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计算机数控装置的软件结构
数控知识点

1、机床数控技术:用数字化信息对机床运动及其加工过程进行控制的一种技术。
2、数控系统:是一种程序控制系统,它能逻辑地处理输入到系统中的数控加工程序,控制数控机床运动并加工出零件。
3、计算机数控系统(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CNC):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数控系统。
4、数控机床的分类:1. 按运动控制轨迹分类1). 点位控制数控机床2). 直线控制数控机床3). 轮廓控制数控机床2.按伺服系统类型分类1)开环控制数控机床2)闭环控制数控机床3)半闭环控制数控机床3.按工艺方法分类1)金属切削数控机床2)金属成形数控机床3)特种加工数控机床5、柔性制造单元(FMC)柔性制造系统(FMS)柔性加工线(FML)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分布式数控(DNC)6、坐标轴的命名及方向标准规定刀具远离工件的方向作为坐标轴的正方向。
7、模态代码:大多数G、M代码输入一次(一旦被指定),该功能持续有效,除非被同组其它任一代码替代或取消。
模态代码在编下一个程序段时不必重新输入。
8、刀具半径补偿过程分为三步:刀补的建立刀补的进行刀补的撤销9、数控加工工艺性分析采用统一的几何类型和尺寸内槽圆角半径不应过小槽底圆角半径r不应过大10、数控机床的夹具只需夹紧和定位的功能夹具结构应力求简单,加工部位要敞开多件装夹,以提高加工效率等。
11、对刀点是数控加工时刀具相对工件运动的起点,也是程序的起点。
也称程序起点或起刀点。
12、数控编程中的数学处理直线、圆弧类零件的数学处理基点:相邻几何元素间的交点或切点称之为基点节点:相邻逼近线段的交点或切点称为节点。
用直线段逼近非圆曲线时节点的计算:弦线逼近法;等间距法; 等步长法; 等误差法。
13、坐标系统机床原点:定义为主轴旋转中心线与车床端面的交点;工件原点:一般选在工件的回转中心与工件右端面或左端面的交点上。
14、从外部特征来看,CNC系统是由硬件(通用硬件和专用硬件)和软件(专用)两大部分组成的。
计算机数控系统

计算机数控系统计算机数控系统3.1 计算机数控(CNC)系统的基本概念计算机数控(computerized numerical contro,简称CNC)系统是用计算机操纵加工功能,实现数值操纵的系统。
CNC系统根据计算机存储器中存储的操纵程序,执行部分或者全部数值操纵功能.由一台计算机完成往常机床数控装置所完成的硬件功能,对机床运动进行实时操纵。
CNC系统由程序、输入装置、输出装置、CNC装置、PLC、主轴驱动装置与进给(伺眼)驱动装置构成。
由于使用了CNC装置,使系统具有软件功能,又用PLC取代了传统的机床电器逻辑操纵装置,使系统更小巧,灵活性、通用性、可靠性更好,易于实现复杂的数控功能,使用、维修也方便,同时具有与上位机连接及进行远程通信的功能。
3.2 微处理器数控(MNC)系统的构成大多数CNC装置现在都使用微处理器构成的计算机装置,故也可称微处理器数控系统(MNC)。
MNC通常由中央处理单元(CPU)与总线、存储器(ROM,RAM)、输入/输出(I/O)接口电路及相应的外部设备、PLC、主轴操纵单元、速度进给操纵单元等构成。
图3 .2.1为MNC 的构成原理图。
3.2.1中央处理单元(CPU)与总线(BUS)CPU是微型计算机的核心,由运算器、操纵器与内寄存器组构成。
它对系统内的部件及操作进行统一的操纵,按程序中指令的要求进行各类运算,使系统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总线(BUS)是信息与电能公共通路的总称,由物理导线构成。
CPU与存储器、I/O 接口及外设间通过总线联系。
总线按功能分为数据总线(DB)、地址总线(AB)与操纵总线(CB)。
3.2.2存储器(memory)(1)概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系统软件(管理软件与操纵软件)与零件加工程序等,并将运算的中间结果与处理后的结果(数据)存储起来。
数控系统所用的存储器为半导体存储器。
