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学科竞赛平台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论文

合集下载

以学科竞赛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与探讨

以学科竞赛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与探讨

以学科竞赛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与探讨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创新创业的重视及大学生竞争压力的加大,学科竞赛已成为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结合实践经验,探讨学科竞赛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参与学科竞赛的意义学科竞赛能够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实现技术创新与学术研究的平台,培养大学生的研究与施工能力,以及逻辑思维、组织协调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同时,参与学科竞赛还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1.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参赛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这对于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实际应用能力大有帮助。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改进自己的思考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精神将有助于他们在竞赛中更出色发挥。

2.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学科竞赛的一大特点是需要集体参赛,这就要求参赛者几乎每一个层面都要有一个完善的团队协作体系。

而团队协作是很多公司或者企业情境下需要的一种能力,在参加竞赛中,学生通过与团队分工、协调、沟通等一系列互相配合的行动锻炼自身的团队协作能力,这对于日后的就业发展也有很大帮助。

3.增强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意识:参与学科竞赛需要考验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参赛者对于所研究的问题要有深切的理解并产生一定的创新点,才能赢得比赛。

这种思维意识与创造性思维是日后能够深入研究等领域的必要素质,学生在参加竞赛过程中不断锤炼自己的创新能力,将在以后的学习与工作中受益匪浅。

二、竞赛项目的规划与实施1.了解官方竞赛信息:大学生学科竞赛通常由教育主管部门、高校、行业协会、企业等联合举办,各类赛项都有不同的特点和组织形式。

首先,学生可以在官方网站上查看相应的赛事信息,包括比赛时间、报名要求、与竞赛相关的配套资料等等。

2.联系导师或专业负责人此时,学生可以找到所在学院的导师或者相关负责人,询问他们是否带领学生参赛。

确定导师的任务,可以指导学生进行科研,针对性地找到比赛提出的问题,讨论研究并提供支持数据与文献。

开展学科竞赛促进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开展学科竞赛促进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开展学科竞赛促进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贾春梅陈霜霜摘要: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逐步走向大众教育,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如何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如何培养出具有高水平和有一定创新与实践能力的人才成为各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一直在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为此,各种学科竞赛也应运而生。

如数学建模、挑战杯、电子设计竞赛、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英语演讲、化学技能等。

本文分析了学科竞赛现状,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并在学科竞赛对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促进作用方面进行了着重介绍。

关键词: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实践Abstract: with the higher education from elite education to mass education gradually, higher education quality of teaching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the social concern. How to cultivate the needs of the community talent, how to cultivate a high level and have certain innovation and practical ability become various universities and education departments have been studying and discussing. Therefore, a variety of disciplines competition also arises at the historic moment. Such as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challenge cup, electronic design competition, computer programming contest, the English speech, chemical skills, etc.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ubject contest condition, and proposes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 countermeasures, and in the course contests on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practice ability the promoting function of the introduced emphatically.Keywords: course contests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practice一、学科竞赛定义及分类学科竞赛是在紧密结合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以竞赛的方法,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工作的能力,通过实践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学习和工作自信心的系列化活动。

浅谈学科竞赛对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升的思考

浅谈学科竞赛对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升的思考

学术研讨89浅谈学科克赛对犬学生创新卖践維力据升的思;|◊成都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陈二阳四川长江职业学院信息工程与数字创意系袁姜红在大学生培养过程中,学科比赛直接影响着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高校以学科竞赛为抓手,构建科学的创新实践教育机制,配套支持必要的资金及合理的奖惩机制,充分调动专业教师及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积极主动性,并不断加强低年级学生的专业基础及实践类课程教学,搭建学科竞赛平台,持续加大软硬件投入,培养一支高低年级相互传帮带、梯度合理的队伍,促进学科竞赛活动可持续发展,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1前言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大创新心培养支持力度,重视实用心培养。

2019^,教育部从原有大量学科竞赛中筛选出20余种行业影响力较大的比赛,作为重点支持学科竞赛。

这为高瞬养实践创新人才提出了明确的思想和目标。

学科比赛做为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近几年其理意义越来越被广泛认知。

一方面,可以与理论学习相辅相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可以改变学习观念,胳后SA社会和企业从事的产品研发环节提前到大学阶段进行,积累相题验,获得荣誉将有助于找到理想的工作。

