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基础+练习
生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练习题

生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练习题一、选择题1、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于()A 二氧化碳B 水C 叶绿体D 葡萄糖答案:B解析:光合作用中,水在光的作用下分解,产生氧气和H,所以氧气来自于水。
2、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包括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B 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可用于呼吸作用C 光合作用储存能量,呼吸作用释放能量D 光合作用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在夜间进行答案:D解析:光合作用在有光的时候进行,而呼吸作用在白天和夜间都一直在进行,D 选项错误。
3、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不一定具有()A 叶绿体B 叶绿素C 类囊体D 光反应和暗反应所需的酶答案:A解析:有些原核生物,如蓝藻,没有叶绿体,但有叶绿素和相关酶,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4、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突然停止光照,短时间内 C₃和 C₅的含量变化分别是()A 增多、减少B 减少、增多C 增多、增多D 减少、减少答案:A解析: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产生的H和 ATP 减少,C₃的还原受阻,C₃积累增多,C₅生成减少。
5、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的阶段是()A 第一阶段B 第二阶段C 第三阶段D 以上都有答案:B解析: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
6、人体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A 产生酒精B 产生二氧化碳C 产生乳酸D 产生少量 ATP答案:C、D解析:人体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同时释放少量 ATP。
7、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A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互依存B 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有机物和氧气C 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和水D 以上都对答案:D解析: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和氧气是呼吸作用的物质基础,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可为光合作用所用,两者相互依存。
二、填空题1、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呼吸作用的场所是_____。
答案: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2、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为:_____。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练习题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练习题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是生物学中两个重要的生命过程,它们在维持生物体代谢平衡和能量供应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一些与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相关的练习题,帮助我们巩固对这两个过程的理解和应用。
题目一:根据下列叙述,判断是指呼吸作用还是光合作用。
1. 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
2. 在细胞线粒体中进行。
3. 能量的输入。
4. 需要光能。
5. 发生于叶绿体中的叶绿体内膜。
6. 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7. 需要氧气。
答案:1. 光合作用2. 呼吸作用3. 光合作用4. 光合作用5. 光合作用6. 呼吸作用7. 呼吸作用题目二:选择题1.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共同点是:A. 都是发生在细胞线粒体中B. 都需要光能C. 都能产生氧气D. 都是细胞的生命活动答案:D2. 下列哪个不是光合作用的产物?A. 氧气B. 葡萄糖C. 二氧化碳D. 水答案:C3. 呼吸作用过程中产生的能量主要用于:A. 产生葡萄糖B. 维持细胞内稳定环境C. 合成脂肪D. 释放二氧化碳答案:B题目三:判断题1. 光合作用只发生在植物细胞中,而呼吸作用发生在所有细胞中。
答案:正确2.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能同时发生。
答案:错误3. 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二氧化碳 + 水+光能→ 葡萄糖 + 氧气。
答案:正确题目四:问答题1. 简要描述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答:呼吸作用是一种分解代谢过程,主要通过分解有机物产生能量,并释放出二氧化碳和水。
呼吸作用发生在所有细胞中,包括植物和动物细胞。
光合作用是一种合成代谢过程,主要通过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葡萄糖)和氧气。
光合作用只发生在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内。
两个过程之间的联系在于: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可以作为呼吸作用的底物,为细胞提供能量。
