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语文高考加试题训练之《三国演义》[1]

合集下载

江苏高考语文附加题

江苏高考语文附加题

江苏高考语文附加题一、《三国演义》1.作为历史题材小说,《三国演义》源于历史,又不拘执于历史,在艺术方面具有多方面成就请你对此略作评价。

(1)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善于把人物放在惊心动魄的军事、政治斗争中,放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来塑造全书写了四百多人,其中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艺术典型如人们所谓的“三绝”,即曹操的“奸绝”奸诈过人;关羽的“义绝”“义重如山”;孔明的“智绝”机智过人等就是典型的例子。

(2)它长于描述战争全书共写大小战争四十多次,展现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其中尤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最为出色对于决定三国兴亡的几次关键性的大战役,作者总是着力描写,并以人物为中心,写出战争的各个方面,如双方的战略战术、力量对比、地位转化等等,写得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各具特色,充分体现了战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既写出了战争的激烈、紧张、惊险,而又不显得凄惨,一般具有昂扬的格调,有的还表现得从容不迫,动中有静,有张有弛。

(3)它的结构宏伟壮阔又严密精巧以蜀汉为中心,以三国的矛盾斗争为主线,来组织全书的故事情节,把长达百年的时间,多至数百的人物,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件,写得井井有条,脉络分明,各回能独立成篇,全书又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

(4)语言精练畅达雅洁,明白如话在当时用近于白话来写长篇小说,是一种创举。

2.简述一个表现诸葛亮“多智近妖”的故事答:诸葛亮借东风:周瑜为没有东南风而病倒在床上诸葛亮给周瑜开了个“药方”,上面写着:“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说他能借来东风,他让周瑜为他搭起高九尺的七星坛,然后自己在坛上做法几天之后,果然刮起了东南风周瑜嫉妒,便派人去杀诸葛亮然而诸葛亮早有预防,事先回夏口去了。

3.简述一个有关诸葛亮足智多谋的故事。

答:草船借箭:周瑜刁难诸葛亮,令其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却立军令状三天完成他前二天按兵不动,暗中叫鲁肃备大船二十,各船扎草人千个第三天四更,江上大雾迷漫,诸葛亮率船到曹军水寨前擂鼓呐喊佯攻,曹军怕中计,下令弓箭手向江中射箭这一妙计使诸葛亮不费吹灰之力就完成了任务。

2020版《3年高考2年模拟》一轮江苏语文第五部分 加考内容专题十七 考点集训

2020版《3年高考2年模拟》一轮江苏语文第五部分  加考内容专题十七 考点集训

专题十七名著名篇阅读一、《三国演义》(一)选择题1.(2018启东中学第一次月考)下列对《三国演义》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第十八回,袁绍向曹操借兵攻公孙瓒,操因其言辞骄慢恨不能力讨之,荀彧以十胜十败之说劝其不必在意袁绍,而应先讨吕布。

B.曹操本欲废汉献帝,被程昱谏止。

程昱认为,曹操因奉汉家名号,才能号令天下,如今诸侯还未平复,若废汉帝,必然引起战乱。

C.赤壁之战,曹操败退途中三次大笑诸葛亮、周瑜未在险要处设伏,被关于义释,回到江陵后大哭郭嘉,把责任推给谋士。

D.诸葛亮安居平五路时,派法正去游说东吴退兵,孙权立油鼎,命武士执军器立于左右,法正昂然而进,长揖不拜。

E.章武二年夏六月,陆逊大破蜀兵,刘备仓皇逃回白帝城。

马良见大军败,将孔明之言告诉刘备。

刘备懊悔无颜见群臣,遂滞留白帝城,改驿馆为永安宫,最终逝于永安宫。

答案AD A项,郭嘉劝说,而非荀彧。

D项,张冠李戴,派邓芝。

2.(2018启东中学第二次月考)下列对《三国演义》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为了实施对曹军的火攻,周瑜决定使用苦肉计。

