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茶鲜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测定(3学时)
测定茶多酚含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茶多酚的化学性质和生理功能。
2. 掌握测定茶多酚含量的实验原理和方法。
3. 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对分光光度法等实验技术的熟练程度。
4. 比较不同茶叶样品中茶多酚含量的差异。
二、实验原理茶多酚是茶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癌、降血脂、降血压等多种保健功效。
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叶中茶多酚的含量。
该方法基于茶多酚与特定试剂发生显色反应,根据吸光度与茶多酚含量成正比的关系,计算样品中茶多酚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绿茶、红茶、乌龙茶等茶叶样品- 茶多酚标准品- 乙醇、氢氧化钠、盐酸、硫酸等试剂- pH7.5磷酸盐缓冲液- 酒石酸亚铁溶液- 水为蒸馏水2. 实验仪器:- 分析天平- 分光光度计- 烧杯、试管、移液管、滴定管等玻璃仪器四、实验步骤1. 标准曲线的绘制:- 准备一系列已知浓度的茶多酚标准溶液。
- 将标准溶液与酒石酸亚铁溶液混合,在特定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 以茶多酚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 样品测定:- 称取一定量的茶叶样品,用乙醇提取茶多酚。
- 将提取液稀释至适当浓度。
- 将稀释后的样品溶液与酒石酸亚铁溶液混合,在特定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茶多酚的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绘制:- 在特定波长下,茶多酚标准溶液的吸光度与浓度呈线性关系。
- 标准曲线的线性回归方程为:A = 0.033C + 0.005,相关系数R² = 0.996。
2. 样品测定:- 绿茶、红茶、乌龙茶样品中茶多酚含量分别为:27.6%、24.2%、22.8%。
- 不同茶叶样品中茶多酚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可能与茶叶品种、产地、加工工艺等因素有关。
六、实验结论1. 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叶中茶多酚含量,方法简便、准确、可靠。
2. 绿茶、红茶、乌龙茶样品中茶多酚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可能与茶叶品种、产地、加工工艺等因素有关。
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测定的报告

朴东日: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一、试验目的本试验的目的在于掌握多酚氧化酶活性测定的一般原理及操作技术。
二、试验原理酚氧化酶(PPO)催化各种酚与O2氧化为醌。
本实验是采用邻苯二酚为底物,在0.2M磷酸氢二钠-0.1M柠檬酸缓冲液PH6.0的反应体系中,PPO催化邻苯二酚形成褐色的醌,在分光光度计410nm处使反应体系的OD值产生变化,通过OD值上升的读数变化确定PPO的酶活大小。
三、试验材料、试剂及试验用品材料:李子样本80个(按照80个预算药品)李子处理:果实发育早期、果实发育中期、果实发育后期、发育中期果实用1-MCP处理、发育中期果实用乙烯处理。
药品:预冷的磷酸缓冲液(pH6.4)20mL1mL(0.1mol/L)邻苯二酚4mL磷酸缓冲液(pH6.4)四、实验方法:1.PPO的提取取1g李子果肉样品,冰浴研磨,加入预冷的磷酸缓冲液(pH6.4)20mL,在4℃下离心(4200r/min)10min,取上清液为蜜柚果肉PPO酶提取液。
2.PPO活性测定采用比色法测定。
将1mL(0.1mol/L)邻苯二酚加入4mL磷酸缓冲液(pH6.4)中,加入1mL酶液,立即于波长420nm下测定吸光度的变化,每隔20s记录1次,共记录3min。
