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身用新型6000系铝合金板材性能研究

合集下载

浅谈汽车车身用铝板带的生产

浅谈汽车车身用铝板带的生产
并 能在最 终 的烤漆 处理 过 程 中 获得 进 一 步强 化 , 制 为
造 车身板 提 供 了 良好 的 最 初成 形 性 和 最 终 的 使 用 性 能 。 目前 , 欧美 国家 主要 以 6 0 0 0系 合 金 为基 础 开 发
汽车车 身板 , 尤其 是汽 车 外板 , 车盖 、 行 李箱 以及 如 后
中获 得强 化 。2 0 0 8合金 以 C Mg 1 为强 化相 , u A, 具有 较
好 的成形 性 , 且在 烤漆 过 程 中不 会 表现 出性 能 的降 而
行 了规定 , 中板 材 的合 金 牌 号为 6 1 其 0 6和 6 8 A 。 11
部分 汽车 车身用 铝合 开始转 向开 发 6 0 但 0 0系车 身板 。 60 0 0系合 金 是 可 热 处 理 强化 的合 金 。该 系合 金
强 度适 中 , 形 性 和 耐 蚀 性 好 , 着 色 , 合 性 能 优 成 易 综
1 汽 车 车 身 用 铝 合 金 的分 类 及 特 点
低 。但这 种材 料 由于强 化 相形 核 困难 , 时效 硬 化速 度 慢, 烤漆 硬 化 能 力 较 低 , 而 其 应 用 被 限 制 于 车 身 因
内板 。
2 汽 车 车 身 用铝 板 带 的 生产 工 艺 流 程
汽 车车身 用铝 板带 , 尤其 是 汽 车外 车 身 用 铝板 带 是铝 板 带生产 中的顶 级 产 品 , 具 备 良好 的成 形 性 、 须 翻边 延性 、 凹性 、 抗 表面 处理 特 性 , 于可 热 处 理强 化 合金 对
图 1 汽 车车 身 铝 板 带 的工 艺 流 程
Fg 1Prcs o fau n m h e n ti r d cinfra tb d i. oesf w o lmiu s eta dsrpp o u to o uo o y l

6000系铝合金成分

6000系铝合金成分

6000系铝合金成分6000系铝合金是一种常见的铝合金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本文将从成分、特点、应用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介绍6000系铝合金。

一、成分6000系铝合金是由铝、镁、硅、锌等元素组成的合金。

其中,铝是主要成分,占比超过90%,具有轻质、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等特点。

镁的添加可以增强合金的强度和硬度,提高耐腐蚀性。

硅的加入可以降低合金的热膨胀系数,提高抗热变形能力。

锌的添加可以提高合金的强度和耐磨性。

二、特点1. 轻质:6000系铝合金具有较低的密度,比钢铁轻约三分之一,因此在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2. 强度高:通过合金化处理和热处理,6000系铝合金可以获得较高的强度,满足各种工程需求。

3. 耐腐蚀性好:合金中的镁元素可以提高合金的耐腐蚀性,使其在恶劣环境中具有较好的抗蚀性能。

4. 易加工:6000系铝合金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能够进行锻造、挤压、铸造等多种加工工艺,可制成复杂形状的零件。

5. 可焊接性好:合金中的镁元素能够增加合金的焊接性能,使其适用于各种焊接方法。

三、应用领域1. 汽车工业:6000系铝合金广泛应用于汽车车身、车架、发动机零部件等,能够减轻整车重量,提高燃油经济性和行驶稳定性。

2. 航空航天工业:由于6000系铝合金具有轻质和高强度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飞机结构件、燃油箱等重要部件。

3. 建筑工业:6000系铝合金在建筑领域中常用于制造门窗、幕墙、铝合金型材等,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和装饰性能。

4. 电子电器:6000系铝合金在电子电器领域中常用于制造散热器、电子外壳等,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

5. 运动器材:6000系铝合金在运动器材领域中广泛应用于自行车、高尔夫球杆、滑板等,具有轻质和高强度的特点。

四、未来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对材料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6000系铝合金也在不断进行改进和创新。