于是在周瑜与众将商议退敌之策时,黄盖故意大唱反调。

周瑜不听诸葛亮等人的劝告,下令将他打得皮开肉绽,卧床不起。

随后周瑜派蔡中、蔡和写信给曹操,使曹操相信黄盖,于是黄盖诈降曹操成功。

B.曹操被马超击败溃逃,听见有人叫:“穿红袍的是曹操!”便脱下红袍。

又听见“长胡子的是曹操”,便惊慌割了胡子。

又听见“短胡子的是曹操”,便立即扯起衣角包着下巴逃跑。

马超追上,曹操吓得绕树而走,马超一枪刺在树上,曹操乘机逃走。

马超追去,被曹洪拦住,曹操逃脱。

C.东吴屡次讨要荆州未果,遂采用鲁肃之计,设下“鸿门宴”,邀关羽来吴国赴宴。

关羽轻驾小舟,只带领十几个随从赴宴。

席间关羽借与鲁肃多年未见而叙旧为由,拉着鲁肃不放手,实则以鲁肃为人质。

埋伏的刀斧手见鲁肃被困,不敢轻易下手,关羽因此安全脱身。

D.董卓到长安后更加骄横,自号“尚父”,自比为周武王时吕望,司徒王允看不惯董卓作为,想利用府中歌伎貂蝉采用连环计刺杀董卓。

江苏高考语文附加名著《三国》习题积累

江苏高考语文附加名著《三国》习题积累

《三国》积累【桃园三结义】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天下大乱。

汉皇室后代刘备见太守刘焉张榜招募义兵,决定匡扶社稷。

刘备看榜时遇见张飞,饮酒间又与关羽相会,三人共论天下大事,情投意合,选定张飞庄后桃园焚香祭拜天地,义结金兰,立誓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刘备为兄,关羽第二,张飞为弟。

