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定兴第三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河北定兴三中高二上学期月考一语文试卷

河北定兴三中高二上学期月考一语文试卷

2020-2021学年河北定兴三中高二上学期月考一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语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而后乃今将图南A.襟三江而带五湖B.或棹孤舟C.雄州雾列,俊采星驰D.窜梁鸿于海曲2.下列句子中文言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A.之二虫又何知。

B.乐夫天命复奚疑C.去以六月息者也D.而莫之夭阏者3.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时矫首而遐观(远)B.宇文新州之懿范(美好)C.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庄稼成熟)D.家君作宰,路出名区(宰相)4.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这位姑娘天生就眼睛深凹,鼻梁挺直,头发卷曲,身材苗条,好似芝兰玉树,在黄皮肤黑眼睛的国度里,很容易被人认出。

B.《三国演义》中《火烧赤壁》一回,活画了蒋干这个不学无术,胸无城府的腐儒形象。

C.郎朗的成功,不仅在于自己的闻鸡起舞,十年一剑,还在于父亲多年的叨陪鲤对,悉心教诲。

D.为化解部分旅客的不满情绪,他们设立了“旅客投诉中心”,此举说明他们不光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还有闻过则喜的雅量。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自从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把卫星送上天的国家以来,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B.由于春节前学生流、务工流、探亲流高度重叠,使得春节前客流高峰提前,预计2021年春运期间全国铁路将发送旅客3.32亿人次。

C.近日,深圳一名年仅35岁的外企女白领突然猝死于深圳地铁的台阶上的报道,引发了人们对职场白领健康状况的关注。

D.习总书记的“民生观”是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深刻体现,也是指导我们夯实执政之基的强大武器。

6.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组是()针对景区门票票价过高的问题,《旅游法》规定:门票实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严格控制价格上涨;拟收费或者提高价格的,应当举行听证会;景区提高门票价格应当提前六个月向社会公布。

河北省定兴第三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pdf

河北省定兴第三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pdf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 分钟; 分值:150 分; 命题人:耿红敏) 注意:将1~6题和12~14题的答案涂在答题卡1~9上,其它试题的答案答在答题纸上。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 鉴定紫砂壶优劣的标准,可用五个字概括——“泥”“形”“工”“款”“功”。

前四字属艺术标准,后一字为功用标准。

紫砂壶得名于世,根本原因在于制作原料紫砂泥的优越。

根据现代科学的分析,紫砂泥的分子结构确有与其它泥不同的地方;即使是同样的紫砂泥,其结构也不尽相同,因此而带来的功能效用及给人的官能感受也就不尽相同。

功能效用好的则质优,不然则质差;官能感受好的则质优,反之则质差。

所以评价一把紫砂壶的优劣,首先是“泥”的优劣。

需要注意的是,泥色的变化,只给人带来观感的不同,与功用、手感无关。

而紫砂壶是实用性很强的艺术品;尤其由于使用的习惯,需要不断摩挲,以使手感舒服,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

所以紫砂质表的感觉比泥色更为重要。

紫砂壶之“形”,与存世各类器皿相比最为丰富,素有“方非一式,圆不一相”之誉。

如何评价这些造型,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度的爱大度,清秀的爱清秀,古拙的爱古拙,喜玩的爱趣味。

从笔者角度出发,古拙应为最佳,大度次之,清秀又次之,趣味再次之。

紫砂壶属茶文化的一部分,它所追求的意境,应是茶道所追求的意境——“淡泊和平,超世脱俗”,而古拙与这种气氛最为融洽。

中国艺术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紫砂壶成型技法,与京剧唱段、国画工笔技法同工异曲,同样是十分严谨的。

点、线、面,是构成紫砂壶形体的基本元素。

在紫砂壶成型过程中,如工笔绘画一样,起笔落笔、转弯曲折、抑扬顿挫,都必须交待清楚。

点,需方则方,需圆则圆;线,需直则直,需曲则曲;面需光则光,需毛则毛,来不得半点含糊。

要使紫砂壶身造型规整、浑成整体唐花鸟边鸾禽鸟活跃之态、花卉芳艳之色。

《牡丹图》光色艳发,妙穷毫厘,画面中猫眼“竖线”画中午牡丹。

河北省定兴三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pdf

河北省定兴三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pdf

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卷 语 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命题人 曹春梅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戏曲艺术的虚拟性 虚拟性,是中国戏曲艺术最显著、最本质的特征之一,是戏曲艺术程式化、体系化表现手法的精髓和灵魂。