未来,预计6000系铝合金将进一步提高强度,提高耐腐蚀性,以满足更多领域的需求。

几种6000系汽车板铝合金的结晶相

几种6000系汽车板铝合金的结晶相

收稿日期:2005201219基金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0208);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2AA331050);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科研奖励计划项目・作者简介:刘 宏(1959-),女,湖南邵阳人,东北大学博士研究生,山东轻工业学院副教授;赵 刚(1952-),男,辽宁海城人,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春明(1961-),男,陕西渭南人,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左 良(1963-),男,安徽桐城人,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第26卷第11期2005年11月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Vol 126,No.11Nov.2005文章编号:100523026(2005)1121070204几种6000系汽车板铝合金的结晶相刘 宏,赵 刚,刘春明,左 良(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辽宁沈阳 110004)摘 要:通过扫描电镜/能谱、X 射线衍射以及金相分析,针对几种6000系汽车板铝合金,研究了不同的合金成分对结晶相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铸造时形成的结晶相为Al 1.9CuMg 4.1Si 3.3,Al 8(FeMnCr )2Si ,Al 5(FeMnCr )Si ,Al 4(MnFeCr )3Si 2,Al 5(MnFeCr )12Si 7以及Mg 2Si ・随Mg/Si ,Mg/Cu 质量比及Mn 含量的增大,Mg 2Si 和Al (FeMnCr )Si/Al (MnFeCr )Si 型结晶相数量增多・均匀化时,除发生Al 5(FeMnCr )Si 向Al 8(FeMnCr )2Si 相的转变外,其他结晶相的类型不变・在随后的固溶处理和时效过程中,结晶相不再发生变化・关 键 词:6000系铝合金;汽车板;结晶相;铸态;均匀化中图分类号:TG 14612 文献标识码:A6000系铝合金在目前的新车设计中被不断地作为汽车外板应用・由于含有一些Fe ,Mn 及其他微量元素,在结晶过程中便可能发生一系列诸如AlFeSi ,Mg 2Si ,Al 2Cu 和AlCuMgSi 等若干相析出的共晶反应[1,2],这些共晶产物,尤其占主导的AlFeSi 型结晶相对于合金的后续加工制造会产生重要影响[3,4],对材料的质量起决定性作用・从已应用于汽车板的6111,6016以及6022等合金的成分特点不难看出,作为汽车板的6000系Al 2Mg 2Si 合金具有很宽的成分范围・随合金成分和结晶条件不同,可形成各种形式的AlFeSi 化合物,已有一些关于在铸态下形成的β2AlFeSi 相进行适当的均匀化处理后转变成α2AlFeSi 相的报道[5,6],以及相关的显微组织的研究[7,8]・然而,目前针对用于汽车板的6000系铝合金铸态下形成的结晶相,在随后热处理及轧制加工中所发生的变化还尚未有过系统的研究・本文研究了几种成分差别较大的6000系汽车板铝合金中结晶相的变化,以期控制合金成分配比,从而有效地控制结晶相粒子的变化,为提高合金的性能提供依据・1 实验方法本实验所用的材料是以9919%高纯铝、电解铜、工业纯镁、高纯铁箔、工业纯锌以及Al 29.5%Si ,Al 29%Mn ,Al 24%Cr ,Al 23%Ti (质量分数)等中间合金为原料经熔炼制备而成・这些原料按一定的添加顺序和加入量放入电阻坩埚炉熔化,然后在水冷铜模中浇铸尺寸为220mm ×120mm ×30mm 的铸锭・其化学成分见表1・1#~3#合金Mg/Si ,Mg/Cu 质量比及Mn 含量依次增大,其中1#和2#为Si 过剩合金(Mg/Si <1173,质量比),3#为Mg 过剩合金(Mg/Si >1173,质量比)・表1 合金的化学成分(质量分数)Table 1 Chemical compo sitions of alloys%合金Si Mg Cu Mn Fe Zn Cr Ti Al 1#1.490.750.660.310.280.200.110.15bal.2# 1.22 1.290.480.690.300.200.11bal.3#0.851.820.290.960.280.200.13bal.