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货币统计分析
货币流通数据分析

货币流通数据分析在现代经济中,货币是促进商品与服务交换的重要工具。
货币流通数据是对货币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有助于我们了解货币的运行状况以及经济活动的变化趋势。
本文将聚焦于货币流通数据的分析,探讨其在经济研究和决策制定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首先,货币流通数据为经济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统计依据。
通过对货币供应量、货币存量和货币流速等指标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货币的数量、增长速度以及运动速度等信息。
这些数据有助于我们评估货币政策的效果、预测通货膨胀与通缩的风险,并为货币政策的优化提供依据。
同时,货币流通数据还可以为宏观经济分析提供参考,帮助我们了解货币对经济增长、失业率和利率等方面的影响。
其次,货币流通数据对决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货币流通数据的分析,政府与央行可以及时了解到经济的总体状况以及货币市场的动向。
根据这些数据,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调整货币供应量,以促进经济的稳定与发展。
央行可以对货币政策进行微调,以应对经济的波动和风险。
此外,投资者和企业也可以通过对货币流通数据的研究,来做出投资决策和经营战略,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货币流通数据分析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数据背后的含义和趋势。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时间点的数据,观察货币供应量和货币存量的增长情况,以判断经济的扩张或收缩趋势。
其次,货币流速可以反映货币的流通效率,高速流通可能意味着经济活动的活跃,但也可能存在通货膨胀的风险。
最后,货币分布和使用的数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各个行业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为调整经济政策提供参考。
然而,在进行货币流通数据分析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到其局限性。
首先,货币流通数据只能反映货币的表面运行情况,无法深入了解货币的使用目的和效果。
其次,货币流通数据只是经济分析的一个方面,还需要与其他经济指标相结合,才能全面地评估经济的状况。
此外,由于货币流通数据的收集和统计存在一定滞后性,我们需要谨慎对待数据的时效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货币流通数据的分析对于经济研究和决策制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数字货币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2023年数字货币行业市场规模分析数字货币行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新兴行业,随着人们对数字货币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不断提高,数字货币行业市场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
本文将对数字货币行业市场规模进行分析。
一、全球数字货币市场规模随着数字货币的发展,全球数字货币市场规模呈现出较快的增长趋势。
据统计,2019年全球数字货币市场总规模为2198亿美元,同比增长15%,其中比特币占据了市场份额的60%以上。
预计到2025年,全球数字货币市场规模将达到9302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11.5%。
二、中国数字货币市场规模中国是全球数字货币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之一,中国数字货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截至2020年底,中国数字货币用户已突破1亿人,数字货币交易总金额超过数万亿人民币,数字货币交易量占全球总量的60%以上。
据预测,到2023年,中国数字货币市场规模将达到3万亿人民币。
三、数字货币行业市场主要分布区域全球数字货币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韩国、中国等国家。
其中,美国数字货币市场发展成熟,向监管合规化、金融化方向快速发展;日本数字货币市场成熟度也很高,监管相对宽松,硬件、软件以及社区生态环节均相当发达;韩国数字货币市场也发展成熟,交易量大,用户活跃度高;中国数字货币市场在各个方面都有较快的发展速度,是数字货币行业市场的领导者之一。
