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51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合集下载

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水温控制系统的设计文献综述

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水温控制系统的设计文献综述

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水温控制系统的设计文献综述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水温控制系统的设计文献综述一、引言水温控制系统在工业、家电、农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单片机作为微控制器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AT89C51单片机作为一种常用的单片机,具有性能稳定、价格低廉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水温控制系统的设计中。

本文将对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水温控制系统的设计进行文献综述。

二、AT89C51单片机简介AT89C51是一种常用的8位单片机,由美国ATMEL公司生产。

它具有4K字节的Flash 存储器、128字节的RAM、32位I/O端口、两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一个5向量两级中断结构、一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等功能。

AT89C51单片机适用于各种控制领域,如温度、湿度、压力等。

三、水温控制系统设计水温控制系统主要由温度传感器、单片机控制器、执行器等组成。

传感器负责采集水温信息,并将信息传递给单片机控制器。

单片机控制器根据设定的温度值与实际水温的差值,通过执行器调节加热元件的工作状态,从而实现水温的自动控制。

在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水温控制系统中,常用的温度传感器有热敏电阻、热电偶等。

执行器则可以选择继电器、可控硅等设备,用于控制加热元件的工作状态。

为了实现精确的温度控制,可以采用模糊控制、PID控制等控制算法。

四、AT89C51单片机在水温控制系统中的应用AT89C51单片机在水温控制系统中主要负责温度信号的采集、处理和控制输出。

通过编程实现温度信号的采集和转换,并根据设定值与实际水温的差值,通过执行器调节加热元件的工作状态,从而实现水温的自动控制。

此外,AT89C51单片机还可以实现报警、显示等功能,提高系统的智能化程度。

五、总结与展望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水温控制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实现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温度控制中。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水温控制系统的精度和智能化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

基于51单片机的的温度报警器设计

基于51单片机的的温度报警器设计

1引言 (1)1.1 单片机的应用背景 (1)2 总体设计方案 (2)2.1 功能简介 (2)2.2 设计思路 (2)2.3 芯片器材 (3)3 硬件设计 (3)3.1 AT89C51 (3)3.1.1 AT98C51引脚图 (3)3.1.2 AT89C51结构特点 (5)3.2 温度获取 (5) (7)3.3 时钟电路 (8)3.4 温度显示电路 (8)3.5报警电路 (10) (10)4 程序设计 (10)4.1 程序流程图 (11)4.2 初始化子程序 (11)4.3 读子程序 (12)4.4 写子程序 (13)4.5 数据处理子程序 (13)4.6 显示子程序 (15)4.7报警子程序 (17)5 实验仿真 (18) (18)6 总结 (19)参考文献 (20)附录 (21)1引言1.1 单片机的应用背景目前单片机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几乎很难找到哪个领域没有单片机的踪迹。

导弹的导航装置,飞机上各种仪表的控制,计算机的网络通信与数据传输,工业自动化过程的实时控制和数据处理,广泛使用的各种智能IC卡,民用豪华轿车的安全保障系统,录象机、摄像机、全自动洗衣机的控制,以及程控玩具、电子宠物等等,这些都离不开单片机,更不用说自动控制领域的机器人、智能仪表、医疗机械了。

世面上主要的单片机类型有Motorola 单片机、Microchip 单片机、东芝单片机、8051单片机、Atmel 单片机等。

此次课设中用到的是ATMEL公司,下面着重介绍一下ATMEL公司的单片机。

ATMEL 公司是世界上著名的高性能低功耗非易失性存储器和数字集成电路的一流半导体制造公司。

ATMEL 公司最令人注目的是它的EEPROM 电可擦除技术闪速存储器技术和质量高可靠性的生产技术。

在CMOS 器件生产领域中,ATMEL 的先进设计水平优秀的生产工艺及封装技术一直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

这些技术用于单片机生产,使单片机也具有优秀的品质在结构性能和功能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ATMEL 公司的单片机是目前世界上一种独具特色。