2构建科学的创新实践教育机制(1)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一方面,转变实驰学模式,将竞赛内容转化为实践内容。

学科竞赛模式可与学生的实际应用相联系,可将竞赛内容转化为实验内容或大学生毕观目设计等,艇!J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决拒绝”填鸭式”实践教学模式。

另一方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培养过程质量管理。

启动本科生学籍清理工作,整肃学纪、学风。

全面梳理、修订本科生培养工作文件。

同时,施行分类培养,在整体提高本科的教学水平的前提下,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之路,重点培养一部分学有所长的学生,提高其学术创新能力。

(2)监督反馈机制。

要想有理想的学科比赛成绩,必须依靠团队的力量,集思广益。

为了共同的创新目标,具有相同兴趣和学术爱好的师生组成了创新团队,其中,学生是创新主体,教师是创新导师,学科比赛是创新载体。

基于学科竞赛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及实践

基于学科竞赛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及实践

基于学科竞赛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及实践学科竞赛作为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正在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学科竞赛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学术探索,更是一种全面提高个人素质的机会。

本文将探讨通过学科竞赛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及实践。

一、学科竞赛的意义学科竞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学科竞赛可以通过激励、挑战和竞争,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锻炼其团队合作、沟通协调和领导力等综合素质。

学科竞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促进其学习兴趣和发展潜力的发掘。

学科竞赛包括学科类竞赛和综合类竞赛。

学科类竞赛是指专门针对某一学科领域的竞赛,如物理竞赛、化学竞赛、数学竞赛等;综合类竞赛则是针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测试,如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模拟联合国竞赛、创意设计竞赛等。

1、创造良好的竞赛氛围学校应该创造一个良好的竞赛氛围,加强对学科竞赛的宣传和组织,鼓励学生参加多种竞赛。

教师也应加强自身素质的提升,不断追求教学的新思路。

2、组建竞赛团队学校应将学科竞赛纳入课程设置,组建竞赛团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竞赛,并对竞赛团队进行培训和指导,协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跨学科协作跨学科协作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学院应该加强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学科的融合,鼓励学生参加跨学科竞赛,从而为学生提供新的思维模式和创新切入点。

4、多种形式的竞赛竞赛比赛的形式应多样化,包括个人赛、团队赛、辩论赛、模拟赛等。

教师要将每种形式竞赛的特点分析清楚,将其引入教学。

这样能更好地使学生体验到竞赛比赛的魅力,还能让他们在竞赛中得到不同的收获。

四、学科竞赛的考察方式学科竞赛的评估应该综合考虑参赛者的个人表现、团队合作、项目内容和实践成果等多个方面,而非仅仅看重竞赛成绩。

学校应该完善竞赛的评估标准和考察方式,确保竞赛评估的公正性和专业性。

同时,竞赛评估的结果也应该及时反馈给学生,以便他们在竞赛过程中得到更好的指导和提升。

学科竞赛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学科竞赛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学科竞赛对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探索摘要学科竞赛的开展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促进专业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何更好地发挥学科竞赛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学科竞赛校企合作教学改革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大学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加,社会对大学生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使之凭借基础实力和特色实力,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取胜,就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多种形式的大学生学科竞赛在浙江省广泛开展,如财会信息化、电子商务、统计调查方案设计、工业设计、生命科学、力学、程序设计、英语演讲、电子设计、数学建模等,竞赛项目多、参与面广、在国内都引起了很大反响。

一、学科竞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有效载体学科竞赛的开展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促进专业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科竞赛的开展,有助于激发高校学生创新和竞争意识,发扬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而且,学科竞赛可以提高教师实践教学水平,同时促进课程体系的改革。

此外,学科竞赛还可以作为宣传学校形象的一个手段,提升学校知名度与竞争力。

以浙江省大学生财会信息化竞赛(高职高专组)为例,初赛采用封闭式考场,从上午8时至下午15:00时,由3名同学组成的团队完成中级会计师考试难度的3道会计业务题和2道财务管理题,采用ms office word完成竞赛答卷并统一打印。

高职组可以携带初、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初级会计实务》、《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教材,《企业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