虚拟性作为戏曲艺术的核心成因,是在戏曲艺术长期发展中,遵循戏曲艺术的基本规律,经过戏剧艺术家对生活的精准提炼,一代代戏曲演员探索、创造和积累而成的。

中国戏曲特别重视叙事文学时空变换的自由,总是致力于打破舞台对时空变换的限制。

所谓虚拟性,就是不受舞台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利用演员描摹客观景物形象的细致动作和虚拟化表演,表现和制造特定的环境、事件、动作和情节,将观众引入特定的戏剧情境。

例如,在根本没有马匹的舞台上,演员手执一根马鞭,通过不同的挥鞭动作,就可以虚拟出上马、飞马、下马等意境。

观众能接受和承认这种虚拟性表演方式,与我们古代文学创作中使用“比兴”手法有关。

戏曲虚拟性表演与创作诗歌的“比兴”手法和绘画的写意手法如出一辙,体现着东方艺术在美学上的独到见解。

戏曲的虚拟性有其显著的特性。

假设性是其突出特性之一。

无论是对环境、事件,还是对人物的虚拟,在演员的主观意识中,所要虚拟的对象必须客观存在,并被假定为在舞台上可以客观存在。

这样演员才有可能在真实生活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的翅膀,通过虚拟、夸张和想象,使生活真实得以艺术再现。

如《白蛇传》“游湖借伞”一折中,演员把艄公活动的舞台部分合理假定为游船,待许仙一步跨到“船上”,“船上”的人立刻左右起伏,虚拟出游船左右晃动的戏剧情境。

如果追求实景效果和实际效应,很多事情在有限的舞台时间和空间中就难以实现。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河北省定兴第三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pdf

河北省定兴第三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pdf

识:记住
C.土石草树,咸能识其性情
咸:都,全部
D.他人辇取以去
辇:车子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①遂以其意垒石。
②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B.①曾于友人斋前作荆、关老笔。 ②骈死于槽枥之间。
C.①此学愚公之术而变焉者也。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皆默识在心,借成众手。常高坐一室,与客谈笑,呼役夫曰:“某树下某石可置某处。”目不转视,手不再指,若金
在冶,不假斧凿。甚至施竿结顶,悬而下缒,尺寸勿爽,观者以此服其能矣。人有学其术者,以为曲折变化,此君生平
之所长,尽其心力以求仿佛,初见或似,久观辄非。而君独规模大势,使人于数日之内,寻丈之间,落落难合,及其既
D.山未成先思著屋/屋未就又思其中之所施设/窗棂几榻不事/雕饰雅合自然。
7、把文中三个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尽其心力以求仿佛,初见或似,久观辄非。
(2)自吾以此术游江以南也,数十年来,名园别墅易其故主者,比比多矣。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注]。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
人,倾家事南亩。 【注】 氛垢:尘埃。8.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作简要分析。(6分
) .
9.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分)
学愚公之术而变焉者也,其可传也已。
②粉本:建筑物的草图。
③皴(cūn):中国画技法之一,涂出物体纹理或阴阳向背。④(wěi bèi):曲折委婉。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河北省定兴第三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

河北省定兴第三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

定兴三中高二第二次月考试卷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命题人曹春梅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杭州司机吴斌在驾驶大客车的过程中不幸被飞来的铁块砸中,但他以惊人的毅力停稳客车救了一车人的性命,自己却不治身亡。

“最美司机”和前不久媒体报道的因救孩子而断腿的“最美女教师”等平民中的伟大人物,让我们在反思这个社会的冷漠和不信任的时候,觉得应该将重建良善社会的希望寄托在中国底层。

诚然,今天的世界,不论东方还是西方,人与人的纽带弱化,社会缺乏互信,这已成为世界通病。

有人认为,权力与市场,严重腐蚀了今天的中国社会。

笔者以为,我们中国底层普通市民之中,仍然存在传统的美德、责任与信赖的基础。

上述事实也说明,中国社会底层存在广泛而深厚的良善社会基础。

有人将良善社会重建的重任寄予我们的知识阶层,笔者不敢苟同。

北大教授钱理群直言,现行中国教育制度培养出一大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他批判的是某些知识分子向权力奴颜婢膝的现状。