四、数字货币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数字货币市场发展迅速,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监管不规范、交易风险等问题。
为了推动数字货币行业的发展,政府部门和行业机构正在加快推进数字货币行业的监管和规范化发展。
同时,区块链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也为数字货币行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预计未来数字货币行业将继续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数字货币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数字货币的应用场景也将逐步扩大。
总之,数字货币行业市场规模庞大,发展前景广阔,是未来金融科技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有着重大的意义和价值。
中国货币供应波动特征的统计分析

月 , 中 国 人 民银 行 法 》 审 议 通 过 又 为 中 央 银 行 实 施 以货 币 《 的 总 量 为 中介 目标 的 货 币 政 策 提 供 了法 律 基 础 。
然 而 , 对 我 国 的 货 币 总 量 进 行 调 控 , 先 必 须 充 分 认 要 首
定 期 存 款 ; 3 银 行 吸 收 存 款 的 目的 是 为 了 发 放 贷 款 , () 其
M 这 是 因 为 :1 银 行 存 款 是 银 行 资 金 的 主 要 来 源 , 观控 z 。 () 宏
制 M 掌 握 银 行 资 金 的 主 要 来 源 —— 存 款 总 额 ; 2 居 民储 能 ()
蓄 存 款 是 银 行 存 款 的 重 要 储 源 , 定 期 存 款 又 在 居 民 储 蓄 存 而 款 中 占 绝 大 比重 , 观 控 制 M 能 掌 握 储 蓄 存 款 的 绝 大 部 分 宏
范 围 涉 及 到 生 产 、 通 、 配 等 各 个 领 域 , 观 控 制 M 能 大 流 分 宏
识 我 国 在 实 现 货 币 政 策 目标 的 过 程 中 所 伴 随 的 货 币 供 应 波 动规律 和特征 , 括识 别波动 的性质 、 期 的长度 和波 幅、 包 周 货
币 政 策 调 整 对 货 币 供 应 波 动 的 影 响 等 。在 此 基 础 上 , 能 进 才
着 重要 的 启 示 作 用 。
关 键 词 : 币供 应 ; 动 ; 期 ; 计 分 析 货 波 周 统 中 图分 类 号 : 2 2 F 2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O 3 7 1 ( 0 2 0 —0 9 一O 1 O — 2 7 2 0 )5 0 1 4
纵 观 世 界 各 国 的 货 币 供 应 史 , 是 一 部 货 币 供 应 波 动 都
货币供应分析

货币供应分析货币供应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由中央银行或金融机构创造和发行的货币总量。
货币供应的变动对经济体系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进行货币供应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经济运行的趋势和规律,为经济政策的决策提供依据。
一、货币供应的定义及构成货币供应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特定时期内,由中央银行和金融机构发行的货币总量。
货币供应通常包括广义货币供应(M2)和狭义货币供应(M1)。
广义货币供应(M2)是指所有非金融部门(包括居民、企业等)的流通中的货币总量,包括人民币存款、居民和非居民持有的外币存款等。
狭义货币供应(M1)是指货币最流通的部分,包括市面上的现金、活期存款、银行之间往来存款等。
二、货币供应分析的意义和方法货币供应分析是研究货币总量、货币组成和货币供应变动对经济波动的影响的过程。
它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政策决策的参考依据:货币供应的变动会对通货膨胀、利率、经济增长等产生重要影响,通过货币供应分析,可以为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2. 经济预测和风险评估:货币供应的变动通常会对经济走势产生影响,通过对货币供应的分析,可以预测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等的趋势,并评估经济风险。
货币供应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货币乘数分析:货币乘数是指由于银行信贷的杠杆作用,初始货币投入会引发更多的货币创造和流通。
通过分析货币乘数的变化,可以预测货币供应的增长趋势。
2. 货币需求方程:货币供应受到货币需求的影响,通过建立货币需求方程,可以分析货币供应与货币需求之间的关系,进而预测货币供应的变动。
