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井增产的技术方法研究
超稠油水平井复合增产技术研究与应用

应, 药剂 的具 体作 用 如下 所述 。 2 . 1 聚 丙烯 酰胺 作 用
聚丙烯酰胺共两方面作用 。 一是调剖作用 , 由于
溶液 中加 入 聚丙烯 酰胺 , 常温 下可形 成液 相凝胶 , 增
加溶 液粘 弹性 , 混合 溶 液 随蒸 汽注入 油层 后 , 优 先进 入高 渗层 , 填充 大孔 道 , 阻止 后 续注入 的 表面活 性剂 全部 进 入高 渗 层 而损 耗 ; 二是 可 以起 到增 加泡 沫 强
度 的作 用 。
2 . 2 碳 酰 二 胺 作 用
种 药剂 协 同作 用 的措 施思 路 , 利 用 药 剂 问的优 势互 补, 达 到改 善蒸 汽 吞 吐效果 的作 用 。 水 平井 复合 增产
技术 的药 剂主要 有 四种 成分 , 其 中碳酰 二胺 为主 剂 , 表面 活性剂 和 聚丙 烯酰胺 为辅 , 并加 入 少量 引发 剂 。 施 工 工艺采 用精 细 段塞 式 注入 方式 , 将 碳 酰二胺 、 聚 丙烯 酰胺 、 引发 剂 按 上 述 比例 混合 , 配置 成 水 溶 液 , 正 打人 油井 , 注入 一 部分 后 停止 注入 。 然 后 开始 注入
表 面活性剂水溶 液, 注入完 成后 , 将剩余 的碳酰二 胺、 聚 丙烯 酰胺混 合 溶液 正 打入 油井 , 最 后再 注 入少
量 表 面活性 剂 。
2 主 要作 用机理 分 析
超 稠油 水平 井周 期生 产 末期 , 井 底 压力 降低 , 供
收 稿 日期 : 2 O 1 3 一O 6பைடு நூலகம்一l 9
1 5 4口 , 占总井 数 的 1 3 . 3 , 年 产 油达 到 3 9 . 8 ×1 0 t t , 占 总产 量 的 3 O , 为超 稠 油 的 持续 稳 产发 挥 了重 要 作用。 随着 开发 的深 入 , 水 平 井 陆续进 入 中后期 开 采 阶段 , 逐 渐暴 露 出油 井吞 吐效 果 变差 、 产 量递减 幅度
分析油气田开发中后期的增产技术

分析油气田开发中后期的增产技术油气田开发是指对地下油气资源进行勘探开发,从地下储层中生产出可用的油气资源。
随着油气资源的逐渐枯竭,油气田的开发技术也不断得到创新和提高,其中后期增产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针对油气田开发中后期的增产技术进行分析,探讨其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油气田的开发过程可以分为初期开发、中期开发和后期开发三个阶段。
初期开发主要是对地下油气资源进行勘探和开发,中期开发是通过各种提高产能的技术手段,将地下油气资源进行有效的生产,而后期开发则是在油气田生产一段时间后,通过采用先进的增产技术,提高井的产能,延长油气田的生产周期,实现更高的产量。
当前,油气田开发中后期的增产技术主要包括油井增产、油藏改造、提高采收率等方面的技术手段。
油井增产技术主要包括酸化、压裂、注气、注水等手段,通过改变地下储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提高油井的产量。
而油藏改造技术则是通过改变地下储层的渗透率、孔隙度等物理特性,提高油气的采收率。
提高采收率的技术也是后期增产的重要手段,如二次采油、三次采油等技术手段,可以更充分地利用地下的油气资源。
二、油气田开发中后期的增产技术发展现状目前,随着石油工程技术的不断提高,油气田开发中后期的增产技术也在不断得到创新和改进。
在油井增产技术方面,传统的酸化、压裂等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在技术手段上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创新。
酸化技术的酸液类型、浓度和注入方式等方面都在不断进行优化和改进,以提高对地下储层的刺激作用。
压裂技术方面也在材料、工艺和设备上进行了很多技术革新,以提高压裂效果和井的产能。
在油藏改造技术方面,随着地下储层特性的深入研究,油藏改造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
通过水平井、多向注水等技术手段,可以更加充分地利用地下储层的资源,提高油藏的采收率。