(2)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①随机存取存储器(读写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用来存储零件加工程序,或者作为工作单元存放各类输出数据、输入数据、中间计算结果,与外存交换信息与堆栈用等。
数控机床各个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数控机床各个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第一节输入装置输入装置是整个数控系统的初始工作机构,它将准确可靠的接收信息介质上所记录的“工程语言"、运算及操作指令等原始数据,转为数控装置能处理的信息,并同时输送给数控装置。
输入信息的方式分手动输入和自动输入。
手动输入简单、方便但输入速度慢容易出错。
现代数控机床普遍采用自动输入,其输入形式有光电阅读机、磁带阅读机及磁盘驱动器以及无带自动输入方式.其它输入方式:1。
无带自动输入方式在高档数控机床上,设置有自动编程系统和动态模拟显示器(CRT).将这些设备通过计算机接口与机床的数控系统相连接,自动编程所编制的加工程序即可直接在机床上调用,无需经制控制介质后再另行输入。
2。
触针接触式阅读机输入方式又称为程控机头或电报机头,结构简单,阅读速度较慢,但输入可靠、价格低廉故在部分线切割机床加工中仍在用。
3。
磁带、磁盘输入方式磁带输入方式进行信息输入,其信息介质为“录音"磁带,只不过录制的不是声音,而是各种数据。
加工程序等数据信息一方面由微机内的磁盘驱动器“写入”磁盘上进行储存,另外也由磁盘驱动器进行阅读并通过微机接口输入到机床数控装置中去。
第二节数控装置数控装置是数控机床的核心,数控机床几乎所有的控制功能(进给坐标位置与速度,主轴、刀具、冷却及机床强电等多种辅助功能)都由它控制实现。
因此数控装置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数控机床的发展方向。
数控装置的作用是接收加工程序等送来的各种信息,并经处理分配后,向驱动机构发出执行的命令,在执行过程中,其驱动、检测等机构同时将有关信息反馈给数控装置,经处理后,发出新的命令。
一、数控装置的组成1、数字控制的信息1)几何信息——是指通过被加工零件的图样所获得的几何轮廓的信息。
这些信息由数控装置处理后,变为控制各进给轴的指令脉冲,最终形成刀具的移动轨迹。
几何信息的指令,由准备功能G具体规定。
2)工艺信息———通过工艺处理后所获得的各种信息。
计算机数控装置概述

(1)CNC管理模 块
系统初始化、中断管理、总 线裁决、系统出错识别和处理、 系统软、硬件诊断等。
(2)CNC插补模块
译码、刀具半径补偿、 坐标位移量计算和进给速度处 理等预处理,插补运算。
(2)设置恒定线速度 刀具切削点的切削速度为恒速的控制功能。 为了提高加工工件的表面质量.
(3)主轴准停 主轴周向定位于特定位置控制的功能。---换刀
7、辅助功能(M)
主要用于指定主轴的正、反转 、停止、冷却液的打开或关闭,换 刀等动作。
8、刀具功能 T
用来选择刀具并且指定有效刀 具的几何参数的地址。
设备层
显示设备
其他设备
计算机系统 输入/出设备
接
口
人机控制 运动控制
PMC 其他I/O
机床 机器人 测量机 ...
计算机基本系统:
CPU
EPROM或 E2PROM
RAM
输入/输出接口
主轴控制 通信接口
MDI接口
PLC接口 CRT
或液晶显示接口 位置控制
纸带阅读机接口
2、CNC装置的软件框图
CNC装置系统软件
集成的要求。
12、自诊断功能 CNC自动实现故障预报
和故障定位的功能。 开机自诊断;
在线自诊断;
离线自诊断;
远程通讯诊断。
13、人机对话编程功能
➢ 菜单结构操作界面; ➢ 零件加工程序的编辑环境; ➢ 系统和机床参数、状态、故障信息的
显示、查询或修改画面等。
第二节 CNC装置的硬件结构
9、补偿功能
刀具长度及半径补偿; 丝杆的螺距误差和反向间隙误差
的补偿; 可以在加工前输入到机床的存储
单元里,
10、字符图形显示功能
计算机数控装置(CNC)

正确操作。
编程方便:具有多种编程的功能、程序自动校验和模
拟仿真功能。
维护维修方便:部分日常维护工作自动进行(润滑,关
键部件的定期检查等),数控机床的自诊断功能,可迅
速实现故障准确定位。
5. 易于实现机电一体化
数控系统控制柜的体积小(采用计算机,
硬件数量减少;电子元件的集成度越来越高,
7. 刀具功能和第二辅助功能
刀具几何尺寸管理:管理刀具半径和长度,供刀具 补偿功能使用;
刀具寿命管理:管理时间寿命,当刀具寿命到期 时,CNC系统将提示更换刀具;