3. 统计分析: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经济数据,如货币供应量、GDP、通货膨胀等指标的变化,可以揭示货币供应与经济变动之间的关联性。
三、货币供应分析的案例和实践货币供应分析在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中国为例,近年来,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和金融市场的改革开放,货币供应分析逐渐成为评估经济运行状况和制定货币政策的重要依据。
加密货币数字加密货币市场分析和投资

加密货币数字加密货币市场分析和投资数字加密货币市场近年来一直备受关注,成为了金融领域的热门话题。
加密货币如比特币、以太坊等,以其高度的匿名性和便捷的交易方式,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和交易者。
本文将对数字加密货币市场进行分析,并探讨投资该市场的一些策略和注意事项。
一、市场概况数字加密货币是一种基于密码学技术的虚拟货币,其交易和记账过程依赖于区块链技术。
比特币是最早的一种数字加密货币,随后涌现了许多新的数字加密货币,如以太坊、莱特币等。
数字加密货币市场具有全球化特点,交易平台遍布全球各地。
二、市场分析1. 市场规模:数字加密货币市场自2009年比特币问世以来,不断扩大,市场规模呈现上升趋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球数字加密货币市值已超过5000亿美元。
2. 市场波动:数字加密货币市场波动性较大,价格变动非常剧烈。
这主要是由于市场供求关系、政策法规、投资者情绪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
3. 投资机会:数字加密货币市场具有较高的投资回报率,也孕育着许多投资机会。
一些投资者通过分析市场趋势和技术指标,采用交易策略进行投资,取得了可观的收益。
三、投资策略1. 长期持有:长期持有是一种较为保守的投资策略,适合对市场走势有信心的投资者。
通过购买优质的数字加密货币,并长期持有,等待市场价值的增长,获得投资回报。
2. 短期交易:短期交易是指利用市场波动进行买入和卖出的交易方式。
短期交易需要更高的交易技巧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适合有较高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
3. 分散投资:分散投资是降低风险的有效方式。
投资者可将资金分散投资于多种数字加密货币,以分散市场风险。
四、投资注意事项1. 风险识别:数字加密货币市场具有较高的风险性,投资者应该明确了解风险并做好风险识别工作。
了解市场趋势和研究相关信息,降低投资风险。
2. 保护个人信息:在数字加密货币交易过程中,保护个人信息安全非常重要。
投资者应选择可靠的交易所,并加强账号安全措施,以免遭受盗窃或诈骗。
货币局制度 名词解释

货币局制度名词解释货币局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设立专门的机构来管理和监督货币发行与流通的制度。
货币局制度的设立旨在维护货币的稳定,保护公众利益,促进经济发展。
以下是对货币局制度的一些关键要点的详细解释:1. 货币发行与流通管理:货币局负责发行和管理该国或地区的货币供应量。
它通过制定货币政策,决定货币的供给量、发行时间和方式,并监督货币的流通环节,确保货币的正常运行。
2. 货币政策制定与执行:货币局制定并执行货币政策,以调节经济状况和维持物价稳定。
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维持通货膨胀率、利率和汇率的稳定,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
3. 汇率管理:货币局负责管理和维护该国或地区的汇率稳定。
它可以通过干预外汇市场,购买外汇或调整货币政策来影响汇率的波动,防止过度波动对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
4. 货币发行监督与反假币工作:货币局负责监督和管理货币的发行过程,以确保发行的货币质量合格、安全,并防止假币的流入。
货币局还负责反假币工作,通过技术手段和执法措施打击假币制造和传播。
5. 货币统计与调查研究:货币局负责收集、整理和分析与货币相关的数据,并根据政府的需求提供相关报告和建议。
货币局还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分析货币供求、流通情况和货币政策的效果,为制定和调整政策提供依据。
6. 国际合作与对外交往:货币局负责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货币机构进行合作和交流。
它可以与其他国家的货币局进行信息共享、政策研讨、技术援助等合作活动,以促进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和稳定。
总之,货币局制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设立的专门机构,其主要职责是管理和监督货币的发行与流通。
