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阜宁县阜宁中学201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第一次模拟(江苏卷)语文试题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第一次模拟(江苏卷)语文试卷2014.09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荫庇.荜.路毙.命驻跸.B.坊.间脂肪.画舫.放.黜C.泔.水坩.埚绀.紫钳.制D.壬.戌荏.苒妊.娠衽.席2.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1)服装鞋帽的尺码号型该如何确定?这些与日常生活▲的设计,都有赖于人类工效学基础数据的采集分析。
(2)房市升温回暖,银行却▲,究竟是临近年末“没钱贷”,还是挑肥拣瘦“不愿贷”,调控升级“不敢贷”?(3)说句老实话,为何腐败分子现在如此之多,究其原因,就是▲造成的。
A.休戚相关扬汤止沸养痈遗患B.休戚相关釜底抽薪养虎遗患C.息息相关釜底抽薪养痈遗患D.息息相关扬汤止沸养虎遗患3.依次填入下列序号处的标点符号。
乐观、自信,是金晶留给人们最深的印象①我从小性格就像个男孩子,记得那时很爱看电影《佐罗》②看完后就觉得自己真的成了那里面的剑客③这位被大学生称作微笑天使”的姑娘笑着说④后来在2001年我很自然地选择了学习击剑⑤4.根据下面源于2013年9月中国核能行业协会核电运行信息网的《第二季度电力生产指标统计表》归纳出一个结论。
(不超过35字)(5分)▲▲▲▲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 题。
王济字武子。
少有逸才,风姿英爽,气盖一时,好弓马,勇力绝.人,善《易》及《庄》、《老》,文词俊茂,伎艺过人,有名当世。
年二十,起家拜中书郎,以母忧.去官。
起为骁骑将军,累迁侍中,与侍中孔恂、王恂、杨济同列,为一时秀彦。
武帝尝会公卿藩牧于式乾殿,顾济、恂而谓诸公曰:“朕左右可谓恂恂济济矣!”每侍见,未尝不论人物及万机得失。
济善于清言,修饰辞令,讽议将帅,朝臣莫能尚焉。
帝益亲贵之。
仕进虽速,咸谓才能致之。
然外虽弘雅,而内多忌刻,好以言伤物,侪类以此少之。
江苏省阜宁县2015届高三摸底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2015届高三年级调研考试语文试题试卷总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为把县城建设成花园式城市,县政府决定把每年的“植树日”,改为“植树月”,为城市的绿化建设添枝加叶。
....;作文同样忌讳雷同,人云B.曹文轩告诫写作者,一个人若无个性,人生必定索然无味....亦云的东西,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
C.乒乓球团体决赛的结果几分钟后就要揭晓了,我紧张地盯着屏幕,而小弟弟却在一旁,真没办法。
大喊大叫干扰我,说了几次也不听,简直按捺不住....,使人一路受着皮肉之D.车吼叫着,在坑洼不平的路面上颠簸,把一车人摇得七倒八歪....苦。
1、B(A“添枝加叶”形容叙述事情或转述别人的话时,为了夸张渲染,添上原来没有的内容。
C“按捺不住”指情绪急躁,克制不住。
对象一般是说话人本人,用在此处望文生义。
D“七倒八歪”指十分凌乱不整齐。
多用于指某种静态的结果。
此处应用“东歪西倒”,形容身不由已,倾斜不稳)2.下列拟用于高中学生餐厅的对联,恰当的一项是A.说地谈天且以烹茶寻雅趣,怡情悦性还从赏月借春风B.春夏秋冬一岁川流不息,东西南北四方宾客如归C.红日坠西行客身倦堪止步,群鸦噪晚离人马疲可停骖D.件件随心饥有佳肴醉有酒李桃交谊笃,般般适合冷添汽水热添茶橘柚及时登2、A(B“四方宾客”往往是招待外来客的,C“行客”“离人马疲”常常用于旅栈,D“醉有洒”不适合高中校园)行业联:说地谈天且以烹茶寻雅趣,怡情悦性还从赏月借春风(此为茶馆品茶赏茶联)春夏秋冬一岁川流不息,东西南北四方宾客如归(此为宾馆联)“客”应为“至”红日坠西行客身倦堪止步,群鸦噪晚离人马疲可停骖(此为客栈旅馆联)件件随心饥有佳肴醉有酒,般般适合冷添汽水热添茶(此为餐馆饭店联)李桃交谊笃,橘柚及时登(此为水果店联)3.杨先生为父亲举办个人书画展,下面是他给某知名书画家写的一份邀请函的正文内容,其中有几处用语不得体,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明日请您屈驾到府上一坐,令尊珍藏的墨宝将悉数展出,届时还请您抛砖引玉、不吝赐教。