将铸锭进行470℃×5h ,540℃×16h 的双级均匀化处理后,加热至430℃热轧成厚度为415mm 的板料,再经410℃×1h 中间退火,最后冷轧成112mm 厚的薄板・冷轧薄板的最终热处理为550℃×30min 固溶水淬,170℃×30min 时效・采用L EICA MPS30型金相显微镜观察合金组织中结晶相的分布,用SSX 2550扫描电镜及附带的DX 24型能谱仪研究合金中结晶相的形貌和成分,并通过日本理学D/Max 2Y X 射线衍射仪进行结构分析,以确定结晶相的类型・2 实验结果与分析2.1 铸态组织中的结晶相合金的铸态组织如图1所示・通过对图1组织中具有代表性探测点的能谱分析,合金结晶相的类型主要有AlCuMgSi ,AlFeMnCrSi ,AlMnFeCrSi 和MgSi 四大类・X 射线衍射(见图2)进一步证明其为Al 1.9CuMg 4.1Si 3.3,Al 5FeSi ,Al 8Fe 2Si ,Al 4Mn 3Si 2,Al 5Mn 12Si 7和Mg 2Si 型晶体相・含AlCuMgSi 型结晶相,即Al 1.9CuMg 4.1Si 3.3,也称作Q 相(Al 4CuMg 5Si 4)[9]・其形态呈颗粒状,如图1a ,图1c 和图1d 中的点1所示・在Si 过剩合金中,随Mg/Si ,Mg/Cu 质量比增大,其数量增多;而对于Mg 过剩合金,该相的各衍射峰均较弱,说明Q 相的数量较少・含MgSi 型结晶相,其EDS 显示Mg/Si 比值接近于2,经X 射线衍射证实为Mg 2Si ・这类相呈黑色不规则的条块状,见图1a ,图1c 和图1d 中的点2・随Mg/Si 比增加,其数量增多・就Si 过剩合金而言,提高Mg/Si ,Mg/Cu 质量比,由于合金中会有更多的Mg 来满足Q 相和Mg 2Si 相的形成,因而导致其数量增多;但对于Mg 过剩合金却不同,先结晶的Mg 2Si 相大量地消耗了合金中的Si ,加之过高的Mg/Cu 质量比,使合金中没有足够的Si 和Cu 形成Q 相,因而在3#合金中形成的Mg 2Si 相数量多,Q 相相对较少・含AlFeMnCrSi/AlMnFeCrSi 型结晶相,由X 射线衍射结果得到的是不含Mn 和Cr 的AlFeSi 型,或者不含Fe 和Cr 的AlMnSi 型结晶相,而EDS 分析得到的(Fe +Mn +Cr )/Si 比值恰好与AlFeSi 型的Fe/Si 比值以及AlMnSi 型的Mn/Si比值接近,说明形成结晶相时,Cr 有替代Fe 或Mn 的作用,并且Mn 和Fe 能相互替代[10]・因此可认为在合金中形成的是Al 8(FeMnCr )2Si ,Al 5(FeMnCr )Si ,Al 4(MnFeCr )3Si 2和Al 5(MnFeCr )12Si 7结晶相・其中,Al 8(FeMnCr )2Si 和Al 5(MnFeCr )12Si 7相呈不规则块状,见图1a ,图1c和图1d 中的点3和3′;图1a 中的点4及图1a 中局部A 的放大图1b 中形似鱼骨状共晶特征的相均为Al 5(FeMnCr )Si 相;而Al 4(MnFeCr )3Si 2相也表现为共晶形态,如图1c 和图1d 中的点5所示・随含Mn 量增加,Al 5(FeMnCr )Si 相消失,Al 8(FeMnCr )2Si 相增多,且合金中开始出现Al 4(MnFeCr )3Si 2和Al5(MnFeCr )12Si 7相・图1 合金铸态组织的扫描电镜照片Fig.1 SE M image s of as 2cast micro structure s of alloys(a )—1#合金;(b )—图1(a )中A 处的放大;(c )—2#合金;(d )—3#合金・1701第11期 刘 宏等:几种6000系汽车板铝合金的结晶相图2 合金铸态和均匀化状态下的X 射线衍射结果Fig.2 XRD patterns of as 2cast and homogenized alloys(a )—1#合金;(b )—2#合金;(c )—3#合金・根据Al 2Fe 2Si 三元相图[11]可知,提高Fe/Si比值,Al 5FeSi 相所占的体积分数减小,Al 8Fe 2Si 相体积分数增大・当Fe/Si 比达到一定值时,其组织中便不会出现Al 5FeSi 结晶相・本文中的2#和3#合金就属于这种情况・合金铸造过程中,无论形成的是AlFeSi 类还是AlMnSi 类结晶相,由于Mn ,Fe 和Cr 具有相互替代作用,这就相当于提高了合金的平均含Fe 量或含Mn 量,因而导致Al (FeMnCr )Si/AlMnFeCrSi 类结晶相的数量增多・然而,从已发表的Al 2Mn 2Si 系富Al 角处的液相面投影图[12]上看,合金中并没有Al 4Mn 3Si 2和Al 5Mn 12Si 7相・Chen X G [1]等人曾对6111合金的结晶行为进行过研究,但也未对Al (FeMn )Si 型相结构作明确说明・而从本文实验结果与标准的X 射线衍射谱中Al 4Mn 3Si 2和Al 5Mn 12Si 7相的衍射峰相符合,认为合金中存在这两个相・2.2 均匀化组织中的结晶相1#和3#合金均匀化处理后的扫描电镜组织如图3所示・能谱分析及X 射线衍射结果证明结晶相类型与铸态相同,除圆点状的Q 相外,其他结晶相明显细化,且共晶形态消失・与铸态相比,1#合金均匀化处理后的X 射线衍射结果(见图2a )显示出Q 相的衍射峰有不同程度的增强,意味着均匀化缓冷时有Q 相的析出,这是因为其Mg/Cu 质量比相对较小,均匀化有利于含Cu 的Q 相析出,但Mg 2Si 相变化不大;而2#和3#合金的Mg 2Si 相衍射峰明显增强,Q 相相对减弱,这说明Q 相的部分溶解在合金中提供了更多的Mg 和Si ,进而为Mg 2Si 相的析出创造了条件・图3 合金均匀化处理后的扫描电镜照片Fig.3 SE M image s of alloys after