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管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管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管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管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 引言1.1 背景本文档旨在对管网工程进行可行性研究,以评估该工程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管网工程是指建立和维护各种管道系统,包括供水管网、天然气管网、石油管网等。

管网工程在城市和工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确保资源的有效供应和运输。

1.2 目的本研究报告的主要目的如下:•评估管网工程的可行性;•分析管网工程的经济性;•提供决策者关于管网工程的建议。

2. 可行性分析2.1 技术可行性管网工程涉及多个技术领域,包括设计、施工、运营和维护。

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可以实现管道系统的高效运作。

相关技术包括管道设计软件、材料和设备的改进以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

通过合理的技术选择和创新,可以提高管网工程的可行性。

2.2 经济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是评估管网工程是否具有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

对于投资者来说,回报率是决策的关键指标。

要评估经济可行性,需要考虑建设成本、运营成本和收益。

建设成本包括土地购置、设备采购和施工费用等,运营成本包括维护和能源消耗等。

通过综合分析,可以确定工程的投资回报期和年平均收益率,以评估其经济可行性。

2.3 市场可行性市场可行性是指管网工程在市场上是否有需求和潜在客户。

需要对市场需求进行调研,并分析竞争态势和市场规模。

在市场需求存在且竞争压力相对较小的情况下,管网工程具有较好的市场可行性。

2.4 法律可行性法律可行性是指管网工程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需要考虑环境保护、土地使用和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在合规的前提下,管网工程具备法律可行性。

3. 结果与讨论3.1 技术可行性评估结果通过对技术可行性进行评估,我们得出以下结论:•管道设计软件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能够提高管网工程的效率和安全性;•管道材料和设备的不断创新将进一步推动管网工程的发展。

3.2 经济可行性评估结果经过综合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经济可行性评估结果:•管网工程的投资回报期为5年,年平均收益率为10%;•预计工程建设成本为1000万元,运营成本为200万元/年。

排水管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排水管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排水管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排水管网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报告旨在对城市的排水管网工程进行可行性研究,对工程的投资、回报、环境影响等进行评估,以确定工程是否具备可行性。

二、项目背景本项目位于城市区域,该区域居民数量逐年增加,排水系统已无法满足实际需求,需要进行更新和扩建。

本项目的目标是建设一套现代化的排水管网系统,提高排水能力和水质,并减少因排水不畅造成的城市内涝情况。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1.研究范围:根据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情况,确定排水管网工程的范围。

2.市场需求分析:调研居民对于排水系统改善的需求,了解相关政策和规范的要求。

3.工程投资估算:对新建和现有管网改造的成本进行详细分析和评估。

4.工程回报评估:分析工程建设后对城市环境、居民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并进行定量评估。

5.环境影响评估:通过对工程建设和运营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四、可行性研究结果1.市场需求分析:调研结果显示,居民对排水系统改善有较大的需求,相关政策和规范也要求进行改造和升级。

2.工程投资估算:根据对管网工程规模、材料、施工成本等因素的分析,初步估算工程总投资为X万元。

3.工程回报评估:新建的排水管网将提高排水能力,减少城市内涝,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通过消除因排水不畅造成的损失和提高土地价值,预计每年可带来X万元的经济回报。

4.环境影响评估:工程将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但通过合理的工程规划和环境保护措施,可以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五、结论与建议综合以上可行性研究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排水管网工程是必要且有重要意义的基础设施工程,具备可行性。

2.工程投资回报率较高,有利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

3.宜在环保措施和工程规划方面加强,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基于以上结论,建议继续推进排水管网工程,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并注重环境保护和居民需求的满足。

某排水管网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排水管网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排水管网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和目的排水管网建设工程项目的背景是为了解决当前城市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提高城市排水能力,保障城市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

项目的目的是通过合理规划和建设排水管网,提高城市排水能力,减少水灾和城市内涝的发生,提高城市的防洪能力。

二、项目概述排水管网建设工程项目是在已有的排水系统基础上进行改造和扩建的项目。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排水系统调研:对城市现有的排水系统进行调研,了解其运行情况和问题所在。

2.工程规划:根据调研结果,制定合理的工程规划方案,包括排水管网的布设、管道尺寸和排水口设置等。

3.工程设计:根据工程规划方案,进行工程设计,包括管道设计、泵站设计等。

4.工程施工: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工程施工,包括土建施工、管道敷设和设备安装等。

