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采薇》课件4_(人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4《诗经采薇》

解题
《采薇》选自《诗经》中的“小雅”, 是宫廷乐歌。“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 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它是一种正统音 乐。主要用于统治者的朝会宴飨,以歌功 颂德为主;多为贵族所作,表现当时知识 分子的生活和思想。“薇”即野豌豆。
薇, 又称野豌豆苗
采 薇
一个戍卒的爱与愁
采薇
• “二二”节拍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
长时间没有和家人联系了,心里有一种担忧。正意 反说。愈近故乡,愈不敢问及故乡消息,担心听到坏的 消息,而伤了好的愿望。
结构梳理
第一章至第三章:
追忆思归之情,叙述难归原因和军旅生活的劳苦。
第四、五章:直接写战事。
1.战斗频繁——一月三捷 2.生活艰苦——岂敢定居 3.处境危险——小人所腓(冲锋陷阵)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 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思考:前三章写士 兵打仗、归期难定,为 什么要从“采薇”写起?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谢谢观看
②音节上:反复吟咏,一唱三叹,音节和谐、旋律 协调,在鲜明的节奏中表现出诗歌特有的音乐美。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騤騤。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思考:这是一幅怎 样的战争场面?
军容威严、士气高昂、紧张艰苦 玁狁之故——征役不止、归期难定
猃(xiǎn)狁(yǔn)之故。不遑(huáng)启居,玁狁(xiǎn yǔn)之
《采薇》选自《诗经》中的“小雅”, 是宫廷乐歌。“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 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它是一种正统音 乐。主要用于统治者的朝会宴飨,以歌功 颂德为主;多为贵族所作,表现当时知识 分子的生活和思想。“薇”即野豌豆。
薇, 又称野豌豆苗
采 薇
一个戍卒的爱与愁
采薇
• “二二”节拍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
长时间没有和家人联系了,心里有一种担忧。正意 反说。愈近故乡,愈不敢问及故乡消息,担心听到坏的 消息,而伤了好的愿望。
结构梳理
第一章至第三章:
追忆思归之情,叙述难归原因和军旅生活的劳苦。
第四、五章:直接写战事。
1.战斗频繁——一月三捷 2.生活艰苦——岂敢定居 3.处境危险——小人所腓(冲锋陷阵)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 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思考:前三章写士 兵打仗、归期难定,为 什么要从“采薇”写起?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谢谢观看
②音节上:反复吟咏,一唱三叹,音节和谐、旋律 协调,在鲜明的节奏中表现出诗歌特有的音乐美。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騤騤。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思考:这是一幅怎 样的战争场面?
军容威严、士气高昂、紧张艰苦 玁狁之故——征役不止、归期难定
猃(xiǎn)狁(yǔn)之故。不遑(huáng)启居,玁狁(xiǎn yǔn)之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第四课诗经两首之采薇公开课教学课件(共25张PPT)

