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3UA自动微量元素分析仪
微量元素分析仪的介绍

微量元素分析仪的介绍微量元素分析仪的介绍微量元素分析仪大多是指测试人体微量元素含量的仪器。
市面上琳琅满目,但正规的测试结果准确的应属电化学分析方法、原子吸收法及质谱法(ICP-MS)。
其中原子吸收法和ICP属于高档产品,价位一般在几十万不等;但随着医疗条件的发展,大部分三甲及三甲以下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使用电化学分析仪器,目前市场占有率最大。
电化学分析法属一种中高端产品,其操作简单,测试结果准确可靠,此类产品日耗品低廉,得到广大医院的青睐。
微量元素分析仪主要作用微量元素分析仪检测微量元素通过与蛋白质和其他有机基团结合,形成了酶、激素、维生素等生物大分子,发挥着重要的生理生化功能。
微量元素首先构成了体内重要的载体与电子传递系统。
铁存在于血红蛋白与肌红蛋白之中,在它们执行载氧与贮氧的过程中,铁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酶是生命的催化剂,迄今体内发现的1000余种酶中,约有50%到70%需要微量元素参加或激活,它们在细胞酶系统中功能相当广泛:从弱离子效应到构成高度特殊的化合物——金属酶与非金属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是典型的非金属酶,它具有抑制自由基生成。
清除过氧化物。
保护细胞膜完整性等作用。
该酶分子中含有4个硒原子。
锌不仅是碳酸酚酶。
微量元素分析仪还参与了激素与维生素的合成。
众所周知,碘为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合成所必需的;而锌在维持胰岛素的主体结构中亦不可缺少,每个胰岛素分子结合2个锌原子。
维生素B12是胸腺嘧啶核糖核苷酸合成以及最终DNA生物合成与转录所必需的甲基转移的辅酶。
该分子中鳌合有一个钴原子的环状结构部分,含有它的化合物——类咕琳辅酶是已知最有效的生物催化剂之一,在许多酶中起着不寻常的分子重排作用。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微量元素分析仪对核酸的物理、化学性质均可产生影响。
多种RNA聚合酶中含有锌,而核昔酸还原酶的作用则依赖于铁。
微量元素分析仪背景技术中国是使用微量元素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中医中药使用石头、泥沙、贝壳和金属治病早已有之,微量元素锌、铁、铜、锰、铬,分别是中医的金、木、水、火、土五行学说的物质基础;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使原本在自然条件下不能被人类接触并吸收的有害微量元素变得大量被人类吸收,从而危害人类健康,因此检测水、食品、环境、土壤以及生物材料等样品中的微量元素极其重要,为此国家制定了相关标准,用于控制有害微量元素超标,同时预防有益微量元素降低。
全自动微量元素分析仪

全自动微量元素分析仪
主要参数要求:
1、自动加样、自动检测,工作流程全自动,操作简便;
2、检测方法安全、无污染;
3、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对标本和操作人员的污染;
4、检测项目应至少包含铜锌钙镁铁铅镉等项目;
5、标本用量少;
6、检测速度快;
7、可批量检测,急诊样本可随时插入,可急诊优先检测;
8、检测灵敏度高、准确性好、稳定性强、重复性好、检测范围宽;
9、符合卫生部血铅检测的技术规范和要求;
10、可提供配套的校准品和质控品;
10、售后完善,故障报修响应迅速,及时恢复仪器的正常使用;
11、可以并负责连接LIS系统,并提供LIS双向通讯功能,保证检测结果快速稳定传输。
微量元素分析仪介绍