5.工程验收:对工程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达到设计要求。

三、项目可行性研究1.技术可行性:通过调研和前期工作,已经明确了改造和扩建排水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排水系统的规划和设计符合相关技术标准和需求,施工和验收工作也能够按照相关要求进行。

2.经济可行性: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成本符合预算要求,能够在合理时间内收回投资,具备良好的经济效益。

经济可行性主要包括收益评估、投资回收期和财务指标分析等。

3.社会可行性:排水系统的改造和扩建能够提高城市排水能力,减轻水患对城市设施和人民生活的影响,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行。

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也能够提供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

4.环境可行性:排水管网建设工程将采用环保技术和材料,减少施工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工程的运营也将考虑节能减排,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四、项目风险评估1.技术风险:系统规划和设计可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但通过充分的前期调研和技术方案论证,可以保证技术风险的控制。

2.经济风险:经济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需求变化、资金筹措困难等。

可以通过合理的市场调研和资金筹措计划,进行风险管理和控制。

最新版市政道路排水管网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最新版市政道路排水管网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市政道路排水管网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 (5)一、项目名称、地点及项目建设单位 (5)二、编制依据及相关规范标准 (5)三、项目建设的背景 (5)四、编制范围 (6)五、编制原则 (7)六、主要结论 (7)1、建设内容 (7)2、建设规模 (7)3、主要方案 (7)4、项目投资及资金筹措 (8)5、项目建设期 (8)第二章城市概况 (9)一、**市概况 (9)二、**市自然条件 (10)1.地形地貌 (10)2.气候条件 (10)3.地质条件 (11)4.气象与水文 (11)5.自然资源 (11)三、**市社会经济状况和发展 (12)四、**市城市总体规划 (22)五、**市排水现状及存在问题 (23)六、**市排水规划及解决方案 (24)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27)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7)1、**市**区排水交通管理规划的基本内容 (27)2、**市**区排水管理现状 (27)3、**市**区城市雨排水改造工程的必要性 (27)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28)三、项目建设的影响 (28)第四章工程建设方案 (30)一、项目地点: (30)二、排水体制的确定 (30)三、现状分析 (32)四、排水管线设计方案 (32)五. 钢筋混凝土管管道安装: (37)六、检查井工程 (39)七、本工程管线与其他管线的关系 (42)第五章环境影响评价 (43)一、建设地点环境现状 (43)二、空气质量 (43)三、环境噪声 (43)四、水土保持 (44)五、工程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 (44)六、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45)第六章节能 (45)一、编制依据 (46)二、工程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46)三、节能设计方案 (47)四、节能措施 (47)第七章风险分析 (47)一、原材料、设备供应的风险 (47)二、产品质量与工程建设风险 (48)三、资金的风险 (48)四、风险防范及应对措施 (48)第八章投资估算 (49)一、投资估算依据 (49)二、投资估算 (49)第九章项目管理及招投标方案 (51)一、实施办法 (51)二、项目管理 (51)三、工程建设管理 (51)四、项目工期: (54)第十章效益及结论 (55)一、社会效益 (55)二、结论 (55)三、建议 (56)第一章总论一、项目名称、地点及项目建设单位项目名称:**街排水管网改造和新建工程建设地址:**街,东起双兴路西至锦河酒店项目建设单位:**区市政设施管理中心二、编制依据及相关规范标准如:《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3)《城市规划办法实施细则》(4)《城市排水设计规范》(5)《市政工程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编制办法》(6)《市政共用工程设计文件深度规定》(7)《排水工程施工规范》(8)《**市城市规划管理细则》(9)《**市十二五城市总体规划》(10)省政府《关于**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三、项目建设的背景近年来随着**市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及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市民收入水平逐年增高,带动了**市多项商业项目和大型房地产项目、大型工业项目的开发建设,新的商业区、大型居住区及工业园区已经初步形成,如大商城市广场、鹏欣水游城等大项目的建设如火如荼,香港恒大、东方银座、广东美的等知名企业也云集**,与此同时一些工业集聚区也吸引一大批项目进驻发展。