【曹操诈叔】曹操小时候游荡无度,其叔父见此曾愤怒地向其父曹嵩告状。

曹操受不了父亲的责备,忽心生一计,看见叔父诈倒于地,作出中风情状。

叔父信以为真,告之曹嵩。

但当曹嵩急视曹操时,竟发现曹操安然无恙,曹嵩竟相信曹操所言叔父不喜欢自己的谎话,日后但凡叔父言操之过,都不听。

【曹操献刀】董卓自任相国,专权朝野,捏造罪名杀死少帝。

满朝文武敢怒不敢言,曹操挺身而出,曹操借王允七星宝刀进府行刺。

董卓不耐久坐,倒身转向内卧于床上。

曹操抽刀欲刺,董卓在穿衣镜内看见了曹操的动作,转身相问。

曹操急中生智说:“我得到一口宝刀,欲献给恩相公。

”董卓接刀一看,果然是一口宝刀。

董卓引曹操出阁看马,曹操谢道:“愿借马一试。

”然后快马加鞭,逃之夭夭。

【捉放曹】曹操谋刺董卓未成,逃出京城,在中牟县被县令陈宫捉住。

陈宫钦佩他的忠义,弃了官职与他同逃。

逃到成皋,多疑的曹操错杀吕伯奢家人,又杀死好心的吕伯奢以绝后祸。

陈宫看出曹操心狠手辣,但又念及自己为国家跟他到此,杀之不义,便弃曹操而他往。

【温酒斩华雄】董卓当权,把持朝政。

十八路诸侯兴兵声讨。

交战中,先后有四位各诸侯中的悍将被董卓的部将华雄斩杀。

盟军各将都有些惊慌失措,袁绍正担心没人可拿下华雄时,关羽自告奋勇,愿与华雄交锋。

袁术嫌他地位低微,称其“安敢乱言”,喝令将其打出。

曹操上前阻止,关羽才有了出战的机会。

曹操端了杯热酒为关羽壮行,而关羽愿先去斩华雄,回来再喝酒,便提刀而出。

俄顷,关羽拍马而回,掷华雄人头于地,而斟的酒还是热的,令众诸侯惊讶不已。

【连环计】董卓为乱朝政。

司徒王允先将美貌的义女貂蝉许给董卓的义子吕布为妾,不久又把貂蝉作为歌姬送给董卓。

江苏高考加试题复习之名著专练

江苏高考加试题复习之名著专练

2、简述刘姥姥三进荣国府的主要情节。 、简述刘姥姥三进荣国府的主要情节。
【答案示例】 答案示例】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不但使贾府认下了这门 亲戚,还拿回来二十两银子; 亲戚,还拿回来二十两银子;刘姥姥二进大观 装疯卖傻,逗得贾母欢心, 园,装疯卖傻,逗得贾母欢心,又得了许多银 衣服之类;第三次进荣国府时, 子、衣服之类;第三次进荣国府时,贾府的老 祖宗贾母已死,凤姐病得骨瘦如柴,神情恍惚, 祖宗贾母已死,凤姐病得骨瘦如柴,神情恍惚, 只得把自己的独生女儿托付给她。 第六回 第六回、 只得把自己的独生女儿托付给她。(第六回、第 三十九回、第四十回、第一百一十三回) 三十九回、第四十回、第一百一十三回
3.下面对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BD ) (5分) 下面对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下面对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 分 A.《女神》首先体现着的是一种破旧立新、勇于革命的大 . 女神》首先体现着的是一种破旧立新、 胆叛逆精神。诗人作为旧时代的逆子,站在新时代的顶峰, 胆叛逆精神。诗人作为旧时代的逆子,站在新时代的顶峰, 以无比强烈的情怀和恢宏的气概, 以无比强烈的情怀和恢宏的气概,呼唤着二十世纪革命风暴 的来临。 的来临。 B.《群英会蒋干中计》中周瑜巧设“苦肉计”,使自作聪 . 群英会蒋干中计》中周瑜巧设“苦肉计” 明的蒋干中了计,也使曹操中了计, 明的蒋干中了计,也使曹操中了计,为赤壁之战的胜利奠定 了基础。 了基础。 C.《边城》以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的两个儿子天 . 边城》 傩送的爱情为线索, 保、傩送的爱情为线索,表达了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和 追求,寄托着沈从文“ 的美学理想。 追求,寄托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 D.《家》中,觉新和二弟觉民、三弟觉慧共同接受西方文 觉新和二弟觉民、 . 化知识的熏陶,有着先进的思想、昂扬的斗志, 化知识的熏陶,有着先进的思想、昂扬的斗志,是新时代的 新青年。 新青年。 E.《哈姆莱特》这部悲剧中,最令哈姆莱特难受的倒还不 . 哈姆莱特》这部悲剧中, 是没能继承照理来说应由他继承的王位, 是没能继承照理来说应由他继承的王位,而是母亲乔特鲁德 很快就忘记了和老国王的恩爱。 很快就忘记了和老国王的恩爱。

[江苏高考文科附加题附加演练与解析]江苏高考文科附加题

[江苏高考文科附加题附加演练与解析]江苏高考文科附加题

[江苏高考文科附加题附加演练与解析]江苏高考文科附加题一、阅读材料,完成1~3题。

(10分) 1 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

(限6处)(6分) 故谊过长沙作赋以吊汨罗,而太史公传于屈原之后,明其若屈原之忠而遭弃逐也。

而班固不讥文帝之远贤痛贾生之不用但谓其天年早终且谊以失志忧伤而横夭岂曰天年乎则固之善志逮与《春秋》褒贬万一矣。

(欧阳修《贾谊不至公卿论》)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讥文帝之远贤”与“痛贾生之不用”是个对举的句式,中间应断开;“但”、“且”、“岂”一般作为虚词用在句首,可考虑断开。

“岂……乎”是个反问句,“乎”后应断开。

抓住这些要点,此题断句就容易多了。

答案而班固不讥文帝之远贤/痛贾生之不用/但谓其天年早终/且谊以失志忧伤而横夭/岂曰天年乎/则固之善志/逮与《春秋》褒贬万一矣。

如果你颇有天赋,勤勉会使其更加完美;如果你能力平平,勤勉会补之不足。

─雷诺兹 2 说说文中班固与欧阳修对贾谊之死的不同论断。

(2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此题虽然考查的是理解文章内容,但只要能准确翻译出原文,也就基本能作答了。

班固认为贾谊之死是“天年早终”,“天年”即老天赐给的寿命,意思贾谊属正常死亡,只是寿命较短。

而欧阳修反驳了这一观点,认为“且谊以失志忧伤而横夭,岂曰天年乎”,意思是贾谊因为没有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抑郁不得志而早逝,算不上“天年”。