微量元素分析仪的介绍微量元素检测已经列为常规的体检项目,作为人体健康状况的诊断方法之一。
现在微量元素的检测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有些地区,市场上出现的微量元素分析仪的品牌也挺多的,或许用户在选择的时候很纠结选择什么样的产品好。
当然是要选择性价比比较高的,节省成本又实惠的了,下面这两款在市场中还是很火爆的,生化微量一体机能比单纯的微量元素分析仪好吗,不用担心,这个准确度很高,可以同时满足您的两项需要,节省空间,也不少带来利润。
HF-800B生化(微量)分析仪检测项目:微量元素:锌、铁、钙、镁、铜生化项目:肝功:谷丙转氨酶(ALT/GPT)、谷草转氨酶(AST/GO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蛋白(TP)、白蛋白(ALB)肾功:尿素氮(BUN)、肌酐(Cre)、二氧化碳结合力(CO2)、尿酸(UA)血脂:总胆固醇(CHO)、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葡萄糖(GLU)心肌酶: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a-羟丁酸脱氢酶(a-HBDH)、谷氨酰转肽酶(r-GT)离子:钙(Ca)、磷(P)、镁(Mg)、钾(K)、钠(Na)、氯(Cl)等技术参数:1、采用20μL全血(末梢血),配套2mL试剂,节约时间,省试剂,是基层医院的最佳选择。
2、具有快速检测微量项目的生化分析仪,测量速度快,读数准确,是基层医院最理想的诊断仪器。
3、微量元素(锌铁钙镁铜)全血快速检测通道。
4、独立计算机生化微量一体化工作站操作简单,方便检测。
5、一台仪器完成生化和微量的检测,既解决了基层诊所的生化测量,又满足了微量元素的测量,方便一体化操作,直接出结果。
6、快速测量操作简单快捷,智能维护自动正反冲洗。
7、微量全血测量无须处理血样,40秒出检测结果,配有质控血样保证测量的准确性,稳定的光路系统保证了仪器的重复性。
微量元素分析仪的使用注意事项和数据分析技巧

微量元素分析仪的使用注意事项和数据分析技巧微量元素分析仪是一种用于检测和分析样品中微量元素含量的仪器,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医药研发等领域。
它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样品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为科研和实验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然而,使用微量元素分析仪需要注意一些事项,并掌握一些数据分析技巧。
首先,使用微量元素分析仪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
实验室应保持整洁干净,防止灰尘或其他杂质的污染。
同时,仪器本身也需要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其准确性和精确度。
此外,操作人员应熟悉仪器的使用说明书,并遵循正确的操作流程,以免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其次,样品的准备和处理也是使用微量元素分析仪的关键环节。
不同的样品可能需要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如溶解、提取等。
这些方法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以提高分析的精确性和准确性。
此外,样品的保存和运输过程中也需要注意防止杂质的污染和丢失,以免影响最终的测试结果。
在使用微量元素分析仪进行数据分析时,需要掌握一些技巧和方法。
首先,正确选择和使用标准物质是十分重要的。
标准物质是已知含量的样品,用于建立测试曲线和校准仪器。
因此,标准物质的选择应与待测样品的性质相近,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合理选择分析方法和仪器参数也是数据分析的重要步骤。
不同的微量元素可能需要不同的分析方法,如原子吸收光谱法、光电化学发光法等。
在选择分析方法时,应综合考虑分析的灵敏度、准确性、重现性等因素。
同时,合理选择仪器参数,如光源强度、采集时间等,也能够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
除了基本的数据处理方法外,还可以运用一些统计学方法来进一步分析数据。
例如,可以计算样品中微量元素的平均含量、标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等统计指标。
通过这些指标的计算,可以评估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此外,还可以进行样品间的比较分析,如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以研究不同样品之间的差异性和相关性。
总结起来,使用微量元素分析仪需要注意实验条件、样品的处理和仪器的选择与校准等方面。
手持微量元素检测仪工作原理

