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_微生物农药
微生物农药

缺点
优点 缺点 微生物 农药
1.稳定性不高 2.在田间使用易降 解 3.不易储藏 4.有些植物农药用 1.2 发展现状
微生物农药相关论文发表数量统计
50
发表论文数(篇)
40
40 30 20 10 0
37
35
39
35
1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1.2.2 细菌杀虫剂
细菌杀虫剂:利用对某些昆虫有致病或致死作用的昆虫病原细菌, 经发酵制成含有杀虫活性成分或菌体本身,用于防治和杀死目标昆 虫的生物杀虫制剂。 病原细菌成为细菌杀虫剂应具备的基本属性: 1.可以大规模生产并且经济安全 2.作用比较迅速 3.有选择性,即对防治对象能够产生剧毒但对植物、益虫不会产生 毒性 4.毒力强,它的毒性足以压倒害虫的抗病力,能够稳定可靠地使害 虫发病至死 5.稳定性好,菌剂不会因受自然环境等外界因素影响而降低其杀虫 效力 6.作用迅速,残效期长,并有在害虫种群中自然传播能力 途径:主要是利用自身代谢产生的生物活性毒素对目标昆虫进行毒 杀或通过营养体、芽孢在虫体内的繁殖等途径来至死目标昆虫。
16
主要研究 分类 细菌杀虫剂
2.1.2 杀虫微生 物
2.1.2.3 真菌杀虫剂
真菌杀虫剂:以分生孢子附着于昆虫的皮肤,分 生孢子吸水后萌发而长出芽管或形成附着孢,侵 入昆虫体内,菌丝体在虫体内不断繁殖,造成病 理变化和物理损害,最后导致昆虫死亡。 真菌杀虫剂主要有以下几种: 1.绿僵菌 2.白僵菌 3.虫霉 4.蜡蚧轮枝菌 5.拟青霉 6.放线菌
3.生物农药 :一种利用生物及其基因产生的或表达的各种生物活 性成分,利用自然界有益的生物或其代谢产物制成杀虫、防病的生 物制品,通过喂毒、触杀等方式达到消灭病虫害的目的。
蔬菜病害的克星——微生物农药 土传病害杀菌剂产品

蔬菜病害的克星——微生物农药土传病害杀菌剂产品微生物农药,或称微生物杀菌剂,是一类利用微生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来控制植物病害的药剂,主要有农用抗生素、细菌杀菌剂、真菌杀菌剂和病毒杀菌剂。
微生物农药具有内吸性强、毒性低、选择性高、安全性好,易于降解,不易产生抗药性的特点,有的还兼有刺激作物生长的作用。
因此与化学药物杀菌剂如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硫酸铜等相比,微生物农药更能有效扑灭病害,确保蔬菜的高产、优质和高效。
现将当前生产上常用的微生物农药介绍如下,供广大种植户作为防治蔬菜病害的参考。
一、健根宝是一种新型高效微生物农药。
其外观为淡黄色或棕褐色粉末,有特殊腥味,具有防菌谱广、药效持久、低毒无污染,对作物安全等特点,是瓜类、茄子等蔬菜土传、种传病害的克星,防治效果显著。
对番茄、黄瓜、茄子、青椒、西瓜、甜瓜等作物的猝倒病、立枯病和枯萎病有效;对辣椒、豇豆、草莓的根腐病,以及其他作物的软腐病、姜瘟病等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一般有以下几种施用方法:1.育苗时,每平方米用健根宝可湿性粉剂10克,与15~20公斤细土混匀,1/3撒于种子底部,2/3覆于种子上面。
2.分苗时,每100克健根宝可湿性粉剂与营养土100~150公斤混合均匀后撒施。
3.定植时,每100克健根宝可湿性粉剂与细土150~200公斤混匀后,每穴撒施100克。
4.进入坐果期,每100克健根宝可湿性粉剂兑水45公斤灌根,每株灌250~300毫升,以后视病情连续灌2~3次。
施用健根宝后,土壤应保持湿润,否则不利于药效发挥。
健根宝不能与化学杀菌剂混合使用。
二、木霉菌木霉菌,又称灭菌灵、特立克、生菌散、真菌杀菌剂。
多用于防治瓜类、十字花科蔬菜霜霉病,瓜类、番茄、马铃薯、菜豆、豇豆等多种蔬菜白绢病,茄料蔬菜立枯病、茄子黄萎病、瓜苗猝倒病、瓜类炭疽病等。
使用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1.喷雾。
防治黄瓜、大白菜等蔬菜的霜霉病,可在发病初期,667平方米(1亩)用木霉菌(规格为1.5亿活孢子/克。
《微生物农药》课件

02 03
微生物农药将成为农业绿色防控的主力军