通过制定货币政策、管理汇率、监督货币发行与反假币工作,货币局在维护货币稳定、保护公众利益、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同时,货币局还负责货币统计与调查研究、国际合作与对外交往等工作,以提供政策支持和推动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发展。
1984以来中国的货币乘数和货币流通速度统计规律研究

1984以来中国的货币乘数和货币流通速度统计规律研究一、简介二、货币乘数及其影响因素三、货币流通速度及其影响因素四、中国货币乘数和货币流通速度的统计规律及分析五、未来展望标题一:货币乘数是什么自1984年起,中国实行了市场化改革和开放政策,货币供应量不断扩大。
货币乘数是指货币投入经济中所带动的金融机构贷款和存款的增长。
本文将介绍什么是货币乘数以及它的影响因素。
货币乘数的计算公式如下:货币乘数=1/存款准备金率标题二: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货币乘数的大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货币供给、储蓄率、金融基础设施等。
其中,货币供给是决定货币乘数大小的最主要因素。
货币供给的增加,将带动银行放贷,同时也增加了货币乘数。
储蓄率是影响货币乘数的第二个因素。
当储蓄率越高时,银行的存款利率就越高,使得银行吸收更多的存款。
因此,储蓄率越高,银行的储蓄越多,货币乘数也越大。
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如政策、经济环境、金融基础设施等,也会影响货币乘数大小。
标题三:货币流通速度是什么货币流通速度指在一定时间内,货币的交易频度和交易速度。
货币流通速度的快慢与消费者支付方式、经济社会活动的繁茂程度等有关。
货币流通速度的计算公式如下:货币流通速度=国内生产总值/货币供应量标题四: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因素货币流通速度的大小同样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货币供应、经济体制、生产和消费行为等因素。
货币供应和货币需求之间的关系是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主要因素。
当经济活动强劲时,货币需求相对增长,而货币供应减少,货币流通速度会加快。
反之亦然。
经济体制是另一个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因素。
市场化经济体制提高了货币流通速度,与计划经济体制相比。
生产和消费行为也是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因素。
消费者支付方式、税收和其余政策也会影响货币的流通速度。
标题五:中国货币乘数和货币流通速度的统计规律及分析自1984年以来,中国货币供应量不断扩大,货币乘数和流通速度也有所增加。
但是,在货币乘数和流通速度的增加之后,中国还面临了一系列的宏观经济问题。
最新中国货币供给量、货币乘数、货币化率等指标的测算与分析

中国货币供给量、货币乘数、货币化率等指标的测算与分析中国货币供给量、货币乘数、货币化率等指标的测算与分析一、建立货币供给量Excel文件,将基础货币、货币供给量、GDP、CPI数据导入文件中,并测算相关指标,运用EViews软件,测算各层次货币对CPI的影响。
(1)通过eviews 对1999年到2010 年CPI的月度数据作图可以发现,在这10年内的CPI指数波动较大,对CPI进行单位根检验和ARMA过程检验,结果如下。
经济学解释:cpi的变化与国家政策,经济环境形势有均有关系,而我国CPI在2009年1月有下降趋势而之前之后均是波动上升,可推测在09年有相关政策出台使CPI下降了10左右,通过查资料得知在09年提高了出口退税率,优化了信贷结构,促进了出口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使CPI暂时下降;但又由于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的的通胀率居高不下,最终使CPI呈上升的趋势。
(2)对cpi进行单位给检验,发现cpi一阶平稳(3)对CPI进行自相关检验,发现CPI在一年内的相关性较小,检验值都未达到临界值,但是一每一年1月的CPI值与其滞后两年的CPI值有强相关性。
即2010年1月的cpi与2009年1月的CPI,2008年的CPI都有强相关性。
