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秸秆还田有哪些危害
秸秆还田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秸秆还田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作者:梁青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 2013年第19期周口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梁青周口市是农业大市,耕地面积82.6万hm2,常年农作物种植面积166.67万hm2次左右,年产各类农作物秸秆1 000多万t。
每年的三夏、三秋期间,市、县、乡都将秸秆禁烧作为农村工作的重头戏,开展秸秆禁烧攻坚战,但焚烧秸秆现象仍十分突出,秸秆资源损失较大,对农业生态环境影响极为不利。
根据市农业部门在部分县(市、区)进行的调查,目前全市利用的秸秆约占总量的78%,每年仍有22%的农作物秸秆被焚烧或废弃。
一、秸秆还田的好处通过秸秆还田,可以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增加土壤通透能力;还可改善农田环境,抑制杂草和病虫害的发生。
据有关部门研究,连续3年秸秆还田,土壤有机质增加0.05%~0.09%,速效磷增加0.5~3mg/kg,速效钾增加5~10mg/kg,容重下降0.01~0.08g/cm3,作物平均增产幅度可达15.7%。
如果坚持常年秸秆还田,不但对当季作物有显著增产作用,而且后效十分显著,有持续增产的作用。
秸秆还田还有减少秸秆焚烧,减少环境污染,减轻劳动强度,加快收种进度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秸秆还田存在的问题(一)相关法规、政策不健全随着农村生产水平提高和农民经济意识的增强,农民图简便省事,在田间直接焚烧秸秆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给环境、交通、生活和生产及社会诸多方面造成严重危害。
政府虽三令五申仍屡禁不止,究其原因之一就在于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而一些发达国家(如德国等)则制定有严格的法律禁止秸秆焚烧。
(二)秸秆的综合利用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随着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秸秆作为燃料的功能已经被煤气、煤炭等代替;而对于饲养牛、羊、猪等家畜的农户、食用菌种植户、秸秆贩运户来说,消耗秸秆饲料的数量还很有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目前,全国用于工业原料秸秆仅有3 000多万t,不足总量的5%,再加上国家强制关闭一些污染大、净化技术差的小造纸厂,秸秆在工业方面的利用率更是大大降低。
秸秆焚烧对环境的影响及综合利用

秸秆焚烧对环境的影响及综合利用作者:来源:《农业知识·致富与农资》2016年第12期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穗)部分的总称,是农作物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
在我国北方地区,每年夏收和秋冬之际,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等农作物收获之后,大量的秸秆根茬留在田间,很多农户为了抢农时、图省事,将这些秸秆茬一把火烧掉。
这对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
一、秸秆焚烧对环境的危害(一)污染空气环境。
每年秸秆集中焚烧时,空气质量明显下降,灰尘弥漫、浓烟滚滚让人窒息,雾霾天气持续多日。
户外能见度大大降低,影响交通安全。
燃烧秸秆所生成的气体对大气有极大地危害。
有数据表明,露天焚烧秸秆时,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比平时高出1倍,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比平时高出3倍。
可吸入颗粒物刺激人的眼睛、鼻子和咽喉,造成呼吸系统疾病,危害人体健康。
(二)破坏土壤环境。
农田焚烧秸秆使地表温度急剧升高,造成土壤中含有的营养元素损失严重,非常不利于土壤培肥。
据测定,每焚烧一次秸秆就会使土壤有机质下降0.2~0.3个百分点。
这些土壤有机质如果通过秸秆还田来生成,一般需要连续5~10年。
焚烧秸秆还会烧死大量的土壤微生物,使土壤的自然肥力和保水性能大大下降,板结不耐旱。
相关实验研究表明,秸秆焚烧使土壤水分损失65%~80%,这种破坏对于北方干旱地区来说尤为严重。
焚烧秸秆破坏了农田生物群落,使一些病虫害加剧,直接影响农作物的质量和收益。
(三)危害周边环境及安全。
焚烧秸秆极易引燃周围的庄稼、可燃物,引发火灾。