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则可以为光合作用提供光合底物。
因此,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是相互补充的生命过程。
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专项练习及标准答案

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专项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以分子态释放氧及ATP的产生都离不开()A.叶绿素和CO2ﻩﻩB.水和CO2C.水、叶绿素和光能ﻩﻩD.水、光能和CO22.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①光反应需光不需要酶②光合作用有水生成③最后阶段有氧气的释放④葡萄糖中的氢来自水⑤将不含能量的CO2转变成富含能量的有机物A.①③ﻩB.①②⑤ﻩﻩﻩC.③④ﻩ D.②④⑤3.为了验证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和步骤:取三支大小相同的试管,编号为甲、乙、丙,分别向三支试管中加入3ml浆糊,再各加入2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该淀粉酶的最适温度约为60℃),振荡后,将甲乙丙三支试管分别置于0℃、35℃、100℃下约5min,取出试管,各加入2ml 斐林试剂(边加边振荡),用热水浴检验,观察试管内物质颜色的变化。
下列对实验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实验步骤不正确②温度设置不合理③不能用斐林试剂检验A.只有①正确B. 只有②正确C. ①和②正确D.①②③都正确4.在正常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的某植物,当突然改变某条件后,即可发现其叶肉细胞内C5(五碳化合物)的含量突然上升,则改变的条件是( )A.停止光照B.停止光照并降低CO2浓度C.升高CO2浓度D.降低CO2浓度5.植物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过程中,产生同样数量ATP,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所消耗糖的摩尔数之比是( ) A.1:9 B.9:1 C.19:1 D.1:196.下列哪项是光合作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共有的现象( )A.在植物体内随时进行 B.分解葡萄糖C.产生ATP D.在线粒体内发生7.高等植物的呼吸作用只发生在( )A.活细胞B.含有叶绿体的细胞 C.不含叶绿体的细胞ﻩD.气孔周围的细胞8.在光合作用中,不需要酶参与的过程是()A.CO2的固定 B.叶绿素吸收光能 C.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D.ATP的形成9. 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在下图所示的装置中都放入干酵母(内有活酵母菌),其中适于产生酒精的装置是( )10.将一棵大小适宜的绿色植物,置于一封闭的玻璃罩内,5小时后,发现氧气比原来增加300mg,则由此推断,该植物在5小时光合作用制造的葡萄糖的总量应是()A.281.25mgﻩB.大于281.25mg C.小于281.25mg D.无法确定11.下列生物的呼吸作用只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是()A.变形虫ﻩﻩB.蛔虫ﻩC.团藻ﻩﻩﻩD.酵母菌12.生长在较弱光照条件下的植物,当提高CO2浓度时,其光合作用速度并未随之增加,主要限制因素是() A.呼吸作用和暗反应ﻩB.光反应 C.暗反应ﻩD.呼吸作用13.将一棵重约0.2kg的柳树,栽培于肥沃的土壤中,两年后连根挖出,称其干重达11kg,增加的这10余千克,主要来源于( )A.土壤中的矿质元素ﻩﻩB.土壤中的水 C.大气中的O2ﻩD.大气中的CO214.酵母菌在有氧时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时进行无氧呼吸。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习题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习题选择题1.光合作用是植物体内最基本的生命活动之一,以下哪项不是光合作用的产物?A. 氧气B. ATPC. 葡萄糖D. 二氧化碳答案:D2.以下哪一句描述光合作用是正确的?A. 光合作用是阳光为植物提供能量并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和葡萄糖的过程。
B. 光合作用是植物能够从土壤中吸收氮、磷等营养元素的过程。
C. 光合作用是植物体内加速垃圾清理过程的机制。
D. 光合作用是植物吸收外界营养的过程。
答案:A3.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以下哪一项不是产生的物质?A. 氧气B. ATPC. 二氧化碳D. 水答案:D4.呼吸作用在植物体内的作用是什么?A. 为植物提供能量B. 负责储存植物体内的能量C. 进行废弃物的处理D. 进行新物质的合成答案:A填空题1.光合作用的公式是:\\\\+ CO2 → O2 + \\\\。
答案:6H2O;C6H12O62.呼吸作用的公式是:C6H12O6 + \\\\→ \\\\ + CO2。
答案:6O2;6H2O简答题1.简述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合作用是一种生物能量的合成过程,在光线的照射下,绿色植物体内的叶绿素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葡萄糖,并释放出氧气。
2.简述呼吸作用的过程。
简单地说,呼吸作用是指通过氧气来分解食物,产生能量的过程。
我们可以将呼吸作用分为三个过程:糖解、氧化和呼气。
其中糖解是将食物形成的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氧化则是将小分子与氧气结合,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
最后,呼出的就是二氧化碳。
生物呼吸光合试题及答案

生物呼吸光合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光合作用中,叶绿素吸收的光能主要用于:A. 合成ATPB. 合成葡萄糖C. 将二氧化碳还原为有机物质D. 维持植物生长答案:C2. 呼吸作用中,细胞内产生的能量主要用于:A. 合成ATPB. 合成葡萄糖C. 将二氧化碳还原为有机物质D. 维持植物生长答案:A二、填空题1. 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阶段发生于______。
