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传统医药
合欢皮与山合欢皮的鉴别方法探析 (2)

羽片 2~3 对 ,每羽片有小叶 5~ 14 对 , 小 叶 片 近 矩 形 , 长 达 4. 5cm ,宽达 1. 8cm ,先端短尖 , 下面苍白色 ,有短的小叶柄
花淡红色
花白色
荚果长 9~15cm ,黄褐色
荚果长达 17cm ,深褐色
2 药材性状
合欢皮与山合欢皮的树皮均弯曲呈筒状 ,内表面淡黄 棕色或黄白色 ,平滑 ,有细纵纹 ;质硬而脆 ,易折断 ,断面黄 白色 ,呈纤维性裂片状 。其主要区别见表 2 。
第 4 卷 第 11 期 2008 年 11 月
亚太传统医药 Asia2Pacific Traditio nal Medicine
Vol. 4 No . 11 Nov. 2008
合欢皮与山合欢皮的鉴别方法探析
何则华
(湖北省云梦县中医医院 ,湖北 云梦 432500)
摘 要 :通过对合欢皮与山合欢皮在植物形态 、药材性状 、显微特征及理化鉴别等方面的比较 ,以便我们能准确找 出合欢皮与山合欢皮的主要不同特征 ,为正确鉴别合欢皮与山合欢皮提供依据 ,确保临床正确用药 。 关键词 :合欢皮 ;山合欢皮 ;鉴别 中图分类号 : R282.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22197 (2008) 1120138201
束周围的厚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 ,形成晶纤维 ;草酸钙方晶 多面形 ,少数立方形或扁方形 ;韧皮薄壁细胞有时可见圆形 具缘纹状纹孔 。合欢皮与山合欢皮的显微特征极为相似 , 其主要区别见表 3 。
收稿日期 :2008209218 作者简介 :何则华 (1972~) ,男 ,湖北广水人 ,云梦县中医医院主治医师 ,从事中药饮片的检验 、鉴定工作 。
— 139 —
慢性腰肌劳损是临床常见病 、多发病 ,属于祖国医学腰 痛 、痹证范畴 ,以长期反复发作性腰部疼痛为主症 ,查无明 显的器质性病变 。一般认为其常由于急性腰扭伤后 ,或长 期反复腰部损伤 ,再加之受寒冷刺激 ,或久居潮湿等致腰部 肌肉痉挛而疼痛 ,具有发病率高 、病程长 、反复发作 、迁延 难愈的特点 。国外尚无十分肯定疗效的治法 ,国内采用多 种治疗方法治疗 ,如针灸 、推拿 、中药内服外敷 、小针刀等 ,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现综述如下 。
提升女人性感的6个穴位.doc

提升女人性感的6个穴位
作者:
来源:《亚太传统医药·都市健康人》2010年第07期
知道吗?人身上某些奇妙的穴位是跟性本能直接挂钩的,经常按揉,会让你原本“寡而无味”的“性”趣大大提升哦!
★提高性欲望——委中穴
位置:在胭窝正中间:腓肠肌内、外头之间;膝盖正后方。
主导生殖器官的神经延伸到这里,用手指轻轻抚压穴位,能提高女性的性亢奋度,同时对缓和紧张情绪引起的性欲下降特别有效。
★强壮肾气——肾俞穴
位置:在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4.5厘米处,左右各一个。
这里是肾经的主要穴位,经常按压可以强壮肾气,增强肾的功能,尤其对月经不调、性冷淡有帮助。
★唤醒性感觉——膈俞穴
位置:在肩胛骨和脊椎骨之间,左右各有一个。
可以用指压的方式促使血液流通,也可以用手指轻抚此穴,能帮助身体性爱感觉尚未发达的女性产生一种难以言喻的快感。
★激起性亢奋——天柱穴
位置:在颈部后正下方凹处,后发际正中旁开约2厘米左右即是此穴。
使用拇指按摩此处。
后脑至颈部属于性感带,如果爱抚这里的话,会让女性有一种触电般的酥麻感觉,能充分达到前戏的效果。
★增加对性的感受力——承扶穴
位置:位于臀部横纹线的中央下方。
这里是性感带最为密集的地方,指压时可以用力些。
主导生殖器官的神经从此处经过,经常按压可以强化阴道的收缩力,增加对性的感受力,所以中医也利用刺激这个穴位来治疗性冷感。
★平衡性能力——命门穴
位置:位于腰部,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约与肚脐在同一水平处。
基于“三焦气化”理论探讨谢春光教授治疗痛风经验

基于“三焦气化”理论探讨谢春光教授治疗痛风经验
谢红艳;高泓;李天浩;富晓旭;王偲颖;谢春光
【期刊名称】《亚太传统医药》
【年(卷),期】2024(20)2
【摘要】痛风是由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现代医学药物治疗主要以碱化尿液、降尿酸和促尿酸排泄等为主,不良反应较多;而中医药治疗痛风颇具特色,谢春光教授总结30余年临床相关经验,注重三焦气化理论,立足于肺、脾、肾,提出通利三焦以促机体脏腑经络功能恢复,用药灵活,为中医药治疗痛风提供了新的思路。
【总页数】4页(P101-104)
【作者】谢红艳;高泓;李天浩;富晓旭;王偲颖;谢春光
【作者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9
【相关文献】
1.谢春光教授运用健脾活血法治疗高脂血症的经验
2.谢春光教授论治痛风经验
3.谢春光教授治疗糖尿病足溃疡临床经验
4.从三焦气化理论探讨张福利教授治疗糖耐量减低的经验
5.谢道俊教授从三焦治疗卒中后抑郁临证经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刺针草的临床应用

