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株潭物联网发展的现状_问题与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4期(总第70期)湖南行政学院学报(双月刊)JOURNALOFHUNANADMINISTRATIONINSTITUTENo.4.2011
GeneralNo.70

*本文系湖南省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长株潭物联网发展的综合影响及风险规避研究》[编号2010WTA17]、
湖南省社科基

金项目《物联网发展中的政府角色研究》[编号2010YBB209]、湖南省情与决策咨询课题《湖南省物联网发展的路径选择》[编
号2010B22124]、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长株潭物联网发展的综合影响及风险规避》研究阶段性
成果

收稿日期
:2011-03-10
作者简介:1.禹海慧,男,湖南双峰人,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企业管理与技术经济;2.许宇飞,女,湖南衡阳
人,湖南涉外经济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产业经济与旅游管理;3.易想和,男,湖南岳阳人,湖南涉外经济学院讲师、博士研
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社会管理

·湖南发展·
长株潭物联网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

禹海慧
1,许宇飞2,易想和3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湖南长沙410205)
摘要:长株潭城市群在物联网发展方面起步较早,并已经具有初步的产业基础,典型应用主要体现在智
能水利、智能农业、智能工业与智能交通四个方面。但与物联网发达地区相比,存在明显的观念差距、产业规
模差距、技术差距、人才差距。制约长株潭物联网发展的瓶颈主要集中在:发展规划存在短板、产业基础薄
弱、缺乏组织协调机制、缺乏物联网产业化发展平台四个方面。“政策引导+技术主导+需求传导”将是物
联网发展的主要模式,“明确定位、合理组织、平台建设、应用拉动、技术突破、优化环境”是将物联网纳入长
株潭经济社会发展必由之路

关键词:长株潭;物联网;发展模式;产业规划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9-3605(2011)04-0046-05

所谓物联网(TheInternetofthings)即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因此,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花卉栽培、水系监测、食品溯源、敌情侦查和情报搜集等多个领域。发展物联网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技术自主可控,保障国家安全的迫切需要;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两化融合的迫切需要;是发展特色新兴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提升整体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长株潭城市群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的综合试验区,物联网的应用与发
展在此过程中具有不可估量的机会与贡献

一、长株潭物联网发展的现状
物联网概念虽然提出不久且尚未大规模普及

但是长株潭城市群在物联网发展方面起步较早,并
已经在产业基础、典型应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与物联网发达地区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

1.产业基础:
初步显山露水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物联网产业化发展主要涉
及五大产业:传感器产业、通讯网络产业、数据海产
业、计算机产业、自动控制产业。目前,长株潭地区
已拥有一批较为有实力的传感器相关产品制造企
业,但是企业规模都不大,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

64
业集群。可喜的是,对于RFID电子标签技术,国防科
技大学主持的超高频芯片的研究已经获得省科技厅
的重大专项支持,但目前仍存在产、学、研脱节现象

在物联网通信产业方面,湖南移动、联通、电信
等通信企业都开展了一些试点项目,如湖南电信在
IPv6商用网络建设方面处于行业领先。
国防科技大

学、湖南大学和中南大学共同承担了国家863传感
器网络专项研究课题,对传感网技术进行了实验性
的应用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

在物联网信息系统方面,物联网创造出的数据
将远多于互联网,因此物联网将创造出更多的数据
海,云计算将是物联网发展中的重大商业机会。目
前,湖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院校开始建立超级计
算机中心。一些软件企业开发了部分应用软件,如
湖南伊爱卫星监控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在全球定位
系统(GPS)应用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服务和网
络运营方面已有不少成功示例

2.应用领域:
重点突出

湖南省政府高度重视物联网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大力扶持建设物联网应用示范重点项目,并在多项领
域率先应用物联网技术,典型应用主要集中在智能水
利、智能农业、智能工业与智能交通四个方面