江苏省阜宁中学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模拟试题

江苏省阜宁中学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精选)模拟试题一、高中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云致秋行状(节选)文/汪曾祺云致秋家贫,少孤。
他家原先开一个小杂贸铺,不是唱戏的,是外行。
致秋上过小学、初中,还在青年会学了两年英文。
他文笔通顺,字也写得很清秀,而且写得很快。
照戏班里的说法是写得很“溜”。
他有一桩本事,听报告的时候能把报告人讲的话一字不落地记下来。
他曾在邮局当过一年练习生,后来才改了学戏。
因此他和一般出身于梨园世家的演员有些不同,有点“书卷气”。
致秋原先在致兴成科班。
致兴成散了,他拜了于连宣。
于先生原先也是“好角”,后来塌了场,就不再登台,在家教戏为生。
云致秋很聪明,摹仿能力很强,他又有文化,能抄本子,这比口传心授自然学得快得多,于先生很喜欢他。
没学几年,就搭班了。
他是学“二旦”的,但是他能唱青衣。
致秋唱了几年戏,不管搭什么班,只要唱《探母》,太后都是他扮的。
致秋有一条好嗓子。
据说年轻时扮相不错。
我一共看过他两出戏:《得意缘》和《探母》。
他那很多地方是死膛肺里的氧气实在不够使,我看他扮着郎霞玉,拿着大枪在台上一通折腾,不停地呼哧呼哧喘气,真够他一呛!不过他还是把一出《得意缘》唱下来了。
《探母》那回是“大合作”,在京的有名的须生、青衣都参加了,在中山公园音乐堂。
那么多的“好角”,可是他扮的萧太后还真能压得住,一出场就来个碰头好。
观众也有点起哄。
一来,他确实有太后的气派,“身上”穿着花盆底那两步走,都是样儿;再则,他那扮相实在太绝了。
京剧演员扮戏,早就改了用油彩。
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后来都是用油彩。
可他还是用粉彩、鹅蛋粉、胭脂,眉毛描得笔直,樱桃小口一点红,活脱是一幅“同光十三绝”,俨然陈德霖再世。
云致秋到底为什么要用粉彩化妆,这是出于一种什么心理,我一直没有捉摸透。
问他,他说:“粉彩好看!油彩哪有粉彩精神呀!”还是真话么?还是标新(旧)立异?玩世不恭?都不太像。
致秋说:“粉彩怎么啦,公安局管吗?”公安局不管,领导不提意见,就许他用粉彩扮戏。
江苏省阜宁中学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pdf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2(3分) (1)市、区档案室是微机化管理,查阅相对容易,但在单位的档案室查找却难上加难。
由于资料众多,要找到符合条件的、被丢失的部分,就像是。
A海底捞月 饱经沧桑 顺水推舟 B海底捞月 饱经风霜 因势利导 C大海捞针 饱经风霜 顺水推舟 D大海捞针 饱经沧桑 因势利导 3平实的语言不超过2 个字 (4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 题。
yàn wǎn欢好貌)。
潜留数日,大为妇所蛊惑,神志颠倒,惟恐不得当妇意。
妇暂辞去,言村中日日受侮,难于久住,如城中近君租数楹,便可托庇荫,免无赖凌藉,亦可朝夕相往来。
吏益喜,竟百计白其冤。
狱解之后,遇乡民,意甚索漠,以为狎昵其妇,愧相见也。
后因事到乡,诣其家,亦拒不见。
知其相绝,乃大恨。
会有挟妓诱博者讼于官,官断妓押归原籍,吏视之,乡民妇也,就与语。
妇言苦为夫禁制,悔相负,相忆殊深。
今幸相逢,乞念旧时数日欢,免杖免解。
吏又惑之,因告官曰:“妓所供乃母家籍,实县民某妻,宜究其夫。
”盖觊怂恿官卖,自买之也。
遣拘乡民,乡民携妻至,乃别一人。
问乡里皆云不伪。
问吏何以诬乡民?吏不能对,第曰风闻。
问闻之何人?则噤无语。
呼妓问之,妓乃言吏初欲挟污乡民妻,妻念从则失身,不从则夫死,值妓新来,乃尽脱簪珥,赂妓冒名往,故与吏狎识。
今当受杖,适与相逢,因仍诳托乡民妻,冀脱棰楚。
不虞其又有他谋,致两败也。
官覆勘乡民,果被诬。
姑念其计出救死,又出于其妻,释不究,而严惩此吏焉。
神奸巨蠹,莫吏若矣,而为村妇所笼络,如玩弄婴孩。
盖愚者恒为智者败,而物极必反,亦往往于所备之外,有智出其上者,突起而胜之。
无往不复,天之道也。
