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测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与环境》综合测试题-沪粤版(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与环境》综合测试题-沪粤版(含答案)(满分100分,限时45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2022广东珠海拱北中学期中)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不振动的物体也能发声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比在水中传播的速度快2.(2022广西南宁二中月考)将耳朵贴在长铁水管(管中有水)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击一下铁水管的另一端。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听到一次敲打的声音B.听到两次敲打的声音C.听到三次敲打的声音D.听到最后一次敲打的声音是由水传播的3.(2022安徽利辛月考)小提琴和吉他都是弦乐器,演奏者不断地变换按压弦的位置,这样做是为了改变弦发声时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4.当你自己在嚼饼干时,会感到声音很大,但是在你旁边的人感觉不到多么大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A.自己嚼饼干的位置离耳朵近B.旁边的人离你太远了C.自己嚼饼干的声音是通过头部的骨骼传导到听神经的D.饼干太干了5.(2022广东清远月考)如图所示是声音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的响度和音色均不同B.甲、乙的响度和音调相同C.乙、丙的音调和响度均不同D.甲、丁的音调和响度相同6.(2022甘肃黄家铺中学月考)下列事例中,应用次声波的是()A.蝙蝠判断障碍物或飞虫的位置和距离B.利用回声测海底深度C.探测金属内部存在的缺陷D.预报海啸和台风7.(2022山西孝义期中)下列措施中,与“消音器”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A.噪声监测仪B.射击时戴耳罩C.双层隔音玻璃D.禁止喧哗8.(2022独家原创) 2021年10月15日,代表了中国先秦礼乐文明的“曾侯乙编钟”在湖南博物馆安家,如图所示。
全套编钟共65件,分3层8组悬挂在钟架上。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编钟发出的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B.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出声音的音调相同C.轻敲和重敲同一个钟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D.编钟可以奏出美妙的音乐,但不会产生噪声二、填空题(共5小题,共24分)9.(6分)“粤剧”常用笛、琵琶等伴奏,观众可根据声音的分辨出是哪种乐器。
2021秋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章声音与环境达标测试卷及答案新版粤教沪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新版粤教沪版:第二章达标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下列实验用来探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A.发声的电铃放入钟罩,从钟罩抽气B.点燃蜡烛放在音箱前,加大音量C.敲击音叉后放入水中,观察水花D.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听声音2.机械手表放在耳朵附近,听到表针走动的声音较小;把一个气球放在手表与耳朵之间相互贴紧,听到表针走动的声音较大。
这两种情况声音的主要差别是( )A.音调 B.响度C.音色 D.频率3.你留心观察过大剧场四周的墙壁吗?会发现它总是修的凹凸不平,关于设计师这样设计的目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为了增强声音的立体效果 B.为了减弱声音的反射C.为了增强声音的反射D.为了减小噪声4.牛的叫声和蚊子发出的声音相比,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牛的叫声更响,说明牛的声带振动的频率高B.蚊子发出的声音音调更高,说明蚊子翅膀振动的幅度较大C.牛的叫声音调更低,说明牛声带振动的频率较低D.蚊子发出的声音音调更低,说明蚊子翅膀振动的振幅较小5.关于声源的认识正确的是( )A.凡是能发声的物体都是声源 B.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C.传递声音的物质也是声源D.声波就是声源6.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声音在15 ℃的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 m/sB.吉他依靠琴弦的振动发声C.蝙蝠利用次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D.“暮鼓晨钟”里的钟声和鼓声是人们依据音色进行分辨的7.声音在空气里传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的音色会逐渐改变 B.声音的音调会逐渐降低C.声音的响度会逐渐减弱 D.声音的音调、音色、响度都不会改变8.2017年8月8日,在四川省北部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令人感到惊讶的是,地震中并没有野生动物大规模死亡的情况。
如果从物理知识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可能是( )A.动物反应灵敏B.有些动物能听到超声波C.有些动物能听到次声波D.动物能观察到地面的变化9.将某音叉振动时发出的声音输入噪声检测器和示波器,在示波器上观察到的波形如图乙所示,可见波形竖直方向的最大值在变化,理解正确的是( )A.图甲装置显示了声音的频率 B.图乙波形表示声音的波长在减小C.图乙波形表示声音的频率在减小 D.图乙波形表示声音的响度在减小10.甲同学在一根18 m的已供水的自来水管的一端敲一下水管,乙同学在水管的另一端贴近管壁,可听到(已知声音在铁、水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依次为5 200 m/s、1 500 m/s 和340 m/s,人耳能分清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要大于0.1 s)( )A.一次敲击声 B.两次敲击声C.三次敲击声 D.无法确定11.蝙蝠是翼手目动物,是唯一一类演化出真正有飞翔能力的哺乳动物,多数蝙蝠具有敏锐的听觉定向(或回声定位)系统,可以通过喉咙发出超声波,然后再依据超声波的回声来辨别方向、探测目标,有一只在某校大天井里悬停的蝙蝠发出超声波后0.12 s接收到了回声。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1.乐音的三要素是、和,其中与声源振动快慢有关。