基于51单片机的仓储温度采集测控系统设计

基于51单片机的仓储温度采集测控系统设计
功能 。
[ 关键词 ] 片机 单
1引 言 .
温度采集测控 系统设 计
随着单 片机和传感技术 的迅速发展 , 自 检测 领域发生了巨大变 动 化 , 室环境 自动监测控制方面 的研究有 了明显 的进展 , 温 并且必将 以其 优异 的性能价格 比, 逐步取代传统 的温度控制措施 。防潮 、 防霉 、 防腐 、 防爆 是仓库 日 常工作 的重要 内容 , 是衡量仓库管理质量 的重要指标 。 它 直接影响到储备物资 的使用寿命 和工作可靠性 。为保证 日常工作的顺 利进行 , 问题是加强仓库 内温度与湿度的监测工作 。 首要 传统 的方法是 用 与湿度表 、 毛发湿度表 、 双金 属式测量计 和湿 度试纸等测试 器材 , 通 过 人工进行 检测 , 对不符合温度和湿度要求 的库 房进行通风 、 去湿和降 温等 工作 。这种人工测试方法费时费力 、 效率低 , 测试的温度及湿度 且 误差 大 , 随机性 大。因此我们需要一种造价 低廉 、 使用方便且测量准确
的温 湿 度 测 量 仪 。
近年来 ,利用智能化数字式温度传感器 以实现温度信息的在线检 测 已成为温度检测技术 的一种发展趋势。 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 , 对其 要求越来越 高, 需求越来越迫切 。 传感器技 术已成 为衡量一个 国家科学 技术发展水平 的重要标志之一 。 数字化技术推 动了信息化 的革命 , 在传 感器 的器件结构上采用数字化技术 , 使信息的采集更加方便 。
2 系统 分 析 与 硬 件 设 计 . 图 2主 程 序 流 程 图 4硬 件 设 计 .
数字温度 芯片 D 1B 0 S 8 2 测量 温度 , 出信号全 数字化 , 于单片 输 便 机处理和控 制, 省去传统测温方法 中的很多外 围电路 , 且该芯片的物理 化 学性 比较稳定 , 可用做工业测 温元件 , 0 10摄氏度范 围内 , 在 -0 最大 线形偏差小 于 1 氏度 。D 1B 0的最 大特点 之一是 采用了单总线的 摄 S8 2 数据 传输 , 由数字温度计 D 1B 0 S 8 2 和微控制器 A 8 S 1 T 9 5 构成的温度测 量装置, 它直接输 出温度的数字信号, 可直接 与计算 机连 接。这样 , 测温 系统 的结构就 比较简单 , 体积也小。 采用 5 单 片机控制 , l 软件编程的 自 由度大 , 可通过编程实现各种各样 的算术算 法和逻辑控制 , 硬件实现简 单, 安装方便 。 仓储 温度 采集测 控系统 原理 图如 图 2 示 ,控制器 使用单 片机 所 A 8 C 0 1 温度计传感器使用 D 1B 0 用液 晶实现温度显示 。本温 T 9 25 , S8 2 , 度计 大体分 三个工作过程 。 首先 , D 1 80温度传感器芯片测量 当前 由 S 82 的温度 , 并将结 果送 入单片机。然后 , 通过 8 C 0 I 片机 芯片对送来 9 25单 的测量温度读数进行计算和转换 ,并将此结果送人 液晶显示模块。最 后 ,M 10 A芯 片将送来的值显示于显示屏 上。 由图 1 S C 62 可看 到 , 本电 路 主要 由 D 1 2 S 8 0温度 传感 器芯 片 、M 1 2 8 S C6 A液 晶显 示模 块芯 片和 0 8C 0 1 片机 芯片组成 。其 中,S8 2 温度传感 器芯片采用 “ 9 25 单 D IB 0 一线 制” 与单 片机相连 , 它独立地完成温度测量 以及将温 度测量 结果送 到单

51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51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30-科技论坛51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杨万超(黑龙江省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分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01)单片机具有体积小、功能强、成本低、应用面广等优点,可以说,智能控制与自动控制的核心就是单片机。

目前,一个学习与应用单片机的高潮在全社会大规模地兴起。

学习单片机的最有效方法就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用80C51单片机自制了一个温度控制系统,重点介绍了该系统的硬件结构及编程方法。

1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对温度控制系统的要求,主要是保证温度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变化,稳定性好,不振荡,对系统的快速性要求不高。

