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水平井稠油热力开采技术的应用

合集下载

分析热力开采稠油技术及其应用

分析热力开采稠油技术及其应用

分析热力开采稠油技术及其应用热力开采稠油技术是一种通过注入热能来降低稠油粘度和提高流动性的一种先进技术。

稠油是指黏度较高的原油,由于其粘度大,黏度构成了地面运输和注水开采的阻碍,从而限制了稠油的开采和利用。

而热力开采稠油技术能够通过向井底注入热能来降低稠油的粘度,提高其流动性,从而实现稠油的高效开采。

本文将分析热力开采稠油技术的原理、优势和应用,以期全面了解热力开采稠油技术的重要性和价值。

一、热力开采稠油技术的原理热力开采稠油技术的原理主要是通过向稠油层注入高温热能,使稠油层温度升高,从而降低稠油的粘度,提高其流动性,便于开采。

具体来说,热力开采稠油技术主要包括蒸汽吞吐法、电加热法和火热联合法等多种技术手段。

蒸汽吞吐法是指通过向稠油层注入高温高压蒸汽,使稠油层温度升高从而降低粘度,然后再通过压力差将稠油挤出地层。

电加热法是通过在井下采油管内布置电热线圈并通电,使稠油层温度升高从而改善稠油的流动性。

火热联合法则是将火热和蒸汽混合注入稠油层,通过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和蒸汽一起作用,提高地层温度从而改善稠油的流动性。

热力开采稠油技术相较于传统的采油技术具有许多优势。

热力开采稠油技术能够降低稠油的粘度,提高其流动性,从而大大提高了稠油的采收率。

热力开采稠油技术能够减轻井底压力,提高稠油开采的效率。

热力开采稠油技术能够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使稠油开采更加环保。

热力开采稠油技术还能够提高采油速度,加快稠油资源的开采和利用。

热力开采稠油技术在油田开采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国内外许多重要的稠油资源地区,热力开采稠油技术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稳定的采油技术。

加拿大的阿尔伯塔地区、委内瑞拉的奥里诺科油田等地区,都是热力开采稠油技术的典型应用区域。

热力开采稠油技术还在国内的塔里木盆地、大庆油田等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有望成为国内外稠油资源开发的主要技术手段。

稠油热采工艺技术应用及效果分析

稠油热采工艺技术应用及效果分析

稠油热采工艺技术应用及效果分析稠油热采工艺技术是针对原油中高粘度、高密度以及高黏度等特性而发展出来的油田开采技术,在石油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稠油热采工艺技术的应用及其效果进行详细分析。

1.热采工艺热采工艺是稠油热采工艺技术的核心部分。

该技术利用地下蒸汽及热水将胶体状高粘度油膜分解成较小的油滴,从而减少流体阻力,降低运输能耗,提高油田开采效率。

常见的热采工艺有蒸汽吞吐采油法、电加热采油法、火烧油田法等。

2.注水采油工艺注水采油工艺是一种稀释油藏厚度、降低油藏渗透性、改善地下油井环境、提高压力的方法。

该工艺通过将固体或液体注入油藏来形成压力,从而推动稠油进入井底,降低粘度,提高产油率。

3.化学反应采油工艺化学反应采油工艺是利用化学物质促进原油分解、破乳和降粘度等过程来提高油田开采效率的一种工艺。

常见的化学反应采油工艺有聚合物水驱和碱驱。

稀油热采工艺技术还包括一些其它采油工艺,例如浸泡采油、气体驱动采油、压裂热采采油法等。

1.提高产油率从产油效果来看,稠油热采工艺技术在能够迅速提高油井产出能力方面表现突出。

在配合注水、GH等辅助措施下,其产油率可以提高2倍以上。

2.节省能源常规开采方式往往存在能源浪费的问题,而稠油热采工艺技术则可以有效利用地下能源,如地下蒸汽、热水等,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3.降低生产成本稠油热采工艺技术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促进稠油地区制造业的发展。

