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世界战史十大经典战役- -
经 典 战 役

经典战役1、【长沙会战】1938年至1944年,腥风血雨的四次“长沙大会战”,是八年全国抗战中中日双方出动兵力最多(日军66万人次,中国军队100余万人次)、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大会战。
这场震惊世界的会战前三次以中国军队的大获全胜而告结束,日军受到中国军队的沉重打击,日军共伤亡10.7万人,中国军队共伤亡13万人。
2、【中条山战役】1941年5月7日至月底,日军华北方面军集中了10万余人的部队,包括从华中中国派遣军和关东军中抽调部队和飞行团,进攻晋南中条山地区中国第1战区的近18万部队,结果日军以1比20 的极小伤亡代价打败了中条山地区的国民党军,蒋介石称此役为“抗战史上最大之耻辱”。
自太原会战后以来,日军一方面重点对八路军抗日根据地大举“扫荡”,一方面也多次攻击中条山国民党军队,但始终没有大的进展。
进入1941年后,日军鉴于百团大战后八路军消耗很大尚未恢复,遂决定先打击中条山的国民党军。
然而,中条山国民党庞大部队竟然不堪一击。
从5月7日日军发起攻击开始,中国军队“一经中间(被日军)突破,各部皆陷于包围零乱之中竟至不可收拾”。
3、【衡阳保卫战】历时48天的衡阳保卫战终因寡不敌众而以衡阳的陷落宣告结束。
但它却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
据美国国会图书馆记载:衡阳保卫战,10万以上的日军包围了1.7万名中国军人。
当中国军队在衡阳击败日本的第二波进攻并击毙2.5万日军之后,日本首相东条英机倒台。
经48天血战之后,衡阳于8月8日陷落。
日军死伤超过7万人,其中4.8万人被击毙;中国死伤1.5万人,其中7400人捐躯……4、【常德会战】1943年11月2日,日军10多万人兵分四路,动用空军、毒气瓦斯部队等向常德发起攻击。
中国军队20万将士奋起反击,以劣势装备和血肉之躯与日军展开生死决战。
至12月20日,日军伤亡40000余人后败退,中国军队用伤亡50000余人的代价换来了胜利。
常德会战因战事惨烈,而被称为东方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世界历史上的重要战役

世界历史上的重要战役战役是历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塑造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对全球政治格局和文化变迁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世界历史上,有许多重要的战役值得我们关注和记忆。
本文将介绍其中一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战役,以展示它们对人类历史产生的重大影响。
1. 秦朝统一战役(公元前230年 - 公元前221年)在中国历史上,秦朝统一战役被视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这场战役由秦始皇率领的秦军所发起,经过多年的征战和巧妙谋略,最终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秦朝的独一统一。
这场战役的胜利,不仅使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诞生,还为后来的封建王朝奠定了基础。
2. 斯拉夫国家对抗蒙古帝国的战役(13世纪 - 14世纪)在13世纪和14世纪,蒙古帝国兴起并向西扩张,威胁到了斯拉夫国家的独立和自由。
斯拉夫国家为了保卫自己的领土和文化,发起了一系列英勇的战役。
其中最著名的是基辅罗斯诸侯国的战役,他们成功地击退了蒙古帝国的入侵,并保护了自己的领土和民族文化。
3. 战国时期的中国战役(公元前475年 - 公元前221年)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的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频繁发生战争。
这段时期的战争被后人称为战国时期的战役。