使智者终不败,则天地间惟智者存,愚者断绝矣,有是理哉! ——选自《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八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的一项是(3分) A B C D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的一组是(3分) ①意其妇必美,却赂而微示以意。
江苏省苏北四市2015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徐州市、连云港市、淮安市、宿迁市2014—2015学年度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王维虽然仕途稍有挫折,但总的看来比较顺遂,这可能与他那的性格有关。
王维的心里,总有一种回归平衡、平静、安适的冲动,他大量的诗歌有一种雅致的。
A.不温不火以至品位B.不温不火以致品位C.不瘟不火以至品味D.不瘟不火以致品味1.(3分)A (不温不火:形容人的性格温和或者商品销售行情不够火爆;不瘟不火:指戏曲表演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形容恰到好处。
以至:用在一句开头,表示由于前一分句的情况而产生某种结果;以致:表示由于前面所说的原因而造成某种结果,多指不良结果或者不希望出现的结局。
品味:(物品的)品质和风味;品位:指物品质量;文艺作品所达到的水平;指人的欣赏水平高,也指人的素质高,修养高。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基于公共交通安排及市民安全,香港特区政府宣布,原定于 10月1日晚上8时在维多利亚港举行的国庆烟花汇演将会取消。
B.欧洲航天局的彗星探测器“罗塞塔”向目标彗星的彗核发射着陆器“菲莱”,各国科学家对此着陆器表示了极大的关注。
C.南京市交管部门负责人曾明确表示,如果出台限牌或者单双号限行这样的政策,一定会听取广泛的意见,绝对不会搞突然袭击。
D.印度尼西亚国家搜救中心负责人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初步显示,亚洲航空公司失联客机有可能已经沉入海底。
2.(3分)B(A成分残缺,应为“基于…的考虑”;C语序不当,应为“广泛地听取”;D句式杂糅,“显示”改为“判断”。
)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A.徒弟给老师拜年时说:“您的高足叩问老师金安!祝老师新年事业蟾宫折桂!”B.我偶然有一两回去叨扰朋友的酒席,恰又时令不对,一直没能尝到这道菜。
C.我所做的只是畅所欲言而已,能起些抛砖引玉的作用,于愿足矣。
2015高考江苏卷语文模拟测试题一共23页文档

2015高考江苏卷语文模拟测试题一第Ⅰ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唠叨是母爱的朴实(),唠叨更是华夏五千年间的浩荡家风。
三五声(),一两句嘱托,时日长久,就是()的家风养成――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在“老妈口头禅”里,世人能读懂中国的浩荡家风。
A.呈现叮咛潜移默化B.呈现叮嘱耳濡目染C.表现嘱咐潜移默化D.表现唠叨耳濡目染2.下列句子与“心静波平,冷月无声湘水碧”对仗工整的一项是()(3分)A.情深地广,红梅有色傲霜雪B.花好风轻,碧荷有态潇江红C.志远天高,修竹有形楚山青D.气壮山雄,苍鹰有意伴云飞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A.刚刚听到你爷爷不幸去世的消息,请节哀顺变。
B.张教授能在百忙之中拨冗接受我们的采访,我们不胜感激。
C.犬子金榜题名,承蒙各位亲友厚爱,在此略备薄酒,敬致谢忱。
D.本辅导班热情欢迎各位学员前来请教,我们定将不吝赐教。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金刚石是一种珍贵的矿物。
,,。
,,是天然物质中最硬的矿物。
因此,在钻探机上专门充当“开路先锋”――钻头。
①由于风化和流水的搬运②金刚石的最大特点③原生金刚石常产在一种黑绿色的岩石中④也会来到沿岸的砂砾中⑤就是坚硬无比⑥它有淡黄、天蓝、深蓝、红或黑等各种美丽的颜色和很强的光泽A.①④③⑥②⑤B.③①④②⑤⑥C.③①④⑥②⑤D.①④②⑤⑥③5.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A.奥数班违背儿童心理发育规律,政府强力叫停“奥数班”。
B.一些奥数班打出“数学思维培训班”之类的新旗号,换个“马甲”应对清理整顿。