刺针草的临床应用
郑孔济
【期刊名称】《亚太传统医药》
【年(卷),期】2006(000)004
【摘要】刺针草别名鬼针草、盲肠草、一包针、金盏银盘,为菊科刺针草属植物
刺针草Bidens bipi-nnata L及三叶刺针草B·pilosa L,以全草入药,其味微苦,
性平。
功能清热解毒,祛风活血,散瘀消肿。
有较强的抗菌、抗疟和保肝作用。
笔者在临床应用中,以大剂量单味或复方应用,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的优点。
为此,我们予以介绍。
【总页数】1页(P42)
【作者】郑孔济
【作者单位】福建省顺昌县民间蛇伤中草药研究所,福建顺昌3532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
【相关文献】
1.古代五刺针法的临床应用初探——读《灵枢·官针》有感 [J], 宋雁行;张学丽;刘颖;陈冬
2.凸式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穿刺针吸活检术的临床应用 [J], 刘红艳;赵卉;姚梦醒;高磊;刘云峰
3.自制鼓膜穿刺针在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穿刺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J], 熊美华; 操润琴; 李芬
4.弯曲穿刺针在腹腔镜鞘状突高位结扎术中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分析 [J], 欧阳洪华;陈晓燕;林春明;钟海强
5.射频穿刺针个体化按需折弯器的制作及临床应用 [J], 陈雅静;黄兵;刘倩影;宋胜文;姚益冰;和秋莉;姚明;安康;朱春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喉科吹药研究进展

中医喉科吹药研究进展
朱怡陈;薛珊珊;刘赟;吴拥军
【期刊名称】《亚太传统医药》
【年(卷),期】2024(20)3
【摘要】吹药法是众多中医外治法中的一种,多应用于耳鼻喉科的日常诊治中。
喉科吹药则是将药粉吹布于咽喉患处,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
当前,抗生素广泛应用使中医喉科吹药法的使用大为减少,常用的也是一些成药,如西瓜霜等。
由于抗生素的弊端日益显现,吹喉法疗效凸显。
吹药具有局部直接作用、便携、安全性高、疗效可靠等优势,而当前相关研究相对较少,其制作工艺、具体机制、药方发掘等方面仍需深入研究。
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喉科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总页数】4页(P223-226)
【作者】朱怡陈;薛珊珊;刘赟;吴拥军
【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无锡市中医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4;R259
【相关文献】
1.徐荷章老中医喉科吹药经验点滴
2.中医喉科吹药法初探
3.浅谈中医喉科吹药
4.中医喉科吹药应用集纳
5.中医喉科吹药的配制及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疏肝健脾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与安全性Meta分析

疏肝健脾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与安全性Meta分析郭梦兰;肖政华;陈冰清;谭芊任;崔峻松【期刊名称】《亚太传统医药》【年(卷),期】2024(20)3【摘要】目的:综合评价疏肝健脾法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读秀、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及Embase等国内外医学数据库中关于疏肝健脾法治疗CAG的随机对照试验(RCT)。
两名研究者参照纳排标准,进行文献筛选、信息提取及质量评价,运用Stata 14.0、Review Managre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局指标包括临床疗效、内镜疗效、病理积分、中医症状积分、不良反应、副反应率、1年复发率。
结果:纳入9项研究,共842例CAG患者,包括治疗组523例、对照组319例。
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西药或中成药治疗相比,疏肝健脾法组方可显著提高临床有效率[OR=2.749,95%CI(2.074,3.645),Z=7.03,P<0.05]与内镜有效率[OR=2.759,95%CI(2.024,3.761),Z=6.42,P<0.05];明显改善中医症状积分[MD=-3.00,95%CI(-3.98,-2.01),Z=5.97,P<0.05]与病理积分[总MD=-0.26,95%CI(-0.51,-0.02),P=0.04],并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一年复发率,漏斗图显示基本对称(P=0.174>0.05),表明发表偏倚较小。
