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品管基本理念[1]

合集下载

全面质量管理(TQM)的基本指导思想

全面质量管理(TQM)的基本指导思想

全面质量管理(TQM)的基本指导思想1.质量第一,以质量求生存任何产品都必需达到所要求的质量水平,否则就没有或未完全实现其使用价值,从而给消费者及社会带来损失。

从这个意义上讲, 质量必需是第一位的。

市场的竞争其实就是质量的竞争,企业的竞争力量和生存力量主要取决于它满意社会质量需求的力量。

“质量第一”并非“质量至上" 。

质量不能脱离当前的消费水平,也不能不考虑成本而一味追求质量。

应当重视质量成本分析,综合分析质量和质量成本,确定最相宜的质量。

2.以顾客为中心,坚持用户至上外部的顾客可以是最终的顾客,也可以是产品的经销商或再加工者; 内部的顾客是企业的各部门和人员。

实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要求企业全部工作环节都必需树立为顾客服务的思想。

内部顾客满足是外部顾客满足的基础。

因此,在企业内部要树立“下道工序是顾客”“努力为下道工序服务” 的思想。

只有每道工序在质量上都坚持高标准,都为下道工序着想,为下道工序供应最大的便利,企业才能目标全都地、协调地生产出符合要求, 满意用户期望的产品。

可见, 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就意味着全面质量管理要“始于识别顾客的需要,最终满意顾客的需要”。

3.预防为主、不断改进产品质量优良的产品质量是设计和生产制造出来的而不是靠事后的检验打算的。

事后的检验面对的是已经成为事实的产品质量。

依据这一基本道理,全面质量管理要求把管理工作的重点,从“事后把关”转移到“事前预防”上来; 从管结果转变为管因素,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使不合格产品消逝在它的形成过程之中,做到“防患于未然”。

当然,为了保证产品质量,防止不合格品出厂或流入下道工序,并把发觉的问题准时反馈, 防止再消失、再发生,加强质量检验在任何状况下都是必不行少的。

强调预防为主、不断改进的思想,不仅不排斥质量检验, 而且甚至要求其更加完善更加科学。

4.用数据说话, 以事实为基础有效的管理是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的。

要求在全面质量管理工作中具有科学的工作作风, 必需做到“心中有数” ,以事实为基础。

全面品质管理TQC

全面品质管理TQC

TQM本质
TQM体系是一个过程(Process)而 非一个方案(Program);换句话 说: 它是一条无止境改善之不归咯
故管理者要创造一个环境; 使
1、过程改善成为组织自然行为 2、持续改善成为员工日常生活习惯
17
四、TQC与TQM差异
全员品管 (TQC) 生产过程的 不良品 制程上的管 目的 每一阶段的 检测 制 管制 开始期间 190019301950成品的可 可接受质量 可靠度 主要观念 接受性 之水平 顾客信心 观 点 质量意识 反应 方法与 技术 监督与 检查 规范 控制与预防 检查品管 (QC) 质量管理 (SQC) 全员品管 (CWQC) 零缺点与 成本的降 低 1970价廉物美 全面品管 (TQM) 全面性质 量与顾客 满意 1985卓越的 质量 第一次就 质量文化 做好 小组改善 持续改善 人人品管 员工激励 教育训练 主管的领 导
2
TQC、CWQC与TQM
TQC: Feigenbaum于五0年代中期开始推动TQC,即从设计开始,接着 的制造、营销,直到售后服务每个阶段都要把质量做好。 CWQC: TQC于六0年代传入日本,日本很能体认TQC之观念与做法,再 加上受到Deming与Juran的影响,体验到欲做好TQC,则公司 中的每个单位 、每个人都有责任,都要配合,故推动「全 员品管」,英文仍称为TQC,但国外却称日本企业界所推行 之「全员品管」为CWQC。 TQM: 八0年代吹起学习"日本管理"的风潮,尤其是日本的CWQC,因 而开始推动TQM,至今热度未减,如今这股TQM的风也吹回到 日本,日本亦于1996年四月起,由TQC改为TQM。同时日本的 Deming奖之评审项目也引入TQM为基本架构。
人的品质事的品质物的品质环境的质量人的品质敬业精神勤奋工作具有质量观念与意识及质量责任作好工作质量自主管理具有团队精神相互配合与协助不断的自我改进自我成长终身学习事的品质工作顺畅配合良好准时完成没有错误事事有人负责追求内外部顾客满意做好流程管理日常管理流程作业的书面化与标准化流程作业的简化与合理化任何事都要做到第一次就做好物的品质成品半成品进料等之质量设备仪器机器设施等之维护与保养相关仪器设备均能保持最佳使用状态故障率减至最低不会产生意外伤害环境的质量整洁清爽的工作环境适切的空间设计不会妨碍到工作的进行配合作业流程之设施布置废弃物之减少与妥善处理不会造成员工的任何伤害tqctqc导入与推进前的准备活动tqc导入时的活动tqc推进时的活动tqc经营者对质量保证体系tqc的开展必须要有正确的理解

