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 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模型(《西方经济学(精要本.第二版)——“马工程教材”》

指当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 间的对应关系。
产品市场的均衡:指产品市场上总供给与总需 求相等。
5
第一节 IS 曲线 二、IS 曲线的含义和推导
回顾(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在两部门经济中
y ci
或i s
c y
y
i 1
1500 2500 3500y 2000 3000
0
r
250 500 750 1000 1250 i
i (r)=y –c (y)
●A
4
i=i ( r ) 投
资
3
需
●E
2
求 函
1
数
0
1500 2500 3500 y 0 2000 3000
250 500 750 1000 1250 i 12
第一节 IS 曲线
举例 假定人们的储蓄意愿增加了,如上例中的储蓄函数从s=-500+0.5y 变成了s=-250+0.5y,则储蓄曲线向左移动,如果投资需求不变, 则同样的投资水平现在要求有的均衡收入下降,因为同样的这一 储蓄,现在只要有较低的收入就可以提供出来了,因此IS曲线会 向左方移动,移动量等于储蓄增量乘以乘数。 上例中IS曲线移动量为250*1/(1-0.5)=500亿美元
IS曲线概括了当利
率变动时,产品与 服务市场均衡的这 一些变化。
②减少了 利率 r 计划投资
计划支出 AE
③将引起 计划支出 向下移动
45°
(b) 图 利率 r
I(r)
实际支出
计划支出
收入水平 Y ④均衡收 入将减少
①利率 上升
西方经济学(马工程)教案-第十一章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AD-AS曲线

第十一章短期国民收入的决定:AD-AS曲线
本章教学内容:AD-AS模型
本章教学重点:AD曲线推导、AS曲线推导、AD-AS模型
本章教学难点:AD曲线的变动及影响因素、AS 曲线的变动及影响因素
本章教学目标:掌握AD曲线的含义及推导、掌握AS曲线含义及推导、理解AD-AS模型
支撑课程目标
本章总课时:4
第十一章第一、二节AD 曲线、AS曲线
一、教学内容:AD曲线、AS曲线
二、教学重点:AD曲线推导、AS曲线推导
三、教学难点:AD曲线的变动及影响因素、AS曲线的变动及影响因素
四、教学目标:1.掌握AD曲线的推导
2.掌握AS 曲线的推导
3.理解AD 曲线的变动及影响因素
4.理解AS 曲线的变动及影响因素
五、学时分配:2
六、教学过程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第十一章第三、四节AD-AS 模型、对外来冲击的反应
一、教学内容:AD-AS模型
二、教学重点:AD-AS模型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对总需求扰动和冲击的反应
四、教学目标:1.理解AD-AS模型
2. 了解对总需求、总供给冲击的反应
五、学时分配:2
六、教学过程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宏观11章国民收入决定

宏观11章国民收入决定1. 引言国民收入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宏观经济学中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涉及到了许多重要的概念和模型。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解析宏观经济学中关于国民收入决定的理论和模型。
2. 有效需求与国民收入国民收入的决定与有效需求密切相关。
有效需求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实际需求的总和。
有效需求与国民收入之间存在着正向的关系。
当有效需求增加时,国民收入也会增加。
这是因为增加的有效需求刺激了生产和就业的增长,从而推动了国民收入的增加。
在宏观经济学中,有效需求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可以通过凯恩斯模型来解释。
凯恩斯模型认为,总支出是国民收入的决定性因素。
当总支出增加时,企业为满足需求会增加生产,从而提高就业水平和国民收入。
因此,政府和个人的消费支出、投资支出,以及净出口都对国民收入有着重要影响。
3. 政府支出与国民收入政府支出是国民收入决定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政府通过购买商品和服务,以及提供公共服务来进行支出。
这些支出刺激了经济活动,促进了就业和国民收入的增长。
政府支出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可以通过乘数效应来解释。
乘数效应是指一个政府支出单元对国民收入的总影响。
根据凯恩斯的乘数效应理论,政府支出的增加会引起总需求的增加,从而刺激产出和就业的增长,进而提高国民收入。