随着农业绿色防控理念的深入人心,未来微生物农药将成 为农业绿色防控的主力军,为保障食品安全和环境健康做 出更大的贡献。
微生物农药的研发和应用将更加国际化
随着全球化和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未来微生物农药的研 发和应用将更加国际化,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共同推动 微生物农药事业的发展。
微生物农药技术创新不断涌现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微生物农 药品种和技术不断涌现,为市场发展注入新的活 力。
微生物农药的发展趋势
微生物农药的研发和应用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未来,微生物农药的研发和应用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
微生物农药的品种和技术将不断丰富和优化
结论
本案例表明,某微生物农药在防 治作物病虫害、提高产量、改善 品质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值得 推广应用。
THANKS
感谢观看
02
微生物农药的优点与局限性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对环境的友好性
微生物农药在防治病虫害时,对环境的影响较小,不会对土壤、水源等造成污染。
微生物农药在施用后,可以在自然环境中快速降解,不会长时间残留,降低对生态 系统的破坏。
微生物农药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从而减少对有益生物的伤害,维护生态平 衡。
提高农作物产量
通过有效控制病虫害,微 生物农药能够显著提高农 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增加 农民的收益。
减少环境污染
相较于传统化学农药,微 生物农药对环境的污染较 小,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
使用微生物农药时的注意事项

使用微生物农药时的注意事项
如果你的植物出现了病害,就需要使用一些药物来进行治疗,而微生物农药比起化学农药有着很多的优势。
但是毕竟是农药,对于人体还是有一定的危害,所以在使用的时候还是需要注意以下要点。
观花植物
1、把握好温度。
生物农药在喷施时,务必控制在理想的20℃适温以上,其奥妙在于这类农药的活性成分是由蛋白质晶体和有生命的芽孢所组成,一旦在低于上述温度下喷施,那么芽孢在害虫机体内的繁殖速度十分缓慢而且蛋白质晶体也很难发挥其作用,往往施后显不出防治效果。
据试验资料表明,在温度25—30℃条件之间,喷施后的生物农药效果要比在10—15℃之间的杀虫效率高出1—2倍。
2、勿在干燥的天气下使用。
生物农药对湿度的要求也极为敏锐。
环境湿度越大喷施生物制剂农药的药效越显着,特别是对粉状生物制剂农药尤为明显。
3、避开太阳光。
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对芽孢有着致命的杀伤作用,科学试验表明,阳光直射30分钟,竟会使芽孢一举杀死50%,照射1小时后,其芽孢死亡率却高达80%。
因此,施药时间在阴天或者下午四点以后。
4、使用后怕大雨冲刷。
芽孢最怕大暴雨冲刷,所以要根据天气预报进行,因为暴雨会将喷施的菌液冲刷掉,失去杀伤力。
5、忌与杀菌剂混用。
微生物农药

阿维菌素(avermectin)是杀线虫和节肢动物(特 别是螨类)的抗生素。它能增加虫体内的γ-氨基 丁酸,后者对神经有抑制作用。
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的菌 丝长出金龟甲尸体表面
松毛虫
球孢白僵菌杀死松 毛虫、蝗虫和家蚕
僵蚕
(家蚕幼虫感染白僵菌而致死的干燥带菌虫体)
性味和功用 辛、咸,平。归肺、肝、胃经。祛风解痉,化痰 散结。用于肝风头痛眩晕,惊风抽搐,咽喉肿痛,中风失音, 喉痹,痰热结核,齿痛,瘰疬,风疮丹毒作痒。常用量5~10 克。
棉铃虫幼虫的环节处被核型多角体病毒感染.
