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体系视角下世界经济失衡的根源探析——对世界经济失衡的另一种解释
国际经济不平衡与危机的根源分析

国际经济不平衡与危机的根源分析引言国际经济不平衡与危机是当今世界在经济领域中面临的重大挑战。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问题的出现源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即经济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国际经济的不平衡,并最终催生了危机。
全球化的推动全球化进程加速了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促进了国际间资源配置的效率。
然而,全球化并未带来平等和公正的经济发展。
相反,它加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不平衡。
经济结构的不对称国际经济不平衡的一个重要根源是经济结构的不对称。
发达国家通常拥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先进的制造业,从而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较高的地位。
与此相反,许多发展中国家则主要依赖原材料出口,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因此,发达国家在全球贸易中处于较为有利的地位,而发展中国家则容易陷入经济困境。
贸易不平衡贸易不平衡是国际经济不平衡的又一个重要方面。
发达国家通常拥有较强的出口能力和较高的技术水平,而发展中国家则成为其主要市场。
这导致发达国家出口增长强劲,而发展中国家则经常面临贸易逆差。
贸易逆差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负面影响,使其难以提高国内产业的竞争力。
资本流动不平衡资本流动的不平衡也是国际经济不平衡的重要原因。
发达国家拥有较大的资本市场和更高的金融风险容忍度,吸引了大量资本流入。
相反,发展中国家则面临资本外流的压力,这可能导致汇率贬值、通货膨胀等问题。
这些问题进一步加深了国际经济的不平衡。
危机的催生国际经济不平衡为危机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不平衡的经济增长导致了财富和权力的集中,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
而这种不稳定往往是危机爆发的导火索。
例如,2008年的金融危机就是由于全球经济不平衡而导致的。
解决的方向为了解决国际经济不平衡与危机,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国际社会应促进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减少经济结构的不对称。
其次,应推动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贸易机会,并减少贸易壁垒。
此外,发达国家应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援助和资金支持,帮助其提高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从美元本位制到双本位国际货币体系--全球金融失衡和动荡的根源

从美元本位制到双本位国际货币体系--全球金融失衡和动荡的
根源
张云;刘骏民
【期刊名称】《南京社会科学》
【年(卷),期】2010()4
【摘要】美元本位制使得美国经济走上了"去工业化"和"经济虚拟化"道路,导致了美国核心经济的转变,虚拟经济与泡沫经济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更加依赖金融杠杆,后者更加依赖价格泡沫,这为美国金融危机奠定了基础;美国核心经济恢复的基本条件是"自由化"的经济环境,但美国政府在危机中的强力干预破坏了这个环境,导致美元危机的风险正在逼近;而当代欧元的出现,则使得国际货币体系进入了类似"金银复本位"的"欧元—美元"双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
这是一种比金银复本位更加不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全球金融失衡和动荡根源于此。
【总页数】7页(P22-28)
【关键词】美元本位制;双本位国际货币体系;金融失衡
【作者】张云;刘骏民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虚拟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2
【相关文献】
1.美元本位、全球经济失衡与国际货币体系的调整 [J], 李志杰
2.美元本位制下的全球经济失衡与调整——对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思考 [J], 彭刚;廖泽芳
3.美元本位是全球失衡根源 [J],
4.美元本位下的国际货币体系是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 [J], 吴桂林;刘艳艳
5.全球失衡:美元本位制下的美国国际收支失衡——基于历史的分析 [J], 陶爱颖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及政策建议