其中最重要的战役包括赤壁之战、合肥之战和长平之战等。
这些战役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接导致了秦朝统一战役的爆发。
4. 拿破仑战争(1803年 - 1815年)拿破仑战争是欧洲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战争之一。
拿破仑·波拿巴率领的法国大军在一系列战役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胜利,征服了大部分欧洲。
然而,在滑铁卢战役中,拿破仑最终被击败,结束了他的统治。
这场战争对于欧洲政治、文化和军事上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欧洲的国家建立了新的秩序。
5.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 -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之一,涉及到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这场战争的直接导火索是纳粹德国的入侵波兰,最终演变成了一场全面战争。
世界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战争

世界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战争战争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许多战争都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历史长河中,有一些战争被认为是最具影响力的,它们改变了地缘政治、经济和文化格局。
本文将介绍世界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战争,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重要事件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
1. 古代希腊-波斯战争(公元前499-449年)古代希腊-波斯战争标志着希腊城邦的独立与自由。
希腊城邦联合起来,以小胜阿达尔纳战役等战役击败了波斯帝国。
这场战争对希腊文化和政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为古代希腊文明的繁荣创造了条件。
2. 罗马帝国-汉朝战争(公元前200年-公元220年)罗马帝国-汉朝战争是古代地中海和东亚两个伟大帝国之间的重要冲突。
这场战争对两个帝国的相互影响和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进一步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3. 手榴弹革命(公元1642-1651年)手榴弹革命是英国历史上的一场内战,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和君主专制的终结。
这场战争解决了英国王室权力的问题,为后来英国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并对其他国家的政治体制产生了重要影响。
4. 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是美国独立运动的重要一环,使得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这场战争不仅为美国确立了独立地位,还对全球其他殖民地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很大的启示和影响。
5. 法国大革命战争(1789-1799年)法国大革命战争是法国大革命的武装斗争,对法国政治、社会和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
这场战争促使法国从君主制度转向共和制度,并加速了欧洲其他地区的自由主义和民主化进程。