80%的昆虫病毒都是农林业中常见的鳞翅目害虫 的病原体,因此是害虫生物防治的巨大资源库 。
微生物农药的特点
研发的选择余地大,开发利用途径多
无公害、无残留,安全环保
特异性强,不杀伤害虫天敌及有益生物,维持生态平衡 不易产生抗药性
环境相容性好
(3)兼性病原菌,如铜绿假单胞菌和球形芽孢 杆菌等;
(4)潜在病原菌,如粘质沙雷氏菌。
细菌杀虫剂中最典型的、研究历史有90年之 久的例子是芽孢杆菌属(Bacillus)。其中以苏芸 金芽孢杆菌、日本甲虫芽孢杆菌、球形芽孢杆菌、 缓病芽孢杆菌( B.lentimorbus)等研究得最多。
苏芸金芽孢杆菌(B.thuringiensis Berliner)是以 德国的苏芸金(Thruingen)地方名命名的。 1909年德国苏芸金的一个面粉厂,发现一批染 病的地中海粉螟幼虫,由柏林纳首先分离出这 种细菌,1915年命名为苏芸金芽孢杆菌。
是指在土壤中同时存在两种以上生物种群 时,利用其相互作用(协调、敌对、拮抗)以 达到生物防治的目的。
微生物农药的使用方法
微生物农药的研究应用及前景展望

微生物农药的研究应用及前景展望摘要:本文对微生物农药的概念、特征、种类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微生物农药的分类,并展望了微生物农药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微生物农药;分类;发展前景引言:目前,化学农药施用量占农药总施用量的比重很大,然而随着化学农药的使用,造成了诸如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给人类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因此,生物农药是农药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微生物农药研究的深入和应用技术的发展,微生物农药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
本文对微生物农药的分类及发展前景进行了综述。
1. 农药的定义及特性1.1 微生物农药的定义微生物农药是能够用来杀虫、灭菌、除草以及调节植物生长等的微生物的活体及其代谢产物,包括农用抗生素和活体微生物农药,是生物防治的物质基础和重要手段。
1.2 微生物农药的特性目前,微生物农药逐渐作为农药产业的主体,与化学农药相比,有着诸多方面的优点:(1)研发的选择余地大,开发利用途径多;(2)无公害、无残留,安全环保;(3)特异性强,不杀伤害虫天敌及有益生物,维持生态平衡;(4)不易产生抗药性;(5)环境相容性好;(6)生产工艺简单。
以上为大多数微生物普遍具有的特点。
另外,微生物还可依不同种类而具有一些特别的优点。
但是,微生物农药也具有一些不足之处,如:较化学农药见效慢,某些微生物在自然环境中稳定性相对较差等。
2. 微生物农药的分类微生物农药的微生物类群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线虫、抗生素、原生动物等,且以前三者为主。
按照用途,微生物农药可分为微生物杀虫剂、微生物杀菌剂、微生物除草剂等。
2.1微生物杀虫剂微生物杀虫剂是应用昆虫病原体作为杀虫的制剂,这些病原体可以不加修饰近乎以自然状态而应用,也可以通过标准的遗传操作或DNA重组技术将其杀虫活性予以改善。
世界上昆虫病原体种类很多,已发现的有2000多种,主要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原生动物等,这些病原体都对各自的寄主昆虫有致病致死作用。
微生物农药PPT课件

