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优质课一等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 (2)

合集下载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济南的冬天》第二课时【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济南的冬天》第二课时【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济南的冬天》第二课时
【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2、掌握写景状物的一般方法,并进行片段描写。

3.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难点】
掌握写景状物的一般方法,并进行片段描写。

【教学过程】
二、情境导入
老舍先生住惯了多风的北京,并刚由多雾的伦敦回来,因而对济南的冬天的温晴感受格外深切,你到了某一个新的地方,是否有一些特点的感受?本节课让我们来分析这文字的魅力。

二、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1、作者怎样写阳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别可爱?
【明确】
①拟人的句子更多,个性化更明显,如把济南老城说成是“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把济南周围的一圈小山写得。

部编优质课一等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 第二课时

部编优质课一等奖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 第二课时
➢ 指出何种修辞 ➢ 修辞的具体运用 ➢ 有何表达效果 ➢ 表达了何种情感
阳光朗照下的小山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 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 “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比喻,把济南比作婴儿,把四周的山比 作小摇篮,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济南冬天温情 的原因是有像小摇篮一样的特殊的地形,再 现了这一“理想境界”的温暖与舒适的特点。
画的吧。
淡雅
济南冬天的山
侧重点
阳光朗照下 的小山
地形
薄雪覆盖下 的小山
城外远山
山景 意境
特点 可爱 秀气 淡雅
济南冬天的山
侧重点 特点
阳光朗照下 的小山
薄雪覆盖下 的小山
地形 山景
理 可爱 想
境 秀气 界
城外远山 意境 淡雅
阳光朗照下的小山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 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 “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拟人。把小山和济南比作人,写出 了济南的冬天暖和的特点,表达了作 者对济南小山的喜爱之情。
薄雪覆盖下的小山
齐读第四段: • 作者给我们细致描绘了哪些山景?有何
写景顺序?你能体会到作者丰富的想象吗?
济南的冬天
老舍
温故知新
1、济南冬天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2、作者是通过哪些景物来呈现这一特点的?
如何引出对济南山水的描绘?
• 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 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 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 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阳光朗照下的小山
•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 点儿口儿。”作者笔下的小山有何特点?

第2课《济南的冬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2课《济南的冬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2课《济南的冬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济南的冬天》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济南的冬天》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中的一篇课文。

本单元以“四季美景"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体会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情感。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先生的经典散文,描绘了济南冬天特有的景色,如温晴的天气、山、水等,文章语言清新自然、优美生动,充满了诗情画意,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对于语文学习的要求和方法还在适应阶段。

他们对散文这种文体有一定的接触,但在理解文章的深层内涵、体会作者情感以及品味语言的精妙之处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

不过,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思维活跃,富有想象力,这有助于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深入理解课文。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读写并理解文中的生字词,如“镶”“贮蓄"等。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 学习文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其表达效果。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反复朗读,品味文章生动形象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语感。

2. 引导学生分析文中描写济南冬天景色的段落,掌握描写景物的方法,如抓住景物特征、按照一定顺序描写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体会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

2. 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济南冬天的特点- 在课文中,老舍先生开篇就点明济南冬天的特点是“温晴”。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体现“温晴"的语句进行分析。

例如,“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第2课《济南的冬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

第2课《济南的冬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

第2课《济南的冬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2 济南的冬天【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重音和停连的要领。

2.品味语言,学习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及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运用。

【重点难点】1.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

2.反复朗读,感知内容,揣摩词语,品味优美的语言。

【学情分析】前一课学习了《春》,学生对描写景物运用生动词语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有所体会,阅读这篇课文,宜引导学生自己理解。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掌握文中重点字词。

2.朗读课文,感知内容和结构,体会作者的感情。

一、新课导入春天是昂扬向上的;夏天是热情奔放的;秋天是收获幸福的。

谈到冬天,大家常会联想到那凛冽的北风、刺骨的寒流以及那肃杀的气象;又会想起“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辽远,想起那“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孤寂。

北方的冬天,可能会令习惯于温暖的南方的人们望而却步,然而北中国的济南,由于特殊的地形,冬天非但没有一副严酷的面孔,反到是那么的“慈善"可亲、笑容可掬。

今天,就让我们追随老舍先生的足迹,到济南去感受一下济南冬天特有的温馨,济南那秀气的山、澄绿的水。

二、教学新课(任务一:查预习、明背景)(一)了解济南济南是山东省的省会。

别名泉城、齐城。

史前文化“龙山文化”的发祥地,历史文化名城。

趵突泉是泉城济南的象征与标志,被誉为“天下第一泉"。

与千佛山、大明湖并称为济南三大名胜。

(二)作者简介1.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满族人,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