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及政策建议近年来,国际收支失衡已成为当前全球经济学中的一个热门话题。
虽然这个问题的根源非常复杂和多样化,但是我们可以对其进行一定的切入和分析,以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个问题。
一、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1.结构性问题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和基本面会影响贸易及资本流动,进而影响国际收支。
在当前的全球经济形势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差异非常明显。
发达国家的经济往往以高技术产品、服务和技术资本为主导,而发展中国家则更倾向于非技术产品的出口和原材料的生产。
另外,一些国家实行的政策,如外汇管制、关税和补贴等,也会对国际收支造成影响。
2.经济政策问题经济政策也是影响国际收支的一个重要因素。
例如,一些国家会采取过度的财政刺激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这不仅可能导致国内通货膨胀,还可能导致国际收支失衡。
此外,一些国家还会通过人民币的汇率控制等手段来影响其出口竞争力,但这可能会导致国际收支失衡,并对全球贸易和经济体系产生消极影响。
3.全球贸易体系问题当前的国际贸易体系存在一些问题,这也可能是导致国际收支失衡的因素之一。
例如,一些国家的关税和补贴措施往往会影响其他国家的出口,通常会导致贸易壁垒的加剧和保护主义政策的出现,进而影响全球贸易体系的稳定和发展。
二、政策建议针对上述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缓解国际收支失衡问题:1.发展中国家要深入推进结构经济改革发展中国家应当加大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加速推进技术创新和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努力实现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提升。
另外,发展中国家应该通过改进政策,提高人才和技术资本引进的效率,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2. 发达国家要采取合适的经济政策发达国家应当采取适当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避免通货膨胀对全球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此外,发达国家也应该放宽汇率限制和关税、补贴等措施,构建更加开放的国际贸易体系。
3.推进全球贸易体系改革针对当前的全球贸易体系问题,我们建议各国加强沟通协调,推进全球贸易体系的改革。
新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全球经济失衡分析

新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全球经济失衡分析引言在20世纪中期,新布雷顿森林体系(New Bretton Woods System)被建立起来,以解决二战后全球经济的重建和稳定问题。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全球经济失衡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分析新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和影响,并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案。
1. 背景新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在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上提出的一种国际货币体系,该体系的核心是以美元为基准的固定汇率制度。
在这个体系下,美元被视为国际储备货币,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这个体系的目标是通过汇率稳定和国际金融合作来促进全球经济的增长和稳定。
2. 新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全球经济失衡尽管新布雷顿森林体系在初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全球经济失衡问题逐渐浮现。
以下是几个导致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因素:2.1 经济发展不平衡全球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存在差异,一些发展中国家面临贫困和落后的问题,而一些发达国家则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
这种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了全球贸易不平衡和财富分配不公,进一步加剧了经济失衡。
2.2 汇率失衡新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度导致了汇率的不灵活性。
一些经济体可能会面临过高或过低的汇率,从而导致贸易不平衡和资本流动问题。