2)科学使用农药
我国规定禁止使用以下10种农 药
(1)敌枯双;(2)溴氯丙烷; (3)三坏锡、特普丹; (4) 培福朗; (5)蝇毒磷; (6)六六六、滴滴涕; (7)二溴 乙烷;(8)杀虫眯;(9)艾氏剂、狄氏剂;(10)汞氏剂。
13
DDT的危害
DDT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降解,在自然界及生物体内可 以较长时间存在,通陆定居的企鹅体内都有DDT 的存在,对人类的健康也构成了威胁。
20世纪70年代起,美国及西欧等发达国家开始限制和禁止 使用DDT。我国子1983年宣布停止生产和使用DDT,从此 DDT这一曾经为人类健康和农业发展做出过杰出贡以的农 药退出了历史舞台。
14
3)加强食物中农药残留监控
允许使用的农药根据日允许摄入量(ADI)和在各 种食品中实际残留水平,以及该农药膳食摄入量 来制定最大残留限量。 日允许摄入量(ADI)系指人类终生摄入某一 农药(或某受试物),对人体健康无不良影响的 剂量,以每公斤体重的毫克数表示
有机磷、有机氯、有 机砷、有机汞、拟除 虫菊酯等
按作用对象分:
杀虫剂 除草剂 杀细菌剂 杀真菌剂 杀螨剂 杀鼠剂 杀螺剂等
3
三、使用农药的利与弊
农药可减少农作物的损失,提高产 量,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增加食物 供应。
农药在人类文明史和发展史上的确功不可没。然而 农药是有毒化学品,它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危害也 是不争的事实。
18
生物农药分类图
生物体农药 Organism pesticides
生物农药 Biopesticides
生物化学农药 Biochemical pesticides
动物体农药:天敌昆虫、捕食螨、转基因昆虫等 Zoic pesticides:Natural enemy insects and mites, transgenic insects, etc
04_微生物农药

4.1.1.3 金龟子芽孢杆菌 (Bacillus popilliae)
各类金龟子科甲虫的病原菌 ,杀虫机制是通过细菌 在血管内的快速繁殖,引起败血症,而使幼虫致死。 金龟子芽孢杆菌使用的局限性是宿主太专一,商业 化获得芽孢的唯一途径是细菌在金龟子幼虫中生长。
4.1.2 杀虫抗生素
杀虫抗生素是指一类由微生物(主要是放线菌)产生 的,具有杀虫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简称“杀虫素”。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埃玛菌素、 Spinosad、梅岭霉素、浏阳霉素 聚醚类抗生素:莫能菌素、盐霉素、马杜拉霉素
第4章 现代微生物农药
4.1 微生物农药
☞细菌杀虫剂 ☞杀虫抗生素 ☞真菌杀虫剂 ☞病毒杀虫剂 ☞原生动物杀虫微生物除草剂 4.4 植物生长调节剂
微生物农药的定义与优点
微生物农药是利用微生物及其基因产生或表达的各种生物活性 成份,制备出用于防治植物病虫害、环卫昆虫、杂草、鼠害,以 及调节植物生长的制剂的总称。 EPA:微生物、转微生物基因的工程植物。
包涵体:即单个或多个病毒粒子被包围在一个由蛋白质构成的结 构中, 包涵体作用:有效地保护病毒颗粒不受损伤,并且在离开虫体数 年后仍可保持侵染活性。 病毒包涵体通常以取食过程进入昆虫的消化管,经碱性昆虫消化 液裂解后释放出病毒粒子,这些病毒粒子进一步侵染昆虫体内 的各种细胞,直至造成昆虫死亡。
