,以减少真菌感 染的传播。
02
不同地区和国家由于气候、环 境、卫生条件和人群免疫状况 的差异,真菌感染的分布和流 行情况存在较大差异。
03
一些常见真菌感染如念珠菌病 、曲霉菌病等在许多国家和地 区已经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 题。
常见真菌感染类型和病原体
念珠菌病
念珠菌是最常见的真菌感染病 原体,可引起皮肤、口腔、肠
道和阴道等部位的感染。
2
预防策略应包括加强公共卫生教育、提高免疫力、 加强医院感染控制以及研发新型抗真菌药物等。
3
针对新型真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需要加强国际 合作和信息共享,共同应对这一全球性挑战。
04
真菌感染的临床价值
真菌感染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方法
真菌感染的诊断依赖于临床表现、微生物学检查和组织病理 学检查。微生物学检查包括直接镜检、培养和抗原检测。组 织病理学检查是确诊的金标准,可以观察到真菌的组织病理 学改变。
真菌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研究内容
主要包括真菌感染的分布特征、传播 途径、危险因素、预防和治疗措施等。
研究方法
包括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观察、实验 室检测和数据分析等。
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
01
02
03
传播途径
真菌感染主要通过直接接 触或间接接触传播,如接 触污染的环境、医疗器械 或与感染者接触等。
四川省阿坝州大骨节病病区居民各种元素摄入水平调查

·现场调查·四川省阿坝州大骨节病病区居民各种元素摄入水平调查刘玲赵欣马文军卓滋泽【摘要】目的了解四川省阿坝州部分大骨节病区和非病区居民每日膳食各种元素摄入水平以及食物来源。
方法2010年,在阿坝州松潘县、九寨沟县以及若尔盖县大骨节病病区村,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式,在每个县中抽取3个病区村,共抽取大骨节病患者122例;在各县选择1个非病区村,并按该县所调查的大骨节患者数按比例选取无大骨节病和其他骨关节疾病的居民43例,共165人作为调查对象。
采用24h膳食回顾调查法,记录24h膳食摄入情况,记录每种食物(熟食)摄入的量。
连续记录3d膳食摄入情况,计算平均值。
采集当地居民有代表性的熟食样品,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鄄M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鄄AES)测定其中20种元素含量,计算出人均日摄入量并与相关摄入标准进行比较。
结果病区村居民蔬菜和肉类的人均日摄入量分别为126.72、28.25g,砖茶水饮用量是非病区村健康居民的3倍以上(P<0.05);病区村和非病区村膳食钙(Ca)、铁(Fe)、镁(Mg)、钾(K)、钠(Na)、锌(Zn)、碘(I)、铜(Cu)、钴(Co)人均日摄入量低于国家推荐标准或者适宜摄入量;病区村80%以上人群铝(Al)、铅(Pb)人均日摄入量高于人均日最大安全摄入量。
结论阿坝地区居民膳食结构单一,人体多种必需营养元素摄入严重不足,病区村和非病区村人群膳食元素摄入水平存在一定差异。
【关键词】大骨节病;膳食元素;营养Dietary intake level of elements with Kashin鄄Beck disease areas in parts of Aba Autonomous Prefecture ofSichuan Province Liu Ling,Zhao Xin,Ma Wenjun,Zhuo Zize.Department of 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Peking University School of Public Health,Beijing100191,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Ma Wenjun,Email:****************【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determine the dietary intake level and food source of elements inKashin鄄Beck disease(KBD)and non鄄endemic KBD areas in parts of Aba Autonomous Prefecture,Sichuan Province.Methods Three KBD villages were selected from each county including the counties of Songpan,Jiuzhaigou andRuoergai in Aba Autonomous