全面品质管理——TQC

全面品质管理——TQC

TQC(Total Quality Control):Feigenbaum,1961品质观念:从上到下,人人有责。

公司所有部门均与产品品质有关。

品管组织设计的基本精神,是在激励公司所有员工的品质意识。

各部门均应设有品管专家,另应设一品质管制专责部门,负责协调整合各部门对品质的努力,并支援(或提供)所有同仁相关品质讯息。

品管部门:品质管制工程部:负责品质计划、品质制度之建立制程管制工程部:监督制度的确实运作品质资讯设备工程部:研究设计检验设备,收集分析所有品质资讯Company-Wide Quality Control(CWQC)Kaoru Ishikawa,1968思想革命1.品质第一2.消费者导向3.後工程是顾客4.统计方法5.人性6.机能别管理全面品质管理什麽是TQM1.意义─是一种哲学。

─是一些连续改善的基本原则。

-运用计量的方法(quantitative methods)和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s)改善目前和未来状况。

-整合基本的管理技巧、改善努力(efforts)及改善工具(tools)进行连续改善。

2.特色-品质是一种「价值的存在」,而不只是缺点的有无。

-着重於预防,而不只是发现(或矫正)缺失。

-提供一能使全体员工进行连续改善的工作环境。

-机能别管理与团队工作。

-与供应商共存共荣。

全面品质管理策略运用1.追求新的策略思考-连续的过程改善(不只是按标准)。

-过程改的管理(不是等着“抱怨”)。

-包含所有的机能(不只是品质组织)。

-让员工成为改善的力量。

-利用适当的目标及改善工具。

-了解变异的效果及其隐含意义。

-设计品质(而不是检验品质)。

-改善的过程包括供应商。

-着重最佳的寿命周期成本(life cycle cost)。

2.了解顾客3.设定(真正)顾客需求4.预防重於矫正5.降低(慢性)浪费6.追求连续改善策略7.利用结构化方法进行过程改善8.降低变异9.利用“平衡”的方法考虑技术面与社会面10.应用至所有的机能TQM 模式Step 1:建立管理及文化的环境Step 2:界定任务Step 3:设定绩效改善目标Step 4:建立改善专案及行动计划Step 5:实施专案Step 6:评估Step 7:检讨及再循环TQM 的工具与技巧1.基准法(Benchmarking)2.特性要因图(Cause and Effect Diagrams)3.小组讨论(Nominal Group Technique)4.品质机能展开(QFD;Quality FunctionDeployment)5.柏拉图(Pareto Charts)6.统计过程管制(SPC)7.直方图(Histograms)8.查核表(Checksheets)9.输入/输出分析(input/output analysis)10.散布图(Scatter Diagrams)11.同步工程(Concurrent Engineering)12.实验设计(Design of Experiments)13.品质成本(Cost of Quality)14.管制图(Control Charts)15.工作流程分析(Work Flow Analysis)16.团队建立(Team Building)17.时间管理(Time Management)18.戴明循环(The Deming Cycle)ISO 9000 系列品质标准˙瑞士日内瓦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技术委员会(ISO/TC 176)1987年3月拟订˙美国ISO 9000 Q 90英国 ISO 9000 BS 5750中华民国ISO 9000 CNS 12680 –12684ISO 9000 系统标准品质的定义:一件产品或服务,为了满足明定或隐含之需求,所具备之所有特徵或特性。