相对于传统采油方式,它减少了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开支。

4.提高油矿总体盈利能力稠油热采工艺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提高油矿的总体盈利能力。

此外,在开发石油资源的同时,也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综上所述,稠油热采技术是目前石油工业中一种重要的开采方式。

其应用能够有效提高产油率、节省能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油矿总体盈利能力。

分析热力开采稠油技术及其应用

分析热力开采稠油技术及其应用

分析热力开采稠油技术及其应用一、热力开采稠油技术的原理和特点热力开采稠油技术是通过注入热能到稠油沉积层,降低油粘度,提高原油流动性,从而实现对稠油资源的有效开采。

常见的热力开采技术包括燃烧法、蒸汽吞吐法、电热法等。

1. 燃烧法燃烧法是通过在地下将天然气或其他燃料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烧气体,使稠油沉积层受热而降低粘度,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

这种方法需要考虑燃烧带、温度分布等因素,采取合理的燃烧控制措施,以避免地下岩石破裂和环境污染。

2. 蒸汽吞吐法蒸汽吞吐法是通过注入高温高压蒸汽到稠油沉积层,使得原油粘度降低,提高采收率。

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地表和近井筒地段,对油层温度、压力等参数要求严格,需要考虑地下岩石热传导、蒸汽分布等问题。

3. 电热法电热法是通过在油层中布设加热电缆或电极,利用电能转化为热能,提高原油流动性。

这种方法适用于稠油储量大、开采难度大的情况,并且对地下温度、电热能量传递等因素要求严格。

热力开采稠油技术的特点包括:能够有效提高稠油资源的采收率;可以改善油田开采技术条件,降低原油开采成本;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1. 应用现状目前,热力开采稠油技术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加拿大、委内瑞拉等地,已经有大规模的稠油资源开采项目采用了热力开采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我国油田开采中也有一些热力开采稠油技术的应用案例,如在塔里木盆地、达里湖盆地等地,一些稠油沉积层已经开始采用燃烧法、蒸汽吞吐法等技术进行开采。

2. 发展趋势未来,热力开采稠油技术的发展将朝着以下方向发展:(1)技术综合应用热力开采稠油技术需要和水平井、压裂、水驱等其他现代油田开采技术相互配合,形成技术综合应用,提高热力开采的效率和可操作性。

(2)节能环保技术随着社会对能源节约和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热力开采稠油技术需要向着节能、低碳、无排放的方向发展,减少对资源和环境的损害。

(3)新技术研发在燃烧法、蒸汽吞吐法、电热法等传统热力开采技术的基础上,需要不断开展新技术研发,如微波加热、纳米材料应用等,以提高稠油开采的技术水平。

稠油热采工艺技术应用及效果分析

稠油热采工艺技术应用及效果分析

稠油热采工艺技术应用及效果分析稠油热采是一种特殊的油田开采方式,针对在稠油油藏中,采油难度大、采油成本高的问题,通过高温高压等措施,提高稠油流动性,降低油藏粘度,从而增加采油效率,降低采油成本,实现对油田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

本文将介绍稠油热采工艺技术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1.地热采油地热采油是一种利用地下热能加热稠油,提高稠油流动性的采油方式。

采用地热采油技术,要选址在地热资源丰富、热储量大、地温高的区域开发,通过地下加热设备把高温蒸汽或者热水注入到油田井位,使稠油流动性提高,达到提高采油效率的目的。

同时,地热采油还可以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具有显著的环保效益。

2.蒸汽注入蒸汽注入是一种将高温高压蒸汽注入到油藏中,使油藏温度升高、压力增大的方法。

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稠油的粘度降低,流动性增强,能够顺畅地流入油井中。

蒸汽注入技术具有注入量大、渗透能力强、采出量高、生产周期短等优点,对于稠油热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3.电加热电加热技术是将电流直接作用于稠油中,通过油井中的电极产生的热量提高油藏温度,从而降低油层粘度,提高粘度低的油井采出率。