答案班固认为是“天年早终”,即虽然死得早,但属自然死亡。

欧阳修认为是“失志忧伤而横夭”,即无法实现大志,抑郁忧伤而早逝。

3 何谓“春秋笔法”?(2分) 解析原文说“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

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

意思是“孔子在司寇职位上审理诉讼案件时,判词若有可以和别人相同处,就不独自决断。

至于撰写《春秋》,他认为该写的就写,该删的就删,即使是子夏之流的高足弟子也不能改动一字一句”。

后来就将这种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不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称为“春秋笔法”。

高考语文 高考附加题10部名著阅读资料 素材

高考语文 高考附加题10部名著阅读资料 素材

江苏高考文学名著阅读训练《三国演义》①刮骨疗毒关羽旧时箭伤常在阴天发作。

华佗认为应当切开臂膀刮掉渗入毒药,病才能根除。

关羽便伸出臂膀让华佗切开。

华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

左右掩面失色。

关羽却饮酒食肉,谈笑弈棋,神色自假设。

华佗刮尽其毒,敷上药,以线缝之。

关公大笑而起。

华佗称赞说:“君侯真天神也!〞②煮酒论英雄曹操派人请刘备到小亭煮青梅喝酒。

曹操问刘备当世英雄是谁,刘备说了几个人,都被否定。

刘备反问曹操,曹操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惊得手中的筷子掉在地下。

突然天降大雨,雷声大作,刘备说是因为害怕打雷,才掉了筷子。

曹操认为刘备胆小如鼠,再也不疑刘备了。

③刘备仁厚刘备伐吴,命黄权屯驻江北,不久刘备战败,黄权撤退之路被吴军封死,黄权遂率军投降曹魏。

有人建议刘备逮捕黄权的妻、子,刘备认为是他的过错导致战败,才使黄权没了退路,投降曹魏是迫不得已之举,不准逮捕黄权的家人,并“待之如初〞。

④曹操割须弃袍曹操被马超击败溃逃,听见有人叫:“穿红袍的是曹操!"便脱下红袍。

又听见大叫:“长胡子的是曹操!〞便惊慌割了胡子。

又听见:“短胡子的是曹操!〞立即扯起衣角包着下巴逃跑。

马超追上,曹操吓得绕树而走,马超一枪刺在树上,曹操乘机逃走。

马超追去,被曹洪拦住。

曹操逃脱。

⑤司马懿忍辱受衣孔明屡次令人搦战,司马懿不予理睬,孔明就拿取妇人的丧冠——巾帽,外加妇人素缟衣服,写了一封书信,用大盒子装了,送到魏寨。

嘲笑司马懿甘愿守巢窟畏刀避箭,与寡妇没有什么区别。

司马懿看完书信,忍住心中大怒而佯笑,接受衣服,并重赏了来使。

6.曹操献刀董卓欺主弄权,曹操借王允七星宝刀进府行刺,见董卓躺下,急抽刀欲刺。

董卓在穿衣镜内看见了曹操的动作,转身相问。

曹操急中生智说:“我得一口宝刀,欲献恩相公,,董卓接刀一看,果然是一口宝刀。

董卓引曹操出阁看马,曹操谢道:“愿借马一试。

,然后快马加鞭,逃之天天。

8.关羽大意失荆州关羽拒绝和孙权联姻,激怒了孙权。

高考语文附加题名著精选问题之《三国演义》

高考语文附加题名著精选问题之《三国演义》
(2)赤壁之战,曹操败走华容道,逃亡途中遭遇关羽,要关羽以昔日之情为重。关羽则认为过去替曹操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危,已经报答了曹操。面对曹操的求情,不敢以私废公。曹操又以“五关斩将”之事,及信义之德向关羽求情。最终,关羽不顾此前与孔明立下的军令状,于华容道义释曹操。
7、彩的用计。
答:空城计:诸葛亮屯兵于阳平,把部队都派去攻打魏军了,只留少数老弱残兵在城中。忽然听到魏军大都督司马懿率15万大军来攻城。诸葛临危不惧,传令大开城门,还派人去城门口洒扫。诸葛亮自己则登上城楼,端坐弹琴,态度从容,琴声不乱。司马懿来到城前,见此情形,心生疑窦,怕城中有伏兵,因此不敢贸进,便下令退兵。
例2:过五关斩六将:关羽与刘备失散,暂居曹营。曹操欲收服关羽,热情款待.赐美女、金银、官职。后来关羽挂印封金,只收下赤兔马,护送两位嫂子千里投奔刘备。在五个关口受到阻拦,关羽斩杀六将,最终完成使命。
