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原理2

合集下载

大连理工大学862 管理学原理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大连理工大学862 管理学原理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大连理工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62 科目名称:管理学原理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具体考试大纲如下:
一、管理与组织
1、什么是管理
2、谁是管理者
3、什么是组织与组织文化
4、组织管理的普遍性与重要性
二、人类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发展的历史
1、人类活动与管理
2、泰勒的科学管理
3、法约尔与韦伯的行政管理理论
4、组织行为理论
三、社会责任与管理道德
1、什么是社会责任
2、社会责任与经济绩效
3、管理道德与管理绿色化
四、计划职能
1、什么是计划?为什么要制定计划?如何制定计划
2、什么是决策?什么是决策的制定和决策的执行?
3、战略管理过程及其重要性
4、计划工作的工具和技术
五、组织职能
1、组织结构与设计
2、组织中的人际沟通与管理沟通
3、组织中的人力资源管理
六、领导职能
1、个体行为及其激励
2、群体行为及其激励
3、组织行为及其激励
4、领导的本质及其领导理论
七、控制职能
1、控制及其重要性
2、控制过程
3、控制的手段和方法
复习参考资料:
1、《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第七版,2018年;
2、《管理学》(第十三版),(美)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著,孙健敏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

大连理工大学2024年硕士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876 管理学

大连理工大学2024年硕士招生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876 管理学

大连理工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76 科目名称:管理学一、管理的基本概念1、掌握管理的概念、管理的重要性、管理的二重性。

2、掌握管理学及其特点、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3、掌握管理者的定义和类型、管理者的作用及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与技能。

二、管理思想的演变1、管理思想的形成掌握18世纪以前及18-19世纪末管理思想的特点及产生的背景、掌握古典管理理论、新古典管理理论及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各阶段的代表人物的管理思想。

2、企业社会责任和管理道德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和范围,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绩效,绿色管理与可持续性,管理者与道德行为。

三、管理职能1、计划职能掌握计划的含义和特征、计划的类型、计划的要素、计划的程序、计划的方法、预测的概念、预测的方法、决策的概念、决策的过程、决策的类型、决策的方法、目标的性质及制订原则、目标管理、战略管理的概念和过程。

2、组织职能掌握组织的含义和特征、组织的类型、组织的功能、组织职能的基本内容、组织设计的含义、组织设计的内容、组织设计的原则与程序、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各种类型组织结构的特点及适用情景、人员的培训与招聘、绩效评估、薪酬管理、职业生涯规划、组织变革与发展。

3、领导职能掌握领导的内涵、领导与管理的关系、领导者的素质、领导的权力和影响力、三种领导理论(领导特质理论、领导行为理论、领导权变理论)的内涵及典型代表观点、激励的基本概念、各种激励理论、激励的原则与手段、沟通的基本概念、沟通类型与网络、沟通管理。

4、控制职能掌握控制的含义、控制和其他职能的关系、控制的内容、控制的类型、控制的程序、控制的要求、控制的原理、控制的方法、信息技术在管理中的应用。

复习参考资料:《管理学》(第三版),齐丽云,汪克夷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22年3月。

管理学原理_大连理工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管理学原理_大连理工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管理学原理_大连理工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在组织规模一定的情况下,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应该是()答案:反比关系2.主管人员应遵循控制关键点原理,是因为( )答案:注重每一个细节通常是浪费和没有必要的3.下面哪一项不是职能型组织结构的缺点()答案:专业化程度差4.在管理控制中,主管人员对即将出现的偏差有所察觉并及时采取某些纠正措施所进行的有效控制是()答案:事前控制5.为了保证工作按既定的计划进行以达成目标,必须监控人员的行动和组织的绩效,必须将实际的表现与预定的目标进行比较。

这是说的管理的哪项职能答案:控制6.计划工作的起点是()。

答案:机会估量7.在管理方格理论中,只强调工作效率而忽略创造友好工作环境的领导方式是()。

答案:任务型8.由纵横两套指挥系统交叉形成的组织是()答案:矩阵制9.在其他条件大致相同的情况下,管理能力强的领导者比管理能力一般的领导者的管理幅度应该。

()答案:大一些10.根据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对于高成熟度的下属,应该采用下列哪种领导方格?()答案:授权型的领导风格11.美国西方电气公司在芝加哥附近的霍桑工厂进行了一系列试验,前后进行了八年。

