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感觉统合的评定量表来源及简介讲课教案

合集下载

儿童感觉统合发展评定量表

儿童感觉统合发展评定量表

儿童感觉统合开展评定量表此量表由58个问题组成。

由儿童的父母或知情人根据儿童最近1个月的情况认真填写。

量表的评分按“从不,很少,有时候,常常,总是如此〞1-5五级评分。

“从不〞为最高分,“总是如此〞得最低分。

二、结果说明此量表分为5大项,家长将各项分数相加后的得分即原始分,对应下表找到相应的T 分数,一般来说,标准分T:附:6岁以内儿童感觉统合能力评定量表原始分与标准分的换算通过对孩子的评定,可计算出原始分〔即各条目得分之和〕,再换算成标准分进行评定。

例如,某4岁儿童前庭失衡原始分为36,那么标准分小于20,说明可能存在重度前庭失衡现象。

三、教育建议1、主要影响感统失调会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主要表达在严重影响儿童心理素质的提高、对儿童智力开发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不利、学习能力和性格上出现障碍、人际关系敏感或社交退缩、心理素质差等方面,其具体表现如下:前庭平衡功能失常:表现为多动不安,走路易摔倒,原地打圈晕眩,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任性,兴奋好动,粘人,自控能力差,情绪不稳定,爱挑剔,语言开展缓慢等。

视觉感不良:表现为尽管能长时间的看动画片,玩电动玩具,却无法顺利的阅读,经常出现跳读或漏读或多字少字,常把数或字写颠倒。

听觉感不良:表现为对别人的话听而不闻,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留的作业等。

触觉过分敏感或过分迟钝:表现为害怕陌生的环境、吃手、咬指甲、爱哭、爱玩弄生殖器等,过分依赖父母、容易产生别离焦虑,或过分紧张、过分碰触各种东西;有强迫性的行为〔一再的重复某个动作〕,个人表现缺乏自信、消极退缩。

痛觉过分敏感或过分迟钝:冒险行为、自伤自残,不懂总结经验教训;或者少动,孤僻,不合群,做事缩手缩脚,缺乏好奇心,缺少探索性行为。

本体感失调:方向感不强,容易迷路,容易走失,闭上眼睛容易摔倒,站无站姿、坐无坐像,容易驼背、近视,过分怕黑。

动作协调不良:走路容易摔倒,不会系鞋带、扣钮扣、用筷子,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会翻滚、骑车、跳绳和拍球等精细动作。

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

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

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1. 介绍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Sensory Integration and Praxis Test,SIPT)是一种用于评估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的专业测评工具。

该量表通过对儿童感觉、动作和认知等方面的表现进行全面评估,帮助专业人士了解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发展水平,从而制定个性化的康复和教育方案。

2. 深度评估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是一项深度评估工具,它涵盖了多个方面的评定项目,包括感觉运动、视觉运动、平衡协调、手指敏捷等。

通过深入评估这些项目,可以全面了解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发展情况,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障碍,为后续的干预和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3. 广度评估除了深度评估外,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还具有广度评估的特点。

它不仅涵盖了感觉、动作和认知等方面,还考虑了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包括学习、社交和情绪等。

这种广度评估能够全面了解儿童的整体发展情况,帮助专业人士在制定干预方案时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我认为它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测评工具。

它不仅可以帮助专业人士全面了解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发展情况,还可以为家长和老师提供宝贵的参考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支持儿童的发展。

我也认为在使用该量表时,需要慎重选择专业人士进行评估,以确保评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总结和回顾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作为一种专业测评工具,具有深度和广度评估的特点。

它能够帮助了解儿童的感觉、动作和认知等方面的表现,为个性化的康复和教育方案提供依据。

然而,在使用该量表时需要注意评估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对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的评估是全面而深入的。

针对每一位儿童的个性差异性,专业人士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康复和教育方案。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你对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sits)

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sits)

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Sensory Integration and Praxis Test, SIPT)是一种用于测定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评定量表。