高职高专组决赛,由参赛队(3名同学组成)从会计、财务管理二组题目分别抽取1题,加上另外1题必答题,共需要回答3题。

赛题以会计、财务基础知识、初赛案例相关问题分析为主。

每支参赛队伍答辩的总时间不超过10分钟。

每一答辩题目应由1位队员做主要回答,其他队员可作补充,回答时可使用答辩教室内的黑板进行演算。

以学科竞赛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与探讨

以学科竞赛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与探讨

以学科竞赛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与探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迅猛发展,创新能力成为了大学生求职中的一项重要竞争力。

因此,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就显得异常重要。

学科竞赛作为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途径,越来越受到广大学生的追捧。

首先,学科竞赛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学科竞赛更加注重实践性,更加具有挑战性,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从更高层次进行思考、研究和创新。

学科竞赛通过给学生创造一个创新、实践的环境,鼓励学生挑战极限、不断创新,并通过评选、展示等形式,激励学生的参与和成长,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其次,学科竞赛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

学科竞赛不仅仅是创新思维的展示,也是学科综合能力的考验。

竞赛项目的实现需要全方位的能力,包括专业知识的掌握、实践技能的运用、团队协作的能力、交流表达的能力等。

在学科竞赛中,学生不仅可以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还可以发掘自己的潜能,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最后,通过学科竞赛,大学生可以与其他学校或学科领域的学生进行交流,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学科竞赛不仅是学生展示自己创新成果的舞台,也是学生交流创新思路和经验的平台。

学生可以和来自不同学校和领域的同学交流,分享彼此的经验和见解,并从中汲取养分,丰富自己的思想和知识,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总之,学科竞赛是一种有效的形式,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并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交流与合作。

对于大学生来说,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不仅可以增加自己的竞争力,更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开拓自己的思路,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教育部门也应该加大对学科竞赛的支持和鼓励,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充满竞争和创新的教育氛围,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以学科竞赛为平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2019年精选文档

以学科竞赛为平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2019年精选文档

以学科竞赛为平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学科竞赛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有效手段和重要载体。

他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把他们的眼光从课堂延伸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另外对于营造创新教育的良好氛围,推进校风、学风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1 ,2] 。

教育部曾在2003 年就发布过关于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指导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通知》,要求学校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广大教师积极指导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以进一步推动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化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2] 。

国家如此重视学科竞赛工作,正是因为通过学科竞赛学生可以从各方面提高自身的能力。

本文结合本校的学科竞赛工作,就学生在准备学科竞赛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的问题展开探讨。

、学科竞赛弥补了教育漏洞,提供了创新能力发展平台早在1993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印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通知,要求全国教育体制改革,但是时至今日我国的教育模式仍不尽人意,存在诸多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弊端,其中首要的就是书本中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这种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只能跟着教师的思路,而自己的思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这就致使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提高受到了制约。

然而学科竞赛是一个良好的发展自身能力的平台,它可以弥补当前教育模式的不足[3 ,4] 。

就我校重点参与的电子商务竞赛,服务外包大赛和多媒体设计大赛而言,它就是一个很好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平台。

从竞赛的项目命题到项目结束,不管学生获奖与否他们的自身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正所谓创新源于实践,创新贯穿于实践,创新终于实践[5] 。

经过一个学科竞赛的准备过程,学生可以学习到很多课堂上无法学习到的知识。

二、重视学科竞赛准备过程,提高自身综合能力以学科竞赛平台为基础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学、团队分工协作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创新精神,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如图1 所示。

以学科竞赛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与探讨

以学科竞赛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与探讨

以学科竞赛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与探讨【摘要】学科竞赛在大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分析学科竞赛对大学生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综合素质以及职业发展的影响,探讨了学科竞赛在大学生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

研究认为,学科竞赛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还能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和竞争力。

学科竞赛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可以帮助大学生提升创新能力,培养团队意识,拓展视野,促进个人发展。

结论指出,学科竞赛对大学生的成长和未来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值得重视和推广。

【关键词】关键词: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综合素质、职业发展、有效途径、重要性、必要性。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大学生学科竞赛是指在特定学科领域中,通过参加各种学科竞赛来展示自己的才能和创新能力。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竞争的激烈化,学科竞赛在大学生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