此外,人民币、欧元和日元等货币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也对美元的主导地位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2.3 货币政策的影响各国之间的货币政策差异对全球经济也产生了影响。
例如,一些国家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刺激其国内经济增长,从而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
而其他国家可能会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以抑制通胀,但可能对其国内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3. 全球经济失衡的影响全球经济失衡对各国和全球经济都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3.1 贸易不平衡全球经济失衡导致了贸易不平衡的加剧。
一些经济体出口过剩,而其他经济体则面临贸易逆差和竞争压力。
这种贸易不平衡可能导致经济增长的不稳定和贸易摩擦的加剧。
全球经济不平衡的原因与解决方案

全球经济不平衡的原因与解决方案全球经济不平衡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差距越来越明显,这导致了许多社会问题和地区冲突。
本文将从资源分配不均、贸易不平衡、金融风险和经济制度等方面探讨全球经济不平衡的原因,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首先,资源分配不均是导致全球经济不平衡的一个主要因素。
部分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等,而其他国家则资源匮乏。
这导致了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际社会应加强资源共享和合作,通过市场机制和国际协议确保资源的公平分配,促进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其次,贸易不平衡也是导致全球经济不平衡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些发达国家具有技术和产业竞争力,拥有大量的出口商品,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则依赖于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
这导致了贸易逆差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为了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各国应当加强贸易合作并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加强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贸易的平衡和互利共赢。
另外,金融风险也是导致全球经济不平衡的一个因素。
全球金融市场互联互通,金融资本流动频繁,金融风险传染快速。
一些国家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和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会对全球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解决金融风险问题,各国应加强金融监管和风险防控能力,建立健全金融体系,提升国际金融合作和协调机制,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最后,经济制度也是导致全球经济不平衡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些国家的经济制度存在问题,导致资源分配不公、市场失灵等现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各国应加强国内经济改革和制度建设,推动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加强公平竞争和法制建设,促进经济体系的优化和协调。
总之,全球经济不平衡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涉及到资源分配、贸易、金融和经济制度等多个方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和协调,推动全球经济的均衡和可持续发展。
只有实现全球经济的平衡和公平,才能实现共同繁荣和持久和平。
国际货币体系视角下世界经济失衡与纠偏——兼论欧债危机爆发的根源

作者: 王汉儒[1]
作者机构: [1]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2
出版物刊名: 当代经济研究
页码: 63-69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7期
主题词: 世界经济失衡;国际货币体系;欧债危机;新政治经济学
摘要:欧债危机的爆发,凸显了对世界经济失衡根源与再平衡研究的重要性。
基于公共选择理论和国际金融理论的视角,对美国现行政治制度进行考察分析发现,美国政治制度的系统性缺陷在于,"选票至上"的公共物品供给逻辑,决定了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形成,而该体系又通过经常账户与资本账户传导机制造成了世界经济的失衡。