4. 私人消费支出与国民收入私人消费支出也是国民收入决定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私人消费支出是指个人和家庭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
私人消费支出的增加会刺激生产和就业的增长,从而提高国民收入。
私人消费支出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可以通过边际消费倾向来解释。
边际消费倾向是指个人或家庭每增加一单位收入用于消费的比例。
当边际消费倾向较高时,个人或家庭更愿意用新增收入来进行消费,从而刺激经济增长和国民收入的提高。
5. 投资支出与国民收入投资支出是国民收入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投资支出是企业用于购买资本设备、扩大生产能力和改善生产技术的支出。
投资支出的增加可以刺激经济增长,推动国民收入的提高。
11章社会主义分配制度

———党的十七大
(一)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 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形 成
多种个人收入
劳动收入 非劳动收入
(一)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
劳动收入
私营外资企业中 雇佣劳动者的收入 和管理劳动收入
非生产部门的 劳动者的 工薪收入
公有制经济中的 按劳分配收入
私营、外资 初次分配
个体企业 初次分配
税收 工资
利润、地租
一部分以税收形式上缴给国家 财政,其余的归个体业主所得。
二、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原因:
第一,国民经济平衡发展的需要 第二,实施社会保障的需要 第三,建立社会储备的需要 第四,社会非物质生产
部门发展的需要
二、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途径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政治经济学原理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民收入的初 次分配和再分配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的形式 第三节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民收入 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国民收入: 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在当年新 创造的产品价格的总和
个体经济中的 个体劳动收入
(一)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
非劳动收入
资本 转移收入
资金和 房地产收入
风险和 机会收入
(二)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形成 合理有序的收入格局
第分调第配式全在重次三配整一二为并劳国,分,调收,主存动民提配加节入坚逐体的、收高中大力 分持步、 分 资入 劳 的个度配和提多配本分动比人,格完高种制、配报重收合局善居分度技中酬。入理。按民配,术的在劳收方健、比初分入 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 参与分配的制度。
第十一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第十一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学习目的: 1.了解国民经济核算的作用和基本分类, 以及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框架; 3.熟悉投入产出核算、资金流量核算和 国际收支核算的基本内容。
11-2
第一节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概述