这些年,教育制度过分注重知识灌输而忽视人格成长。

钱教授这番话不能不让我们追问,在中国,如何恢复独立人格的价值、社会彼此信任这个更为根本性的问题。

数千年来,中国能屡遭入侵而不亡,这有赖士大夫阶级对中国主流价值的捍卫、传承。

具有高度历史责任的中国知识阶层引领了近代历次革命。

当年的知识阶层拥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和独立人格。

现代国家建立之后,知识阶层容易成为权力附庸、市场奴仆。

国立大学成为培养知识权贵的基地。

明治维新之后,东京大学成为培养官僚的学府。

对此,一个来自地方的政治家创办了早稻田大学,他认为日本不能成为官的天下,应该成为民的天下。

他决定在这个大学要培养两类人:一类是新闻记者,另一类是全国的村长。

河北省定兴第三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河北省定兴第三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考试高二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 分钟;分值:150 分;命题人:耿红敏)注意:将1~6题和12~14题的答案涂在答题卡1~9上,其它试题的答案答在答题纸上。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互融:中西园林的趋势王向荣东方园林和西方园林是世界园林体系中最重要的两大瑰宝,它们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曾各自独立,后来又相互影响,到了现在更是互相融合。

中国是东方园林的发源地和发展中心。

中国地处欧亚大陆的东方,幅员辽阔,自然环境优越,历史文明悠久,人们对美丽神秘的自然充满了热爱与崇拜。

中国传统园林一方面源于古老传说中神仙们居住的乐土,另一方面源于古代人对于自然的理解。

根据古代传说,在昆仑之巅,有西王母的花园,有皇帝的悬圃;在遥远的东海,有蓬莱、瀛洲、方丈三座海岛,找到这三座岛屿,就能从神仙的手中获得长生不老药,这些神话中展示的神秘山岳和美丽岛屿就成为中国园林的一种雏形。

另一方面,中国大地秀美山川的景色无疑是中国人心中最美的自然,并成为中国园林模仿的对象,这种风景也被称为“山水”,中国园林试图以象征的手法展示这种自然的本质,即“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追求“小中见大”,将大千世界的宏观景物微缩到小巧玲珑的壶中天地,这也是先秦以来中华民族“天人合一”人文精神与历史观念发展的结果。

中国传统园林从商周的“囿”、秦汉的宫苑,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在隋唐时期进入盛期,并在宋朝发展成熟,一直到明清,其造园思想始终一脉相承,在园林创作过程中强调“意境”,追求诗情画意,寓情于景,寓意于物,以物比德,园林经常作为隐逸文化的载体,反映园主的情操和思想,展现心中的世外桃源。

西方园林起源于古埃及和两河流域,那里干旱少雨,只有沿河的谷地是绿色丰饶的,农业生产必须依赖于灌溉,国土的风景也没有中国优美多样。

在这样一种环境里,有着充分水源和灌溉系统的田园成为园林的蓝本,表达了“人间天堂”的理想。

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定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周练试题

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定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周练试题

河北省定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周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作为一种文化载体的民间传说或神话并非完全出于古人的想象,而往往以某些史前事件为事实依据。

“女娲补天”神话的起源应是远古时期一次影响深远的灾害。

最近,中南民族大学罗漫提出,著名的神话“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是一则典型的以陨石为主兼容其他天文、地质、气象、地理现象的事件。

女娲补天的神话最早记载于《淮南子·览冥训》。

在远古时期,“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复,地不周载;火炼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

在百姓哀号、冤魂遍野之际,一位叫女娲的女神挺身而出,“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描述的应当是一次规模宏大的陨石雨撞击全过程。

“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复,地不周载”,是小型天体爆炸后形成的大规模陨石雨;“火炼炎而不灭”是巨大撞击、爆炸及其后在地面上引起的火灾;如果小型天体是一颗彗星,其成分主要是陨冰,而陨冰融化后形成大量的地表水才会有“水浩洋而不息”的结果。

冀州应当是古代河北省一带,女娲补天的神话反映的应该是灾害平息之后河北平原的景象。

近年来在河北平原做历史地貌的研究时发现,从任丘、河间到保定、望都一带,沿着向西偏北的方向,一直到完县、满城附近,存在大量特殊的地貌现象——碟形洼地及其群体。

综合各方面的资料分析,认为它们是史前规模巨大的陨石雨撞击后,在近代冲积平原上留下的遗迹。

专家推测,在史前(距今一万年左右的全新世中后期)的某一时刻,一颗小彗星进入地球轨道,在华北北部的上空冲入大气层,在高空爆炸后落入地面。

规模宏大的陨石雨在平原地区形成了大量撞击坑,后经地面流水的侵蚀和先民的改造,多个较大的撞击坑群最终形成了白洋淀,其余的较小者形成了积水洼地,最后演化成该地区的主要居民点。