答案:叶绿体的类囊体膜2. 呼吸作用中的有氧呼吸过程包括三个阶段:糖酵解、______和氧化磷酸化。
答案:三羧酸循环三、简答题1. 描述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的主要区别。
答案:光反应主要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需要光能,通过光系统I和II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产生ATP和NADPH。
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不需要光能,利用ATP和NADPH将二氧化碳还原为有机物质,如葡萄糖。
2. 简述呼吸作用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答案:呼吸作用是生物体获取能量的主要途径,通过将有机物质氧化分解,释放出能量,以ATP的形式储存。
这些能量被用于维持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生长、运动等。
四、计算题1. 如果一个植物细胞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120个ATP分子,假设每个光合作用循环产生30个ATP分子,那么这个细胞进行了多少次光合作用循环?答案:4次五、实验题1. 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能。
答案:实验设计可以包括对照组和实验组。
对照组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实验组在黑暗条件下进行。
通过测量两组产生的氧气量或有机物质的积累,可以验证光合作用是否需要光能。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练习题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练习题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练习题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是生物体生存和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这两个过程,生物体能够获取能量和合成有机物质。
下面将给大家提供一些关于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练习题,帮助大家加深对这两个过程的理解。
一、选择题1.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区别在于:A. 呼吸作用是分解有机物质,光合作用是合成有机物质B. 呼吸作用是合成有机物质,光合作用是分解有机物质C.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都是合成有机物质D.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都是分解有机物质2. 光合作用发生在:A. 植物的叶片中的叶绿体B. 植物的根部C. 植物的茎部D. 植物的花朵中3. 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主要来自:A. 太阳能B. 光合作用C. 热能D. 无机物质的分解4. 呼吸作用的产物是:A. 氧气和二氧化碳B. 氧气和水C. 二氧化碳和水D. 氧气和葡萄糖5. 光合作用的反应物是:A. 氧气和二氧化碳B. 氧气和水C. 二氧化碳和水D. 氧气和葡萄糖二、填空题1. 呼吸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2. 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3. 光合作用中,光能被转化为___________4. 呼吸作用中,有机物质被分解为___________5. 光合作用发生在植物的___________三、解答题1. 简述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及其意义。
2. 为什么光合作用是生物体能量的来源?3. 什么是呼吸作用的无氧呼吸?它与有氧呼吸有什么区别?4.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关系是什么?四、应用题某植物在光照充足的情况下进行光合作用,其产生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量分别为1升和2升。
在黑暗中,该植物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量分别为0.5升和1升。
求该植物在光照充足和黑暗中净光合作用和净呼吸作用的量。
通过以上的练习题,相信大家对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这些练习题不仅可以帮助大家巩固所学的知识,还可以培养大家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练习题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练习题一、选择题:1.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A. 叶片B. 根部C. 茎D. 花朵2. 光合作用的主要反应物是:A. 水和二氧化碳B. 氧气和二氧化碳C. 水和阳光D. 氧气和水3. 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来自于:A. 光合作用反应中的光化合物的裂解B. 光合作用中的化学反应C. 呼吸作用D. 遗传物质的分解4. 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器官是:A. 叶片B. 根部C. 茎D. 叶肉5. 呼吸作用的主要产物是:A. 水和二氧化碳B. 氧气和二氧化碳C. 水和阳光D. 氧气和水6. 生物体进行呼吸作用的目的是:A. 产生能量B. 吸收养分C. 释放废物D. 吸收水分二、判断题:1.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是植物的基本代谢活动。
( )2.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需要水和氧气参与。
( )3.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化学反应都是反向的。
( )4. 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主要在夜间进行。