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TQM)是一种以质量为中心、全员参与、旨在让顾客满意并使企业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这需要企业全体职工和有关部门协同合作,将专业技术、经营管理、数理统计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构建一个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全程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最终以最经济的方式生产出顾客满意的产品。

全面质量管理具有以下特点:
一)全面性的质量管理:包括管理对象的全面性、管理方法的全面性和经济效益的全面性。

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不仅要对产品制造过程进行质量管理,还要对市场调查、设计、销售和售后服务等环节进行总体的质量管理。

企业必须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将所有员工和各个部门的质量管理活动有机地组织起来,将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全过程的各种影响因素和环节都纳入到质量管理的范畴。

三)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人人有责的,所有部门和科室都应该参与其中。

企业要注意培养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建立健全的质量责任制,积极开展QC小组活动。

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一切为用户服务。

二)一切以预防为主。

三)一切用数据说话。

四)一切按循环办事(PDCA工作循环)。

这些理念旨在让企业更加注重顾客需求、预防问题的发生、数据分析和不断改进。

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1. 引言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和方法,旨在通过对全公司所有工作和流程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和优化,实现产品和服务的持续改进。

全面质量管理不仅关注产品质量,还注重员工素质、流程管理、客户体验等方面的提升。

本文将介绍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原则、实施步骤和优势。

2. 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全面质量管理,英文为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是一种追求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的管理理念和方法。

其核心思想是通过不断改进和优化公司的内部流程和外部服务,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满足客户需求,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

3. 全面质量管理的原则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需要遵循以下原则:3.1 客户导向客户导向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

企业应该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

通过了解客户需求、收集客户反馈和持续改进产品质量,企业可以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提升市场竞争力。

3.2 全员参与全员参与是指整个组织的每个成员都应该积极参与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

无论是高层管理者还是基层员工,都应该了解和支持全面质量管理的目标和原则,并积极参与到质量改进活动中。

全员参与可以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参与度,推动公司实现质量目标。

3.3 过程管理过程管理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

企业需要清楚地了解各个流程,识别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改进措施。

通过对关键过程的有效管理,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并减少错误和损失。

3.4 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要素之一。

企业应该建立持续改进的机制和文化,鼓励员工提出改进意见,并及时跟进和实施这些改进措施。

通过持续改进,企业可以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不断超越竞争对手。

4. 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步骤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分为以下几个步骤:4.1 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公司应该制定明确的质量方针和目标,明确公司对质量的要求和期望。

质量方针和目标应该与公司的战略目标相一致,并具有可衡量性。

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

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

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 ):是指在全面社会的推动下,企业中所有部门,所有组织,所有人员都以产品质量为核心,把专业技术,管理技术,数理统计技术集合在一路,成立起一套科学周密高效的质量保证体系,控制生产进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以优质的工作最经济的办法提供知足用户需要的产品的全数活动。

特点:1.它具有全面性,控制产品质量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2.是全进程的质量管理;3.是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4.是全社会参与的质量管理。

意义:* 提高产品质量* 改善产品设计* 加速生产流程* 鼓舞员工的士气和增强质量意识* 改良产品售后服务* 提高市场的同意程度* 降低经营质量本钱* 减少经营亏损* 降低现场维修本钱* 减少责任事故内涵:是以质量管理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者,员工,供方,合作伙伴或社会等相关方收益而使组织达到长期成功的一种管理途径.[1]范围:全面质量管理的大体原理与其他概念的大体不同在于,它强调为了取得真正的经济效益,管理必需始于识别顾客的质量要求,终于顾客对他手中的产品感到满意。

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而指导人、机械、信息的协调活动。

其主要活动范围能够利用如下示用意描述:TQM的基础:* 系统工程与管理(系统工程)* 完善的技术方式(控制工程)* 有效的人际关系(行为工程)TQM的演变:TQM的演变进程TQM的工作内容:* 新设计的控制* 进厂材料的控制* 产品的控制* 专题研究全面质量管理原理概述:1. 在“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这一短语中,“质量”一词并非具有绝对意义上的“最好”的一般含义。