结论:疏肝健脾法组方治疗CAG疗效优于常规西药或中成药,且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1年复发率。
因纳入研究的文献总体质量一般,有效性和安全性亟待设计严谨的高质量RCT加以验证。
【总页数】7页(P143-149)【作者】郭梦兰;肖政华;陈冰清;谭芊任;崔峻松【作者单位】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6.3【相关文献】1.健脾疏肝活血解毒法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2.疏肝健脾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肝郁脾虚型疗效研究3.疏肝健脾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4.健脾疏肝消痞方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及对炎性细胞因子、GAS、SS水平的影响5.疏肝健脾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观手面相临床诊治举隅

观手面相临床诊治举隅
周世明
【期刊名称】《亚太传统医药》
【年(卷),期】2006(000)012
【摘要】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局部与整体是辨证统一的。
两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所以当人体局部发生疾患时,往往在人体的其他位置有所反应。
《黄帝内经·灵枢·本脏》记裁“有诸于内,必行于外”,“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其病矣”。
手诊和面诊是中医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实践中快捷明了,经济实用,值得研究推广。
笔者初试此技,偶有心得。
下面是笔者诊治的几个病案,愿与同道切磋。
【总页数】1页(P48)
【作者】周世明
【作者单位】四川省邻水县人民医院中医科,四川邻水638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55.3
【相关文献】
1.临床诊治一得举隅 [J], 张灿玾
2.百合狐惑病临床诊治举隅 [J], 韩斐
3.李延教授对胃肠病的临床诊治举隅 [J], 吴限; 魏一明
4.“去除遮盖”与托尔斯泰真理观的三个面相 [J], 梁世超
5.艺术史书写中的符号“观相”与意义“面相” [J], 海维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缩腺电凝术根治扁桃体肥大

缩腺电凝术根治扁桃体肥大
兰仁平
【期刊名称】《亚太传统医药》
【年(卷),期】2007(0)5
【摘要】扁桃体肥大是由于鼻咽部急慢性炎症,腺体受分泌物长期刺激,使其组织间质和纤维结构发生变化,血管壁增厚,嗜酸细胞增多,淋巴浸润及纤维体结构碎裂、增厚与肿胀,使腺体肥大。
扁桃体肥大,常有咽部不适、灼热、异物感、口臭、发痒和刺激性咳嗽,扁桃体隐窝内常有细菌,坏死细胞和食物残渣,共同形成黄色脓点,
【总页数】1页(P84)
【作者】兰仁平
【作者单位】四川省广安市渠北诊所,四川广安,638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腺样体、扁桃体肥大患儿肺功能的改变及手术对其影响 [J], 庞冲;刘传合;谷庆隆;李硕;黄春雷;高帆;陆颖霞
2.缩腺、针刀术根治腋臭临床介绍 [J], 兰仁平
3.腺样体/扁桃体肥大患儿手术治疗前后血常规检查指标对比观察 [J], 刘珊彤;曹志伟;赵鹤;时栋;米晓琳;陈宜静;赵迪
4.非体外循环主动脉缩窄根治术治疗儿童主动脉缩窄的疗效分析 [J], 章坚;吴春;潘
征夏;李勇刚;冯川;熊玲;金鑫;冉启仁
5.儿童腺样体和扁桃体肥大治疗理念新进展 [J], 赵佳奇;单丽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太传统医药 Asia-Pacific Traditional Medicine Vol. 6 No.4% Apr. 2010 第6 卷第4 期 2010 年4 月 收稿日期:2010-01-19 作者简介:黄佩霞(1977-),女,广东人,佛山市顺德大良医院护师。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护理研究进展 黄佩霞 (佛山市顺德大良医院,广东佛山528300) 摘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DM)的严重并发症之一,通过综述其病变的临床分期、治疗新进 展、健康教育、心理干预、饮食、运动指导、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及其最新研究进展,为临床护理提供指导依据。