大部分洼地被地表水冲蚀破坏,但是河床间的高地保留了大量的撞击坑遗迹——碟形洼地及其群体。

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会员独享】

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会员独享】

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年级语文试题第I卷阅读题(共63分)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内审美作为一种与感官型审美相对的审美形态,滥觞于人类审美思想发端期。

老子、孔子、柏拉图等人的思想中都有超越感官型审美而直达内在精神境界审美的表述。

老子的最高审美境界,来自于修道时的“致虚守静”等内心体验过程中出现的独特的内审美境界。

这种境界被庄子表述为“心斋”、“坐忘”,具有所谓“虚室生白”的内审美效应。

就先秦儒家而言,也有着相同的情况。

孔子主张“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和“尽善尽美”,表现出对感官型审美的充分肯定。

但最能代表孔子人生境界和审美境界的还是孔子盛赞他的弟子颜回时所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这个“不改其乐”,是一种精神境界型的内审美,是一种内乐,备受儒家推崇。

古希腊的柏拉图把美的和美本身加以区别,美的是现实中可以用感官把握的具体对象,而美,则是这种具体对象之后的理念,这种理念具有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是具有形而上学意味的本体。

柏拉图认为,真正的审美是人在神灵凭附并回忆自己曾经历过的理念世界之时才产生的。

这种灵魂化了的审美也是一种典型的内审美。

内审美具有精神性审美的特征,表现出对于物质欲望的超越。

正是这种超越性,构成了人类审美的最高层次。

内审美是一种源远流长且具有普遍性的审美形态。

但中西方之间仍有区别。

区别主要在于超验与非超验上。

从柏拉图开始,中经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美学思想,再到现代存在主义的“天地神人共舞”,其内审美主要是超验的,即不以人的现实的经验感觉为转移,而以抽象理念和信仰反省为核心。

相反,中国古代的内审美则兼具超验和非超验即经验两类。

中国古代审美文化与西方古代审美文化相比,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以内乐为上,感官享乐为下。

第二,中国的内乐传统与内在实践传统一致,是内在实践、内在体验的结果。

老子讲“致虚守静,以观其复”,就是通过心理的自我调节,达到“观道”和“览玄”的境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兴三中高二第二次月考试卷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命题人曹春梅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杭州司机吴斌在驾驶大客车的过程中不幸被飞来的铁块砸中,但他以惊人的毅力停稳客车救了一车人的性命,自己却不治身亡。

“最美司机”和前不久媒体报道的因救孩子而断腿的“最美女教师”等平民中的伟大人物,让我们在反思这个社会的冷漠和不信任的时候,觉得应该将重建良善社会的希望寄托在中国底层。

诚然,今天的世界,不论东方还是西方,人与人的纽带弱化,社会缺乏互信,这已成为世界通病。

有人认为,权力与市场,严重腐蚀了今天的中国社会。

笔者以为,我们中国底层普通市民之中,仍然存在传统的美德、责任与信赖的基础。

上述事实也说明,中国社会底层存在广泛而深厚的良善社会基础。

有人将良善社会重建的重任寄予我们的知识阶层,笔者不敢苟同。

北大教授钱理群直言,现行中国教育制度培养出一大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他批判的是某些知识分子向权力奴颜婢膝的现状。

这些年,教育制度过分注重知识灌输而忽视人格成长。

钱教授这番话不能不让我们追问,在中国,如何恢复独立人格的价值、社会彼此信任这个更为根本性的问题。

数千年来,中国能屡遭入侵而不亡,这有赖士大夫阶级对中国主流价值的捍卫、传承。

具有高度历史责任的中国知识阶层引领了近代历次革命。

当年的知识阶层拥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和独立人格。

现代国家建立之后,知识阶层容易成为权力附庸、市场奴仆。

国立大学成为培养知识权贵的基地。

明治维新之后,东京大学成为培养官僚的学府。

对此,一个来自地方的政治家创办了早稻田大学,他认为日本不能成为官的天下,应该成为民的天下。

他决定在这个大学要培养两类人:一类是新闻记者,另一类是全国的村长。

因为他认为,权力不能没有监督,国家不能没有基础。

今天中国面临一个重建良善社会的任务,我们应把希望寄托于普通公众,把更多的精力、热情投放在基层。

我们重塑中国地方,应该从中国的传统之中汲取养分,培养公共精神。

在这个方面现代社会资本理论值得参考。

什么是社会资本?美国政治社会学家罗伯特·普特南认为,社会资本是指社会组织的特征,如核心价值观、规范、社会信任及社会网络。

这些因素共同促进人们的互利协调、合作。

他认为,社会资本其实就是一种道德资源。

一个有效的政府,一个良好的教育系统、一个快速发展的经济体、一个很低的犯罪率,都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这个社会的普遍信任、合作与广泛参与。

