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
湖北省

1.湖北省简称“鄂”,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行政区。
湖北在中国中部、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北接河南省,东连安徽省,东南和南邻江西、湖南两省,西靠重庆市,西北与陕西省为邻。
东西长约740公里,南北宽约470公里,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95%,居全国第13位。
省会是武汉市。
湖北又称“千湖之省”,以在洞庭湖之北而得名。
春秋时期属于楚国,西部为楚文化的发源,东部大部分被沼泽覆盖,是历史上著名的“云梦泽”。
省会是中部地区唯一的副省级城市、中部地区龙头城市——武汉市。
宜昌市、襄阳市为省域副中心城市,黄石市为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
湖北省是国家的经济中心,交通枢纽,是全世界在校大学生最多的地区,全省有1个副省级城市,11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3个省直管市,1个省直管林区(神农架),38个市辖区,24个县级市,38个县,2个自治县。
2.湖北省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正处于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过渡地带,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岗地和平原兼备。
山地约占全省总面积55.5%,丘陵和岗地占24.5%,平原湖区占20%。
地势高低相差悬殊,西部号称“华中屋脊”的神农架最高峰神农顶,海拔达3105米;东部平原的监利县谭家渊附近,地面高程为零。
全省西、北、东三面被武陵山、巫山、大巴山、武当山、桐柏山、大别山、幕阜山、大洪山等山地环绕,山前丘陵岗地广布,中南部为江汉平原,与湖南省洞庭湖平原连成一片。
全省地势呈三面高起、中间低平、向南敞开、北有缺口的不完整盆地区域。
湖北省三面环山,西部是大巴山区,东北部是大别山区,东部为幕阜山丘陵,中南部为江汉平原,长江横穿全省,长江三峡有两峡在湖北境内,在湖北境内一段是长江弯道最多的“荆江河曲”,湖泊众多。
大巴山东段的神农架在远古冰河时期受周围山地的保护,成为动植物的避难所,有许多活化石孓遗物种被保护下来,武当山位于西北部十堰境内。
湖北省地理位置为北纬29°05′~33°20′、东经108°21′~116°07′之间,主要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特征。
关于湖北的特色介绍

1
细雨飘摇ing,知识分享,文档创作
关于湖北的特色都有哪些,简单介绍。
答:湖北省,简称“鄂”,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武
汉,地处中国中部地区。
湖北省地势大致为东、西、北三面环山,中
间低平,略呈向南敞开的不完整盆地。
湖北的特色都有哪些特色呢?介绍如下:
1、湖北文化特色:湖北是先秦时期楚国的地域,早在先秦时期,
这里的文明已经相当繁荣,楚地制作的青铜器、丝织与刺绣、漆器已
经达到了相当精美的程度,带有鲜明楚文化特点的哲学、艺术以及宗
教已经发展得较为完备。
2、湖北饮食特色:湖北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鄂菜以“水产
为本,鲜为主”的特色,以团头鲂、鯝、鳜、鳜鲫、鱼、鳝、乌鳢、春
鱼、甲鱼等10大名贵淡水鱼作为烹饪原料,拥有数百种风味鱼菜,几十
种风味鱼席。
3、湖北物产特色:咸宁市桂花乡,以盛产桂花著称湖北,这里生
长有金桂、银桂和丹桂等几种桂花,大量的桂花除带来浓烈的芬芳外,
人们把它用来腌制糖桂花,为食品糕点带来原料。
4、湖北民俗风情特色:生活在湖北省的土家族,因武陵山而益
增其勇,而武陵山又因土家族而愈显其灵,真所谓物华天宝而人杰地
灵。
5、湖北文学特色:楚辞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
诗体。
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声韵,叙写楚地的山
川人物、历史风情,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湖北省简介