最初的目的是根据科学管理原理,探讨工作环境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后来梅奥参加该项试验,研究心理和社会因素对工人劳动过程的影响。

霍桑试验分为四个阶段,包括()答案:继电器装配室试验观察研究大规模访谈研究12.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中包括哪五个层次的需要()答案:生理需要安全需要自我实现需要13.计划工作的原则有()答案:灵活性原则合理期限原则限定性因素原则权变原则14.公司人事经理对财务部的小张说:“如果你能拿到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你马上就能升为公司的财务主管。

”根据期望值理论,下列哪方面使得人事经理这段话对小张的激励力影响显著?()答案:小张对人事经理的印象小张对自己能力的评价小张是否想继续做财务工作15.费德勒将影响领导有效性的环境因素具体分为:()答案: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任务结构16.科曼的领导生命周期理论主要结合了哪两个理论:()答案:领导方式四分图理论阿吉里斯的“不成熟-成熟”理论17.在正式组织内部是不允许非正式组织存在的答案:错误18.赫茨伯格研究人的需要,他提出了管理人员14条原则答案:错误19.一个运行有序、管理完善的组织不需要控制答案:错误20.群体参与式的领导方式在现实管理中最有效答案:错误21.适用于市场环境复杂多变或所处地理位置分散的大型企业与巨型跨国公司的组织形式是事业部制答案:正确22.在SWOT分析法中,当企业处于优势-威胁应采取防御型战略方案答案:错误23.组织的复杂性与集权性之间成反比关系答案:正确24.一般来说,扁平型组织比高耸型组织集权性更低。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考研历年真题及答案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考研历年真题及答案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考研真题及答案2011年大工管理学入学考试真题一、名词解释1.管理工作的性质P9 (05年管理的二重性)答:管理具有二重性,即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1)首先,管理是与社会化大生产联结在一起的,同时,社会化大生产也要求通过有效的发挥管理职能来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各种资源,以获得尽可能好的经济效益。

如果不进行有效的管理,社会化大生产无法进行,社会也无法发展。

因此,管理具有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

(2)其次,协调许多人的共同劳动,必然要充分体现生产资料所有者的指挥和监督。

离开了这种指挥和监督,无法进行协调,社会化大生产无法进行。

此时,管理又体现出生产关系这一社会属性。

2.霍桑效应(05概念07名解08问答09名解11名解12???呵呵)P49 答:霍桑效应源于霍桑试验,也称“宣泄效应”是指由于受到额外的关注而引起绩效或努力上升的情况。

通过霍桑试验得出结论:人们的上产效率不仅要受到物质条件和环境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到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等方面的影响。

因此,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霍桑效应”,企业必须懂得处理冲突的艺术,即紧紧促进与他人角色之间的情感和思想的交流。

(补充一题简答)霍桑试验(时间,地点,人物,内容,结论)P49 50 51答:是指西方电器公司从1924-1932年在设在芝加哥附近的霍桑电话机工厂中实施的系列试验,该试验于1927年由梅奥教授所参与主持。

(Ps我不知道是不是由他主持,只是确定他参与了O(∩_∩)O)(1)霍桑试验过程。

这个试验包括四个阶段:照明试验、继电器装配工人小组试验、大规模访谈试验和对接线板接线工作室的研究。

(2)霍桑实验的结果。

梅奥通过亲身参加和指导霍桑试验,阐述了与古典管理理论不同的观点——人群关系理论,即:①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纪人;②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③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工作态度和他与周围人的关系。

