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北部陆坡区多次波组合压制技术

合集下载

海洋地震勘探多次波组合压制技术

海洋地震勘探多次波组合压制技术

海洋地震勘探多次波组合压制技术许阿祥;卢福水【摘要】在海洋地震勘探数据处理中,多次波被作为重要干扰波予以压制.对于不同类型多次波发育的情况,需要选择多个方法,优化组合,扬长避短,在保持有效反射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压制多次波.本文讨论了多次波压制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组合压制的思路、模式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借助Promax地震数据处理系统,对Pluto2D模型模拟数据进行了组合压制方法应用.结果表明,以SRME法+Radon变换+内切除为主的多次波组合压制方案,在复杂海洋地质条件下,具有独特的优点和适用性,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期刊名称】《工程地球物理学报》【年(卷),期】2014(011)004【总页数】9页(P467-475)【关键词】多次波;方法原理;组合压制;模拟数据处理【作者】许阿祥;卢福水【作者单位】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上海200092;江西省地震局,江西南昌330039;江西省地震局,江西南昌33003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41 引言在地震勘探数据处理中,多次波是一个重要干扰,尤其对于海洋地震勘探,与海面和海底两个强反射界面相关的多次波十分发育,严重影响有效波成像与速度分析,使资料信噪比和分辨率降低,处理不当可能导致错误的解释。

许多多次波压制方法被提出并转化为应用技术,但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数据本身缺陷、方法局限性、软件实现能力等诸多原因,多次波压制一直困扰着地震数据处理人员。

随着我国海洋地震勘探的发展,对多次波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探索形成一些特定条件下的多次波组合压制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多次波压制方法主要有两类,基于一次波和多次波特征差异的滤波方法和基于波动理论的预测减去法[1]。

滤波方法方面,目前研究较多的有根据一次波和多次波MVO、AVO及PVO差异的聚束滤波方法,基于Curvelet变换的多次波压制方法以及高分辨率Radon变换方法。

多种多次波压制技术提高可燃冰地震识别

多种多次波压制技术提高可燃冰地震识别

多种类型的多次波,严重影响了可燃冰地震特征的 识别。 图 1 为该区典型的地震资料,从 1.8~3.7 s 发 育了不同程度的多次波。 笔者通过对该区的地震资 料进行分析,针对资料中存在的自由表面多次波、层 间多次波、绕射多次波等类型多次波,采用多种多 次波压制技术串联组合,提高了可燃冰地震响应特
CMP 603 623 643 663 683 703 723 743 763 0.5
CMP 308 328 348 368 388 408 428 448 468 1.0
1.5
时 间/s 时 间/s
2.0
2.0
2.5
2.5
3.0
3.0
3.5
3.5
(a)
(b)
图 5 绕射多次波压制前(a)、后(b)的对比剖面 Fig. 5 Stack sections before(a) and after (b)diffracted multiple attenuation
气水合物分布区(图 7 中的黄色区域),即发现了新 的勘探领域。
3 结束语
厄瓜多尔西海岸地区的深水区域海底崎岖,海 洋地震资料中多次波比较发育,一次多次波、二次 及二次以上多次波、绕射多次波等共存于地震数据 体中。 单一的多次波压制方法不能够完全解决多种 类型并存的多次波压制问题,采用多种多次波压制 技术串联组合方法后,有效地压制了多次波,获得 了真实的地下地质结构。 通过地震资料品质的提 高 ,突 出 了 可 燃 冰 的 地 震 反 射 特 征 (BSR 特 征 ),清 晰地划分出了可燃冰的分布范围并指出了新的勘 探领域。
SRME 技术主要是压制与自由表面相关的多次 波。 由于一次多次波与自由表面形态极为相似,所 以能较好地得到压制;而二次及二次以上的多次波, 其传播路径往往会发生较大的改变,只有近道路径 与自由表面相似,所以对于这些多次波,SRME 技术 只能衰减其近道部分的能量。 该技术的最大优点是 通过数据自身进行时空褶积来预测表面多次波,不 需要预先了解任何地下介质构造、速度参数、反射 系数等信息,同时与近道时差大小无关,完全由数 据驱动[8]。 图 2(a)、图 2(b)分别是采用 SRME 技术 前、后的叠加剖面,对比二者,说明该技术的应用可 使多次波得到有效衰减。