湖北省(Hubei Sheng)简称鄂。
在长江中游,洞庭湖北。
以在洞庭湖之北而得名。
宋初置荆湖北路,简称湖北路,湖北之名始此。
元代江南部分属湖广行中书省,设有荆湖道宣慰司,简称“湖北”。
以在洞庭湖之北而命名,因省会武昌在唐、宋时称鄂州,故亦简称“鄂”。
武汉市武汉市(Wuuhan Shi)位于东经114.3°,北纬30.5°,在湖北省东部,长江与汉江合流处。
1949年由武昌,汉口、汉阳三镇置武汉市,取三镇首字为名。
黄陂县(Huangpi Xian)位于东经114.3°,北纬30. 8°,在湖北省武汉市以北,滠水流域。
据唐代《黄陂记》:“黄陂在汝州,汝州有三十六驻,黄陂最大,溉田千顷,盖黄陂之来由也”。
一说源于三国时期,“黄”指黄祖兴建的城垣“黄城”,“陂”指武湖。
黄陂为黄城和武湖的合称。
北周置黄陂县。
新洲县(Xinzhou Xian)位于东经114.8°,北纬30.8°,在湖北省东部,武汉市东北,长江北岸。
1951年由黄冈县析置。
据《乾隆黄冈县志》:“邾县俗名新洲,又名旧州。
”唐末因地处举水冲积平原,在“州”前加“水”旁,以示区别,遂名新洲。
黄石市黄石市(Huangshi Shi)位于东经115.0°,北纬30.1°,在湖北省东部,在武汉市东南。
1950年设黄石市,因大治县的黄石港得名。
一说因黄石山得名。
大冶市(Daye Shi)位于东经114.9°,北纬30.0°,在湖北省东南部,长江南岸。
宋乾德五年(967年)设大冶县,因县境矿藏丰富,不少朝代在此大兴炉冶,故取名大冶县。
1994年设市。
阳新县(Yangxin Xian)位于东经115.2°,北纬29.7°,在湖北省武汉市东南面。
三国吴置阳新县,隋改永兴县,1914年复改阳新县。
襄樊市(Xiangfan Shi)位于东经112.1°,北纬32.0°,在湖北省北部,汉置襄阳县,1950年以襄阳、樊城两镇合并置襄樊市,取二镇首字为名。
湖北省

5
了解下下湖北省的人口情况
湖北人口在全国排第9位,位居中部第4位。 湖北城镇化水平在中部第一, 老年人口比重也几乎是中部第一
湖北的自然资源可以养活1亿人口,目前常 住人口在5725万人,户籍人口他也不过 6100多万左右
6
来
看
看
吧
7
武汉市
欢迎来 到武汉 市!
8
湖北 三峡
湖北神农溪
湖北武当山
湖北神农架
这些知识 你都知道 吗
大家跟我圈一圈
• 东邻安徽,南界江西、湖南,西连重庆,西北与 陕西接壤,北与河南毗邻。
3
来看看这的自然资源吧
• • • • •
土地资源 水资源 生物资源 矿产资源 能源资源
中国第4位
4
• 全省共发现矿产131种
磷、红金石、硅灰石、石榴石、泥灰岩 居中国首位 铁、铜、石膏、岩盐、金、汞、锰、钒、镍 占中国前7位
湖北省队长:黄佳萍ຫໍສະໝຸດ 队员:王诗琳 杨依婷 黄佳颖
1
你能找到 湖北省吗?
2
让我们来认识下湖北省
• 湖北省简称鄂。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之北, • 春秋战国时为楚国地,宋时为荆湖北路,元属湖 南江北行省,清置湖北省。 • 全省面积18万多平方千米。省会武汉。 • 地跨东经108°21′42″-116°07′50″、北纬 29°01′53″-33°6′47″。 • 东西长约740公里,南北宽约470公里。 • 全省国土总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 的1.94%。
9
湖北三峡大坝
你知道这 是哪吗?
湖北长江三峡
1T制作:黄佳颖
朗读:杨依婷 黄佳萍
11
湖北常识