• 清人方玉润在他的《诗经原始》中说:“此诗 之佳,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伤时事,别有深
意,不可言喻,故日‘莫知我哀’、不然,凯 旋生还,乐矣,何哀之有邪?”
佳
雨今杨昔 雪我柳我
句 赏 析
霏来依往
霏思依矣
。,。,
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
哀乐。
---王夫之
反衬手法:
用凄苦的景物来写快乐,用美好的 景物来写悲哀,这就是反衬手法。
用美好的景物来写快乐,用凄苦的 景物来写悲哀,这是陪衬;反衬往往比 陪衬更有力量。
1.借景抒情。 诗以春天随风飘拂的柳丝,渲染昔日上路时 的依依惜之情;用雨雪纷飞,表现今日返家路途 的艰难和内心的悲苦。 2.以乐写哀,以哀衬乐。(反衬) 以春风杨柳之灿烂春光,反衬离家之悲;以 风雪交加严酷之寒冬,衬凯旋之乐。以乐景写哀, 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 3.对比。 将时序之“今──昔”,景物之“柳── 雪”,人生之“往──来”剪接融汇。
缓慢
我 心 伤 悲 ,莫 知 我 哀 !
诵读感知
节奏: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 拍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基调是凄凉、忧伤、低沉,语速缓慢
课文脉络梳理
回忆征战苦况 戍军出征威仪 归途艰辛伤悲
薇亦作 止——(春 天) 薇亦柔止 ——(夏 天) 薇亦 刚止 ——(秋 天 )
表现手法
2.请探讨这三章的比兴手法。
诗以薇菜发芽,逐渐长得柔嫩、粗硬起兴,暗 喻时间流逝,易年更岁,可是役期却无止境,军旅生活 又异常痛苦,转战不止,饥渴劳顿,表达思乡之深。
表现手法
1、重章叠句
整首诗分几章,各章结构相似,句数相同, 句式相同,中间只变动几个字,但表意相近。
4《采薇》课件55张+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第四章: 以驾车雄马的高大象 征将士们昂扬的精神。
岂四君驾 不牡子彼 日翼所四 戒翼依牡 ,,,, 獵象小四 狁弭人牡 孔鱼所駁 棘服腓駁 。。。。
!
哪四将驾 有匹军起 一马威四 天儿武匹 不多倚大 戒齐车公 备整立马 ,,,, 军鱼兵马 情皮士儿 紧箭掩雄 急袋护骏 不雕也高 卸弓靠又 甲挂它大
忧愁
采薇菜采薇菜,薇菜长得很柔嫩。 要回家了要回家了, 心里显得很忧愁。
问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形容忧心如焚
戍守的地方 指使、委托
我忧心如焚,又饥又渴。 我戍守的地方还没有安定, 没有人可以委托回去打听家里的消息。
第二章: 写出士兵的痛苦: 忧愁、饥饿、牵挂亲人
赏
析
诗 文
第
三
细节
特 点
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描写
共通过对战车、战马,象弭、鱼服,劳 累奔波,饥渴难当的描写表现战争的残 酷。
艺
术
特点Biblioteka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艺
情景交融
术
特
点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反衬
叁·析情感
《采薇》 主导情致的典型意义,
综
观
不是抒发戍役将士的战斗之情,
全
而是将王朝与蛮族的战争冲突退隐为背景,
我忧曰采 戍心归薇 未烈曰采 定烈归薇 ,,,, 靡载心薇 使饥亦亦 归载忧柔 聘渴止止 。。。。
第二节
赏析诗文
,
防满说采
地腔回薇
调愁家采
动绪呀薇
难火道一
定辣回把
下辣家把
,又,,
书饥心薇
信又里菜
4《采薇》课件(57张PPT)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第二单元

抛家 迎战 归家
诗歌欣赏
1、本诗前三章写采薇用了什么手法?有何 作用?
以采薇起兴,再现行役之苦。 薇菜从发芽长到柔嫩又长到粗壮刚健的
过程,是一个时间流逝的过程,然而戍役军 士从“莫”、“阳”中盼回家呀盼回家,却 始终没有回家,这漫长的戍役刚好与薇菜的 生长过程相应,一起喻示时间的流逝和戍役 的漫长。
•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 孔:很。 疚:病痛。 我行不来:我从军远行之后 一直回不来。来:归来。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已老发杈枒。 • 说回家呀道回家,转眼十月又到啦。 • 王室差事没个罢,想要休息没闲暇。 • 满怀忧愁太痛苦,生怕从此不回家。
中,他那思归的情愫,给戍卒的人生抹 上一层忧伤的色彩,却并不降低他爱国 的品质,恰恰表现出生命对美好生活的 执著追求。
主题
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
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 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 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 对故乡的思念。
合作探究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 来思,雨雪霏霏。”被视为情景 交融的佳句。查阅有关资料,找 出古人对这两句诗的评价并谈谈 你的看法。
背景资料
周宣王执政前夕,玁狁乘周王朝遭遇 凶年和政局动乱,侵扰北方边境,前827年 宣王出兵征讨,《采薇》反映的应是这场战 争。周宣王执政46 年,就打了大小40余年 的仗。
词语注音
岁亦莫(mù)止 载 (zài) 饥载渴
猃狁(xiǎn yǔn ) 之故 王事靡盬 (gǔ)
彼路 (lù)斯何
四牡騤騤(kuí) 小人所腓(féi)
• 3、学习《诗经》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诗歌欣赏
1、本诗前三章写采薇用了什么手法?有何 作用?
以采薇起兴,再现行役之苦。 薇菜从发芽长到柔嫩又长到粗壮刚健的
过程,是一个时间流逝的过程,然而戍役军 士从“莫”、“阳”中盼回家呀盼回家,却 始终没有回家,这漫长的戍役刚好与薇菜的 生长过程相应,一起喻示时间的流逝和戍役 的漫长。
•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 孔:很。 疚:病痛。 我行不来:我从军远行之后 一直回不来。来:归来。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已老发杈枒。 • 说回家呀道回家,转眼十月又到啦。 • 王室差事没个罢,想要休息没闲暇。 • 满怀忧愁太痛苦,生怕从此不回家。
中,他那思归的情愫,给戍卒的人生抹 上一层忧伤的色彩,却并不降低他爱国 的品质,恰恰表现出生命对美好生活的 执著追求。
主题
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
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 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 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 对故乡的思念。
合作探究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 来思,雨雪霏霏。”被视为情景 交融的佳句。查阅有关资料,找 出古人对这两句诗的评价并谈谈 你的看法。
背景资料
周宣王执政前夕,玁狁乘周王朝遭遇 凶年和政局动乱,侵扰北方边境,前827年 宣王出兵征讨,《采薇》反映的应是这场战 争。周宣王执政46 年,就打了大小40余年 的仗。
词语注音
岁亦莫(mù)止 载 (zài) 饥载渴
猃狁(xiǎn yǔn ) 之故 王事靡盬 (gǔ)
彼路 (lù)斯何
四牡騤騤(kuí) 小人所腓(féi)
• 3、学习《诗经》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同步精品课堂课件:第4课《诗经》两首(《氓》《采薇》)(基础版)