雨水排水管网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雨水排水管网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雨水排水管网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概述1.1 项目背景1.1.1项目名称XX县雨水管网改造工程1.1.2编译依据1.《陕西省XX县总体规划》(2010-2025);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国家计委批准发布);3、《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设部,2007);4.《市政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建标(2007)164号];5.《全国市政工程投资估算指数》(2007)6.《市政工程设计技术管理规范》,建设部城建司,1993年5月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1998年11月29日)8.《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 1989年7月10日)6、相关专业设计规范;七、排水现状调查资料;实施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设计规范要遵循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2.《给排水图纸标准》GB/T50106-2001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答案1)4.《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6、《市政排水管渠质量检验评价标准》CJJ3-907.《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标准》8.《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1.1.5编译原则根据国家有关技术经济政策和城市排水管道铺设的相关要求,确定以下编制原则:1、以区域总体发展规划、环境规划、专业规划为指导,充分利用当地现有工程设施,结合当地经济实力、技术管理能力和未来发展趋势,分步实施,合理划分项目规模;2、在保证排水管道合理、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造价和运行成本;1.1.6项目原理和过程一、地理概况XX县位于陕西省西南角,汉中市西部,秦岭与巴山之间。

县境东部、东北部与勉县、略阳市接壤,西北、西部与甘肃省康县接壤,西南、南部与四川省接壤。

广元市与省相邻,东南与南郑县相邻。

XX县是汉江的发源地,有“汉江第一城”之称,属长江流域。

某市给水排水管网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市给水排水管网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市给水排水管网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市是我国的经济重镇,工业和城市化程度高,城市人口增长迅速。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给水排水管网设施已经运行多年,出现了老化、损坏和不适应城市规模扩张的问题。

因此,对给水排水管网进行改造是迫切需要的。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重新规划、改造和扩建给水排水管网,以提高供水质量和供水能力,同时解决排水问题,确保城市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生活的需求得到满足。

三、可行性研究内容1.技术可行性通过对现有给水排水管网的调查和评估,确定其老化和损坏的情况,并分析现有管网对城市供水和排水能力的影响。

同时,研究先进的管网技术和设备,以确定采用哪种技术和设备进行改造和扩建。

2.经济可行性对给水排水管网改造工程的费用进行估算,并考虑运维成本、维修费用和潜在收入,制定详细的财务计划。

同时,评估改造后的管网对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比较改造前后的经济效益。

3.社会可行性分析改造工程对城市环境、居民生活和工业发展的影响,考虑改造工程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和解决方案。

同时,对改造工程的社会接受度进行评估,确定居民和企业对改造工程的支持程度。

4.法律可行性研究相关法规和政策,确保改造工程符合法律要求。

同时,考虑到城市规划和土地使用方面的法律问题,以确保改造工程的合法性和可行性。

四、预期成果1.确定给水排水管网改造工程的可行性,为项目的正式启动提供决策依据。

2.提出改造工程的具体方案和实施计划,确定改造的时间进度和投资规模。

3.明确改造工程对城市供水质量和供水能力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4.评估改造工程对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分析改造前后的经济效益。

5.提出改造工程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和解决方案,确保改造工程的社会可接受度。

6.确保改造工程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保证改造工程的合法性和可行性。

五、结论本可行性研究报告对给水排水管网改造工程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研究,确定了该工程的可行性。

改造工程将解决现有管网老化和损坏问题,提高供水质量和供水能力,为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可靠的基础设施。

市给水排水管网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市给水排水管网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概述1.1 工程概况 (2)1.1.1 项目背景 (2)1.1.2 项目规模、建设内容、工程投资及环境、经济、社会效益 (2)1.工程建设年限及建设范围 (2)2.工程规模及建设内容 (2)3.工程投资 (3)4、运行成本及社会经济效益 (3)1.1.3 项目建设地点 (5)1.1.4 项目建设性质 (5)1.1.5 项目建设单位 (5)1.2 项目背景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5)1.2.1 项目背景 (5)1.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6)1.3 编制依据 (9)1.3.1项目建设条件和法律依据 (9)1.项目建设条件 (9)2.法律依据 (10)1.3.2 编制依据 (11)1.3.3文件编制依据 (13)1.4 编制范围 (13)1.5编制原则 (13)第一章概述1.1工程概况1.1.1项目名称XXXXXXXXXXXX城市供排水管网工程。