AutocorrelationPartialCorrelation AC PACQ-StatProb. |* |.|* | 1 0.135 0.135 2.2083 0.137. |* |.|* | 2 0.170 0.154 5.7201 0.057. |* |.|* | 3 0.179 0.145 9.6662 0.022. |* |.|. | 4 0.094 0.037 10.774 0.029. |* |.|. | 5 0.113 0.056 12.383 0.030. |* |.|. | 6 0.090 0.034 13.414 0.037. |* |.|. | 7 0.097 0.048 14.618 0.041. |* |.|. | 8 0.110 0.058 16.167 0.040. |. |*|. | 9-0.038-0.103 16.359 0.060* |. |*|. | 10-0.103-0.156 17.746 0.059. |. |.|* | 11 0.071 0.078 18.408 0.073****|. | ****|.| 12 -0.494 -0.529 50.963 0.000* |. |.|. | 13-0.128-0.039 53.170 0.000取2010年1月的CPI与2009年1月,2008年1月的CPI为例用eviews作方程模拟可以看出t统计量值均超过2,即解释变量有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1=现金+活期存款 M2=M1+两年期以下定期存款 M3=M2+回购协议+货币市场基金存款+货币市场票据+两 年期以下债券
• MFS:建议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1997年内部修 订版提出,2000年正式颁布时取消)
M0=流通中现金 M1=M0+可转让本币存款和在国内可直接支付的外币存款 M2=M1+单位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外汇存款+CDs M3(广义货币)=M2+外汇定期存款+商业票据+互助金 存款+旅行支票
基础货币的构成
• 概念范围构成:目前有4种观点 (1)基础货币=银行准备金 (2)基础货币=公众手持现金+法定准备金
(3)基础货币=公众手持现金+法定准备金+商业银 行库存现金 (4)基础货币=公众手持现金+法定准备金+商业银 行库存现金+超额准备金
基础货币的构成(续)
• 统计内容构成:不是一种货币总量,不完全属于广义货币 • 广义货币:相对社会公众持有而言,不包括中央银行和其 他存款性公司所持有的货币 • 基础货币至少包括以下未纳入货币总量的部分:(1)其他 存款性公司在中央银行的存款;(2)其他存款性公司持有 的国家货币 • 其他存款性公司持有的以下中央银行负债不属于基础货币: (1)不能用老满足准备金要求的中央银行负债;(2)限 制使用、专门用于其他目的的中央银行负债 • 各国对基础货币的定义不尽相同。基础货币通常包括中央 银行对其他金融性公司、非金融性公司和其他常住者的负债, 即:(1)流通中的货币;(2)其他存款性公司在中央银行 的存款;(3)包括在广义货币中的中央银行负债
货币统计分析
☆ ☆ ☆ ☆ ☆ ☆ 货币层次与范围 货币的三个维度 货币的计量方法 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 货币统计框架 货币政策分析
一、货币层次与范围
货币的定义与职能
• 货币:能够执行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等职能 的金融工具(含金属货币、纸币、信用货币等)
• 货币的基本职能(MFS的表述)—— • 交换工具:即交易媒介,替代以货易货 • 价值储藏:强调是一种金融资产,“购买力的暂栖 所” • 记账单位:商品、资产的价值标准或交易单位 • 延迟支付的标准:在长期合同交易中作为计价支付的单 位,联系信用交易中的当前价值与未来价值
存款的创造
• 其他存款性公司的存款=原始存款+派生存款 原始存款:商业银行接受客户现金所形成的存款 (不会引起货币量的变化)。如果中央银行不增加 基础货币供应量,商业银行的原始存款就难以增加 派生存款:由创造过程是:客户原始存款→商业银行,提留部 分法定准备金→贷给客户,不用或提取很少现金 →存入商业银行,产生新的派生存款→…
(5)等价现金量:Ct=∑[(rtb -rti)/ rtb] Vti Ct—对金融工具现金性(完全流动性)的测量,反映一国t时期“纯” 货币的数量
货币服务指数法的计算(其他指数)
• 计算货币服务指数有多种选择:派氏指数,费雪 指数
• 美联储按费雪指数计算货币总量指数每月公布: Mt/Mt-1=[(∑VtAt/∑Vt-1At)(∑VtAt-1/∑Vt-1At-1)]1/2 A—某种资产的货币性权重
单,企业票据,一般银行承兑汇票,部分中期证券;不纳入—交易受限的 银行承兑汇票,长期证券和流动性弱的中期证券)→金融衍生工具(一般 不纳入,但CDs等纳入) • 通常不纳入广义货币的金融资产:贷款(回购协议如果属于国家定义的广 义货币,则应划为存款)→权益和投资基金股票→保险、养恤金和标准担 保计划→其他应收/应付账款
三、货币的计量方法
计量方法(1):叠加法
• 采用简单加总方法得出各个层次货币总量 狭义货币 —→ 广义货币 —→ 最广义货币 (M0,M1) (M2,M3,…) (L,…) 流动性强 …… 收益高 可分割性好 …… 交易成本高 可转让性强 …… 可转让性弱 交易成本底 …… 可分割性差 收益低 …… 流动性弱 图1 不同层次货币总量与货币性的关系 • 流动性总量(L):除广义货币外,还包括其他一些具有一定 流动性但还不足以纳入国家定义的广义货币之内的负债
不同层次货币定义的界定
• 对货币基本职能的理解不同,形成不同层次的货币: (1)基本职能是交换工具→M1=C+Dd C—银行体系以外的通货,Dd—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活 期存款 (2)基本职能是价值储藏→M2=M1+Ds+Dt Ds—银行体的储蓄存款,Dt—银行体的定期存款 (3)非银行金融机构与银行的存款没有本质区别→M3=M2+Dn Dn—非银行金融机构(财务公司、租赁公司等)的存款