二三其德;
5、6 被弃 苏醒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 忠贞、勤劳、善良和 决绝 靡有朝矣;静言思之;总角之宴, 顺、坚定、决绝 言笑晏晏;及尔偕老
☆课堂探讨☆
做的怎样?
小结:女主人公是一个温顺多情、知礼守礼、吃苦耐劳、自信自强、勇于追求幸福、 自主自尊,但也知天安命的古代劳动妇女的形象。 知礼守礼,在心上人来求婚时因为没有媒人,不合礼法而没有答应,“匪我愆期, 子无良媒”。温顺多情,婚前对心上人的一片痴情,“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不 见复关,泣涕涟涟”,在被丈夫无情地抛弃后,女子还留恋起初和丈夫两小无猜的 欢乐“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以及丈夫爱的誓言“及尔偕老”。吃苦耐劳,“自 我徂尔,三岁食贫。”“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自信自强 也知天安命,“女也不爽”乃是她对自我的肯定,“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 三其德”则是她直面斥责丈夫的不义行径。但她对于被丈夫抛弃,没有任何反抗的 能力,“躬自悼矣”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对于自己的不幸只能沉默从之。
功名万里忙如燕,斯文一脉微如线。光阴寸隙流如电,风霜两鬓白
如练。尽道便休官,林下何曾见?①至今寂寞彭泽县。
注:①化用唐代灵沏和尚的诗句:“相逢尽道休官去,林下何曾见
一人?”
☆课堂提高☆
灵活运用哟
1.这首元曲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其表达效果。 (4分)
☆课堂提高☆
做的怎样?
【答案】比喻(1分)开头以四个比喻组成排比,他们为富贵功 名而像燕子一样奔走劳碌的时候,斯文消失,青春已“流如电” 般悄然逝去,两鬓如白练斑白。(1分)他们投机钻营,人格丧 尽,知识分子所应有的气节和尊严,已荡然无存。(1分)生动 形象地勾画出官迷、政客的可鄙、可悲的形象特点。(1分)
【课件】人教版必修二《诗经两首—采薇》课件

•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 忧心烈烈:忧心如焚。载:又。
•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 戌:守。这里指防守的地点。未定:不固定。 使:使者。 聘:问。
•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 刚:坚硬,指薇菜茎叶渐老变硬。
•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 阳:周代自农历四月到十月,称为阳月。
•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 盬:没有止息。 启处:与上文"启居"同义
•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 孔:很。 疚:病痛。 我行不来:我从军远行之后 一直回不来。来:归来。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杜甫《兵车行》 主人公戍边多久?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薇菜刚刚发芽,却又说“岁亦莫止”,是否矛盾?
3.反衬手法:
用美好的景物来写快乐,用凄苦的景 物来写悲哀,这是陪衬(正衬);反衬往 往比陪衬更有力量(以乐景写哀情,以哀 景写乐情)。
4. 重章复唱
前三章开头句式相似,反复吟唱,以 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的流逝,在鲜明的节 奏中表现出诗歌的音乐美。
课堂小结
读罢全诗,我们仿佛看见一个身心憔悴的戍卒, 冒着大雪,沿着泥泞的小路慢腾腾地走向画面深处, 走向大雪浓重的远方。只给我们留下一个孤独的背影, 一声幽怨的叹息。战争是残酷的,战争带给人们的回 忆是痛苦的。从古到今,人们对战争的态度都是厌恶 和反感的,相信大家都是热爱和平,并且会尽力去维 护和平的。
第三部分(6) 归途之景
追忆
主题
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
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 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 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 对故乡的思念。
• 忧心烈烈:忧心如焚。载:又。
•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 戌:守。这里指防守的地点。未定:不固定。 使:使者。 聘:问。
•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 刚:坚硬,指薇菜茎叶渐老变硬。
•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 阳:周代自农历四月到十月,称为阳月。
•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 盬:没有止息。 启处:与上文"启居"同义
•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 孔:很。 疚:病痛。 我行不来:我从军远行之后 一直回不来。来:归来。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杜甫《兵车行》 主人公戍边多久?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薇菜刚刚发芽,却又说“岁亦莫止”,是否矛盾?
3.反衬手法:
用美好的景物来写快乐,用凄苦的景 物来写悲哀,这是陪衬(正衬);反衬往 往比陪衬更有力量(以乐景写哀情,以哀 景写乐情)。
4. 重章复唱
前三章开头句式相似,反复吟唱,以 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的流逝,在鲜明的节 奏中表现出诗歌的音乐美。
课堂小结
读罢全诗,我们仿佛看见一个身心憔悴的戍卒, 冒着大雪,沿着泥泞的小路慢腾腾地走向画面深处, 走向大雪浓重的远方。只给我们留下一个孤独的背影, 一声幽怨的叹息。战争是残酷的,战争带给人们的回 忆是痛苦的。从古到今,人们对战争的态度都是厌恶 和反感的,相信大家都是热爱和平,并且会尽力去维 护和平的。
第三部分(6) 归途之景
追忆
主题
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
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 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 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 对故乡的思念。
人教版必修二诗经两首《采薇》课件