大连理工考研《管理学》课件

大连理工考研《管理学》课件
所谓人类社会的进步,首先表现在这征服自然 的征途中人类对自然界改造和控制能力的强化及由 此得到的效果----即社会系统的功能和效益。提高社 会功效是管理的目的所在。
从系统理论可知,系统的功效是不守恒的: 其源于信息不守恒和流通构成。
系统的功效是由系统内的物质,能量和信息 的总量和构成所决定的。 而能量和物质是守恒 的。
第一部分 管理学理论的基础
一、 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是一门研究管理现象的学科。 但管理学不是研究某一个具体领域的管理 活动,而是研究管理活动的普遍规律性,也就 是研究一般的,或者说是普遍的能用以指导其 他管理学科的管理理论。
凡是学习管理专业的学生都该学习《管理学》
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通才性的人才的培养 人才市场的流动性的适应 “我为何要学习管理学,我要成为会计师” “我为何要学习管理学,那全是常识” “我为何要学习管理学,经验是更好的老师”
(二)分工合作原理
1、 含义 基础原理:无分工合作则无所谓管理; 只有分工合作才有可能提高功效。 功效优化的基础。
2、分工合作的类型: 国际;国内的含义 。
(三)制约适度原理
* 制约适度的含义 所谓制约是指通过采取组织的,经济的,法律的 等各种途径与措施,保证管理工作能符合目的的进 行。
管理中存在着两种制约: 自然制约和人为制约。
管理理论的演进
一般的说,管理的理论的产生是始於19世纪末、 20世纪初。
原因:
1、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不仅仅 是一场技术革命,而且引起了社会关系的巨大变革: 小手工业生产被大机器生产排除;社会的基本生产组 织由家庭转向工厂。管理的重要性凸现。
2、19世纪末,美国出现了“组织性怠业”。
在此背景下产生并形成了科学管理理论,由此 开始了管理理论的演进

(NEW)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862管理学原理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NEW)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862管理学原理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目 录第一部分 大连理工大学862管理学原理历年考研真题2012年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管理学原理考研真题2011年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管理学原理考研真题2010年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管理学原理考研真题第二部分 兄弟院校考研真题2015年湘潭大学824管理学考研真题2015年燕山大学812管理学考研真题2015年山东大学840管理学考研真题第一部分 大连理工大学862管理学原理历年考研真题2012年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管理学原理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1.企业战略2.管理幅度3.职务扩大化4.企业文化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1.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1( )2( )3( )4( )。

2.马克思的管理两重性学说认为,对生产过程的管理存在着两重性,一种是与——相联系的管理的( ),另一种( )。

3.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的产品事业领域的增加,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一般是从( )→( )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

4.熊彼得提出创新概念的五种情况是:1采用一种新产品2( )3( )4( )5( )。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勾”,错误的打“叉”,每题2分,共30分)1.法约尔第一次提出,管理包括计划、组织、控制、协调和激励五种基本职能。

2.行为是动机决定的,动机来自于需要。

因此有某种需要,就有某种动机,有某种动机就会产生某种行为。

3.在定量预测方法中,移动平均法的公式表述为: ,其基本思想是:假定预测对象的未来状况与邻近的几期数据有关,而与较远的数据无关。

4.韦伯认为任何组织都必须有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基础。

有三种纯粹行使的权力:理性-合法的权力;传统的权力;个人专长的权力。

5.矩阵组织的实质是在同一组织机构中把按职能划分的部门和按产品划分的部分结合起来。

6.20世纪80年代霍桑提出了“复杂人”假设。

7.领导生命周期理论中的指导性领导风格适用于较不成熟的下属。

大连理工考研《管理学》通用课件

大连理工考研《管理学》通用课件

组织行为研究的方

组织行为研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 ,如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 案例研究等,每种方法都有其适 用范围和局限性。
组织行为研究的意

组织行为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组 织内部成员的行为规律和特点, 为组织的科学管理和优化提供依 据。
组织变革与发展
组织变革的概念
组织变革是指组织为了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而对其结构、功能、过程等进行调整和改进 的过程。
领导者在职业生涯中需要不 断调整和改变自己的领导风 格,以适应不同的发展阶段 和组织需求。
领导力评估
通过绩效评估、360度反馈 等方式,对领导者的能力和 表现进行客观评价,为领导 力发展提供依据。
05
组织文化与行为
组织文化概述
1 2 3
组织文化的定义
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价 值观、信仰、行为准则和习惯,是组织成员共同 遵循的准则和规范。
大连理工考研《管理学》通 用课件
• 管理学概述 • 管理学基本理论 • 管理学基本职能 • 管理者与领导力 • 组织文化与行为 • 战略管理与企业竞争
01
管理学概述
管理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总结词
管理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详细描述
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组织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组织中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性。它涵盖了管理的 各个方面,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
详细描述
古典管理理论主要包括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组织理论和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等,它们主张通过科学的方法提高生产效率,强调组织的层级结构和规范化的操作流程

