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LAN室内覆盖设计指导beta
运营商wlan网络室内覆盖解决方案分析

运营商WLAN网络室内覆盖现状
室内场景复杂
运营商WLAN网络在室内覆盖时 面临场景复杂的问题,包括大型 商场、写字楼、居民楼等不同场
景,覆盖难度较大。
信号穿透性差
无线信号在穿越建筑物时,容易受 到墙体、楼板等障碍物的阻挡,导 致信号衰减,影响覆盖范围和网络 质量。
用户密度高
在室内区域,用户密度通常较高, 对网络容量和速率要求较高,需要 更好的覆盖效果以满足用户需求。
THANKS
感谢观看
场景描述
北京某大型商场,人流量大,对网络需求较高。
解决方案
采用高密度部署方式,增加AP数量,并通过合理规划信道和功率, 实现网络的高效覆盖。
总结词
高密度部署,增加AP数量,合理规划信道和功率。
上海某地铁站室内覆盖解决方案
场景描述
上海某地铁站,人员密集,对网络需求高,且信号屏蔽严重。
解决方案
采用无线中继技术,扩大信号覆盖范围,同时优化AP位置和信道 分配。
。
解决方案的必要性
01
02
03
提高网络质量
通过解决覆盖不均和网络 质量差的问题,可以提高 网络质量,为用户提供更 好的上网体验。
降低运营成本
通过采用有效的解决方案 ,可以降低运营商的运营 成本,提高投资回报率。
提升竞争力
通过优化WLAN网络室内 覆盖,可以提高运营商的 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提升竞争力。
运营商wlan网络室内 覆盖解决方案分析
汇报人: 2023-12-01
contents
目录
• 运营商WLAN网络室内覆盖现状及问题 • 运营商WLAN网络室内覆盖解决方案概
述 • 运营商WLAN网络室内覆盖解决方案比
wifi覆盖工程设计方案

WiFi覆盖工程设计方案1. 设计目标本项目旨在实现在某个场所内实现WiFi信号的全覆盖,满足用户在任意位置都能够接收到稳定、高速的WiFi信号的需求。
2. 现状分析在该场所内原有的WiFi网络存在信号覆盖不全,信号盲区比较明显的问题。
根据调查情况,用户较为集中的位置信号覆盖较为稳定,而较为偏僻的位置则完全没有信号。
这给用户上网使用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以及对场所WiFi网络质量的不满。
3. 设计方案基于现状分析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针对该场所进行WiFi覆盖工程的设计,构建一个稳定、高效的WiFi网络。
具体设计方案如下:3.1 WiFi接入点部署方案我们将在场所内合理部署一定数量的WiFi接入点,以达到全面覆盖WiFi信号的目的。
采用了分布式的放置模式,整个场所内WiFi接入点之间相互独立,避免了信号干扰,同时有效地扩大了覆盖范围。
3.2 信道规划方案在WiFi接入点的部署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信道冲突。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提出了信道规划方案,将WiFi接入点之间的信道设置不同,以避免出现信道干扰而导致WiFi信号失真的情况。
3.3 网络结构改进方案首先,在该场所原有的网络结构之上,我们对其进行了改进,以更好地满足场所内用户对于WiFi网络的需求。
其次,我们引入了企业级的无线控制器,可以更好地对WiFi网络进行管理和监控,实现实时监控、预警和故障处理等功能。
3.4 安全加密方案针对网络安全问题,我们提出了安全加密方案,确保WiFi网络安全可靠。
对于该场所内的WiFi,需采用WPA2加密,保证用户上网过程中数据的安全性。
同时,对所有外部网络进行过滤,避免网络攻击或者恶意软件导致的数据泄露。
4. 设计实现和运维本项目的具体实现过程中,采用了Site Survey和WiFi Planning的方式,保证WiFi网络的覆盖和性能。
运维方面,我们提供24h的远程监控和电话技术支持,对用户提出的问题以及WiFi网络出现的故障,可以及时进行处理。
WLAN网络覆盖设计指导原则

WLAN网络覆盖设计指导原则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2010年9月目录1、整体网络架构 (1)2、热点选择原则 (2)3、不同类型热点覆盖原则 (2)4、设计流程和要求 (7)5、AC设置原则 (8)6、AP容量设计 (9)7、AP频点配置 (9)8、室外覆盖设计原则 (10)9、室内覆盖设计原则 (10)10、WLAN与其它系统干扰避免 (12)11、AP数据回传方式 (12)12、网络服务质量指标 (12)13、机房工艺及电源要求 (12)WLAN网络对运营商积极应对全业务竞争,保持运营商在移动领域的业务领先具有重要意义,该技术定位3G网络的补充,适用于用户密集、对速率需求高的局部热点区域。