学科竞赛可以促进大学生的自我提升和学术成长。

通过参加学科竞赛,大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广泛的知识领域,拓展自己的学术视野,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

学科竞赛是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的有效途径。

在竞赛中,大学生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并得到认可。

这种积极的学习体验可以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学科竞赛还可以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竞争力和就业竞争力。

参加学科竞赛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领导能力,培养他们在未来职场中所需要的素质和能力。

大学生参加学科竞赛不仅可以提升他们的学术水平和专业能力,更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2 研究意义学科竞赛作为大学生提升创新能力的一种途径,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学科竞赛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促进其在学术领域的深入探索和实践。

通过参与学科竞赛,大学生可以接触到前沿的学科知识和最新的研究成果,从而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建学科竞赛平台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摘要:学科竞赛是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之一,本文根据贺州学院近年来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和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赛事经验,针对机械与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从教学理念的创新,赛事创新平台的构建以及参赛过程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等方面,论述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的具体措施。

实践证明,赛事成绩明显提高,也促进了我院实践教学改革的。

abstract: subject competition is one of important platforms to stimulate undergraduates’ interest and potential and to train their innovative spirit and practical ability. according to the experience national undergraduate electronic design contest and mechanical innovation design competition of hezhou university in recent years, we discuss the concrete measures to raise undergraduates’ practical ability and to train their innovative mentality from different aspects, such as the creative teaching idea, the construction platform, management mechanisms and motivational mechanism in view of improvement of electronic and mechanical students’ practical and innovative ability.关键词:学科竞赛;实践创新能力;平台key words: subject competition;practical and innovativeability;platform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3-0272-020 引言作为我国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重要平台之一——学科竞赛,不仅是综合知识的平台,而且还是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优秀平台。

学科竞赛是考察学生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比赛,主要培养大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之后,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在内化的科学精神的指引之下,解决新问题、探索新知识的综合实践能力,是对大学生的创新观念和知识、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检验,同时也是培养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是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志之一,对学生的就业也有直接影响[1-4]。

近年来,学科竞赛作为机械、电子、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等学科的典型载体,被我国高校广泛进行素质教育改革和培养出既有创造性思维又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的学生方法之一。

为了加速推进全面素质教育改革进程,激发在校学生学习和动手实践的积极性,我们提出了以“构建学科竞赛平台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课题。

1 学科竞赛的地位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进步,参加各种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已成为当今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多数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科技竞赛活动的主要形式。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第二期工程》建设内容第一方面工作“大力提高高等学校教育质量”中的第10条,标题就是“推进大学生竞赛活动”。

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库”中也要统计全国性学科竞赛的成绩,并定期向社会公布。

在品牌专业评估指标中的创新能力的主要指标也是考察学科竞赛成绩。

可见,学科竞赛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以下结合笔者所在的贺州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系为例,浅议构建科技竞赛创新实践平台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2 构建学科竞赛创新实践平台,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搭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平台,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的措施很多,根据笔者近年来在组织学生参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活动中积累的经验,我们认为搭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平台的有效措施,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2.1 教学理念的创新作为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知识、引导他们开阔视野,还要让他们自由发挥,从变化中找规律,从不变中找创新。

因此,在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的过程中,教师教学理念的创新是非常有必要的。

教师要善于不断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了解专业最新发展状况,要有广阔的思维、独特的见解,能不断调整知识结构,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教学[8]。

为此,教师在教育理念上要实现两个转变:一是从“以教室为环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工具”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会学习会创造”为主的教育方式,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培养其创新心理素质;二是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思想和创新意识,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动机,增强学生自身参与创新设计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学生成为发现者、探索者、研究者、创新者。

机械与电子信息技术,都要求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解决某个实际问题,比如设计一台新机器或机构,需要实现一种特定的功能,肯定有多种设计方法,有时换一种思路,可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所以教师要站在一个更高层面来鼓励和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勇于不断地实践。

2.2 实践创新平台的建立创新之基在于实践,创新作品的实现必须有适宜于工程训练的实验实践基地[9-10]。

近几年,我院依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大环境,以电子电气实验室和机械工程自动化实验中心为依托,成立了大学生电子创新基地、电子协会、机械创新协会,机械创新设计基地,机械创新设计开放平台,该平台主要由机械创新设计实验中心、cad/cam教学实训中心、plc实验室、机电一体化实训中心,测量技术实验室、现代机械制造实验室、液压与气动实验室和学生创新活动指导中心组成。