刀具类型管理:用于标识刀库中的刀具和自动选择
加工刀具。
8. 补偿功能
刀具半径和长度补偿功能:实现按零件轮廓编制的 程序控制刀具中心轨迹的功能。 传动链误差:包括螺距误差补偿和反向间隙误差补
㈡单微处理器CNC装置的结构特点
特点 • 一个微处理器完成所有 的功能; • 采用总线结构; • 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 功能受限制。
多微处理器
多微处理器结构 多微处理器结构是指在系统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 的微处理器能控制系统总线、或主存储器进行工 作的系统结构。目前大多数CNC系统均采用多微 处理器结构。 紧耦合结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微处理器构成的处 理部件之间采用紧耦合(相关性强),有集中的 操作系统,共享资源。 松耦合结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微处理器构成的功 能模块之间采用松耦合(具有相对独立性或相关 性弱),有多重操作系统有效地实现并行处理。
CNC装置的优点
1. 具有灵活性和通用性
CNC装置的功能大多由软件实现,且软硬件采用
模块化的结构,对设计和开发者而言,系统功能 的修改、扩充变得较为灵活。
数控系统试题及答案1

姜堰中等专业学校《机床数控系统》试题及答案1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数控机床的组成部分包括( B )A.输入输出装置、光电阅读机、PLC装置、伺服系统、多级齿轮变速系统、刀库B.输入输出装置、CNC装置、伺服系统、位置反馈系统、机械部件C.输入输出装置、PLC装置、伺服系统、开环控制系统、机械部件D.输入输出装置、CNC装置、多级齿轮变速系统、位置反馈系统、刀库2、计算机数控系统的优点不包括( C )A.利用软件灵活改变数控系统功能,柔性高B.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及其外围设备增强数控系统功能C.数控系统功能靠硬件实现,可靠性高D.系统性能价格比高,经济性好3、机床数控系统是一种( C )A.速度控制系统B.电流控制系统C.位置控制系统D.压力控制系统4、半闭环控制系统的传感器装在( A )A.电机轴或丝杠轴端B.机床工作台上C.刀具主轴上 D.工件主轴上5、步进电动机多相通电可以( A )A.减小步距角B.增大步距角C.提高电动机转速D.往往能提高输出转矩6、用光栅位置传感器测量机床位移,若光栅栅距为0.01mm,莫尔条纹移动数为1000个,若不采用细分技术则机床位移量为( C )A.0.1mm B.1mm C.10mm D.100mm7、所谓开环的数控伺服系统是指只有( B )A.测量实际位置输出的反馈通道B.从指令位置输入到位置输出的前向通道C.开放的数控指令D.位置检测元件8、FANUC 0i系列数控系统操作面板上用来显示图形的功能键为( C )。
A PRGRMB OPR/ALARMC AUX/GRAPHD OFFSET9.数控系统所规定的最小设定单位就是( C )。
A 数控机床的运动精度B 机床的加工精度C 脉冲当量D 数控机床的传动精度10、通常数控系统除了直线插补外,还有( B )。
A 正弦插补B 圆弧插补C 抛物线插补D 多义线插补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计算机数控系统的软件结构特点(1)多任务性(2)实时性。
CNC数控系统的基本结构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概述
(2)传动链误差包括螺距误差补偿和反向间隙误差补偿功能, 即事先测量出螺距误差和反向间隙,并按要求输入到CNC系 统相应的存储单元内,在坐标轴运行时,对螺距误差进行补 偿;在坐标轴反向时,对反向间隙进行补偿。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概述
计算机数控(CNC)与传统的硬线数控(NC)相比有很多的优 点,其中最根本的一点就是,CNC的许多数控功能是由软件 实现的,因而较硬线数控具有更大的柔性,即它很容易通过 软件的改变来实现数控功能的更改或扩展。今天,硬线数控 已被计算机数控所取代。
由上述讨论可知,从外部特征来看,CNC系统是由硬件 (通用硬件和专用硬件)和软件(专用)两大部分组成的。