Prefecture with multi stage random sampling method in2010,and122KBD patientswho were diagnosed at county鄄level or higher鄄level hospitals were selected from villages.One non鄄KBD village wasselected randomly from each county and43controls without KBD or other bone and joint disease were selected inproportion to the number of investigated KBD patients.Dietary intake of each object was recorded24hours beforethe survey using a24hour dietary survey method and intake of each kind of food(cooked food)was recorded.Threeday dietary intake of each surveyed object was recorded in continuous and the average value was calculated.Thelocal resident representative f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nd20kinds of elements in these samples weredetermined with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鄄MS)and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emission spectrometry(ICP鄄AES),and daily elements intake was calculat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relevant intakestandards.Results Daily intakes of vegetables and meat were126.72,28.25g,respectively,in patients withKBD.More than3times of brick tea was drank by KBD patients than non鄄KBD people(P<0.05).Per capita dailyintakes of Ca,Fe,Mg,K,Na,Zn,I,Cu and Co were less than recommended nutrient intake or allowable dailyintake in both groups.More than80%patients with KBD overtook more Al and Pb than tolerable upper intakelevels.Conclusion There is a single dietary structure and a serious shortage of a variety of essential elementsintake in parts of Aba Autonomous Prefecture,and the dietary intake level of elements is different between twogroups.【Key words】Kashin鄄Beck disease;Dietary elements;NutritionDOI:10.3760/cma.j.issn.2095-4255.2014.04.011作者单位:100191北京大学医学部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通信作者:马文军,Email:****************大骨节病是一种地方性、慢性变形性骨关节病。
地方病学-大骨节病的病因研究

大骨节病的病因研究--粮食真菌毒素中毒学说大骨节病是一种以软骨坏死为主要改变的地方性变形性骨关节病。
本病常常多发性、对称性侵犯软骨内成骨型骨骼;导致软骨内成骨障碍、管状骨变短和继发的变形性关节病。
主要发生生于儿童和少年,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增粗变形,肌肉萎缩,运动障碍。
至今原因未明,目前以我国西部地区最重,尚无有效治疗措施。
历史上关于大骨节病病因假设不下40余种,主要有生物地球化学说、饮水中有机物中毒说和粮食真菌毒素中毒说。
下面就以粮食真菌毒素中毒学说为例来阐述病因未明疾病的病因研究过程。
一、建立假说根据对病因现场的直接观察,调查疾病的人群、地区和时间的分布特征,可以发现病区口粮各地不同,概多以小麦、玉米为主。
在病区中以大米为主食的地方、人群,不发生大骨节病,这是一个很特别的流行病学现象。