为促进和指导WLAN网络热点规划及设计,特制定本指导原则。
1、整体网络架构WLAN网络整体架构如下:图1 WLAN网络整体架构示意图(1) AP(接入点)考虑到系统控制、网络维护、业务开展等因素,AP主要采用瘦AP,可根据有线资源情况适当应用数字微波。
AP应支持POE、本地供电两种供电方式,大功率AP首选本地供电。
(2) 接入交换机宜采用可支持以POE方式为AP供电的标准接入交换机。
(3) AC(接入控制)AC与AP的连接可分为直连式及旁挂式,根据实际网络情况,为减少WLAN网络建设对城域网络架构的影响,以及AC规模扩展的便利性,AC主要采用旁挂式结构,部分热点可根据情况采用直连式结构,一般将直连式AC置于网络接入层,旁挂式AC置于网络汇聚层。
AC的布放可采用分布及集中两种方式,设计中可结合实际工程情况灵活处理。
(4) 网管网管主要是完成厂家设备运行状况分析、用户行为分析等功能。
因各厂家网管系统不具有通用性,可根据WLAN网络设备采购情况,设置一到两套厂家网管系统。
2、热点选择原则WLAN网络覆盖热点的判断,需结合经济发展、目标的社会功能、业务应用特征三方面因素进行。
(1) 分区域针对经济相对发达、信息化需求较高的地区优先覆盖。
覆盖指导文档-1-WiFi覆盖设计

Wifi覆盖方案-网络施工设计1.场景类型Wifi覆盖场所类型:根据场所用途划分为餐饮、娱乐、酒店、交通、会以会展等。
类型较多不做过多陈述。
2.覆盖需求了解用户覆盖需求,是网络设计的主要切入点。
✓wifi上网需求✓内部网络速率保证✓wifi漫游✓网速控制✓认证上网✓数据统计✓安全问题3.设计准备Wifi网络的设计参考一下指标:覆盖面积:覆盖点位面积大小,决定初期设备数量楼层布局:覆盖点位是单层、多层或整栋接入人数:覆盖点位上网人数均值和峰值统计,决定网络设计容量综合布线:网络综合布线难度大小,由覆盖区域大小、布局、结构而定以上数据信息,需要对覆盖点位进行详细勘察。
4.设备选型设备基类别有AC管理控制器:集成路由器和AP管理功能AP:wifi接入层设备,延伸wifi覆盖深度室外型设备:可在室外环境使用桌面型设备:小型场所,如小型商铺、餐饮店等使用吸顶设备:设备造型美观,常用于咖啡馆、美发店等使用面板AP:酒店专用设备,仅覆盖20-30平米5.网络容量问题✧DHCP地址池容量:IP地址使用量不能超过总数的80%✧交换机端口:预留2-3个端口用于后续优化使用✧网线预埋:布线复杂区域,预埋网线接口,便于后续故障处理6.网络结构设计场景大小决定网络大小。
●10-150平米1-2台设备结构:上级设备LAN---下级设备WAN●多设备组网AC—交换机—AP7.线路设计网线布线,需要注意:设备之间网线距离不得超过100米,实际70-80米为准。
网线到了70米后,增加一台交换可再延伸70米。
设备间距离超过200米,可以使用光纤方案(户外使用):设备发射端用光纤收发器将电信号转为光信号,接收端将光信号转为电信号。
使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
8.AP信道规划规划原则是避免同频和邻频干扰,常用信道规划使用1 6 11 三个信道。
同时可调整AP 信号发射功率降低网络内自身的信号干扰网络设计举例说明:大型商场覆盖面积为2000平米,接入人数600人AC选择AC6401 1台待机人数800人(子网掩码255.255.248.0 容量2000)AP选择9341FE 20台单台AP待机30人覆盖150平米(信道选择1 6 11 均匀分布)交换机8口3-4台按照人数和覆盖面积,使用场所,选择设备类型和设备数量。
无线通信系统室内覆盖工程设计规范

1.0.1 本规范适用于无线室内覆盖系统工程的安装设计,其网络组织、使用频段 等按相关规定执行。 1.0.2 本规范适用于我国无线室内覆盖系统新建工程设计,改扩建工程应在合理 利用原有设施的基础上参照本规范执行。 1.0.3 无线室内覆盖系统的设计必须贯彻通信技术政策和通信行业的技术政策、 技术体制以及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1.0.4 无线室内覆盖系统设计必须密切结合我国通信发展的实际,合理利用现有 资源,做到技术先进、设计科学、经济合理、安全适用。设计的系统应满足可实 施性、可管理性、可扩展性的要求。 1.0.5 无线室内覆盖系统设计应在充分调查和预测用户需求和运营维护要求的基
5 室内信号分布系统设计........................................................................................8