构,用户只需根据菜单的提示,进行正确操作; .编程方便:现代数控机床大多具有多种编程的功能,并且
都具有程序自动校验和模拟仿真功能; .维护维修方便:数控机床的许多日常维护工作都由数控系
统承担(润滑、关键部件的定期检查等),另外,数控机床的 自诊断功能,可迅速确定故障位置,方便维修人员。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概述
8.刀具管理功能 刀具管理功能是实现对刀具几何尺寸和刀具寿命的管理功
能。 加工中心都应具有此功能,刀具几何尺寸是指刀具的半径
和长度,这些参数供刀具补偿功能使用;刀具寿命一般是指 时间寿命,当某刀具的时间寿命到期时,CNC系统将提示用 户更换刀具;另外,CNC系统都具有T功能即刀具号管理功能, 它用于标识刀库中的刀具和自动选择加工刀具。
CNC系统由数控程序、输入装置、输出装置、计算机数控 装置(CNC装置)、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主轴驱动装置 和进给(伺服)驱 动装置(包括检测装置)等组成。
计算机数控装置详述PPT课件( 36页)

在后台程序的循化运行过程中,前台实时中断程序不断的定 时插入,两者密切配合,共同完成零件的加工任务。
4. 开放式CNC的软件结构
开放式CNC系统软件应采用平台技术、同一的标准 规范和面向功能元(对象)拓扑结构的应用软件, 以保证系统具有开放的基本特征。
(2)后加减速控制
CNC的信息流程图
4. 插补
在一条已知起点和终点的曲线上自动进行数据点的 密化工作。
5. 位置控制
在每个采样周期内,将插补计算出的理论位置与实 际反馈位置相比较,用其差值控制进给电机,以实 现对位置的精确控制。
6. 速度控制
1)脉冲增量插补方式的速度计算
脉冲增量插补用于以步进电机为执行元件的开环伺 服系统。
在开环伺服系统中,进给脉冲的频率决定了坐标轴 的移动速度。进给脉冲的数量决定论坐标轴的移动 位移。
1)开放式CNC总体结构
分为两部分:统一的系统平台和由各功能结构单元 对象组成的应用软件模块(或系统参考结构)。
2)系统平台
系统平台由系统硬件和系统软件组成。
系统硬件由机床的功能需求决定。
系统软件分为系统核心(如操作系统、通信系统、 实时配置系统等)、可选的系统软件(如数据库系 统等)和标准的应用程序界面。
第5章 计算机数控装置
5.1 CNC系统的组成与特点
CNC—Computerized Numerical Control
定义:借助计算机通过执行其存储器内的程序来完成 数控要求的部分或者全部功能,并配有接口电路、 伺服驱动装置的一种专用计算机系统。
也可解释为:一种控制系统,它能自动完成信息的输 入、译码、运算,从而控制机床的运动和加工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多任务并行处理 1、CNC装置的多任务性(多任务分解图如P169图4.3.2) 软件任务的并行处理关系(如P169图4.3.3) 2、并行处理 并行处理:是指在同一时刻或同一时间间隔内完成两种或两种以 上性质相同或不相同的工作。 并行处理的优点:提高运行速度。 并行处理方法:“资源重复”并行处理方法、“时间重叠”并行 处理方法、“资源共享”并行处理方法。 “资源重复”并行处理技术多应用于CNC装置的硬件结构中。
(二)数据处理程序 组成:数据处理程序又叫插补准备程序,它包 括译码、刀补、辅助功能处理和进给速度计算 等部分。 译码的功能:将输入的加工程序翻译成系统能 识别的语言。 运动轨迹计算:将工件轮廓轨迹转化为刀具中 心轨迹。 进给速度计算:主要解决刀具的运动速度问题。
在单CPU的CNC装置中,主要采用CPU分时共享的原则 来解决多任务的同时运行。 首先解决的两个时间问题:各任务何时占用CPU、各任 务占用CPU时间的长短。 分时共享CPU原理:系统在完成初始化任务后自动进入 时间分配循环中,在环中依次轮流处理各任务,而对于 系统中一些实时性很强的任务则按优先级排队,分别处 于不同的中断优先级上作为环外任务,环外任务可以随 时中断环内各任务的执行。每个任务允许占有CPU的时 间受到一定的限制,对于某些占有CPU时间较多的任务, 可以在其中的某些地方设置断点,当程序运行到断点处 时,自动让出CPU,等到下一个运行时间里自动跳到断 点处继续执行。
