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 Cpk & GRR

合集下载

CP,CPK,FMEA,SPC介绍

CP,CPK,FMEA,SPC介绍

CP和CPK介绍在评估SMT设备或在选型的时候,常听到“印刷机、贴片机或再流焊设备的Cp和Cpk值是多少?Cp、Cpk是什么意思呢?CP(或Cpk)是英文Process Capability index缩写,汉语译作工序能力指数,也有译作工艺能力指数过程能力指数。

工序能力指数,是指工序在一定时间里,处于控制状态(稳定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

它是工序固有的能力,或者说它是工序保证质量的能力。

这里所指的工序,是指操作者、机器、原材料、工艺方法和生产环境等五个基本质量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也就是产品质量的生产过程。

产品质量就是工序中的各个质量因素所起作用的综合表现。

对于任何生产过程,产品质量总是分散地存在着。

若工序能力越高,则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分散就会越小;若工序能力越低,则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分散就会越大。

那么,应当用一个什么样的量,来描述生产过程所造成的总分散呢?通常,都用6σ(即μ+3σ)来表示工序能力:工序能力=6σ 若用符号P来表示工序能力,则:P=6σ 式中:σ是处于稳定状态下的工序的标准偏差工序能力是表示生产过程客观存在着分散的一个参数。

但是这个参数能否满足产品的技术要求,仅从它本身还难以看出。

因此,还需要另一个参数来反映工序能力满足产品技术要求(公差、规格等质量标准)的程度。

这个参数就叫做工序能力指数。

它是技术要求和工序能力的比值,即工序能力指数=技术要求/工序能力当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重合时,工序能力指数记为Cp。

当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有偏离时,工序能力指数记为Cpk。

运用工序能力指数,可以帮助我们掌握生产过程的质量水平。

工序能力指数的判断工序的质量水平按Cp值可划分为五个等级。

按其等级的高低,在管理上可以作出相应的判断和处置(见表1)。

该表中的分级、判断和处置对于Cpk也同样适用。

表1 工序能力指数的分级判断和处置参考表Cp值级别判断双侧公差范(T) 处置Cp>1.67 特级能力过高T>106 (1)可将公差缩小到约土46的范围(2)允许较大的外来波动,以提高效率(3)改用精度差些的设备,以降低成本(4)简略检验 1.67≥Cp1.33 一级能力充分T=86—106 (1)若加工件不是关键零件,允许一定程度的外来波动(2)简化检验(3)用控制图进行控制 1.33≥Cp>1.0 二级能力尚可T=66—86 (1)用控制图控制,防止外来波动(2)对产品抽样检验,注意抽样方式和间隔(3)Cp—1.0时,应检查设备等方面的情示器 1.0≥Cp>0.67 三级能力不足T=46—66 (1)分析极差R过大的原因,并采取措施(2)若不影响产品最终质量和装配工作,可考虑放大公差范围(3)对产品全数检查,或进行分级筛选0.67>Cp 四级能力严重不足T<46 (1)必须追查各方面原因,对工艺进行改革(2)对产品进行全数检查FMEA(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在设计和制造产品时,通常有三道控制缺陷的防线:避免或消除故障起因、预先确定或检测故障、减少故障的影响和后果。

cpk的计算公式

cpk的计算公式

cpk的计算公式
CPK (Cp and Cpk) 是一种统计指标,用来评估产品或过程稳定性,它可以衡量控制过程的偏差程度,即生产的产品是否接近理想值。

CPK计算公式是:
CPK = (USL - LS) / (3 * σ)
其中,USL和LS分别代表最大允许值和最小允许值,而σ代表样本标准偏差。

CPK可以衡量产品或过程的稳定性,也可以用来评估控制过程的偏差程度。

一般来说,CPK值越高,说明过程越稳定,偏差越小,反之亦然。

CPK=1.0时,表明过程的偏差落在了允许范围内,可以满足质量要求;
CPK<1.0时,表明过程的偏差超出了允许范围,不能满足质量要求; CPK>1.0时,表明过程的偏差低于允许范围,可以满足质量要求。

从CPK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CPK的值受控制上下限以及样本标准偏差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改进控制上下限和减小样本标准偏差来改善CPK值,从而提高过程稳定性。

CPK是一个重要的质量控制指标,它可以用来评估过程的稳定性,同时帮助企业改进产品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

什么是CP和CPK精编版

什么是CP和CPK精编版

什么是CP和CPKCP(或Cpk)是英文Process Capability index缩写,汉语译作工序能力指数,也有译作工艺能力指数, 过程能力指数。

工序能力指数,是指工序在一定时间里,处于控制状态(稳定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

它是工序固有的能力,或者说它是工序保证质量的能力。

这里所指的工序,是指操作者、机器、原材料、工艺方法和生产环境等五个基本质量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也就是产品质量的生产过程。