homogenization(a )—1#合金;(b )—3#合金・从均匀化后AlFeMnCrSi/AlMnFeCrSi 型结晶相的X 射线衍射可以看出,1#合金中Al 5FeSi 相的特征峰消失,Al 8Fe 2Si 相的衍射峰略有增强,根据文献[11]讨论,说明Al 5FeSi (即Al 5(FeMnCr )Si )完全转变成了Al 8Fe 2Si (即Al 8(FeMnCr )2Si )相;随Mn 含量的增加,2#和3#合金中Al 8Fe 2Si 相变化不大,而Al 4Mn 3Si 2和Al 5Mn 12Si 7相的特征峰随之增强・这归因于合金铸造时除形成含Mn 的结晶相外,还有相当一部分Mn 过饱和于固溶体中,长时间均匀化处理,将2701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26卷使这些过饱和于基体中的Mn 以含Mn 的化合物形式析出・2.3 最终热处理后的结晶相均匀化的铸锭轧制成板材后,进行固溶水淬时效处理,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的结果表明,其结晶相的类型未发生变化・3 结 论(1)实验合金在铸造过程中形成的结晶相为Al 1.9CuMg 4.1Si 3.3(Q 相),Al 8(FeMnCr )2Si ,Al 5(FeMnCr )Si ,Al 4(MnFeCr )3Si 2,Al 5(MnFeCr )12Si 7以及Mg 2Si ・随含Mn 量增加,Al 5(FeMnCr )Si相消失,Al 8(FeMnCr )2Si 相增多,且合金中开始出现Al 4(MnFeCr )3Si 2和Al 5(MnFeCr )12Si 7相・均匀化时,除发生Al 5(FeMnCr )Si 向Al 8(FeMnCr )2Si 相的转变外,其他结晶相的类型不变・在随后的固溶处理和时效过程中,结晶相不再发生变化・(2)铸态组织中的Q 相呈颗粒状,Al 5(FeMnCr )Si 和Al 4(MnFeCr )3Si 2具有共晶形态鱼骨状特征,Al 8(FeMnCr )2Si 和Al 5(MnFeCr )12Si 7相为浅灰色不规则的块状,而Mg 2Si 则为黑色不规则的条块状・均匀化处理时,结晶相明显细化・(3)随Mg/Si 质量比以及Mn 含量的增大,Mg 2Si 和AlFeMnCrSi/AlMnFeCrSi 型结晶相的数量增多・参考文献:[1]Chen X G ,Langlais J.Solidification behavior of AA6111automotive alloy[J ].M aterial Science Forum ,2002,331-337:215-222.[2]Kulunk B ,Zuliani D J.Applications for the strontium treatment of wrought and die 2cast Al[J ].JOM ,48(10):60-63.[3]刘宏,赵刚,刘春明,等・Mn 对Al 2Mg 2Si 2Cu 铝合金车身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6(4):347-350・(Liu H ,Zhao G ,Liu C M ,et al .Effect of Mn addition on micro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of Al 2Mg 2Si 2Cu system alloys for automotive body sheets [J ].Journal of Northeastern U niversity (N at ural Science ),2005,26(4):347-350.)[4]Osada Y.Distribution of α2AlFeSi and β2AlFeSi particles in surface layer of AA6063alloy billets after heat treatment [J ].Journal of M aterials Science ,2004,39:1227-1231.[5]Claves S R ,Elias D L ,Misiolek W Z.Analysis of the intermetallic phase transformation occurring during homogenization of 6000aluminum alloys [J ].M aterials Science Forum ,2002,396-402:667-674.[6]Tanihata H ,Sugawara T ,Matsuda K ,et al .Effect of casting and homogenizing treatment conditions on the formation of Al 2Fe 2Si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in 6063Al 2Mg 2Si alloys [J ].Journal of M aterials Science ,1999,34:1205-1210.