( )5.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是发生在植物叶片的细胞中。
( )三、填空题:1. 光合作用需要的光能来源于________。
2. 光合作用的化学反应式为:光能+ 6CO2 + 6H2O → C6H12O6 + 6O2,化学方程式中的C6H12O6代表________。
3. 呼吸作用的化学反应式为:C6H12O6 + 6O2 → 6CO2 + 6H2O+________。
4. 光合作用中,氧气来自于水的________。
5. 呼吸作用主要发生在细胞的________中。
四、应用题:1. 植物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为什么还需要进行呼吸作用?2.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能量转换方面有什么不同之处?3. 如果一个植物叶片被遮挡,不暴露在阳光中,是否仍然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为什么?4.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对环境的影响有何异同?以上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你巩固相关知识,如有疑问请及时提出。
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专项练习(附答案)

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专项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以分子态释放氧及ATP的产生都离不开()A.叶绿素和CO2B.水和CO2C.水、叶绿素和光能D.水、光能和CO22.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①光反应需光不需要酶②光合作用有水生成③最后阶段有氧气的释放④葡萄糖中的氢来自水⑤将不含能量的CO2转变成富含能量的有机物A.①③B.①②⑤C.③④D.②④⑤3. 为了验证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和步骤:取三支大小相同的试管,编号为甲、乙、丙,分别向三支试管中加入3ml浆糊,再各加入2ml 新鲜的淀粉酶溶液(该淀粉酶的最适温度约为60℃),振荡后,将甲乙丙三支试管分别置于0℃、35℃、100℃下约5min,取出试管,各加入2ml 斐林试剂(边加边振荡),用热水浴检验,观察试管内物质颜色的变化。
下列对实验的评价正确的是()①实验步骤不正确②温度设置不合理③不能用斐林试剂检验A.只有①正确 B. 只有②正确 C. ①和②正确 D. ①②③都正确4.在正常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的某植物,当突然改变某条件后,即可发现其叶肉细胞内C5(五碳化合物)的含量突然上升,则改变的条件是()A.停止光照B.停止光照并降低CO2浓度C.升高CO2浓度D.降低CO2浓度5.植物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过程中,产生同样数量ATP,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所消耗糖的摩尔数之比是()A.1:9 B.9:1 C.19:1 D.1:196.下列哪项是光合作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共有的现象()A.在植物体内随时进行B.分解葡萄糖C.产生ATP D.在线粒体内发生7.高等植物的呼吸作用只发生在()A.活细胞B.含有叶绿体的细胞C.不含叶绿体的细胞D.气孔周围的细胞8.在光合作用中,不需要酶参与的过程是()A.CO2的固定B.叶绿素吸收光能C.三碳化合物的还原D.ATP的形成9. 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在下图所示的装置中都放入干酵母(内有活酵母菌),其中适于产生酒精的装置)是(此推断,该植物在5小时光合作用制造的葡萄糖的总量应是()A.281.25mg B.大于281.25mg C.小于281.25mg D.无法确定11.下列生物的呼吸作用只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是()A.变形虫B.蛔虫C.团藻D.酵母菌12.生长在较弱光照条件下的植物,当提高CO2浓度时,其光合作用速度并未随之增加,主要限制因素是()A.呼吸作用和暗反应B.光反应C.暗反应D.呼吸作用13.将一棵重约0.2kg的柳树,栽培于肥沃的土壤中,两年后连根挖出,称其干重达11 kg,增加的这10余千克,主要来源于()A.土壤中的矿质元素B.土壤中的水C.大气中的O2D.大气中的CO214. 酵母菌在有氧时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时进行无氧呼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呼吸是通过呼吸运动吸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分为: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一、有氧呼吸有氧呼吸: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许多A TP的过程。
酶C6H12O6+6O2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指细胞在无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成不彻C6H12O6 2C3H6O3(乳酸)+少量能量(马铃薯块茎,肌细胞,玉米胚,甜菜块根,乳酸菌)酶C6H12O6 2C2H5OH+2CO2+少量能量(大部分高等植物,酵母菌)三、比较不同点场所: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第三阶段在内膜无氧呼吸始终在细胞质基质条件:有氧呼吸需分子氧、酶无氧呼吸不需分子氧、需酶产物:有氧呼吸是CO2 、H2O 无氧呼吸是酒精和CO2或乳酸能量:有氧呼吸大量、合成38ATP(1161KJ)无氧呼吸少量、合成2ATP(61.08KJ) 相同点联系:从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阶段相同,以后阶段不同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合成ATP意义:为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为体内其他化合物合成提供原料四、影响有氧呼吸的外界因素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1、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呼吸速率应用:低温贮存蔬菜、水果大棚栽培夜间适当降低温度、阴雨天适当降低温度以降低呼吸消耗2、氧气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随O2浓度的增加,有氧呼吸速率增快(无氧呼吸受到抑制);当氧浓度达到一定值时,呼吸速率不再增加。