因此,世界经济失衡的根源在于美国现行不合理的政治制度,而当前的欧债危机是世界经济失衡的必然产物。
当前再平衡进程受阻的必然结果是,贸易摩擦和汇率争端将成为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主题。
全球经济不平衡问题

全球经济不平衡问题随着全球化的进展,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趋势。
然而,全球经济不平衡问题也随之而来。
这个问题的存在对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本文将探讨全球经济不平衡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全球经济不平衡的原因1. 国际贸易不平衡:国际贸易的不平衡是全球经济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之一。
某些发达国家拥有先进的制造业和高附加值的产品,他们通过出口赚取了大量的贸易顺差。
而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则主要依赖于原材料出口,导致贸易逆差。
这种贸易不平衡加剧了全球贫富差距和经济分化。
2. 资源分配不均:全球资源的分配不均也是导致经济不平衡的原因之一。
一些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等,而其他一些国家则缺乏这些资源。
资源稀缺性导致一些国家能够通过出口资源获取巨额收益,而其他国家则很难获得相应的利益。
3. 技术差距:发达国家在技术创新和研发方面投入巨大,这使得他们在高科技领域取得了显著的优势。
而发展中国家由于技术落后,很难在竞争中获得优势,进一步加大了全球经济的不平衡。
二、全球经济不平衡的影响1. 贫富差距扩大:全球经济不平衡导致贫富差距的扩大。
经济发达的国家富裕程度高,而发展中国家的贫困程度加剧。
这种差距不仅影响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会引发社会不稳定和政治问题。
2. 经济增长的不可持续性:全球经济的不平衡也导致了经济增长的不可持续性。
某些发展中国家过度依赖于出口和外国投资,而没有发展自己的内部经济,一旦外部环境发生变化,他们将面临严重的经济衰退和危机。
3. 跨国公司的垄断:全球经济不平衡也加剧了跨国公司的垄断。
大型跨国公司通过在全球范围内的垄断地位,控制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和资源。
这使得他们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而其他小型和中小型企业则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
三、解决全球经济不平衡的方案1. 加强国际合作: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经济不平衡问题。
通过建立多边贸易机制和经济合作组织,推动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实现经济的互利共赢。
国际货币体系是失衡根源

国际货币体系是失衡根源作者:祝丹涛来源:《人民论坛》2008年第10期当前的全球经济不平衡,其实是历史上几次国际经济不平衡的重演,产生根源都是以主权货币作国际货币的不合理国际货币体系。
我国是本轮全球经济失衡的“局中人”,要深刻认识失衡的国际货币体系根源,不要局限于表面现象讨论,防止调整责任再次转移。
全球经济不平衡从性质上讲只是历史的某种重演从1944年迄今的60多年中,美国一直是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国家,其贸易账户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和周期性,其过程是:通过贸易逆差输出国际本位货币美元——贸易逆差积累到一定程度美元不得不对其它货币贬值——贬值以后的一段时间贸易账户走向平衡——再次通过贸易逆差输出美元。
具体分析,已出现三次周期变化,每次周期都在一定程度上和范围内表现为国际经济不平衡。
第一次周期发生于1960年代中后期,第二次周期发生于1980年代。
第三次周期则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以后,美国的经常性账户余额占GDP的百分比则再次下降,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占到全球经常帐户盈余的75%。
但是新一轮全球经济不平衡顺差国的重点转移,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特别是中国成为贸易顺差的焦点。
到现在,这一轮周期还没有结束。
称这次周期为“全球经济不平衡”,是由于有关国家的贸易顺、逆差规模更大,且不平衡所涉及的地域范围更广。
当前的全球经济失衡,可以说是一个老问题的现代版。
由于美元作为国际本位货币的地位,美国由此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世界中央银行”的角色,其货币政策具有国际主导权,拥有向世界输出货币的特权,并可以把汇率和经济调整的责任转移到别的国家。
今天,我们所再次面临的全球经济失衡,不过是“特里芬难题”的再现。
本次全球经济失衡的特质虽然产生的根源相同,但是同前几次国际经济失衡相比较,本次经济失衡程度更大,涉及范围更广,且顺差国家主要集中在亚洲,这是本次失衡不同于以往的特点。