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护理 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97(2010)04-0193-0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DM)最为常见的严 重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由代谢紊乱导致的内分泌系统与 血液系统损害在视网膜上的反映,其发病率随DM 病程的 发展而增高,5 年内DR 发生率为44.4%,7 年后为56%[1]。 在美国,DM 发病10 年后约有60%的患者出现DR,15 年 后高达80%,预计到2030 年美国将有2 500 万患者,全世 界约有3 亿DR 患者[2]。DR 护理的目的主要是缓解治疗及 手术过程中的痛苦,提高疗效、维护生活质量。多年来,国 内外学者针对DR 护理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性、应用性研究, 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将其综述如下。 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分期 DR 主要是由于小血管玻璃样变性硬化、毛细血管基 底膜增厚、微血管瘤形成和小静脉迂曲,进一步发展出现 视网膜毛细血管渗出、黄斑小肿等改变所致,临床分为3 期[3],第1 期背景性视网膜病变,是最早期出现的,其特点 是微血管舒张,出现微血管瘤、点状出血与硬性渗出;第2 期为前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其特点是棉絮状斑点、血管狭 窄与阻塞等;第3 期也称末期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其特点 是出现血管增生、纤维化与玻璃体出血,甚至视网膜剥离, 严重者会导致失明。 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 DR 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治愈仍是医学界的难 题,目前的治疗手段主要是通过抑制新生血管形成、减轻 黄斑水肿和血管渗漏、防止视网膜脱离等达到改善或保存 视力的目的。 2.1 系统治疗 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研究表明控制血糖HbA1c 水平与DR 的发生率密切相关,每降低1% HbA1c,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的风险就会降低30%[4],严格控制血糖能减少 DR 的发生、发展。 2.2 激光治疗 早期广泛的视网膜光凝能降低增殖前期、增殖期视网 膜病变的风险,包括视盘新生血管、视网膜新生血管导致 的玻璃体出血,进而引起视力的丧失,是目前最有效的治 疗手段。 2.3 玻璃体手术 玻璃体手术能够有效清除新生血管出血导致的玻璃 体积血,解除玻璃体视网膜牵拉,使脱离的视网膜复位,甚 至去除内界膜,从而维持和提高DR 患者的视力,在玻璃 体手术中剥离黄斑前膜能够减轻黄斑水肿,降低黄斑视网 膜的厚度。因此,玻璃体手术是目前治疗增殖期DR 的主 要手段。 2.4 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是糖尿病五大基本综合疗法之一,其治疗机 理在于体育锻炼可促进肌肉对葡萄糖的利用,使胰岛素消 耗减少,从而提高疗效;同时体育锻炼还可使肌肉更多地 利用脂肪酸,降低血脂和胆固醇,提高机体的抵抗能力,从 —193— 亚太传统医药 Asia-Pacific Traditional Medicine Vol. 6 No.4% Apr. 2010 第6 卷第4 期 2010 年4 月 而改善全身状况,减少并发症。国内外大量的临床观察和 动物实验证实,运动疗法不仅有助于减轻体重、消除肥胖、 促进机体代谢,还有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和降低与稳定血糖 水平的作用。运动疗法适用于轻度和中度的2 型糖尿病且 无严重并发症的患者[5]。 3 糖尿病视网膜病的护理措施及研究 3.1 心理干预 由于糖尿病是慢性疾病,会给患者的家庭和社会带来 沉重的经济负担,进而失去家庭和社会的情感支持;当糖 尿病患者并发视网膜病变后,视力下降,甚至失明,会给患 者带来生活的诸多不便,上述多种因素的影响都会导致患 者信心的丧失。患病初期,80%以上的患者处于抑郁状态, 有些还出现焦虑与恐惧,这主要与环境变化、侵袭性处理、 手术、疼痛、视力减退、眼球丧失、自身形象受到干扰有关。 生理性方面的表现有失眠、血压升高、血糖值变化、尿频、 心率增快、烦躁等;情感上会出现担心、紧张、兴奋、疑问增 多等,但这种状态不固定,即在初期对诊断持怀疑与否认 或抵抗,但当患者认识到抵抗无效时,则表现为抑郁和其 它精神症状。恢复的时间根据患者、环境条件而变化,通常 会在1 个月内,也有些患者需要数月才能恢复。 对DR 患者进行劝导时要充分了解患者的想法和情 感,场地要保密、安静,让患者可以安心、敞开心扉谈话。