1917年师范毕业后,曾任北京十七小学校长、天津南开中学语文教员。

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

1930年回国,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

1946年赴美讲学。

1949年应邀回国。

1966年被林彪、“四人帮”迫害致死。

(新教材)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济南的冬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新教材)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济南的冬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新教材)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 济南的冬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济南的冬天》一.教材分析。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先生的一篇写景散文,文中通过对济南冬天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

文章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是初中生学习散文的优美范本。

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能够体会到形散神聚的特点,学习到作者观察自然,表达情感的方法。

二,学生分析。

初中生处于语言学习和文学素养培养的关键时期,他们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他们虽然具备一定的文本解读能力。

但生活体验过少,小学学段积累不够,导致学生在理解散文深意和探究作者的思想情感方面存在难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一步步引导,逐步提升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

三.核心素养目标。

1.扫清字词障碍,能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2.通过诵读、讨论、交流、合作等方式,学会欣赏散文语言的优美。

3.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朱自清笔下的春天,是和煦明媚、生机盎然的。

那么,与之相对的冬天,将会是另一番景象。

说起冬天,大家能联想起哪些词语或者景象呢?(寒风呼啸、寒气逼人、冰天雪地、大雪纷飞、天寒地冻、白雪皑皑,北风呼啸……)这些是我们对冬天的印象和感受。

可是,在有“人民艺术家"之称的老舍先生笔下,冬天又是怎样的呢?二、资料助读1.作者简介: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作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代表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2.背景铺垫:老舍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

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

在济南,老舍过上了安定的生活,经人介绍认识了他后来的妻子胡絜青,“努力地创作,快乐地休息"。

他曾经说过:“时短情长,济南是我的第二故乡。

”三、朗读课文,感知文意1.一读课文: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语调要舒缓,注意读出重音和停连。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2 《济南的冬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2 《济南的冬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 《济南的冬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2 济南的冬天对比阅读,赏析语言品味词语的表达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1)分析词语的本义和语境义。

(2)词性的角度,比如动词突出人物……的心理或性格;形容词写出事物……的特点;副词(一般为限制性词语)表达准确严密。

(3)修辞手法的角度。

(4)词语的感彩,贬词褒用或褒词贬用。

(5)词语的表现手法,如词性的活用、以动写静或以实写虚等。

答题模式:××词运用了……修辞手法/描写方法/贬词褒用/化静为动/意思是……,用在这里突出/形象地写出了……特点/表现了人物……特点(或精神)/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1.语言运用:熟记本课生字词的音形义,并能灵活运用。

朗读课文,掌握重音和停连的要领。

2.思维发展:学习课文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情景交融方法,体会景物描写中融入的情感。

3.审美鉴赏:品味优美语言和精准用词,体会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在文章中写景的作用。

4.文化传承:感受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的作用。

1.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和审美能力。

诵读法、提问法、分组讨论法。

第1课时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老舍曾经说过:“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

"那么冬天的济南又美在哪里呢?今天,我们来一起欣赏济南冬天的美景。

(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疏通字词1.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家。

其文笔生动幽默,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2)背景链接《济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写的一篇情辞并茂的写景散文。

第2课《济南的冬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2课《济南的冬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2课《济南的冬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济南的冬天(老舍)【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作者思路。

学习景物写作技法。

2. 过程与方法:品味文章精妙传神的语言,了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并熟练运用这两种修辞手法进行答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济南的冬之美,体会作者对济南的赞美之情,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1. 掌握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并能够熟练运用这两种修辞手法进行答题;2. 学习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细致描写、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学情分析】七年级上的学生刚刚学过朱自清的《春》,对写景散文的学习有一定基础,能趁热打铁地将前面所学迁移到新课文。

学生在小学阶段已初步学习过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有一定基础,但不能准确完整地运用手法赏析句子。

贵州省的学生都在南方生活,极少感受过北方的冬天,学习课文可以带给他们一种想象。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提到冬天,有人觉得这是一个寒冷的季节,有人说是一个美丽的季节,有人说是一个热闹的季节,贵州的冬天是南方的冬天,那么北方的冬天跟南方的冬天有什么区别呢?你心目中北方的冬天是什么样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著名作家老舍的这篇课文《济南的冬天》,看看在他眼中,北方济南的冬天有着怎样的风景。

二、检查预习,扫清障碍1.作者简介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创作。

老舍一生著作丰富,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和话剧《龙须沟》、《茶馆》是其代表作。

以描写城市人民生活著称,使用地道的北京口语,富有幽默感,作品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厚的生活情趣。

本文写于1931 年春。

2.学习生词请一位同学朗读“读读写写"的生字词,随机点人指出朗读是否有错误,重点强调“镶xiāng”、“着落zhuóluò"、“贮蓄zhùxù”的读音,随后全班齐读一遍。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课《济南的冬天》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课《济南的冬天》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课《济南的冬天》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重点词语,品味积累语言,体味济南的冬之美。