浅析海底浅地层剖面多次波压制技术

浅析海底浅地层剖面多次波压制技术

浅析海底浅地层剖面多次波压制技术作者:马伟鹏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3年第15期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相关能源利用方面的需求,我们逐渐进入了海洋探测和应用的领域,由于海洋的历史久远,开发技术发展历史比较多,故海洋领域内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矿产资源!传统的开发和利用也仅限于表面层次的应用和研究,科学技术的创新和进步,使我们对海洋的开发和利用有了更多的途径和方法。

在对海洋的开发和利用中多次波的影响一直是海洋勘探领域的一项难题,该文就海底浅层地层剖面多次波压制技术进行探讨和研究,希望能够在具体应用中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海底浅地层剖面多次波预测反褶积压制技术中图分类号:P63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c)-0052-021 多次波的产生原因、分类和特点1.1 压制多次波技术的重要性在利用反射波的海洋勘探中,多次波作为重要的干扰波之一,尤其是在具体的海上地震勘探工作中,由于海面和海底这两个强反射界面的影响,海上多次波发生的情况十分严重。

多次波在海底浅层剖面的出现,使具体勘探的主要目的反射层难以分析和解释,往往会被错误地分析成为一次波,甚至还可能被错误的认为是有利勘探目标。

因此,在勘探海底浅地层剖面上的数据处理中,采取多次波压制技术对多次波进行有效的压制十分关键。

在分析如何压制去除多次波之前,我们还要从分析多次波的产生原因、类型及特点等几个方面入手,然后再根据具体内容提出针对性的压制技术和手段。

1.2 海上多次波的产生原因及分类海上多次波的形成主要和海上具体的采集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因为对于波段的激发和接收都是在海水表面、海水、海底以及空气介质中进行的,而这类介质又都是很好的反射界面,而且受海水对声波衰减作用较小,这样就会使海水面和海底之间形成不断来回反射的多次波;另一方面,海底浅地层剖面介质的成层性比较好,经过长期海水的压力、沉淀等压实作用往往会形成较好的压实层,从而形成较强的反射界面,形成海面、海水与海底地层之间的来回反射造成的多次波。

多次波压制方法

多次波压制方法

1.共中心点叠加法共中心点叠加法是依据动校正后一次波和多次波之间剩余时差的差异,将不同接收点收到的来自地下同一反射点的不同激发点的信号,经动校正后叠加起来,这种方法可以比较有效地压制多次波。

用一次波的速度作动校正,这时一次波同相轴被校平而多次波仍有剩余时差,通过叠加使一次波得到增强而多次波得到削弱。

为了提高压制多次波的效果,采用加权叠加(炮检距与权系数成某种比例关系,使多次波剩余时差较大的道有较大的权系数)。

参考文献[14]说明了一种最佳加权叠加法,用最小二乘方法求解叠加各道的权系数,使叠加结果最佳,接近于一次波而使有剩余时差的多次波得到最大的削弱。

1973年E. Cassano等人提出了最佳滤波叠加方法,这是用最小二乘方法求解各叠加道的滤波因子,使叠加达到最佳压制多次波从而最佳逼近一次波。

当多次波剩余时差达到50ms以上,一般叠加可使多次波削弱10dB到20dB,而最佳加权叠加和最佳滤波叠加还可使多次波再削弱20多dB。

这只是理论上分析的效果,由于实际叠加各道的振幅均一性精度较低(理论上认为严格均一),故用计算而得的精度很高的权系数或滤波因子与之相乘或褶积,精度下降,无法达到理论最佳效果。

2.二维滤波法根据动校正后的道集上一次波与多次波时差不同,可用倾角滤波、速度滤波、扇形滤波等二维滤波方法滤除多次波保留一次波。

动校正速度可以用多次波的速度,如CGG 的FKMUL[15],也可采用一次波与多次波两者之间的速度,如Digicon的ZMULT[16][17]。

滤波可以在f-k域或x-t域或x-f域进行。

采用的道集可以是CMP 道集也可以是CSP道集。

B.Zhou等人较详细地分析了二维滤波压制多次波的一些特点,认为设计二维滤波关键是要把多次波的抑制区域确定合适,否则会损害一次波,同时抑制区与通放区的边界不能简单采用一条直线,直线边界会产生Gibbs现象,必须采用渐变呈椭圆状的边界,故设计好二维滤波是比较困难的,为此他们提出用波场外推所得的多次波模型来自动确定多次波的陷波区的一种非线性f-k滤波的方法,其陷波区边缘是光滑的。

