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厚德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8课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导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初中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8课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PPT课件 (9)

初中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8课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PPT课件 (9)

• 皇权高度膨胀
学生表演历史短剧《宋濂见太祖》。教 师引导学生了解为加强皇权,明朝设立了厂 卫特务机构,并进一步追问除了设立厂卫特 务机构,明朝还制定了哪些措施来加强皇权。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这些措施是 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的表现。接着,继续 引导学生了解清朝为继续加强皇权设立军机
• 八股取士与文字狱
二、教材分析
• 明清两朝是中华帝国的晚期。中国古代社会已开 始走向衰落。明朝建立之初,便面临着错综复杂 的社会矛盾。为了对日益变化的社会进行严密控 制,明清统治者采取了多种措施加强专制统治, 如加强皇权、八股取士与文字狱等。这些措施的 实施巩固了封建统治,但也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 的腐朽性和它的渐趋衰落。
• 通过表演历史短剧,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 解,激发历史学习的兴趣并增强团队协作 意识。
• 通过人物介绍、多媒体资料、小故事、历 史短剧等,增加学生的信息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认识明清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有利于统一 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反映了中国封 建社会的渐趋衰落。
• 通过分析明清专制统治的危害,初步培养 学生的民主意识。
• 教材第一目“明清帝国的更替”。主要讲述了这 一时期的朝代更迭。第二目“皇权高度膨胀”和
三、学情分析
• 初一学生的形象思维水平较强,抽象思维 水平较为薄弱, 对中国古代社会趋于衰落 难以理解,需要教师将课前学生通过预习 掌握的零散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并通过引 导学生对课文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理解 中国古代社会已开始走向衰落。
• 延伸拓展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明清加强君主集权的 利弊,进一步理解明清时期的君主专制。
• 作业布置:
让学生根据已学到的知识,编制中国古 代从夏朝到清朝的朝代顺序表,并思考有 什么好的记忆方法,可以比较容易地按顺 序记住中国古代主要朝代的名字。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清朝专制统治的强化学案(无答案)岳麓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清朝专制统治的强化学案(无答案)岳麓版

清朝专制统治的强化学习目标1.我能识记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

2.我能认识“文字狱”的社会危害。

学习过程一、快乐自学,巧妙记忆快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习题。

1.明朝后期,女真首领__________,统一了女真各部。

________年,他在赫图阿拉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1636年,他的儿子__________改国号为清,改族名为满洲。

2.清朝强化专制统治,进一步加强皇权,______时,设立_________处理军政大事。

军机大臣由_________选派亲信的满、汉大臣组成,完全听命于_________。

3.清朝的统治者实行思想文化专制,对反清思想严加防范和压制,清朝前期不少人因文字而招来杀身灭族大祸,这就是__________,其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中国历史上有________和_______两个王朝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中央集权。

二、微笑合作轻松过关议一议: 清朝文字狱和秦朝焚书坑儒有何异同?三、展示交流,分享成果知识收藏箱四、知识小结1.清朝的建立 :时间________,建立者______, 定都于__________。

2.清朝实行专制统治的措施: 设立________,实行_____________。

五、当堂训练(必做题)1.清朝的开国皇帝是( )A.努尔哈赤B.皇太极C.康熙帝D.乾隆帝2.清朝时期我国封建君主专制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的标志是( )A.设立议政王大臣会议B.设立军机处C.大兴文字狱D. 实行八旗制度3.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八股取士”和清朝的大兴“文字狱”的根本目的是( )A.防止人们反抗 B 压制知识分子 C 巩固封建统治 D. 统一思想4.清朝大兴文字狱,主要集中在哪几个皇帝统治时期( )○1康熙○2顺治○3雍正○4乾隆A.○1○2○3B.○2○3○4 C ○1○3○4 D. ○1○2○45.阅读下列材料(选做题)“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初中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8课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PPT课件 (10)