以不加酶提取液的反应液做对照,以每分钟吸光度变化0.01为1个PPO酶活性单位。
3.最后作吸光度A与反应时间的关系曲线图,依据曲线最初直线段的斜率(ΔA/t)计算PPO活力。
(注意空白为:2.5 mL缓冲液和0.5 mL 0.01 mol/L邻苯二酚溶液)一个酶活力单位定义为:以每分钟每毫升增加吸光值0.001的酶量为一个酶活力单位U。
4.多酚氧化酶酶活的计算公式:E=M×60/V (式1)式中:M—每秒钟增加的吸光值V—粗酶液的体积/mL。
植物五种酶活性检测方法

植物五种酶活性检测方法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选择茶树不同品种,每个茶枝接种5头叶蝉,按不同的时间点(0h/6h/12h/18h/24h/36h/48h/72h/96h)取样,每个样品重复三次,测定PPO/POD/PAL/CAT/LOX 五种酶活。
1、多酚化酶(Polyphenoloxidase,PPO)活性的测定适量茶鲜叶(3g),料液比1:2,加入内含5%PVP(w/v)经遇冷的pH为的柠檬酸-磷酸盐缓冲液(L),冰浴研磨,隔夜浸提12h,于4℃、9000r/min离心35min,取上清液,过滤得到初酶液。
取200ml初酶液,加入L柠檬酸-磷酸盐缓冲液200uL,混合反应液(L柠檬酸-磷酸盐缓冲液:脯氨酸:1%邻苯二酚=10:2:3),反应30min(37℃恒温水浴锅),6mol尿素终止反应,460nm波长测吸光度。
对照为不加邻苯二酚的反应混合液。
酶活性单位:本实验条件下,以邻苯二酚反应液在460nm处吸光度值每分钟增加为一个活性单位。
2、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ammonialyase,PAL)活性的测定称取新鲜样品于预冷研钵中,加入6ml L()硼酸钠-硼酸缓冲液,加入适量的石英砂,冰浴研磨后转入离心管中。
混匀后在4℃冰箱中浸提4h。
4℃10000r/min离心20min,取上清液即为酶提取液。
取酶提取液,加入由硼酸钠缓冲液配制的L L-苯丙氨酸,蒸馏水,摇匀,在40℃水浴上反应30min,冰浴中终止反应,测定OD290值,以相同体积缓冲液代替酶液进行同样的反应为对照。
PAL的酶活性以每小时在290nm处吸光度变化为一个活力单位。
3、脂氧合酶(linoleate:oxygen oxidoreductase,LOX)活性的测定取新鲜样品,加7ml经4℃预冷的1mol/L()的tris-HCL缓冲液冰浴上研磨。
植物五种酶活性检测方法

欢迎阅读选择茶树不同品种,每个茶枝接种5头叶蝉,按不同的时间点(0h/6h/12h/18h/24h/36h/48h/72h/96h)取样,每个样品重复三次,测定PPO/POD/PAL/CAT/LOX 五种酶活。
1、多酚化酶(Polyphenoloxidase ,PPO )活性的测定适量茶鲜叶(3g ),料液比1:2,加入内含5%PVP (w/v )经遇冷的pH 为7.2的柠檬酸-,取上取 1.2ml ((37℃恒合液。
0.01为2离心20min 取酶提取液0.2ml ,加入由硼酸钠缓冲液配制的0.1mol/LL-苯丙氨酸,2.8ml 蒸馏水,摇匀,在40℃水浴上反应30min ,冰浴中终止反应,测定OD290值,以相同体积缓冲液代替酶液进行同样的反应为对照。
PAL 的酶活性以每小时在290nm 处吸光度变化0.01OD 为一个活力单位。
3、脂氧合酶(linoleate:oxygenoxidoreductase ,LOX )活性的测定取0.2g新鲜样品,加7ml经4℃预冷的1mol/L(pH7.6)的tris-HCL缓冲液冰浴上研磨。
4℃、12000r/min离心25min,上层清液即为LOX酶提取液。
Lox酶活性单位以每分钟在234nm处吸光度变化0.01OD作为一个活力单位。
4、过氧化物酶(PDA)的活性测定(愈创木酚法)取0.5克剪碎叶片于预冷研钵中,加入5ml的提取介质0.05mol/LPH7.8的磷酸缓冲液(含1%PVP[取2-3ml5分ΔA470积(ml,5取(含1%PVP12h。
1000r/min离心20min,得到酶初提液。
取200mlPBS(0.15M,pH7.0),加入0.3092ml30%的H2O2(原液)摇匀即可。
取3ml反应液加入0.1ml(可视情况调整)酶液,以PBS为对照调零,测定OD240(紫外)。
(测定30s读数一次,5分钟)。
酶活性计算:以每minOD值减少0.01为1个酶活性单位(u)。
多酚氧化酶的实验报告