每年都有很多未收获的小麦等农作物被引燃,颗粒无收,尤其是有风的天气,火势迅速蔓延,造成火烧连营,殃及周边村庄,威胁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损失惨重。
二、秸秆的用途(一)用作肥料。
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一半以上存在于秸秆中,秸秆富含氮、磷、钾、钙、镁、硫和有机质等,这些正是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
秸秆中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5%左右,秸秆中氮磷钾含量也很丰富,秸秆还田可以节省一大笔肥料开支。
秸秆还田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

秸秆还田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
一、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
秸秆还田会造成病虫害累积。
秸秆还田机功率小的农机手偷工减料等因素造成秸秆还田细度不够,秸秆中留存有多种病原菌和害虫的卵、幼虫、蛹等,如小麦吸浆虫、小麦纹枯病、小麦全蚀病、玉米叶斑病、玉米瘤黑粉病,当秸秆翻入土壤中后,并不能随之灭亡。
随着田间病残体逐年增多,土壤含菌量不断积累,呈加重发生趋势;未腐熟的秸杆有利地下害虫(蛴螬、蝼蛄、金针虫等)取食、繁殖和发生;病虫害直接发生或者越冬来年发生,越积累越多,增加治理难度,影响收成,降低粮食品质,增加农药使用量,农药残留势必会影响作物品质。
避免把病虫害严重的秸秆直接还田,对于这类秸秆应该高温堆肥杀死病虫再还田。
二、对策
1、加深耕层,精细整地
加深耕层要求耕深达到23cm以上。
可以结合机械深松,每3年深松1次。
利用旋耕机整地后,要多耙几遍,达到上虚下实,做到秸秆还田必须深耕,旋耙之后必须耙实。
杀灭土壤中害虫,减少基数。
2、加速秸秆腐熟
将秸秆尽可能粉碎,不仅便于腐熟,还能杀灭害虫,减少害虫基数。
农作物收获后,秸秆含水量较大,应及时将秸秆翻入土中,有条件的可以立即浇1次水,这样可以使秸秆更易腐烂分解;在秸秆还田时亩增施尿素10kg,调整土壤中的碳氮比,以加速秸秆的腐熟;减少对地下害虫的引诱。
3、加强病虫害防治
秸秆还田地块必须加强播种期病虫害的防治,播前整地时,可以用3%辛硫磷或3%甲基异硫磷粉粒剂4~5 kg/亩,加细土10 kg随犁地施入土壤中,防治地下害虫;
用杀菌剂加杀虫剂拌种,如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多菌灵、咯菌腈等杀菌剂加辛硫磷、毒死蜱拌种,从而有效和预防一些病虫害的发生。
水稻秸秆还田对土壤性状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水稻秸秆还田对土壤性状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一、水稻秸秆还田提高土壤质量
在传统的水稻种植过程中,水稻秸秆大多被浪费掉或者直接烧掉,甚至可能对环境造
成污染。
水稻秸秆还田不仅可以减少污染,还可以通过提高土壤质量来提高水稻产量。
水
稻秸秆还田可以改善土壤质地、增加土壤有机质总量、改善土壤水分状况、增加土壤微生
物量等。
通过这些改善,水稻秸秆还田可以显著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通气性,从而促
进水稻的生长。
水稻秸秆还田一方面可以改善土壤质量,另一方面还可以直接为水稻提供养分。
通过
水稻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中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含量,从而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提高水稻的产量。
在水稻生长期间,水稻秸秆中的微生物分解产生的营养物质也会随着水
的渗透进入到土壤中,这种现象也会进一步增加土壤中养分的含量。
三、水稻秸秆还田的注意事项
虽然水稻秸秆还田对土壤性状和水稻产量都有良好的影响,但在实施该技术的时候还
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水稻秸秆必须在采收后及时回收。
一旦水稻秸秆过早地自然降解,就会降低水稻
秸秆还田的效果。
2. 水稻秸秆必须清理干净。
不干净的水稻秸秆会增加土壤中杂质的含量,影响水稻
生长和品质。
3. 水稻秸秆应该适量还田。
过多的水稻秸秆会增加土壤中有机酸的含量,导致土壤
酸化,从而抑制水稻的生长。
4. 需要平衡养分供应。
由于水稻秸秆中养分含量和分布非常不均匀,所以回收后的
养分不能瞬间完全释放,否则就会引起养分的损失。
田间地头焚烧秸秆危害大

中, 人力无法控制 , 若“ 火团” 窜至院落 、 山上和田间, 就会引
发房屋 、 林木 、 农作物的火灾, 造成人畜伤亡 , 农作物 、 财产