由于电能输入量大,作用范围广,电加热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大规模的稠油油田开发中。

稠油热采技术能够将深层次、稠黏度高的稠油采出,大大提高稠油油田的采油率。

例如,CNPC在塔里木油田应用稠油热采技术,采出的原油产量比传统采油技术提高了25%以上,有效释放了油田的潜力和能源资源。

2.降低采油成本稠油热采技术通常需要在油田内注入大量的高温高压水、蒸汽、电能等,这样做的目的是将深层稠油流动化,加快采出速度,降低采油成本。

稠油热采技术的应用,能够大大降低采油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提高资源利用价值稠油往往被视为难以采集的能源资源,但是稠油热采技术的应用,可以将那些一度被认为是无法开采的资源变成国家和企业的宝贵财富。

眼下国内外的稠油资源大量存在,通过稠油热采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还可以打破能源稀缺的格局。

分析热力开采稠油技术及其应用

分析热力开采稠油技术及其应用

分析热力开采稠油技术及其应用热力开采稠油技术是一种针对稠油资源的开采方法,其主要原理是通过热能将粘稠的稠油变得更加流动,从而方便提取。

随着全球对于能源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稠油资源的开采技术也在不断提升。

本文将就热力开采稠油技术及其应用进行分析。

一、热力开采稠油技术原理热力开采稠油技术主要包括蒸汽吞吐法、蒸汽驱替法、地热法、电阻加热法等几种方法。

1. 蒸汽吞吐法蒸汽吞吐法是通过将高温的蒸汽注入稠油层,使稠油受热膨胀并形成气相驱动油的运移。

该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成本低廉,能够更有效地提高稠油产量。

蒸汽驱替法是将蒸汽注入稠油层,通过高温高压破坏稠油的粘度结构,从而使得稠油与油藏底部的水形成乳状液,提高了油品的可采性。

3. 地热法地热法是利用地下热能来提高稠油层的温度,使稠油在地热的作用下变得更加流动,并且可以减少热能的消耗。

4. 电阻加热法电阻加热法则是通过在井筒中加入电阻加热器,通过电流产生的热能来加热稠油,降低其粘度,从而方便提取。

热力开采稠油技术主要应用于稠油资源丰富的地区,如加拿大、委内瑞拉、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

在这些地区,使用传统采油技术提取稠油的效果并不理想,而热力开采稠油技术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

1. 加拿大加拿大是世界上最大的稠油生产国之一,其阿尔伯塔地区的稠油储量巨大,但由于粘度高,采油困难。

加拿大在热力开采稠油技术上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 委内瑞拉委内瑞拉的奥里诺科地区拥有丰富的稠油资源,但大部分是非常高粘度的稠油,传统采油技术效果不佳。

委内瑞拉政府和石油公司在热力开采稠油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人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3. 俄罗斯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国之一,在西伯利亚地区也有大量的稠油资源。

俄罗斯的石油公司在热力开采稠油技术方面经验丰富,在稠油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上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

热力开采稠油技术相较于传统的采油方法有着明显的优势,包括以下几点:1. 提高采收率热力开采稠油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稠油资源的采收率,从而增加了石油产量,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稠油热采工艺技术应用及效果分析

稠油热采工艺技术应用及效果分析

稠油热采工艺技术应用及效果分析
稠油热采工艺技术是一种采用高温热媒注入井底,使稠油升温稀释,从而提高油井产
能的一种采油方法。

稠油热采工艺技术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稠油热采工艺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热媒选择:稠油热采中,热媒的选择至关重要。

常用的热媒有油品混合气、蒸汽
和燃烧气。

不同的热媒具有不同的特点,其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蒸汽可通过高温高
压水蒸气进行注入,使稠油升温稀释,提高流动性,并通过密封能力强、渗透性好的特点,迅速到达油层,提高稠油的采收率。

2. 注入方式:稠油热采中,注入方式包括水平井、斜井和垂直井等。

水平井注入方
式可以增加井底温度和井筒壁面积,提高热媒与稠油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有效提高稠油
的采收率。