核型多角病毒:是世界卫生组织和粮农组织推荐使用的一 种生物杀虫剂,它对人、植物和害虫的天敌均无危害, 是目前应用最为成功的昆虫病毒。 质型多角体病毒:人们发现它不仅能侵染幼虫,而且能经 由卵传染给昆虫的子代,这点在病毒的应用上具有十分 重要的作用。 核型多角体病毒、质型多角体病毒主要用于棉铃虫、 小菜蛾和森林害虫尺蠖的防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acillus thuringiensis (苏云金芽孢杆菌)
Insecticidal Crystal Proteins
Plutella xylostella (小菜蛾)
Heliothis armigera (棉铃虫)
Mode of action
1901年日本的石渡繁胤分离到猝倒芽孢杆菌 1911年Berliner分离到类似的杆菌,并命名为苏云金芽孢杆 菌 1938年第一种商品化的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剂在法国得到应 用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第二代细胞工程杀虫剂和第三代基因 工程杀虫剂相继投入市场
4.1.1.2 球形芽孢杆菌( (Bacillus sphaericus, Bs)
1965年Kellen等首次分离。为好氧的产芽孢细菌, 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的土壤和水生环境中,对蚊幼虫特 别是库蚊具有高毒力。 主要活性成份: 自身产生的一至多个具蛋白质晶格结构的伴胞晶体, 含有两种主要蛋白质,分别为51kDa和42kDa,单独对幼 虫没有毒性,却都是产生毒性所必需的。这种毒素称为 二元毒素(binary) 。 晶体在中肠的碱性pH环境中溶解,二元毒素51kDa 和42kDa分别加工成43kDa和39kDa蛋白。毒蛋白结合于 中肠上皮细胞,导致幼虫进食受到抑制,最终导致死亡。 毒素通过对敏感幼虫细胞中特定蛋白的ADP-核糖基 化发挥作用。
微生物农药具有以下优点: (1)对病虫害防治效果好,对人畜安全无毒,不污染环境, 无残留; (2)对病虫的杀伤特异性强,不伤害天敌和有益生物,能保 持生态平衡; (3)生产原料和有效成分属天然产物,它可回归自然,保证 可持续发展; (4)可用生物技术和基因工程的方法对微生物进行改造,不 断提高性能和质量; (5)多种因素和成分发挥作用,害虫和病原菌难以产生抗药 性。
4.3.2 绿僵菌
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分类上属于丛梗 孢科,主要用于防治地下害虫、天牛、飞蝗、蚊幼虫等。 另外,对蛴螬亦有明显的防治效果,表现出较好的开发 利用前景。
4.4 病毒杀虫剂
病毒杀虫剂的应用在微生物杀虫剂中仅次 于Bt和杀虫 抗生素。 杆状病毒占所有已知感染昆虫病毒的60%以上。 应用最多的杆状病毒有核型多角体病毒(NPV)、质 型多角体病毒(CPV)和颗粒体病毒(GV)。 病毒杀虫剂优点:宿主特异性强,能在害虫群体内流行, 持效作用长等明显的特点。 病毒杀虫剂缺点:杀虫范围太窄、生产困难和作用速度较 慢等缺点。
4.1 微生物杀虫剂 按杀虫剂的来源,微生物杀虫剂可分为:细菌杀虫剂、 杀虫抗生素、真菌杀虫剂、病毒杀虫剂、原生动物杀虫 剂、昆虫病原线虫制剂和微生物杀线虫剂等类型。
4.1.1 细菌杀虫剂 细菌杀虫剂主要包括: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剂、球形 芽孢杆菌杀虫剂、金龟子芽孢杆菌杀虫剂和缓病芽孢杆 菌杀虫剂等。 4.1.1.1 苏云金芽孢杆菌(Bt) 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是能形成芽 孢的革兰氏阳性杆菌,在芽孢形成的同时可形成具有杀 虫活性的、由蛋白质组成的伴胞晶体 。Bt对鳞翅目、双 翅目、鞘翅目昆虫以及原生动物门、螨类等类群中的一 些种类有活性 。