计量方法(3):分解法
• 一种特殊方法(认为前两种方法均不科学):用一种金融工具 的需求函数推出其货币数量 • 来源:弗里德曼和哈恩《货币经济学手册》(第一卷),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 依据:货币计量的核心是找出“恰当的”加总 • →不同资产因为边界模糊,是否可以加总是很难确定的 • →即使是范围相对明确的现金和可开出支票的存款,由于两者在 交易成本、损失风险和从事非法或避税活动的容易程度等方面存 在差别,是否应被视为完全替代品也是不清楚的 • →分别估计现金、可开出支票的存款的需求函数可能更好一些 • →一旦认识到可开出支票的存款可能包括一些性质不同的组成部 分,就多了一个进行分解的理由 • →而一种资产可能会被不同群体所持有是又一个进行分解的理由 • →分解分析提供了一条捷径,能够绕开货币界定中的种种困难 • →将异质资产的需求模型化是可以选择的方法 • →引入计量经济工具考察各个需求函数之间的相关性质
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的引入
• 前述分析的结论:原始存款实质是商业银行(其他 存款性公司)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它有两个来源: 流通中现金(中央银行发行的通货,依赖商业银行 在中央银行的存款投放)+商业银行贷款(受法定 存款准备金等约束) • 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基础货币 • 相对于整个基础货币而言,存款创造有乘数作 用(如1/r)→货币乘数
(为定期存款,不能接受活期存款)
(4)非金融机构发行的短期金融资产也具有货币性或流动性→M4 =M3+L L—非金融机构(政府、企业等)发行的短期金融资产
(短期债券、票据等)
不同国家对货币供应量层次的界定
• 美国:分为M1、M2、M3三个层次 M1=流通中现金+支票账户存款+旅行支票 M2=M1+居民储蓄存款+定期存款+互助基金存款 M3=M2+CDs+回购协议+欧洲美元 • 英国:分为M0、M1、M3、M3H四个层次 M0=流通中现金 M1=M0+国内私人部门活期存款 M3=M0+国内私人部门所有类型本币存款 M3H=M3+国内居民持有的外汇存款
货币持有部门
• 哪些部门持有的金融资产可以纳入广义货币:持有货币对 宏观经济影响较大的部门 • 货币持有部门包括除存款性公司和中央政府之外的所有常住 部门:(1)存款性公司以外的金融性公司部门;(2)中央 政府以外的政府单位;(3)非金融性公司部门;(4)住户 和为住户服务的非营利机构 • 货币持有部门不包括:(1)存款性公司,中央银行是货币 发行者,其他存款性公司可向央行借款和透支,所持现金和 在央行的存款不在实际经济中发挥作用;(2)中央政府, (1)的实际决策者,其存款不属广义货币;(3)非常住单 位,持有的本国金融资产主要服务于国际贸易而非国内经济
存款创造过程的基本模型
• 一个逐步递减最终趋于0的等比数列,其和可用等 比数列的代数和表示: Sn=a1(1-qn)/(1-q) Sn—n项等比数列之和,a1—原始存款,q— 再贷款(存款创造)比率 当n→∞时,qn→0:Sn=a1/(1-q) 又∵q=1-r(法定存款准备金率),∴Sn= a1/r
四、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
• 广义货币的创造
广义货币主要由通货和存款构成,广义货币的创造就是通货 与存款的创造
• 通货的创造 中央银行创造通货,或者说中央银行与其他存款性公司共同创 造了通货→通货是在两者的业务往来中被创造出来的
• 从发行过程看:通货是其他存款性公司从中央银行提取并支付 给客户投放到市场中去的,过程:中央银行发行库→商业银行 业务库→对客户贷款或支付进入市场流通 • 从账户往来看:客户提取现金形成通货→(客户账户)其他存款 性公司上缴存款准备金、进行银行间资金清算、提取和回缴现金 →(存款账户)中央银行(现代央行制度下的存贷关系)
不同国家对货币供应量层次的界定(续)
• 日本:分为三个层次+广义流动性
M1=流通中现金+非金融机构活期存款 M2+CDs=M1+准货币+居民储蓄存款+外币存款+CDs M3+CDs=M2+邮政储蓄存款+劳动信贷协会和农业合作社 存款+CDs 广义流动性=M3+CDs+信托投资性存款+金融机构签发的 商业票据+回购协议+国外政府在日发行的债券
• 因此,广义货币的创造过程可概括为: 广义货币=基础货币×货币乘数
基础货币
• 概念出现于1960年代。基础货币(base money)又称 货币基数(money base)或高能货币(high-powered money):可以说是货币中最基础的部分,也可以说 是另一种货币定义 • 特征:(1)中央银行的负债;(2)其他存款性公 司负债产生的基础和货币供给的制约力量;(3)能 创造多倍于自身数量的存款货币;(4)为中央银行 所直接控制 • 广义货币=存款货币(约占80%以上,央行不能直接 控制)+基础货币(约占20%以下,商行在央行的存 款)
• 叠加法为大多数国家所采用
计量方法(2):加权汇总法
• 在对各种纳入货币的金融资产的货币性强 弱进行测定的基础上进行加权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