该量表通过对儿童进行一系列的感觉、运动和感知测试,以评估其感觉统合能力的不同方面。

本文将就该量表的背景、测试内容和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一、背景1. 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儿童感觉统合能力指的是儿童对外界感官信息的整合和处理能力。

这一能力对于儿童的运动协调、学习能力、情绪控制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而对于某些特殊儿童来说,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可能存在较大障碍,这就需要通过评定量表对其进行评估。

2. SIPT量表的出现SIPT量表最早由美国克雷格夫人(A. Jean Ayres)博士于1970年设计而成,是对儿童感觉统合能力进行评估的重要工具。

该量表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已经成为国际上公认的儿童感觉统合能力评定标准之一。

二、测试内容SIPT量表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测试内容:1. 触觉和压力感受:通过对儿童在不同触觉和压力条件下的反应,来评估其触觉和压力感受能力。

2. 运动感觉:通过运动感觉测试,评估儿童对于身体运动的感觉知觉和反应能力。

3. 视觉感受和感知:通过对儿童视觉感受和感知能力的测试,评估其视觉信息处理能力。

4. 平衡与空间定位:评估儿童平衡能力和空间定位能力。

5. 感觉运动整合:通过对儿童感觉和运动的整合能力进行测试,来评估其感觉和运动信息的整合水平。

6. 感觉对话:评估儿童对于感觉信息的适当反应和调节能力。

以上这些测试内容涵盖了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多个方面,能够全面地评估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发展情况。

三、应用SIPT量表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1. 发现感觉统合能力障碍SIPT量表可以帮助医务人员及早发现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障碍,为他们制定合理的康复方案提供依据。

2. 指导康复训练通过对儿童进行SIPT量表测试,可以为康复训练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儿童能够更好地进行感觉统合能力的训练。

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

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

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2009-02-03 15:03:16)标签:杂谈一、感觉统合理论的概述感觉统合术语是由Sherrington C.S.(1906),Lashley K.S.(1960)提出的,并广泛地应用于行为和脑神经科学的研究。

Ayres A.J.根据对脑功能研究、Ayres职业治疗及实验的研究结果,首先系统地提出了感觉统合理论(Sensory Integration Theory,1972)。

她认为感觉统合是指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整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内外知觉,并作出反应。

只有经过感觉统合,神经系统的不同部分才能协调整体工作,使个体与环境接触顺利。

这一理论涉及了脑功能及发展、学习及学习障碍和治疗这三部分。

依据感觉统合的理论,感觉输入的控制是学习活动的主要环节,学习障碍可能是由于对感觉讯息组织不良所致。

即:当感觉系统无法正常运转时,就称之为感觉统合失调(SensoryIntegrative Dysftlnction)。

Ayres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学习困难儿童存有感觉统合失调的问题。

Ayres因子分析的研究分成不同的亚型或综合征(Ayres,1974)。

Clark F.A.(1985)等对Ayres的理论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感觉统合失调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1)身体运动协调障碍:指身体运动的协调能力,这方面存在问题,会导致运动障碍。

儿童早期会表现穿脱衣裤,扣钮扣,拉链,系鞋带动作缓慢及笨拙;运动协调不佳;吃饭时常掉饭粒;由于控制小肌肉及手眼协调的肌肉发育欠佳,影响舌头及唇部肌肉、呼吸和声带的运动,会造成发音及语言表达能力不佳。

Ayres等认为:运动协调不良是由感觉统合障碍所致;在学习困难儿童中,较正常儿童更为多见。

(2)结构和空间知觉障碍:可表现为不同形式,主要涉及视知觉问题,一方面可能与躯体感觉过程有关,另一方面与右脑半球的功能有关。

这类障碍在儿童可表现为对空间距离知觉不准确,左右分辩不清,易迷失方向。

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sits)

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sits)

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sits)【原创实用版】目录1.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SIPT)概述2.SIPT 的理论基础与应用3.SIPT 的主要内容4.SIPT 的应用范围与意义5.量表的局限性与使用建议正文一、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SIPT)概述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Sensory Integration Test for Children,简称 SIPT)是一种用于评估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量化工具。