4.1.1.3 金龟子芽孢杆菌 (Bacillus popilliae)
各类金龟子科甲虫的病原菌 ,杀虫机制是通过细菌 在血管内的快速繁殖,引起败血症,而使幼虫致死。 金龟子芽孢杆菌使用的局限性是宿主太专一,商业 化获得芽孢的唯一途径是细菌在金龟子幼虫中生长。
4.1.2 杀虫抗生素
杀虫抗生素是指一类由微生物(主要是放线菌)产生 的,具有杀虫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简称“杀虫素”。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埃玛菌素、 Spinosad、梅岭霉素、浏阳霉素 聚醚类抗生素:莫能菌素、盐霉素、马杜拉霉素
4.5 原生动物杀虫剂
蝗虫微孢子虫(Nosema locustae): 是目前唯一商品 化的原生动物杀虫剂,可以防治草原蝗虫,可使亚洲小车蝗、 宽须蚁蝗、白边痂蝗和皱膝蝗。 特点:既能在短时期内迅速压低虫口密度,又能引起流 行病,达到长期控制种群的目的。 昆虫病原斯氏属(Steinernema)和异小杆属 (Heterhabditis)线虫是目前国际上新型的生物杀虫剂。 特点:寄主范围广,对寄主主动搜索能力强,特别是对 土栖性及钻蛀性害虫,对人畜、环境绝对安全,并有能人工 大量培养的优点。 作用机理: 主要是昆虫病原线虫斯氏线虫属和异小杆线虫属的共生 细菌致病杆菌和发光杆菌以线虫为载体侵入昆虫血腔,在昆 虫血腔内繁殖,产生毒素,引起昆虫死亡。
4.6 微生物杀线虫剂
线虫的危害十分严重,每年给农作物造成相当于1000 亿美元的损失。在我国危害农业最严重的是根结线虫和包 囊线虫。 微生物杀线虫剂主要包括: 食线虫真菌 抗生素(如阿维菌素、甲胺基阿维菌素) 穿刺巴斯杆菌(Pasteuria)。
4.6.1食线虫真菌
是植物寄生线虫生物防治中极其有用的生物资源。 1978年,法国的Cayrol用粗状节丛成功防治双孢蘑菌丝孢线 虫(Ditylenchus myceliophagus) 拟青霉(淡紫拟青霉),采用液固两相法生产活孢子,用于防治 大豆孢囊线虫和烟草根结线虫,还可以促进作物的生长, 提高产量 。 机理:较高的杀虫活性,有类似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作 用。 厚垣轮枝霉ZK7:通过液体深层,用于防治烟草根结线虫。
穿刺巴斯杆菌(Pasteuria penetrans),可专一性寄生于根 结线虫等多种植物寄生线虫,控制有害线虫的虫口密度。 该细菌目前不能通过发酵商业化生产,仍然采用活体 线虫进行繁殖。
穿刺巴斯杆菌的芽孢
根结线虫的发育受穿刺巴斯 德氏柄菌的抑制
4.2 微生物杀菌剂
4.2.1 井冈霉素 (Validamycin)
对水稻纹枯病菌(Pellicularia Sasakii)有显著防治作 用 作用机理: 通过影响纹枯病菌菌丝伸长而降低纹枯病菌的致病力, 它对纹枯病菌无致死作用,因而不具备对抗性菌的筛选 作用。 显著优点: ①持效期长,耐雨水冲涮。持效期可长达20~30天;一 旦被菌丝吸附,雨水难以冲掉。 ②发酵效价高,应用成本低。目前大罐发酵水平,有效 组分最高可达17000~18000ug/ml ③未发现抗药性
4.1.2.1 阿维菌素 (Avermectin)
阿维菌素是十六元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R1 阿维菌素 A1a 阿维菌素 A1b 阿维菌素 A2a
R2
Me
Me Me Me H H H H 阿维菌素的结构