[7]Liu Y L ,K ang S B ,K im H W.The complex microstructures in an as 2cast Al 2Mg 2Si alloy [J ].M aterials Letters ,1999,41(12):267-272.[8]Zhuang L ,Bottema J ,K aasenbrood P ,et al .The effect of small particles on annealed grain size and texture of Al 2Mg 2Si alloys[J ].M aterials Science Forum ,1996,217-222:487-492.[9]Vaumousse D ,Cerezo A ,Warren P J ,et al .An atom probe study of fine scale structure in AlMgSi (Cu )alloys [J ].M aterials Science Forum ,2002,396-402:693-698.[10]刘宏,刘艳华,赵刚,等・Mn 对Al 2Mg 2Si 2Cu 铝合金结晶相的影响[J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4,14(11):1906-1911・(Liu H ,Liu Y H ,Zhao G ,et al .Effects of Mn on constituents of Al 2Mg 2Si 2Cu alloys[J ].The Chi nese Journal of Nonf errous Metals ,2004,14(11):1906-1911.)[11]王祝堂,田荣璋・铝合金及其加工手册[M ]・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1988.9-57・(Wang Z T ,Tian R Z.A l umi ni um alloys and thei r machi ni ng handbook [M ].Changsha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ess ,1988.9-57.)[12]Prince V A ,Okamoto H.Handbook of ternary alloy phase diagrams [M/CD ].Materials Park :International ASM ,1997.Phase Constituents of Some K inds of 60002Series Aluminium Alloys for Automotive Body SheetsL IU Hong ,ZHA O Gang ,L IU Chun 2ming ,ZUO L iang(School of Materials &Metallurgy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04,China.Corres pondent :L IU Hong ,E 2mail :hongshuoxin @ )Abstract :By means of SEM/energy spectrum ,XRD and metallographic analysis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alloying compositions on the constituents of some 60002series aluminium alloys for automotive body sheets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phases formed in as 2cast state include Al 1.9CuMg 4.1Si 3.3,Al 8(FeMnCr )2Si ,Al 5(FeMnCr )Si ,Al 4(MnFeCr )3Si 2,Al 5(MnFeCr )12Si 7and Mg 2Si.And the quantities of such phases as Al (FeMnCr )Si ,Al (MnFeCr )Si and Mg 2Si increase with the mass ratios Mg/Si and Mg/Cu and Mn content.When homogenizing the Al alloys ,the types of their phases remain unchanged except the Al 5(FeMn )Si which is transformed into Al 8(FeMn )2Si phase.Then ,after rolling and final heat treatment ,all the phases no longer change.K ey w ords :60002series aluminium alloys ;automotive body sheets ;phase constituent ;as 2cast ;homogenization(Received January 19,2005)3701第11期 刘 宏等:几种6000系汽车板铝合金的结晶相。