怎样恢复、重建现代社会的社会资本?答案是推动民众发扬真诚合作的公共精神。

迄今为止,中国改革取得的成就,是汲取了各个地方发展的经验。

今天我们面临新一轮更大更艰巨的改革,这场改革需要建立在一个全新的社会基础之上。

我们如要发挥地方活力,必须在基层培养类似吴斌这种具有公共精神的市民。

一个人具有公共精神,则意味着他并没有把自己作为一个孤立的个人,而是把自己认同于一个与他者联系在一起的共同整体,以维护和实现共同的利益、价值和秩序。

只有这样的人多起来,那么这时候才再度回归合作、互信、互助的社会。

(节选自《环球时报》)1. 下列有关“社会资本”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罗伯特认为,社会资本是指社会组织的特征,如核心价值观、规范、社会信任及社会网络。

B. 社会资本的核心价值观、规范、社会信任及社会网络等因素共同促进人们互利合作。

C. 社会资本就是一个有效的政府,一个良好的教育系统、一个快速发展的经济体、一个很低的犯罪率。

D. 本文作者认为,恢复和重建现代社会的社会资本必须要推动民众发扬真诚合作的公共精神。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最美司机”吴斌和“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典型事例充分说明重建良善社会的希望应该寄托在中国底层。

B. 知识阶层之所以不能承担重建良善社会的重任,是因为知识分子缺乏责任感,并习惯于权力奴颜婢膝。

C. 只有具有公共精神的人多起来,这个社会才有希望,我们才会看到一个回归合作、互信互助的社会。

D. 中国的改革取得了成绩,是因为汲取了各个地方发展的经验。

重建良善社会,需要有全新的社会基础。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知识分子阶层拥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和独立人格,捍卫和传承了中国的主流价值。

B. 北大教授钱理群认为,现行中国教育制度忽视人格成长,培养出一大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C. 早稻田大学的创办者希望能为日本培育出权力监督的火种和基层行政人员,以便制约官僚、权贵。

D. 一个具有公共精神的人,往往把个人置于整体中,维护和实现共同的利益、价值和秩序。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杨邦乂,字唏稷,吉州吉水人。

少处郡学,目不视非礼,同舍欲隳其守,拉之出,托言故旧家,实娼馆也。

邦乂初不疑,酒数行,娼女出,邦乂愕然,疾趋还舍,解其衣冠焚之,流涕自责。

博通古今,以舍选登进士第,遭时多艰,每以节义自许。

历婺源尉,蕲、庐、建康三郡教授,改秩知溧阳县。

会叛卒周德据府城,杀官吏。

邦乂立县狱囚赵明于庭,欲诛之,因谕之,曰:“尔悉里中豪杰,诚能集尔徒为邑人诛贼,不惟宥尔罪,当上功畀爵。

”明即请行,邦乂饮之卮酒,使自去。

越翼日,讨平之。

建炎三年,金人至江上。

高宗如浙西,留右仆射杜充为御营使,驻扎建康,命韩世忠、王燮诸将悉听充节制。

充性酷而无谋,士心不附。

渡冈沙,充遣陈淬等及金人战于马家渡。

自辰至未,战数合,胜负未决。

燮拥兵弗救,淬被擒,燮兵遁,充率麾下数千人降。

金人济江,鼓行逼城。

时李槐以户部尚书董军饷,陈邦光以显谟阁直学士守建康,皆具降状,逆之十里亭。

金帅完颜宗弼既入城,槐、邦光率官属迎拜,惟邦乂不屈膝,以血大书衣裾曰:“宁作赵氏鬼,不为他邦臣。

”宗弼不能屈。

翼日,遣入说邦乂,许以旧官。

邦乂以首触柱础流血,曰:“世岂有不畏死而可以利动者?速杀我。

”翼日,宗弼等与槐、邦光宴堂上,立邦乂于庭,邦乂叱槐、邦光曰:“天子以若捍城,敌至不能抗,更与共宴乐,尚有面目见我乎?”有刘团练者,以幅纸书“死活”二字示邦乂曰:“若无多云,欲死趣书‘死’字。