例3:单刀赴会:东吴屡次讨要荆州未果。遂采用鲁肃之计,设下鸿门宴,埋伏好刀斧手邀关羽来吴国赴宴。关羽轻驾小舟、单刀赴会,只带领十几个随从人员。席间关羽借与鲁子敬多年未见叙旧为由,拉着鲁肃不放手,互相敬酒。实则以鲁肃为人质。埋伏刀斧手见鲁肃被困,不敢轻易下手。关羽因此安全脱身。
3、简述《三国演义》中体现关羽“勇”的一个故事。
答:例1:温酒斩华雄:董卓当权,把持朝政。十八路诸侯兴兵声讨。交战中,先后有四位各诸侯中的悍将被董卓的部将华雄斩杀。此时,关羽自告奋勇,愿与华雄交锋。袁绍嫌他地位低微,称其“安敢乱言”,喝令将其打出。曹操上前阻止,关羽才有了出战的机会。曹操端了杯热酒为关羽壮行,而关羽愿先去斩华雄,回来再喝酒。果然在温酒未凉之际提来了华雄首级,令众诸侯惊讶不已。
6、简述《三国演义》中体现关羽“义”的一个故事。

江苏高考名著名篇备考必练识记材料1简答题

江苏高考名著名篇备考必练识记材料1简答题

名著名篇备考必练识记材料(一)——《三国演义》1.《三国演义》塑造了不少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最突出的便是毛宗岗所说的“三绝”——奸绝、义绝、智绝。

请问“三绝”是说哪三个人?任选“一绝”举一例说明其“绝”。

(扬州二模)参考答案:曹操“奸绝”,关羽“义绝”,孔明“智绝”。

(各1分):曹操错杀吕伯奢(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借粮官的人头以弹压军心、梦中杀人等事都体现出曹操的奸诈;(举例2分)关羽为义而降曹(降曹的三个条件体现其义:一、只降汉朝,不降曹操;二、用刘备的俸禄养他的二位嫂子;三、一旦知道刘备的下落,便要去寻找他。

途中在曹操让他与两位嫂子共处一室时秉烛执刀立于屋外亦体现其义),为义而与刘、张桃园结盟,奉义而辞过五关斩六将(知道刘备下落后,护嫂而行,过关斩将途中极能体现其义),华容道为义而释曹操。

诸葛亮火烧新野,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智算华容,计用空城等则体现出诸葛亮的智慧。

2.简述《三国演义》中有关曹操“奸”的一个故事。

参考答案:错杀吕伯奢。

曹操与陈宫逃亡,躲到吕伯奢家,吕家杀猪款待,曹操听见后院磨刀之声,疑心大起,又听有人说“绑上再杀”,于是,不问青红皂白,连杀吕家八口。

发现杀错之后,并没有放过无辜的老人吕伯奢。

当陈宫责怪他残忍时,他振振有词地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3.“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句话生动地表现了曹操的奸诈性格,你是怎样看待《三国演义》中曹操这个人物的?参考答案:作为封建统治者的典型形象,曹操具有多层面的复杂性格,个性鲜明而独特。

刻薄暴虐而又豪爽多智;求贤若渴而又嫉贤妒能;自大自负而又机谋权变;坦诚中总有几分虚诈,大度中含有几分小气。

4.易中天《品三国》“曹操会用人,这在历史上几乎是公认的。

曹操可以说是深知用人之道的。

”结合你阅读《三国演义》的体会,谈谈曹操的“用人之道”。

参考答案:可以结合以下要点:知人善任,唯才所宜(荀彧和郭嘉对曹操用人之道的评价);推诚取信,用人不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三国演义》1、请概述《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群英会蒋干中计”中周瑜用计的过程。

开头点破蒋干来意;酒筵上命令不准谈交战之事;佯装酒醉向蒋干展示兵强马壮;与蒋干同睡,自己装睡给蒋干偷看伪书的机会;又用梦话和“密谈”使蒋干深信不疑。

附:蒋干到东吴的目的是什么?结局如何?劝降。

(1分)蒋干中计(2分)、曹操中计(2分)。

2、《三国演义》塑造了不少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最突出的便是毛宗岗所说的“三绝”--奸绝、义绝、智绝。