2.简谱中的1、2、3、4、5、6、7七个音符中,音调最高的是;最低的是。
3.如图所示人的外耳廓相当于一个声波收集器, 声波进入耳道后引起鼓膜 , 鼓膜的振动又通过三块听小骨组成的精巧杠杆系统传到耳蜗中,耳蜗中的听觉神经将振动信息传至大脑皮层听觉区, 于是产生了听觉。
4. 蜜蜂飞出去采蜜时 , 双翅每秒振动 440次 , 采蜜后双翅每秒振动300 次。
养蜂人是根据蜜蜂飞行时发出声音的_________ , 来判断蜜蜂是去采蜜 , 还是采了蜜回巢。
5.音乐厅正确音乐会,男中音在放声高歌,女高音轻声伴唱,又有多种乐器伴奏,这时男中音的________比女高音的大,而女高音的________比男中音的高。
音乐会的声音我们听起来有丰富的立体感,这主要是由于人的听觉具有________效应。
6.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
这是由于右边音叉的振动,在中激起向周围传播的,从而使左边的音叉振动发声。
7. 摩托车的排气管末端装有一个粗肚细颈的器,它能减弱发动机产生的。
8.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
这是因为。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9.弦乐队在演奏前,演奏员都要调节自己的乐器——拧紧或放松琴弦,这样做主要是改变乐器发出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传播方向10.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 ) A.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B.市区里种草植树 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D.市区内汽车喇叭禁鸣11.噪声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以下防治噪声的办法中可行的是( ). A.通过科学研究,使噪声源不发生振动 B.将所有噪声源隔离在真空容器中,以避免噪声干扰 C.城市里在穿过住宅区的高速公路两旁建隔音墙、一般道路两旁植树种花 D.建筑工地不允许使用大型机械12.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说话时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发生的B.女高音歌唱家的“高音”是指声音的响度很大C.两名宇航员登上月球后能直接交谈D.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最快13.生活中,有人用眼睛看,更有人用耳朵“看”,因为声音向我们传递着很多信息。
2023-2024学年初中物理粤教版八年级上第2章 声音与环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粤教版初中物理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9小题,每题3分,共计57分)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用听诊器检查身体是利用了超声波B. 频率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色C. 街道上安装噪声监测仪可减弱噪声D. 声音在介质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答案】D【解析】 A 、用听诊器检查身体,是利用了声音传递信息,不是利用超声波,超声波是人耳听不到的。
故A错误;B、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调,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故B错误;C 、街道上安装噪声监测仪,只是能够监测噪声的分贝,但不能减弱噪声,故C错误;D、声音在介质中是以声波形式传播的,故D正确。
2.如图所示为一款创意手机魔方蓝牙音箱,可10 m 内无线连接手机实现无线音乐播放。
关于该音箱的说法正确的是()A. 创意手机魔方蓝牙音箱发声不需要振动B. 音箱发出的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速度越来越慢C. 根据音调可以分辨出不同歌手发出的声音D. 音箱发出的乐音也会成为噪声【答案】D【解析】 A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创意手机魔方蓝牙音箱发声需要振动,故A错误;B、音箱发出的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响度越来越小,但传播速度不变,故B错误;C 、不同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根据音色可以分辨出不同歌手发出的声音,故C错误;D、音箱发出的乐音,如果妨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也会成为噪声,故D正确。
3.人能看见蝙蝠在空中飞行,很难听到蝙蝠发出的声音的原因是()A. 蝙蝠发声响度小B. 蝙蝠发出的声音频率太大C. 蝙蝠不会发声D. 蝙蝠发出的声音频率太小【答案】B【解析】解: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 Hz 到20000 Hz ,蝙蝠的发声范围是10000 Hz 到120000 Hz ,蝙蝠发出的声音可能由于频率过高而超出人耳的听觉范围,因此人们看见蝙蝠飞行时,很难听到蝙蝠发出的声音;故选B.4.小华拎起水壶向暖水瓶灌水,小刚提醒他:“快满了!”小刚判断的依据是()A. 水灌的越多,水面上方空气柱越短,空气柱振动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B. 水灌的越多,水面上方空气柱越短,空气柱振动的频率越低,音调越高C. 水灌的越多,水面上方空气柱越短,空气柱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D. 水灌的越多,水面上方空气柱越短,空气柱振动的振幅越小,响度越小【答案】C【解析】解:小华拎起水壶向暖水瓶灌水,水面上方的空气柱会振动发出声音,水越多,水面上方空气柱越短,空气柱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故 C正确.故选 C.5.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打击乐器。