行为科学理论
总结词
关注人的行为、动机和人际关系,强 调以人为本的管理。

2010年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管理学原理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2010年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管理学原理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2010年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管理学原理考研真题一、判断(每题2分,共40分)1.管理学的二重性由生产的二重性决定。

2.从本质上,平滑指数法是一种加权平均法。

3.企业规模相同人数相同条件下,管理层级数与管理幅度成正比。

4.组织的基本原则是要保证人人有事做,避免出现人浮于事的现象。

5.权变理论是说没有一成不变的管理理论。

6.管理是任何组织集体劳动所必须的活动,因此任何社会的管理性质都是相同的。

7.我们将管理层次少而管理幅度大的组织结构称作直式结构,它可以密切上下级之间的关系。

8.科学管理对人性的假设是“社会人”假设。

9.决策就是要选择一个最好的方案去实现组织的目标。

10.当组织处于不稳定的环境之中,较宽的管理幅度能确保更有效地管理。

11.赫兹伯格认为企业政策、工资水平、人际关系都属于保健因素。

12.计划工作之所以是一向普遍的工作,是因为一个组织无论大小,它的管理过程都是完整的。

13.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各种需要分为三个层级:生理需要。

社会需要和尊重需要。

14.产权制度是决定企业其他制度的根本制度,它规定着企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对企业的权利、利益和责任。

15.深入现场进行视察是一种最常用的也最直接的控制方法。

16.职权等同于权力。

17.菲德勒的环境的三维因素包括上下级关系、任务结构和职位权利。

18.组织结构的具体模式有许多种,但其中最主要的是直线制和事业部制。

19.批量生产的企业生产专业化程度高,产品品种少,主要标准化生产,对职工的技术要求相对较低,适于采用分权式组织形式。

20.夸奖和奖励能起到激励的作用,批评和惩罚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

二、简述管理理论中关于人性的假设理论有哪几类。

(8分)三、简述熊彼特的管理创新观念有哪些表现形式?(8分)四、简述泰勒的科学管理的主要有关内容。

(8分)五、试述推动组织变革的力量有哪些?(10分)六、计划工作中灵活性原理与改变航道原理的主要区别是什么?(10分)八、盈亏平衡的计算题(14分)一家企业生产某种产品,产品变动成本是12元,总固定成本300000元,预计单位产品售价20元,年度销售量为40000件,求:(1)盈亏平衡点的产量;(2)该企业的经营安全率;(3)该企业的经营状况如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资料】其他人对科学管理的贡献
美国管理学家、机械工程师甘特是泰罗在米德瓦尔钢 铁公司和伯利恒钢铁公司的亲密合作者。他的最重要 贡献是创造了“甘特图”。这是一种用线条表示的计 划图表,这种图现在常被用来编制进度计划。甘特的 另一贡献是提出了“计件奖励工资制”,即除了支付 日工资外,超额完成定额的,超额部分以计件方式发 给奖金;完不成定额的,只支付日工资。这种制度比 泰罗的“差别计件工资制”好,可使工人感到收入有 保证,劳动积极性因而提高。这说明,工资收入有保 证也是一种工作动力。甘特的代表著作是《工业的领 导》(1916年)和《工作组织》(1919年)。
中国早期的管理思想
基本逻辑结构:人性假设 管理方式 (一) 儒家管理思想——王者之道,仁政德治。儒家提出人性
善的人性假设,依此相应提出施仁政,德治礼制的管理方式,用礼制 规范和道德感化的手段,实现治国的目的。
(二)法家管理思想——霸者之道,刑治法制。法家与儒家相
反,提出人性恶的人性假设,因而力主推行法制,并以刑治为手段, 通过严刑重罚推法护法,实现治国的目的。
管理小故事—鹦 鹉
一个人去买鹦鹉,看到一只鹦鹉前标:此鹦鹉会两门语言,售价二百。 另一只鹦鹉前则标道:此鹦鹉会四门语言,售价四百元。 该买哪只呢?两只都毛色光鲜,非常灵活可爱。这人转啊转,拿不定主意。 结果突然发现一只老掉了牙的鹦鹉,毛色暗淡散乱,标价八百元。 这人赶紧将老板叫来:这只鹦鹉是不是会说八门语言? 店主说:不。 这人奇怪了:那为什么又老又丑,又没有能力,会值这个数呢? 店主回答:因为另外两只鹦鹉叫这只鹦鹉老板。
2、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在这个时 期发展的需要;
对科学管理的评价
3、由于管理职能与执行职能的分离使管理理论的创立和 发展有了实践基础;
4、泰罗把工人看成是会说话的机器,在体力和技能上受 到最大限度的压榨。
总体评价:
一分为二
一方面它是资产阶级残酷剥削工人的最 巧妙的手段;另一方面,它又是一系列 的科学成就。
亚当.斯密以制针业为例分析了劳动分工的经济 效益。他认为分工的益处主要是:
第一,劳动分工可以使工人重复地完成单项作 业,从而可以提高劳动熟练程度,提高 劳动效率;
第二,劳动分工节省了从一项工作转换到另一 项工作所需要的时间;
第三,分工使劳动简单化,因此有利于工作方 法的简单化和程序化,新工具和新设备 的研制成为了可能。
1.法约尔(Henri Fayol)的生平 代表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以组织为研究对象 首次提出一般管理理论 管理过程之父、现代经 营管理之父
2、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2.2 管理思想的早期和萌芽阶段
2.2.1 早期管理活动和管理思想
1.中国:万里长城 、昭君宫修复,田忌赛马;中国古代的
管理思想。
2.国外:古埃及大金字塔、古罗马帝国、罗马天主教 ;
“圣经” 记载、古巴比伦 “汉漠拉比法典” 、希腊学者瑟诺 芬以做鞋为例 、意大利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和历史学家马基雅维 利(Niccolo Machiavelli) 管理四原则。
管理制度
定额管理 标准化管理 计划与执行分开 差别计件工资制
职能工长制
提 高 目的 生 产 效 率
经 理论 济
人 基础 假