1.1.2项目规模及建设内容1、工程建设年限及建设范围按照《XXXXXXXXXXXX城市总体规划(XX-2020年)》的规划期限:近期为XX-XX年;远期为XX-2020年。

根据市政管网工程的建设特点,并结合XXXXXXXXXXXX城市的发展状况,在城市规划近期(XX年前),完成主城区的中心片区、北城片区、东城新区、西城片区的城区供排水管网改扩建。

2、工程规模及建设内容经论证,本工程供水管网按远期规模33.6万吨/日进行管网平差设计;污水管网按远期规模22.06万吨/日设计;雨水管网按XXXXXXXX 地区暴雨强度公式计算,重现期1年。

XXXXXXXXXXXX城市供排水管网工程包括:XXXXXXXXXXXX城市供水管网工程主管48.74公里;XXXXXXXXXXXX城市供水管网工程支管10.202公里;XXXXXXXXXXXX城市污水管网工程主管50.114公里;XXXXXXXXXXXX城市污水管网工程支管14.070公里;XXXXXXXXXXXX城市雨水管网工程主管33.395公里;XXXXXXXXXXXX城市雨水管网工程支管13.010公里;本次工程设计的供水管网主管总长为48.74公里;排水管网主管总长为83.509公里;工程主要内容:给水配水管网及附属设施、排水管网及附属设施。

排水管网建设工程可研报告

排水管网建设工程可研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1项目概况 (1)1.2项目承建单位概况 (2)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2)1.4项目编制原则 (3)1.5结论与建议 (4)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与必要性 (5)2.1项目建设的背景 (5)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6)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7)2.4项目建设的影响 (7)第三章区域概况与项目场址 (9)3.1区域概况 (9)3.2场址现状 (11)第四章工程设计方案 (13)4.1指导思想 (13)4.2给排水工程设计依据规范 (13)4.3排水体制的确定 (13)5.1排水管线设计方案 (15)5.2雨水管线构附属筑物 (17)5.3钢筋混凝土管管道安装 (19)5.4检查井工程 (20)5.5本工程管线与其他管线的关系 (22)5.6道路沥青砼面层施工方案 (22)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估 (26)6.1项目地块环境现状 (26)6.2项目建设与运营对环境的影响 (26)6.3 环境保护措施 (27)6.4环境影响评价 (29)第七章节能方案 (30)7.1、编制依据 (30)7.2、工程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30)7.3节能措施及节能效果 (31)第八章劳动安全卫生消防 (33)8.1劳动安全卫生 (33)8.2消防 (34)9.1组织机构设置 (36)9.2项目建设管理 (36)第十章项目实施进度 (38)10.1项目施工期 (38)10.2实施进度安排 (38)10.3项目实施进度表 (38)第十一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39)11.1投资估算 (39)11.2项目总投资 (41)11.3资金投入计划 (43)11.4资金筹措 (43)第十二章工程招投标 (44)12.1工程招标的基本原则 (44)12.2招标依据 (44)12.3招标范围与方式 (45)第十三章社会评价 (47)13.1项目对社会影响分析 (47)13.2项目对所在地的互适性分析 (48)13.3社会风险分析 (48)13.4社会评价结论 (48)第十四章结论 (50)14.1结论 (50)14.2建议 (51)内,****** .677 ^米 ****** :615 米、******1047 米、 ****** 2456 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项目名称:******排水管网建设工程1.1.2项目建设性质项目建设性质:新建1.1.3建设地点******1.1.4建设内容及规模本项目工程是******基础设施的排水管网工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心城区给水、排水配套基础设施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概述 (1)1.1项目背景 (1)1.2项目概况 (4)1.3项目的范围 (6)1.4项目区概况 (6)1.5建筑材料来源及运输条件 (11)1.6建设区域现状 (11)1.7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2)1.8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6)第二章工程方案论证 (17)2.1设计依据 (17)2.2工程内容 (17)2.3排水现状 (17)2.4用地规划 (18)2.5设计原则 (19)2.6排水体制确定 (19)2.7排水管网系统论证 (20)2.8管材选择 (21)2.9排水构筑物 (23)第三章排水管网设计 (27)3.1污水管线设计 (27)3.2雨水管线设计 (37)3.3主要工程数量表 (42)第四章环境保护 (43)4.1概述 (43)4.2控制污染和生态变化的初步方案 (45)4.3环境监测 (47)4.4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或环境影响分析 (47)4.5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48)第五章安全生产 (49)5.1安全生产制度 (49)5.2安全生产措施 (49)5.3安全卫生 (50)第六章节能 (51)6.1编制依据 (51)6.2节能措施 (51)第七章管理机构及建设进度安排 (53)7.1管理机构及人员编制 (53)7.2建设进度安排 (53)第八章招投标 (54)第九章投资估算和融资方案 (56)9.1编制说明 (56)9.2编制依据 (56)9.3工程建设其它费用 (56)第十章经济评价 (59)10.1主要参数:基准收益率;投资回收期 (59)10.2工程实施进度及投资分年使用计划 (59)10.3成本预测 (59)10.4流动资金 (61)10.5利润与利润分配 (61)10.6项目的盈利能力 (62)10.7项目的清偿能力分析 (63)10.8项目的不确定性分析 (63)10.9经济评价结论 (64)第十一章环境、社会效益评价及风险分析 (66)11.1环境效益评价 (66)11.2社会效益评价 (66)11.3风险分析 (66)附表:1、项目总投资估算表2、建设投资估算表3、建设期利息估算表4、流动资金估算表5、项目总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6、营业收入、营业税金与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7、工资及福利费估算表8、固定资产折旧及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9、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0、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1、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12、利润与利润分配表13、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14、资产负债表15、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6、资金来源与运用表17、敏感性分析表附图:1、建设区域位置示意图2、**县**新城污水管线平面布置示意图3、**县**新城雨水管线平面布置示意图第一章概述1.1 项目背景1.1.1项目名称**县**新城排水管网建设工程1.1.2承办单位**县市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1.1.3承办单位简介**县市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是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施工三级企业**市政工程公司,公司地址位于**县站前街281号。