阿维菌素 A2b
阿维菌素 B1a 阿维菌素 B1b
阿维菌素 B2a
阿维菌素 B2b
目标昆虫:
<45%
45-78%
78-95%>95% Nhomakorabea(三)重要的亚种和杀虫基因
1. 库斯塔克亚种(HD-1)和cry1A杀虫晶体蛋白基因:对鳞翅目昆虫有特 异性的杀虫活性。大多数含有cry1Aa、 cry1Ab和 cry1Ac,其中cry1Ac 基因是毒力最高的基因。
将cry1Ac基因插入到能在植物维管束定植的内生细菌的基因组中,通 过细菌繁殖产生杀虫毒素蛋白,提高对玉米螟的防治效果。 2. 鲇泽亚种和cry1C基因:鲇泽亚种含有特征性的cry1C基因,是对灰翅夜 蛾等害虫毒力最高的基因。 3. 拟步行甲亚种和cry3A基因:拟步行甲亚种主要用于防治鞘翅目昆虫。 该亚种含有cry3A基因,用于重组微生物和转基因植物,防治鞘翅目昆 虫。 4. 以色列亚种和杀蚊毒素蛋白基因:防治伊蚊、库蚊和按蚊等蚊虫。该亚 种含有至少cry4A、 cry4B、 cry11A和cyt1A四个杀虫基因, Cyt1A晶体 蛋白对其他基因的产物具有协同杀蚊作用。 5. 对动植物寄生线虫有毒的基因:主要是cry5和cry6等。杀线虫剂。
4.2.2 浏阳霉素(Liuyangmycin,Polynactin)
浏阳霉素属大环四内酯类化合物,有A、B、C三个组 份,其中C组份的杀螨活性最高。 浏阳霉素是一种低毒、低残留的广谱杀螨剂,对环境 污染轻微,对天敌昆虫安全,并且对抗性螨类仍然有效。
4.3 真菌杀虫剂
真菌杀虫剂种类很多,其中以白僵菌、绿僵菌、拟青 霉的应用面积最大。 真菌杀虫剂与其他生物杀虫剂相比,具有某些类似化 学杀虫剂的触杀作用,对刺吸式口器的害虫起到独特的 防治效果。其缺点是作用比较慢,侵染过程长,效果受 环境影响大。
第4章 现代微生物农药
4.1 微生物农药
☞细菌杀虫剂 ☞杀虫抗生素 ☞真菌杀虫剂 ☞病毒杀虫剂 ☞原生动物杀虫剂 ☞微生物杀线虫剂
4.2 微生物杀菌剂 4.3 微生物除草剂 4.4 植物生长调节剂
微生物农药的定义与优点
微生物农药是利用微生物及其基因产生或表达的各种生物活性 成份,制备出用于防治植物病虫害、环卫昆虫、杂草、鼠害,以 及调节植物生长的制剂的总称。 EPA:微生物、转微生物基因的工程植物。
4.3.1 白僵菌
在分类上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白僵菌属 (Beauveria),该属有两种: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和卵孢白僵菌(Beauveria tenella),其中前者 较常见。 白僵菌的分生孢子粉致病力强,不污染环境,易于 培养生产。白僵菌对多种农林害虫具有致死作用,大面 积用于防治松毛虫、玉米螟和水稻叶蝉等害虫。
(二)杀虫晶体蛋白基因的分类
1989年 Hofte 和 Whiteley 根据晶体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和杀虫谱 的不同,将已发表的42种晶体蛋白分为5群14亚类。 cryI为鳞翅目特异性,cryⅡ为鳞翅目和双翅目特异性, cryⅢ为鞘翅目特异性,cryⅣ为双翅目特异性。 cyt基因。 1996年,Crickmore为首的著名学者组成的杀虫晶体蛋白基因 命名委员会,提出了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晶体蛋白按氨基 酸的序列同源性进行分类的新分类系统。 截至到2003年11月,已报道分离292种各种不同的杀 虫基因,这些基因被分为42个不同的基因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