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第二章声音与环境 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第二章声音与环境综合测试卷(总分100分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B.健康人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是10sC.课桌的高度约为1.5mD.一张试卷的厚度大约1mm2.轻敲鼓面,它能发出清脆的声响,关于鼓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鼓声能在真空中传播B.鼓面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越大C.鼓声不能传递信息D.鼓声的音色与鼓的材料、结构无关3.如图,甲鼓发声时鼓皮每秒振动的次数比乙的少,甲、乙相比,甲鼓皮()A.发声的响度一定较大B.发声的音调一定较低C.振动的振幅一定较小D.振动的频率一定较高第3题图4.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4题图A.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85~1100HzB.狗的听觉频率范围是15~50000HzC.蝙蝠能听到次声波D.大象能听到超声波5.小王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先后五次测得的结果分别是26.25cm、26.28cm、27.8cm、26.27cm、26.26cm,则物理书的长度应记为()A.26.27cmB.26.265cmC.26.47cmD.26.28cm6.下表是“国际标准音高与频率对照表”的中音区部分数据,其中音符“C(do)”比音符“A(la)”的()国际标准音高与频率对照表(ScientificPitchNotation)音C(do)C# D(re)D# E(mi)F(fa)F# G(SO)G# A(la)A# B(si)符频261.632 277.189 293.672 311.135 329.636 349.237 370.00 392.005 415.315 440.010 466.175 493.895 率7.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如图甲、乙所示,则这列声波()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音调、响度和音色均不同第7题图8.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测量时出现误差,则说明一定是出了差错B.误差是难以避免的,所以减小误差是不可能的。
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二章 声音和环境 章节测试题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音和环境章节测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机械手表放在耳朵附近,听到表针走动的声音较小;把一个气球放在手表与耳朵之间相互贴紧,听到表针走动的声音较大.这两种情况声音的主要差别是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2 . 人们研制的远程声波安保设备,在工作时可以产生高达150分贝的声音,尖锐的声响会让人耳感到刺痛,既可用作高音喇叭,也可用作非致命性武器驱散人群.关于该设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该设备产生的是超声波B.该设备产生的是次声波C.“150分贝”是指所产生声音的音调D.“150分贝”是指所产生声音的响度3 . 如图是人工智能产品小度与听音神童孙亦廷在合唱团演唱过程中进行语音识别比赛的情景,比赛中所涉及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度发声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B.现场观众能听到声音是靠空气传播C.合唱团所有成员发声的音色相同D.孙亦廷说话时不是声带振动而产生声音4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在真空中也能传播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时D.女生的音调都是一间样的5 . 家住三楼的王欣早上醒来,听到同学李娟在楼下喊她一起上学,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李娟的叫喊声很大,说明她的音调高B.王欣能听到楼下的叫喊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C.王欣从叫喊声中听出是李娟,她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D.王欣的妈妈提醒她下楼时脚步要轻些,这是为了减弱噪声6 . 如图中关于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B.C.D.7 .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二胡演奏出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B.声速的大小只跟介质的种类有关C.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D.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8 . 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C.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9 . 下面关于声音的说法错误的是()A.响度越大的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越大B.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生活中所说的“女高音”中的高就是指音调C.星期三晚上,你想家,你给家里打电话,一拿起话筒,你就能知道接电话的是不是妈妈,这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D.俗话“响鼓需要重锤敲”的物理含义是增加响度的重要方法是增加振幅10 . 如图所示的标牌,表示的意思是A.此地有乐队,可以出租B.道路弯曲,注意安全C.禁止鸣笛,保持安静D.此处有“卡拉OK”,欢迎光临11 . 如图所示,目前声纹锁在门禁系统得到很好的应用,实现了传说中“芝麻开门”的神话。