C.奥数班片面追求学生数学成绩,不能适应社会发展,所以需要换成“数学思维培训班”。
D.叫停“奥数班”,提倡“数学思维培训班”,因为后者能突出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2015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江苏卷)word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I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人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书是整个人类的记忆。
没有书,也许历史还在混沌未开的蒙昧中▲。
读书,让绵延的时光穿越我们的身体,让几千年来▲的智慧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汩汩流淌。
读书,不仅需要▲的精神,还需要懂得快慢精粗之分。
A.徘徊积聚宵衣旰食B.徘徊积淀废寝忘食C.踟蹰积淀宵衣旰食D.踟蹰积聚废寝忘食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英国政府计划从今年9月开始,推行4到5岁幼童将接受语文和算术能力的“基准测验”,此政策遭到了教师T会的强烈反对。
B.一种观念只有被人们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整个社会的群体意识,才能成为人们白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
C.批评或许有对有错,甚至偏激,但只要l于善意,没有违犯法律法规,没有损害公序良俗,我们就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对待。
D.今年5月9日是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有近3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参加了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的阅兵式。
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3分)A.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B.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C.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u.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人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自宋元至明清,清明节除了要祭扫家墓,还要在门楣、窗户上插上柳条。
▲,▲。
▲,▲,▲,▲。
①达到人丁兴旺、身体健康的目的②于是在郊游踏青时③它便成了人类文化中生命力的象征④人们企盼将这种生命力转移到自家门庭和家庭成员身上⑤不会忘记顺便折一些柳条回来⑥由于柳树最先送来春的消息并且具有旺盛的生殖力A.⑥③④①②⑤B.②⑤①④⑥③C.②④⑥③①⑤D.⑥④②⑤③①5.下列对“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标志整体呈圆形,既体现民族团结、和谐包容的文化内涵,也体现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
阜宁县一模语文试卷高三

阜宁县一模语文试卷高三一、选择题(共30分,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瞭望(liào)蹊跷(qiāo)舶来品(bó)踌躇满志(chú)B. 踟蹰(chú)蹉跎(cuō)踽踽独行(jǔ)叱咤风云(zhà)C. 踯躅(zhú)踌躇(chú)踽踽独行(jǔ)叱咤风云(chì)D. 踟蹰(chí)蹉跎(cuō)舶来品(bó)踌躇满志(zhú)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人品也好,是我们班的楷模。
C.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D. 他的话虽然不多,但每一句都充满了智慧。