拖缆与海底地震仪联合采集及数据处理方法

拖缆与海底地震仪联合采集及数据处理方法
3km。
(
4)炮 线 横 向 间 距:炮 线 横 向 间 距 与 最 大 空 间
采样间隔有关,炮 线 横 向 间 隔 一 般 是 后 者 两 倍。 假
设目标地层的视声波速度为 5000m/s,最 大 空 间采
样间隔应该是 100m,则炮线横向间距为 200m。
对海底 地 震 仪 的 布 放 间 距、放 炮 间 隔、炮 线 长
据应用研究,电话 020-31704325,
Ema
i
l:wch
l@hyd
z.
cn。
通讯作者:马金凤,
Ema
i
l:gua
i
99@163.
c
om。
2020 年第 12 期
韦成龙等
拖缆与海底地震仪联合采集及数据处理方法
小放炮间距,可以保证最优的横向分辨率。
表 1 拖缆地震采集记录参数
F
i
1 Da
t
at
ab
[
3]
维地震与海底高频 地 震 联 合 采 集 技 术,其 重 点 在 于
海底地震观测系统设计

[
4]
利用拖缆 与 海 底 地 震 仪 同 时 接 收 震 源 反 射 信
参数。
海底地 震 仪 采 集 观 测 参 数,主 要 针 对 海 水 深
度、勘探目 标 层 深 度,合 理 设 置 海 底 地 震 仪 布 放 间
距、震源放炮间距、炮线长度、炮线间距等 [7]。
(
1)海 底 地 震 仪 布 放 间 距:布 放 间 距 对 海 面 炮
线长度、反 射 波 及 折 射 波 的 走 时 长 短 有 影 响,合 适
的布放间 距 可 以 在 数 据 处 理 阶 段 形 成 台 站 联 结 剖

海洋地震资料多次波压制技术及应用

海洋地震资料多次波压制技术及应用

me t h o d s a b o u t h o w t o i d e n t i  ̄a n d s u p p r e s s m u l t i p l e w a v e .
关键词 : 海洋地震资料 ; 多次波类型; 多次波压制技术
Ke y wo r d s :t h e ma in r e s e i s mi c d a t a ; mu l t i p l e — wa v e c l a s s i f e a t i o n ; mu h i p l e ~ wa v e s u p p r e s s i o n t e c h n i q u e s
e x p l o r a t i o n i s g r a d u a l l y d e v e l o p i n g f r o m t h e l a u d t o t h e s e a ,s o i t i s mo r e s i g n i i f c a n t a n d v a l u a b l e t o r e s e a r c h t h e ma nn e s e i s mi c p r o c e s s ng i
中图分类号 : P 6 3 1 . 4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6 — 4 3 1 1 ( 2 0 1 5 ) 1 0 目意 义
动 方程 外推 法 等 。
表 1 基于波动方程压制 多次波的方法I 1 1
基 本 物理 单 元 适 用 多次 波 类型 附 加信 息
Ab s t r a c t :I n r e c e n t y e a r s . w i t h t h e o n s h o r e o i l a n d g a s r e s o u r c e s e x h a u s t i n g , i n o r d e r t o e x p a n d t h e a mo u n t o f r e s o u r c e s , t h e s e i s mi c

海上地震资料多次波压制方法简介

海上地震资料多次波压制方法简介
去、
可以根撼 多 次波抛物 线 的 曲 度定 义 门槛 值 ( 3 U ) D T ,当 同相 轴 的弯 曲度大 于 门 C
槛值 时 .傲
i 隆 i 5
多 波 , 当刚卡轴 的弯 f度小 于 Ig H } l { " ,被认 为足一 次 波 。 值时

11 一 ( 一
1 预测反褶 积去鸣震
2 利用 一次波 和 多次 波的 速度差 异压制 多次波 . 利 用条件 :在 动校正 后一 次波 和多次波 的时差 基础 上 适 喟类 型 :比较适用 于 长周期 的强多次 波 使 用方 法 :