科学管理的其他代表人物
亨利·甘特 卡尔·巴思 吉尔布雷斯夫妇 哈林顿·埃默森 莫里斯·库克
【小资料】其他人对科学管理的贡献
美国工程师弗兰克·吉尔布雷斯及其夫人——心理学 博士莉莲·吉尔布雷斯——在动作研究和工作简化方 面做出了突出贡献。起初弗兰克·吉尔布雷斯在建筑 行业中研究用哪种姿势砌砖省力、舒适、有效率。通 过试验得出一套标准的砌砖方法,这套方法使砌砖的 效率提高200%以上。他们的研究步骤是:第一,通 过拍摄相片来记录工人的操作动作;第二,分析哪些 动作是合理的、应该保留的,哪些工作是多余的、可 以省掉的,哪些动作需要加快速度,哪些动作应该改 变次序;第三,制订标准的操作程序。他们的研究成 果反映在1911年出版的《动作研究》中。
巴贝奇的作业研究和报酬制度
(1)对工作方法的研究 要提高工作效率,必须仔细研究工作方法。
(2)对报酬制度的研究 按照对生产率贡献的大小来确定工人的报
酬。
2.3 古典管理理论
泰勒的科学管理
主要著作: 《科学管理原理》、《计件工资制》、
《车间管理》、 《科学管理原则》
科学管理之父----F.W.Taylor
2.2 管理思想的早期和萌芽阶段
社会背景:简单协作——手工制造—— 机器大工业——工业革命(18C)—— 工厂制度的发展——管理的关注
2.2 管理思想的早期和萌芽阶段
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较大发展,工厂制的建立 对管理提出了许多新问题 。
1.劳动分工 (斯密、巴贝奇) 2.企业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关系 (斯密、萨伊) 3.管理的职能(萨伊、纽曼、劳克林) 4.管理人员应具备的品质 (纽曼) 5.激励 (穆勒、巴贝奇) 6.重视人的因素(欧文)
制作甘特图的方法,有专门的软件如Ganttproject、Gantt Designer和 Microsoft Project等等。当然你还可以在Microsoft Excel中手动绘制
对科学管理的评价
“是资产阶级剥削的最巧妙的残酷手段” ——列宁(1918)
1、首次将科学引入管理领域,并且创立了一套具体的科 学管理方法;
这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领导人,不一定自己能力有多强,只要懂信任,懂放权, 懂珍惜,就能团结比自己更强的力量,从而提升自己的身价。 相反许多能力非常强的人却因为过于完美主义,事必躬亲,什么人都不如自己,最 后只能做最好的公关人员,销售代表,成不了优秀的领导人。
2.2 管理思想的早期和萌芽阶段
亚当· 斯密:劳动分工和经济人观点 查理· 巴贝奇:作业研究和报酬制度 罗伯特· 欧文:人事管理之父
泰勒生平(1856-1915)
泰勒于1856年出生在美国费城一个富裕的律师 家庭里,19岁考入美国哈佛大学,因眼疾停学进入 一家小机械厂当徒工。22岁时进入费城米德维尔钢 铁公司,开始当技工,后来迅速提升为计时工、机 械工、工长、助理工程师,28岁时任钢铁公司的总 工程师。
1890年,泰勒离开米德维尔钢铁厂,先后担 任过投资公司总经理,从事过工厂的管理咨询工作, 1906年,泰勒担任了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的主席, 1915年,在一次发表演讲的归途中,泰勒患了肺炎, 在刚度过五十九岁生日的第二天于医院病逝。泰勒 被埋葬在一座能俯视费城钢铁厂的小山上,墓碑上 刻着“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温·泰勒”。
对科学管理的评价
科学管理对以下方面具有重要的推动: (1)管理的正式研究 (2)美、英、欧洲、日本、前苏联的管理实 践 (3)将车间管理推广到其他领域 (4)组织机构的研究 (5)提出经营政策和对管理的指导思想