初中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8课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PPT课件 (10)
2019年初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PPT课件
二零一九年六月七日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七年级下册课件
第18课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
朝代
明朝 清朝
建立时间
1368年 1636年
开国皇帝
朱元璋 皇太极
注: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顺治帝入关,清 朝开始对全国的统治。
明清加强皇权的措施?
• 1.杀功臣,巩固皇权
• 2.废丞相,权分六部
• 3.设立厂卫制度

• 4.设立廷杖制度
• 5.设立军机处(清)
-----
以时 为京 又官 活每 一旦 日入 。朝
, 必 《与 稗妻 史子 汇诀 编, 》及 暮 无 事 则 相 庆 ,
明清加强君主专制在思想文化 上有何表现?
• 1.科举实行八股取士 • 2.大兴文字狱
束缚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你如何看待现在的考试制度?
明清时期,采取哪些措施来加强 君主集权?
政治上: 1. 杀功臣,巩固皇权 2. 废除宰相制度 3. 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4. 设立廷杖制度 5. 设立军机处
文化上: 1. 八股取士
讨论明清加强君主 集权的利弊

历史:第18课《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讲义课件(北师大版七年级下)

历史:第18课《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讲义课件(北师大版七年级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明清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有利于统一 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反映了中国封 建社会的渐趋衰落。 通过分析明清专制统治的危害,初步培养 学生的民主意识。
二、教材分析


明清两朝是中华帝国的晚期。中国古代社会已开 始走向衰落。明朝建立之初,便面临着错综复杂 的社会矛盾。为了对日益变化的社会进行严密控 制,明清统治者采取了多种措施加强专制统治, 如加强皇权、八股取士与文字狱等。这些措施的 实施巩固了封建统治,但也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 的腐朽性和它的渐趋衰落。 教材第一目“明清帝国的更替”。主要讲述了这 一时期的朝代更迭。第二目“皇权高度膨胀”和 第三目“八股取士与文字狱”分别是从政治和思 想的角度来说明明朝和清初专制统治强化的情况。
三、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的形象思维水平较强,抽象思维 水平较为薄弱, 对中国古代社会趋于衰落 难以理解,需要教师将课前学生通过预习 掌握的零散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并通过引 导学生对课文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理解 中国古代社会已开始走向衰落。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由一位同学介绍他了解的故宫,展示一些 照片,由此激发学生对明清历史的兴趣。 进而进入本课的学习。
讲授新课:

明清帝国的更替 学生阅读教材后,对知识点进行归纳 总结,制成表格。教师在此过程中点拨指 导。这既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史实,也有 利于培养学生归纳、整理史实,制作历史 表格的能力。

皇权高度膨胀 学生表演历史短剧《宋濂见太祖》。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为加强皇权,明朝设立了 厂卫特务机构,并进一步追问除了设立厂卫 特务机构,明朝还制定了哪些措施来加强皇 权。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这些措 施是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的表现。接着, 继续引导学生了解清朝为继续加强皇权设立 军机处,军机处的设立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 物,反映了君主专制已发展到顶峰。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第十八课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  第十八课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

第十八课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设计思想:课程标准中规定要了解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根据此规定以及本课的具体内容和初一学生学习历史的具体情况,我设计了课前学生准备活动为搜集有关明清帝国更替的历史故事和有关明清文字狱的故事,这样既可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也会恰到好处地辅助课堂教学。

对于本课的重点即明清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的学习,我设计了温故而知新的方法,引导学生对从秦朝到明清中央集权发展概况做一个总结。

对于明清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及明清加强专制统治措施所造成的影响,则多用讲读法、讨论法和讲解法相结合来引导学生了解和分析。

第一节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明清帝国的更替过程过程与方法:通过查找明清建立的资料,增强独立获取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教学重点:明清建立的过程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分析明清建立的背景教学方法:课前组织学生查找明清建立有关的资料将讲读法、讨论法和讲解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大屏幕展示明太祖和努尔哈赤、皇太极画像。

提问:这些人是谁?在学生简单说明后,教师说明明清两朝是中华帝国的晚期,其突出特点是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统治更为强化并走向顶点。

那么明清帝国是怎样更替的呢?明清帝国又采取了哪些加强专制统治措施呢?这些措施又造成了哪些影响呢?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回顾和反思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