6. 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一场重要的内战,标志着美国奴隶制度的废除。
这场战争加速了美国的工业化进程,推动了全球社会对奴隶制度的反思,对后来的民权运动和社会公正产生了深远影响。
7.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初唯一一场涉及全球范围的战争,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产生了巨大影响。
世界百年经典战役

世界百年八大经典战役
1.“大战中的大战”:凡尔登—索姆河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法联军与德军在战壕前的大厮杀,共伤亡130多万人,“陆战之王”初显神威。
2.激战英伦:不列颠空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德之间爆发了飞机问世后最大规模的空战,“千里眼”(雷达)帮忙,德国损失飞机1700余架。
3.大漠“猎狐”:阿拉曼战役。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非洲战场转折点,德军作战的密码被破译,希特勒非洲军团残部被迫开始大撤退。
4.航母时代的号角:中途岛海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日双方海上编队在炮火射程之外以航载机实施突击。
日本损失航母4艘、飞机285架,至此以站列舰为主力的巨舰“大炮主义”成为历史。
5.决定性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德之间惊心动魄的大决战,逐条街道逐间房屋反复争夺,德军150万人被歼。
6.“霸王行动”:诺曼底登陆战役。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英联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计划周密,规模宏大。
陆海空联合作战,声东击西,巧妙运用电子技术欺骗敌军。
7.扭转战局: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
中国人民志愿军“诱敌深入,迂回包围,断敌退路”,一举歼灭“联合国军”3.6万余人(其中美军2.4万人)。
8.风卷残云:海湾战争中的地面作战。
1991年2月24日凌晨,“多国部队”陆海空天电全方位协同作战,合围伊拉克军队,迫使萨达姆停火。
这是现代化条件下高技术局部战争典型战役。
世界军事史上的经典战役

世界军事史上的经典战役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永恒的话题,它改变着国家、民族乃至世界的命运,而经典战役则是其中最能代表战争精神、最能体现战争艺术的重要事件。
从古至今,世界军事史上发生过许多令人瞩目、流芳百世的经典战役,今天我们就来一一探究。
1. 克里米亚战争-卡尔洛凯卡1854年至1856年,英法土耳其联军对俄罗斯进行了一场历时两年的克里米亚战争。
其中最为著名的战斗之一即为位于卡尔洛凯卡的战役。
此时俄罗斯实行堡垒战术,重点防守敌人向冲击的位置,以枪垒冲击为敌人冲锋方针,制造巨大杀伤。
英国第93步兵团及法国步兵在对冲击方针理解不到位下做出冲锋,无巨大威力,还总是不避开铁扣并遭到俄罗斯军队猛烈火力地攻击。
经历了激战后,盟军在发现了俄罗斯散兵队的薄弱环节,才在短时间内缴获了敌人大批物资,从而夺得了胜利。
2. 南京保卫战1937年12月,中日全面战争爆发。
随着日军快速地沿着海岸线向南推进,江苏省会南京也在敌人的目光中逐渐变得重要。
此时感受到了中国军民面临出路越来越窄的压力,国民党政府决定要配合华北地区抗战,坚决保卫南京。
1937年12月12日,大约30万的日本军队开始向南京进攻。
然而,面对着来势汹汹的日军,中国军队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城内居民们也加入到了抵抗中来。
经过上百天的苦战,最终南京保卫战令日军付出了巨大代价,但最后南京仍在1943年后期被日本占领。
3.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1942年6月,德国希特勒发动巨兽行动,试图攻占斯大林格勒。