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 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单元测试考试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一、单选题(共9题;共27分)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在15℃的水中传播速度是340 m/sB. 鱼被岸上说话的声音吓跑说明液体能传播声音C. 蝙蝠是靠次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D. 古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乡音无改”是指音调未变2.上课时.老师听不清楚后排一位问学的发言.走近这位同学后就听清楚了.这主要是因为老师走近这位同学后接收到该同学声音的()A.音调变高B.音调变低C.响度变大D.响度变小3.有一种电子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关于电子牙刷,正确的说法是()A.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C.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4.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D.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5.生活中常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
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6.用木槌敲击同一个音叉,第一次轻敲,第二次重敲.两次比较()A.轻敲音调高B.轻敲响度大C.重敲音调高D.重敲响度大7.关于图所示四幅图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图片A所示的实验表明,真空不能传声B. 图片B所示的实验表明,频率越高,音调越低C. 图片C所示的实验表明,噪声可以在人耳处减弱D. 图片D中的蝙蝠利用发出的电磁波导航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发声B.声音只可以传递信息C.考场周边“禁止鸣笛”是防止噪声产生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9.音乐会上小提琴演奏乐曲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演奏前,调节小提琴的琴弦松紧可改变声音的响度B.演奏时,用力拉紧小提琴的同一琴弦可提高声音的音调C.小提琴演奏的乐曲通过空气传入听众的耳朵D.小提琴的音色和二胡的音色相同二、填空题(共9题;共28分)10.人说话时,把手指放在喉结处,会感到声带在________,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以________的形式传播;那些刺耳难听,令人厌烦的声音称为________。
2023-2024学年初中物理粤教版八年级上第2章 声音与环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粤教版初中物理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6小题,每题3分,共计18分)1.某校举行合唱节活动,下列有关合唱比赛的说法正确的是()A. 听到的合唱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B. 悦耳的合唱声一定不会成为噪声C. 调大音响的音量主要是为了改善声音的音色D. 合唱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答案】D【解析】 A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听到的合唱声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B、悦耳的合唱声,但对需要休息的人来说是一种噪声,故B错误;C 、调大音响的音量主要是为了改善声音的响度,故C错误;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合唱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故D正确。
2.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宇航员之间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B. 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C. 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D. 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可防止噪声的产生【答案】D【解析】解: A .太空中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因此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故 A正确;B.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的原理制成的,是根据回声到来的时间和方位,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即利用声音获得信息,故 B正确;C .看电视时调节音量,声音强弱发生变化,所以改变的是声音的响度,故 C正确;D.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是在传播中减弱噪声,而不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故D 错误.本题选错误的,故选 D.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 道路两旁设置隔音墙,是为了防止道路上的汽车发出噪声B. 拉小提琴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是为了改变响度C. 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D. “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区分的【答案】C【解析】解: A .道路两旁建隔音墙是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 A错误;B.小提琴是琴弦振动发出声音的,当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琴弦振动的快慢会不一样,所以声音的音调就会发生变化,故 B错误;C .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故 C正确;D.音色是由发声体自身特点决定的,是判断发声体的依据,“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区分的,故 D错误.故选 C.4.下列关于声说法正确的是()A.