感觉统合是指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整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内外知觉,并作出反应。

SIPT 旨在帮助家长和教师了解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发展状况,以便及时发现并干预可能存在的问题。

二、SIPT 的理论基础与应用SIPT 的理论基础源于脑功能研究和职业治疗。

根据对脑功能研究、ayres 职业治疗及实验的研究结果,ayres,a.,j.首先系统地提出了感觉统合理论(sensory,integration,theory,1972)。

她认为感觉统合是指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整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内外知觉,并作出反应。

SIPT 正是基于这一理论编制的量表,通过评估儿童在视觉、听觉、触觉、平衡觉等方面的表现,来衡量其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水平。

SIPT 广泛应用于儿童学习能力、行为和情绪问题的评估,以及感觉统合失调的干预和康复训练。

通过使用 SIPT,家长和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状况,及时发现儿童在学习、生活和交往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从而有针对性地给予帮助和支持。

三、SIPT 的主要内容SIPT 包含多个评定项目,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视觉感觉统合:评估儿童在视觉追踪、视觉记忆和视觉空间等方面的能力。

2.听觉感觉统合:评估儿童在听觉注意力、听觉记忆和听觉空间等方面的能力。

3.触觉感觉统合:评估儿童在触觉识别、触觉记忆和触觉空间等方面的能力。

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

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

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指导语:儿童的学习能力,最主要的是大脑和身体运动神经系统的良好协调,要提高学习成绩和效率,必须先了解儿童的脑及生理的发展,为此我们设计了下面的问卷,请家长根据儿童平日的表现认真填写。