”邦乂奋笔书“死”字,金人相顾动色,然未敢害也。

已而宗弼再引邦乂,邦乂不胜愤,遥望大骂曰:“若女真图中原天宁久假(给予帮助)汝行磔汝万段安得污我!”宗弼大怒,杀之,剖取其心,年四十四。

事闻,赠直秘阁,赐田三顷,官为敛葬,即其地赐庙褒忠,谥忠襄,官其四子。

(节选自《宋史·杨邦乂传》,有改动)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若女真图∕中原天宁久假汝∕行磔汝万段∕安得污我!B.若女真图中原∕天宁久假汝行∕磔汝万段∕安得污我!C.若女真图∕中原天宁久∕假汝行磔汝万段∕安得污我!D.若女真图中原∕天宁久假汝∕行磔汝万段∕安得污我!5.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改秩”指改变官吏的职位或品级。

多指提升。

涉及官职变动的常见词还有“擢”“迁”“擢”是官职调动、升职、贬官的常用词语,“迁”指提拔、提升。

B.辰时:早上7点到9点。

中国古时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小时。

相传古人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

第一个时辰为子时,是23点到1点,未时是13时到15时。

C.谥,谥号,是古代君主、诸侯、臣子等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给予的一个寓含善意评价或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D.“麾下”是汉语中的一个书面语词汇,原意为将帅指挥的旗帜之下,后引申为部下之意,或者是对将帅本人的敬称。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杨邦乂在郡里求学时,被同学托言是到故友家而被骗到娼馆,酒行了几遍后才知道真相,先是惊愕,后马上快步回到宿舍,脱下衣服帽子烧掉,痛哭流涕深深自责。

B.杨郭乂做溧阳知县时,为对付占府城杀官吏的叛卒周德而对犯人赵明恩威并施,在杨邦乂赦罪报功封爵的许诺下,赵明第二天就主动请缨,几天时间,就平定了叛乱。

C.宋朝将领在金兵面前或逃或败或降,使得金兵渡过长江直逼建康城;宋朝大臣们也屈膝迎拜金帅完颜宗弼;而杨邦乂却在衣襟上写下血书,表达誓死效忠大宋的决心。

D.宗弼软硬兼施,又用许诺恢复杨邦乂原有的官职来诱降他,杨邦乂不为所动,抱定必死的决心,即使如此,金人也不敢加害他,后来他又怒骂宗弼,才被杀死并剖心。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邦乂立县狱囚赵明于庭,欲诛之,因谕之。

(2)天子以若捍城,敌至不能抗,更与共宴乐,尚有面目见我乎!(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昭君怨·咏荷上雨宋杨万里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

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

聚作水银窝,泛清波。

【注】本词为作者于庭院中午憩后观雨所作。

8.词的下阕写雨主要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5分)答:9.整首词中,诗人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作简要分析。

(6分)答:(三)名篇名句默写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逍遥游》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和沮丧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最精彩的表演梅兰芳正伏在垂着淡青窗帘的南窗底下画兰竹。

他这时已经完全把自己当做一位画家来要求了,他画画不是为了收益,而是为了追求,说转移也未尝不可。

一个艺术家,当被迫必须放弃他的艺术活动时,就必须以另一种艺术活动来填补他的空虚。

当然,并没有谁不让他表演,恰恰相反,有人巴不得他表演,是他自己谢绝了舞台,千里迢迢移家到香港来过这种淡泊的生活。

而且他早已蓄起了胡须,有什么比这更能表示他断绝粉墨生涯的决心呢!他画画的另一个原因是,在他心中活着一些孤傲高洁的画家形象,他需要以这些人做风范,坚定自甘淡泊、不慕荣利、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的做人准则。

白石老人是先生的老师与朋友,此刻又想到了他,笔下陡增豪气。

这是一种神来之势,把几茎劲竹画得气韵不凡,仪态万方,似乎一阵风要把它刮倒,它却摇了几摇,挺立如初。

然而夫人推开镂花门走进来打断了他,她极轻慢地走到他的身边,把不速之客请求见他的事说了出来。

在香港中国饭店二楼一间精雅的餐室里,穿着浅色西装、保持着学者风度的日本电影人川喜多长政与中国同行张善琨,在整肃的餐桌前虚左恭候嘉宾。

约定的时间到了,侍者通报梅兰芳已在饭店门前下车。

川喜多慌忙站起来,丢给张善琨一个关照的眼色,便走出餐室门外,目不转睛地盯着楼梯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