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总是不苟言笑,同学们都对他敬而远之。
B.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总是不苟言笑,同学们都对他敬而远之。
C.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总是不苟言笑,同学们都对他敬而远之。
D.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总是不苟言笑,同学们都对他敬而远之。
(注:以上题目仅为示例,实际题目应根据实际试卷内容进行编写。
)二、阅读理解(共4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陈情表》两汉李密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4. 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5分)5.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一句中,“茕茕”和“孑立”分别是什么意思?(5分)6. 文中“门衰祚薄”中的“祚”字是什么意思?(5分)7. 请简要分析文中“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一句的表达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阜宁县阜宁中学201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高三2013-11-01 17:49江苏省阜宁县阜宁中学201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妖娆绕道富饶阻挠 B﹒佝偻竹篓雕镂丝缕C﹒渎职牛犊尺牍黩武 D﹒菱角棱镜凌晨陵墓2﹒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1)市、区档案室是微机化管理,查阅相对容易,但在单位的档案室查找却难上加难。
由于资料众多,要找到符合条件的、被丢失的部分,就像是。
(2)剡溪,就像一位的老人,波光里满是岁月的褶皱。
那些影影绰绰的身影,渐渐地融入了历史的一场场清梦中。
(3)景区在管理帐篷客问题上不宜“一刀切”,应,做好配套服务,想方设法满足游客的新需求。
A﹒海底捞月饱经沧桑顺水推舟 B﹒海底捞月饱经风霜因势利导C﹒大海捞针饱经风霜顺水推舟 D﹒大海捞针饱经沧桑因势利导3﹒阅读下面的文字,用平实的语言在文中空白处填上能概括此段文字内容的一句话。
(要注意上下文的连贯,不超过20个字) (4分)。
生活中的某些细节东西方是有差异的:中国人写信封,地址是由大到小,西方人则是先写姓名,地址由小到大;在餐厅结账,中国人一般喜欢争先恐后地付账,西方人则多实行AA制;中国人崇尚勤俭持家,量入为出,西方人则主张超前消费……这对文化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 题。
交河县吏交河有为盗诬引者,乡民朴愿,无以自明,以赂求援于县吏。
吏闻盗之诬引,由私调其妇,致为所殴,意其妇必美,却赂而微示以意曰:“此事秘密,须其妇潜身自来,乃可援方略。
”居间者以告乡民。
乡民惮死失志,呼妇母至狱,私语以故。
母告妇,咈然(fúrán不悦貌)不应也。
越两三日,吏家有人夜扣门。
启视,则一丐妇,布帕裹首,衣百结破衫,闯入。
问之不答,且行且解衫与帕,则鲜妆华服艳妇也。
惊问所自,红潮晕颊,俯首无言,惟袖出片纸,就所持灯视之,某人妻三字而已。
吏喜过望,引入内室,故问其来意。
妇掩泪曰:“不喻君语,何以夜来?既已来此,不必问矣,惟祈毋失信耳。
”吏发洪誓,遂相嬿婉(yàn wǎn欢好貌)。
潜留数日,大为妇所蛊惑,神志颠倒,惟恐不得当妇意。
妇暂辞去,言村中日日受侮,难于久住,如城中近君租数楹,便可托庇荫,免无赖凌藉,亦可朝夕相往来。
吏益喜,竟百计白其冤。
狱解之后,遇乡民,意甚索漠,以为狎昵其妇,愧相见也。
后因事到乡,诣其家,亦拒不见。
知其相绝,乃大恨。
会有挟妓诱博者讼于官,官断妓押归原籍,吏视之,乡民妇也,就与语。
妇言苦为夫禁制,悔相负,相忆殊深。
今幸相逢,乞念旧时数日欢,免杖免解。
吏又惑之,因告官曰:“妓所供乃母家籍,实县民某妻,宜究其夫。
”盖觊怂恿官卖,自买之也。
遣拘乡民,乡民携妻至,乃别一人。