板书课题。

明清帝国的更替学生阅读教材后,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制成表格。

教师在此过程中点拨指导。

这既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史实,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归纳、整理史实,制作历史表格的能力。

让学生列表归纳各朝代建立者时间都城,作业布置:让学生根据已学到的知识,编制中国古代从夏朝到清朝的朝代顺序表,并思考有什么好的记忆方法,可以比较容易地按顺序记住中国古代主要朝代的名字。

板书设计:一、明清帝国的更替第十八课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第二节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明清两朝专制统治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通过查找明清文字狱有关的资料,增强独立获取信息的能力。

初中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8课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PPT课件 (6)

初中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8课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PPT课件 (6)

• 二、其他人丑化 • 1.民间评价恶劣 • 2.知识分子厌恶 • 3.清朝丑化前朝
朱元璋为什么会有两种截然不同
的画像?
• 一、朱元璋造假 • 二、其他人丑化
• 1.长得丑
• 1.民间评价恶劣
• 2.帝王龙相
• 2.知识分子厌恶
• 3.清朝丑化前朝
论从史出
第18课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
一、明清帝国的更替 二、明清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 1.政治制度
明孝宗弘治帝朱祐樘
清文宗咸丰帝爱新觉罗·奕詝
明武宗正德帝朱厚照
清穆宗同治帝爱新觉罗·载淳
明世宗嘉靖帝朱厚熜
清德宗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湉
明穆宗隆庆帝朱载垕
清 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
明神宗万历帝朱翊钧
第18课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
一、明清帝国的更替 1.明朝建立:1368年 朱元璋 2.明朝灭亡:1644年 李自成 3.后金建立:努尔哈赤 4.清朝建立:1636年 皇太极 5.清军入关:1644年 顺治帝
应天(今南京) 盛京(今沈阳)
南薰殿在清朝是收藏皇帝、皇后画像的地方。据档案记载,南 薰殿一共收藏了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皇后肖像75幅,其中皇帝画 像63幅。大多数皇帝都是一人一幅画像,唐太宗有3幅,宋太祖有4
朱元璋为什么会有两种截然不同
的画像?
• 一、朱元璋造假 • 1.长得丑 • 2.帝王龙相
• 二、其他人丑化 • 1.民间评价恶劣 • 2.知识分子厌恶 • 3.清朝丑化前朝
关于朱元璋容貌的文字记载
• “姿貌雄杰,奇骨 贯顶。志意廓然, 人莫能测。”
——《明史·太祖本纪》
• “稍于形似之外, 加穆穆之容以进。”
——明代陆容《菽园杂 记》

北师大初中历史七下《第18课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word教案 (1)

北师大初中历史七下《第18课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word教案 (1)

18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明清帝国的更替。

了解和归纳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通过阅读教材,独立思考,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分析。

通过表演历史短剧,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激发历史学习兴趣并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明清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渐趋衰弱。

通过分析明清专制统治的危害,初步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使学生了解明清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初步培养简述、归纳、比较能力。

难点引导学生分析明清加强专制统治措施所造成的影响。

二、教学过程:(一)明确重点导入新课1、明确自学重点:了解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2、导入:展示图片“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你能相信这句诗的作者就因为这十个字而丢了性命吗?明清是中华帝国的晚期,那时的封建社会已开始走向没落,为此明清统治者采取了各种措施来加强皇权。

请同学们围绕自学重点,认真阅读教材。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个人自学。

围绕自学重点自学,在课本上进行圈、点、勾、画。

2、小组交流(合作、探究)。

六人为一小组,交流个人自学的成果。

①明朝为什么要废除宰相制度?②设立厂卫、廷杖制度的原因和影响是什么?③清朝设立军机处,产生了什么作用?④明太祖对科举制进行了怎样的改革?“八股取士”、文字狱给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归纳明清两朝加强皇权专制统治的措施。