公司现有固定职工230多人,有各类专业技术职称人员55人,具有中高级职称人员8人,三级资质项目经理10人。

企业资产总额2047万元。

装备有压路机、推土机、铲车、翻斗车、挖掘机、搅拌机等大中型机械设备80台,机械化施工水平达到60%以上。

先后建立了档案室、化验室、微机室,有微机相关设备及理化检验测量仪器7万余元,在长春地区同行业中名列前茅。

1995年、1996年、1998年曾三次被长春市人民政府授予“城乡建设系统先进单位”称号,施工足迹遍及**各乡镇及长春等地。

几年来,公司先后完成了宝塔街道路排水工程、**县历史以来最宏伟、最宽敞的交通干道宝安路道路排水工程,受到县政府、局领导及各界人士的好评。

1.1.4编制依据1、《**县统筹推进城镇化城市建设规划》(2010-2030);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审定出版);3、《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国建设部2007);4、《市政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建标(2007)164号];5、《全国市政工程投资估算指标》(2007)《吉林省单位估价表》(2007年);6、相关专业设计规范;7、排水现状调查资料;8、**新城地形图;9、**新城现状图;10、**新城管网规划图;11、**新城排水工程现状资料。

工艺部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12-26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1996年修正3、《给水排水制图标准》 GB/T50106-20014、《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答复1)5、《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2008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7、《城镇排水管渠与泵站维护技术规程》 CJJ/T686-968、《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CJJ3-909、《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 CT3082-199910、《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11、《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12、《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 GB50318-20001.1.5编制原则根据国家有关技术经济政策及城市排水管线敷设的有关要求,确定以下编制原则:1、以地区总体发展规划、环境规划、各专业规划为指导,充分利用当地已有的工程设施,结合当地经济实力、技术管理能力水平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步实施,合理划分工程规模;2、在保证排水管线合理、安全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造价和运行费用;3、充分考虑与现有排水管网及正在建设污水处理厂之间的衔接。

1.1.6项目提出理由与过程吉林省委、省政府在城市化建设问题上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加快了全省城市化建设的步伐。

今年年初,省委、省政府为突出重点,引导全省城市化健康有序的发展,制定了“吉林省统筹推进全省城镇化发展建设计划”,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依据城镇特点,为城镇建设、改革与发展创造条件。