问乡里皆云不伪。
问吏何以诬乡民?吏不能对,第曰风闻。
问闻之何人?则噤无语。
呼妓问之,妓乃言吏初欲挟污乡民妻,妻念从则失身,不从则夫死,值妓新来,乃尽脱簪珥,赂妓冒名往,故与吏狎识。
今当受杖,适与相逢,因仍诳托乡民妻,冀脱棰楚。
不虞其又有他谋,致两败也。
官覆勘乡民,果被诬。
姑念其计出救死,又出于其妻,释不究,而严惩此吏焉。
神奸巨蠹,莫吏若矣,而为村妇所笼络,如玩弄婴孩。
盖愚者恒为智者败,而物极必反,亦往往于所备之外,有智出其上者,突起而胜之。
无往不复,天之道也。
使智者终不败,则天地间惟智者存,愚者断绝矣,有是理哉!——选自《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八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惟恐不得当妇意当:担当B﹒免无赖凌藉凌藉:欺凌C﹒吏又惑之惑:被诱惑D﹒冀脱棰楚棰楚:杖刑,惩罚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交河县奸邪营私的一组是(3分)( )①意其妇必美,却赂而微示以意。
②吏喜过望,引入内室,故问其来意。
③问乡里皆云不伪。
④妓所供乃母家籍,实县民某妻,宜究其夫。
⑤吏益喜,竟百计白其冤。
⑥官覆勘乡民,果被诬。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交河县有个乡民质朴憨厚,但被强盗诬陷为同伙,无法昭雪自己怨屈,便行贿县吏请求帮忙。
县吏意测其妻漂亮,顿生色念。
B﹒乡民之妻为救夫被迫无奈乔装打扮了一番去满足了县吏的欲望。
事后,县吏觉得乡民见到他发窘,不好意思,以为乡民心存惭愧。
C﹒一般情况下愚蠢的总是斗不过聪明的,但有时物极必反,往往在预料之外,愚蠢人的智慧有时却比聪明人还要高超,突然地胜过聪明人。
D﹒本文人物个性较为鲜明,主要人物形象也较为生动丰富;情节较为复杂而且起伏大,悬念也较多。
结尾的议论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 乡民惮死失志,呼妇母至狱,私语以故。
(3分)(2) 既已来此,不必问矣,惟祈毋失信耳。
(3分)(3) 神奸巨蠹,莫吏若矣,而为村妇所笼络,如玩弄婴孩。
(4分)三、古诗词鉴赏(10分)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注:1.征铎:铎,duó,大铃。
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
2. 槲(hú):一种落叶乔木。
3. 枳(zhǐ):一种落叶灌木,花白色。
4. 杜陵:这里指长安,可指作者故乡。
5. 凫(fú):野鸭。
回塘:岸边弯曲的湖塘。
(1)说明“枳花明驿墙”一句的含意。
(2分)▲▲▲▲(2)“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一联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4分)▲▲▲▲(3)明李东阳《怀麓堂诗话》对颔联有如此评价:“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出紧关物色字样,而音韵铿锵,意象具足。
”试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4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野马也,尘埃也,▲。
(庄子《逍遥游》)(2) ▲,不思其反。
(《诗经·氓》)(3) 不抚壮而弃秽兮,▲? (屈原《离骚》)(4) ▲,前月浮梁买茶去。
(白居易《琵琶行》)(5)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6) 飞漱其间,▲,良多趣味。
(郦道元《三峡》)(7)君子生非异也,▲。
(荀子《劝学》)(8) 历览前贤国与家,▲。
(李商隐《咏史》)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 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 14 题。
相片孙犁正月里我常替抗属写信。
那些青年妇女们总是在口袋里带来一个信封两张信纸。
如果她们是有孩子的,就拿在孩子的手里。
信封信纸使起来并不方便,纸多半是她们剪鞋样或是糊窗户剩下来的,信封是她们亲手折叠成的。
可是她们看得非常珍贵,非叫我使这个写不可。