请问“三绝”是哪三个人?任选“一绝”举一例说明其“绝”。

曹操“奸绝”,关羽“义绝”,孔明“智绝”。

(各1分)曹操错杀吕伯奢(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借粮官的人头以弹压军心、梦中杀人等事都体现出曹操的奸诈;(刺杀董卓未遂,曹操逃亡中,被县令陈宫捉住。

陈宫义释曹操,与他一道投宿吕伯奢家中。

吕伯奢家人磨刀准备杀猪款待,曹操怀疑他们要杀自己,竟将吕伯奢全家杀害,并声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愤怒地离开了曹操。

曹操嗜杀奸诈可见一斑。

)(曹操“奸绝”主要表现在一政治上玩弄权术,二奸诈残暴、嗜杀成性,他生活的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是一个政治野心家阴谋家.疑而杀水军都督蔡瑁、张允;梦中杀贴身侍卫;佯醉杀乐官师旷;借刀杀名士称衡;伺机杀行军主薄杨修等都是鲜活的例子。

)关羽为义而降曹。

降曹的三个条件体现其义:一、只降汉朝,不降曹操;二、用刘备的俸禄养他的二位嫂子;三、一旦知道刘备的下落,便要去寻找他。

途中在曹操让他与两位嫂子共处一室时秉烛执刀立于屋外亦体现其义。

为义而与刘、张桃园结盟。

奉义而不辞过五关斩六将。

知道刘备下落后,护嫂而行,过关斩将途中极能体现其义。

华容道为义而释曹操。

赤壁之战后,曹操败走华容道,在诸葛亮的精心设计下,终于有了一次捉拿曹操的机会.但关羽与曹操面对面的时候,竟不忘旧恩,心中不忍,放走了曹操,兴复汉室的大业失去良机。

他明知已经立下军令状,他宁可放了曹操,自己领死,是为念曹操旧日恩情。

“拼将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义名(罗贯中)正是对关羽之“义”的高度赞扬。

诸葛亮火烧新野,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智算华容,计用空城等则体现出诸葛亮的智慧。

街亭失守,司马懿逼近诸葛亮所驻守的西城‘眼见城中仅老弱残兵,退、守两难,诸葛亮料定司马懿会认为自己平生谨慎,不会冒险,于是大开城门,让老军扮作老百姓洒扫街道,自己则在城楼上凭栏而坐,焚香弹琴。

司马懿赶来,惧有伏兵,急令撤退。

西城解围后,诸葛亮退回汉中。

司马懿中计后,叹道:“吾不如孔明也!”“空城计”彰显诸葛孔明之“智”。

3、《三国演义》中有不少和酒有关的情节,请举出一例,并说明这一情节对塑造人物的作用。

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温酒斩华雄”,表现了关羽的神勇无敌和曹操的善于用人;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表现了刘备的工于韬晦、小心谨慎、机智从容和曹操的踌躇满志与雄才大略。