【河流与湖泊】 湖北境内除长江、汉江干流外,省内各级河流河长5公里以上的有4 228条,另有中小河流1 193条,河流总长5.92万公里,其中河长在100公里以上的河流41条。长江自西向东,流贯省内26个县市,西起巴东县鳊鱼溪河口入境,东至黄梅滨江出境,流程1 041公里。境内的长江支流有汉水、沮水、漳水、清江、东荆河、陆水、滠水、倒水、举水、巴水、浠水、富水等。其中汉水为长江中游最大支流,在湖北境内由西北趋东南,流经13个县市,由陕西白河县将军河进入湖北郧西县,至武汉汇入长江,流程858公里。
【地势地貌】 全省地势大致为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间低平,略呈向南敞开的不完整盆地。
在全省总面积中,山地占56%,丘陵占24%,平原湖区占20%。
山地。全省山地大致分为四大块。西北山地为秦岭东延部分和大巴山的东段。秦岭东延部分称武当山脉,呈北西-南东走向,群山叠嶂,岭脊海拔一般在1 000米以上,最高处为武当山天柱峰,海拔1 621米。大巴山东段由神农架、荆山、巫山组成,森林茂密,河谷幽深。神农架最高峰为神农顶,海拔3 105米,素有“华中第一峰”之称。荆山呈北西-南东走向,其地势向南趋降为海拔250-500米的丘陵地带。巫山地质复杂,水流侵蚀作用强烈,一般相对高度在700-1 500米之间,局部达2 000余米。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其间,形成雄奇壮美的长江三峡,水利资源极其丰富。西南山地为云贵高原的东北延伸部分,主要有大娄山和武陵山,呈北东-南西走向,一般海拔高度700-1 000米,最高处狮子垴海拔2 152米。东北山地为绵亘于豫、鄂、皖边境的桐柏山、大别山脉,呈北西-南东走向。桐柏山主峰太白顶海拔1 140米,大别山主峰天堂寨海拔1 729米。东南山地为蜿蜒于湘、鄂、赣边境的幕阜山脉,略呈西南-东北走向,主峰老鸦尖海拔1 656米。
湖北有多少个市

湖北一共有17个地级行市。
截止到2021年12月湖北省共有十七个城市、分别是:武汉市、黄石市、襄阳市、十堰市、荆州市、宜昌市、荆门市、鄂州市、孝感市、黄冈市、咸宁市、随州市、恩施市、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神农架林区。
1、副省级市:武汉市;
2、地级市:襄阳、宜昌、荆州、孝感、黄石、十堰、黄冈、荆门、鄂州、随州、咸宁;
3、地级州:恩施;
4、省直管林区:神农架;
5、省辖市:天门、潜江、仙桃;
6、县级市:大冶、丹江口、宜都、当阳、枝江、老河口、枣阳、宜城、钟祥、应城、安陆、汉川、石首、洪湖、松滋、麻城、武穴、赤壁、广水、恩施、利川。
湖北省人口:
截至2019年末,湖北省常住人口5927万人,其中,城镇3615.47万人,乡村2311.53万人。
城镇化率达到61%。
全年出生人口67.21
万人,出生率为11.35‰;死亡人口41.93万人,死亡率为7.0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27‰。
湖北简介课件

湖北省政府和社会各界积极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通过
政策扶持、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等措施,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利
用和创新发展。
03
湖北经济发展现状与产业优势
经济总量及增长速度
湖北省经济总量持续增长, 2022年GDP突破5万亿元大关,
位居全国前列。
经济增长速度稳定,近年来保持 在中高速增长水平,展现出强劲
职业教育成果
湖北省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建立 了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为各行 各业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
人才。
产教融合成果
湖北省积极推进产教融合,加强 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符合 市场需求的人才,取得了显著成
效。
未来教育发展趋势预测
1 2
智能化教育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教育将更加智能 化,包括智能教学、智能评估等,提高教育效率 和质量。
湖北简介课件
目录
• 湖北地理与自然环境 • 湖北历史与文化传承 • 湖北经济发展现状与产业优势 • 湖北旅游资源与特色景点 • 湖北教育事业发展概况 • 湖北科技创新实力展示
01
湖北地理与自然环境
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地理位置
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偏南,长江中游 ,洞庭湖以北。
地形地貌
湖北省地形大致为东、西、北三面环 山,中间低平,略呈向南敞开的不完 整盆地。在全省总面积中,山地占 56%,丘陵占24%,平原湖区占20% 。
人才队伍
湖北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拥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 和高水平研发团队,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情况
转化成果
湖北在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方面取得了 显著成效,多项重大科研成果成功转 化为生产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 重要贡献。
湖北简介ppt