() 内切 除迭加 和加权 迭加 1 图 2和 图 3分别为 常规迭 加与 内切除 迭加 、常规迭 加与加 权迭 加对 比图 。
1 海上 多次波产 生 的条件 ,
海 上产 生多次 波要有 较强 的波 阻抗 界 面 ,属 于这类 界 面 的有 坚 硬 的海 底 、基 岩 面 、
强不整合面 、火成岩和其它强反射界面 ,如石膏岩 、岩盐 、石灰岩等。 2 海上多次波的类型 . 海底全程多次波:在某一深层界面发生反射 的波在海底又向下发生反射 ,在同一界 面又反射 回来 ,来回多次 ,这种多次波为海底全程多次波。海底全程多次波传播路程比 同深度的一次反射波的传播路程要长 ,为独立的同相轴。 短程多次波 :地震波从某一深部界面反射回来后 ,在薄互层的顶底界面多次连续反 射 ,紧接 在一次 反射之 后到 达 ,延 迟 了部分 能量 ,常 与一次 波干 涉 ,改 变 了一 次波 的波
去 多 次波 前 的迭 加 剖 面
去 多 次 波 后 的 迭 加 剖 面
图 5 拉 东 分 解 法 去 多 次 波

: .

海上资料“四步法”多次波压制技术--曾天玖

海上资料“四步法”多次波压制技术--曾天玖

中国石油学会2008 年物探技术研讨会
1、产生多次波的条件
要有较强的波阻抗界面,如海水表面、坚硬的海底、基岩 面、强不整合界面、火成岩和其它强反射界面(如石膏层、岩 盐、石灰岩等)。
报告人:曾天玖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大港分院
二、海上多次波的产生、类型及识别
中国石油学会2008 年物探技术研讨会
报告人:曾天玖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大港分院
二、海上多次波的产生、类型及识别
中国石油学会2008 年物探技术研讨会
动校正道集
报告人:曾天玖
速度谱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大港分院
二、海上多次波的产生、类型及识别
中国石油学会2008 年物探技术研讨会
速度扫描V=2400米/秒
报告人:曾天玖
速度扫描V=4000米/秒
p:为水平相速度的倒数,又称慢度
报告人:曾天玖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大港分院
三、“四步法”多次波压制技术
1、Tau-P域反褶积
中国石油学会2008 年物探技术研讨会
t-x域的线性同相轴在τ- p域表现为一点
报告人:曾天玖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大港分院
三、“四步法”多次波压制技术
1、Tau-P域反褶积
三、“四步法”多次波压制技术
中国石油学会2008 年物探技术研讨会
海上资料处理常用的“四种”多次波压制方 法
1、Tau-p域反褶积技术 ——多次波的周期性,水深较浅时应用效果较好;受
反褶积方法的限制,水深较大时压制效果不佳。 2、高精度RADON变换技术
——依据多次波和一次波速度的差异,技术比较成熟,使 用广泛,当多次波和一次波速度相近时,去除效果不理想。
层间多次
二、海上多次波的产生、类型及识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多次波 的发育特点
本 研 究所 采用 的三条 地 震测线 分 布于南 海北 部 陆坡 区 , 从 东 至西 分别 为测线 A、 B、 C( 图1 ) , 为 广州
油气地球物理勘探中地震成像的关键 问题 。如何有 效 地消 除或 衰减 各 种类 型 的多 次 波 . 并 最 大 限 度 地 保 留一 次波 信号 一直 是地 震勘 探 中人们 关注 的一 个 重 要课 题 1 ] 。地 震 资料 成 像 处 理 的 偏 移 算 法 中 ,
摘 要: 南海北部陆坡 区大部分为深水崎岖海底地貌 , 各种类型 多次波十分 发育 , 多次波 的辨识 和压制历 来是该 区 地震资料处理 的难 点和重点。选取适合的多次波压制 技术方法 是获得 高质量 成像地 震剖 面的关键 。通过对 东西 向排列 的三条测 线原始资料 中多次波的发育情况研究 , 分析了该区多种类型多次波 的特点 , 组合 应用 效 果和质量明显得到改善 , 中、 深层反射波组特征清楚 , 易于辨识和解释 。 域预测反 褶积 、 自由表面多次波衰减 ( S R ME ) 、 高精度 R a d o n变换 和分频 能量衰 减法 , 对各 种多次 波进行 有效压 制 , 使 叠加
水多次波的特点也有深水多次 波的复杂性。因此 ,
在 处理 这种 地震 资 料 时 。 某一 种 压 制 多 次 波 的技 术
都 会存 在一 定 的局 限性 . 仅 采 用单 一 技 术 很 难 把各
种 多次 波进 行 有 效 压 制 [ 8 。文 中采 用 多 方 法 、 多
技 术组 合方 式 的思路 来压 制 多次波 。
最 深处 超 过 3 0 0 0 m, 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有 明 显 的崎 岖 海 底 地 貌 特
征 。这种 崎 岖 海 底 构 造 造 成 了研 究 区 点 源 干 扰 严 重, 多次 波非 常发 育 , 中、 深 层信 噪 比极低 。 很显然 . 各 种 多次 波 的识 别 和 有 效压 制 是 该 区
假设 地震 数 据是 由一 次反 射 波 组 成 。 而 海 上 地 震 数
海洋 地质 调 查 局 “ 探宝号 ” 船分别 于 2 0 0 3年 、 2 0 0 9 年和 2 0 0 5年采 集 的 中、 长 排列 地震 数据 。其 主要 采
集参 数 见 表 1 , 这 类 采集 参 数 是 这 一 时期 南 海 北 部
第3 9卷第 5 期
2 0 1 5年 1 0月