一、前庭和双脑分化失常:(001)儿童特别爱玩旋转圆凳、公园中旋转的球或飞转设施,且不觉头晕A、没有B、很少C、偶尔D、常常E、总是(002)儿童看来正常,健康,有正常智慧,但学习阅读或做算术特别困难A、没有B、很少C、偶尔D、常常E、总是(003)在眼看得见情况下,屡碰撞桌椅、杯子或旁人,方向和距离感差A、没有B、很少C、偶尔D、常常E、总是(004)手舞足蹈,吃饭、写字、打鼓时双手或双脚配合不良,常忘另一边A、没有B、很少C、偶尔D、常常E、总是(005)表面上左撇子、左右手都用、或尚没固定偏好使用哪一只手A、没有B、很少C、偶尔D、常常E、总是(006)大动作笨拙,容易跌跤,并不会用手支撑保护自己;拉他时显得笨重,手握得紧A、没有B、很少C、偶尔D、常常(007)语音不清晰,组合句子或编组故事困难A、没有B、很少C、偶尔D、常常E、总是(008)看书眼睛会累,却可以长时间看电视A、没有B、很少C、偶尔D、常常E、总是(009)俯卧地板床上时,无法把头、颈、胸、手脚举高离地(如飞机状)A、没有B、很少C、偶尔D、常常E、总是(010)喜欢听故事,不喜欢看书,听的容易记住,看的却容易忘记A、没有B、很少C、偶尔D、常常E、总是(011)走路跑跳常碰撞东西,不善投球传球给同伴,排队和游戏有困难A、没有B、很少C、偶尔D、常常E、总是二、脑神经生理抑制困难:(012)注意力分散、不专心、小动作多,或上课左顾右盼A、没有B、很少C、偶尔D、常常E、总是(013)偏食或挑食:不吃水果、软皮的食物、肉类,蛋类;只吃白饭、奶等A、没有B、很少C、偶尔D、常常(014)害羞,见到陌生人赶紧躲避或紧张捻衣角,皱眉头,口吃说不出话A、没有B、很少C、偶尔D、常常E、总是(015)看电视电影时,很容易激动,高兴时又叫又跳,恐怖片不敢看A、没有B、很少C、偶尔D、常常E、总是(016)严重怕黑,到暗处需有人陪,晚上总拒绝出去,不喜欢到空屋子去A、没有B、很少C、偶尔D、常常E、总是(017)换床睡不着,换枕头或被子睡不好,出外总是对睡眠空间担心A、没有B、很少C、偶尔D、常常E、总是(018)别人为他用棉棒清洁鼻子和耳朵时,他往往觉得不舒服A、没有B、很少C、偶尔D、常常E、总是(019)喜欢往亲人的身上挨靠或搂抱,象被宠坏或被溺爱的孩子A、没有B、很少C、偶尔D、常常E、总是(020)睡觉时总爱触摸被角,抱棉被,衣物或玩具,否则会出现不安或睡不好A、没有B、很少C、偶尔D、常常E、总是三、触觉防御和脾气敏感:(021)脾气不好,对亲人特别暴躁,常常为琐事无故发脾气,遇事会强词夺理A、没有B、很少C、偶尔D、常常E、总是(022)到新的场合或人多地方不久,就要求离开或自己跑掉A、没有B、很少C、偶尔D、常常E、总是(023)轻微病后多次向人表示不喜欢去幼儿园;没原因或为小事对幼儿园产生恐惧A、没有B、很少C、偶尔D、常常E、总是(024)常吮舔手指头或咬指甲,不喜欢别人帮剪指甲A、没有B、很少C、偶尔D、常常E、总是(025)不喜欢脸被别人碰和帮他洗脸,洗头或理发是最痛苦的事A、没有B、很少C、偶尔D、常常E、总是(026)成人帮他拉袖口和袜子,或协助穿衣服而碰他皮肤时会引起他的反感A、没有B、很少C、偶尔D、常常E、总是(027)游戏中或玩玩具时,担心别人从后面逼近,为此而引起苦恼A、没有B、很少C、偶尔D、常常E、总是(028)到处碰、触摸不停,但又避免触碰毛毯和编织玩具的表面A、没有B、很少C、偶尔D、常常E、总是(029)常常喜欢穿宽松的长袖衣衫,不冷也常喜欢穿毛线衫或夹克A、没有B、很少C、偶尔D、常常E、总是(030)爱聊天或做无接触的交往,但很不愿意跟朋友搭肩或有肌肤接触A、没有B、很少C、偶尔D、常常E、总是(031)对某些布料很敏感,不喜欢某类布料所做的衣服A、没有B、很少C、偶尔D、常常E、总是(032)对自己的事物很敏感,很容易动情,计划或结果改变时不能容忍A、没有B、很少C、偶尔D、常常E、总是(033)对无所谓的淤伤,小肿块,小刀伤等,总觉得很痛而诉怨不止A、没有B、很少C、偶尔D、常常E、总是(034)顽固偏执不合作,一直坚持依自己的方式办事,对事没有灵活性A、没有B、很少C、偶尔D、常常E、总是四、发育期运用障碍:(035)三、四岁尚不会洗手,上厕所不会自行擦屁股A、没有B、很少C、偶尔D、常常E、总是(036)三、四岁尚不会使用筷子,或一直坚持用汤匙吃饭,不会拿笔A、没有B、很少C、偶尔D、常常E、总是(037)四、五岁不会玩需骑上、爬下或钻进去等的大玩具A、没有B、很少C、偶尔D、常常E、总是(038)五、六岁不会站起来用脚荡秋千,不会攀绳网或爬竹竿A、没有B、很少C、偶尔D、常常E、总是(039)穿脱袜子、衣服、扣纽扣、系鞋带等动作,向来非常慢,或做不来A、没有B、很少C、偶尔D、常常E、总是(040)入学后尚不会完全自己洗澡;单脚跳、跳绳子等都做不好也学不好A、没有B、很少C、偶尔D、常常E、总是F、尚未入学,跳过此题(041)入学后对拿笔写字,剪贴作业,涂颜色等做得不好或非常慢A、没有B、很少C、偶尔E、总是F、尚未入学,跳过此题(042)饭桌上经常弄得很脏,成人要求他收拾好书桌或玩具很困难A、没有B、很少C、偶尔D、常常E、总是(043)做手工、做家务事很笨拙,使用工具抓握动作很不顺手A、没有B、很少C、偶尔D、常常E、总是(044)动作懒散,行动迟缓不积极;做事非常没有效率A、没有B、很少C、偶尔D、常常E、总是(045)常惹事,如弄翻碗盘,弄洒牛奶,从车上跌落等,需家长特别保护A、没有B、很少C、偶尔D、常常E、总是五、空间形态视觉失常:(046)在年幼时,玩积木总比别人差A、没有B、很少C、偶尔D、常常E、总是(047)外出或远行时常达不到目的地,很容易迷失,不喜欢到陌生的地方A、没有B、很少C、偶尔D、常常E、总是(048)蜡笔着色和铅笔写字都不好,比别人慢,常超出轮廓或方格之外A、没有B、很少C、偶尔E、总是(049)拼图总比别人差;对模型或图样的异同辨别常有困难A、没有B、很少C、偶尔D、常常E、总是(050)混淆背景中的特定图形,不易看出或认出A、没有B、很少C、偶尔D、常常E、总是六、重力不安全症失常:(051)内向,不喜出去玩、朋友少,沉默寡言,喜欢独处或帮家里做事A、没有B、很少C、偶尔D、常常E、总是(052)上下阶梯或过马路多迟疑;登高会觉得头重脚轻不敢向别处看或走动A、没有B、很少C、偶尔D、常常E、总是(053)被抱起举高时,很焦虑的要把脚着地,经可信赖人的帮助会安心配合A、没有B、很少C、偶尔D、常常E、总是(054)避免从高处跳到低处;在高处或有跌落危险时,表现非常害怕A、没有B、很少C、偶尔D、常常E、总是(055)不喜欢把头脚倒置:如避免翻跟斗,打滚,或参加室内打斗游戏活动A、没有B、很少C、偶尔D、常常(056)对游戏设施不感兴趣,不喜欢活动性玩具A、没有B、很少C、偶尔D、常常E、总是(057)对不寻常移动(如上下车、前座移到后座、走不平地面)动作缓慢A、没有B、很少C、偶尔D、常常E、总是(058)上下楼梯很慢,紧紧的抓住栏杆;双手可抓紧的简单攀登,都尽量避免A、没有B、很少C、偶尔D、常常E、总是(059)旋转时,很容易感到失去平衡。