湖北简介ppt•湖北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与成就目录•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教育科技事业进步与贡献•未来发展规划与目标展望01湖北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位于中国中部,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交通枢纽“九省通衢”之称,水陆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及优势010204气候特点与四季风光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温暖湿润,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干燥,冬季寒冷少雪四季风光各异,旅游资源丰富03水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自然资源丰富度01020304长江、汉江等河流纵横交错,湖泊众多磷、铁、铜、金等矿产资源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生物多样性丰富黄鹤楼、武当山、三峡等著名景点实施长江大保护战略,加强水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推进林业生态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和绿化水平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推广生态农业和绿色生活方式,促进可持续发展01020304生态环境保护举措02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古代文明遗址与历史文化名城长江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湖北拥有众多古代文明遗址,如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等,展现了长江文明的辉煌历史。
历史文化名城荆州、武汉、襄阳等城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文物古迹众多湖北境内有大量的文物古迹,如黄鹤楼、古琴台、明显陵等,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01湖北拥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汉剧、楚剧、黄梅戏等,这些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保护与传承措施得力02湖北省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通过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加强传承人培养和资金支持等措施,有力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融合03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湖北也积极探索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融合,创造出更具时代特色的文化产品。
民俗风情展示活动丰富多样民俗活动丰富多彩湖北的民俗活动种类繁多,如舞龙舞狮、划龙舟、赶庙会等,这些活动充满了浓郁的民间气息和地方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
行政区划
湖北省管辖6地区:黄冈地区、孝感地区、咸宁地区、荆州地区、宜昌地区、郧阳地区;1自治州: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8省辖市:武汉市、黄石市、十堰市、沙市、宜昌市、襄樊市、荆门市、鄂州市,22个县级市,46个县,2个自治县,1个林区。
截至2013年,湖北省有12个省辖市(其中1个副省级城市)、1个自治州、38个市辖区、24个县级市(其中3个直管市)、38个县、2个自治县、1个林区。
全省国土总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94%。
[2]
湖北省行政区划一览表
市级区划区县级区划
武汉市硚口区、汉阳区、武昌区、青山区、洪山区、东西湖区、黄陂区、江夏区、蔡甸区、汉南区、新洲区
黄石市黄石港区、西塞山区、下陆区、铁山区、大冶市、阳新县
十堰市茅箭区、张湾区、丹江口市、郧县、郧西县、竹山县、竹溪县、房县
荆州市沙市区、荆州区、公安县、监利县、江陵县、石首市、洪湖市
宜昌市西陵区、伍家岗区、点军区、猇亭区、夷陵区、远安县、兴山县、秭归县、宜都市、当阳市、枝江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
襄阳市襄城区、樊城区、襄州区、南漳县、谷城县、保康县、枣阳市、宜城市、老河口市
鄂州市梁子湖区、华容区、鄂城区
荆门市东宝区、掇刀区、京山县、沙洋县、钟祥市
黄冈市黄州区、团风县、红安县、罗田县、英山县、浠水县、蕲春县、黄梅县、麻城市、武穴市
孝感市孝南区、孝昌县、大悟县、云梦县、应城市、安陆市、汉川市咸宁市咸安区、嘉鱼县、通城县、崇阳县、通山县、赤壁市
仙桃市辖3个街道、15个镇
潜江市辖7个办事处、10个镇、6个管理区(农场)、1 个省级经济开发区。
神农架林区辖6镇2乡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利川市、建始县、巴东县、咸丰县、宣恩县、来凤县、鹤峰县
天门市3个街道办事处、20个镇随州市曾都区、广水市、随县
全省常住人口分布表(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
地区人口数(人)武汉市9785392
襄阳市5500307
十堰市3340843
孝感市5284542
荆州市5691707 黄石市2429318 宜昌市4059686 鄂州市1048672 荆门市2873687 黄冈市6162072 咸宁市2462583 随州市2162222 恩施州3290294 仙桃市1175085 潜江市946277 天门市1418913 神农架林区76140
湖北省行政区划
副省级市
▪武汉市
地级市▪黄石市▪十堰市▪荆州市▪宜昌市▪襄阳市▪鄂州市▪荆门市▪孝感市▪黄冈市▪咸宁市▪随州市
自治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省直辖县级行政区▪仙桃市▪天门市▪潜江市▪神农架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