1. 了解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测定原理及方法。
2. 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操作技术。
3. 通过实验,分析影响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多酚氧化酶(PPO)是一种含铜的氧化酶,广泛存在于植物组织中。
在适宜的条件下,PPO催化酚类物质氧化形成醌类物质,使植物组织发生褐变。
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多酚氧化酶活性,以邻苯二酚为底物,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吸光度的变化来计算酶活性。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1. 材料:新鲜马铃薯、0.1mol/L邻苯二酚溶液、pH6.8磷酸盐缓冲液、NaF溶液、5%三氯乙酸溶液、硫脲、0.01mol/L间苯二酚、蒸馏水。
2. 仪器:分光光度计、匀浆机、离心机、恒温水浴、移液器、试管等。
四、实验步骤1. 酶液的制备:取新鲜马铃薯150g,洗净后切块,加入150mL NaF溶液,匀浆后用四层纱布过滤。
取滤液50mL,于3500r/min离心5-10min,取上清液。
2. 酶活性测定:取3支试管,分别编号为A、B、C。
向A、B、C三管中加入0.1mol/L邻苯二酚溶液1mL、pH6.8磷酸盐缓冲液2mL,向A、B管中加入酶液0.5mL,C管不加。
将三管置于恒温水浴中,在反应时间分别为0、10、20、30、40、50min时,取出A、B、C三管,分别加入5%三氯乙酸溶液1mL,摇匀后于41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3. 数据处理:以邻苯二酚为标准曲线,计算酶活性。
五、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的绘制:以邻苯二酚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 酶活性计算:根据标准曲线,计算不同反应时间下的酶活性。
3.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分析:通过实验,分析温度、pH、底物浓度、酶浓度等对酶活性的影响。
1. 成功掌握了分光光度法测定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原理及操作技术。
2. 通过实验,分析了影响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因素,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依据。
七、实验讨论1. 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温度对酶活性有显著影响。
天然产物活性成分检测实验册

实验一:茶叶(铁观音)中茶多酚的粗提取与含量测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并熟悉茶多酚的元素组成、结构构成、理化性质。
2、掌握溶剂萃取法粗提取茶多酚的原理与操作。
3、掌握酒石酸铁比色法测定茶多酚的含量的原理及操作。
4、了解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和应用:茶多酚(Tea Polyphenols)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包括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
其中以黄烷醇类物质(儿茶素)最为重要。
茶多酚又称茶鞣或茶单宁,是形成茶叶色香味的主要成份之一,也是茶叶中有保健功能的主要成份之一。
研究表明,茶多酚等活性物质具解毒和抗辐射作用,能有效地阻止放射性物质侵入骨髓,并可使锶90和钴60迅速排出体外,被健康及医学界誉为“辐射克星”。
目前国内外茶多酚粗品的提取的方法主要有:溶剂萃取法、离子沉淀法、树脂吸附分离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超声波浸提方法、微波浸提法等等。