斜井注入方式利用重力效应,提高泵入油井的采油效果。

垂直井注入方式则通
过井底的孔隙和裂缝来实现热媒与稠油的接触,稠油热采效果比较稳定。

3. 采油效果分析:稠油热采工艺技术经过多年的应用和实践,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热采后原油凝固度降低,粘度减小,流动性增加,提高了原油的采收率。

稠油热采还
可以减少管内结垢、梯度阻力和物质阻塞等问题,延长井眼的寿命,降低了采油的成本。

稠油热采工艺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稠油的采收率、降低采油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在具
体的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定最佳的工艺参数。

稠油热采工艺
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还需要注意环保和安全等问题,确保工艺的可持续发展。

稠油热采工艺技术应用及效果分析

稠油热采工艺技术应用及效果分析

稠油热采工艺技术应用及效果分析稠油热采工艺技术是一种有效的稠油开采方法,通过注入高温热媒使稠油流动性增加,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本文将对稠油热采工艺技术的应用及效果进行分析。

稠油热采工艺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蒸汽驱动、蒸汽辅助重力排水、蒸汽辅助提高采程、电加热和微波加热等。

蒸汽驱动是最常用的稠油热采工艺技术,通过注入高温高压蒸汽,提高稠油温度和压力,使其流动性增加,从而实现稠油的开采。

蒸汽辅助重力排水是在低温下稠油开采后,再注入高温蒸汽,通过降低稠油粘度和温度,增加重力排水效果。

蒸汽辅助提高采程则是在已经开采过程中注入蒸汽,提高稠油温度和压力,进一步推进采程。

电加热和微波加热则是通过电能和微波辐射使稠油加热,从而提高其流动性。

稠油热采工艺技术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稠油开采的效果。

稠油热采可以提高稠油的流动性,使其更易于开采。

通过注入高温高压蒸汽,可以降低稠油的粘度,使其更易于流动,提高开采效率。

稠油热采可以有效提高采收率。

通过注入蒸汽,可以推进稠油的采程,提高采收率。

稠油热采还可以减少地面的环境污染。

相比传统的大量使用溶剂、烃类等化学品的开采方式,热采过程中只需注入蒸汽,减少了化学品的使用,减少了环境污染。

然后,稠油热采工艺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

热采需要大量的能源供应,特别是蒸汽驱动,耗能较大。

热采可能引发地质灾害,如地表沉陷、地裂缝等。

由于稠油开采后地下蒸汽作用,地下岩土可能会发生膨胀、溶蚀等变化,导致地表沉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

稠油热采还可能导致水资源的浪费与污染。

热采过程中,需大量蒸汽注入,蒸汽来自水的蒸发,可能导致水资源的浪费。

蒸汽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也可能对水资源造成污染。

稠油热采工艺技术是一种有效的稠油开采方法,通过注入高温蒸汽提高稠油的流动性,提高采收率。

热采过程中存在能源消耗大、地质灾害及水资源浪费与污染等问题。

在使用稠油热采工艺技术时应注意节能减排,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合理利用水资源,防止环境污染。