以下简单分析了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设计过程及实现方法。

现场温度经温度传感器采样后变换为模拟电压信号,经低通滤波滤掉干扰信号后送放大器,信号放大后送模/数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送单片机,单片机根据输入的温度控制范围通过继电器控制加热设备完成温度的控制。

本系统的测温范围为0℃~99℃,启动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后首先按下第一个按键开始最低温度的设置,这时数码管显示温度数值,每隔一秒温度数值增加一度,当满足用户温度设置最低值时再按一下第一个按键完成最低温度的设置,依次类推通过第二个按键完成最高温度的设置。

然后温度检测系统根据用户设定的温度范围完成一定范围的温度控制。

2温度检测的设计系统测温采用AD590温度传感器,AD590是美国模拟器件公司生产的单片集成两端感温电流源。

它的主要特性如下:2.1流过器件的电流(mA )等于器件所处环境的热力学温度(开尔文)度数;即式中:Ir-流过器件(AD590)的电流,单位为mA ;T-热力学温度,单位为K 。

2.2AD590的测温范围为-55℃~+150℃;2.3AD590的电源电压范围为4V ~30V ;2.4输出电阻为710M W ;2.5精度高。

AD590温度传感器输出信号经放大电路放大10倍,再送入模/数转换器ADC0804,转换后送单片机。

单片机基于51单片机温度控制设计简介

单片机基于51单片机温度控制设计简介

单片机基于51单片机温度控制设计简介一、引言本文将介绍基于51单片机的温度控制设计,其中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两个部分。

温度控制是工业自动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如冷库、温室、恒温水槽等。

本文所介绍的温度控制设计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

二、硬件设计1.传感器部分本设计采用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其具有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为数字信号,与51单片机通信采用单总线方式。

2.控制部分本设计采用继电器控制加热器的开关,继电器的控制信号由51单片机输出。

同时,为了保证控制精度,本设计采用PID控制算法,其中P、I、D系数均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显示部分本设计采用LCD1602液晶显示屏,可显示当前温度和设定温度。

4.电源部分本设计采用12V直流电源供电,其中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继电器的电流较大,因此需要采用稳压电源。

三、软件设计1.初始化在程序开始运行时,需要对各个模块进行初始化,包括DS18B20传感器、LCD1602液晶显示屏和PID控制器等。

2.采集温度程序需要不断地采集温度,通过DS18B20传感器获取当前温度值,并将其显示在LCD1602液晶显示屏上。

3.控制加热器根据当前温度和设定温度的差值,通过PID控制算法计算出控制信号,控制继电器的开关,从而控制加热器的加热功率。

4.调整PID参数为了保证控制精度,需要不断地调整PID控制算法中的P、I、D系数,以达到最优控制效果。

四、总结基于51单片机的温度控制设计,可以实现对温度的精确控制,具有应用广泛、控制精度高等优点。

本文所介绍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可供读者参考和借鉴,同时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温控电扇设计_毕业论文(设计)

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温控电扇设计_毕业论文(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基于51 单片机的智能温控电扇设计1引言 (1)2方案设计 (2)2.1系统整体设计 (2)2.2方案论证. (2)2.2.1温度传感器的选择 (2)2.2.2红外探测的选择 (3)2.2.3控制核心的选择 (3)2.2.4显示器件的选择 (3)2.2.5调速方式的选择 (4)2.2.6驱动方式选择 (4)3硬件设计 (5)3.1系统各器件简介 (5)3.1.1单线程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 (5)3.1.2 ........................................................... AT89S51 单片机简介53.1.3桥式驱动电路L298N简介 (6)3.1.4 ....................................................... LCD1602 简介73.1.5对射式光电开关简介 (8)3.2各部分电路设计 (8)3.2.1开关复位与晶振电路 (8)3.2.2独立控制键盘电路 (9)3.2.3 ....................................................... LCD 显示电路93.2.4红外探测电路 (10)3.2.5温度采集电路 (10)3.2.6风扇驱动电路 (11)4软件设计 (11)4.1主程序流程图 (12)4.2液晶显示子程序 (13)4.3DS18B20 温度传感器子程序 (15)4.3.1温度读取程序 (15)4.3.2温度处理程序 (18)4.4键盘扫描子程序 (19)4.5温度比较处理子程序 (20)4.6电机控制程序(包含红外探测) (22)4.7软件设计中的问题与分析 (24)4.7.1 LCD 显示程序的问题 (24)4.7.2 .............................................................. DS18B20 的显示程序问题245硬件调试 (25)5.1 按键电路的调试 (25)5.2温度传感器电路的调试 (25)5.3电机电路的调试 (25)5.4红外感应电路的调试 (25)5.5硬件调试遇到的问题 (25)6结论26参考文献:........................27基于51 单片机的智能温控电扇设计摘要:风扇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缺的工具,尤其是在夏天,作为一种使用频率很高的电器,备受人们喜爱。