(1)智能水利。湖南属于水利大省,
乃山洪灾

害频发的省份,为防止灾害天气对群众造成重大人

物伤亡,2008年10月,省防汛办与中国电信合作

利用电信平台搭建了面向全省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
平台,通过有线、无线和电子眼实现信息的实时传
输,实现水库水位与闸坝视频监控,为山洪灾害预警
和群众及时安全撤离提供技术支持。2009年湖南
洪江发生7.25特大山洪灾害,由于物联网的及时监
控与预报,此次特大洪灾未造成人员伤亡

(2)智能农业。
目前中国电信在湖南已经启动

了Ipv6商用网络,中国电信与湖南农科院合作为当
地果茶培育种植中心提供了基于Ipv6的物联网温
室控制综合信息监控服务。长沙百果园联手中国电
信打造了基于CN-GI的物联网现代农业应用示范
项目,电脑通过30个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对每一盆
花的温度、湿度、光照、土壤含水量进行精确控制,并
通过射频传感器点对点远程控制大棚内的风机、天窗、遮阳布、灌溉等设施,对棚内植物加以智能管理。继百果园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后,湖南境内第二个基于Ipv6的物联网应用———郴州烟草现代农业示范基地项目即将建设完工,这是国内烟草领域第一个物联网商用推广项目。该项目位于郴州市桂阳县仁义镇,其智能大棚已经处于基础建设阶段,大棚建成后,应用物联网技术,可通过实时传感采集和历史数据存储功能,为摸索出烟叶作物生长对温、湿、光、土壤的需求规律提供精准的科研实验数据;通过智能分析与联动控制功能,及时精确地满足烟叶作物生长对环境各项指标要求,达到高幅增产的目的;通过光照和温度的智能分析和精确干预,使烟叶作物完全遵循人工调节等高效、实用的农业生产效果。(3)智能工业。目前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等企业在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的运用方面已经起步,部分企业联合中国电信湖南分公司、湖南伊爱卫星监控科技有限公司等信息企业走在物联网技术研发与运用方面的前头。现在中联重科出厂的泵车、吊车全部出厂预装GPS车载终端,实施GPS实时监测管理系统。中联重科GPS车载终端接入CAN总线系统,通过GPRS实时监测车辆的里程、运行状态、吊臂作业数据、及PLC控制信号等数据;对租赁及按揭的车辆进行日常的监控,以保证租赁费用及按揭款得到及时的回收,降低了企业的经营风险;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4)智能交通。长沙市“城市一卡通”在道路收费、机场电子购票、小额支付等方面开始应用。在建的黄花机场新航站楼在电子票务、安全管理、货物运输的定位与跟踪、信息查询与服务系统等一直都走在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前列。湖南龙骧交通发展集团与湖南联通已利用CDMA1X无线数据传输为客车提供GPS定位监控调度信息,并在其基础上实现公交车辆的自动调度和指挥。3.与物联网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明显国内物联网比较发达的地区主要有江苏、北京、上海、广东、福建等省市,其中长三角城市群及珠三角城市群物联网产业尤为发达,走在全国的前列。长株潭物联网发展与之相比主要存在观念差距、产业规模差距、技术差距、人才差距。(1)观念差距。物联网发达地区,如无锡、上海、广东对于物联网的发展的认识是全方位的。如无锡已经提出向工业设计、智能集成新型城市转型

那么物联网将成为城市转型的引擎。广东则希望成
为“数字广东、智慧城市、知识经济、无处不在的网络
社会”,物联网的发展是其愿景实现的载体。上海宣
布在“无线城区”———沪郊嘉定区建立“上海物联网
中心”,目标是在物联网核心技术和产业标准研究