应用:低氧贮存粮食中耕松土3、含水量在一定范围内,细胞呼吸强度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加强。
应用:种子贮存应先晒干第四节光合作用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1、色素色素的提取与分离:纸层析法 色素在滤纸上的排序(上下) 2、结构双层膜:叶绿体 基粒: 类囊体 含有与光反应有关的色素和酶 基质:含有与暗反应有关的酶 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1、探究过程: 2、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部位: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 1) 条件:需光、色素分子和酶 2) 物质变化:水的光解:2H 2O → 4[H] + O 2ATP 的形成:ADP + Pi + 能量 → A TP 3) 能量转换:光能→ATP 中的活泼的化学能 1) 部位:叶绿体基质中 2) 条件:需多种酶和CO 2 3) 物质变化:CO 2的固定:CO 2 + C 5 → 2C 3 C 3的还原:2C 3 + 12[H] + AT P → C 6H 12O 6 + H 2O4) 能量转换:A TP 中的活泼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的稳定的化学能思考:条件骤变时,物质量的变化。
如:突然停止光照; 突然停止CO2供应;C3, C5, A TP 和【H 】,(CH2O )的变化3.光合作用中光反应阶段和叶绿素A 和叶绿素B 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能量:光反应阶段生成的ATP,在暗反应阶段中将其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帮助C3形成糖类,ATP中的化学能则转化为储存在糖类中的化学能。
4. 为什么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不是简单的逆转?(1)从生物角度看:所有生物都能进行呼吸作用,而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2)从细胞角度看:所有活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而光合作用一般在叶肉细胞或绿茎皮层细胞中进行。
(3)从反应的场所看;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细胞质和线粒体,而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叶绿体。
(4)从能量变化来看:呼吸作用是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ATP,而光合作用则是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结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虽然有本质上的区别,但不是简单的逆转。
(1)光照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光照强度逐渐增强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强度也随着加强;但光照增强到一定程度时,光合作用强度就不再增加。
光的补偿点、饱和点另:光质也会影响光合作用(2)、温度:温度可以通过影响暗反应的酶促反应来影响光合作用;在一定范围内随温度的提高,光合作用加强;温度过高时也会影响酶的活性,使光合作用强度减弱。
(3)、O2浓度: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适当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光合作用加强。
但浓度提高到一定程度,光合作用不再增强。
(4)水分:水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体内各种化学反应的介质。
水分还能影响气孔的开闭,间接影响CO2进入植物体内。
(5)矿质元素:如Mg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N是光合酶的组成成分,P是ATP分子的组成成分等等。
例题:实验:探究光合作用时,CO2和O2量的变化三、化能合成作用1、概念:化能自养2、举例:硝化细菌21.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有()①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才能进行②有氧呼吸在线粒体中进行③无细胞结构的生物是原核生物④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都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A.一种B.两种C.三种D.四种27.下列各项应用中,主要是利用细胞呼吸原理的是()①手指受伤时,选择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②稻田定期排水③利用葡萄、粮食和酵母菌制酒④光下适当增加作物环境中二氧化碳的浓度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训练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在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中,研磨绿叶时要加入无水乙醇,其目的是A. 防止叶绿素被破坏B. 使叶片充分研磨C. 使各种色素充分溶解在无水乙醇中D. 使叶绿素溶解在无水乙醇中2.在进行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时,不能让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的原因是A. 滤纸条上几种色素会扩散不均匀而影响结果B. 滤纸条上滤液细线会变粗而使色素太分散C. 色素会溶解在层析液中而使结果不明显D. 滤纸条上的几种色素会混合起来。