5、、全班交流(从个人自学和小组交流中,你们得到了哪些知识? 看看同学们对自学重点的掌握程度。

)(三)教师巡视启发答疑教师巡视、指导自学。

提醒学生在课本上标出答案的关键词。

走入组内,了解自学讨论的情况和效果。

并关注需要帮助的小组和个别学生。

(语言启发,引导学生看书)讨论解决组内遗留和老师预设的问题。

教师对有共同疑问和全班未解决的问题进行随机地点拨,让学生进一步通过讨论和交流解决。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学案:第18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极端强化(无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学案:第18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极端强化(无答案)

第18课清朝君主专制的极端强化【导学指要】1.课标要求通过军机处的设置与文化专制措施,认识君主专制在清代的极端强化。

2.学法指导了解清朝统治者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认识这是我国封建专制制度逐渐衰落的表现.3.概念解读军机处:清朝官署名,也称“军机房”、“总理处”。

是清朝时期的中枢权力机关,于雍正七年(1729年)因用兵西北而设立。

雍正帝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恐漏泄机密,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

雍正十年(1732年),改称“办理军机处”。

设军机大臣、军机章京等,均为兼职。

乾隆帝时期复设军机处,从此成为清朝的中枢权力机关,一直到清末。

文字狱:指统治者迫害知识分子的一种冤狱,历朝历代都有文字狱的记录。

【知识建构】【基础过关】一、单项选择题1.女真族是今天满族的前身,清军入关前女真族建立的政权有()①大夏②后金③清④辽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改国号金为清,是在()A.1633年B.1634年C.1635年D.1636年3.下边是清朝军机处的照片,它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设立该机构的皇帝是()A.顺治B.康熙C.雍正D.乾隆4.清朝我国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的标志是()A.设内阁和六部B.设议政王大臣会议C.设军机处D.大兴“文字狱”5.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

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

”该诗直接说明了()A.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是皇帝的“奴才”B.军机大臣的主要工作是画葫芦C.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D.军机大臣可以在军机处自由地工作6.在我国封建社会,文字狱规模最大、次数最多的是()A.秦朝B.汉朝C.元朝D.清朝7.搜集和整理历史资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

刘明同学从图书馆借来了《康雍乾三朝实求》、《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文字狱”的研究》等书,准备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下列论文题目最符合他想法的是()A.浅议“焚书坑德”B.叙说清朝的对外交往C.简论“闭关锁国”D.略谈清朝的君主专制【思维提升】一、材料解析题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
学习目标
1.识记明朝的建立情况、掌握清朝的建立及其对全国的统治;了解和掌握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

2.认识明朝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一个时期,表明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3.认识满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为祖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
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1.元朝末年,政治腐败,灾害频繁。

导致农民起义,________年初,________以________为都城,改称________,建立________朝。

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
2.满洲的兴起
(1)背景:____________族居住在我国____________地区,明朝前期,属____________管辖。

(2)努尔哈赤的主要事迹:
①统一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年,努尔哈赤自立为汗,国号____________,史称____________。

③反抗明朝的民族压迫,夺取明朝辽东七十余城,迁都____________,后改称____________。

3.清朝的建立
(1)皇太极即位后加强统治的措施:
①重视____________。

②改革____________,并注意____________。

③改女真族名为____________。

(2)清朝的建立:
时间:____________年。

建立者:____________(即清太宗)。

(3)清军入关:____________年,清军入关,迁都____________,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4.改革行政机构,掌握全国军政大权
在地方,废除________,设立直属中央的________,分管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在中央:废除________,撤销________,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________负责。

全国的________大权,都集中到________手里。

5.建立特务机构
明太祖建立特务机构________,这个机构由________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的约束。

6.“八股取士”选拔官吏
明朝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是________,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答卷的问题必须分成八部分,称为“________”,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大部分人成为皇帝的________,从而加强了皇帝对官员的思想控制。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你认为明太祖朱元璋加强君权对当时的社会有何作用?
2.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3.科举制度从隋朝建立到唐朝完善与发展,再到明朝的八股取士,历经1300多年至清末被废除,但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形式却保留下来。