产品质量就是工序中的各个质量因素所起作用的综合表现。

对于任何生产过程,产品质量总是分散地存在着。

若工序能力越高,则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分散就会越小;若工序能力越低,则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分散就会越大。

那么,应当用一个什么样的量,来描述生产过程所造成的总分散呢?通常,都用6σ(即μ+3σ)来表示工序能力:工序能力=6σ若用符号P来表示工序能力,则:P=6σ式中:σ是处于稳定状态下的工序的标准偏差工序能力是表示生产过程客观存在着分散的一个参数。

但是这个参数能否满足产品的技术要求,仅从它本身还难以看出。

因此,还需要另一个参数来反映工序能力满足产品技术要求(公差、规格等质量标准)的程度。

这个参数就叫做工序能力指数。

它是技术要求和工序能力的比值,即工序能力指数=技术要求/工序能力当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重合时,工序能力指数记为Cp。

当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有偏离时,工序能力指数记为Cpk。

运用工序能力指数,可以帮助我们掌握生产过程的质量水平。

工序能力指数的判断工序的质量水平按Cp值可划分为五个等级。

按其等级的高低,在管理上可以作出相应的判断和处置(见表1)。

该表中的分级、判断和处置对于Cpk也同样适用。

表1工序能力指数的分级判断和处置参考表Ppk, Cpk, Cmk 三者的区别及计算1、首先我们先说明Pp、Cp两者的定义及公式Cp(Capability Indies of Process):稳定过程的能力指数,定义为容差宽度除以过程能力,不考虑过程有无偏移,一般表达式为:Pp(Performance Indies of Process):过程性能指数,定义为不考虑过程有无偏移时,容差范围除以过程性能,一般表达式为:(该指数仅用来与Cp及Cpk对比,或/和Cp、Cpk一起去度量和确认一段时间内改进的优先次序)CPU:稳定过程的上限能力指数,定义为容差范围上限除以实际过程分布宽度上限,CPL:稳定过程的下限能力指数,定义为容差范围下限除以实际过程分布宽度下限,2、现在我们来阐述Cpk、Ppk的含义Cpk:这是考虑到过程中心的能力(修正)指数,定义为CPU与CPL的最小值。

CP与CPK的计算方法

CP与CPK的计算方法

CP与CPK的计算方法CP和CPK是统计过程控制中经常使用的两个指标,用于评估一个过程的稳定性和能力。

CP表示过程能力指数,是表示过程的离散程度的度量。

CPK是过程能力指数的修正版本,考虑了过程的偏离中心线的能力。

下面将详细介绍CP和CPK的计算方法。

CP的计算方法:1.确定过程的规格范围。

规格范围是指产品或过程的可接受变动范围,通常由上限和下限确定。

2.收集一定数量的样本数据。

样本数据应该来自稳定的过程,并且是具有代表性的。

3.计算过程的标准差。

通过样本数据计算过程的标准差。

标准差是一种度量数据离散程度的方法。

a)计算每个样本的平均值,并计算所有样本平均值的平均值(X-双M)。

b)计算每个样本的标准差,并计算所有样本标准差的平均值(S-双M)。

c)CP=(规格上限-规格下限)/(6*S-双M)CPK的计算方法:1.确定过程的规格范围。

规格范围是指产品或过程的可接受变动范围,通常由上限和下限确定。

2.收集一定数量的样本数据。

样本数据应该来自稳定的过程,并且是具有代表性的。

3.计算过程的标准差和平均值。

通过样本数据计算过程的标准差和平均值。

4.计算规格上限、规格下限与过程平均值之间的距离。

a)USL-过程平均值=d1b)过程平均值-LSL=d25.根据标准差的两倍计算过程的变异范围。

a)2*标准差=d36.根据d1、d2和d3计算CPK。

a) CPK = min(d1 / 3*d3, d2 / 3*d3)CP和CPK的解读:CP和CPK都是表示过程能力的指标,它们的值越大,说明过程的稳定性和能力越好。

1.如果CPK>1,表示过程的能力很好,能够满足规格要求。

2.如果CPK<1,表示过程的能力不足,需要改进过程以满足规格要求。

3.如果CPK<0.67,表示过程严重不稳定,需要进行根本性的改进。

总结:CP和CPK是用于评估一个过程的稳定性和能力的指标,通过CP和CPK的计算,可以了解到过程的离散程度和一致性。

CPCPKPPPPKCMK的计算公式过程能力指数公式

CPCPKPPPPKCMK的计算公式过程能力指数公式

CPCPKPPPPKCMK的计算公式过程能力指数公式过程能力指数是用来评估一个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的指标,常见的过程能力指数有CP、CPK、PP、PPK和CMK。