德国投入了2,100多万士兵,而苏联却只有不足一百万的军队。
苏联军队固守斯大林格勒,穆罕默德尔在这场战斗中表现优异,使德国的战线大大缩短。
到了11月中旬,德军已经滞留在斯大林格勒及其周边区域粮草未继之时,在朝红铁路、突围路线及北克里马水乘冰糙烂深渡等方面遭到了苏联军队的残酷攻击,随后在深深的河边近村庄处受到了打击和毁灭,并在后来的战斗中,不仅撤退了所有炮弹和口粮,也被割断了支援线路,收效惨淡,最终导致了德国军队在此次战斗中的失败。
世界十大国际性战争

世界十大国际性战争第一大: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间: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参战国:美,英,法,苏,德,日,中等60余个国家参战人数:17亿人伤亡人数:9000万人以上起因:德意志第三帝国,意大利帝国,日本帝国,匈牙利,芬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妄图分割世界,世界各国被迫自卫。
主要战场:中国战场(1931年9月18日-1945年9月2日)西欧战场(1939年-1945年)苏德战场(1941年-1945年)北非战场(1940年-1943年)太平洋及东南亚战场(1941年-1945年)主要战役:波兰战役,法国战役,不列颠战役,长沙战役,珍珠港战役,中途岛战役,阿拉曼战役,莫斯科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列宁格勒战役,基辅会战,库尔斯克战役,白俄罗斯战役,柏林战役,瓜达卡纳尔战役,塔拉瓦战役,硫磺岛大战,冲绳战役,缅电战役,空袭塔兰托,突尼斯战役,莱特湾大海战,新加坡战役,马尼拉战役,诺曼底战役,血战莱茵河结果:以德,日,意为首的轴心国集团失败第二大: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间:1914年-1918年参战国:英,法,德,美,奥,俄,日等30余个国家参战人数:15亿人伤亡人数:3000万起因:各帝国主义妄图分割世界主要战场:西欧战场(1914-1918)东线战场(1914-1917)巴尔干战场(1914-1918)中东战场(1915-1918)山东战场(1916)主要战役:马恩河战役,索姆河战役,鲁西诺夫攻势,凡尔登战役,康布雷战役,伊普雷战役,巴黎会战,加里波第战役,日德兰大海战结果: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和奥匈帝国灭亡第三大:海湾战争时间:1991年春季参战国:伊拉克,美国,英国,德国,苏联,日本,澳大利亚,比利时,沙特,以色列等40多个国家参战人数:12亿(所有参战国军民)伤亡人数:伊拉克伤亡20多万人,多国部队伤亡数千人起因:萨达姆入侵科威特,挑战美国霸权和战后国际秩序主要战场:中东主要战役:科威特战役,波斯湾战役,空袭巴格达,巴士拉战役结果:伊拉克惨败第四大:三十年战争时间:1618年-1648年参战国:神圣罗马帝国,法兰西王国,丹麦,奥地利,西班牙,瑞典等欧洲各国参战人数:估计为4亿人伤亡人数:无法统计起因:捷克斯洛伐克王国脱离神圣罗马帝国独立主要战场:德意志主要战役:奥德河战役,纽伦堡战役,科尼斯堡战役,勃兰登堡战役结果:德国被分裂为314个小国第五大:七年战争时间:1756-1763年参战国:主要为普鲁士,英国,法国,瑞典,奥地利,俄罗斯参战人数:估计为6亿人伤亡人数:当时全世界百分之30的人口起因:法国,瑞典,奥地利,俄罗斯联合入侵普鲁士,普鲁士向英国求援主要战场:德国,北美,印度,北非结果:俄罗斯加入英普作战,英国夺得加拿大和印度,俄罗斯和普鲁士瓜分波兰第六大:十字军战争(七次十字军东征)时间:1096年-1327年参战国:阿拉伯帝国,埃及,神圣罗马帝国,意大利联邦,法兰西王国,土耳其帝国,拜占庭帝国,英格兰王国,波兰等参战人数和伤亡人数无法统计起因:西欧国家在教皇乌尔班二世号召下发动对东方世界的侵略主要战场:中东(1096-1227)北非(1096-1227)拜占庭(1206-1327)主要战役:耶路撒冷之战,安条克战役,君士坦丁堡战役,塞浦路斯战役,开罗战役,阿勒颇战役结果:西欧国家遭遇惨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崛起第七大:拿破仑战争时间:1804年-1815年参战国:法兰西帝国,英国