铝合金板材在汽车生产中的应用

铝合金板材在汽车生产中的应用

铝合金板材在汽车生产中的应用1. 简介铝合金板材及其特性- 简述铝合金板材的制作方法与特点- 铝合金板材在汽车行业中的作用和重要性2. 铝合金板材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 简述铝合金板材在汽车生产的广泛应用领域- 分析铝合金板材在汽车制造中的优点和局限性3. 铝合金车身板材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 铝合金车身板材与传统钢制车身板材的对比- 详细介绍铝合金车身板材的生产工艺和优点4. 铝合金制动器材料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 简述铝合金材料在汽车制动系统中的应用- 详细分析铝合金作为制动器材料在汽车制造中的优点和效果5. 铝合金发动机零部件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 介绍铝合金材料作为发动机零部件的优势- 分析铝合金材料在汽车发动机中的应用状况及发展趋势总结:铝合金板材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总结铝合金板材在汽车工业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展望铝合金板材在未来汽车制造中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第1章:简介铝合金板材及其特性1.1 铝合金板材的制作方法与特点铝合金板材是以铝为基础,添加少量其他元素而得到的一种复合材料。

它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材料,在汽车工业以及航空航天、建筑、电子、包装等领域均有着重要的作用。

铝合金板材的制作方法有多种,主要包括轧制、挤压、拉伸铸造等。

其中轧制是最常见的方法,通过将铝板材放入轧制机中,经过多次轧制以达到所需的厚度和尺寸;挤压是将铝合金块材通过挤压机器,在受力下挤压成空心截面形状为圆形、矩形、六边形等不同形状的铝合金材料;拉伸铸造是一种通过拉伸和挤压材料来形成板材的方法。

铝合金板材具有很多优点。

首先,它们具有优异的强度和刚度,可以满足各种汽车部件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其次,铝合金板材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不会因为氧化而生锈,具有长期的使用寿命。

此外,它们也具有较低的密度,使得整辆汽车减轻了重量,从而提高了燃油效率和降低了二氧化碳排放。

1.2 铝合金板材在汽车行业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在当前的汽车工业中,铝合金板材作为轻量化材料广泛应用,主要用于汽车车架和车身板材、车轮、发动机散热器、制动器等各种部件。