一、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及其作用 • 国民经济 是由多个生产部门、生产单位,多个生产环节组成的错综复杂的经济整体。 从横向上看,国民经济是由社会产品的各个生产部门所组成;从纵向上看, 国民经济是由社会产品的生产、分配、流通和使用等再生产环节所组成。 • 国民经济核算 即国民经济统计,它是以整个国民经济或社会再生产过程为对象的宏观核 算,通过运用科学的核算方法和统计指标体系,研究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和结 果的数量规模、数量联系和数量规律。 •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是指通过国民经济核算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各种经济总量、结构和相 互联系进行数量测定,对国民经济运行全过程进行的系统描述。 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aterial products balance system) 简称MPS体系,它把生产范围定为物质产品生产适用于中央计划经济国 家的国民经济核算,也叫东方体系。 国民账户体系(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 简称为SNA体系,其生产部门几乎囊括了所有的社会活动部门,不但包 括物质性的生产,还包括广泛的非物质性的生产。SNA体系主要适用于实行 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也叫西方体系。
11-7
第二节 国民生产总值核算
• • 劳动者报酬 是指从事生产或服务得到的全部报酬 。 生产税净额 是指生产税减去生产补贴后的差额。 生产税是指政府对生产单位从事生产销售和经营活动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使 用某些生产要素所征收的各种税金、附加费和规费。 固定资产折旧 是指一定时期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按照核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提取的固 定资产折旧,或按照国民经济核算要求统一规定的折旧率虚拟计算的固定资 产折旧。 营业盈余 是指社会总产品抽出中间投入、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 后的剩余部分。 国民总收入(gross of national income,简称GNI)或地区总收入 是指一定时期内国家或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取得的初次分配收入的总和。 国民总收入指标过去被称为国民生产总值(GNP)。 国民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 =国内生产总值+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净额
第十一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模型

国民收入 Y
750 1000 L1 交易需求
LM曲线
结论:在货币市场,均衡的国民收入与利率同方向变化
• 依据Y=500+500r 或者:r=-1 +1/500Y r
3 2 1 0 500 1000 1500 2000 Y LM
LM曲线的推导(2)
货币需求L =k Y-hr r L1=ky1-hr L2=ky2-hr
第十五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 IS—LM模型
•
本章要研究的是利率对投资,进而对国民 收入的影响,研究的方法是运用希克斯—汉 森模型,即IS—LM模型。论证在产品市场 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 间的函数关系。
第一节 产品市场均衡与IS曲线
一、IS曲线:IS曲线是表示在I=S的条件下,产品市场上总 需求等于总供给时,利率与均衡国民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 的曲线。
Ⅳ Y=3500-500r IS r=7-1/500Y
I=1250-250r
3 2 1
I 投资
1000 750 500
1000 2000 3000 500 750
国民收入 Y
S=-500+0.5Y Ⅲ
I=S Ⅱ
1000 S 储蓄
三部门经济IS曲线的代数表达式
a i g 0 t0 tr 1 当:I e dr a e dr g 0 bt0 tr Y=3500-500r 则有:Y 1 Y
第一,交易动机,是指个人和企业为了交易或支付所需持有的货币 L1 。
第二,预防动机,是指个人和企业为预防不测所持有的一定量的货 币L1 。 第三,投机动机,是指人们为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 有的一定量货币L2,
经济学11 第十一章 国民收入的分析和计算

二、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2、支出法是指在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国内购买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支出来计 算GDP的方法,是其他宏观经济理论的基础。
国内的所有消费总的分为四种:消费支出C、投资支出I、政府支出G以及进出口NX。 消费支出包括三个部分,一是耐用消费品,指寿命较长的消费品,如汽车、电视、电冰 箱等;二是非耐用消费品,指使用寿命相对较短的消费品,比如食物等;三是劳务,指 各种形式的服务。