劝 导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及心理反应,帮助他们认 识失明或视力减退会带来的间题,使患者从悲伤中解脱出 来,接受社会方面的帮助,认识到康复锻炼的重要作用,从 而恢复自尊,树立生活信心。同时需要注意,恢复过程决不 是简单的,有可能会反复发生,如悲伤情绪长期持续,则应 考虑忧郁症,需请精神科医师进行精神治疗[9]。 3.2 饮食指导 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与血糖、血脂等全身因素有 关,而控制血糖、调节血脂的基础是控制饮食。指导DR 患 者饮食中3 大营养素所占全日热量的比例为蛋白质> 15%,脂肪<30%,碳水化合物55%~65%,胆固醇摄入量< 300mg / d[10]。通过饮食指导,使患者认识到摄入充足的碳 水化合物,可以减少体内蛋白质、脂肪的分解,并多吃瘦肉 等多链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对合并肾病的患者应限制每 日的蛋白质摄入量,并选用优质蛋白,还要摄入一定量的 果胶、瓜胶、纤维素等膳食纤维,亦可选用荞麦面、燕麦面 的粗杂粮及含水分多的叶茎类蔬菜和水果,做到主食粗细 搭配、副食荤素搭配,要求患者定时、定量、定餐,如患者餐 后饥饿感明显,可进低热量、高纤维蔬菜,或者两餐之间加 食黄瓜、西红柿等含糖量低的水果。饮食指导最重要的就 是使患者认识到饮食控制的重要性,在医师指导下自觉制 定合理食谱,三餐定时定量。 3.3 对运动疗法的护理指导 护理干预应贯穿运动疗法的始终,以保证运动疗法的 效果。 首先对患者进行指导和教育,让糖尿病患者了解运动 的重要性和意义,积极配合运动疗法,加强自我监督。在治 疗过程开始之前,对患者进行全面体检,排除潜在的疾病 或损伤,除外危险因素,以确保运动的安全。患者与医师、 专职糖尿病教育者讨论并确定运动处方,即用处方形式规 定适当的运动种类、时间及频率,以及运动中的注意事项, 以便有计划地实施,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11]。为了避免低 血糖反应,目前大多数学者推荐每周运动3~4 次,每次运 动30~40min,一般安排在餐后60~90min 定时进行[12]。运 动量以运动结束休息后,心率在5~10min 内能恢复到运动 前的水平为宜。有条件者最好在运动前和运动后各测1 次 血糖,以便及时处理紧急情况。 在护理指导过程中应注意因人而异,个别对待,量力 而行,循序渐进,从每个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适宜 的运动方案,运动量要适当,避免过度运动引起酮症而加 重病情。运动量应从小量开始,逐渐增加,要注意安全性, 并定期检测血糖、尿糖、血压、心肺功能,以便及时发现病 情变化,评定运动效果。同时,应把它作为预防糖尿病发生 的干预手段,将其推向“易患人群”及“健康人群”的各个社 会阶层,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3.4 围手术期护理 围手术期护理对手术疗效及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 意义,手术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健康指导,使患者在树 立信心的同时也有一个合理的手术期望值。术后除一般的 护理之外,体位控制是保证手术效果的关键[13]。医师应向 患者解释保持特殊体位的重要性,面朝下的俯卧位可使用 颏胸垫以减轻俯卧位引起的不适。术后头位最少保持5d, 巨大裂孔者最好达7d 以上,注硅油者需坚持至出院,以保 证脱离的视网膜完全复位。气体注入者无论任何情况都应 避免仰卧位,以免诱发青光眼,低头坐位时,每晚可用热水 泡脚,并适当做肢体按摩,以促进肢体血液循环,避免肢体 长时间下垂、静脉回流受阻而引起双下肢水肿。 对术后患者应进行详尽的出院指导,使其掌握正确的 眼部用药方法。术中采用玻璃体腔注气或注油者应遵医嘱 取治疗体位, 注意休息,6 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及剧烈 活动,防止视网膜再脱离,如感眼前黑影飘动、视物变形、 视力下降、眼痛等,应及时就诊。定期门诊复查:术后3 个 月内每15d 复查1 次,3~6 个月内每月复查1 次, 定期检 查健眼是否存在早期视网膜病变[14]。 —194— 亚太传统医药 Asia-Pacific Traditional Medicine Vol. 6 No.4% Apr. 2010 第6 卷第4 期 2010 年4 月 3.5 健康教育 田丽伟等[6]认为,健康教育的重点是让患者懂得控制 饮食及血糖的重要性和意义,同时要让患者懂得糖尿病的 危害性,以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唐森荣等[7]报道,早期的健 康教育(内容包括: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饮食治疗、合理 应用降血糖药、安排好生活与工作、自我监测等)能降低 DR 的发生率,降低致盲率。对已并发视网膜病变的患者讲 解眼底病变的知识,对眼底有出血的患者,嘱其减少甚至 不活动,头高位,使眼部休息,促进出血部位的吸收,绝对 禁酒以避免血管扩张加重出血, 戒烟以防止加重血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