Vo 1 . 39. No . 5
G EOP HYS I CA L & GE OCHE MI C AL E XPL OR AT I ON
Oc t . , 2 0 1 5
d 0 i : 1 0. 1 1 7 2 0 / wt y h t . 2 01 5. 5. 1 8
Z h a n g L, Wa n g X x, We i z Q, e t a 1 . C o mb i n a t i o n o f m u l t i p l e a t t e n u a t i o n t e c h n i q u e o n t h e n o . h e m s l o p e o f t h e S o u t h C h i n a S e a [ J ] . G e o p h y s i c a l nd a Ge o 。 c h e mi c M E x p l o r a t i o n , 2 0 1 5 , 3 9 ( 5 ) : 9 8 5 — 9 9 3 . h t t p : / / d o i . o r g / l O . 1 1 7 2 0 / w t y h t . 2 0 1 5 . 5 . 1 8
关键词 : 南海北 部陆坡 ; J r _ p域预测反褶积 ; S R M E; 高精 度 R a d o n变换 ; 分频能量衰减法 ; 多次波 ; 组合压制技术
中图分类号 :P 6 3 1 . 4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号 :1 0 0 0 - 8 9 1 8 ( 2 0 1 5 ) 0 5 - 0 9 8 5 - 0 9
张莉 , 王笑雪 , 韦振权 , 等. 南海北部陆坡 区多次波组合压制技术 [ J ] . 物探与化探 , 2 0 1 5 , 3 9 ( 5 ) : 9 8 5 — 9 9 3 . h u p : / / d o i . o r g / l O . 1 1 7 2 0 / w t y h t . 2 0 1 5 . 5 . 1 8
地震 数据 , 其海 水 深度 变化极 大 , 地震 资料 中既 有浅
沉积充填特征的各种地质体的地球物理信息也明显 不 同, 即不 同地 质属 性 的盆 地 及 区带 所 形 成 的各 种 类 型 的地 质体具 有 明显不 同的地球 物 理信 息—— 地
震反 射特 征 。 研究 区海 水深 度变 化大 , 最 浅 处水 深 约 2 0 0 m,
南海 北部 陆坡 涵盖 着不 同的沉积 盆地 及相 应 的 区域 地 质背 景和 构造属 性 。 沉积 充填 物差 异大 , 油气 成 藏地 质条 件复 杂 。 反 映 沉 积 盆地 发 育 演 化 特 点及
工作 带来 了极 大 的 困扰 [ 4 ] 。 研 究 区存 在着 不 同地 质背 景 、 不 同时 期采 集 的
南 海 北 部 陆坡 区多次 波 组 合 压 制 技 术
张莉 , 王 笑雪 , 韦振权 , 帅庆伟 , 钱 星 ,
( 1 . 国土资源部 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 广东 广州 5 1 0 0 7 5 ; 2 .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广东 广 州
5 1 0 0 7 5 ; 3 . 成 都理 工 大学 能源 学 院 , 四) i l成都 6 1 0 0 5 9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