基于51单片机的粮仓温湿度检测系统毕业设计

基于51单片机的粮仓温湿度检测系统毕业设计

基于51单片机的粮仓温湿度检测系统[摘要]粮仓温度湿度监测控制系统是基于STC12C52A60S2的数据采集、对比、控制的系统。

以STC12C52A60S2单片机为控制器,对温度传感器DS18B20传送的数字量信号和对湿度传感器HR202传送的模拟量信号进行采集和处理,当前值和设定温度上限值进行对比,进而执行控制作用,通过对继电器的控制进而控制设备的启停,对粮仓温度湿度进行调节,使其维持在适当范围,维护粮仓正常运行。

[关键词] 单片机、温湿度、检测、控制Abstract:The granary’s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ontrol and detect system is based on the micro control unit of STC12C5A60S2,the system is used for date acquisition,comparison,and control.In this system,STC12C5A60S2 is the controller,the controller is designed to deal with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signal from the temperature sensor and humidity sensor.Then compare these data with limits the value of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If the date is out of limits,then the controller send a control signal to warn people,besides,the controller will make the fan running to make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lower.In this way,the granary can be working at usual status.Key words: MCU、temperature and humidity、control目录第一章绪论 (1)1.2相关领域国内外应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1.3 粮仓温湿度检测控制系统原理 (2)1.4 本章小结 (2)第二章:系统分析、设计要求及模块选择 (3)2.1 设计要求 (3)2.2 单片机型号的选择 (3)2.21 采用STC89C52单片机 (3)2.22 采用STC12C5A60S2单片机 (3)2.3 显示系统模块的选择 (3)2.31采用LED数码管显示 (3)2.32采用1602液晶显示 (3)2.4 测温模块的选择 (4)2.41 采用模拟量温度传感器 (4)2.42 采用数字量温度传感器 (4)2.5 测湿模块的选择 (4)2.6 控制模块的选择 (4)2.7 通讯模块的选择 (4)2.8本章小结 (4)第三章系统总体方案及硬件电路模块设计 (5)3.1 系统总体设计思路: (5)3.2 系统硬件设计 (5)3.2.1 单片机最小系统 (5)3.2.2 温度信号采样电路模块 (9)3.2.3 湿度采样电路模块 (12)3.3 串口模块 (14)3.4显示模块 (15)3.5 控制模块 (16)3.6 继电器模块 (17)3.7 本章小结 (18)第四章系统的软件设计 (19)4.1 流程图设计 (19)4.1.1系统总体流程图 (19)4.1.2温度检测流程图 (19)4.1.3湿度检测流程 (20)4.2系统的程序设计 (20)4.2.1 DS18B20测温程序 (20)4.2.2 A/D转换程序 (25)4.2.3 1602显示程序 (26)4.3 本章小结 (29)第五章硬件调试部分 (30)结束语 (31)参考文献 (32)第一章绪论1.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必要性民以食为天,粮食是社会安定的保证,自1990年我国建立粮食储备制度以来,储备粮在国家宏观调控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无论何时,必须时刻保持储备粮的调控作用不动摇,是维持社会安定、粮食市场稳定、农民增收的重要保证。

基于51单片机 的烘干箱智能温度控制器毕业设计 初稿

基于51单片机 的烘干箱智能温度控制器毕业设计    初稿

开封大学毕业设计题目烘干箱智能温度控制器设计姓名李振华学号 **********专业班级 09电气一班分院机电工程学院指导教师董卫军2011年 12 月 23 日摘要温度的检测与控制是工业生产过程中比较典型的应用之一,随着传感器在生产和生活中的更加广泛的应用,利用新型单总线式数字温度传感器实现对温度的测试与控制得到更快的开发,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A T89C51的温度检测及报警系统。