损失 ; 3 . 有 些村 民在燃 烧秸 秆后 , 不清 理 死灰 , 由于天 气 干
燥加之大风等不定 因素的影响, 有可能会死灰复燃 , 诱发
二 是诱 发火 灾 。 威 胁 人的 生命 和财产 安全
烧秸秆 , 导致成都双流机场数十个航班不能正常起降, 造 成不小的经济损失 。
六是 破坏 土壤 结构 。 造成 农 田肥 力下 降
焚烧秸秆后 的灰质产物虽然可以作 为肥料还 田, 但
在 田间 地头 焚烧 秸 秆首 先会 烧 死微 生 物 。土 壤 中有许 多
人身安全带来隐患 。 其次 , 焚烧秸秆时产生的大量烟雾和
灰尘 , 落在电力杆塔 的绝缘支柱上 , 会导致其绝缘性能下
陋
蕴
—
—
一
治蚜虫和其他软体害虫 , 效果很好 。
侧柏叶 臭椿
将侧柏鲜叶捣烂后加等量水揉搓 , 榨 出汁 , 取鲜叶两千克捣汁 , 加水 6 0千克 , 每亩地施
田间地 头 大量 焚烧 秸 秆 ,会 形成 滚 滚 浓烟 和 大量 飘 浮 在 空 中的粉 尘 , 俗称“ 狼烟” , 它 对 阳光 具 有一 定 的 吸收
尘 ,同时农作物秸秆燃 烧时还会产生一 定量 的多环芳 烃、 碳氧化合物 、 氮 氧化 合物和硫氧化合 物等有毒有 害
化 学物 质 。这 些烟 尘 和有 毒 有 害 化 学 物质 会 随风 扩散 ,
查 丝 堕 鱼 童 一 一旦
塑 二 璺 曼 ! 一
篁盔 遴Biblioteka 圃 阃 地 烷 马祥琴
秸秆还田存在5大弊端

秸秆还田存在5大弊端
秸秆还田实施的理由很多,减少焚烧的污染和还田后增加土壤的肥料应该是最重要的,但是近年来这些理由是否属实引起了大家(尤其是农民朋友)的怀疑,微信搜索菜农圈关注。
怀疑的原因都是在切实的实践过程中总结的,大致有以下几点:
01 污染方面当时说了还田会减少污染,但秸秆在粉碎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漂浮在空气中,随着风力传播,如果在晴朗干燥的天气,这种情况更为严重,会造成另外一种污染。
02 增肥方面秸秆中确实含有很多有机质,可以增加土壤的养分,但这个的前提是“秸秆腐烂后”,这是个过程,但在秸秆腐烂之前我们还有其他要面对的。
03 病虫害秸秆中,尤其是玉米杆中,含有大量的幼虫卵和带菌体,粉碎过程中很难清除,被埋入土壤后能很快成长,成为病虫害的一种隐患,微信搜索菜农圈关注,这些年病虫害的加重可能也有这方面的因素。
04 减产秸秆还田后,会被翻到土壤下面,虽然专家们说的秸秆粉碎程度都是3.5厘米以下,但现实操作中根本无法达到这个粉碎标准,被埋入土壤后会有很大的空隙存在,就使得下一茬的种子出现空置、接触不到土壤等情况,必须立即灌溉,使种子和土壤尽快接触,否则,一旦出现干旱天气,就会出现“死种”现象,这样做会加大成本。
05 土壤微生物秸秆还田如果量过大或翻入土壤不均匀的话,易发生土壤微生物(即秸秆转化的微生物)与作物幼苗争夺养分的矛盾,甚至出现黄苗、
死苗、减产等现象。
我们并不是反对秸秆还田,因为我们也希望减少污染,但是如果秸秆还田真的出现了弊端,我们的选择不应该是逃避,而是面对才对,怎么样在秸秆还田的同时真正解决农民遇到的问题也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因为秸秆还田是全国性的,波及范围太广。
来源:化肥价格资讯。
论述秸秆还田对水稻病虫害发生的影响

论述秸秆还田对水稻病虫害发生的影响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农民们也在努力探索更加科学和合理的种植方式。
其中,秸秆还田成为了很多农民实践的一种新型种植方式。
事实上,秸秆还田不仅有利于土壤的改良和保护,还能对水稻病虫害发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篇论文将拟就此展开论述。
一、秸秆还田对土壤的改良和保护当农民收割完一季庄稼后,秸秆往往是被随意堆放或者焚烧掉的。
这样做不仅浪费资源,还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而采用秸秆还田的种植方法,则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秸秆资源。
将秸秆还田至稻田中,可以起到很好的土壤改良和保护的作用。
首先,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
秸秆还田前,水稻田的农业生产往往依赖化学肥料和农药来提高产量。
然而这些化学物质会使土壤逐渐贫瘠,影响农田生产。
而采用秸秆还田的方式,可以使秸秆分解产生肥料,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从而为水稻生长提供更好的营养条件。
其次,秸秆还田还能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
水稻田一般常年泡水,但这种种植方法会使得土壤产生积水和泥团,影响水稻生长。
而采用秸秆还田,可以使秸秆在土壤中分解,形成有机质和微生物,进一步改良了土壤的物理结构,使其更有利于水稻生长。
另外,秸秆还田对土壤也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一方面,秸秆还田可以减少对水稻田的翻耕,降低了土壤的破坏性。