通过聚合物驱油、微生物驱油等技术手段,也可以改变地下储层的特性,提高油气的采收率。
油气田开发中后期的增产技术在技术手段、工艺流程、设备性能等方面都得到了不断的创新和改进,使得油气田的产量得到了有效提高,进一步延长了油气田的生产周期。
使水平井有效增产的一种新完井方法

增 产仅依 靠限流 或者挤 入 来诱 导 产生 多条 裂
缝 。这种 方 法被 证 实 为很 无 效且 很 不成 功。
展是 近些 年采用外 部射孔 。这 一改进 可使 井筒进 行 多层 压裂 而无需 考虑花 费问题 ,然 而 ,设 备 的几何 形状 有 时是制 约因素 。
开 发 出 一 种 新 型 完 并 系统 , 它 能 解 决 以 前 水 平 并增 产 中 的 所 有 问 题 。 该 系 统 在 生 产尾 管
大进 展 。 这 些 改 进 是 为 了 更好 地 对 整 个 水 平
决 :通过 在连续 油管 上加桥 塞来形 成机 械导 流 ,然
后 射孔 ,接下来按 照设 计要 求采取 增 产措 施 。根据 水平井 筒需 要的激励 次数重 复这 一过 程 。当所有 阶 段 都完成后 ,为 了确立沿 水平 方 向的可接 近性 ,用
上 布 置 一 系 列 机 械 裸 眼 封 隔 器 ,封 隔 器之 间
体积压裂水平井增产潜力及产能影响因素分析

单重介 质 , 更精确 的表 征体 积 压 裂 改 造后 的致 密 储
层 。该 方法 将 主裂 缝 与 次 裂 缝 形 成 的复 杂缝 网 同
时融合 在基 质块 与 裂缝 块 系 统 中 , 可 考虑 区域 致 密
储 层 的地层 主应 力 方 向 、 天然裂缝 复杂程度 、பைடு நூலகம்天 然 裂 缝开启 与半开启 状态 和储 层非 均质 性特征 。
第1 3卷
第3 5期
2 0 1 3年 1 2月
科
学
技
术
与
工
程
Vo L 1 3 No . 35 De c .2 01 3
1 6 7 1 —1 8 1 5 ( 2 0 1 3 ) 3 5 — 1 0 4 7 5 — 0 6
S c i e nc e Te c hn o l o g y a n d Eng i n e e r i ng
2 0 1 3年 7月 2 4 3收到 1 中国石油 天然气股份公 司重大科技 专项 ( 2 0 1 1 E - 2 6 0 2 - 6 ) 资助
够控 制 和模 拟 天 然 裂 缝 与人 工 裂 缝 交 错 的复 杂 程 度, 描述 天然 裂 缝 开 启 与 半 开 启 状 态 , 充 分 考 虑 体 积压 裂改 造后 裂缝 与基质 的渗 流特 征 。 缝 网双重介 质 模 型 的特 点 : ① 主裂 缝 与 次裂 缝 形成 的复 杂 缝 网 以正 交 交 织 的形 式 同 时 融 合 在 基 质块 与裂缝 块 系统 中 ; ②储 层 改造 范 围 内部采 用 双
x u c h e n 0 3 08 @ 1 6 3 . c o n。
浅析水平井分段压裂工艺技术及展望

浅析水平井分段压裂工艺技术及展望摘要:随着油田开发进入后期,产油量下降,含水量大幅上升,开采难度增大。
大力开采低渗透油气藏成为增加产量的主要手段。
而水平井分段压裂增产措施是开采低渗透油气藏的最佳方法。
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幅提高油田产量,增加经济效益,实现油气的高效低成本开发。
本文介绍国内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并对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进行展望。
关键词:水平井;分段压裂;工艺技术1水平井技术优势目前水平井已成为一种集成化定向钻井技术,在油田开发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现有文献进行调研,发现水平井存在以下技术优势:水平井井眼穿过储层的长度长,极大地增加了井筒与储层接触面积,提高了储层采收率;仅需要少数的井不但可以实现最佳采收率,而且在节约施工场地面积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以此提高油田开发效果;水平井压力特征与直井相比,压力降低速度慢,井底流压更高,当压差相同时,水平井的采出量是直井采出量的4~7倍;当开发边底水油气藏时,若采用直井直接进行开采虽然初期产量高但后期含水上升快,而水平井泄油面积大,加上生产压差小,能够很好的控制含水上升速度,有效抑制此类油藏发生水锥或气锥;能够使多个薄层同时进行开采,提高储层的采出程度。