THANK YOU
漏出包括三个方面:(1)储蓄,家庭部门在实际生活中除了消费,还会将剩 余的一部分钱用于储蓄,这一部分钱因为没有被用于购买企业产品,于是从收入 循环流中露出;(2)税收;(3)进口支出,家庭所购买的外国的产品和服务, 从这部分收入也漏出了假设的封闭的循环流中。
总流出W=净储蓄S+净税收T+进口支出M
一、流入和流出
第十 一章
国民收入的分析和计算
目录 C O N T E N T S
第一节 收入循环流的概念 第二节 流入和流出、储蓄和投资 第三节 收入循环流 第四节 国民收入统计 第五节 其他相关总量指标
第一节 收入循环流的 概念
要求:重点掌握收入循环流的概
念。
题型:单选
一、收入循环流的概念
收入循环流:经济活动主体之间收入与支出的流量就叫收入循环流量。储蓄是 一种漏出,导致收入循环流量的减少;而投资是一种注入,导致收入循环流量的 增加。在均衡条件下,漏出必须等于注入。
用支出法计算GDP的公式:Y=C+I+G+NX Y是总支出,该等式成为国民收入核算的恒等式,四个部分的加总必然等于GDP。
二、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3、收入法:任何企业生产出最终产品后,销售得到收入,这部分收入会在提 供劳动的生产者、资本拥有者、政府之间进行分配。因此,所有的生产要素的收 入,也就是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即是GDP,这就是收入法。
宏观经济学(第十一章)

以上的经济周期分类可以用表11-1来进行概括。
表表11-1 经济周期的类型
类型
周期长短
平均长度
发现的年代
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朱格拉周期 基钦周期
库兹涅茨周期 熊彼特周期
长周期(长波)
加量, w用以表示加速系数。
代入宏观经济均衡公式,得:
Yt Ca b Yt1 Ia w(Ct Ct1)
(11-10)
式(11-10)表明,任何时期的总收入或总产出等于自主性消费Ca与自主性投资Ia之和, 加上由边际消费倾向b决定的引致消费部分和由加速数w决定的引致投资部分。如果我们知道 了任一时期中自发性消费和自发性投资以及当期消费和前期消费,给定边际消费倾向b和加速 数w,那么就能通过对上式的代换,决定任一时期的收入和产出。
表示,所以又有:
It w(Yt Yt1)
(11-4)
式(11-4)表明,该期的净投资等于该期产量的变动值乘以资本—产量比率。当然,净
投资可以为正、负或0,这主要取决于Y 是大于、小于还是等于Y 。总之,在w既定的情况
t
t 1
下,当期净投资的变动取决于产量的变动。
因为总投资=该期的净投资+该期的更新投资,所以只要在式(11-4)两端加上更新投
引致投资I
0 500 500 250
0 125 125 62.5
缪尔森提出的,故此模型也称为汉森—萨缪尔森模型。
注:
下表各行数字这样得出,例如第3期,由于第2期收入为2000,故第3期 Ct b Yt1 0.5 2 000 1 000。 第3期投资 It I0 I I0 w(Ct Ct1) 1 000 1 (1 000 500) 1 500, 第3期收入 Yt Ct It 1 000 1 500 2 500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入决定
总产出=总支出)
均衡产出(或均衡收入)的概念: 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同时i=s
AE
AE
IU:指企业非自愿投资
income=100
IU>0
100
IU<0
expenditure =100
100
y
支出等于收入的45°线
100
y
支出决定收入
二、数字举例及其图示
假定c=200+0.8y,i=100, 于是总支出为: AE=y=c+i=200+0.8y+100 代入均衡公式:
一个社会的繁荣之道,在于鼓励消费,从而给予每个人 以就业机会,用一些琐碎规章,来限制奢侈,倡导节俭, 是于事无补的。
——孟德维尔 《蜜蜂寓言:个人恶行即公共利益》
(1705)
商业周期的波动,被认为是由于投资、消费或国 防方面的支出波动所导致的。为什么在投资、消 费或国防上的支出变动会转换成产出和就业的改 变,又是如何转换的?——凯恩斯乘数模型 (multiplier model)。
C+I+G+(X-M) C+I+G C+I C
GDP* GDP
The effect of multiplier
(C+I)
C+ △I
△I C+I
△Y
45o
o
Y
Y’
Y 1 I Y
举例。假定最初的总支出AE构成如下: c=200+0.8 y,i=100 均衡的国民收入为: y=200+0.8 y+100 y=1500 假定现在投资增加了10,即i=110,新的均衡国民收入为: y=200+0.8 y+110 y=1550 投资增加了10,均衡国民收入增加了50(由原来的1500增加 到1550)。
C=α+βY
45。 6 8 10 12 14
Y(可支配收入)
(3)自主消费与引致消费 全部消费可以分为两部分:不取决于收入的自主消 费;随收入的变动而变动的引致消费。
自主消费 引致消费
如:C=3000+0.8y