——《管理思想的演变》 283、305
2.3古典管理理论
法约尔的管理职能和管理原则
【小资料】甘特图
1、以图形或表格的形式显示活动; 2、现在是一种通用的显示进度的方法; 3、构造时应包括实际日历天和持续时间,并且不要将周末和节
假日算在进度之内。
【小资料】甘特图
甘特图具有简单、醒目和便于编制等特点,在 企业管理工作中被广泛应用。甘特图按反映的内容 不同,可分为计划图表、负荷图表、机器闲置图表、 人员闲置图表和进度表等五种形式。
理论 二战之后形成的管理理论丛林 20世纪80年代的管理比较研究 20世纪90年代的战略管理与管理反思 21世纪初的企业家时代
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是一个 不断创新的过程
学习经典管理理论的基本思路
理论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理论提出者有什么特点? 理论提出者遵循了什么样的分析思路? 提出者采取了何种解决办法? 这种解决办法的效果如何? 存在哪些值得改进的问题? 这种理论在今天的利用价值如何?
(三)道家管理思想——王霸杂合之道,无为而治。道家提出
人性自然的假设,认为“道法自然”,“无为而万物化”,主张以弱 小胜刚强,以反求正,以实现至德之世的理想境界。
(四)用兵之道与经营之道
中国早期的管理思想
1、以“仁义”为核心的儒家管理思想,提出 修身-齐家-立业-治国-平天下。
2、以“无为”为最高原则的道家管理思想,追求“无 为而治”。
A. 泰勒的试验
米德维尔钢铁厂(Midvale Steel Works)
伯利恒钢铁公司(Bethlem Steel Company)
学徒——技工——总工
观点:a)工人消极怠工

b)工人缺少培训

c) 没有正确的操作方法

d) 没有适合的工具
1898年——进行泰勒试验
科学管理的内容
第 2 章 管理理论的历史演进
2.1 管理思想形成和发展阶段 2.2 管理思想的早期和萌芽阶段 2.3 古典管理理论 2.4 人际关系学说 2.5 管理理论的“丛林式发展”
不同时期管理理论
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的古典管理理论 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人际关系——行为科学”
科学管理理论(“泰罗制”)
பைடு நூலகம்主要观点
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工作效 率; 2、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手段是运用科学的 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 3、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要求管理人 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和思想上的变革。
科学管理理论体系
科学管理四条原则
环境 因素
精神革命
科学工作方法
生产效 率低下
分析: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
铁锹试验的结果
试验前
日工作量(吨/日) 16
工人数(人)
516
工人日工资(美元/天·人) 1.15
工人工资总数(美元) 599.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