下面将介绍这些指标的计算公式和过程。

1.CP指数:CP指数是最简单的过程能力指标,它只考虑了过程的标准离差和规格范围。

CP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CP = (USL - LSL) / (6 * sigma)其中,USL表示规格上限,LSL表示规格下限,sigma表示过程的标准离差(标准偏差)。

CP指数的取值范围是0到无穷大,当CP>1时,表示过程能够满足规格要求;当CP=1时,表示过程的规格分布和规格范围相同;当CP<1时,表示过程不能完全满足规格要求。

2.CPK指数:CPK指数是对CP指数的改进,它考虑了过程的中心性偏移。

CPK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CPK = Min[(USL - xbar) / (3 * sigma), (xbar - LSL) / (3 * sigma)]其中,xbar表示过程的平均值。

CPK指数的取值范围是-1到1,当CPK>1时,表示过程能够满足规格要求;当CPK=1时,表示过程的规格分布和规格范围相同;当CPK<1时,表示过程不能完全满足规格要求。

3.PP指数:PP指数是由过程的高度分布范围和规格范围来衡量的。

PP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PP = (USL - LSL) / (6 * sigma)PP指数的取值范围也是0到无穷大,与CP指数相同。

4.PPK指数:PPK指数是对PP指数的改进,它考虑了过程的中心性偏移。

PPK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PPK = Min[(USL - xbar) / (3 * sigma), (xbar - LSL) / (3 * sigma)]PP和PPK指数与CP和CPK指数的计算公式完全相同。

5.CMK指数:CMK指数是以过程的中心值和规格范围来评估过程的能力。

CMK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CMK = Min[(USL - xbar) / (3 * sigma), (xbar - LSL) / (3 * sigma)]CMK指数的取值范围是-1到1,与CPK指数相同。

PP、PPK、CP、CPK、CM、CMK 的区别

PP、PPK、CP、CPK、CM、CMK 的区别

PP、PPK、CP、CPK、CM、CMK1. Ca、Cp、Cpk的计算1) 过程准确度指数(Ca值):表示过程特性中心位置的偏移程度,越小越好Ca=(样本平均值-规格中心值)/(规格公差/2)a) 等级A:|Ca|≦12.5% 表示作业员遵守作业规范,并达规格要求b) 等级B :12.5%< |Ca|≦25% 表示必要时尽可能提升至A级c) 等级C:25%< |Ca|≦50% 表示作业员可能看错或未按标准作业,或须修改规格及作业标准。

d) 等级D:50%< |Ca| 表示应采取紧急措施,全面整改可能影响之因素,应停止生产。

2) 过程精密度能力系数(Cp值):表示过程特性分散的程度,值越大越集中。

Cp=(规格上限-规格下限)/(6×标准差)a) 合格:1.33≦Cp表示能力足够b) 警告:1.00 ≦Cp< 1.33表示能力无足够宽度,平均值稍有偏差时,不良率既会增加。

c) 不合格:Cp< 1.00表示能力不足,有不合格品,须全数筛选,并设法缩小变异或整改规格公差。

3) 过程综合能力系数(Cpk值):同时考虑“偏移”程度及“分散程度Cpk=(1-Ca) ×Cpa) 此系数为过程评价用系数,用于过程改善b) 客户指定Cpk值时,欲达到此Cpk值,可先探讨Ca及Cp值:“准确度”“精密度”是否有适当能力c) 一般客户是指定值多数为≧1.33;Cpk值≧3.00时,表示过程能力已经足够了,继续维持即可;若想进一步改善,应考虑成本效益。

Cp=(Usl-Lsl)/6δCpku=(Ucl-Xbar)/3δ Cpkl=(Xbar-Lsl)/3δCpk=min(Cpku : Cpkl)2、首先我们先说明Pp、Cp两者的定义及公式Cp(Capability Indies of Process):稳定过程的能力指数,定义为容差宽度除以过程能力,不考虑过程有无偏移,一般表达式为:Cpk,Ca,Cp三者的关系:Cpk = Cp×(1-┃Ca┃),Cpk是Ca及Cp两者的中和反应,Ca反应的是位置关系(集中趋势),Cp反应的是散布关系(离散趋势)Pp(Performance Indies of Process):过程性能指数,定义为不考虑过程有无偏移时,容差范围除以过程性能,一般表达式为:(该指数仅用来与Cp及Cpk对比,或/和Cp、Cpk一起去度量和确认一段时间内改进的优先次序)CPU:稳定过程的上限能力指数,定义为容差范围上限除以实际过程分布宽度上限,一般表达式为:CPL:稳定过程的下限能力指数,定义为容差范围下限除以实际过程分布宽度下限,一般表达式为:3、现在我们来阐述Cpk、Ppk的含义Cpk:这是考虑到过程中心的能力(修正)指数,定义为CPU与CPL的最小值。