请你结合自身体会说一说我们今天的考试在内容与文体上与明朝相比有哪些进步?文体方面我们可以以语文的作文为例。

(提示:内容指都考哪些科目。

文体就是作文的体裁,如记叙文、说明文等)
4.努尔哈赤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首领,他在统一女真各部的过程中,创立了八旗制度。

他的贡献还有哪些?宋元时期还有哪些杰出的少数民族首领?努尔哈赤与他们有哪些相似之处?
5.有人说,设立军机处,官员们什么都得听皇帝的,他们的政治责任感和创造精神都没有了,一点好处也没有。

也有人说,军机处的设立,提高了办事效率,有好处。

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请说明理由。

三、巩固检测
1.结束元朝统治并在应天(今南京)称帝的人是()
A.铁木真
B.朱元璋
C.努尔哈赤
D.李世民
2.元朝在全国的统治结束是在()
A.1271年
B.1367年
C.1368年
D.1369年
3.“今我朝罢丞相……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

”材料中的“我朝”是指()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秦朝
4.下列有关军机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皇帝选调亲信大臣组成
B.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
C.地方军政首脑也直接听从皇帝指挥
D.实权掌握在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手中
5.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和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应该是()
A.特务统治的强化
B.思想控制的加强
C.文化专制的强化
D.专制集权的加强
6.下列关于文字狱的说法,错误的是()
A.文字狱是从清朝开始出现的
B.清朝的文字狱规模大,次数多
C.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
D.文字狱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7.下列不属于明朝统治者为加强君权而采取的措施是()
A.“靖难之役”
B.废行中书省,设三司
C.设立锦衣卫、东厂等特务机构
D.明朝科举考试实行八股取士
8.如果你是明朝一位榜上有名的考生,你不可能()
A.熟读四书五经
B.会写作规范的八股文
C.在考试卷中发挥自己对朝政的见解
D.成为听命于皇帝的官吏
9.下列属于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表现的是()
A.迁都北京
B.实行三省六部制
C.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D.分封藩王
10.明成祖迁都北京的主要原因是()
A.逃避南方水灾
B.逃避南方战乱
C.加强对北方的控制
D.喜欢北京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罢丞相不设,析(撤销)中书省改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久备顾问。

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很少)所参决。

(1)这是哪个朝代的官制变化?文中“帝”指谁?
(2)“六部”指的是?他们对谁负责?
(3)材料中“帝自操威柄”是什么意思?
(4)上述史料所说的机构变化起了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
1.1368 朱元璋应天南京明
2.(1)女真东北奴儿干都司
(2)①女真各部②1616金后金③沈阳盛京
3.(1)①发展生产②内政选拔人才③满洲
(2)1636皇太极
(3)1644北京
4.行省三司民政军政刑狱丞相中书省皇帝军政皇帝
5.锦衣卫皇帝
6.四书五经八股文忠实奴仆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对明朝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的稳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客观上造成了君主权力过于集中,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中国封建社会的整体衰落。

2.同意。

焚书坑儒和八股取士都属于思想控制。

八股取士对人们思想文化的迫害要比焚书坑儒还要严重,它直接导致了读书人不讲求实际学问,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3.考试科目更多,答题方式更加灵活,更加注重应试者才能的发挥。

4.贡献: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1616年建立后金,迁都沈阳并改名为盛京。

少数民族首领:契丹族耶律阿保机、党项族元昊、女真族阿骨打、蒙古族成吉思汗。

相似之处:他们都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都统一了本民族,建立了本民族政权,都推动了本民族的发展,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

5.军机处的设立,一方面,军国事务完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的任务只是传达和抄写皇帝的旨意,不能有任何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这样官员们什么都得听皇帝的,扼杀了他们的政治责任感和创造精神。

但是,军机处的设立并不是一点好处也没有,因为它简化了办事程序,提高了办事效率。

三、巩固检测
1.B 2.C 3.C 4.D5.D6.A 7.A 8.C 9.C 10.C
11.(1)明朝。

明太祖。

(2)吏户礼兵刑工。

皇帝。

(3)皇权空前加强,皇帝大权独揽。

(4)加强了明朝的皇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