随着省内推进全省城市化发展建设计划的进一步实施,为进一步加强**县在地区经济及政治发展中的作用,合理**县城市发展布局,建设适宜居住、工业发达、环境优秀的新**,**县不失时机制订了“**县统筹推进城镇化城市建设规划”以建设**新城为依托,合理城市化用地和发展布局,在以发展经济为主题的同时,突出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效益。

“**新城”位于**县城**,经过近年建设已有初步规模,区内现有部分道路,总体发展情况良好。

但区内现有大部分地区排水管线还处于空白,只有部分建成道路下铺设了雨污合流制管线,污水和雨水收集后未经过处理,直接排入二道河;其他地区污水、雨水经明渠收集排放入二道河,严重污染环境。

为了解决区内排水设施落后的现状,保证区域内排水顺畅,居民生活环境不被污染,完善城市的排水管网建设,更好的进行城市化发展,经**县政府研究决定,对**县**新城排水管网建设工程进行建设。

并委托我公司编制本工程可行研究报告。

2010年07月我公司对**县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城市现有排水系统现状进行了广泛、深入和全面调查工作。

在调查的基础上,认真研究了城市布局、城市发展规划、地域使用性质及其发展前景,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和实施可能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论证,并广泛征求了有关专家的意见,对工程方案进行了同等深度的技术经济比较,于2010年08月完成了本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

1.2 项目概况1.2.1建设内容和规模**新城现有排水体制为合流制,采用合流制管线对污水、雨水统一收集,并未经过任何处理排放入附近河流。

本工程拟对“**新城”排水管网进行建设,将现有少部分合流制排水管线改造为雨水管线,并从新建设雨水、污水管线。

新建污水管网30.353km,雨水管线27.842km。

1.2.2资金筹措本工程总投资3986.57万元,申请银行贷款2000万元,约占总投资的50%,其余50%为自筹资金。

1.2.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投资资构成表单位:万元财务评价成果表1.3 项目的范围结合《**县统筹推进城镇化城市建设规划》,论证城区排水管网的建设方案的可行性,包括以下内容:1、城市排水系统设施现状分析;2、城市排水规划及管网建设工程规模论证;3、排水管网建设方案论证及设计;4、工程投资估算及经济分析。

1.4 项目区概况1.4.1地理位置**县位于吉林省中部,隶属于长春市,县城距长春市60公里。

地理位置在东经124º32'—125º45'、北纬43º54'—44º56'之间。

东接德惠市,西邻长岭县,南与长春市郊区接壤,北与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为邻,东北与扶余县隔江相望。

县境南北长115公里,东西宽98公里,总面积5400平方公里。

1.4.2行政区划**县隶属于长春市辖区,现状总面积5400平方公里,占长春市总面积的27.99%,现辖22个乡镇(11个镇、11个乡,357个行政村,2418个自然屯),包括城关镇**镇;建制镇包括华家镇、合隆镇、烧锅镇、开安镇、哈拉海镇、高家店镇、伏龙泉镇、三盛玉镇、巴吉垒镇、靠山镇;集镇包括龙王乡、三岗乡、青山乡、黄鱼圈乡、新农乡、万金塔乡、小城子乡、万顺乡、杨树林乡、永安乡、前岗乡。

2008年末,**县总人口1157321万,其中非农业人口23.8万,城镇化率20.57%。

1.4.3社会经济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实施综合发展,使**全县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2008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84亿元,比上年增长17.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6.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68.9亿元。

三次产业比例为35.9:26.62:37.47,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对经济的贡献不断增强,第三产业增长较快。

全口径财政收入5.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65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7500元。

全县有医院39所,医院床位1384张,卫生技术人员2792人。

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物质文化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尤其农村、农民和农业的“三农”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不断向农村倾斜,城乡居民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局面正在形成。

1.4.4对外交通长(春)白(城)铁路、图(们)乌(兰浩特)公路(G302国道)由南到北纵贯全县。

县域内共有国家公路8条,乡级公路18条,已构成城乡交通运输网。

1.4.5自然资源1、土地资源县域土地总面积5400平方公里。

2006年末全县实有耕地面积290925公顷,占总面积的53.9%。

2、矿产资源目前,**县已发现矿产12种,其中能源矿产3种(石油、烃类天然气、油页岩)、非金属矿产6种(硅砂、膨润土、陶粒页岩、泥岩、砖瓦用粘土、建筑用砂)、水气矿产3种(地下水、矿泉水、二氧化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