2水平井压裂增产原理水平井压裂增产的过程:利用高压泵组将高黏液体以大大超过地层吸液能力的排量由井筒泵送至储层,当达到地层的抗张强度时,地层起裂并形成裂缝,随着流体的不断注入,裂缝不断扩展并延伸,使得储层中裂隙结构处于沟通状态,从而提高储层的渗流能力,达到增产的目的。
水平井压裂增产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增加了井筒与储层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原油采收率;改变了井底附近渗流模式,将压裂前的径向流改变为压裂后的双线性流,使得流体更容易流人井筒,降低了渗流阻力;沟通了储层中的人造裂缝和天然裂缝,扩大了储层供油区域,提高了储层渗流能力。
降低了井底附近地层污染,提高了单井产量。
3国内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3.1水平井套管限流压裂对于未射孔的新井,应采用限流法分段压裂技术。
浅析油气藏开采过程中水平井钻井技术的应用

浅析油气藏开采过程中水平井钻井技术的应用水平井钻井技术是油气藏开采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其应用可以提高油气产能、延长油气田寿命、降低开采成本等。
本文将从水平井钻井技术的定义、应用领域、技术原理和效果等方面进行较为详细的论述。
一、水平井钻井技术的定义水平井钻井技术是指在垂直井眼基础上,通过特殊工艺和作业流程,沿着特定的地层倾角,在岩层中钻制出一段水平孔道。
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油气产能、延长油气田寿命、降低开采成本。
二、水平井钻井技术的应用领域1. 页岩气开采:页岩气属于非常低渗透性的油气藏,常规钻井技术难以有效开采。
通过水平井钻井技术,可以增加有效井网,提高页岩气的采收率。
2. 稠油开采:稠油是一种高粘度的油类,通过常规钻井技术难以有效开采。
水平井钻井技术可以增加油水接触面积,提高稠油的采收率。
3. 水平井增产:对于传统垂直井开采的油气田,通过将部分井段改造为水平井,可以增加油气流通通道,提高产能。
三、水平井钻井技术的技术原理1. 地层勘探:通过地震勘探和地质解释等手段,确定目标地层的分布和性质,找出适合钻制水平井的地层。
2. 定位技术:利用导向工具和测井仪器等设备,精确测量井眼的方向和位置,确保水平井能准确钻制在目标地层中。
3. 钻井工艺:通过调整钻井参数和选用合适的钻头和钻井液,控制钻井方向和位移,实现井眼的水平钻制。
4. 完井技术:通过套管和封隔器等设备,对水平段进行完整封隔,防止地层间的交叉流动。
5. 水平井测试:对钻完的水平井进行测试分析,评估水平井的钻制效果和产能水平,为后续的开采作业提供参考。
四、水平井钻井技术的效果1. 提高产能:水平井的井筒面积大,油气流通通道长,增加油气向井筒流动的路径,提高采收率。
2. 延长油气田寿命:通过水平井技术,有效开采残留油气,延长油气田的可开采时间。
3. 降低开采成本:水平井减少了钻探井的数量,降低了钻井和完井的成本,提高了采收效益。
4. 减少地面占地面积:水平井的单口井产能较高,可以减少地面占地面积,提高油气田开采的空间利用率。
水平井连续油管分段压裂技术研究

水平井连续油管分段压裂技术研究连续油管压裂技术可以实现一次多压作业,更好地提高油井产量。
本文对连续油管分段压裂技术进行简单的叙述,并对连续油管分段压裂方案优化展开探讨和研究。
标签:水平井;连续油管技术;分段压裂低渗透油藏是很多油田提高产量的重要资源,采用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可以使低渗透油藏流通性变好、减小渗流阻力、提高油田采收率。
水平井开发技术的进步,可以有效地动用难以开采的油藏,分段压裂施工需要以压裂管柱的安全起下作为保证,连续油管在卷筒拉直以后下放到井筒中,当作业完成之后从井中提取出来重新卷到卷筒中,具有很高的作业效率。
1连续油管分段压裂技术概述该技术以水动力学作为研究的前提,把连续油管技术实现与压裂技术的结合,采用喷砂射孔及环空加砂进行压裂的办法,可以对水平井进行一次多压。