居住在重病区的朝鲜族,如若种水田、主食大米,即不患大骨节病,如若种旱田、主食玉米,即与当地汉族同等患病。
在病区中,汉族如种水田主食大米亦可不患大骨节病。
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大骨节病致病因子是通过病区产的小麦或玉米进入人体的,因此,居住在病区并非患病的严格的必要条件,即使没有在病区住过,只要比较集中地食用了活跃重病区产的小麦或玉米同样能够发病。
故此,可推测为病区谷物被某种真菌污染并形成耐热的毒性物质,居民因食用含此种霉素的食物而得病。
二、检验假说60年代以后,中国学者杨建伯等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注意到病区小麦、玉米中T一2毒素含量明显增高;并在病区玉米粉和面粉中检出多量镰刀代谢产物苏糖醇和木糖醇,其含量与大骨节病病情之间存在“剂量效应”联系。
用病区谷物分离的镰刀菌接种于非病区玉米制成菌粮,按10%比例加入正常饮料喂养雏鸡,可引起雏鸡膝关节骺板软骨带状坏死。
可产生T一2毒素的真菌主要是寄生在谷物的田间真菌。
通过T一2毒素腹腔注射大鼠,可致恶心、呕吐、步态蹒跚,乃至于呕血。
持续给予亚致死量,出现明显的白细胞减少,以及骨髓、脾、淋巴节、消化道广泛的损伤。
真菌毒素限量标准及其在中药中的研究进展

真菌毒素限量标准及其在中药中的研究进展李峻媛1, 2,万丽1,杨美华2*1.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 6111372.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 100193摘 要:对人类健康影响较大的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A、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等7种真菌毒素及其药理毒性进行介绍,并综述了近年来一些主要国际组织和我国等地区现行的真菌毒素限量标准情况。
这些限量标准主要针对食品中的真菌毒素和中药材中的黄曲霉毒素,而研究表明药用植物及其产品也有被其他真菌毒素污染的情况。
为此,讨论了在我国建立中药材中真菌毒素限量标准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以期为我国建立中药材中真菌毒素限量标准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药;真菌毒素;限量标准;黄曲霉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中图分类号:R2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253 - 2670(2011)03 - 0602 - 08Limit standard of mycotoxins and advances in studies on its application in Chinese materia medicaLI Jun-yuan1, 2,WAN Li1,YANG Mei-hua21.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engdu 611137, China2. Institute of Medicinal Plant Development,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Beijing,100193, ChinaKey words: Chinese materia medica; mycotoxins; limit standard; aflatoxins; deoxynivalenol真菌毒素(mycotoxin)是由真菌产生的具有毒性的二级代谢产物,主要包括黄曲霉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展青霉素、赭曲霉毒素A、玉米赤霉烯酮等,可广泛污染农作物、植物及其副产品等。
真菌学的最新研究进展

真菌学的最新研究进展真菌学作为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着真菌的分类、生态、生理、遗传以及与其他生物的相互作用等方面。
最近几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手段的不断完善,真菌学领域也出现了一系列令人振奋的研究进展。
一、基因组学的应用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广泛应用,真菌学中的基因组学开始取得突破性进展。
研究人员已经成功测序了多个重要真菌的基因组,如酵母菌、黑曲霉等。
这些基因组数据为真菌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理解真菌的基因组结构、功能和演化。
此外,基因组学的应用还扩大了真菌资源的搜集范围,为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了更全面的数据支持。