这是因为觉得只有这样,才真正完全地表达了她们的心意。
那天,一个远房嫂子来叫我给她的丈夫写信。
信封信纸以外,还有一张小小的相片。
这是她的照片,是一张旧的、残破了的照片。
照片上的光线那么暗,在一旁还有半个“验讫”字样的戳记。
我看了看照片,又望了望她,为什么这样一个活泼好笑的人,照出相来,竟这么呆板阴沉!我说:“这相片照得不像!”她斜坐在炕沿上笑着说:“比我年轻?那是我二十一岁上照的!”“不是年轻,是比你现在还老!”“你是说哭丧着脸?”她嘻嘻地笑了,“那是敌人在的时候照的,心里害怕得不行,哪里还顾得笑!那时候,几千几万的人都照了相,在那些相片里拣不出一个有笑模样的来!”她这是从敌人的“良民证”上撕下来的相片。
敌人败退了,老百姓焚烧了代表一个艰难时代的良民证,出于忌讳,撕下了自己的照片。
“可是,”我好奇地问,“你不会另照一张给他寄去吗?”“就给他寄这个去!”她郑重地说,“叫他看一看,有敌人在,我们在家里受的什么苦楚,是什么容影!你看这里!”她过来指着相片角上的一点白光:“这是敌人的刺刀,我们哆哩哆嗦在那里照相,他们站在后面拿枪刺逼着哩!”11﹒孙犁是“写对话的巧匠”,请简析本文对话描写的主要作用。
(6分)▲▲▲▲12﹒远房嫂子的性格特点有哪些?(4分)▲▲▲▲13﹒末段有什么作用?(4分)▲▲▲▲14﹒本文以“相片”为题,请探究其作用。
(6分)▲▲▲▲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 题。
要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①无论是小说中的林黛玉,还是现实生活中的车夫老王和哲学家金岳霖,都是因为是独有的“这一个”才让人们牢记的,这就是个性。
所谓人物的个性,是指一个人在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异于他人的特征。
②那么,如何在文章中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呢?③要学会感受,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
了解人物的生活与情感,是写好人物的基础。
高尔斯华绥《品质》中的坚守制靴和做人品质而最后被饿死的靴匠,杨绛《老王》中身处困境却同情关心遭受迫害的知识分子的三轮车夫,个性鲜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作品中的这些底层人物能如此真实感人,原因之一就在于作者对生活中这类小人物的命运充满了同情、尊重和爱。
缺少这样的眼光和胸怀,就无法认识人物,更无法写好人物。
④要写出人物生存的环境,换句话说,就是作者要熟悉生活。
杨绛不熟悉生活是写不出老王来的,哪怕老王天天在她面前转悠;高尔斯华绥不熟悉生活是写不出格斯拉兄弟的,哪怕格斯拉兄弟整天坐在他面前。
注意观察和思考生活是写出鲜明人物个性的必备条件。
⑤个性体现在人物的方方面面,人物的言行都是个性化的,是他人无可替代的。
写出鲜明的人物个性,就要写出能体现人物鲜明个性的言行。
它体现一个人物的身份、地位、年龄、职业、性格、文化教养等诸多方面的东西。
人物的言行中往往有很多细节,这些细节最能传神地表达出人物的个性,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形象、描绘人物个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比如杨绛写老王送钱钟书去医院后,面对杨绛坚决给钱的举动,哑着嗓子悄悄地问:“你还有钱吗?”这一细节就非常传神地把一个善良人的复杂心态呈现在读者面前。
一方面,老王得收车资,他是靠这个来维持生活的,为雇主干活当然得拿报酬;另一方面,老王又不忍心收钱,因为老王知道对面的好人正在落难之中。
“你还有钱吗”一句,就把一个好人对另一个好人的同情准确地表达出来,写出了人物的性格。
人物的生活细节可能很多,但并非所有细节都有价值,要注意选材,保留能体现人物鲜明个性的材料。
《品质》、《老王》、《金岳霖先生》等文章都是这方面的样板,要仔细体味作者在细节选材上处理的妙处。
⑥还有,要注意描写手法的综合运用。
孤立地描写人物肖像不是不可以,但不如抓住记忆中最深刻的印象,把肖像描写与语言、动作描写结合起来,这样给人的感觉更立体更逼真;静态地描写人物心理固然好,但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可能更能丰富而生动地表现人物的心理世界,刻画出人物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