同时,我院还举办了每年一度的学院“红五月”科技节,每届科技节历时近一个月,主要电子产品制作、机械设计、开展知识讲座、pro/e3d作品设计、autocad现场操作大赛、多媒体设计等多种形式的科技文化活动,每届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为参加每年9月份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和隔年一次的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奠定了基础。

我院机械电子类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以基地、机械创新开放平台和“红五月”科技节为支撑,开展课外学分活动和科技竞赛活动。

从工程实际应用出发,注重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工程基础知识,充分利用我院物电系近几年实验教学环节硬件设施的建设,加强实践实验教学环节,尽可能利用现代先进技术改造课程实验、创新设计训练以及制造技术实训,通过实践实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3 竞赛管理方法随着各种区内外科技竞赛活动的开展,我院已经充分认识了科技赛事活动对学生的积极影响,并成立了相应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领导小组,设立专门的科技竞赛小组,制定相应的《贺州学院学科竞赛管理办法》,明确学科竞赛由院教务处和相关系部统一管理。

2.4 经费保障学科竞赛的经费保证,经费投入是学科竞赛能够开展的物质保证。

我院学科竞赛的经费是由学科竞赛的主管部门教务处筹措学科竞赛所需经费,并设立了学科竞赛专项经费。

2.5 激励机制除了以管理制度的手段来保证学科竞赛的开展以外,好的激励机制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学科竞赛激励机制应包括学生、指导老师,针对指导教师,我们学校在《贺州学院教育教学奖励暂行办法》等相关文件中,对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并获奖的老师的奖励,物质和科研工作量均有明确的规定,参赛并获奖的学生也从物质和创新学分两方面均有一定的奖励。

3 获奖成效自2006年以来我院物电系组织学生参加了《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组织学生参加2011年和2012年举办的《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及每年一度的学院“红五月”科技节,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快速提高,竞赛中屡创佳绩。

近六年来的获奖情况,参与学生数达640人次,取得各级奖项420项,指导获奖的优秀指导教师达480人次。

4 结论我院是一所新升格的地方本科院校,与重点大学相比,生源的综合素质有一定差距,教师的水平也会参差不齐,实验设施和实践基地建设也比较薄弱,但是自从2006年我院升本以来,我们坚持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进行教学改革与探索,改变老师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依托实践创新平台,注重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工程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这几年我们的各种实践教学都取得了明显效果,很多学生在全国性大赛中获得了优异成绩:第一次参加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广西区中我们获得了一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三个三等奖和组织优秀奖的好成绩,在最近参加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广西区中获得了一个一等奖、三个二等奖、四个三等奖的好成绩;在201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广西区本科组获得了二个一等奖、三个二等奖、五个三等奖的好成绩。

他们在校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能力表现特别突出,就业状况相当被看好;对于毕业的学生能很快适应工作环境,很快成为工作单位的业务或技术中坚力量。

其成效获得了全院师生与社会的高度认可,对推动当前高校教学改革、实验室建设和实施素质教育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1]刘允,张雅芳.高校学科竞赛组织管理工作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14(4):31-34.[2]蒋西明,邓明,徐云.构建学科竞赛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2):130-132.[3]陈天虹,文献民,葛龙威等.依托学科竞赛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8,20(2):136-138.[4]张瑞成,陈至坤,王福斌.学科竞赛内容向大学生实践教学转化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7):130-132.[5]蒋柏焰.浅议高校学科竟赛竹理体系的构建[j].湖州职业技术学阮学报,2009,(3):72-78.[6]王树才,宗望远,丁幼春等.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高等农业教育,2007,(10):63-65.[7]冯林,芦新宇.大学生科技竞赛平台的建设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2007,(6):36-37.[8]吴文通,李和平,赖成瑜.基于赛事的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j].井冈山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9,(10):143-145.[9]李永祥,雷辉.构建机械创新设计开放平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中国大学教学,2009,(8):33-35.[10]刘允,张雅芳.高校学科竞赛组织管理工作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2010,(4):31-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