,奥地利,普鲁士,俄罗斯等数百个国家参战人数和伤亡人数无法统计起因:1804年拿破仑称帝,欧洲各国入侵法国主要战场:欧洲,北非主要战役:特拉法尔海战,奥斯特里茨战役,莫斯科战役,曼图亚战役,维也纳战役,莱比锡战役,滑铁卢战役结果:拿破仑被流放第八大:朝鲜战争时间:1950年-1953年参战国:中国,美国,英国,朝鲜,韩国等30余个国家参战人数:6亿人左右起因:1950年,朝鲜军队悍然越过三八线,进攻韩国主要战场:朝鲜半岛主要战役:汉城战役,仁川登陆战,上甘岭战役,平壤战役结果:中国出兵保住了朝鲜,韩朝双方停火第九大:南美之战时间:19世纪后半期参战国:巴西,阿根廷,巴拉圭,乌拉圭,玻利维亚,智利等南美诸国起因:巴拉圭,玻利维亚妄图称霸南美(当时巴拉圭是南美第一强国)主要战场:南美主要战役:不清楚呵呵结果:巴拉圭,玻利维亚惨败,沦为内陆国,巴西和阿根廷夺得大量领土(这下你知道巴西为何是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了吧)第十大:东方战争(又称近东战争,是某个阶段近东战争总称)古代世界最精彩,最残酷之战争时间:模糊概念,估计是13世纪-16世纪左右参战国:蒙古帝国,土耳其帝国,拜占庭帝国,莫斯科公国,阿拉伯帝国,诺夫哥罗德王国,波兰王国,神圣罗马帝国等,后期大明帝国和俄罗斯帝国加入起因:蒙古西侵,被侵略国奋起抵抗死亡人数:中国2亿人,俄罗斯4000万人,中东1亿人,东欧数百万人(每当蒙古军队破城之后,男女老幼,一个不留)主要战场:俄罗斯,西伯利亚,中国,西亚,中东主要战役:崖山战役,东安托利亚战役,大马士革战役,多瑙河会战,顿河战役,喀山战役结果:16世纪末,在俄罗斯帝国,大明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三重打击下,蒙古帝国土崩瓦解,沦为永久的弱国。
世界历史上的著名战争

世界历史上的著名战争1、布匿战争(前264-前146):古罗马与迦太基之间的3次战争,以迦太基的灭亡而告结束。
陆上强国罗马为战胜海上强国迦太基而建立了海军;迦太基统帅汉尼拔在不拥有制海权的情况下,从陆上翻越天险阿尔卑斯山深入罗马腹地,这是影响战局的两大决策。
汉尼拔以劣势兵力围歼优势之敌和罗马海军所采取的接舷战,是战术史上的创新。
2、百年战争(1337 - 1453):世界最长的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长达116年。
英格兰统治者来自法国,在法国领有大片封地,围绕法国王位继承、英王在大陆上的领地和工商业发达的弗兰德地区的争夺,英法之间爆发战争。
最终法国胜利,英王丧失了在法国的全部封地,英国自此进入独立发展阶段。
3、三十年战争(1618-1648):由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演变而成的全欧参与的一次大规模国际战争,是欧洲天主教与新教派之间的战争,战争以波希米亚人民反抗奥地利帝国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为肇始,最后以哈布斯堡王朝战败并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而告结束。
从此信仰新教的荷兰、瑞士分别从西班牙、奥地利独立出来,法国取得欧洲霸权,瑞典成为波罗的海霸主。
4、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是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的标志。
以协约国的胜利而告终,签订了结束战争的《凡尔赛和约》。
沙皇俄国(1547-1917)、德意志帝国(1871-1918)、奥匈帝国(1867-1918),奥斯曼帝国(1299-1922)覆灭,世界上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苏维埃俄国)巴尔干半岛与中东地区的民族国家则随之而起,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从奥匈帝国独立出来,希腊、土耳其、黎巴嫩、约旦、叙利亚、塞浦路斯等国从奥斯曼帝国独立出来。
1/ 25、莫斯科会战(1941."9-1942."4):苏军为保卫莫斯科而进行的一系列防御战役和进攻战役,苏军取胜,宣告了希特勒闪击战的破产。