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

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

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一、感觉统合理论的概述感觉统合术语是由Sherrington C. S. (1906),Lashley K. S. (1964)提出的,并广泛地应用于行为和脑神经科学的研究。

Ayres A. J.根据对脑功能研究、Ayres职业治疗及实验的研究结果,首先系统地提出T感觉统合理论(Sensory Integration Theory,1972)。

她认为感觉统合是指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人组合起来,经大脑整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内外知觉,并作出反应。

只有经过感觉统合,神经系统的不同部分才能协调整体工作,使个体与环境接触顺利。

这一理论涉及了脑功能及发展、学习及学习障碍和治疗这三部分。

依据感觉统合的理论,感觉输人的控制是学习活动的主要环节,学习障碍可能是由于对感觉讯息组织不良所致。

即:当感觉系统无法正常运转时,就称之为感觉统合失调(SensoryIntegrative Dysfunction). Ayres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学习困难儿童存有感觉统合失调的问题。

Ayres因子分析的研究分成不同的亚型或综合征(Ayres,1974)。

Clark F. A. (1985)等对Ayres的理论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感觉统合失调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1)身体运动协调障碍:指身体运动的协调能力,这方面存在间题,会导致运动障碍。

儿童早期会表现穿脱衣裤,扣钮扣,拉链,系鞋带动作缓慢及笨拙;运动协调不佳;吃饭时常掉饭粒;由于控制小肌肉及手眼协调的肌肉发育欠佳,影响舌头及唇部肌肉、呼吸和声带的运动,会造成发音及语言表达能力不佳。