进行施工作业过程中,需要先设计好压裂施工所采用的工具串,是由导引头、机械丢手、喷枪、封隔器等构成,压裂施工时把工具串投入到井筒中,采用机械定位装置实现位置确定,并对深度进行校核,利用打压办法来完成封隔器的坐封,达到合格标准之后就可以应用连续油管水力喷砂射孔技术进行作业,再采用环空加砂压裂技术,当完成一段压裂作业之后再对管柱进行上提操作,在后续层段采用相同的施工作业方式,不需要太多的时间就可以实现对多层段的地层压裂改造作业。
2连续油管分段压裂方案优化某油田区块采用水平井连续油管技术进行分段压裂增产,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把裸眼封隔器分段壓裂作为主要的压裂工艺技术,可该压裂工艺需要较长的作业时间,压裂之后还需要较多的工艺来完善,很难对裂缝起始位置进行有效地控制,为了提高压裂增产效果,可以采用连续油管分段压裂技术,充分考虑到多种影响因素,对原有的压裂方案进行优化改进。
2.1裂缝特征优化地层裂缝长度情况直接影响着低渗透油藏的开采效果,如果地层裂缝长度变大,油气产量则会相应地提升。
对早期投入使用的油井地质情况进行分析来看,如果地层裂缝长度达到90-100米,可以达到较高的原油产量,从而实现较长的稳产时间。
超短半径水平井技术特点及应用探究

超短半径水平井技术特点及应用探究摘要:超短半径水平井技术具有成本低、周期短、地层污染小等特点,还能大幅度提高油井产量和原油产量。
油田在开发之后,已经进入开发中后期,部分老油田面临着老井改造、薄差油层剩余油挖潜和稳产增产的技术压力:针对这一技术难题,油田通过使用超短半径水平井钻井技术,在老井眼油层中的油层套管内部开窗侧钻,同时使用旋转自封器等工具,解决了薄差油层增产的技术难题,在水平段施工过程中,解决了大曲率造斜段钻进过程中的高摩阻等难题,能够完成了水平段超过16m的长水平段施工,在油层内穿行超过15m,提高了该油层的泄油面积:该项技术为油田薄差油层剩余油挖潜、降本增效、提高采收率提供新技术途径:关键词:超短半径水平井技术;薄差油层;长水平段施工;技术特点油田在经过开发之后,已经进入开发中后期,很多区块均属于陆相多油层砂岩油田,目前已进人高含水和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零散,整体动用较差,面临着老井改造、薄差油层剩余油挖潜和稳产增产的技术压力。
超短半径水平井剩余油挖潜技术是提高老区油田采收率的技术,具有中靶率高、施工周期短、产量高、钻井成本低等特点。
所以,油田针对这一技术难题,也采用了超短半径水平井技术,解决了薄差油层增产的技术难题,克服了水平段钻进中大曲率造斜段的高摩阻等难题,提高了该油层的泄油面积,为油田薄差油层剩余油挖潜、降本增效、提高采收率提供了一条新的技术途径。
1超短半径水平井钻井技术简介1.1技术原理超短半径水平井技术,就是不用打新的井眼,在原井套管内部油层的位置进行开窗作业。
这种技术为了解决常规弯螺杆造斜方式不能实现造斜段高曲率增斜的难题,必须使用柔性钻杆在造斜段和水平段进行钻进。
这种柔性钻具每在油层中钻进5m长的距离后,钻具就能够弯曲成90%而曲率半径只在3.2m,当钻具在完成造斜后,可以继续在水平段钻进一定距离,从而达到剩余油挖潜的目的。
可以采用多功能导向管、筛管、裸眼等不同方式完井来适应不同储层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平井增产的技术方法研究
新海27块油藏随着油田的开发,目前已处于开发中、后期,具有高采出程度、高含水、地层能量充足的特点。
近两年引用水平井开发技术,对提高采收率、改善这一区块的开发效果显著。
通过对新海27块10口水平井的不同类型,结合区块油藏特点和地质状况分析研究,应用注汽、酸化等措施进行挖潜,合理调整抽油机运行参数。
积累一套有效的水平井增产方法,加大了底水稠油藏的剩余油挖潜,从而提高采收率。
标签:稠油注汽水平井
1水平井应用情况
新海27块第一口水平井——海平1井,日产油量14.3t,该井投产成功确定了开发后期新海27块油藏以水平井为主的开发方案。
该区块完成水平井10口,对区块产量贡献已占有相当的比重,目前水平井占全块油井数23%,实施成功率100%。
日产油能力101t,占全块日产油能力70.5%,水平井平均含水率35.7%,低于全块的平均含水48.2%。
2水平井增产技术方法研究
2.1应用热采技术,实现措施挖潜
水平井注汽是通过对水平井内注入蒸汽,直接和产生的超覆效应,使受热原油降粘后依靠重力的作用流入水平生产井,同时也降低了井筒中油流阻力,提高超稠油藏的开发效果。