CP与CPK

CP与CPK

单边的话,不能计算CP,只能计算CPK单边计算cp与cpk都没有意义,因为它不呈正态分布,但是如果单边公差存在物理极限的话,则可以计算cp与cpk,但即使这样,计算也是毫无意义的。

单边只能计算CPK,但不能说计算CPK没有意义,虽然它不能呈现正态分布;主要是在工厂内有很多情况需要我们来计算单边的CPK;以判定工程能力;单边计算CP不等于CPK; CPK是用来判定工程能力是否稳定,以要求我们来进行做相应改善;初期可以PPK来衡量,量产后长期以CPK来衡量;单边计算上限=(USL-A v)/3σ下限=(A V-LSL)/3σ当然,QS-9000里是这样说明的“C系列的过程能力指数是指过程的短期能力指数,而P系列的过程能力指数是指过程的长期过程能力指数;Cp = T/ 6s = (usl – lsl )/ 6 s如果是单边规格,当只有USL时,Cp = T/ 3s = (usl – xbar )/ 3s当只有LSL时cp=T/3s=(xbar-lsl)/3s此外当只有单边规格时CP=CPK另外还请分清QS-9000的CPK与6sigma教材所用的CPK是不同的,至于如何清楚得解释还请大师说明双边规格时:可计算CA,CP,CPK;单边规格时:可计算CPU,or CPL,不能计算CA,CPK;根本谈不上CP是否等于CPK;綜合製程能力指數Cpk:2008-10-08 23:16分类:默认分类字号:大中小綜合製程能力指數Cpk:綜合製程能力指數Cpk:同時考慮偏移及一致程度。

Cpk=( 1 -k ) xCp 或MIN {CPU,CPL}Ppk=( 1 -k ) xPp 或MIN {PPU,PPL}(X –μ)K=|Ca|=──────(T/2)PS.製程特性定義單邊規格(設計規格)因沒有規格上限或下限沒有規格下限Cp =CPU =Cpk沒有規格上限Cp =CPL =Cpk評等參考當Cpk值愈大,代表製程綜合能力愈好。

CPCPK计算原理详解

CPCPK计算原理详解

CPCPK计算原理详解CP和CPK是统计过程控制(SPC)中用来评估过程的能力和稳定性的两个指标。

CP指标表示了过程的能力,即过程可以生产符合规格要求的产品的潜力。

CPK指标则表示了过程的稳定性,即过程在长期运行中能够保持生产符合规格要求的产品的能力。

CP和CPK的计算原理基于统计学中的过程能力指数(Process Capability Index)。

过程能力指数是根据过程的离散度和规格宽度来评估过程的能力。

它可以帮助我们判断过程是否足够稳定,以生产出符合规格要求的产品。

CP的计算公式为:CP=(上限规格值-下限规格值)/(6*标准差)其中,上限规格值和下限规格值分别表示产品规格的上下限值,标准差表示过程的离散度。

CP的数值越大,表示过程的能力越好;反之,数值越小,表示过程的能力越差。

CPK的计算公式为:CPK = min((上限规格值 - 过程平均值) / (3 * 标准差), (过程平均值 - 下限规格值) / (3 * 标准差))CPK是基于过程的平均值、上下限规格值和标准差来计算的。

CPK的数值越大,表示过程的稳定性越好;反之,数值越小,表示过程的稳定性越差。

当CP和CPK的数值大于1时,表示过程的能力和稳定性都比较好,可以生产符合规格要求的产品。

当CP和CPK的数值小于1时,表示过程的能力和稳定性不够,需要对过程进行改进。

CP和CPK的计算原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过程的能力和稳定性,从而指导我们进行质量控制和过程改进。

通过定期计算CP和CPK指标,并与规格要求进行对比,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过程中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高过程的能力和稳定性。

需要注意的是,CP和CPK只是过程能力的评估指标,不能替代质量控制和过程改进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结合其他统计分析方法和质量管理工具,全面评估和改进过程的能力和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