另一方面,它可以起到覆盖作用,抑制杂草的生长,从而减少了农民在除草上的投入。
二、秸秆还田对水稻病虫害发生的影响除了土壤的改良和保护作用外,秸秆还田还能对水稻病虫害的发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因为在种植水稻的过程中,许多病害都是由土壤中的病菌、虫卵引起的。
从这个角度出发,采用秸秆还田不仅能改善土壤条件,还能降低水稻病虫害的发生率。
首先,秸秆还田可以促进土壤中有益的微生物的生长。
在种植水稻的过程中,如果土壤中有足够的好菌,就会起到对抗有害物质的作用,最大程度地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秸秆还田可以改善土壤的化学和物理特性,增加土壤微生物和有机物,从而促进土壤中有益菌株的生长,有效地提高了水稻田的生产水平。
秸秆还田技术应用中出现的问题与相应对策分析

在江苏地区主要种植水稻、小麦、油菜,每年产生的秸秆量很大,秸秆是农业生产的副产品,其富含有机质和氮、磷、钾、钙、镁、硫等多种养分,完全可用作肥料、饲料、燃料及工业生产的原料。
秸秆的分布零散,且体积大、收集运输成本高、可利用的经济性等一些因素,导致剩余秸秆处理难。
农作物收获后秸秆就地焚烧或被废弃腐烂现象严重,造成环境污染已被社会关注。
随着现代农业及乡村振兴建设的不断推进,如何利用农业机械处理好农作物收获后的秸秆问题,是当前农机人面临的重要课题。
如果把秸秆作成肥料还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可观。
可是,当前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还田后的秸秆不易腐烂,影响下茬播种质量等问题,本文就秸秆还田技术应用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及分析出相应对策。
一、秸秆还田技术的基本含义特征1、秸秆还田的含义秸秆机械化还田是将农作物秸秆粉碎进行还田的措施,属于培肥地力的增产途径,在杜绝了秸秆焚烧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的同时,还有增肥增产作用。
秸秆还田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使土壤疏松,孔隙度增加,容量减轻,促进微生物活力和作物根系的发育。
秸秆还田增肥增产作用显著,一般可增产5%至10%。
但若方法不当也会导致土壤病菌增加,作物病害加重及缺苗僵苗等不良现象。
因此采取合理的秸秆还田措施,才能起到良好的还田效果。
在目前的状况下,秸秆机械化还田有多种形式,在江苏苏中地区可分为三大类:秸秆粉碎翻压还田、秸秆覆盖还田、堆沤还田。
秸秆粉碎翻压还田就是把作物收获后的秸秆通过机械化粉碎均匀抛洒在田间,然后经过旋耕机耕作将土壤翻耕覆盖秸秆上,将秸秆直接翻压在土壤里。
上述措施的优点如下: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把秸秆的营养物质充分保留在土壤里、提高秸秆利用率、提高作物抗旱抗盐碱性。
秸秆还田按途径分有直接还田和间接还田,其中间接还田包括一般堆沤还田。
2、秸秆还田的技术优势首先是循环利用农业种植的物质资源。
在目前的情况下,农业种植产业的现有物质资源仍然较为紧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稻秸秆还田有哪些危害
水稻是人类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范围广,产量大,对于水稻秸秆的传统处理方法是焚烧,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现在已经普遍采用秸秆还田的做法,那么水稻秸秆还田有哪些危害呢?
水稻秸秆还田的危害
1.秸秆还田量过大或不均匀,易发生土壤微生物与作物幼苗争夺养分的矛盾,甚至出现黄苗、死苗、减产等现象。
在秸秆直接还田时,一般还应适当增施一些氮肥,缺磷的补施磷肥。
2.秸秆翻压还田后,使土壤变得过松,孔隙大小比例不均、大孔隙过多,导致跑风,使土壤与种子接触不紧密,不能正常发芽。
3.易发生病虫害。
秸秆中的虫卵、带菌体等一些病虫害,在秸秆直接粉碎过程中无法杀死,还田后留在土壤里,病虫害直接发生或者越冬来年发生。
4.中国农村的土地都是一家一户,土地面积小,大面积的农业机械作业还推广不开,小面积的秸秆机械还田价钱贵。
因此,水稻秸秆还田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1.补充水分,以利于秸秆充分腐熟分解。
2.控制还田秸秆的数量。
3.水稻等在前作收割时,留桩控制在12至24厘米,以达到翻耕时使其完全埋压于犁坯下的效果。
4.还田后要及早增施氮肥,保证秸秆还田发挥效果。
5.秸秆直接还田相应加快了除草剂等在土壤中的降解速度,缩
短了药剂的残效期。
因此,实施化学除草时要适当提高有效剂量。
关于其他的秸秆还田的方法有哪些还请关注更多的土壤污染安全小知识,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