四十五回“群英会蒋干中计”表现了周瑜的足智多谋和蒋干的志大才疏等。

4、简述“关羽温酒斩华雄”情节,你从这件事中看出曹操具有什么性格特点?袁绍讨伐董卓,虎牢关守将华雄连杀多员大将。

关羽主动请缨,因身份低微而受他人嘲笑。

1分关羽立下军令状,曹操捧温好的美酒一杯。

1分关羽道:“酒且斟下,某去便来。

”关羽瞬间拿了华雄的首级回营房,此时酒尚未冷。

1分表现曹操慧眼识英雄,善于用人,不以门第出身衡量人。

2分★5.《三国演义》中的许多故事广为人知,请从下面的故事中任选一个概述其主要情节。

5分)煮酒论英雄千里走单骑挥泪斩马谡★煮酒论英雄:(1)曹操邀刘备讨论天下哪些人是英雄,刘备列举了当时名人,曹操认为这些人不足挂齿。

(2)曹操认为天下英雄只有刘备与自己,刘备非常吃惊,筷子不觉掉到地下。

(3)当时雷声大作,刘备俯首拾起筷子,借害怕迅雷掩饰自己的惊慌。

(4)表现了刘备的工于韬晦、小心谨慎、机智从容和曹操的踌躇满志与雄才大略。

千里走单骑:(1) 关羽暂时“归降”曹操后,曹操厚待关羽,但关羽不忘故主刘备,得知兄长刘备的消息,立即护送着嫂嫂,不辞而别离开曹操,曹操只得放他回去。

(2)关羽骑着赤兔马日行千里,往刘备处赶去;曹操随后赶来,以路费征袍相赠。

(3)关羽担心曹操言而无信,不敢下马,用刀尖挑上锦袍,告别而去。

(4)一路上过五关斩六将,最后跟刘备会合。

(5)充分展现了关羽的忠肝义胆,表现了他与刘备“誓同生死”的忠义之情。

挥泪斩马谡:(1)诸葛亮攻打魏国,以街亭作为据点.他选中纸上谈兵的马谡。

(2)马谡不听副将意见,坚持在山上扎营,结果街亭失守。

(3)诸葛亮想起和马谡平时的情谊,反思自己的用人不当,斩杀马谡时流下了眼泪。

概述主要情节分“背景、过程、结果”三部分赋分,第一点1分,后两点各2分。

附:“挥泪斩马谡”这一情节中诸葛亮“挥泪”的原因是什么?一后悔自己没听从刘备的话,刘备以前和他说过马谡这人言过其实,只知道纸上谈兵,不能委以重任,诸葛亮没有听从刘备的话,让他守街亭,结果街亭失守.二痛惜街亭的失守使他的北伐计划失败。

三惋惜马谡是个人才,他和马谡也是亦师亦友的关系。

☆6.简述《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实施“空城计”的前因后果。

附:简述《三国演义》中“空城计”的故事情节。

诸葛亮派马谡去守街亭.(1分)马谡不听劝阻失守街亭。

(1分) 诸葛亮只留少数老弱残兵在阳平城中。

魏兵追到阳平城,诸葛亮不得已打开城门,叫军士扮作老百姓洒扫街道,自己在城楼上弹琴。

(1分)司马懿怀疑有伏兵,快速退了兵.(1分)诸葛亮料定司马懿还会来,就连夜退守汉中。

(1分)7.“河北醉归,怒斩曹瞒六将;江南赴宴,笑倾鲁肃三杯。

”请说出这副对联所称赞的人物,并简述对联中所写的事情。

(5分)对联所写人物为关羽(1分)。

上联说的是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护送两位嫂子千里投奔刘备的故事(2分)。

下联说的是关羽单刀赴会的故事,关羽借与鲁子敬多年未见叙旧为由,拉着鲁肃不放手,互相敬酒,实则以鲁肃为人质,埋伏的刀斧手见鲁肃被困,不敢轻易下手。

关羽因此安全脱身(2分)。

8.请写出一个《三国演义》的计谋,并简述相关的人物及故事。

(80字以内)示例:瞒天过海东吴陆逊备礼呈书给关羽,口气谦恭,使得原就轻视陆的关羽放松了警惕,不复有江东之忧,并撤走了荆州的大半兵马去攻打樊城。

结果吕蒙乘机而入,兵不血刃就占领了荆州。

(写出计谋1分,写出相应的人物2分,简述故事2分)9.《三国演义》中有“孔明三气周瑜”的情节。

请选择其中一则简述其主要经过。

一气:赤壁大战后,周瑜率吴军奋力争夺曹仁把守的南郡,为后来夺取荆州打下基础。

混战中,周瑜被曹军的毒弩所中。

谁知到头来却被诸葛亮抢先占领了南郡和荆州。

此时,周瑜挥师北上,一统中原的计划落空了, 于是“大叫一声,金疮迸裂”。

二气:周瑜本想借把孙权的妹妹嫁给刘备,把刘备扣下,逼诸葛亮交出荆州,不料诸葛亮用计使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