2、过程与方法:学习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体会本文运用比喻、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学习寓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感受济南冬天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描写的方法。

2、教学难点:学习情景交融的写法。

三、教学方法教法上将采用讲授法、朗读法、问题教学法,并引导学生采用讨论学习法,同时借助多媒体课件和辅助板书来达成教学目标。

四、教学工具POWERPOINT课件五、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通过九宫格拼读五言诗《江雪》的小游戏,引出课题《济南的冬天》,并引导学生思考:《江雪》表达了诗人孤寂的情感,《济南的冬天》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绪?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了解作者简要介绍有关于老舍的文学常识。

(“人民艺术家”的称号来源相关背景可做适当补充。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家,有“人民艺术家”之称。

著名作品有《骆驼祥子》《龙须沟》《茶馆》《四世同堂》等。

话剧《茶馆》被西方人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2)疏通生字词通过课前收集的预习单,针对疑难生字词做重点讲解,并让全班学生一起朗读。

一髻儿镶宽敞水藻贮蓄着落(3)整体感知通过学生自主朗读全文,思考问题: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本文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研读课文,体味探究(1)赏析第一自然段A、请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思考三个问题:a.作者是如何概括赞誉济南的?b.济南冬天的总体特点是什么?c.文中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济南冬天的特点?明确:a. “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b.温晴。

c. 对比手法。

B、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怎样通过对比手法表现济南冬天的特点?明确:作者是通过三组对比突出的:北平(大风)与济南(无风声),伦敦(无日光)与济南(响晴),热带(日光毒辣)与济南(温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济南的冬天
老舍
• 教学目标: • 1、感知全篇内容,把握济南冬天的特点。 • 2、精读一段,学习写法。 • 3、学习文章,创写一点。
1.作者简介
预习交流
老舍,原名舒庆春, 字舍予。北京人,满族, 作家。是语言大师,被 誉为 “人民艺术家”。 著名作品有小说《骆驼 祥子》《四世同堂》, 话剧 《龙须沟》 《茶 馆》等。话剧《茶馆》 被西方人誉为“东方舞 台上的奇迹” 。
• 一线串珠的结构美
三、精段美读
•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 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 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 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 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 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 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 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 那些小山太秀气!
合作交流
• 一、自己朗读课文,你认为哪个词最能概 括济南冬天的特点。
•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 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 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 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 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 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 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 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 理解一篇 • 精读一段 • 创作一点
谢谢观赏
• 山是摇篮似的山,秀气的山,小水墨画似 的山;水是冒着点热气的水,绿的发蓝的水, 清澈透明的水。响晴取代了晦暗,煦暖取 代了阴冷,这就是济南的冬天,冬天的济 南。那么,家乡的冬天的风景是怎样的呢, 注意抓住特点写一段话。
• 冬天虽然没有春天的千娇百媚,夏天的激 情澎湃,秋天的成熟稳重,但它有自己独
• 2.背景链接
• 本文约写于1930—1931年间,是作者在 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的。老舍1930年前 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 山东大学任教七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浓 厚的感情,山东被他称为第二故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积累词语
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响晴: 天空晴朗无云 贮蓄: 存放,储藏 安适: 安静而舒适 澄清: 清亮透明 着落: zhuó luò 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 空灵: 美妙无穷而不可琢磨
• 二、济南的冬天具有温晴的天气,作者是 通过哪些景物呈现这一特点的?尝试用自己 的语言,向你的同学描述这些景物。
• 作者是通过描写济南的的山和水来呈现这 一特点的。
• 描述实例:济南三面环山,就像把济南 放在小摇篮里,这一特殊地形使得济南的 冬天比较温暖。济南的山在下过小雪后, 景色非常美妙,犹如穿了一件带水纹的花 衣,特别是到快日落的时候,在夕阳斜照 下,雪色异常娇美。济南的水在冬天不但 不结冰,反而冒着热气,水藻在澄清的河 水中更显碧绿。
• 思考问题: •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段内容。 • 2.圈出像线索一样贯穿全段的一个字。 • 3.划分这段文字的层次结构。 • 4.这段文字中动词、色彩词用得好,试举例进行
说明。
• 5.这段文字中运用了修辞,试举例分析。 • 6.这段文字的写景顺序。 • 7.请你试着背下来。
• 四、写读活动
特的美。雪就是冬天独有的天使。你瞧,
在冬日灰暗的空中,美丽的雪花纷纷扬扬, 像飘荡的柳絮,像飞转的芦花---把大地装 点地粉妆玉砌。地上像铺上了一层厚厚的 毛毯;一辆辆停驻在街旁的汽车,就像刚刚 出炉的奶油蛋糕;大大小小的树木一律穿
上了银装。放眼望去,一片洁白,好一个 晶莹剔透、银装素裹的世界。
学习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