3.在圆形滤纸的中央滴上叶绿体的色素滤液进行色素分离,要看到近似同心环状的四个色素圈,排列在最外圈的一个呈A. 蓝绿色B.黄绿色C. 黄色D. 橙黄色4.有人对恩吉尔曼实验进行如此改进:“让一束白光通过棱镜再投射到水绵的叶绿体上”,你预期此时好氧性细菌聚集的区域是A.红光的投影区域内B.红光和绿光的投影区域内C.红光和蓝紫光的投影区域内D.黄光和橙光的投影区域内5.生长于较弱光照下的植物,当提高 CO2浓度时,其光合作用并未随之增强,主要限制因素是A.呼吸作用和暗反应B.光反应C.暗反应D.呼吸作用6.在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呼吸作用是光合作用的逆反应B.两者除能量转变有别外,其它都是可逆的C.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是单独进行的,二者不可能同时进行D.对不同生物而言,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进行可以互相提供原料7.如果光合作用所用的原料中,0.2%水的含同位素18O、0.68%的CO2中的氧为18O,你预计释放的O2中被18O标记的比例最可能是A.等于0.2 %B.大于0.2 %C.等于0.48%D.等于0.88%8.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对暗反应的连续进行的主要作用在于,生成的物质促进了A.CO2的固定B.C3的还原C.葡萄糖的产生D.C5的再生9.在右图所示的玻璃容器中,注入一定浓度的NaHCO 3溶液并投入少量的新鲜绿叶碎片,密闭后,设法减小液面上方的气体压强,会看到叶片沉入水中。
然后再用光照射容器,又会发现叶片重新浮出液面。
光照后叶片重新浮出液面的原因是A.叶片吸水膨胀,密度减小的缘故B.溶液内产生的CO2 大量附着在叶面上的缘故C.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所产生的O2附着在叶面上的缘故D.NaHCO 3溶液因放出CO2而密度增大的缘故10.将藻和草履虫置于同一溶液中,在有光条件下持续生活一周。
已知草履虫消耗0.10mol葡萄糖、藻消耗0.12mol葡萄糖,还净产生葡萄糖0.25mol。
藻每星期净产生氧的量是多少A.0.18mol B.2.10mol C.2.22mol D.2.82mol11.哺乳动物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是A. 肺泡B. 细胞质基质C. 线粒体D.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12.下列有关呼吸作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生物体吸收的 O2用于在线粒体内与 [H] 结合生成水B. 无线粒体的生物不一定不能进行有氧呼吸C. 在线粒体内进行的物质氧化必需在有氧条件下D. 对植物而言,产生CO2的部位一定在线粒体13.同位素标记法可应用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反应机理的研究,在利用18O标记法研究相关机理的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 C6H1218O6→C3H418O3→C18O2B. C8O6→C3化合物→C5化合物C. H218O→C3化合物→C6H1218O6D. C8O6→C3化合物→C6H1218O614.右图表示苹果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关系。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氧浓度为a时最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B.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5倍C.氧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最弱D.氧浓度为d时,有氧呼吸强度与无氧呼吸强度相等15.下列有关马铃薯块茎细胞呼吸的说法,正确的是A.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相同葡萄糖时,有氧时释放的能量是无氧的19倍B.无氧呼吸释放能量较少,是因为绝大多数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发掉C.无氧呼吸释放能量较少,是因为绝大多数能量还在乳酸中未有释放D.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绝大部分形成了ATP,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只有少量形成了ATP16.在其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在光照和黑暗条件进行光合作用实验的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对该表数据的分析正确的是A.在连续光照的情况下,该植物在0℃条件下不能生长B.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0℃C.每天光照与黑暗时间相等,在恒温条件下,3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D.每天光照与黑暗时间相等,在恒温条件下,30℃与10℃条件下积累的有机物相等17.在马拉松长跑中,运动员骨骼肌肌纤维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A.葡萄糖的有氧分解B.丙酮酸的水解C.无氧呼吸D.磷酸肌酸转移18.人在剧烈运动后,血液pH 会明显下降,其原因是A. 血浆中乳酸过少B. 血浆中 CO2过多C. 血浆中乳酸过多D. 血浆中丙酮酸过多19.缺氧时酵母菌产生AmolCO2,正常情况下,人体在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时可形成的CO2是A. 7/3AmolB.1/12AmolC. 6AmolD.3Amol20.在一普通锥形瓶中,加入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如下图所示。
在下列有关的坐标图中,不正确的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40分)21.(12分)为研究果实贮藏效率与O2浓度的关系,将质量相同的苹果果肉放在O2浓度不同的密闭容器中,一小时后测定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结果如下表,据表回答以下问题:⑴据上表数据,在方格纸中绘出O2吸收量与CO2释放量的关系曲线,并注明坐标图的名称、横坐标及纵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