国外水平井稠油热力开采技术的应用

国外水平井稠油热力开采技术的应用
2 4 重 力 辅 助 蒸 汽 驱 ( AGD) . S
从 水 平 井 上 方 一 口 或 几 口垂 直 井 中 注 蒸 汽 。加 热 后 , 流动 的 沥 青 在重 力 作用 下 流 向 位 于 其 下方 可 的 水平 井 中 , 称为重 力 辅 助蒸 汽驱 油 ( 这 sAGD ) 。采 用 S AGD 之 前 , 口 垂 直 井 应 有 若 干 周 期 的 蒸 汽 吞 各 吐 , 减 小 与 水 平 井 之 间 的 阻 力 , 热 周 围 油 层 。 若 以 预 利 用原 先钻 成 的垂 直井 , 在其 下方 加 钻水 平 井 , 只 将 降 低 投 资 , 可 以 发 挥 这 两 种 井 各 自的 特 点 。 还
维普资讯
20 年 第 5 06 期
内 蒙 古石 油化 工
15 5
国外水 平井稠油热 力开采技术的应 永 刚 , , , , 李 凯 。淳修 云 ,
(. 1 中原 石 油 勘探 局地 质录 井 处 ; . 2 中原油 田分 公 司采 油一 厂 ; . 3 中原油 田分 公 司技 术监 测 中 心 )
2 1 水 平 井 蒸 汽 吞 吐 .
该 方 法 利 用 一 个未 射 孔 的 水 平 通 道 ( 为 水 平 称 加 热 管 , 于 一 口垂 直 注 入 井 与 一 口垂 直 生 产 井 之 置 间 的 地 层 中 ) 高 压 蒸 汽 , 蒸 汽 进 行 环 流 。 环 流 的 注 使 蒸 汽使 水平 加 热 管周 围形 成 被 加 热 的 环 形 空 问 ( 即 加热 通道 ) 进而使 附 近地 带 内沥 青 粘度下 降 。而从 , 注入 井 注入 的蒸 汽将 沿着 被 加热 的水 平通 道 把 具有 流 动性 的沥青 驱 替 至生 产井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水平井稠油热力开采技术的应用司建科1,王玲云2,刘光蕊1,刘永刚1,李 凯3,淳修云2α(1.中原石油勘探局地质录井处;2.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一厂;3.中原油田分公司技术监测中心) 摘 要:本文根据国外水平井稠油热力开采技术的应用情况,介绍了十种热采技术特点和应用方式。

对比分析了某些方式下水平井与垂直井的开采效果,认为水平井稠油热采前景广阔,同时对国内油田类似技术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水平井;热采;稠油油藏;生产井;采收率;美国;加拿大;委内瑞拉1 水平井稠油热采技术应用规模现代第一口稠油热采水平井是加拿大于1978年在阿尔伯塔省冷湖油田钻成的,该井斜深623. 7m、垂深为475.8m。

以后,加拿大又在阿尔伯塔省Fo rt M c M u rray地区A thaba sca砂岩层完成更多的水平井用于高粘重质原油开采。

结果表明,提高了采收率。

同时,委内瑞拉及美国的一些油田也相继运用水平井稠油热采技术。

截止1993年底,全世界约有6500口水平井,但95%集中在美国和加拿大,美国有4500多口水平井,加拿大已钻1300多口水平井,大多数是1986年以后钻成的,其中45%集中在阿尔伯塔和萨斯喀彻温两省。

最新文献显示,到1995年底,美国完成稠油油藏水平井占总水平井井数的10%,加拿大完成稠油水平井占总水平井井数的31%。

美国的稠油水平井平均产量是垂直井的3.7倍;加拿大稠油油藏水平井平均产量是垂直井的5.6倍。

美国所有稠油水平井开采项目在经济上都是成功的,而加拿大有92%的稠油水平井开采项目是成功的。

由于采用了水平井稠油热采技术,美国的原油可采储量年平均增加约9%,加拿大的原油可采储量年平均增加约10%。

2 水平井稠油热采技术特点及应用方式根据室内研究及现场先导试验,水平井稠油热采可分为如下几种:2.1 水平井蒸汽吞吐该方法只使用一口水平井(既是注入井,又是生产井)。