世界历史上的十大战争

世界历史上的十大战争当人类在远古时期逐渐拥有了智慧,建立了社会,人群之间的纷争和对资源的争夺也就日益增长。
在历史的长河中,各种战争轰轰烈烈地展开,甚至改变了世界的格局和人类文明的进程。
以下是世界历史上的十大战争。
1. 罗马帝国与卡阿吉局部战争(公元前264年-公元前241年)罗马和卡阿吉是意大利半岛两大强国,双方之间因领土和控制权的争夺产生了局部战争。
这场战争所涉及的领土包括了西西里岛、撒丁岛以及斯巴达等地区。
最终,罗马成功地占领了西西里岛,成为了地中海主要的强国之一。
2. 希腊-波斯战争(公元前492年-公元前449年)希腊城邦与伊朗波斯帝国的战争,主要是因为波斯帝国渴望扩张领土的野心,更重要的是海峡之战以及船只之间的战斗。
希腊终于成功阻止了波斯军队的进攻,为西方世界的文明和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3. 中国秦朝和农民起义的战争(公元前209年-公元前206年)秦朝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采取了多项变革来加强秦朝的统治,但也制造了严重的社会、政治和经济不满。
农民革命党起义的领袖被败露,此战变成线性战争,与秦朝势均力敌,最后双方妥协,具体形式为一场棋局,由女子胡为命运。
秦朝在棋局中获胜,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4. 罗马-加尔战争(公元前390年)这场战争是罗马和加尔部落的一场战争,起因是加尔部落入侵罗马,战争一开始,罗马遭受了重大损失,甚至几乎被摧毁。
但最终,罗马在特斯庇乌斯军队的带领下反击,成功击败了加尔军队。
5. 罗马-卡夫卡战争(公元前312年)罗马和卡夫卡是意大利半岛早期的两大城邦,双方之间常常发生争执。
这场战争起因是罗马占用了卡夫卡土地,最终罗马在托家特斯汀助下获胜。
6. 中世纪基督教十字军东征(1096年-1270年)基督教十字军里程碑式的战争,是由基督教国家发起的,目的是保护通过亚洲的路线到达耶路撒冷和天主教圣地的关键拱形地带。
第一次东征成功了,双方入侵了伊斯兰教的疆域,但后来基督教方面的领袖为了争夺统治权而内斗,导致战争失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年世界战史十大经典战役- -20世纪是战役发展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
在战争历史的坐标上,人类由机械化战争走到高技术战争、信息化战争。
作为战争重要组成部分的战役,也从陆地、海洋走向了天空、太空,从有形的战场走向了无形的空间。
难以计数的会战、空战、海战、登陆战等构成了机械化战争时代战役的主要内容,千机轰炸,百舰聚首,千辆坦克大战,几百万人的军队厮杀成为它的典型画面。
一个"大"字可以说是这一时代战役的最根本特征。
60、70年代新技术革命兴起后,战争向着信息化方向发展。
尽管临近世纪末,战争仍处于从机械化到信息化的过渡期,但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等高技术战争中,仍显示出陆、海、空、天、电全维立体作战的信息化时代战役特征和高效、低耗、精确、灵敏、即时等战役特性。
随着通讯、指挥、控制、打击等战争手段日益完备,一些战术、战役行为往往能达成战略目的,战略、战役、战术3者的界限更加难以区分,战役层次在战争中的轮廓日益模糊。
即使如此,20世纪仍有许多战役犹如夜空中的点点繁星,熠熠生辉。
⑴"大战中的大战"―――凡尔登―索姆河战役堑壕前的大厮杀。
双方共伤亡130多万人。
"陆战之王"初显神威。
1916年,德军对通往巴黎的门户和法军阵地的枢纽―――凡尔登进行重点进攻。
英法联军为减轻凡尔登所受压力,在索姆河发动支援性进攻战役。
2月21日,德第5集团军担任凡尔登主攻。
德法两军前线兵力3∶1,火炮对比7∶1。
为求胜利,双方不断加大兵力投入。
在正面15~30公里、纵深7~10公里战场上,双方共150万人的军队进行了激烈厮杀。
战役第一天,德军就发射了200万发炮弹。
7月1日,英法军队向驻守索姆河地区的德第2集团军发起进攻。
双方共投入了153个师,约一万门火炮、1000架飞机。
英军在作战中首次使用了新式武器―――坦克。
在由堑壕和支撑点配系的3道防御阵地上,德军进行了顽强抵抗。
英法联军以伤亡61.5万人的代价仅推进了5~12公里。