注汽热采措施可加强油井上部油层的开发利用,降低稠油粘度,加大稠油渗流速度,从而也能有效减小底水锥进,控制油井含水。
海平2井初期日产液60.1 m3,日产油9.6 t,含水73.2%。
曾采取堵水措施、调整生产参数,无论增大生产压差还是控制生产压差,含水均未得到很好的控制。
分析该区块地层孔隙度为30.4%,有效渗透率6056×10-3μm2,储层物性很好,且作业时发现油井不出砂。
为降低该井含水,提高产能,于是决定对该井实施热采实验。
海平2注汽,注汽量1499.6 m3,措施前该井原油粘度为8586mPa·s。
日产液86.5 m3,日产油4.1 t,含水95.3%,措施后原油粘度达到1359mPa·s,调参提液,产量大幅度提高,目前日产液132 m3,日产油16.5t,含水稳定在88.6%,日增产12.4 t。
该水平井注汽实验的成功,确定可广泛利用到该块其他稠油水平井,又先后实施了2口水平井注汽措施,措施后累计增油1224t。
2.2选择合理生产参数
稠油开发多采取长冲程,短冲次的生产参数,以保证油井不卡井正常生产。
新海27块开采d1Ⅰ油组的上下两个油组,其中下油组的原油粘度相对较低,可以在生产时适当的调高冲次,增大采液强度,提高产能。
海平5为下油组生产水平井,投产初期采用冲程5m,冲次1.2次/分生产,理论排量33.2 m3/d,初期日产液33 m3,日产油8.2t,含水72.4%,采液强度0.16m3/(m.d);改冲次为3次/分时,理论排量83.1 m3/d,日产液83 m3,日产油12.6t,含水84.8%,采液强度0.4m3/(m.d)。
由于生产压差加大,采液强度增加,地下水的渗流速度大于稠油的渗流速度,底水开始锥进,该井含水上升,于是把冲次改为 2.5次/分,此时该井理论排量69.2 m3/d,日产液62.3 m3,日产油16.3t,含水73.8% ,采液强度0.34m3/(m.d),相对冲次3次/分生产,含水恢复,日产油增加3.7t。
说明2.5次/分是海平3合理的生产参数。
2.3合理应用酸化技术
新海27-H7井投产不产液。
该井储层物性解释结论为稠油层、低产油层及干层,从测井资料来看,储层物性较好,原油在地层条件下可以流动。
分析该井投产后不出是储层受到了较为严重的伤害。
是由于钻井液固相浸入或是钻井液滤液的侵入,浊液与地层流体不配伍,产生沉淀或乳化堵塞,对储层造成的伤害。
于是对该井采取酸化措施进行油层改造,施工排量1.7 m3/min,施工压力:16-18-21-19-10 MPa ,挤入盐酸90m3 ,土酸180 m3,顶替35m3,措施后该井正常生产,目前日产液42.3 m3,日产油5.6t,含水86.7%。
2.4水平井电加热技术
对于稠油油田开采,由于原油在向井口流动的过程中温度降低,导致原油粘度上升,增加了原油入泵阻力,影响排液量。
应用该技术可保证水平井的不同生产状况下的正常生产。
在新海投产水平井中有5口井配套应用了中频电加热采油技术,投入资金100万元,有效率100%,井口出液温度一直保持在50~60℃之间,措施后阶段产油10131t,措施后5口水平井的均保持正常生产。
3结论及建议
(1)采用完善的水平井热采技术,加强了油井上部油层的开发利用,使水平井能有效地减小底水锥进,使其成为开采稠油油藏的有效途径。
(2)针对热注以后的油井和原油粘度较底的稠油井,油流阻力减小,采用适当高冲次抽油机运行参数,有利于提高单井产能。
(3)由于水平井本身的井身结构特点和不同于直井的地层渗流规律,决定了水平井的水平段易受到钻井液固相及浦液的伤害,如果因为储层伤害导致水平井的正常生产受到影响甚至投产不出液,将严重影响水平井开采的经济效益。
及时采取酸化措施将有很大增产效果。
(4)在注汽降粘提高原油产能的基础上,对注水开发区块,进行注热水降粘实验,降低原油粘度的同时可提高水驱油效果,从而提高采收率。
参考文献
[1]马书定.水平井热采工艺在采油工程中的应用[J].国外油田工程,1994,(2):43~44,76.
[2]宋建平.重油开采的未来--水平井热采和乳化技术[J].国外油田工程,1993,(3):14~15.
[3]万仁溥.水平井开采技术.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5.
[4]叶芳春.水平井酸化工艺.华东油气勘查,1992,10(4)7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