Ayres等认为:运动协调不良是由感觉统合障碍所致;在学习困难儿童中,较正常儿童更为多见。

(2)结构和空间知觉障碍:可表现为不同形式,主要涉及视知觉问题,一方面可能与躯体感觉过程有关,另一方面与右脑半球的功能有关。

这类障碍在儿童可表现为对空间距离知觉不准确,左右分辩不清,易迷失方向。

儿童感觉统合发展评定量表

儿童感觉统合发展评定量表

儿童感觉统合发展评定量表
儿童感觉统合发展评定量表是一种用于评估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工具。

它由儿童感觉统合发展委员会(SIPEC)开发,用于
评估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和感觉过敏性。

该评定量表涵盖了儿童感觉统合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触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动觉等。

评定量表由多项评定项目组成,通过观察和测试儿童在各项感觉统合任务中的表现来评估他们的感觉统合发展水平。

评定量表根据儿童在各个项目中的表现,给出相应的分数,从而评估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

评定结果可以帮助家长、教师和专业人员了解儿童的感觉统合发展情况,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干预措施。

儿童感觉统合发展评定量表在儿童教育和康复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适用于存在感觉统合困难或感觉过敏性的儿童。

通过评定量表的使用,可以更好地了解儿童的感觉统合发展状况,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和治疗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感觉统合的评定量表来源及简介
2010-09-28 点击率:322标签:训练/评定/症状/感觉/统合/失调/测验在过去的30多年里,Ayres设计了一系列临床评定测验。

为了对儿童感觉统合进行研究,Ayres对儿
童感觉统合失调的每一亚型编制了检查表,由父母填写,再由检查者对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严重程度做评
台湾的郑信雄教授(1985 )根据中国文化背景,将在中国台湾地区一运动六年级学生进行了儿童感觉统合测试。

儿童感觉统合测试表明有较好的信度,北京医科厌学的王玉凤教授将此检查表在大陆地区进行了调查和修订。

儿童感觉统合发展检查表是Ayres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综合症状检核表的综合。

量表由58个问题组成。

按从不,很少,有时候,常常,总是如此”1-5五级评分。

从不”为最高分,总是如此”得最低分。

儿童感觉统合量表又分成五项,每一项内容如下:
1. 大肌肉及平衡主要涉及身体的大运动能力和前庭平衡能力的评估。

包括芋脚笨拙,容易跌倒”等14题。

2. 触觉过分防御及情绪不稳(触觉过分防御)主要对情绪的稳定性及过分防御行为进行评定。

包括害羞,不安、喜欢孤独,不爱和别人玩;看电视或听故事,容易兴奋,大叫或大笑”等21题。

3. 本体感不佳,身体协调不良主要涉及身体的本体及平衡协调能力。

包括穿脱衣服、系鞋带动作缓慢;
不喜欢翻跟斗,打滚及爬高”等12题。

4. 学习发展能力不足或协调不良主要涉及由于儿童感觉统合不良所造成的学习能力不足。

包括阅读常跳字,掩泪空相向常漏字或行,写字比划常颠倒;不专心,坐不住,上课要常左右看;对老师的要求及作
业无法有效完成,常有严重挫折”等8题。

5. 大年龄的特殊问题有3题,此项包括对使用工具及做家长的评定,主要评定10岁以上的儿童。

在得到各项原始分数后,根据儿童的年龄查表,得出标准T分数,低于40分、高于30分为有轻度儿
童感觉统合失调,低于30分为有严重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

有一项得分低于正常值,则判定在某一方面有儿童感觉统合的失调。

如有多项低于正常值,则表明在多个感觉系统方面存在问题。

什么是感觉统合疗法感觉统合失调有哪些表现?
2010-07-07点击率:710标签:感觉/统合/失调/感觉/知觉/环境
感觉统合是人的各种复杂心理活动的基础,只有通过感觉统合,个体神经系统的各个不同部分之间才
能协同活动,它是人适应外部环境所需要的一种基本的心理功能。

和其他心理功能一样,感觉统合功能也是随着个体的发展而逐渐成熟和发展起来的。

一般来说较低层次的感觉统合功能发展较早,而较高层次的感觉统合功能则发展较晚,到了学龄期以后,
大部分儿童的感觉统合功能都会得到比较完善的发展。

、感觉统合的定义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个体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信息的输人、储存和加工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外界信息往往不是以单一刺激,而是以复合刺激的形式出现的。