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高指的是音调B. “mathrm B超”是次声波技术的应用C.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D. 安装噪声检测仪可以减弱噪声【答案】C【解析】解:\mathrm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不是音调高,故\mathrm A错误\mathrm B.医院的\mathrm B超是利用超声波探查人体内部疾病的,故\mathrm B错误;\mathrm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mathrm C正确;\mathrm D.安装噪声监测仪是用来监测噪声的等级,不能减弱噪声,\mathrm D错误.故选\mathrm C.5.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 声音的音调越高,响度就越大C.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D. 用声呐探测鱼群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答案】A【解析】 A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物体的振动频率越高,我们听到声音的音调越高;物体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故B错误;C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C错误;D、用声呐探测鱼群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故D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音与环境》测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30分。
单选题,每小题3分)
1、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2、吉它是年轻人喜爱的一种乐器.在演奏前,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这样做的目的是调节琴弦发声时的()
A.振幅 B.响度 C.音调 D.音色
3、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的歌声,小凡说:“是刘欢在演唱.”他的判断是根据声音的()
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频率不同
4、“呼麦”是蒙古族的一种高超演唱形式.演唱者运用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形成低音,在此基础上调节口腔共鸣,形成高音,实现罕见的一人同时唱出高音和低音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呼麦”中高音、低音指声音的响度
B.“呼麦”中的声音是振动产生的
C.“呼麦”中高音是超声波、低音是次声波
D.“呼麦”中高音和低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等
5、如图所示,将甲手机挂在玻璃罩内,用乙手机拨打甲手机,能听到甲手机响亮的振铃声,同时也能看见甲手机来电指示灯闪烁。
如果用抽气机不断地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再用乙手机拨打甲手机,听到甲手机的振铃声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到振铃声,但仍能看见甲手机来电指示灯闪烁。
这个实验说明()
A.声音和光的传播都需要介质
B.声音和光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而光不能
D.光可以在声音中传播而声音不能
6、婴儿从呱呱坠地的那时起,就无时无刻不与声打交道。
下列关于声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我们能听到远处的雷声,说明空气可以传声
B.人在岸上大声说话也能惊动水中的鱼,说明水能传声
C.将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让他人在另一端敲击一下,你会听到几次敲击声,其中最先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
D.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
班级 姓名 考号
装 订 线 内 禁 止 答 题
C .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 .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8、我国已进行“神舟”九号载人航天飞船的试验,景海鹏、刘旺、刘洋乘坐宇宙飞船遨游太空,
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 ( )
A .用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
B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C .太空中噪声太大
D .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 9、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声波具有能量
B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 .“禁鸣喇叭”是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
D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10、关于图l 所示四幅图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图片A 所示的实验表明,真空不能传声
B .图片B 所示的实验表明,频率越高,音调越低
C .图片C 所示的实验表明,噪声可以在人耳处减弱
D .图片D 中的蝙蝠利用发出的电磁波导航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
) 11、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表明_______。
12、水牛“哞哞”叫声和蚊子“嗡嗡”的叫声相比较, 的叫声音调高, 的叫声响度大。
13、图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 图是乐音的波形, 图是噪声的波形。
14、声音要靠 传播,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只能靠无线电交流,是因为声音不能在 中传播.