手持微量元素检测仪工作原理手持微量元素检测仪是一种便携式的仪器,可以用于快速检测食品、水质、土壤等中的微量元素含量。
它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样品处理、元素分离和测量三个步骤。
样品处理是指对待测样品进行预处理,以提取出待测元素。
不同的样品需要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例如,对于食品样品,可以通过酸溶解、煮沸或微波消解等方法将元素从样品中释放出来;对于水样品,可以通过过滤、沉淀或浓缩等方法将元素浓缩在一定体积的溶液中。
接下来,元素分离是指将样品中的待测元素与其他干扰物质进行分离,以获得纯净的待测元素溶液。
常用的元素分离方法包括液液萃取、固相萃取和离子交换等。
在液液萃取中,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有机溶剂将待测元素从水相中萃取到有机相中;在固相萃取中,可以利用固定在固相材料上的萃取剂将待测元素吸附,然后用适当溶剂洗脱;在离子交换中,可以利用具有特定功能基团的树脂将待测元素与其他离子进行交换。
测量是指使用合适的仪器对待测元素进行定量分析。
常用的测量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质谱法等。
其中,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它基于原子在特定波长下吸收光的特性来测量待测元素的浓度。
此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和质谱法具有高灵敏度和多元素同时测定的优点,适用于多元素分析。
手持微量元素检测仪的工作原理可以总结为:首先对样品进行处理,将待测元素提取出来;然后通过分离方法去除干扰物质,得到纯净的待测元素溶液;最后利用合适的测量方法对待测元素进行定量分析。
这一整个过程在手持微量元素检测仪中实现了便携化,使得检测更加方便快捷。
手持微量元素检测仪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食品安全监测方面,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保障食品安全;在环境监测方面,可以用于监测水质中的微量元素,了解水体的污染程度;在土壤检测方面,可以用于分析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和重金属含量,指导农业生产。
此外,手持微量元素检测仪还可以应用于药品质量控制、化妆品安全评估等领域。
微量元素分析仪检测技术

微量元素分析仪检测技术AAS是基于原子吸收光谱原理的一种光谱分析技术。
它通过电热或火焰技术将待测样品中的元素转化为基态原子,然后利用特定波长的光线照射样品,测量元素吸收光信号的强度,从而确定元素的含量。
AAS技术适用于多种元素的分析,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结果可靠等优点。
ICP-MS是一种高灵敏度的元素分析技术,它结合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和质谱(MS)的优势。
ICP技术能够将样品中的元素转化为带电粒子,然后利用质谱的分析能力进行元素的定量分析。
ICP-MS技术可以分析大量元素,具有灵敏度高、分辨率好、能够同时测定多个元素等特点。
荧光光谱法是一种基于物质吸收光谱的分析技术。
通过将样品与荧光试剂反应或加热激发,产生荧光现象,再使用特定波长的光线照射样品,测量荧光的强度或光谱特性,从而确定元素的含量。
荧光光谱法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无损分析等优点,适用于微量元素的分析。
原子荧光光谱法是一种基于物质发射光谱的分析技术。
它通过将样品原子激发至高能级,再使其返回基态时产生发射光线,测量光线的强度或光谱特性,从而确定元素的含量。
原子荧光光谱法具有高分辨率、高选择性和高检测精度等优点,可以适用于微量元素的分析。
除了上述主要的检测技术外,还有其他一些新兴的微量元素分析技术,如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飞行时间质谱法(TOF-MS)等。
这些技术在灵敏度、分辨率、多元素分析等方面有所改进,为微量元素的准确分析提供了更多选择。
综上所述,微量元素分析仪的检测技术包括AAS、ICP-MS、荧光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等。
这些技术各有特点,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微量元素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微量元素分析仪将会越来越普及,为各个领域的微量元素分析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微量元素分析仪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微量元素分析仪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使用微量元素分析仪设备人员。
为了保障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务必仔细阅读并遵守本规程。
一、设备及操作环境
1.设备应置于通风、干燥、无腐蚀性气体的室内;
2.设备的工作电压为220V/50Hz,如有特殊需要,应提前告
知管理员进行调整;
3.禁止在设备周围摆放易燃易爆物品;
4.禁止在设备周围倒置水杯、化学药品等物品。
二、设备开启前的准备
1.准备好样品和标准品,并进行标注;
2.对设备的外框、电源线、仪器仪表等进行检查,如有异常
情况应及时向管理员报告;
3.检查设备的工作电压是否符合要求;
4.将设备的电源开关置于关闭状态。
三、设备开启操作步骤
1.打开设备旁边的电源开关;
2.按下。
微量元素分析仪操作流程