三气:周瑜向刘备讨还荆州不利,周瑜又使出“假途灭虢”之计,谁知又被诸葛亮识破。

就在此时,周瑜收到诸葛亮的一封信函,周瑜读后长叹一声:“吾非不欲尽忠报国,奈天命已绝矣……”。

言讫,昏绝,徐徐又醒。

临死前,他说:“既生瑜,何生亮!”便被自己活活的气死了。

13、(1)请简述一个有关曹操奸雄本色的故事(2)你对曹操印象最深的一个故事(3)你认为曹操是怎样一个人,举一个故事说明错杀吕伯奢曹操与陈宫逃亡,躲到吕伯奢家,吕家杀猪款待,曹操听见后院的磨刀之声,疑心大起,又听见有人说:绑上再杀。

于是,不问青红皂白,连杀吕家八口,最可恨的是,当他发现杀错人之后,并没有放过吕伯奢这一无辜的老人。

当陈宫责怪他残忍时,他振振有词地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14、(1)简述一个张飞粗豪的故事(2)谈一件你对张飞印象最深的故事(3)三国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断喝长坂坡张飞见曹操亲自率大批人马到来,知道曹操向来多疑,于是厉声大喝:"我乃燕人张冀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连喝三声,声如巨雷,喊声未绝,曹操身边的夏候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

曹操见状忙下令撤军。

15、张飞性格粗豪,但也有细心的时候,举一故事说明张飞用计刘岱、王忠奉曹操之命进攻徐州。

关羽擒了王忠,张飞邀功心切,刘岱却任其叫骂,坚守不出。

张飞情急计生,假作酒醉,打一士卒,使他误传信息,诱使刘岱上当,最后将刘岱一举活捉。

16、简述一个赵子龙英勇无敌的故事千军之中救阿斗曹操大军来袭,刘备携百姓渡江,被杀得首尾不能相顾,妻离子散。

赵子龙受刘备之命保护主公的妻儿,但混乱中走失。

赵子龙杀入曹军阵营救出甘夫人,再杀入曹营怀揣幼主大战长坂坡,赵子龙直透重围,砍倒大旗两面,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人。

赵子龙一战成名。

17、简述一个有关诸葛亮足智多谋的故事草船借箭周瑜刁难诸葛亮,令其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却立军令状三天完成。

他前二天按兵不动,暗中叫鲁肃备大船二十,各船扎草人千个。

第三天四更,江上大雾迷漫,诸葛亮率船到曹军水寨前擂鼓呐喊佯攻,曹军怕中计,下令弓箭手向江中射箭。

这一妙计使诸葛亮不费吹灰之力就完成了任务。

18、简述一个表现关羽"义"的故事徐州失守,关羽中计被围屯土山,被张辽以"忠义"名义劝说后,提出三个条件而后暂居曹营。

曹操对他极尽恩宠,更赠他赤兔宝马,后听说了长兄刘备的消息后,义无反顾地离开曹操,追随刘备去了。

事后曹操感叹说:事主不记其本,乃天下义士也。

19、简述《三国演义》中一个经典故事A、温酒斩华雄董卓部将华雄骁勇异常,先后战败盟军多名大将,盟军各将都有些惊慌失措。

袁绍正担心没人可拿下华雄时,关羽挺身而出。

曹操给关羽酾热酒一杯,与他饮了上马,关羽却叫曹操手下先斟下酒,便提刀而出,俄顷,关羽拍马而回,掷华雄人头于地,而斟的酒还是热的。

B、桃园三结义东汉末年,天下大乱。

汉皇室后代刘备见国家不安,想干一番大事业,可惜力量不足。

一天他正在看官府的招兵告示,遇上路过的张飞,听说了刘备的宏图大志,决定与刘一起做番大事。

于是,二人相约到酒店相商,巧遇关羽,。

三人志向相同,惺惺相惜,在张飞家后的桃园义结金兰,共图大志。

20、请写出一个源于《三国演》的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A.锦囊妙计孙权用公瑾之计,引刘备入东吴招亲,要挟刘备交还荆州。

诸葛亮在他临行前交给赵云三个用锦做成的袋子,吩咐说:"内封三条神妙计策,到时依次打开行事。

"赵云和刘备、孙乾率五百军士到南许,依锦囊妙计破了公瑾计策,娶了孙权之妹孙尚香逃回荆州。

让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B.舌战群雄曹操大军沿江结寨,准备并吞江东。

东吴君臣惊疑忧惧,是和是战难以定夺。

诸葛亮运用谋略,与东吴群臣纵论天下大事,巧舌辩驳,说服他们和孙权要与刘备联合抗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