在这些提取茶多酚的方法中,每种方法都有它各自的针对性和使用范围,使用时要根据各自的情况而定。
根据实验室的条件及实验要求,本实验采用溶剂萃取法对干茶叶中的茶多酚进行粗提取,即利用茶多酚易溶于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的原理进行液-液萃取。
茶多酚的测定方法有高锰酸钾直接滴定法和酒石酸铁比色法,由于高锰酸钾直接滴定法操作比较复杂,且靠肉眼观察颜色判断终点,如果样品溶液颜色较深时,可能影响测定结果。
本实验将应用酒石酸铁比色法测定茶多酚的含量。
酒石酸铁能与茶多酚生成紫褐色络合物,络合物溶液颜色的深浅与茶多酚的含量成正比。
因此可以用比色方法测定。
该法可避免高锰酸钾滴定法所产生的人为视觉误差。
三、实验仪器、材料和试剂实验仪器:分光光度计、干燥箱、电子天平、pH计、真空泵、纱布、漏斗、旋转蒸发仪、250ml 容量瓶、50ml 容量瓶、分液漏斗实验材料:干茶叶(市售散装茶即可)实验试剂:硫酸亚铁(FeSO4·7H2O) ,酒石酸钾钠(KNaC4H4O6·4H2O) ,磷酸氢二钠(Na2HPO4·12H2O) ,磷酸二氢钠(NaH2PO4·2H2O) ,乙酸乙酯。
多酚氧化酶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多酚氧化酶(PPO)在植物组织中的作用及其活性测定的原理。
2. 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PPO活性的操作技术。
3. 分析不同条件下PPO活性的变化,如pH值、温度等。
二、实验原理多酚氧化酶是一种含铜的氧化酶,广泛存在于植物组织中。
它能够催化酚类物质与氧气反应生成醌类物质,进而引起植物组织的褐变。
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PPO的活性,通过测量反应体系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变化来反映酶的活性。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1. 实验材料:马铃薯、茶叶、茶叶提取物等。
2. 试剂:0.03M磷酸缓冲液(pH 6.0)、0.01mol/L邻苯二酚溶液、5%三氯乙酸溶液、0.01mol/L的间苯二酚溶液、0.01mol/L的NaF溶液、pH 6.8的磷酸盐缓冲液、硫脲等。
四、实验步骤1. 酶提取:取一定量的马铃薯或茶叶,加入适量磷酸缓冲液(pH 6.0),用匀浆机充分匀浆,过滤,收集滤液。
2. 酶活性测定:取适量酶液,加入0.01mol/L邻苯二酚溶液,在41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3. 酶活性计算:根据吸光度变化计算酶活性,公式如下:\[ 酶活性 = \frac{ΔA}{Δt} \times V_{底物} \]其中,ΔA为吸光度变化,Δt为反应时间,V_{底物}为底物体积。
4. 影响因素实验:分别考察pH值、温度、底物浓度等因素对PPO活性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酶活性测定: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得到不同样品的酶活性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样品的酶活性| 样品 | 酶活性(U/mg) || -------- | -------------- || 马铃薯 | 1.23 || 茶叶 | 0.98 || 茶叶提取物 | 1.57 |从表1可以看出,茶叶提取物的酶活性最高,马铃薯次之,茶叶最低。
2. 影响因素实验:(1)pH值:在pH 4.0~7.0范围内,PPO活性随pH值升高而增加,在pH 6.0时达到最大值,随后逐渐下降。
茶叶多酚氧化酶最佳温度之活性测试

實驗 10蘋果中多酚氧化酶最適溫度的測定江南大學《食品化學》課程小組一、目的●了解多酚氧化酶所催化的反應及酶促褐變的原理●熟悉多酚氧化酶活力測定的方法,能獨立完成多酚氧化酶的提取和活力測定。
二、儀器及材料●儀器●天平、組織搗碎機、水循環真空泵、抽濾瓶、布氏漏斗、濾紙、電吹風、磁力攪拌器、轉子、水浴鍋、製冰機、分光光度計●樣品和試劑●凍藏蘋果小塊、 0.05 mol/L 磷酸鹽緩衝液( pH6.5 )、丙酮、 0.2mol/L磷酸鹽緩衝液( pH6.5 )、 0.01mol/L 兒茶酚溶液三、原理●多酚氧化酶催化的反應●一元酚羥基化●鄰 - 二酚氧化●如果採用鄰-二酚氧化作物,隨著酶催化反應進行,反應混合物的吸光值因鄰-苯酉昆量增加而變大,因此可採用分光光度計測定多酚氧化酶之活性。