5.1 系统结构......................................................................................................8 5.2 系统分布方式.............................................................................................. 9 5.3 系统设计步骤.............................................................................................. 9 5.4 室内覆盖系统设计.....................................................................................10 5.5 通信系统及频段划分................................................................................. 11 5.6 频道配置....................................................................................................11 5.7 系统容量保证............................................................................................ 12 5.8 系统间干扰协调.........................................................................................12
无线局域网络AP室内覆盖规划指导书

无线局域网络AP室内覆盖规划指导书(仅供内部使用)目录1概述 (4)1.1 WLAN无线侧主要设备 (4)1.2 WLAN用户端基本工作方式 (4)2大功率AP产品介绍 (4)3AP覆盖规划 (5)3.1 WLAN工程设计计算 (5)3.1.1 WLAN室内传播模型 (5)3.1.2 AP信号链路损耗计算 (6)3.2 AP信号穿透损耗 (7)3.3 AP室内覆盖规划方案 (7)3.3.1 共GSM/DCS室内分布系统覆盖方案 (7)3.3.2 独立AP布点覆盖方案 (9)3.3.3 交叉补点覆盖方案 (11)4AP频率规划 (11)4.1 AP工作频段 (11)4.2 频道复用 (12)5典型环境规划实例 (13)5.1 独立AP布点规划示例 (13)5.2 共用GSM/DCS室内分布系统规划示例 (13)A、酒店典型客房覆盖情况 (14)B、酒店环形结构房间覆盖 (15)C、酒店典型环境会议中心覆盖 (16)5.3 交叉补点规划示例 (17)方案1:AP信号源接入室内分布系统 (18)方案2:交叉补点覆盖 (18)附录:常用器件的关键技术指标 (19)无线局域网络AP室内覆盖规划指导书关键词:WLAN AP室内覆盖Devasirvatham模型衰减因子模型AP覆盖范围共用分布系统独立AP布点交叉补点覆盖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使用大功率AP进行WLAN室内覆盖的网络规划方法。
主要包括共GSM/DCS分布式天线系统覆盖、独立AP布点覆盖和交叉补点覆盖三种方案。
分别介绍其实现方法及网络组成,并对方案实施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各方案适用环境进行描述,最后列举了一些典型环境的规划案例,供WLAN室内覆盖工程规划时参考。
附录列表介绍分布系统所需器件的技术指标。
缩略语清单:1概述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无线局域网)属于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它是以无线AP信号为传输媒介构成的计算机局域网络,通过无线射频技术在空中传输数据、话音和视频信号。
无线网络室内信号覆盖规划与技术方案

无线网络室内信号覆盖规划与技术方案作为现代社会中无线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线网络在室内环境中的信号覆盖变得越来越重要。
室内信号覆盖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用户的通信体验与满意度。
为了解决室内信号覆盖问题,下面将介绍室内信号覆盖规划与技术方案。
一、信号覆盖规划1. 信号覆盖需求分析在进行室内信号覆盖规划之前,需要对覆盖需求进行全面的分析。