铝合金交流阻抗及性能研究

铝合金交流阻抗及性能研究

4
米层次对不锈钢惰性膜的非均一性影响进行了分析, 研究了惰性膜中不同元素溶 解速率演化。作者将扫描流通池(SFC)和电感藕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进行结 合。SFC 为 V 型结构,通过电解液出口同 ICP-MS 相连接,建立了电化学和光谱 信号的直观联系。通过检测电解液中不同时间和电位下元素摩尔分数的变化,并 利用法拉第定律将测量的元素浓度转化为电流密度, 从而实时测定腐蚀过程中的 元素行为,进而获得了单种元素对腐蚀性能的影响。原子探针层析技术(APT)作 为目前空间分辨率最高的分析测试手段, 可以确认原子种类并显示不同元素原子 的三维分布,经常用于沉淀相析出过程、界面原子偏聚等研究,近来有学者将 APT 应用于热处理状态的合金腐蚀性能分析, Ralston0 综合 APT 和高分辨率扫 描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Al-1。 1Cu-1。 7Mg(原子分数/%)固溶体在不同时效条 件下的微观结构,研究微观结构的演变过程确定析出相及合金组织,并与电化学 测试技术相结合研究合金的抗点蚀性能。White 结合光学测量技术,发明了一种 新型的腐蚀测量方法,可大批量快速测量不同溶液中试样的腐蚀性能。试验以 AA2024-T3 铝合金薄板为研究对象,将薄板和厚度方向有孔洞的聚二甲硅氧烷 块夹紧固定,然后在孔洞中滴人不同成分的溶液进行腐蚀测定。该试验方法溶液 用量较少,氧气扩散路径短,同标准浸泡腐蚀相比腐蚀速率更快。腐蚀结束后, 在侧光条件下拍摄铝合金薄板照片作为背景图层, 并在扩散灯箱中拍摄照片作为 第二个图层,反选该图层得到两个拷贝图层,可通过这两个图层区别腐蚀产物、 凹坑和未浸蚀区域。利用 Ado-bePhotoshop 对上述照片进行合成并去除照片中的 背景像素亮度,最终通过分析像素的亮度来判断合金的腐蚀性能。分析得到的合 金腐蚀性能同标准浸泡腐蚀试验结果相符合, 这表明该种测量方法可以有效替代 标准浸泡腐蚀试验,并可用于预测长时间的腐蚀浸泡。电化学噪声技术通常将两 个相同的工作电极通过零阻电流计(ZRA)相连,进而进行噪声测试。Shahidi 发现 在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两个工作电极的尺寸大小, 尺寸相差较大时所有的噪 声信号均来自尺寸较小的工作电极。与相同工作电极的测量数据相比,非对称电 极的测量数据具有电流暂态振幅增加、信息量增大等优点,极大地简化了噪声谱 的识别和电流噪声数据分析。

铝合金在汽车轻量化中的优势

铝合金在汽车轻量化中的优势

铝合金在汽车轻量化中的优势导读:汽车工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由于环保和节能的需要,汽车轻量化已成为世界汽车发展的潮流。

实施汽车轻量化过程中铝合金材料将发挥其天然优势,主要用来改造和替代车身材料。

汽车工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由于环保和节能的需要,汽车轻量化已成为世界汽车发展的潮流。

实施汽车轻量化过程中铝合金材料将发挥其天然优势,主要用来改造和替代车身材料。

汽车轻量化大致可以分为车身轻量化、发动机轻量化、底盘轻量化三类,其目的均是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通过使用更轻材料降低车重,从而实现节能环保功能。

很显然,铝合金在汽车轻量化中有其天然的优势:一、减重和节能效果明显。

铝的力学性能好,其密度只有钢铁的1/3,具有良好的导热性,仅次于铜,机械加工性能比铁高4.5 倍,且其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膜具有良好的耐蚀性,因此铝成为实现汽车轻量化最理想的首选材料。

二、乘客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获得提高。

铝合金汽车是在不降低汽车容量的情况下减轻汽车自重,车身重心减低,汽车行驶更稳定、舒适。

由于铝材的吸能性好,在碰撞安全性方面有明显的优势,汽车前部的变形区在碰撞时会产生皱褶,可吸收大量的冲击力,从而保护了后面的驾驶员和乘客。

三、铝易于回收。

铝制品在使用过程中几乎不发生腐蚀或仅发生轻微的腐蚀,工业上使用的常规材料中,铝的回收价值率是最高的。

在铝材—铝制品—使用—回收再生铝锭—再加工成铝材的循环过程中,铝的损耗也仅5%左右,其再生性能比任何一种常用金属都高。

我们可以通过图表的形式直观的了解一下铝合金材料在汽车轻量化中的典型应用:目前东轻公司在产汽车轻量化方面合金材料1. 轿车车门用5754铝合金板材、6005A型材:东轻公司结合国内的市场,自主开发的《轿车车门用5754铝合金板材》被列入国家“九五”轿车新材料技术开发项目,并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