Polyphenol oxidase (PPO)四、實驗步驟1.多酚氧化酶粗提液的製備:將冷凍的蘋果(塊)100克+400毫升的丙酮(預冷至-26℃),均質化得之漿液,迅速抽氣過濾(不織布或是雙層棉布)保留沉澱物,用冷風烘乾到丙酮無殘留(無丙酮味道)。
丙酮粉溶至150ml 0.05mol/L (PH6.5) 磷酸鹽緩衝溶液(PBS)中,於冰浴條件之下不斷地攪拌30min,並於冷凍離心(3000rpm 10min),所得之上清液即為多酚氧化酶提取液。
2.測定不同溫度下蘋果中多酚氧化酶之活力:於離心管中加入2ml 0.2mol/L 磷酸鹽緩衝液+0.7ml 兒茶酚溶液,於一定的溫度條件之下(5、15、25、35、45、55℃)攪拌並保溫5min,再加入0.3ml 在相同溫度下保溫5min之酶液,立即攪拌並監測反應,在 400nm處吸光值之變化(2min內,每15sec讀數一回)。
五、數據處理● 1 、以吸光值為縱坐標,反應時間為橫坐標,作出反應曲線,從曲線最初的直線部分的斜率計算出多酚氧化酶的活力,每分鐘吸光值增加 1 定義為一個酶活力單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茶鲜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测定(3学时)
一、目的要求
1、通过实验,掌握茶叶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2、理解酶活性测定常规方法及一般原理。
二、基本原理
茶叶多酚氧化酶是茶树体内最重要的酶类之一,它不仅在茶树生理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在茶叶加工,尤其在红茶制造过程中,催化多酚类物质的氧化也起着主导作用。
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检测方法,包括检压法、分光光度法、氧电极法和滴定法等。
多酚氧化酶是一种含铜的氧化酶,在一定的温度、pH条件下,有氧存在时,能使催化邻苯二酚氧化生成有色物质,单位时间内有色物质在460nm处的吸光度与酶活性强弱成正相关,即可计算出多酚氧化酶的活力和比活性。
反应式如下:
多酚氧化酶
邻苯二酚(儿茶酚)+1∕2 O2 ——————→ 邻醌+H2O
三、仪器及试剂
1、材料:茶树鲜叶。
2、仪器:721型分光光度计;离心机;恒温水浴;研钵或匀浆机;试管;移液管;纱布袋等。
3、试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0.1M磷酸缓冲液(pH6.5);硫酸铵;1%邻苯二酚溶液;0.1%脯氨酸溶液;6M尿素溶液或20%三氯醋酸。
四、操作步骤
1、粗酶液的制备:称取洗尽茶树鲜叶5.0g于研钵(或匀浆机)中,加入2g 不溶性聚乙烯吡咯烷酮(事先用蒸馏水浸洗,然后过滤以除去杂质)和100ml 0.1M pH6.5磷酸缓冲液,磨成匀浆,用几层纱布袋过滤,滤液加入30%饱和度硫酸铵,离心除沉淀,上清液再加硫酸铵使达60%饱和度,离心收集沉淀。
将所得沉淀溶于2~3ml 0.1M pH6.5磷酸缓冲液中,即为粗制酶液。
2、活性酶的测定:取酶液1ml于离心管中,加入3ml反应混合液(2.0ml 0.1M pH6.5磷酸缓冲液,0.6ml 1%邻苯二酚溶液;0.4ml 0.1%脯氨酸溶液),在37℃恒温水浴中保温10min,立即加入6M尿素溶液3ml或20%三氯醋酸1ml终止反应。
4000rpm离心10min。
取上清液,用1cm比色皿,在460nm波长处,在1~2min内测定吸光度值(A)。
空白对照用缓冲液代替反应液中的邻苯二酚,其它条件相同。
五、结果计算
以每克样每分钟内A460增加0.1为1个酶活力单位。
A460×酶提取液总量(ml)
酶活力(0.1A•g-1•min-1)=——————————————————————————
0.1×反应时间(min)×样品鲜重(g)×测定时酶液用量(ml)
六、注意事项
1、反应混合液必须现配现用,否则会因邻苯二酚自动氧化而失效;邻苯二酚还可用儿茶素代替。
2、脯氨酸是用作有色氧化产物形成的稳定剂和加速剂。
3、聚乙烯吡咯烷酮是用作多酚类吸附剂,亦可用聚酰胺及TWEEN80等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