二、真菌与人类健康的关系研究近年来,真菌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研究人员发现,真菌在人体内的寄生和感染往往与免疫系统的功能紊乱密切相关,如白色念珠菌感染常见于免疫系统受损的患者。
同时,真菌也被发现与一些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如哮喘、炎症性肠病等。
针对这些关系,目前正在开展相关研究,以期深入理解真菌与人类健康之间的相互作用,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三、真菌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真菌在地球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参与着多种生态过程。
近年来,研究人员对真菌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广泛的探索。
例如,真菌可以降解植物残体和有机废弃物,参与腐殖质的形成和循环;真菌还与植物根系形成共生关系,促进植物的生长和营养吸收;此外,真菌还可以抵御一些环境胁迫,如干旱、盐碱等。
这些研究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
四、真菌生物技术的应用真菌生物技术是将真菌及其代谢产物应用于农业、制药等领域的研究方向。
近年来,真菌生物技术的应用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
例如,通过研究真菌的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人们发现了多种有效的生物农药和抗肿瘤药物。
同时,利用真菌进行环境修复、食品加工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这些应用研究不仅提高了农业和制药等领域的生产效率,还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关于永寿县大骨节病问题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机械001班华创峰----关于永寿县大骨节病问题的调查报告关于永寿县大骨节病问题调查报告姓名:华创峰学号:10040010班级:机械001班前言永寿县是咸阳市西北部一个国家级的贫困县,大约21万人口,有很多中老年人患有大骨节病,被陕西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列为地方病县。
我走访了永寿县地方病防治研究所永寿县卫校校长王西存,永寿县医院放射科主任李百信,门诊部外科主治医师巨新民及县城周边乡村的群众及来医院救诊的患有大骨节病患者的病情及治疗情况,从中发现治病根源并开展卫生宣传教育,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综合治理。
为卫生科学知识的普及及使病区人民真正走上健康富裕的道路,为广大人民群众奔小康做贡献。
调查地点:咸阳市永寿县调查时间:2010年1月24日---2010年2月7日调查人员:华创峰调查课题:关于永寿县大骨节病问题调查报告调查目的: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这次利用放寒假进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我就把“防病治病与治穷致富”作为调查议题进行社会调查实践,了解我县地方病的现状及防病工作,以科学发展观发现问题以及提出解决方法。
使大学生能正确对待社会实践,了解社会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善社会成果和不足,在实践中见真知,求科学。
调查形式:走访永寿县有关卫生单位;走访永寿县北部乡村等等。
(图为永寿地标永平塔)调查对象:百姓的健康,是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农村中老年患者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他们的健康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正确对待。
因此我这次调查选取了50名患有此种大骨节病的患者。
调查内容:调查了50名中老年大骨节病患者的年龄,生活环境,家庭年收入,发病年龄以及治疗等。
调查过程:1.认识大骨节病1.1概念:大骨节病是一种与特定地里环境有关的地方性骨关节病,病因很复杂,当地群众把它叫做“柳拐子病”。
大骨节病致病原因研究进展

内容摘要:【关键词】大骨节病致病原因研究进展大骨节病(kashin beck disease,kbd)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心健康的主要地方疾病之一。