产品质量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实物质量水平和标准要求,完全替代了进口,并实现了产品定型、批量生产的目标,制定出了完整的生产工艺操作规程与质量保证体系。

汽车用铝合金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汽车用铝合金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汽车用铝合金的研究现状和展望引言: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对于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钢材虽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性,但同时也存在着重量较大、燃油消耗较多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汽车制造商开始将目光投向铝合金。

铝合金具有较低的密度、良好的加工性能以及优秀的耐腐蚀性能,因此成为了汽车制造业的一种理想材料。

本文将从当前汽车用铝合金的研究现状入手,展望未来对于该领域的发展。

一、汽车用铝合金的研究现状1.1材料的选定在汽车制造过程中,不同的部位对材料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车身和发动机部件对材料的强度和刚度要求较高,而底盘和悬挂部件对材料的轻量化要求较高。

因此,在选择汽车用铝合金时,需要根据不同部位的要求选择相应的合金材料。

1.2加工工艺的改进铝合金的加工性能相对较差,容易发生断裂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者们通过改进加工工艺,例如采用热成形和压力成形等方法,使得铝合金在加工过程中具有更好的塑性和延展性,从而提高了材料的加工效率和质量。

1.3表面涂层技术由于铝合金的表面容易被氧化和腐蚀,因此在汽车制造中通常需要对其进行表面涂层处理。

目前,常用的涂层技术包括阳极氧化、电镀和喷涂等。

这些技术不仅可以提高铝合金的耐腐蚀性能,还可以增加其表面的装饰效果。

二、汽车用铝合金的展望2.1轻量化的需求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汽车制造商对于减少燃油消耗和排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铝合金具有较低的密度和良好的强度,因此可以用于制造更轻量化的汽车部件。

未来,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对于铝合金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2.2新材料的研发目前,市面上已经存在着多种类型的铝合金材料,但仍有许多可以改进和研发的空间。

研究者们致力于开发新型的铝合金材料,以满足汽车制造业对于更高强度、更好加工性能和更高耐腐蚀性能的要求。

2.3多材料的组合应用除了铝合金,还有许多其他材料也可以用于汽车制造。

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将不同材料进行组合应用,以发挥各自的优势。

汽车铝板研究报告-中国汽车铝板市场深度调查研究报告(2024年

汽车铝板研究报告-中国汽车铝板市场深度调查研究报告(2024年
生产工艺改进
先进的生产工艺如连续铸造、连轧技术等的应用,提高了汽车铝板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智能化制造
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如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等,提高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减少了人工干预, 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稳定性。
政策法规变动影响
1 2 3
环保政策趋紧
随着国家对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汽车铝板企业 需要加强环保治理,采用更环保的生产工艺和材 料,降低能耗和排放。
个性化需求增加
消费者对汽车个性化需求增加,推动汽车铝板向多样化、定制化方 向发展。
06
挑战与机遇并存
市场竞争压力加大
国内外汽车铝板企业竞争加剧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国内外汽车铝板企业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加剧了市场竞 争。
价格战激烈
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一些企业采取低价策略,导致价格战激烈,行业利润下降。
中国汽车市场持续增长,消费者对汽车品质和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推动汽车铝板 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本研究报告旨在深入分析中国汽车铝板市场的现状、竞争格局、发展趋势和机遇挑 战,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报告范围与重点
报告范围
本报告主要涵盖中国汽车铝板市场的 产量、销量、进出口、竞争格局、主 要企业分析、市场发展趋势等方面。
03
汽车铝板技术进展与趋势
铝板制造技术
01
02
03

铸轧技术
通过连续铸造和轧制工艺 生产铝板,具有高效率、 低成本等优点,适用于大 批量生产。
热轧技术
将铝锭加热后通过轧机轧 制成铝板,可生产较厚的 铝板,但生产效率相对较 低。
冷轧技术
在常温下对铝板进行轧制 ,可生产表面质量较好、 厚度较薄的铝板,但需要 高精度设备和工艺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