德军损失65万人,失去240平方公里阵地,但打破了英法联军的计划。
此役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阵地消耗战成为主要的作战形式。
此战德国大伤元气。
战争向有利于协约国的方向发展。
⑵激战英伦―――不列颠空战飞机问世后最大规模空战。
"千里眼"帮忙。
德国损失飞机1700余架。
为对抗希特勒发动的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英德之间爆发了空军诞生以来最大的空战。
德空军此战严重受挫。
丘吉尔评价说:"战争史上,从来不曾有过如此众多的人(英国民众)从如此少的人(皇家飞行员)那里获得如此多的好处。
"此役德空军出动了约1300架轰炸机、900架单引擎攻击机和120架双引擎歼击机。
英国空军参战飞机最多时约650架,但掌握了先进的雷达技术,借助雷达帮助,使德军始终未能夺取制空权。
1940年7~10月"不列颠之战"最紧张激烈的4个月,英国共损失作战飞机915架。
纳粹德国损失飞机1733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开战以来第一次严重受挫。
其入侵英国的企图被挫败。
⑶大漠"猎狐"―――阿拉曼战役非洲战场转折点。
德军作战密码被破译。
希特勒非洲军团残部被迫开始大撤退。
阿拉曼战役是二战时非洲战场转折点。
由蒙哥马利统率的英第8集团军迎战号称"沙漠之狐"的隆美尔率领的德意军队组成的非洲军团。
此后,盟军完全掌握了非洲战场的主动权。
1941年6月,非洲军团连败英军,进抵阿拉曼防线。
整个北非几乎垂手可得。
但连续作战使非洲军团成了强弩之末。
英军速调8个旅在阿拉曼一线严阵以待。
1942年6月30日,隆美尔发动进攻。
到7月3日,4次大规模进攻均告失败。
双方形成僵持状态。
8月中旬,蒙哥马利接任英国第8集团军司令。
此时,英空军对德空军比例达5∶1,坦克数量超德军一倍。
8月30日,孤注一掷的隆美尔发动第二阶段攻击。
但英国人已破译德军密码电报,知其进攻计划的每一个细节。
结果,隆美尔的这场豪赌变成了德、意军队的自杀性攻击。
1 942年10月23日夜,第8集团军展开反攻,对德军形成围歼之势。
11月4日,隆美尔不顾希特勒的死守命令,带着仅剩5万余人的非洲军团,从阿拉曼开始了大撤退。
⑷航母时代的号角―――中途岛海战双方海上编队在炮火射程外以舰载机实施突击。
日本损失航母4艘、飞机285架。
以战列舰为主力的巨舰"大炮主义"成为历史。
1942年4月18日美军空袭东京后,日本决心夺取中途岛,诱歼美国太平洋舰队,以保障本土安全。
此役,日动用了包括8艘航母(舰载机400多架)在内的舰船200余艘,由山本五十六海军上将指挥,分南、北两个编队对中途岛发起攻击。
由于美军破译了日海军密码电报,掌握了日进攻意图,美太平洋战区总司令尼米兹海军上将指挥特混舰队在中途岛附近,隐蔽待机。
6月3+1日,日海军中将南云忠一率队进至中途岛西北海域,派出飞机108架轰炸中途岛。
美岸基机升空迎战。
南云下令已挂上鱼雷准备攻击美舰的第2波飞机改装炸弹攻击中途岛。
此时,美特混舰队接近。
南云急忙命令第2波飞机卸下炸弹重挂鱼雷。
此时美舰载鱼雷机和俯冲轰炸机连续攻击南云的航母。
日机未能迎战,摆在甲板上未及入库的炸弹和鱼雷机接连爆炸。
日损失航母4艘、飞机285架。
中途岛海战改变了太平洋地区日美航空母舰的实力对比。
双方海上战斗编队在炮火射程之外以航空兵实施突击,宣告以战列舰为主力的巨舰"大炮主义"已成历史。
空海一体战开始主导海上战场。
⑸决定性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惊心动魄大决战。
逐条街道逐间房屋反复争夺。
德军150万人被歼。
莫斯科战役失败后,德军企图攻占斯大林格勒,切断苏军战略补给线。
1942年7月17日,苏德战场一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开始。
苏军的顽强抵抗使德军伤亡惨重。
9月13日,德军攻入市区。
市区防御战斗极为激烈。
双方对每一块土地都进行了反复争夺,对火车站的争夺竟达13次之多。
尽管德军占领了市区,但其攻势已是强弩之末。
11月19日,苏军拉开了反攻帷幕。
装备着当时最先进的喀秋莎火箭炮的苏西南方面军、顿河方面军、斯大林格勒方面军110.6万人对德军及其仆从国军队101.1万人发起反攻,对德第6集团军全部和第4装甲集团军一部22个师33万人构成了"钳形攻势"。