该病好发于5~15 岁患者,属于特征性骺软骨损害、关节损害、并逐步由四肢向脊柱发展的慢性变形性骨关节病。
自1849年该病被报道以来,已研究了150多年,其病因尚未阐明。
其机制主要集中于环境因素探讨,形成了环境致病因素学说。
一类是环境地球化学学说,以缺硒和碘为代表;一类是水中有机物中毒学说,以水中有机物和腐植酸中毒为代表;第三类是粮食中真菌毒素中毒学说,以镰刀菌毒素中毒为代表[1,2]。
还有研究者根据大骨节病病理切片结果提出了病毒病因学说[3],但均不能对该病做出圆满解释。
现将几种学说研究进展叙述如下。
【关键词】大骨节病致病原因研究进展1 微量元素缺乏研究发现,大骨节病病区缺碘问题比较严重。
大骨节病区甲状腺肿比非病区多,病区23%患者血清促甲状腺素高于10 mu/l,而非病区只有4%高于10 mu/l。
病区尿碘、血清甲状腺素和三碘化甲(状)腺氨酸要比非病区低,作者认为低硒是大骨节病的病因,而碘缺乏则是大骨节病的危险因素[9,10]。
有学者在西藏地区进行了补硒试验,5~15 岁大骨节病患者随机分为补碘、补碘加硒和安慰剂组,12个月后,三组病人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和影像学改变没有区别,身高年龄指数明显好转,而安慰剂组由于大骨节病导致的生长迟缓没有恢复,因此作者认为缺硒与大骨节病关系不大,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大骨节病区缺碘应该得到补充[11]。
然而suetens等[12]在西藏大骨节病区调查发现,所有调查儿童都严重缺硒,碘缺乏和饮用水有机物过高与大骨节病没有必然联系,也不能证明高尿碘儿童大骨节病发病低。
认为大骨节病是由于机体抗氧化能力减弱,软骨和骨细胞氧化损害的结果。
peng等[12]报道,大骨节病儿童硒、硼和锗都明显降低,病区内非大骨节病儿童硒含量正常,而硼和锗比非病区儿童低,即使补充硒,硼和锗降低并不能改善。
真菌毒素(mycotoxin)是由真菌产生的具有毒性的次级代谢

真菌毒素介绍一什么是真菌毒素真菌毒素是由真菌产生的具有毒性的次级代谢产物,主要包括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A、玉米赤霉烯酮、单端孢霉烯族毒素、伏马毒素、黄绿青霉毒素以及麦角生物碱等, 这些真菌毒素可广泛污染农作物、植物及其副产品等。
二代表性真菌毒素简介黄曲霉毒素发现于1960年,其毒性为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倍。
花生和玉米是最容易被黄曲霉污染的粮食。
大量资料证实,黄曲霉毒素对人及动物的肝脏组织有很强的毒性作用,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
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AF 为一类致癌物。
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玉米显微镜下的黄曲霉毒素单端孢霉烯族毒素是粮食中最常见的一类污染性霉菌毒素,包括T-2毒素、雪腐镰刀菌烯醇、镰刀菌烯酮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等。
低温储藏过冬的玉米、麦类、小米和高粱等常含有大量的单端孢霉烯族毒素。
单端孢霉烯族毒素可以引起多种健康问题:如消化紊乱、体重增加减少和生长缓慢、出血、造血系统疾病、口腔损害、皮炎和免疫抑制等。
赭曲霉毒素A是由多种生长在小麦、玉米、大麦、花生、蔬菜(豆类)等粮食作物上的曲霉和青霉产生的。
赭曲霉毒素A具有很强的肾毒性,可引起巴尔干肾炎,并可诱发肿瘤。
此外,赭曲霉毒素A 还具有一定的肝脏毒性、神经毒性、免疫毒性、生殖毒性和发育毒性,可导致胎儿畸形、流产及死亡,并有一定的致畸、致癌和致突变的作用。
玉米赤霉烯酮又称F-2 毒素,广泛存在于玉米、小麦、大麦、高粱中。
它主要是由禾谷镰刀菌产生的一种代谢物,具有强烈的雌激素作用,作用强度约为雌激素的1/10,但作用时间长于雌激素。
研究认为,玉米中F-2 毒素的量达到0.1 mg/kg 时,就会产生雌激素过多症。
在急性中毒的条件下,ZEA 对神经系统、心脏、肾脏、肝脏、肺脏都会有一定的毒害作用。
其机制是引起神经系统的亢奋,造成大量出血点,使动物死亡。
伏马菌素是由玉米串珠镰刀菌产生的一组有毒害和致癌性的真菌毒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菌粮按 11 / 0比例掺入鸡饲料喂养的结果相似 ; ⑤
T2毒 素对 软 骨 细 胞 的增 殖 有 明显 的抑 制 作 用 , - 并 与 T2毒 素 浓度 呈 剂 量 . 应 关 系 ; - 素 可 以 效 ⑥T2毒
作者简介 : 李金平( 9 5 ) 女 , 东菏泽人 , 士研 究生 , 18 一 , 山 硕 研究方向 : 地方病发病机 制的研 究。 通讯作者 : 李群伟( 9 3 )男, 16 一 山东文登人 , 教授 , 医学博士( ) 研究方向 : 后 , 病因流行病学。
率都很 高 的地方 性 、 畸形性 骨关 节病 。历 史 上 , B KD
主要分 布 于我 国 、 罗斯 和朝鲜 北部 。 目前 , 俄 国外 已