该系统将数字温度传感器DB18B20通过模拟放大电路接在模数转化器A D C0809的输入端,然后将A D C0809的输出端接在控制器的一个端口上,对传感器温度进行采集,将采集到的温度值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当低于设定的上限温度时,通过打开加热电路来使温度自然冷却。

文中给出了系统实现的硬件原理图及软件流程图。

经实验测试表明,该系统测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报警及时准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该系统设计和布线简单,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抗干扰能力强,性价比高,扩展方便,在大型仓库,工厂,智能化建筑等领域的多点温度检测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D B18B20;A D C0809;A T89C51;C D4511。

\目录摘要 (ii)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目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温度控制器绪论 (1)1.1课题背景 (1)1.2温度检测系统的国内外状况 (2)2 整体系统方案 (3)2.1 系统整体方案和结构 (3)2.2系统硬件接线图 (4)3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5)3.1主机控制电路 (5)3.2温度采集电路 (8)3.3模数转换电路 (12)3.4数码显示电路 (16)3.5 键盘输入电路与加热控制电路 (18)4 程序设计 (21)4.1 主程序设计 (21)4.2温度检测模块 (23)4.3数值转化模块 (25)4.4 BCD显示模块 (27)4.5比较加热模块 (29)4.6键盘中断程序 (30)总结 (35)参考资料 (36)致谢 (37)1 温度控制器绪论1.1课题背景测量控制的作用是从生产现场中获取各种参数,运用科学计算的方法,综合各种先进技术,使每个生产环节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不但保证了生产的规范化、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还确保了生产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51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本文主要对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总体机
构、工作原理、键盘显示等硬件电路、单片机及扩展几口电路A/D
转换和D/A转换电路作了详细的说明和论述。

关键词:单片机 温度控制 系统设计
本文对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进行论述的时候,主要是从具体的
四个组成部分进行:第一是输入部分;第二是输出部分;第三是按键
部分;第四是显示部分。温度控制系统通过ADC0809 进行A/D转换
的形式对温度传感器的实际温度进行检测,同时将检测送到单片机中,
如果检测到的值同设定值在比较的时候出现了偏差,会对偏差值进行
修正,得到的控制值对电机转速进行控制,实现温度的控制。

1 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
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有以下几个部分组成:温度变速器,热电偶
传感器,单片机控制器,可控硅输出部分以及被控对象。炉温信号T借
助于温度的检测和变送,形成相应的信号,同时将生成的信号同具体值
进行充分的比较,对相应的温差进行计算,同时依据智能控制算法,对
数据处理得到相应的控制量u。而可控硅输出部分,则是根据输出的功
率,让可控硅管的接通时间上有所改变,并使加热炉的输出温度达到标
准。
2 硬件电路的设计
2.1 传感器选择
本次设计是对炉温进行测量,具体的温度范围是0~800度,这个
测试温度的范围是比较大的。因此,不需要对热敏电阻温度和集成温
度传感器做考虑,对电热电偶则是适宜的,就可以考虑使用(镍铬—铜
镍,测量范围:0~900;误差:+/-0.75%的WRE型热电偶。并且有着较高
的精度,能够同精度要求相符合,同时价格也是比较便宜的。

2.2 关于放大电路的相应设计
设计的时候对具体的电压进行了设定,设计的具体值范围0~30
mV之间,在对信号进行处理时,ADC0809系统的要求为0~5 V之间的
标准型号,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放大热电偶的输出电压,就要用做好
的放大器,可以选择OP07,而这种放大器可以很好的对温漂进行控制。
在设计中要让ADC0809的输入通道的电压控制在0-5伏之间,能够对
ADC0809的电压要求进行充分的满足。将图中的电压调整到0~5伏
之间。通过这种方式来达到相应的标准信号要求。

2.3 A/D 转换电路设计
通常情况下使用的是八位、十二位、十六位等模数转换器。其
中,ADC0809是最常用的是八位模数转换器;AD574是最常用的十二
位模数转换器。本设计主要是对0~800度,对转换精度控制在4度情
况下的电路。具体的转换公式是Y=(Amax-Amin)/2。在这个公式
中,Amax代表的是测量范围中的最大值,而Amin代表的是测量范围中
的最小值。因此,可以将相应的数值加入公式中进行计算。比如n是8
的时候,而Y是3的时候,就可以满足相应模数转换器的要求。最常用
的模数转换器是ADC0809,这个转换器的特点是价格比较便宜,性能
较好,同时有八个通道,并且可以对同一个参数进行测定,也可以对不
同的参数进行测定。本次设计中是通过多通道采集的方式来获取温度
信号,这样可以对系统的各个要求进行充分的满足。因此,本次设计中
的模数转换所用的器件选择用ADC0809。