(4)边际消费倾向(MPC: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 边际消费倾向指消费增量△C和可支配收入增量△y之比,表示每 加一个单位收入时消费的变动情况。
第一节 NI-AE模型中的总支出
NI-AE模型是凯恩斯根据总收入与总支出 之间的基本关系而建立的宏观经济模型,该模型 中使用的是用货币表现的价值概念。“NI”是国 民收入或总收入,“AE”是最终产品市场上的总 支出,因此NI-AE模型称为“总收入-总支出” 模型。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认为,国民收入的决定 主要取决于总支出(或总需求)AE的水平。
Consumption curve
C 消
7
费
45income equal
支6
出
consumption
5
C=C(Y)
4
3
2
1
45。
0
6 8 10 12 14
Y(可支配收入)
Linear consumption curve
C 消
7
费
支6
出
5
4
3
2
1
0
45
income equals consumption
第十一章 国民收入决定的NI-AE模 型
乘数模型
由于国民收入是宏观经济运行中最重要的经 济总量,所以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宏观经济学的 核心。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产品市场居中心 地位,以产品市场为中心建立的国民收入决定模 型主要是总收入-总支出模型,即NI-AE模型。 该模型说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等方面的总支 出水平如何决定总需求,从而决定均衡的国民收 入或产量。
投资与利率 一项投资决定的做出取决于投资收益是否大于利率水平,
所以我们能够推导出投资量与利率的关系:
MEC i1
i2 i3 i4
利率 I A IA IB IA IB IC
IA IB IC ID
A B C D 投资项目
投资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投资函数 利息率越高,投资者预期的投资利润就越低,他们就
更不愿意投资。投资是实际利息率的减函数:
ΔS MPS=
Δy
或 MPS= dS
dy
线性储蓄函
S
数的一般形式:
S=-3000+0.2y
s=-α+(1-β)·y
1000 O
5000 10000 15000 20000 -3000
Y
储蓄函数
三、投资函数
投资支出的大小取决于投资者的决策,而投资者的 决策又依赖于对该项投资的预期利润率。利息率越高, 意味着投资的成本越高,投资就会减少。显然,投资是 利息率的减函数。
储 蓄
3
2
1
0 -1
S=S(Y)
6 8 10 12 14
Y(可支配收入)
S4 3 2 1
0 -1
S=-α+(1-β)Y
6 8 10 12 14
Y(可支配收入)
(6)边际储蓄倾向和储蓄函数 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e ,MPS):储 蓄增量与可支配收入增量之比。
一、消费函数
⒈消费函数和边际消费倾向 ⑴消费函数是反映消费支出与影响消费支出的因素之
间的函数关系式。
Income
Age of consumer
Price
Weather
Rate
Customs
Preference
(2)消费支出C可定义为可支配收入y的函数: c=c(y)
或c=α+βy
如:C=3000+0.8y
y=AE y=200+0.8y+100 y-0.8y=200+100 y=1500 均衡国民收入为1500。
总支出 1500 1000
C+I I=100 C
E
)45° O
1000 1500
总收入和总支出决定下 的均衡国民收入
GDP
总支出
45o
o
C+I+G C+I C
GDP* GDP
总支出
45o
o
一、NI-AE模型概述
总支出AE是用货币表
现的总需求。在一个完全的 AE 模型中,AE由总消费支出C, 总投资支出I,政府购买支
AE E
出GP和国外部门的购买支
出即出口EX构成: AE=C+I+G+EX。 NI与AE相等时的NI是均衡 的国民收入。(国民收入=
)45°
O
y0
y
NI-AE模型中的均衡国民
i=e-d·r (d>0)
式中,r为利息率;d为 参数,用来衡量投资对 利息率的反应程度,称 为投资的利息率反应参 数,也可以近似地看作 是投资的利息率弹性。
r
i=e-d·r
O
e
i
投资函数: 投资是利息率的减函数
第二节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本节建立一个只有家庭和企业两部门的NI-AE模型, 不存在政府和对外经济关系。建立这样一个简单的模型 是为了说明国民收入决定的最基本原理。
ΔC MPC= Δy
或 MPC= dC
dy
(5)线性消费函数
线性消费函数的 C
一般形式:
20000 19000
c=α+β·y
15000
C=3000+0.8y E
自发消费 引致消费
10000
△C
5000
△y
3000 )45°
O 5000 10000 15000 20000
消费函数
Y(可支配收入)
S4 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