微量元素分析仪操作流程微量元素分析仪是一种常用的科学仪器,用于检测和分析样品中微量元素的含量。
它在环境科学、生物学、医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微量元素分析仪的操作流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该仪器。
一、实验准备在开始操作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实验准备工作。
首先,检查仪器是否正常工作,如电源是否接通,仪器是否处于待机模式。
然后,准备标准样品和待测样品,标准样品用于校准仪器,待测样品用于检测实际样品中的微量元素含量。
此外,还需要准备相关的试剂和溶剂。
确保所有实验器材都是清洁的,以避免任何干扰。
二、仪器校准仪器校准是使用微量元素分析仪之前必须进行的步骤。
校准的目的是建立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根据实验要求和厂家提供的说明书,选择适当的标准样品和校准曲线。
将标准样品按照一定比例稀释,并使用仪器进行测试。
根据测试结果,绘制校准曲线,通过曲线拟合计算待测样品中微量元素的含量。
三、样品处理样品处理是为了将样品准备成适合分析的状态。
根据样品的性质和需要,可以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样品溶解、提取、稀释等。
在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避免污染和损失微量元素。
四、操作步骤1. 打开微量元素分析仪的电源,确保仪器正常工作。
2. 根据实验要求设置仪器参数,如波长、积分时间等。
3. 提取待测样品中的微量元素。
按照事先确定好的方法,将样品处理成适合分析的状态。
4. 将处理好的样品注入微量元素分析仪中,开始分析测试。
5. 仪器进行测试过程中,可以观察分析结果和曲线变化情况。
及时调整仪器参数,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6. 待仪器完成测试后,记录下测试结果和数据。
7. 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根据需求计算样品中微量元素的含量。
五、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测试完成后,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根据仪器的输出结果和测试数据,可以使用适当的统计方法,计算和分析样品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和浓度。
将测试结果转换为适当的单位,如ppm、mg/L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S-3UA自动微量元素分析仪主要技术参数
·自动检测微量元素:锌;铁;钙;镁;铜;铅;镉。
·样品:真正全血(静脉血或末梢血,用量40ul)直接测定,无需沉降离心去蛋白。
血清(400ul)、头发(<0.1g)。
·参加卫生部室间质评考核:全合格。
·准确性:测定值在标准物质靶值要求范围内。
·临床项目的批内精密度(CV):≤5%。
·质控:3S内。
·质量控制有标准品定标控制,有质控品靶值控制。
·方法学(方法原理):电化学分析法:极谱法、微分电位溶出法(卫生部标准WS/T21-1996)——满足卫生部文件卫医发【2006】10号《血铅临床检验技术规范》的要求、溶出伏安法(美国标准)。
·自动化:微机控制、自动进试剂、自动搅拌、自动测定、自动排废液、自动清洗、自动定标、自动校正、自动出限限制。
一次进样,七项结果,无需手工分样,有效减少误差。
·检测速度:150T/H(备选:双通道同时工作)。
·电路、液路、气路分离设置,各成单元,避免相互干扰。
·仪器检测下限:5ugCd(Ⅱ)/L(极谱),0.01ugCd(Ⅱ)/L(溶出)。
·仪器加试剂准确度误差不超过5%,变异系数不超过2%。
·仪器精密度:RSD≤1%(极谱),RSD≤5%(溶出)。
·仪器分辨率:⊿E≤35mV.
·样品携带污染率:≤0.5%
·仪器抗先还原能力:5000:1
·可保存检验报告,可保存测定谱线。
·基本按全:通过GB9706.1检测,电介质耐压4000V,漏电流小于0.1mA。
·工作站配置:品牌计算机,液晶显示器,激光打印机,全中文菜单显示,免费软件升级,支持WindowsXP等主流操作系统。
·重量:3UA45KG。
·体积:3UA750×400×10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