了解形成这些新特点的成因,对于更深层次的认识当前的全球经济失衡是有意义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货 币体系视角下世界经济失衡 的根源探析
— —
对世 界 经 济 失衡 的 另 一种 解 释
王 汉 儒
( 国 人 民 大 学经 济 学 院 ,北 京 中 10 7 ) 0 82
摘
要 :次 贷危机 之后 ,世界 经济失衡根 源与再平衡 的研 究 重要 性 凸显 。本 文通过 建
内 国 际 经 济政 策 协 调 的 主 题 。
关 键词 :国际货 币体 系;特 里芬 两难 ;谨慎动 机悖 论 ;世 界 经济 失衡
中 图分 类 号 :F 2 . 8 11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4 9 2 1 ) 3 0 5 — 8 0 4— 8 2( 0 2 0 — 0 1 0
蓄 的传统文 化对美 国经 济失衡 负 有相 当 的责任 ,从 而得 出东亚 国家 应 当迅速 扩大对 美进 口以消除美
国储 蓄缺 口的政策 结论 儿 。三是从 失衡 可持 续性 的角度 通过分 析美 国国际 收支平 衡表探 讨经 常账
户赤 字的主 要 国别 来源 ,并 指 出基于 国际分 工 ( :资 源 出 口国、产 品出 口国、服务 出 口国和消费 如
一
、
问题 的 提 出与 文 献 综 述
2 0 年 随着新 经济 繁荣 周期 的结束 ,美 国经 常项 目和 财政 预算 均 开始 出现 了节 节攀 高 的赤 字 , 01
并最 终形成 “ 双赤 字 ”的局 面 ;与此 同时 ,以中国为代 表 的新 兴 市 场经 济 国家 ( ME ) E s ,则 出现 了 经 常项 目盈余 和 资本 项 目盈余 并存 的 “ 双顺 差 ”局 面。 由此 ,学 术界 界 定 了世 界 经 济失 衡 的范 畴 。 由于对该 问题认识 程度 的深 浅直 接关 系着未 来几 十年世 界 经济 的 繁荣 与 稳 定 ,因 此 ,2 1 00年 1 月 1 的 G 0首尔峰 会上 ,各 国首脑 一致 同意把 次 贷危 机 之 后世 界 经 济 失衡 与再 平 衡 问题 作 为 今后 国际 2 经济 合作与 政策协 调 的核心 。
收稿 日期 :21 0 2—0 2—1 5
作者 简 介 :王 汉 儒 (9 6 18 一),男 . 山东 新 泰 人 , 中 国人 民大 学 经 济 学 院 博 士生 。
・
51 ・
财经论 丛
21 02年 第 3期
由赤 字 国承担u 。 国内现有文献对世界经济失衡的分析大致可分为三种流派 ,并且均存在明显不足。 第一种 流派 的绝大 多数 文献致 力于 描述 中美 经常项 目的变 化情况 ,并 从货物 贸易层 面 、外生 冲 击 ( 石油危 机 、金 融危 机等 )层 面简单地 解释失 衡原 因 ,缺乏更 深层 次的 思考 ,更难 以提出有说 服 力 的观 点 l - l 引。第二 种流 派多从 国际政 治 经济 学角 度 ,利用 霸 权稳 定 论 、中 心——外 围等 理论解 释 当前世 界经济 失衡 的原 因_ l 。尽 管 相对 深 刻 ,但 仍 缺乏 基 于制 度经 济 学 和 国际 经济 学基 本原 理 的 论据 与严格逻 辑 ( :政 策 的供 给 与需求 ,比较 优势 动态 化理论 等 ) 如 。第三 种 流 派尝试 运 用 国际货 币体 系视角探 讨世 界经 济失衡 ,但 均缺乏 对 国际货币体 系造成世 界经 济失 衡 的传 导机 制 的证 明 5。 1 l
国的划分 ) 的 世 界 经 济 失 衡 是 难 以 避 免 的 ,赤 字 国 和 顺 差 国 均 应 对 世 界 经 济 再 平 衡 承 担 义 务 - 。总体来 看 ,从 国际货 币体 系角 度考察 世界经 济失衡 的文献 相对较 少 。 5 儿 儿 我 国学 者对此 问题 的认识 大 体与 国外学 者相 似 ,但 更偏重 对美 国经 济政 策 的批 判 ,绝大部 分学 者认 为 :人 民币汇率 不 是造成 世 界 经 济失 衡 的根 源 儿 ;美 国对华 出 E 高 技术 产 品 的歧 视 政 策u J l 0 和美 国 “ 消费 、低 储 蓄” 的 内部 经济 失 衡是 世 界 经济 失衡 的重 要原 因[ 高 1 ;再 平衡 的责任 应 主要 1
首先 ,梳理对 世界 经济 失衡 的研究 。 目前 ,大部分 国外学 者 比较偏 重从 以下 三个方 面讨论世 界
经济 失衡 的原 因。一是 从汇 率制 度 的角 度提 出人 民币低 估导致 了 中美经 常账 户失衡 ,人 民币应 至少
升值 4 %以上 以解决 当前 的美 国贸 易赤 字 困境 …_ 。二是J
其 中 ,王道平 、范 小云 (0 1 1 通过 建立 两个数量 模型 ,提 出 了对 国际货 币体 系与世界 经济 失衡 2 1 ) 6 -
立一个基 于公 共选择 理 论 和 国 际金 融理 论 的研 究框 架,指 出美 国政 治制 度 的 系统性 缺 陷
— —
“ 选票 至上 ”的公 共物 品供 给逻 辑决定 了当前 国际货 币体 系的形 成 ,而该体 系又通过
经常账 户与 资本 账户传 导机 制造 成 了世 界 经济失衡 的局 面。世 界 经济 失衡 的根 源在 于美 国 现行 的政 治制 度 。 因此 ,世 界 经济 的再平衡 与 美国政 治决策机 制 的改 革只是 同一 逻辑 的不 同表述 。 当前 再 平衡 进 程 受 阻的必 然结果是 ,贸易摩擦 和; 率争 端将 成为今后 相 当长 时期 1 2
第 3期 ( 第 15期 ) 总 6 2 1 年 5月 02
财 经 论 丛
Colc e s a s o i a c n o o c l t d E s y n F n n e a d Ec n mis e
No .3 ( e e a ,N .1 5 G n rl o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