2、CNC系统中断结构模式 ①前后台软件结构中的中断模式(如P173图4.3.8) 前台程序是一个中断服务程序,完成全部的实时功能。 后台(背景)程序是一个循环运行程序,管理和插补 准备在这里完成,后台程序运行中,实时中断程序不 断插入,与后台程序相配合。 ②中断型软件结构中的中断模式 中断型软件结构中的特点是除了初始化程序之外,整 个系统软件的各种任务分别安排在不同级别的中断服 务程序中,整个软件就是一个大的中断系统,其管理 的功能主要通过各级中断服务程序之间的相互通讯来 解决。
③并行处理中的信息交换和同步(如P170图4.3.6)原理: ⑴零件程序通过输入程序的处理先存入纸带缓冲存储区, 这是一个循环存储序列; ⑵插补准备程序(包括译码、刀具补偿和速度处理)先 从纸带缓冲存储区把一个程序段的数据读入译码缓冲存 储区,然后进行译码,刀具补偿和速度处理; ⑶将结果放在插补缓冲存储区; ⑷插补程序在每次初始执行一个程序段的插补运算时, 把插补缓冲存储区的内容读入插补工作区; ⑸用插补工作存储区中的数据进行插补计算,将结果送 到初步输出寄存器。
4.3 计算机数控装置的软 件结构
一、CNC装置软件结构的特点 (一)CNC装置软硬件的界面(如P168图4.3.1)
(二)系统软件的内容及结构类型 系统软件包括:管理和控制两部分(如P168图 4.3.2)
系统的管理部分:输入、I/O处理、通讯、显示、 诊断以及加工程序的编制管理等程序。 系统的控制部分:译码、刀具补偿、速度处理、 插补和位置控制等软件。 结构类型: 在单微处理机数控系统中,常采用前后台型的软 件结构和中断型的软件结构。 在多微处理机数控系统中,将微处理机作为一个 功能单元构成相应的软件结构类型。 CNC装置的软件结构都具有多任务并行处理和多 重实时中断的特点。
②资源重复流水并行处理(如P170图4.3.5) 当CNC装置在自动加工工作方式时,其数据的转换过程将 由零件输入、插补准备、插补、位置控制四个子过程组成, 如果每个子过程的处理时间分别为△ t1、△ t2 、△ t3 、△ t4 , 那么一个零件程序段的数据转时间将是t= △ t1 + △ t2 + △ t3 + △ t4 。
顺序方式处理:第一个零件程序段处理完以后,再处 理第二个程序段,两个程序段的输出之间有一个时间 为 的间隔,这种时间间隔反映在电机上就是电机的时 转时停;反映在刀具上就是刀具的时走时停,这种情 况在加工工艺上是不允许的。 流水处理:关键是时间重叠,可以解决以上问题,取 最长的子过程处理事件间隔,在一段时间间隔内不是 处理一个子过程,而是处理两个或更多的子过程,在 处理时间较短的子过程时,当处理完后就进入等待状 态,使每个程序段的输出之间不再有间隔,从而保证 了电机和刀具运动的连续性。
输入、输出数据原理: 输入程序往纸带缓冲存储区中写数据是通过同步写 指针W进行的,输入程序每写入一个数据则写指针 W+1,即 W=(W+1)Mod(M) 式中,M是纸带缓冲存储区的容量。 当纸带缓冲存储区满时,即 (R-W)Mod(M)=2 式中,R是读出指针,这时输入程序应使纸带光电 阅读机停止工作,等待缓冲存储区的数据被读出。
二、输入和数据处理程序 (一)零件程序的输入(如P174图4.3.9)
零件程序的输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个是从阅读机、键盘输入到零件程序存储器; 二是从零件程序存储器将零件程序的程序段送 入缓冲器(缓冲存储区)。 零件程序的输入流程: 当纸带阅读机已读入一个字符至接口中时,就 向主机发出中断,由中断服务程序将该字符送 到零件程序缓冲存储区(即纸带缓冲存储区), 然后再送到内存的零件程序存储区。 2、同样,从键盘输入(手动数据输入MDI)时, 再按一个键则表示向主机申请一次中断,调出 一次键盘服务程序,将信息先送到MDI缓冲存 储区,再送入零件程序存储区。
(四)实时中断处理 1、CNC系统的中断类型(外部中断、内部定时中断、硬 件故障中断、程序性中断) ①外部中断 主要有纸带光电阅读机中断、外部监控中断、键盘操作 面板输入中断。 前两种中断的实时性要求很高,将它们放在较高的优先 级上,而键盘和操作面板输入中断则放在较低的中断优 先级上,在有些系统中,甚至用查询方式来处理它。 ②内部定时中断 主要有插补周期定时中断和位置采样定时中断。 ③硬件故障中断 ④程序性中断
①在CNC装置的软件结构中,主要采用“资源分时共享” 和“资源重叠的流水处理”方法。 资源共享是根据“分时共享”的原则,使多个用户按时 间顺序使用同一套设备。 时间重叠是根据流水处理技术,使多个处理过程在时间 上相互错开,轮流使用同一设备的几个部分。 资源分时共享并行处理(如P170图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