D A、 N N R A的合成 , 扰能 量 代 谢 和脂 质 代谢 ; 有 干 具 强烈 的免疫 毒性 作 用 ; 动 物 身上 已经 证 实其 具 有 在
泰
5 0 5
山
医
学
院
学
报
J OURN AI HAN AL OF T S MEDI AL C COLL EGE V L3 No 7 2 0 o 1 . 01
真菌毒素与大骨节病爱病关系研究进展与展望
李金平 侯海峰 李群伟
211) 70 6 ( 泰山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 山东 泰安
髓 细 胞 、 腺 细 胞 等 ; - 素 可 抑 制 细 胞 蛋 白质 , 胸 T2毒
大骨 节 病 命 名 为 卡 辛 贝 克 病 ( aci.ek Ds K shnbc i . es) B ae 。K D是 以侵害 儿童 生长期 关节 软骨 为 主 , 导
致 软骨 坏死 , 最终 骨 端膨 大 、 形 的骨关节 病 。轻者 变 关 节 增 粗 、 痛 , 响 劳 动 能 力 ; 者 短 指 、 肢 畸 疼 影 重 短 型 , 失劳 动能力 , 生残 疾 , 丧 终 是一 种 患 病 率 和致年 代 , 国学 者杨 建 伯 教 授 提 出 我
K D病 因研 究至 今 已 10余 年 , 中病 因与发 B 5 其
病机 制 的研究 始 于 N.I ahn和 E .B c , .K si .V ek 迄
了 T2毒 素是 引起 大 骨 节 病 的致 病 物 质 , 主要 论 - 其
备 的病 因关 系 , 其 中粮 食 真 菌 毒 素 中毒 学 说 的研 但 究 最为详 尽 , 取得 了令 医学 界瞩 目的成 就 , 仍有 许 但 多问题 亟待 阐述 , 本文 就真 菌毒 素与 K D发 病关 系 B
基 金 项 目 : 东省 教 育 厅 计 划课 题 (O Y 0 。 山 J7 D 6)
泰
山
医
学
院
学
报
5 5l
J OURNAL OF T S AIHAN MEDI CAL COL LEGE Vo. 1 No 7 2 0 13 . 01
引起体 外培养 的软骨 细胞 凋亡 。 T2毒 素 中毒 学说 一 经 提 出 , 即引 起 了 医 学 - 立 界 的广 泛关 注 。 很 多 学 者就 T2毒 素 与 K D的 关 - B 系进行 了许 多有 益 的探 索 , : 如 莫东 旭 用 T2毒 素 8 -
无大骨 节病 存 在 。在 我 国 , 区 呈带 状 分 布 于从 东 病 北到川 藏 高 原 的 狭 长 地 带 , 群 伟 ¨ 曾 深 入 青 海 、 李 西藏及 周边 地 区进 行 大 骨节 病 的考 察 , 现 青藏 高 发
原大 骨节 病病情 严 重且 活跃 。
致癌 、 致畸作用 ; 对细胞膜具有强烈的作用 , 可导致 细胞膜破坏 、 溶血 , 也可致骨髓坏死 , 毒性作用 因摄
据有 : 大骨节 病致 病 物 质 是 通 过病 区产 粮 食进 入 ①
今 已有 四五 十种病 因学说 , 如环境 地球 化学 学说 , 诸 以缺 硒和 碘 为 代 表 ; 中有 机 物 中 毒 学 说 , 水 以水 中有 机物 和腐 植酸 中毒 为代 表 ; 粮食 中真 菌 毒 素 中毒 学说 , 以镰 刀 菌 毒 素 中毒 为代 表 ; 有 研 究 还 者根 据大 骨 节 病 病 理 切 片 结 果 提 出 了病 毒 病 因 学
研 究及 进展 做一 综述 。 1 T2毒 素 中毒说 -
告, 其后俄罗斯 的 K s i bc ac n和 ek两人对该病作 了 h
较为 系统 的研究 , 出是 一 独立 疾 病 , 此 WH 提 因 O将
T2毒素是 单端 孢霉 烯族 毒 素 ( s 中最具 代 表 - T) 性 且毒 性最 强 的一 种 , 是 谷 物 和饲 料 中最 常 见 的 也 真菌毒 素之 一 , 性 强 且 性 质 稳 定 , 通 的食 物 加 毒 普 工过程 难 以清 除 , 人 畜 危 害 较 大 。T2毒 素 具 有 对 - 广泛 的生物 活性 , 主要 作用 于增 殖 活跃 的细胞 , 如骨
关键词 : 真菌毒素; 骨节病 ; 大 流行病
中 图 分 类 号 : 8 文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047 1 (0 0 0 -500 RI1 A 10 -15 2 1 ) 70 5 -4
大 骨 节 病 ( ae i.ek D sae K D) 一 种 K shnb c i s , B 是 e 慢性 地方 性 骨 关 节 病 。大 骨 节 病 最 早 由俄 罗 斯 报
说 _ 等 。迄今 为 止 还 没 有 一 种 学 说 与 该 病 建 立 完 4
人体 的 ; 主食 大 米 或 换 粮 可 阻 断 大 骨 节病 新 发 ; ② ③ 大骨节 病病 区小 麦 、 米 中存 在 T2毒 素 的超 常 玉 - 聚集 现 象 , 含量 最 高 都 达 14 . gg ④ 饲 料 中加 59 4n/ ; 入 纯 T2毒 素 lO g k d 饲养 雏鸡 3—5周 , - O n/( g・ ) 可 引起 雏 鸡类似 大 骨节 病 的病 理 改 变 , 与利 用 镰 刀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