2.4 人机交互的设计
人机界面主要是通过人与机器进行充分的结合,从而对功能的选
择、控制参数以及执行进行设定,同时对温度的显示等功能进行较好
的控制。在单片机的应用系统中,人机交互是属于外部设备构成系统。
这个设计是通过应用系统同相应的操作人员进行相互的活动,通过这
种形式让系统同外界进行相应的联系。如果需要一个较为安全的应用
系统,应该拥有较为灵活和方便的交互功能。这个系统不但能够将系
统运行的状态较好地展示出来,同时又可以进行恰当的人工干预。

2.5 显示接口的设计
在单片微机系统中,常用的显示器有:数码管显示器,简称LED;液
晶显示器,简称LCD。
LED显示器有静态显示和动态显示两种方式。在本次设计中,由
前面所叙述,键盘等要占用很多接口,而动态显示能够节省很多接口,
这恰好能满足本次设计的需要,所以选择用动态显示的方式。

2.6 温度控制电路设计
对电炉进行控制的时候是依据输出达到的,电炉在建立的时候可
以借助于一种相应的数学模型。可控硅可以认为是线形环节实现对炉
温的控制。假如单片机进行电平输出的时候,具体值是0的时候,就能
够将光耦元件准确导通,通过这种方式让三极管形成相应的偏置,从而
进行较好的导通。当电压经过集电极电阻之后,或者经过发射极的反
向偏置时候,在双向可控硅控制端的电压在7 V左右。这样就导通了
可控硅,形成了相应的交流通路,让电阻炉进行正常的工作。相反,假如
单片机的输出电压是0,光耦元件是不能够导通的,让不能形成相应的
偏置,让可控硅控制端的电压降低,最低到零,借助于可控硅进行截止,
让交流通路截断,从而让电炉工作停止。另外,在设计中还有越限报警,
假如温度低于下限的时候,二极管就发亮,假如温度比上限高的时候,
蜂鸣器就会鸣叫。

3 总结与展望
3.1 总结
在工业生产中,温度控制有着非常好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是针
对炉温的控制系统,对单片机这一核心构成系统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方
案。设计的温度控制系统是基于AT89C51进行的。从而构成了整个
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的设计,借助于仿真软件对相应的系统进行仿真调
试,以及对电路板进行仿真调试。这个系统主要是对显示温度、设置
温度以及其他功能进行了设定。设计的方面主要内容如下:

在研究过程中首先系统针对的是国内外炉温控制的研究方法和
现状,针对单片机作为核心的温度控制系统形成的具体研究方案。

对控制系统的具体要求进行设定,将单片机中温度控制系统的硬
件电路进行了系统的控制,同时对相应的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的说
明。

进行编写的时候使用的是汇编语言,效率高,实时性好,系统控制
程序采用了模块化设计结构。在不同子程序上调试,达到了相应的效
果。本系统在设计的时候考虑到很多方面的情况,在硬件电路中有较
多的资源可以进行利用。

3.2 展望
通过这次设计,对本课题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相应的展望,具体如
下:

用VB对通信进行串行,同时与上位机进行连接,设定相应的温度
曲线,让人准确看出温度的变化情况。

远程控制,通过远程遥控对现场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同时将一些
简单的问题进行解决。
将按键数目减少,只需一个按键达到加1和减1的功能,这样可以
空出更多的接口、减少硬件资源的使用。

参考文献
[1]赵娜,郭守清.基于51单片机的温度测量系统[J].微计算机信
息,2007(2).

[2]刘攀,俞杰,张海明.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测控系统[J].兰州交通大
学学报,2005(6).

[3]夏晓南.基于单片机的温箱温度和湿度的控制[J].现代电子技
术,2005(24).

[4]刘伯春.智能PID调节器的设计及其应用[J].电气自动化,
199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