02
构思情节
根据选定的主题,构思一个完整的故 事情节,包括起因、经过和结果。
01
锤炼语言
在创作过程中不断锤炼语言,力求语 言简练、意蕴丰富,增强作品的艺术 感染力。
05
2024/1/28
03
塑造形象
在情节中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通过 外貌、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来展 现人物的个性和情感。
04
表达情感
在创作中注重情感的表达,可以通过 借景抒情、直抒胸臆等方式来表达内 心的感受和思考。
6
PART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REPORTING
2024/1/28
7
《采薇》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
篇章结构
《采薇》共六章,每章八句,以采薇起兴,前五节集中写戍边战士在战场中的 所见所闻所感,末章抒发归途感慨,及抵达家乡后物是人非的感伤。
写作特点
重章叠句,反复咏叹,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诗中运用比兴手法,以薇菜的生 长比喻时间的流逝和戍边的漫长,表达了战士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展。
加强文化认同
跨文化交流有助于增强不同民族 之间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
,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2024/1/28
18
PART 05
艺术手法鉴赏与创作启示
REPORTING
2024/1/28
19
《采薇》中艺术手法运用举例说明
2024/1/28
比兴手法的运用
01
以“采薇”起兴,引出戍边战士的艰辛生活和思乡之情,形成
4
《采薇》创作背景及作者简介
《采薇》选自诗经小雅,是一首 戍卒返乡诗,描述了戍边战士在
归途中的所思所感。
关于《采薇》的作者,历史上没 有确切记载,一般认为是由民间 创作并经过文人加工润色而成。
优秀课件高中语文必修二 第二单元第四课《诗经两首 《采薇》》共25张

第六章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饥载渴。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译文 当初离家从军去,杨柳依依轻摇曳。 如今返乡解甲归,雪花飘飘飞满野。 道路长远慢慢行,又饥又渴愁肠结。 我的心中真悲伤,谁知我有多凄切。
第六章,写戍卒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有 了前面一系列铺垫,经过出生入死的战斗后,战 争的幸存者终于踏上了归家路途。但作品并没有 写士卒胜利后的喜悦,而是营造了昔日杨柳依依、 如今雨雪霏霏的场景,写的是历经磨难之后内心 深处的凄凉、悲苦,而且“行道迟迟,载饥载 渴”,归乡的路依然那么艰难。
苦心情
再读课文
小组自行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第一章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译文 采薇菜啊采薇菜,薇菜芽已破土钻。 说回家啊说回家,都已经到了年末。 没有家也没有室,只因猃狁来侵犯。 不能安坐与定居,只因猃狁常为患。
第二章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译文 采薇菜啊采薇菜,薇菜茎叶多柔嫩。 说回家啊说回家,心中忧思多深沉。 忧心如火猛烈烧,又如饥渴实难忍。 驻守营地不固定,没人回乡通音问。
三读课文
体味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主题探讨
《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表现了普 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 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 的思念。
艺术特色
情景交融,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 哀乐。
诗歌十分注重用具体生动的细节来展现生活图景。
是它的旋律协调,音节和谐,一 唱三叹,诗的前三章开头句式相 似,反复吟唱。
薇亦柔止
薇亦刚止
岁亦阳止
忧心孔疚
特点:像这样在诗歌的不同段落的同一位置,相同或相近 的诗句、段落重复出现的表现手法,叫做 重章叠句 好处:在内容上,植物的生长喻示了时间的流逝,人物内 心的焦虑与痛苦也随之加重,从而突出主题;从音律上, 反复吟唱,富有节奏感,表现诗歌的音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