同垂直井比较,水平井注汽量大,采收率显著提高。

由于水平井产量高于垂直井,因此可减少吞吐周期数。

美国在中途日落油田稠油油藏(密度0. 989kg l)中成功地进行了水平井蒸汽吞吐。

设计采用一口水平井及一个超短半径水平泄油井组(8个泄油孔的长度为4.3~31.4m)开采,至1992年10月该井组已吞吐两个周期,产油3493m3。

结果表明,注汽量和采油量比垂直井提高了20%~50%。

2.2 水平井蒸汽驱使用水平井和垂直井或水平井对(成对布置)等几种组合方式作为注入井和生产井。

在现场应用中,水平井通常用作生产井而不用作注汽井。

对有气顶或底水的油藏,可在靠近油藏顶部用垂直井注汽,在油层底部用水平井生产。

加拿大T ang leflag s北部油田即为水平井蒸汽驱的典型实例:疏松砂岩油藏,总厚度36.6m,原油密度0.979~0.986kg l。

1989年一季度第一口水平井产油95m3 d,1990年第二口水平井产油370m3 d。

2.3 加热通道蒸汽驱该方法利用一个未射孔的水平通道(称为水平加热管,置于一口垂直注入井与一口垂直生产井之间的地层中)注高压蒸汽,使蒸汽进行环流。

环流的蒸汽使水平加热管周围形成被加热的环形空间(即加热通道),进而使附近地带内沥青粘度下降。

而从注入井注入的蒸汽将沿着被加热的水平通道把具有流动性的沥青驱替至生产井。

2.4 重力辅助蒸汽驱(S A GD)从水平井上方一口或几口垂直井中注蒸汽。

加热后,可流动的沥青在重力作用下流向位于其下方的水平井中,这称为重力辅助蒸汽驱油(S A GD)。

采用S A GD之前,各口垂直井应有若干周期的蒸汽吞吐,以减小与水平井之间的阻力,预热周围油层。

若利用原先钻成的垂直井,只在其下方加钻水平井,将降低投资,还可以发挥这两种井各自的特点。

2.5 改进的重力辅助蒸汽驱(ES A GD)为了开发加拿大阿尔伯塔和平河沥青砂岩稠油油藏,壳牌加拿大有限公司应用了改进的重力辅助蒸汽驱油法(ES A GD)。

它采用上下两口水平井井对,上水平井用作注汽井,下水平井用作生产井。

其操作分为三个阶段:①预热阶段。

②S A GD阶段。

③重力辅助与蒸汽驱相结合。

数模研究表明,ES A GD 比S A GD的开采动态有明显改进,特别是日产量和最终采收率。

2.6 水平井电加热开采对蒸汽注入能力低的沥青砂岩油藏或采用常规注热法不能经济有效开采的油藏,可以考虑采用电加热法来开采。

地层电阻率在1008・m内,可采用60H z工业用交流电法加热;地层电阻率在100008・m内,可采用无线电法加热,其频率范围在若干M H z范围内。

2.7 坑道式水平井开采该法是从地面向油层内打一口竖井并从竖井井底沿着油层钻一条几km长的坑道。

如果油层为疏松砂岩,则需用铸铁或混凝土支架支撑坑道。

在坑道的两边钻一批水平井眼,井眼要尽可能深地穿入油层,井距大些,以减少钻井费用。

将蒸汽发生器下入竖井并沿坑道铺设蒸汽管线,注入的蒸汽加热油层并由生产井抽汲到地面。

该法的优点:与油藏接触面积大;波及效率高,采收率在50%以上;相对成本低;地面干扰小;可从湖底或沼泽采油。

缺点是工程551 2006年第5期 内蒙古石油化工试井三参数找漏技术在文东油田的应用郑丽娟,胡思洪,强银花,程丽君α(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一厂) 摘 要:文东油田是一个高压低渗油田,具有油层埋藏深、储层物性差、异常高温、高压、高饱和高含盐等地质特征,加上进入水驱开发以后,管网腐蚀日趋严重。

利用测井找漏工艺已不能满足文东油田开发的需要。

由此,我们开发了压力、温度、深度三参数试井找漏技术。

该技术的应用,丰富了资料内容,拓展了测试资料应用领域,同时也较好地解决了文东油管找漏难题,满足了油田开发的需要。

关键词:压力;温度;深度;试井;找漏前言文东油田是一个极特殊的异常高压低渗油田,具有油层埋藏深(3250~3900m)、储层物性差(孔隙度14~19%,渗透率5~44×10-3Λm2),异常高温(124~150℃)、高压(原始压力系数1.74~1.88,原始压力53~65M Pa)、高饱和压力(33~40M Pa)、高油气比(250~400m3 t)、高含盐(地层水矿化度32~34万ppm l)等地质特征,由于该区块压力、温度高,结盐、结蜡严重,并且注入水水质不达标,致使油管腐蚀较为严重。