考虑到室内信号覆盖的目的和范围,需要确定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用户需求:根据用户的实际通信需求,确定信号覆盖的范围和强度要求。
- 建筑结构与材料:考虑室内的建筑结构、墙壁材料等因素,以确定信号传播的障碍物和衰减程度。
- 建筑面积与楼层:根据建筑的面积和楼层数,确定需要覆盖的区域和分布情况。
2. 基站部署与布线规划基站的部署和布线规划是室内信号覆盖的核心要素。
根据建筑的布局和需求分析的结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基站位置选择:结合建筑结构和用户需求,在合适的位置布置基站,以保证信号覆盖的均匀性和强度。
- 基站数量与功率:根据建筑面积和楼层数,合理规划基站的数量和功率,以满足信号覆盖的需求。
- 布线规划:设计合理的布线方案,将基站与天线之间的信号传输线路进行规划和布设。
3. 信道资源规划在室内信号覆盖规划中,合理规划和管理信道资源是必不可少的。
考虑以下几点:- 频谱资源规划:分析室内的频谱情况,合理分配和利用频段,以避免频谱的浪费和干扰。
- 带宽规划:根据用户的数量和需求,确定合适的带宽规划,保证信号覆盖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技术方案1. 强化天线系统为了增强室内信号覆盖,选择合适的天线系统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天线系统技术方案:- 分布式天线系统(DAS):通过将天线分布在室内不同位置,实现信号的均匀覆盖,提高覆盖范围和质量。
- 小区切换技术:通过合理设置小区和邻区,在信号边缘区域实现平滑的小区切换,提高信号覆盖的无缝性。
2. 信号增强技术信号增强技术是解决室内信号覆盖问题的关键。
3-无线项目实施指南-WLAN室内覆盖规划设计

“两侧房间,中间走廊”覆盖图
房间
走廊
走廊 会议室
房间 楼梯 楼层配线间
楼层交换机
室内覆盖注意事项
馈线要尽量短,尽量缩短AP到天线的距离。 POE供电线缆要在100米以内。 天线的安装要尽量避免金属物品的阻挡和屏蔽。 要注意规划AP的信道设置。 设计中要包括AP的IP地址、SSID、认证配置、信道号、账 号密码、安放地点等信息。 对于环境恶劣的环境(比如极冷或极热)要适当考虑将AP 远离恶劣环境,使用馈线连接天线。 在通常的工程中建议馈线长度尽量在8米以内,功率分配器 尽量使用一分三以下的。
– 方法1:使用小功率AP分别进行覆盖,覆 盖方式可按照半径小用户少区域的覆盖方 式。这种区域的覆盖需要注意AP频点的隔 离。 – 方法2:使用室内分布式系统。
几种典型区域的覆盖
办公区域
体育馆
礼堂覆盖 酒店客房覆盖
“两侧房间,中间走廊”覆盖
办公区域
体育馆(壁挂)
礼堂覆盖(中间吸顶)
WLAN室内覆盖规划设计
主讲人:李绘东
主要覆盖的室内区域 室内地堪要统计的内容 室内覆盖规划 几种典型区域的覆盖 室内覆盖注意事项
主要覆盖的室内区域
热点地区:咖啡厅、机场、宾馆酒店 教育:图书馆、教学楼、办公楼 生产/仓储:厂房内、办公楼 铁路:列车内 卫生保健:病房区、办公区 住宅区:居室内 综合办公区域 会展中心
半径小、并发用户多区域的覆盖规划
这种区域的内部较为空旷,没有墙壁的阻挡, 如很大的开放式办公区域、教室等,由于接入 用户的数量原因,要求使用多个AP进行覆盖。
半径大、用户少区域的覆盖规划
这些区域如综合功能区域、酒店客房等是 主要的WLAN室内应用场所,需要作简单 的无线网络规划设计。对这些区域,可以 根据房间、墙壁、立柱等分割成较小的区 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i YueApproved Checked Date Rev Reference2009-11-17PA1WLAN室内覆盖设计指导Approved Checked Date Rev Reference2009-11-17PA11WLAN技术概述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无线局域网)属于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它是以无线AP信号为传输媒介构成的计算机局域网络,通过无线射频技术在空中传输数据、话音和视频信号。
无线局域网可以在一些特殊的应用环境中弥补依靠铜缆或光缆构成的有线局域网的不足,实现网络的延伸,其本质的特点是不再使用通信电缆将计算机与网络连接起来,而是通过无线的方式连接,从而使网络的构建和终端的移动更加灵活。
常见的WLAN网络协议如下图所示,目前山东电信广泛使用的WLAN协议为802.11g。