74
开发上形成“高地”,成为国内外有影响和竞争力的研发示范基地,以此影响全国物联网发展的格局。反观当前中西部地区包括长株潭对于发展物联网普遍存在一些认识上的不足:或认为物联网是一个概念上的东西,实际发展难度很大;或认为当地技术、人才、产业基础薄弱,不知道从何处发展;或认为研究、应用物联网技术是企业的事情,企业会根据自己的情况择需发展物联网技术与应用;或认为物联网发展需要大投入,但短期内难以见效;等等,不一而足,导致长株潭物联网发展进程缓慢。(2)产业规模差距。以无锡为例,无锡市截至2010年7月底,共签约物联网项目139项,总投资约111亿元,目前全市有物联网相关企业248家。2009年,全市物联网企业实现总产值220亿元。即使是福建省,2009年全省物联网产业年销售收入也达到100亿元,其中,传感网设备收入20亿元,传输网收入10亿元,物联网应用软件与系统集成收入70亿元。全省已有100多家从事物联网研发、生产、应用、服务的机构和企业。而湖南省目前尚未有专门的物联网产业统计,长株潭地区亦是如此。以长沙市为例,2009年整个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总产值为82亿元,其中物联网的产值比例很低。(3)技术、人才差距。无锡按照“共性平台+应用子集”的建设模式,落实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3层物联网架构技术体系。在中科院、清华、北大、北邮、南邮等研发机构,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运营机构向无锡集聚的同时,无锡还加大了吸引人才的力度。通过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全市引进物联网方面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近百名。各类物联网研发机构的研发人员由去年的50人增加到目前(2010年7月底)的579人。而北京中关村在核心技术研发、传感器、网络控制、云计算和行业应用及产业联盟协同创新方面拥有较好的基础,在高端传感器研发、芯片设计制造方面,中科院微电子所、北邮、同方微电子等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而长株潭地区除了在云计算技术、软件开发技术、智能交通应用技术等领域达到国家先进水平外,其他领域尚难以达到吸引资本、人才的洼地。二、长株潭物联网发展存在的问题物联网技术研发与运用已经在长株潭城市群初步展开,但就目前来看物联网在推动长株潭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十分有限,制约长株潭物联网发展的瓶颈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发展规划存在短板

物联网是涉及面十分广泛的新兴事物,和互联
网的通讯数据不同,物联网的数据将涉及全部第一

二、三产业中物与企业的运行数据,它所创造出的数
据是通过仪器实时收集到的,因此比互联网的数据
更加真实、可靠、有价值,可以从其中挖掘出更丰富
更有用的知识,所提供的数据将对经济的运行产生
重大影响。对此,政府应当有预见地进行政策制定
与规划布局。当前,江苏省、广东省、福建省、上海
市、无锡市、成都市都已经公布其最近2~5年的物
联网发展规划。因此,各级政府的政策出台将对未
来几年湖南省、长株潭物联网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但我省在物联网的发展布局、产业规划方面刚刚起
步,与江苏等省份比较动作颇显缓慢

2.
产业基础薄弱

目前长株潭地区虽然有一定数量从事技术研究
和产品开发的公司,但规模小、产品单一,缺乏与物
联网相关的、具有全国性影响力的五大产业的龙头
类企业,尚不能形成产业链,甚至统计部门都还没有
专门的分类统计记录。薄弱的产业基础难以形成市
场影响力,也难以达到规模经济降低成本的需要,应
用端难以看到物联网技术应用的效果,又会影响投
入相关技术研发的积极性。因此,外部力量的引入
才能打破这个平衡

3.
缺乏组织协调机制

物联网技术现散布在各个企业和不同行业、不
同部门间,缺乏相应的归口部门对其进行统一的组
织协调与管理,信息共享程度非常低。用户的建设
效率低、成本高,不少企业重复开发,造成资源浪费

不利于物联网技术的推广。因此,建立物联网产业
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及省与重点地区、重大项目的日
常沟通协调机制,及时解决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应
用推广中的问题,加强部门合作,建立城市群与经信
委、发展改革委、科技厅等部门的合作机制,将长株
潭物联网产业发展上升至湖南省战略层面,是迫切
需要解决的问题

4.
缺乏物联网产业化发展平台

当前,物联网仍是一个新兴事物,鉴于物联网建
设的前期投入较大,中小型企业对于物联网基本是
望梅止渴,另外物联网技术也处于探索阶段,实现物
联网产业化发展尚无成熟的商业模式可以借鉴。作
为新兴产业,其投资回报率、业务模式和价值链等尚
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完善,需要政策扶持和
8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