质量是指“最适合于必然顾客的要求”。

这些要求是:a.产品的实际用途;b.产品的售价。

2. 在“质量控制”这一短语中,“控制”一词表示一种管理手腕,包括四个步骤:a.制订质量标准;b.评价标准的执行情形;c.偏离标准时采了纠正办法;d.安排改善标准的计划。

简述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和基本观点

简述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和基本观点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是一种全面的、持续的质量改进方法,是一种全面的、持续的管理方法,以满足客户需求为中心,通过质量管理、计划、控制、改进和保证等环节来持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TQM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中,它不仅仅是一种管理方法,更是一种全员参与的管理理念。

TQM强调全员参与、持续改进、客户满意、数据驱动等特点,可以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TQM的基本观点包括:1. 客户导向: 企业的一切活动都应该以客户需求和期望为导向,企业应该始终把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作为首要任务。

2. 全员参与: TQM强调全员参与,认为每个员工对质量改进都负有责任。

要推动全员参与,需要建立和谐的企业文化,以及相应的奖惩制度。

3. 持续改进: TQM认为质量是一个动态概念,企业需要不断进行改进,不断追求更高的质量水平。

持续改进需要引入各种质量管理工具和方法,如PDCA循环、六西格玛等。

4. 数据驱动: TQM强调决策和改进应该基于数据和事实,而不是主观臆断。

企业需要建立科学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机制,以便为决策提供依据。

5. 流程管理: TQM关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各个管理环节,强调对各个过程的管理和优化。

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流程再造等方法优化各个环节。

6. 品质成本: TQM认为追求高质量并不会增加成本,相反,质量问题会导致重大的成本支出,因此应该把提高质量和降低成本作为一个统一的目标。

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以客户为中心,全员参与,持续改进,数据驱动,流程管理和品质成本为核心观点的管理方法,它为企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体系,有助于企业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作为一种全面的、持续的管理方法,强调了在整个企业体系中实现高质量的重要性。

全面质量管理(TQM)

全面质量管理(TQM)

全面质量管理(TQM)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以全局视角来管理质量的方法。

TQM强调了持续改进和追求卓越,以满足客户和利益相关方的需求。

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是团队的合作和协调,强调全员参与这一重要的质量管理过程。

本文将介绍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原则、核心组成部分和实施步骤。

定义全面质量管理(TQM)是一种管理方法,强调企业管理者通过对工作流程和产品质量的控制和改进来提高客户满意度并增加企业效益。

在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中,质量管理不再仅仅是质量缺陷的纠正,而是指以实现客户需求为目标的积极性管理方法。

它是一套被普遍使用的全方位、全员参与、以数据为基础的综合质量管理体系,致力于提高企业内部效率和业务质量。

TQM 是世界上成功企业的基石,从而使得企业在顾客、企业、员工和社会的方方面面中都获得持续性的成功。

原则•以顾客为先•领导者的作用•全员参与•客户需求导向•测量和参考数据•持续改进•提供培训•以团队合作为基础•积极行动对企业有益核心组成部分1. 全员参与与传统的质量管理方法不同,TQM 是每个人的责任,每个人都应该在全过程的每个环节中发挥作用。

全员参与基本上是TQM 的精髓所在,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实现高效的工作流程和思想教育,有效地优化管理框架。

2. 持续改进不断地努力完善和改进,通过寻找和累计日常工作中的经验并对其进行反思与,从而将其提升为严格的重复模式,最终成为企业的成功之道。

3. 测量和参考数据每项质量管理将有所不同,但都可以使用数据来支持实施。

测量和数据参考是TQM的标准元素,只有凭据现有数据(如各种度量值、制品或过程质量指标)对企业自身进行评估和反省,实施 TQM 方案,才能达到持续提高的目标。

4. 经营过程和方法采用经营流程和方法来实现质量改进也是TQM的重点。

将质量问题放到生产流程中解决,严格控制各个阶段,减少废品率,提高质量。

5. 培训和教育为了确保员工在全面质量管理理念下有正确的思路,TQM重视培训和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