802.11g的信号频率为2400Mhz至2483Mhz,其中共有13个子信道,这13个子信道是互相重叠的,只有三个频点是相互之间没有重叠,如下所示:Approved Checked Date Rev Reference2009-11-17PA1目前在设计中都使用1号、6号和11号这3个不重叠的信道(频点)作为AP的发射频点。
最基本的WLAN无线侧设备包括AP和无线终端(无线网卡)。
AP(Access Point无线接入点)相当于CDMA网络中的基站,其主要作用是将无线网络接入以太网,并将各无线网络客户端连接到一起,相当于以太网的集线器,使装有无线网卡的用户终端可以通过AP接入互联网。
Wireless LAN Card(无线网卡)相当于CDMA网络中的手机,只有安装了无线网卡的终端设备才能连接上AP,通过WLAN技术上网,现在大部分的笔记本电脑都内置了无线网卡,部分手机也内置了无线网卡模块,可以很方便的在有WLAN信号覆盖的区域上网。
Approved Checked Date Rev Reference2009-11-17PA12WLAN室分系统设计的考虑2.1WLAN信号覆盖方式目前在热点区域进行WLAN信号覆盖的方式主要有两种:1、AP直接放装AP直接放装是最简单的WLAN覆盖方式,在需要进行覆盖的区域根据信号传输损耗的链路计算结果和容量需求选择合适的位置直接放置AP。
一般来说,单独放装AP的点位选择比较灵活,基本可以选择适合WLAN覆盖的最佳安装位置,并且由于单个AP直接覆盖的范围一般不会很大,在覆盖面积较大或结构复杂的场所时会使用较多的AP,这样可以获得较大的网络容量。
此覆盖方式适合于对容量需求较大的场合,如会议室、机场的VIP候机区、咖啡吧、业主要求的无线上网需求较大的区域等。
也适用于覆盖区域较小并且较空旷的区域如电信营业厅、小型卖场等。
2、AP+分布式天线系统此方式与CDMA室内分布系统一样,AP作为信源连接到楼内的分布式天线系统中,WLAN信号通过分布式小天线覆盖热点区域。
由于WLAN系统的工作频率为2.4G频段,其在空间的传输损耗相比CDMA800Mhz信号高很多,AP本身作为信号源的输出功率相比CDMA基站也低很多,一般只有100mW,故单独使用AP自带的天线只能覆盖较小的区域,如果待覆盖区域面积较大或内部楼宇结构复杂时,就需要使用很多的AP进行覆盖,但对于容量需求较小的热点区域这样做会带来很大的资源浪费,此种场合使用AP加分布天线的覆盖方式就很有优势,分布式天线的引入既能保证WLAN信号的覆盖效果,又能减少AP的使用数量,节省投资。
2.2WLAN信号室内传播损耗适用于无线信号在室内环境传播的传播模型为Keenan-Motley模型,其表达式为Approved Checked Date Rev Reference2009-11-17PA1对于WLAN这类高频信号,穿透不同楼层间的楼板损耗很大,一般都在30dB以上,所以使用某层天线覆盖其他楼层的区域几乎不可能,于是我们使用公式时只关心信号在同一楼层传播时的损耗。
将Keenan-Motley模型简化后的公式为:L=32.5+20log(d)+20log(f)+p*W(k)其中L为传播损耗;d为信号传播距离,单位是km;f为信号频率,单位是MHz,对于WLAN信号来说,f此处可设定为2500Mhz,p为信号穿透的墙或障碍物的数量,W(k)为穿透损耗,对于不同材质不同厚度的墙或障碍物,穿透损耗都是不一样的,此处使用的均为经验值。
下表为使用KM模型计算得出的WLAN信号在室内自由空间传播时的损耗值,此损耗值再加上穿透障碍物的穿透损耗变量即为WLAN信号的传播损耗,此处假定分布式天线的设计发射功率为13dBm。
传播距离d(m)传播损耗(dB)经过空间损耗n米后的WLAN接收场强(dBm)147.96-34.96 253.98-40.98 357.50-44.50 460.00-47.00 561.94-48.94 663.52-50.52 764.86-51.86 866.02-53.02 967.04-54.04 1067.96-54.96 1168.79-55.79 1269.54-56.54Approved Checked Date Rev Reference2009-11-17PA11370.24-57.241470.88-57.881571.48-58.481672.04-59.041772.57-59.571873.06-60.061973.53-60.532073.98-60.982174.40-61.402274.81-61.812375.19-62.192475.56-62.562575.92-62.922676.26-63.262776.59-63.592876.90-63.902977.21-64.213077.50-64.503177.79-64.793278.06-65.063378.33-65.333478.59-65.593578.84-65.843679.08-66.083779.32-66.323879.55-66.553979.78-66.784080.00-67.00查表可知,当WLAN信号从天线所处位置向外传播10米时,如果未穿透任何障碍物,其信号损耗为67.96dB,如天线的发射功率为13dBm,那么距天线10米处的接收场强应为13-67.96=-54.96dBm,同理,传播20米时的损耗为73.98dB,距天线20米处的接收场强应为13-73.98=-60.98dBm。