而目前的找漏工艺又比较复杂,实施力度较小。

为了及时、便捷的开展油管找漏工艺,我们开发了压力、温度、深度三参数同步试井找漏技术。

三参数同步试井找漏技术实现了地面深度同井前期投资高达数千万美元。

2.8 多底水平井开采该法是从地面钻一口大直径竖井,使其进入油层,然后在该竖井井底打一个直径更大的工作室,以便工作人员在井底工作。

由此工作室底部向四周钻一批径向分布的水平井组。

多底井中水平井筒有不同的分布方式,如径向放射状水平井眼,习惯上称之为“热盘”式水平井。

该法的优点:扫油效率高;热效率高;直接成本虽比常规热采法高50%,但所钻井数少,人员和燃料费用较低;用常规热采法的一半时间,可采出1.5倍的油。

2.9 顶部燃烧重力辅助水平井开采(CO SH)CO SH法是由加拿大A o stra研制的。

CO SH系统由三类井组成:垂直注入井、远程集气井和水平生产井。

垂直注入井(钻在产层上部)用作注氧气、空气或加氧再循环气,采取向油层持续注气及在井筒中进行冷水循环的方式防止燃烧的负效应。

在钻水平生产井之前,这些垂直注入井还可用来确定产层底部的精确位置及地质情况并能用热电偶监测气室下部的温度剖面。

应避免使用水平注入井,除非找到使水平注入井免受燃烧破坏等负效应的方法。

远程集气井用来收集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气体。

它可以是垂直井,也可以是水平井,在靠近产层顶部完井。

如果采用垂直井,最初在靠近产层顶部完井,一旦燃烧或停止注氧气后,就在产层下部进行二次完井以用作生产井。

远程集气井应尽量远离注入井,以便在整个燃烧过程中保持井筒冷却,使得采出气中含氧不会成为严重的问题。

水平生产井钻在各排垂直注入井之下的产层底部附近,用于采出加热后的流体。

对水平生产井中的产气量应进行监测并控制在较低的速率下,以防燃烧热量到达生产井。

2.10 水平井火烧油层目前人们对水平井火烧油层的认识还限于室内研究。

英国B a th大学对水平井火烧油层进行了模拟。

选用狼湖地区的原油,在一个三维矩形燃烧室(0.4m×0.4m×0.4m)中进行一系列火烧试验。

采用三种不同的井组合:垂直注入井-水平生产井(V I H P),水平注入井-水平生产井(相互垂直)(H I ⊥H P),平行的水平注入井-水平生产井(H I H P)。

3 结论目前国外在水平井稠油热采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有些水平井稠油热采方式用于现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尽管有些热采方式仍处于室内研究阶段,但模拟结果显示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将会有更多的水平井热采方式投入现场应用。

〔参考文献〕[1] G land tCA.E lectricp rehea ting in l ow-in jectiv2ity ta rsanddepo sits.SPE DO E24165.[2] K is m anKEeta l.A ne w com bu s ti onp rocessu2tiliz-ingho rizon ta l w ell sandg ravityd ra inage.JCPT,1994,33(3).[3] L auECeta l.CO S Hp er fo r m ance and econom2ic p red ici on s fo r six field typ esin w esternCanada.SPE30296.[4] G reaves M eta l.Ho rizon ta l p roducer w ell sin insitucom bu sti on(ISC)p rocesses.JCPT,1993,32(4).[5] G reaves M eta l.In situcom bu sti on(ISC)p ro2cessu sing ho rizon ta l w ells JCPT,1996,35(4).651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6年第5期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