与此相适应,个体需要调动自己的各种感觉器官对这种复合的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并形成有关这种复合刺激的各种形式的感觉,如视觉、听觉、触觉、本体觉等等。

在这些彼此独立的感觉形成以后为了对外界的这种复合刺激做出进一步的反应,个体还需要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下对各种感觉进行组织和统合,从而使个体形成对外部环境的完整的知觉,并与外部环境之间构成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

而人们最初接触感觉统合”概念是通过美国加州大学的心理学博士爱尔丝于1969年提出的感觉统合理
论开始的,目前已经被各国教育界广泛运用。

他用感觉统合失调来解释儿童的种种问题,并主张用感觉统合训练来矫治感觉统合失调。

由于感觉统合是一个复杂的信息加工过程,在实际运用中,感觉统合训练有一套相对独立的训练方法,它是运用感觉统合的基本原理和器械训练,让孩子在游戏和活动中•通过多种感觉刺激,充分训练和拓展其感觉统合能力。

感觉统合理论认为,个体的运动、感觉与认知功能的发展,是与大脑成熟过程相一致的。

在母亲的子宫内,胎位变动的过程中,触觉,前庭平衡固有平衡等能力就已逐渐发展。

出生后它们和视、听、嗅等感官不断相互影响。

从单纯的感觉发展到脑干的初级感觉统合,即身体双侧的协调、眼手协调、注意力集中、情绪稳定及有意活动;进一步发展到大脑皮质的高级感觉统合,即注意力、组织能力、自我控制、概括推理能力和学习能力;从而形成感觉——认知——运动功能的高级行为模式,也就是对事物产生全面、完整的认识,调整机体各个部位去完成各项活动。

二、感觉统合失调及其行为表现
大部分儿童在学龄期以前都会形成比较完善的感觉统合功能,但由于神经系统和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有些儿童的感觉统合却存在着许多困难或直接表现出明显的感觉统合失常。

如果感觉过程或统合过程异常,就会出现对刺激的不敏感、过分敏感、充耳不闻、视而不见的现象,称为感觉统合失调。

感觉统合失调又可通过一些具体的行为特征表现出来。

具体来说,儿童的如下一些常见的症状很可能就是由于其感觉统合失调造成的:
感觉统合失调主要表现为:
1 .不专心和活动过度
有许多儿童由于感觉统合功能还处于低级的水平或有明显的失常表现,他们往往不会对外界的各种刺激
做出适宜的反应,不能把自己的心理活动有意识地投向某一特定的活动上,经常显得拙笨、忙乱、手脚不停,尤其是当到了一个新的环境或外界的刺激过多时,由于所接受的各种刺激不能得到适宜的反应,从而使他们感到焦躁不安、无所适从,并通过一些多余动作表现出来。

这些儿童往往有多动症的典型症状。

2.肌肉张力不足、动作协调性差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要随时保持一种适宜的姿势或完成一种需要全身各个器官协同活动的较为复杂的活动任务,其肌肉必须保持一定的紧张度和适度的张力,并能有正常的动觉、平衡觉和机体感觉。

有些儿童由于感觉统合失调而缺乏上述条件。

在日常生活中,和正常儿童相比,他们的肌肉张力明显不足,外观总显得懒散和虚弱;活动时动作不自然,拙笨,手眼协调性差。

不善于做各种需要全身协调的动作;身体平衡困难,经常无缘无故跌倒。

3 .认知障碍
大多数儿童的感觉统合失调是由一些现在还未知的神经生理的原因造成的。

这些儿童在具体的认知过程
中往往会表现出一些明显的障碍,他们的知觉一动作统合能力也明显比正常儿童要差。

在学习中,当各种信息沿传入神经传到大脑皮层后•他们很难通过大脑的统合作用组合成正确的信息,这一点在数学学习中表现最为明显。

如有些小学生在计算中经常忘记进位与错位,这是因为他们的视觉记忆受到了进一步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