15、乐音的三个特征是 、 和 。
16、2010年3月28日王家岭煤矿发生透水事故,救援工作迅速展开。
4月2日下午,事故矿井下发现有生命迹象,原来是被困人员通过敲击钻杆,发出“当当”的求救信号,这是因为_______ 传声效果比气体好。
17、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
图
声音。
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_______ 。
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______。
18、六月的潜山森林公园,到处都是莺歌燕舞,鸟语花香。
我们能听到小鸟的叫声,说明声音可以在_______中传播;我们还能分辨出黄
鹂的歌声,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种类的小鸟发出声音的_______(填“响度”、
“音调”或“音色”)不同。
19、如图所示,用纸片分别接触转速相同、齿数不同的
旋转齿轮时,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不相同的,这
一实验表明,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_______ 有关。
20、汇演上,小明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_______ ;琴声是通过_______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三、实验与简答题(10分+6分+12分,共28分)
21、如图2所示,用尺子作乐器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
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
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
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
同。
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______,
图2
发出声音的音调______;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______,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_。
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
22.学校正在开运动会,运动场上你追我赶,精彩纷呈。
这时远处的对面传来阵阵鼓声和呐喊声,朝对面看去,总觉得对面的同学敲鼓的动作和听到的鼓声不太协调。
(1)小穆不明白,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2)你可以利用你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哪些测量?请设计。
23.现给你如下器材:钢尺一把、木梳一把、音叉、一个乒乓球(系着细线)、橡皮筋、鼓、一张纸、小锤。
你任选器材(一种或两种以上器材),设计三个有关声现象的探究实验,按下表要求填写。
器材实验目的操作过程发生现象
示例:鼓、小锤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
用小锤敲击鼓鼓发声
的
五、计算题(6分)
24.用回声可以帮助船只测量水深,因此在海洋和江河的考察船上都装有声呐。
如果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在考察时发出声音0.8s后接收到了回声,这里的水深为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30分。
单选题,每小题3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C C
B D
C
D B A A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
)
11、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12、蚊子水牛13、甲乙14、介质真空15、音调响度音色16、固体17、低振动频率低于20Hz 18、空气音色19、频率20、音调空气
三、实验与简答题(10分+6分+12分,共28分)
21、慢低快高振动的频率
22、(1)所以原因是:光速比声速快,所以小穆应先看到敲鼓的动作,后听到敲鼓的声音,因此不协调;
(2)具体设计是:①用刻度尺测出小穆离敲鼓人的距离s;
②用秒表测出从看到敲鼓的动作到听到鼓声的时间间隔t;
③用v=s/t可求出声速.
23、
利用声音的产生原因,影响声音的响度、音调因素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实验如下:器材实验目的操作过程发生现象说明的问题
示例:鼓、小
锤探究声音是怎样
产生的
用小锤敲击鼓鼓发声
声音是由物
体的振动产
生的
木梳
探究音调与频率
的关系第一次用力慢慢拨动梳齿,
第二次用相同的力快速拨动
梳齿
两次发声不同,
第一次低,第二
次高
物体振动的
越快音调越
高
音叉乒乓球
小锤声音是否具有能
量
细线吊起乒乓球离开音叉一
定的距离,用小锤敲击音叉
音叉发声,看到
乒乓球被弹起
声音具有能
量
24、声音从水面传到水底的时间:t=0.4s 则水深:h=vt=1500m/s×0.4s=600m.答:这里的水深为6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