从理论计算来看,如果WLAN信号在没有障碍物的室内空旷空间传播,距天线40米处的空间传播损耗也仅为80dB,接收场强仍能达到-67dBm,覆盖范围还是比较大的,这点从济南机场的实测结果也能证明,如下图,Approved Checked Date Rev Reference2009-11-17PA1测试点A距离最近的天线Ant26-2F约40米,在A点的WLAN接收场强为-61dBm,Ant26-2F的设计发射功率为20.3dBm,按理论公式计算40米的空间损耗为80dB,接收场强为20.3-80=-59.7dBm,与实际测试值-61dBm相差很小,证明理论公式是有一定指导意义的。
但如果WLAN信号在传播路径上遇有障碍物,其传播损耗就应在自由空间传播损耗的基础上再加上穿透障碍物的损耗。
对于不同材质不同厚度的障碍物其穿透损耗也千差万别,下图列出一些主要的室内障碍物对WLAN信号的损耗情况。
Approved Checked Date Rev Reference2009-11-17PA1通过AP开通后信号的实际测试,得到部分室内障碍物对WLAN信号的实际衰减值,如下表:建筑材质穿透损耗值(dB)普通玻璃3-5厚玻璃(12mm)5-10石膏板简易墙3-5木制门或木隔断5-1010cm砖墙12-1525cm砖墙25-30楼层隔板30-40在衡量墙壁等对于AP信号的穿透损耗时,需考虑WLAN信号的入射角度。
一面0.5米厚的墙壁,当WLAN信号和覆盖区域之间的直线连接与墙面呈45度角入射时,相当于1米厚的墙壁;在2度角入射时相当于超过14米厚的墙壁。
所以要得到更好的接收信号强度效果应尽量使WLAN信号能够垂直的穿过墙壁或天花板。
这也要求天线点的位置选取要根据楼内实际结构来定,不应简单的认定隔几米一个放置天线就是合理的。
设计时根据现场的实际障碍物类型选择不同的衰减变量,将其代入KM模型公式得到WLAN信号的传输损耗情况。
Approved Checked Date Rev Reference2009-11-17PA1现以大学宿舍楼为例做一个传输损耗的计算示例,目前校园网WLAN覆盖宿舍时分布式天线基本设计安装在走廊上,对于一般大小的宿舍,WLAN信号从走廊上的天线进入房间最远点的距离一般不超过10米,如宿舍门上有窗户则信号将穿透1层玻璃进入宿舍,如无窗户则信号穿透宿舍门或宿舍墙壁进入房间,大学宿舍的墙一般为10-15cm厚的砖墙,穿透损耗值取15dB。
我方设计时会放置足够数量的天线保证WLAN信号进入房间内仅穿透1堵隔墙,将15dB的穿透损耗带入公式并仍假定天线的发射功率为13dBm,可得:传播距离d(m)传播损耗(dB)经过空间损耗n米后的WLAN接收场强(dBm)00.0013.00162.96-49.96268.98-55.98372.50-59.50475.00-62.00576.94-63.94678.52-65.52779.86-66.86881.02-68.02982.04-69.041082.96-69.961183.79-70.791284.54-71.541385.24-72.241485.88-72.881586.48-73.481687.04-74.041787.57-74.571888.06-75.061988.53-75.532088.98-75.98上表的含义为当WLAN信号从天线处以13dBm的功率发射,如果到达覆盖区域的路径上仅穿透1堵薄水泥墙,那么传播10米的总损耗为82.96dB,在距离天线10米处的接收场强为13-82.96=-69.96dBm,如果传输20米并穿透1堵隔墙则接收场强将降为-76dBm。
如果信号进入房间不穿透水泥墙而是穿透宿舍的玻璃则整体传输损耗会降低10dB(砖墙和玻璃对WLAN信号的穿透损耗差值),同样的10米位置接收场强增加10dB变为-59.96dBm,当然这是假定信号进入房间仅穿透1层障碍物的情况。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要想在覆盖区域达到满足要求的接收场强要求,要根据楼内的障碍物类型来决定天线点的位置和天线的发射功率:Approved Checked Date Rev Reference2009-11-17PA11、覆盖区域空旷,如果天线发射功率设计为13dBm,则可以覆盖40米以上的距离,如果目标覆盖区没有这么大,可以降低天线的发射功率,比如10dBm甚至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