经过两个月的相持,德第6集团军投降,司令官保卢斯元帅被俘。
斯大林格勒战役打破了德国法西斯灭亡苏联、称霸世界的狂妄企图,消灭了德军近150万人,成为二战的历史性转折点。
⑹"霸王行动"―――诺曼底登陆战役计划周密,规模宏大。
陆海空联合登陆作战。
声东击西,巧妙运用电子欺骗。
代号"霸王行动"的诺曼底登陆战役是二战期间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登陆战役。
战役从1944年6月6日至7月24日历时49天。
为这次登陆作战,盟军集中了近300万人、5000余艘舰船(其中登陆运输舰艇4000余艘、作战舰艇1000余艘)和一万余架飞机。
战前盟军声东击西,巧妙运用电子欺骗。
6月6日凌晨,美英联军第1梯队5个师在法国海岸82公里宽的正面突击登陆。
德军未能组织起强有力的反击。
两天内,盟军上陆部队达17.6万人、车辆两万辆。
德军只进行了几次谈不上协同的局部反冲击。
6月30日,盟军夺取瑟堡港。
至7月初,盟军已上陆100万人、车辆17万辆。
7月24日,诺曼底登陆战役胜利结束,转入陆上突破战役。
此役,盟军伤亡12.2万人,德军伤亡和被俘1 1.4万人。
诺曼底登陆战役加速了纳粹德国的崩溃,是现代战争史上光辉的一页。
斯大林曾称赞说:"这次行动按其计划的周密、规模的宏大和行动的巧妙来说,在战争史上还未有过类似的先例。
"⑺逐鹿中原―――淮海战役两个主力,3个阶段。
"吃一个,挟一个,看一个"。
解放军一役歼敌55万人。
淮海战役作为战争史上极为罕见的一个战例―――60万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成功围歼80万人的国民党军,被写进了许多国家的军事教材。
1948年秋,蒋介石为防备解放军进攻南京,在黄淮地区展开了60万重兵。
中央军委令华野和中野配合组织淮海战役。
11月6日,华野向敌战区发动强大攻势。
11月8日,国民党第3"绥靖"区副司令官、中共地下党员何基沣、张克侠率部起义。
黄伯韬兵团被包围在碾庄附近。
国民党军第6、第8兵团全力北援,被华野一部阻在蚌埠附近。
此时,国民党军加入会战兵力已达80万人。
11月22日,黄伯韬兵团悉数被歼,黄伯韬被击毙。
黄维兵团孤军冒进,被包围在双堆集附近。
杜聿明指挥的3个兵团西撤时又于陈官庄附近落入包围。
这样,整个淮海战场,华野与中野两大主力"吃一个,挟一个,看一个"(刘伯承语),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12月15日,黄维兵团被全歼。
第二年1月10日,杜聿明集团被全歼。
两人均被生俘。
至此,这个以少胜多、被毛泽东称为"吃夹生饭"的淮海战役以人民解放军全胜而结束。
国民党军5个兵团55万余人被歼灭。
⑻扭转战局―――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诱敌深入,迂回包围,断敌退路。
一场赛战斗意志、赛指挥艺术的较量。
一举歼敌3.6万余人。
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结束后,"联合国军"误认为中国只是"象征性出兵",狂妄叫嚣要在圣诞节前结束朝鲜战争,分东西两线发动总攻势。
志愿军示弱于敌,诱敌深入。
西线志愿军于1950年11月25日黄昏发起进攻,歼灭李承晚军第7师、第8师主力,并迫使美军一个建制工兵连共115人投降。
敌军纷纷向南逃窜,遭到我38军截击。
12月3日,"联合国军"向"三八线"以南全线败退。
12月6日,志愿军收复平壤。
东线9兵团在长津湖地区发起进攻,至12月24日,志愿军收复元山、兴南。
至此,第二次战役以志愿军大获全胜而结束。
这次战役,志愿军共歼"联合国军"3.6万余人(其中美军2.4万人),收复了"三八线"以北(除襄阳外)的全部敌占区,并解放了"三八线"以南的延安、瓮津两半岛,沉重地打击了敌人的气焰。
这次战役的胜利大大超出了志愿军预定的计划,从根本上扭转了朝鲜半岛的战局。
⑼风卷残云―――海湾战争中的地面作战陆、海、空、天、电全方位协同。
大纵深迂回包围重点打击。
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地面战役。
经38天空中打击,伊拉克的核设施和生化武器制造厂、指挥通讯、交通设施和机场、导弹阵地等被毁坏殆尽。
1991年2月24日凌晨"多国部队"向伊拉克和科威特境内的伊军发动了地面进攻。